首页 宠物养殖 正文

带鱼常见的疾病有哪些?(带鱼的特征有哪些)

本篇文章百科互动给大家谈谈带鱼常见的疾病有哪些?,以及带鱼的特征有哪些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 1、常见鱼病有哪些? 2、

本篇文章百科互动给大家谈谈带鱼常见的疾病有哪些?,以及带鱼的特征有哪些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

常见鱼病有哪些?

鱼病主要分为两类。

(1)生物性鱼病:由有生命的动物或植物引起,由病毒、真菌、细菌以及单细胞藻类等微生物的侵入而引起的疾病,又称为微生物鱼病。由于微生物鱼病大多发病急、传播快、发病率与死亡率较高,传染性较高,且不易防治,故称之为传染性鱼病。由动物性寄生虫引起的鱼病称为寄生虫鱼病,其特点是发病和传播较慢,发病率和死亡率较低,防治也较容易。

(2)非生物性鱼病:由水体环境的机械、物理、化学等非生物因素或鱼的生理机能失调所引起机体的代谢障碍或机能紊乱而导致的鱼病称为非生物性鱼病。此类鱼病种类多,危害较大,涉及面也较广。只要加强管理,作好预防工作,此类鱼病可避免发生。

鱼病分为哪些类型?

引起的鱼病三大类。

1.传染性鱼病由病毒或细菌、真菌等传染性病原引起。广义上还包括寄生的单细胞藻类引起的疾病,这类鱼病所造成的损失约占鱼病总体损失的60%。病毒性鱼病:往往引起鱼类大量死亡,对淡水养鱼业影响严重。我国淡水鱼的病毒病主要有草鱼出血病、青鱼出血病和鲤痘疮病等。细菌性鱼病:由于鱼体皮肤能分泌黏液,鱼体内又有一定的免疫力,细菌通常难以侵入。但当水体中鱼类密度增加、水质条件恶化、饲养管理不当、鱼体有损伤、鱼类抵抗力降低时,细菌性鱼病也常发生和流行,造成鱼类大量死亡。我国淡水鱼的细菌性鱼病主要有黏细菌性烂鳃病、白头白嘴病、赤皮病和打印病等。真菌性鱼病:由真菌寄生于鱼的皮肤、鳃或卵上引起,我国主要有肤霉病、鳃霉病等。但健康和未受伤的鱼体通常不受感染。寄生藻类引起的鱼病:只有极少数单细胞藻类可成为寄生性的病原,使草鱼、鲢、鳙等致病。

2.侵袭性鱼病由动物性病原引起。按病原通常有下列几类:原生动物病。如小瓜虫、鱼波豆虫、斜管虫、车轮虫等寄生于体表,能使鱼患病,严重时引起鱼类大量死亡。单殖吸虫病。单殖吸虫除少数营腔寄生外,绝大部分寄生在鱼类体表和鳃上,如三代虫、指环虫、双身虫等。尤其是在鱼苗、鱼种阶段,常因大量寄生而影响鱼的生长发育,甚至引起幼鱼大批死亡。复殖吸虫病。除少数种类的复殖吸虫寄生在软体动物和甲壳动物外,绝大多数均寄生在脊椎动物体内。其中,大部分对鱼危害不大。但有些种类如复口吸虫、侧殖吸虫等大量寄生时,可使草鱼、青鱼、鲢、鳙等大量死亡。绦虫病。在我国鱼类中已发现寄生的绦虫种类不多,但在广东和广西,草鱼种往往遭受九江头槽绦虫严重感染,能引起大量死亡,我国各地水库和湖泊鱼类常患舌状绦虫病或双线绦虫病,对产量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线虫病。寄生于鱼类的线虫种类较多,既有成虫,也有幼虫。幼虫多在鱼体内形成胞囊,要转寄生在食鱼的鸟、兽体中才能发育为成虫。在我国鱼类受毛细线虫、嗜子宫线虫、胃瘤线虫等严重感染时,能引起鱼病甚至死亡。棘头虫病。棘头虫是专性的内寄生虫,多数种类的成虫寄生在各种脊椎动物的消化道中。在我国的鱼类中已发现的棘头虫种类不多,鲤长棘吻虫对鲤、乌苏里似棘吻虫对草鱼鱼种都可导致死亡。蛭病。蛭类俗称蚂蟥。有些发现在鱼体上,吸食寄主的血液或体液。但我国鱼类中蛭类寄生的种类和数量都很少,危害不大。钩介幼虫病。常寄生于鱼苗体表,使其嘴部无法开合、不能摄食而死亡,但对较大的鱼种则危害较小。甲壳动物病。甲壳动物通常寄生在鱼体的鳍条、体表、鼻、口腔和鳃,只有个别种类寄生在鱼体内。对鱼类危害最大的是中华鳋、锚头鳋、鲺和鱼怪。

