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 正文

关于中国金茂发布2022年年报:三条红线全线飘绿,平均借款成本3.9%,再创新低的信息

本篇文章百科互动给大家谈谈中国金茂发布2022年年报:三条红线全线飘绿,平均借款成本3.9%,再创新低,以及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 1、融创中国将停牌:无法按期发布年报,融创最后的结果是否会像恒大一样?

本篇文章百科互动给大家谈谈中国金茂发布2022年年报:三条红线全线飘绿,平均借款成本3.9%,再创新低,以及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

融创中国将停牌:无法按期发布年报,融创最后的结果是否会像恒大一样?

这个情况其实很难说中国金茂发布2022年年报:三条红线全线飘绿,平均借款成本3.9%,再创新低,因为融创中国本身的债务压力也非常大中国金茂发布2022年年报:三条红线全线飘绿,平均借款成本3.9%,再创新低,这可能会导致融创中国的业务发展受到影响。

对于融创中国来说中国金茂发布2022年年报:三条红线全线飘绿,平均借款成本3.9%,再创新低,虽然融创中国曾经大手收购万达的各项产业中国金茂发布2022年年报:三条红线全线飘绿,平均借款成本3.9%,再创新低,但这并不代表着融创中国的现金流没有问题。在房地产行业不太景气的时候,很多房地产企业存在一系列的现金流压力,现金流压力优惠转化为债务压力,所以融创中国很有可能会像恒大一样陷入到债务的泥潭当中。

融创中国因为无法按期发布年报而被停牌。

从4月1号开始,融创中国在港交所的股票将会被停牌。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决定,主要是因为中上中国不能按期发布2021年的年度财务报告。有人表示这可能是因为融创中国的业务或现金流出现问题,所以才会发布未经审计的年度业绩。

融创中国可能会像恒大一样陷入债务泥潭。

之所以会这样说,主要是因为融创中国本身就有着非常大的债务压力。在融创中国的各项楼盘的销售业绩一片惨淡的时候,很多人纷纷猜测融创中国可能会因为现金流的问题而出现债务暴雷的情况。在此之后,融创中国的业务发展将会受到进一步的影响,这可能会导致融创中国的各个楼盘进一步滞销。

融创中国需要解决楼盘的销售问题。

这个问题其实不仅发生在融创中国身上,几乎所有的房地产企业都需要解决楼盘销售问题。因为很多地方的房地产行情并不景气,这也直接导致买房者变得越来越少。即便很多地方出台一系列的鼓励买房的措施,愿意主动买房的人也不多。如果想要进一步帮助这些房地产企业缓解债务难题,买房可能是最直接也是唯一的选择。

关于中国金茂发布2022年年报:三条红线全线飘绿,平均借款成本3.9%,再创新低的信息  第1张

“三道红线”新规试点 房企多管齐下降杠杆

如果以“三道红线”标准来考量中国金茂发布2022年年报:三条红线全线飘绿,平均借款成本3.9%,再创新低,根据2019年年末数据表现来看,50家样本房企中,有15家房企触及三条红线。根据2020年半年度数据来看,有12家房企触及三条红线。资金监测和融资管理规则之下,财务稳健以及坚持长期主义中国金茂发布2022年年报:三条红线全线飘绿,平均借款成本3.9%,再创新低的企业,无疑会是最大受益者。

房企融资监管正在不断收紧。

近期,“三道红线”的新规正在不断清晰,监管部门将对房企按“红、橙、黄、绿”四档管理,并根据房地产企业所处档位控制其有息负债规模的增长。据媒体报道,“三道红线”已在此前参与央行、住建部座谈会的12家房企试点实施。

相关研报显示,如果以“三道红线”标准来考量,根据2019年年末数据表现来看,50家样本房企中,有15家房企触及三条红线。根据2020年半年度数据来看,有12家房企触及三条红线。资金监测和融资管理规则之下,财务稳健以及坚持长期主义的企业,无疑会是最大受益者。

9月21日,作为时代传媒2020中国地产时代百强榜的子榜,《2020中国地产融资能力榜20强》(以下简称“榜单”)重磅出炉。

该榜单以房企2020年新发企业债(包括美元债)、2020年年中报短期借款、长期借款以及总负债进行综合打分,全方位衡量房企的融资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榜单显示,中国恒大、融创中国、碧桂园、首开股份(600376)、佳兆业的综合评分均在93分以上,分列前五。