3.非寄生物引起的鱼病包括由物理、化学因素或其他非寄生的有害生物(包括各种天敌)引起的鱼病。物理因素主要是鱼类在养殖、捕捞、运输过程中受到压伤、碰伤、擦伤等,可引致皮肤坏死和继发性鱼病(赤皮病、肤霉病等),最后致死;化学因素指遭污染的水体中,农药、重金属、石油、酚类及其他有毒物质可致鱼畸变或死亡。少数藻类被鱼吞食后不能消化而产生有毒物质,或其代谢产物含有毒素,可引起鱼类中毒死亡。我国常见的有害藻类有铜绿微囊藻、水花微囊藻、裸甲藻、三毛金藻等。鱼类的敌害主要有青泥苔(丝状绿藻)、水螅、蚌虾(蚌壳虫)、水蜈蚣、水生昆虫、凶猛性鱼类以及虎纹蛙、水蛇、水鸟和吃鱼的水鼠、水獭等。

本条内容来源于:中国农业出版社《绿色发展 绿色植保护》

热带鱼容易生什么病

热带鱼病种类较多,而且比较复杂,现将常见的几种热带鱼病治疗方法介绍如下,供热带鱼爱好者参考.

1.烂鳃病

烂鳃病是由粘球菌引起的。热带鱼患料鳃病后,行动缓慢,体色减退,失去光泽,食欲不振,头部变成黑色,鳃上附有一层粘液和污物,随着病情的发展,外叶鳃丝由鲜红变成白色,鳃丝逐渐腐烂脱落,随着外叶鳃丝的腐烂,内叶鳃丝也开始腐烂。鳃盖骨内表皮充血,中心骨坏死掉落,再严重时整个鳃盖也开始腐烂,最后导致死亡。

防治方法

将病鱼及未患病的鱼同时捞至另一盛有百万分之三的呋喃西林溶液的鱼缸里,放进时,停止喂食1-2天,然后喂少量鲜活饵料,逐步恢复正常喂食。这种办法比较有效,一般一周左右病鱼可恢复正常。若有病情较重无法恢复健康的鱼,则应扔掉。原鱼缸用百万分之三的高锰钾溶液浸泡消毒。

2.赤皮病

赤皮病是由萤光极毛杆菌引起的。热带鱼患赤皮病后体质明显下降,食欲减退,行动缓慢,离群独自在水面游动。鱼体表面出血发炎,鳞片脱落,鱼体两侧和腹部的鳞片脱落最为严重。鱼鳃充血。鳍条腐烂,严重时鳃盖表皮腐烂脱落,鳃盖呈透明状,一周左右即可死亡。

防治方法

用百万分之二十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鱼及鱼缸、或者用百万分之三的漂白粉溶液浸泡鱼及鱼缸,均可起到消毒杀菌作用。

3.竖鳞病

竖鳞病是由极毛杆菌引起的。竖鳞病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鱼病,但如果热带鱼身体强壮,皮肤未受任何损伤是不会传染这种病的。热带鱼患这种病以后,整个鱼体表皮粗糙,全身鳞片竖起来,向外张开。患这种病的鱼还会同时伴有烂鳃,鳍条基部出血等并发症。病鱼呼吸困难,行动缓慢,食欲减退。如不及时治疗会引起大量死亡。

4.白点病

症状:病鱼神情呆滞,常在水流中冲洗或岩上蹭痒,体表布满白色或浅灰色斑点,病鱼出现交互感染和两次感染。常见的病原体有两种:一是类似于淡水中的多子小瓜虫,病鱼体表呈白点状;一种是卵圆鞭毛虫,病鱼体表呈浅灰色斑点,不易治愈。

防治方法:

①将水温捉高到30℃,寄生虫会因水温升高而导致其胞囊破裂,自动脱离鱼体,这种方法对初次感染白点病的病鱼治疗效果较好,但对二次感染的病鱼效果不明显,必须同时用药物浸洗才行。

②将新砖放入尿液中浸泡24小时,晾干后放入水族箱中,10余小时后鱼体上的小白点膨胀,再过10余小时,可见体表的小白点纷纷脱落,效果较好。

③将病鱼浸在淡水中,它由9份淡水和1份海水兑掺形成,浸洗时间0.5秒—2分钟,应注意观察鱼体的适应程度,见鱼呼吸紧张时应立刻移人海水中。

④将10千克海水放入玻璃缸中,加入0.05克硫酸铜,充氧,浸洗病鱼5—8分钟,24小时后可见体表白点脱落。这种方法对初次患病鱼体效果较好,但对二次感染的鱼体效果不明显。

5.烂鳍烂皮肤病

症状:病鱼各鳍残缺不全,体表鳞片脱落,皮肤腐烂并有浅表性溃疡。发病原因可能是海水观赏鱼彼此间争抢地盘,互相打斗,或者对新水不适应,导致鳍条皮肤受伤,弓J起细菌交互感染,特别是在已有鱼类的水族箱中放入新鱼后,更易出现这种情况。

防治方法:

①在10千克海水中放头孢2粒或呋喃唑酮4—5片,浸洗病鱼10—15分钟。

②在10千克海水中,放人0.2克高锰酸钾,浸洗病鱼5—10分钟。

6.口丝虫病

口丝虫寄生于皮肤和鳃,鳃和体表有1层乳白色粘液;云状,故又名白云病。鳃丝淡红,皮肤发炎无光。病鱼呼吸困难,游动缓慢,逐渐消瘦,,常大批死亡。口丝虫适宜繁殖水温为12—20℃,多发生于2—5月份。

可选用硫酸铜、高锰酸钾、硝酸亚汞、食盐等治疗。

7.小瓜虫病

病鱼体表、鳍条和鳃上可见许多小白点;所以又名白点病。鱼被大量小瓜虫密集寄生时形成白点状囊泡,严重时布满全身。后期体表如同覆盖一层白色薄膜,粘液增多,体色暗淡无光。病鱼消瘦,浮于水面或群集一角,很少活动。小瓜虫病有明显的季节性,水温15—2Q℃最适于小瓜虫繁殖,水温上升到26-28℃或下降到10℃以下停止发育,28℃以上幼虫大批死右.北京地区3—5月份流行。

治疗方法

A、提高水温至28摄氏度,数天后小瓜虫破裂脱落。这时更换新水,保持水温,病鱼基本上会痊愈。

B、选用0.05%~0.07%浓度的红汞溶液,水鱼病鱼5~15分钟,持续2~3天,效果良好。

C、“尿砖”,将新砖在尿液中浸泡24小时,晾干后放入病鱼的水族相中,数日后就能见效。

8.斜管虫病

斜管虫寄生于鱼的皮肤和鳃,使局部分泌物增多,逐渐形成白色雾膜,严重时遍及全身。病鱼消瘦,鳍萎缩不能充分舒。展,呼吸困难,呈浮头状.