其中,中国恒大、碧桂园、首开股份2020年新发企业债(包括美元债)分别为420亿元、178.08亿元以及221亿元。

“融资和土地是房企发展的两个重要基础,必须做好融资工作。”9月19日,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告诉时代周报记者,“三条红线”客观上要求相关企业积极做好管控,大力拓展融资资源。

恒大融资能力居首

近日,房地产圈内出现一个新的热门话题中国金茂发布2022年年报:三条红线全线飘绿,平均借款成本3.9%,再创新低:“三道红线”。

“三道红线”是指监管部门将对房企按“红、橙、黄、绿”四档管理,并设置“三条红线”:剔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大于70%;净负债率大于100%;现金短债比小于1倍。同时踩中三条红线的企业将被标记为红档,以此类推。

房地产本质上是资金密集型行业,现金流就是生命力。

严跃进告诉时代周报记者,类似三道红线制度的建立,目的是让房企的融资更加透明,有助于监管精细化。

以恒大为例,今年年初,恒大提出降低2020―2022年有息负债总额的计划。

资料显示,截至2020年6月底,恒大有息负债规模已较3月底减少中国金茂发布2022年年报:三条红线全线飘绿,平均借款成本3.9%,再创新低了约400亿元,预计全年降幅将在千亿元左右。

另据榜单显示,恒大2020年新发企业债420亿元,短期借款、长期借款、总负债分别为3956.87亿元、4397.84亿元、19826.42亿元,综合评分高达99.3分,位居榜单首位。

除了通过增加销售回款、控制土储规模外,恒大还提出通过分拆优质资产上市,以达到降负债的目标。

“目前恒大正就物业分拆工作与监管部门及港交所等积极沟通,希望能尽快完成上市,并力争今年内实现上市。未来恒大也会审慎考虑其他资产的分拆上市,在为股东带来更大收益的同时,也可以大幅降低公司负债率。”恒大总裁夏海钧表示。

再看融创,2020年上半年,融创中国资产负债率为86.56%,较上年同期下降4.28个百分点,净负债率为149%,大幅下降23个百分点。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拥有现金余额(包括受限制现金)为1208.6亿元。

另据榜单显示,融创2020年新发企业债142.8亿元,短期借款、长期借款、总负债分别为1406.23亿元、1797.1亿元、8625.21亿元,综合评分高达98.1分,位居榜单第2位。

“今年我们是最从容的一年,我们对市场的判断一直是对的。”融创中国董事会主席兼执行董事孙宏斌在中期业绩会上表示,集团上半年抓住了市场的窗口,不断降低负债,调整了融资结构和融资成本。

房企回归到理性

除恒大、融创外,碧桂园2020年新发企业债178.08亿元,短期借款、长期借款、总负债分别为691.64亿元、2362.23亿元、17282.73亿元,综合评分高达97.8分,位居榜单第3位。

从年报数据上看,截至今年6月底,碧桂园有息负债总额下降至3420.4亿元,同比下降了7.5%。加权平均借贷成本为5.85%,相较2019年12月31日下降了49个基点。

“目前碧桂园财务指标处于比较良性的状态,净借贷比58%,现金短债比为1.9倍,资产负债率会进一步下降,2019年年底为83%,到今年中期是81.6%。”碧桂园首席财务官伍碧君在中期业绩会上表示。

榜单中,以招商蛇口(001979)、保利发展、中国海外发展(下称“中海”)为代表的国资背景企业,同样表现不俗。

其中招商蛇口2020年新发企业债146.5亿元,短期借款、长期借款、总负债分别为286.24亿元、649.3亿元、4456.78亿元,综合评分达92.5分,位居榜单第6位。从年报数据看,招商蛇口上半年综合资金成本为4.78%,先后发行了五期超短期融资券,发行金额合计66.5亿元,利率最低为2.20%;完成了2020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据发行,合计发行额20亿元、发行利率最低为3.00%。

保利发展2020年新发企业债85亿元,短期借款、长期借款、总负债分别为38.78亿元、2088.3亿元、8505.05亿元,位居榜单第15位。截至上半年末,保利发展账面有息负债3021亿元,有息负债综合成本仅约4.84%,较年初降低0.11个百分点,货币资金达1257亿元,为短期借款及一年内到期债务的1.96倍。