可用高锰酸钾、食盐等治疗。

9.车轮虫病

车轮虫主要寄生于鱼鳃,也能寄生于鱼鳍或者头部;病鱼瘦弱,体色无光,呼吸困难,游动缓馒,常浮于水面。

可用亚甲基蓝、食盐和福尔马林等治疗。

10.气泡病

鱼体皮肤上、鱼鳍上出现气泡,严重时气泡附着处溃烂,失去观赏价值。由于水中溶解氧过度饱和,大量氧气形成微型气泡。气泡附到鱼体上而得病,水中浮游植物过多、自来水在烈日下直晒、水族箱置于南窗暖气片上都会发生气泡。应消除病因.以防本病发生。

鱼体上出现了气泡病,应及时捞出病鱼,放入无气泡的水中,病鱼体上的微小气泡可以消失。如不及时捞出处理,病鱼体上的微小气泡能串连成大气泡而难以治疗。

11.感冒

水温骤变,鱼突然遭到不能忍受的冷刺激而发病。鱼停于水底不动,严重时浮于水面,皮肤和给失去原有光泽,颜色暗淡,鳍条间粘连,不能舒展。热带鱼易患此病,必须注意预防.

12.眼病

鱼的眼球突出和出血;可用1%食盐水浸浴病鱼。鱼眼水晶体混浊、瞎眼或眼球脱落,是被寄生虫侵入,难以治疗。

注意不要将淡水养鱼塘中的鱼虫、水草、螺类等带入鱼缸。

13.意外中毒

多属农药中毒,如为美化环境,将鱼缸、水族箱与花盆放在一起,对花盆喷药治虫时,没有想到鱼,没有移动鱼缸,也未加盖;将农药喷入鱼缸,使鱼中毒身亡。清洗过滤棉时,用清水漂洗,切不可用洗衣粉或肥皂浸洗。

14.细菌性腐败病

病鱼体表局部或大部发炎充血;脱鳞;鳍基充血,鳍端烂蚀,鳍条间组织破坏;鳍盖和上下颌常出现红斑,鳍盖表皮有时烂掉,露出鳍盖骨.本病春末夏初流行,病鱼游动缓慢;常独处水面,不久死去.

可选用呋喃西林,漂白粉、抗生素等治疗。

15.棉口病又名烂嘴病。病鱼口周围吻部长着白色棉花状菌丝如绒,也称白嘴病。常用嘴触舐箱壁摄食藻类鱼易患此病,容易传染。病鱼难以摄食,游动缓慢无力,以致死亡。

要及时治疗处理。用青霉素或金霉素溶液,也可用10ppm土霉素溶液浸浴病鱼。水族箱、捞鱼网、工具等用0.1%甲醛溶液浸洗消毒。

16.水霉病又称白毛病;水霉菌从鱼体的伤口侵入,开始寄生于表皮,逐渐深入肌肉,吸取鱼体营养,大量繁殖,向外生出灰白或青白色菌丝(肉眼可见棉丝状)。寄生部位伤口发炎充血、坏死、溃烂;病鱼常利用缸壁、石砾或水草摩擦患处,最后衰竭死亡。本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早春晚秋最易流行。碰伤、冻伤的幼鱼易患;未受精和胚胎活力差的鱼卵也易寄生.

治病方法:

A、用食盐250克加小苏打250克混合液泼洒于100厘米x55厘米x45厘米的鱼缸,坚持数次,效果显著

B、在100千克水中溶解孔雀石绿0.3克或次甲基蓝,浸洗鱼体10~20分钟,数日后可见菌丝脱落。

C、2%-3%的盐水浸洗,每天一次,每次5-10分钟。

D、百万分之二(2ppm)的高锰酸钾加上1%的盐水混合后将病鱼浸泡20-30分钟。

E、提高水温以抑制水霉的生长。并且可用一盏15瓦的紫外线灯每日照射数小时可有效的抑制和消灭水霉菌。

17.本病又称针虫病;铁锚虫病。虫体头部钻入鱼的皮肤肌肉,虫体像短针样挂在鱼体上,拔下虫体,可见铁锚样头部。患部发炎红肿,出现红斑、坏死,易被病菌入侵。病鱼急躁不安,食欲减弱,消瘦。锚头蚤在水温15-33℃时均能繁殖,流行期很长,易寄生于个体较大的鱼体。可用敌百虫、高锰酸钾治疗。

带鱼常见的疾病有哪些?(带鱼的特征有哪些)  第1张

热带鱼常见病

热带鱼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难免患各种各样的疾病。热带鱼患病的原因很多,热带鱼后会失去原有的色彩,会影响其正常发育生长,严重的则会导致死亡。所以要养好热带鱼,就必须了解热带鱼患病的原因,掌握鱼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一) 热带鱼患病的原因

热带鱼患病是由多方面的原因引起的。热带鱼能否患病。这主要看热带鱼自身的健康水平和抵抗疾病的机会就少,既使生活在水质较差,患病因素较多的环境里,也会因其具有较强的抵抗疾病的能力,而不易患病。热带鱼如果身体不健康,或都抵抗疾病的能力差,遇到病素、病菌等病原微生物和水质较差时,其患病的机会就多。

在热带鱼的饲养繁殖过程中,人们要进行换水、兑水、捞鱼、种水草,刷鱼缸等项工作,如有不慎和操作不当,往往会造成鱼体受伤,鳍条开裂,鳞片掉落等情况,这样的鱼就很容易被病原微生物感染而患病。在投喂饵料时,不认真清洗,奖有害物质和病原微生物大量带进水中,也是热带鱼患病的一个重要原因。喂食过少,造成弱水都抢不上食,喂食过多,造成残渣剩饵沉积缸底,引起水质腐败;缸小鱼多,造成放养密度过大,严重缺氧,水温变化过大,超过热带鱼的适应能力;水质过硬、过软、偏酸、偏碱,不符合热带鱼生长条件等等都是引起热带鱼患病的原因。

除上述使热带鱼患病的原因外,还有一个使热带鱼患病的最常见、最难预防和治疗的原因,这就是各种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对热带鱼的危害。这些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对热带鱼的危害远远超过其它各种使热带鱼患病的原因。由于这些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是人们用肉眼看不见的,也是人们最容易忽视的。所以在热带鱼饲养和繁殖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预防由这些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引起的鱼病。

(二) 热带鱼病的预防

因为热带鱼是水中生物,患病后治疗是比较麻烦和困难的,既无法对其注射药物,也无法使其口服药物。所以,我们对待热带鱼患病要采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办法,做到无病防有病,患病早治疗既要加强平时的管理,增强热带鱼本身抵抗疾病的能力,又要注意减少和和杜绝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对热带鱼的危害,使我们所饲养的热带鱼生长的更好。

增强热带鱼自身的健康水平和抵抗,是预防热带鱼患病的重要措施。只要热带鱼抵抗疾病的能力增强了,它们才能有较强的适应能力,才能养活患病的机会,因此,我们在饲养和繁殖热带鱼过程中,要加强对水质的管,如果偏差过大,要及时调整,城市自来水的硬度一般为7,是中性水,酸碱度大多是6.5-7.0,是弱碱性水,一般情况下不会有大的变化。但有时也会例外,所以要隔一段时间进行一次检测,以防发生意外。同时要注意经常换水,保持水质的清新。有的热带鱼爱好者换水次数过少,甚至长期不换水,使鱼缸里的水含氧量减少,造成热带鱼因缺氧而大量死亡,这种教训是应该吸取的。

要使热带鱼身体强壮,增强抵抗疾病的能力,喂好热带鱼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给热带鱼喂食要做到定时,适量,一般每天喂二次,第一次早晨7时左右。第二次晚上上7时左右。这样可以使热带鱼吃饭吃好,增加食欲,增强消化能力,保持消化系统的正常工作。鱼食在投喂加前一定要冲洗干净,以免将病原微生物和有害物质带进水中。千万不要用变质的鱼食喂鱼。