再看利润王中海。

中海2020年新发企业债70亿元,短期借款、长期借款、总负债分别为210.3亿元、1751.75亿元、4566.37亿元,位居榜单第19位。截至6月末,中海的资产负债率为59.77%,扣除预售账款后的净负债率为57.8%,净负债比率为32.7%,流动比率为2.3倍。

中海董事会主席颜建国在中期业绩会上称:“在金融政策方面,针对房地产企业精准施策、一城一策,公司认为有利于行业健康发展,尤其是今年国际形势下,这项政策的出台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据大公国际的研报显示,根据2020年半年度数据来看,有12家房企触及三条红线,包括中梁控股、珠海华发、首都开发、荣盛、金科地产和蓝光发展(600466)等。

大公国际表示,长期来看,融资政策的边际收紧将抑制部分房企的拿地意愿,降低房企盲目扩张和多元化动力,迫使房企回归到理性、高质量和健康的扩张与发展路径。

监管出手!有银行呼吁客户办理房贷提早还款业务

房住不炒”政策下中国金茂发布2022年年报:三条红线全线飘绿,平均借款成本3.9%,再创新低,房地产金融政策仍在收紧。 9月27日中国金茂发布2022年年报:三条红线全线飘绿,平均借款成本3.9%,再创新低,三位银行业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有大行收到通知,监管机构近期要求大型商业银行压降、控制个人住房按揭贷款等房地产贷款规模。此外,部分银行反馈个人按揭贷款额度紧张,已有银行呼吁客户办理房贷提早还款业务,以腾挪房贷额度。

一位大行人士表示,监管年初就有要求,本年度新增涉房贷款不能超过全部新增贷款中国金茂发布2022年年报:三条红线全线飘绿,平均借款成本3.9%,再创新低的一定比例,这一比例或为30%左右,但未见到发文。另一城商行人士表示,央行要求大行压低按揭贷款等房地产贷款余额,但未见到相关发文。但也有另一家大行总行人士表示,该行内部讨论了信贷规模,但对贷款结构暂无有新的要求。

根据记者测算,若新增房地产贷款占比降至30%,该比例水平大致相当于2015年房地产去库存政策推出之前的比例水平。房地产去库存政策后,房地产贷款新增占比自2015年的30.6%,猛增至2016年的44.8%,到2019年末降至34.0%。

“金九银十”仍控房贷

“金九银十”本是楼市旺季,但部分银行信贷额度紧张。

9月27日,有广州按揭公司人士反馈称,目前农行、邮储、招行等个人按揭贷款额度比较紧张,部分LPR基准利率加点20BP的放款较慢,LPR加点30BP仍正常放款。

今年楼市受新冠疫情影响,上半年大幅下降,疫情之后,房地产销售迅速回暖。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8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9848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3%。8月单月销售额同比增长27.1%,增速继上月后再创近两年新高。部分城市销售已经提升,8月北京商品住宅销售面积99.3万平方米,环比上升48.5%,同比上升了84.2%,创下2017年以来单月销售面积的新高。

在楼市销售有所火爆的情况下,一些银行反而呼吁客户提前偿还按揭贷款。

9月27日,有在深圳的持有按揭贷款的人士表示,近期收到按揭贷款银行短信通知,呼吁客户提前还贷,银行为个人贷款提前还款有了绿色通道,办理房贷提前还款业务可享受免等待一个月、即时办理服务。

究其原因,“要压降涉房贷款规模。”一位华南地区大行人士表示,包括个人按揭贷款、房地产开发性贷款,监管对涉房贷款规模增长有要求,如果其中国金茂发布2022年年报:三条红线全线飘绿,平均借款成本3.9%,再创新低他贷款增速规模跟不上要求,涉房贷款就需要腾挪规模。一位华东城商行人士表示,去年以来的监管合意贷款中,对涉房贷款规模占比一直有要求,增速不能太快。

近三年,银行业涉房贷款占比不断下降。去年全国新增涉房贷款占比约34%,今年上半年,受疫情影响,占比下降至约24.7%。

此前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表示,2019年与2016年相比,房地产贷款增速下降了12个百分点,新增房地产贷款占全部新增贷款的比重下降10个百分点。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根据央行《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数据测算,2019年全年,人民币房地产贷款全年增加5.71万亿元,占同期人民币各项贷款增量的34.0%。2020年上半年,人民币房地产贷款新增2.99万亿元,占同期人民币各项贷款增量的24.7%。其中,2020年上半年,房地产开发贷款新增约7500亿元,个人住房贷款新增约2.29万亿元。