消灭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是预防热带鱼病的重要措施。在所有的热带鱼病中,由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是预防热带鱼病的重要措施。如果发现热带鱼流动缓慢,体色减退,食欲不振等现锡,便是患病前兆,应及时将这些有患病先兆的鱼捞出另养,以防止疾病传染和蔓延。对这些鱼要及时进行消毒,让它们多接受光照,喂给小量鲜活饵料,待其彻底恢复健康后,才可将其放回原缸。如果发现病鱼或死鱼,则应立即捞出,进行治疗和处理,如果病鱼患的是传染病,而且病情较重,则也应将其处理掉。同缸里的其它未患病的鱼也应捞出进行清素。同时将缸里的水全部换掉。对缸体进行消毒处理后。,再换上新水。缸里的底沙、花盆、水草等也要分别进行消毒和清洗。常用的消毒药及其使用方法如下:

高锰酸钾:用百万分之五溶液浸泡鱼和鱼缸等一小时,可起到消毒和杀灭病原微生物的作用。

孔雀石绿:用百万分之三十的溶液浸泡鱼和鱼缸等三十分钟,可起到消毒和杀灭病原微生物的作用。

食盐:用千分之一的溶液浸泡鱼和鱼缸等可起到消毒和杀灭病原微生物的作用。

硼砂:用百万分之五的溶液浸泡鱼和鱼缸等可起到消毒和杀灭病原微生物的作用。

以上是常用并容易买到的药品,其它还有:甲基蓝、盐酸奎宁、呋喃西林、土霉素、硫酸铜、硫酸亚铁、生石灰、漂白粉、敌百虫等。也可以用作对热带鱼及其用具进行消毒的药品。

(三) 热带鱼病的治疗

热带鱼病种类较多,而且比较复杂,现将常见的几种热带鱼病治疗方法介绍如下,供热带鱼爱好者参考.

1.烂鳃病

烂鳃病是由粘球菌引起的。热带鱼患料鳃病后,行动缓慢,体色减退,失去光泽,食欲不振,头部变成黑色,鳃上附有一层粘液和污物,随着病情的发展,外叶鳃丝由鲜红变成白色,鳃丝逐渐腐烂脱落,随着外叶鳃丝的腐烂,内叶鳃丝也开始腐烂。鳃盖骨内表皮充血,中心骨坏死掉落,再严重时整个鳃盖也开始腐烂,最后导致死亡。

防治方法

将病鱼及未患病的鱼同时捞至另一盛有百万分之三的呋喃西林溶液的鱼缸里,放进时,停止喂食1-2天,然后喂少量鲜活饵料,逐步恢复正常喂食。这种办法比较有效,一般一周左右病鱼可恢复正常。若有病情较重无法恢复健康的鱼,则应扔掉。原鱼缸用百万分之三的高锰钾溶液浸泡消毒。

2.赤皮病

赤皮病是由萤光极毛杆菌引起的。热带鱼患赤皮病后体质明显下降,食欲减退,行动缓慢,离群独自在水面游动。鱼体表面出血发炎,鳞片脱落,鱼体两侧和腹部的鳞片脱落最为严重。鱼鳃充血。鳍条腐烂,严重时鳃盖表皮腐烂脱落,鳃盖呈透明状,一周左右即可死亡。

防治方法

用百万分之二十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鱼及鱼缸、或者用百万分之三的漂白粉溶液浸泡鱼及鱼缸,均可起到消毒杀菌作用。

3.竖鳞病

竖鳞病是由极毛杆菌引起的。竖鳞病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鱼病,但如果热带鱼身体强壮,皮肤未受任何损伤是不会传染这种病的。热带鱼患这种病以后,整个鱼体表皮粗糙,全身鳞片竖起来,向外张开。患这种病的鱼还会同时伴有烂鳃,鳍条基部出血等并发症。病鱼呼吸困难,行动缓慢,食欲减退。如不及时治疗会引起大量死亡。

4.白点病

症状:病鱼神情呆滞,常在水流中冲洗或岩上蹭痒,体表布满白色或浅灰色斑点,病鱼出现交互感染和两次感染。常见的病原体有两种:一是类似于淡水中的多子小瓜虫,病鱼体表呈白点状;一种是卵圆鞭毛虫,病鱼体表呈浅灰色斑点,不易治愈。

防治方法:

①将水温捉高到30℃,寄生虫会因水温升高而导致其胞囊破裂,自动脱离鱼体,这种方法对初次感染白点病的病鱼治疗效果较好,但对二次感染的病鱼效果不明显,必须同时用药物浸洗才行。

②将新砖放入尿液中浸泡24小时,晾干后放入水族箱中,10余小时后鱼体上的小白点膨胀,再过10余小时,可见体表的小白点纷纷脱落,效果较好。

③将病鱼浸在淡水中,它由9份淡水和1份海水兑掺形成,浸洗时间0.5秒—2分钟,应注意观察鱼体的适应程度,见鱼呼吸紧张时应立刻移人海水中。

④将10千克海水放入玻璃缸中,加入0.05克硫酸铜,充氧,浸洗病鱼5—8分钟,24小时后可见体表白点脱落。这种方法对初次患病鱼体效果较好,但对二次感染的鱼体效果不明显。

5.烂鳍烂皮肤病

症状:病鱼各鳍残缺不全,体表鳞片脱落,皮肤腐烂并有浅表性溃疡。发病原因可能是海水观赏鱼彼此间争抢地盘,互相打斗,或者对新水不适应,导致鳍条皮肤受伤,弓J起细菌交互感染,特别是在已有鱼类的水族箱中放入新鱼后,更易出现这种情况。

防治方法:

①在10千克海水中放头孢2粒或呋喃唑酮4—5片,浸洗病鱼10—15分钟。

②在10千克海水中,放人0.2克高锰酸钾,浸洗病鱼5—10分钟。

6.口丝虫病

口丝虫寄生于皮肤和鳃,鳃和体表有1层乳白色粘液;云状,故又名白云病。鳃丝淡红,皮肤发炎无光。病鱼呼吸困难,游动缓慢,逐渐消瘦,,常大批死亡。口丝虫适宜繁殖水温为12—20℃,多发生于2—5月份。

可选用硫酸铜、高锰酸钾、硝酸亚汞、食盐等治疗。

7.小瓜虫病

病鱼体表、鳍条和鳃上可见许多小白点;所以又名白点病。鱼被大量小瓜虫密集寄生时形成白点状囊泡,严重时布满全身。后期体表如同覆盖一层白色薄膜,粘液增多,体色暗淡无光。病鱼消瘦,浮于水面或群集一角,很少活动。小瓜虫病有明显的季节性,水温15—2Q℃最适于小瓜虫繁殖,水温上升到26-28℃或下降到10℃以下停止发育,28℃以上幼虫大批死右.北京地区3—5月份流行。

治疗方法

A、提高水温至28摄氏度,数天后小瓜虫破裂脱落。这时更换新水,保持水温,病鱼基本上会痊愈。

B、选用0.05%~0.07%浓度的红汞溶液,水鱼病鱼5~15分钟,持续2~3天,效果良好。

C、“尿砖”,将新砖在尿液中浸泡24小时,晾干后放入病鱼的水族相中,数日后就能见效。

8.斜管虫病

斜管虫寄生于鱼的皮肤和鳃,使局部分泌物增多,逐渐形成白色雾膜,严重时遍及全身。病鱼消瘦,鳍萎缩不能充分舒。展,呼吸困难,呈浮头状.

可用高锰酸钾、食盐等治疗。

9.车轮虫病

车轮虫主要寄生于鱼鳃,也能寄生于鱼鳍或者头部;病鱼瘦弱,体色无光,呼吸困难,游动缓馒,常浮于水面。

可用亚甲基蓝、食盐和福尔马林等治疗。

10.气泡病

鱼体皮肤上、鱼鳍上出现气泡,严重时气泡附着处溃烂,失去观赏价值。由于水中溶解氧过度饱和,大量氧气形成微型气泡。气泡附到鱼体上而得病,水中浮游植物过多、自来水在烈日下直晒、水族箱置于南窗暖气片上都会发生气泡。应消除病因.以防本病发生。

鱼体上出现了气泡病,应及时捞出病鱼,放入无气泡的水中,病鱼体上的微小气泡可以消失。如不及时捞出处理,病鱼体上的微小气泡能串连成大气泡而难以治疗。

11.感冒

水温骤变,鱼突然遭到不能忍受的冷刺激而发病。鱼停于水底不动,严重时浮于水面,皮肤和给失去原有光泽,颜色暗淡,鳍条间粘连,不能舒展。热带鱼易患此病,必须注意预防.

12.眼病

鱼的眼球突出和出血;可用1%食盐水浸浴病鱼。鱼眼水晶体混浊、瞎眼或眼球脱落,是被寄生虫侵入,难以治疗。

注意不要将淡水养鱼塘中的鱼虫、水草、螺类等带入鱼缸。

13.意外中毒

多属农药中毒,如为美化环境,将鱼缸、水族箱与花盆放在一起,对花盆喷药治虫时,没有想到鱼,没有移动鱼缸,也未加盖;将农药喷入鱼缸,使鱼中毒身亡。清洗过滤棉时,用清水漂洗,切不可用洗衣粉或肥皂浸洗。

14.细菌性腐败病

病鱼体表局部或大部发炎充血;脱鳞;鳍基充血,鳍端烂蚀,鳍条间组织破坏;鳍盖和上下颌常出现红斑,鳍盖表皮有时烂掉,露出鳍盖骨.本病春末夏初流行,病鱼游动缓慢;常独处水面,不久死去

可选用呋喃西林,漂白粉、抗生素等治疗。

15.棉口病又名烂嘴病。病鱼口周围吻部长着白色棉花状菌丝如绒,也称白嘴病。常用嘴触舐箱壁摄食藻类鱼易患此病,容易传染。病鱼难以摄食,游动缓慢无力,以致死亡。

要及时治疗处理。用青霉素或金霉素溶液,也可用10ppm土霉素溶液浸浴病鱼。水族箱、捞鱼网、工具等用0.1%甲醛溶液浸洗消毒。

16.水霉病又称白毛病;水霉菌从鱼体的伤口侵入,开始寄生于表皮,逐渐深入肌肉,吸取鱼体营养,大量繁殖,向外生出灰白或青白色菌丝(肉眼可见棉丝状)。寄生部位伤口发炎充血、坏死、溃烂;病鱼常利用缸壁、石砾或水草摩擦患处,最后衰竭死亡。本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早春晚秋最易流行。碰伤、冻伤的幼鱼易患;未受精和胚胎活力差的鱼卵也易寄生.

治病方法:

A、用食盐250克加小苏打250克混合液泼洒于100厘米x55厘米x45厘米的鱼缸,坚持数次,效果显著

B、在100千克水中溶解孔雀石绿0.3克或次甲基蓝,浸洗鱼体10~20分钟,数日后可见菌丝脱落。

C、2%-3%的盐水浸洗,每天一次,每次5-10分钟。

D、百万分之二(2ppm)的高锰酸钾加上1%的盐水混合后将病鱼浸泡20-30分钟。

E、提高水温以抑制水霉的生长。并且可用一盏15瓦的紫外线灯每日照射数小时可有效的抑制和消灭水霉菌。

17.本病又称针虫病;铁锚虫病。虫体头部钻入鱼的皮肤肌肉,虫体像短针样挂在鱼体上,拔下虫体,可见铁锚样头部。患部发炎红肿,出现红斑、坏死,易被病菌入侵。病鱼急躁不安,食欲减弱,消瘦。锚头蚤在水温15-33℃时均能繁殖,流行期很长,易寄生于个体较大的鱼体。可用敌百虫、高锰酸钾治疗。

关于带鱼常见的疾病有哪些?和带鱼的特征有哪些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海报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s://baikehd.com/cwyz/5465.html

相关推荐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