多家大行新增涉房贷款降至30%以下

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2020上半年,六大国有银行的新增房地产贷款占比均有所下降。除了中国银行,其他国有大行的新增涉房贷款占比均已调整至30%以下。

2020上半年,中国银行新增涉房贷款共3563.15亿元,其中房地产业贷款1236.64亿元,个人住房贷款2326.51亿元,新增涉房贷款占全部新增贷款的36.68%,为六大国有行中新增涉房贷款占比唯一超过30%的银行。

虽然新增涉房贷款占比仍高企,但与2019年相比,中行的涉房规模已有所压降。2019年年末,中行新增涉房贷款6165.79亿元,占全部新增贷款的49.35%,占比居六大国有行首位。到2020年6月末,中行新增涉房贷款规模减少2602.64亿元,占比下降12.66个百分点至36.68%。

建设银行新增房地产贷款占比最低,占比下降幅度也最大。2020上半年,建设银行新增涉房贷款3798.99亿元,占全部新增贷款的26.18%,与2019年年末6020.35亿元的新增涉房贷款相比,占比下降22.38个百分点。

其他国有大行中,工商银行新增涉房贷款3624.28亿元,占全部新增贷款的29.85%,比2019年年末下降16.86个百分点;农业银行新增涉房贷款3220.59亿元,占全部新增贷款的27.11%,比2019年年末下降14.02个百分点;交通银行新增涉房贷款1176.13亿元,占全部新增贷款的27.66%,比2019年年末下降11.42个百分点;邮储银行新增涉房贷款1564.5亿元,占全部新增贷款的30.86%,比2019年年末下降11.58个百分点。

股份制银行的新增房地产贷款情况则分化明显。招商银行、浦发银行、兴业银行、平安银行4家股份行的新增房地产贷款占比超过30%,其中,浦发银行占比高达49.31%,平安银行占比更是突破50%。

具体来看,浦发银行新增涉房贷款1036.28亿元,其中,新增个人住房贷款771.69亿元,新增房地产业贷款264.59亿元。新增涉房贷款占全部新增贷款的49.31%,与去年年末相比上升3.92个百分点。

平安银行占比最高,上升幅度最大。根据统计,平安银行新增涉房贷款963.25亿元,占全部新增贷款的52.01%,与去年年末相比上升5.06个百分点。

光大银行的新增涉房贷款占比虽也有所上升,但在股份行中仍占比最低。2020上半年,光大银行全部新增贷款2093.58亿元,其中新增涉房贷款473.29亿元,占比22.61%,与去年年末相比上升4.63个百分点。

地产金融严监管态势继续

监管层面,房地产金融仍维持“严监管”态势。此前,银保监会表示开展30多个重点城市房地产贷款专项检查,住建部和央行也发布房地产企业融资“三道红线”要求。

9月14日,银保监会银行检查局副局长朱彤在新闻通气会上表示,“房住不炒”政策得到有效贯彻。持续开展30多个重点城市房地产贷款专项检查,压缩对杠杆率过高、财务负担过重房企的过度授信,加大对“首付贷”、消费贷资金流入房市的查处力度,引导银行资金重点支持棚户区改造等保障性民生工程和居民合理自住购房需求。保障性安居工程贷款余额稳步增长,房地产金融化泡沫化倾向得到有效遏制,助推房地产民生属性逐步回归。

7月24日,国务院在深圳召开房地产工作座谈会,提出房地产信贷要“稳住存量、严控增量”,并首次提出建立“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房地产金融”监控上升到了制度层面。

8月20日,住房城乡建设部、人民银行联合召开房地产企业座谈会,形成了重点房地产企业资金监测和融资管理规则,也就是业界所谓的“三道红线”新规,即剔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大于70%,净负债率大于100%,现金短债比小于1倍不得融资。除了三条红线,拿地销售比不高于40%,连续3年经营性现金流为负,需要对拿地资金来源等做出解释。

银行授信政策如何调整

梳理各家银行2020年半年度报告,其对房地产金融有所调整。详情如下:

工商银行:继续强化房地产行业分类管理,商业性房地产领域进一步加强城市分类管理,重点支持符合调控政策导向的刚需普通商品住房项目,积极稳妥推进商业性租赁住房融资;强化保障性住房领域政策合规管理,从严控制商用房开发融资和商业性棚户区改造融资,审慎把握房地产并购融资。

建设银行:积极落实国家房地产调控政策要求,严格执行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通过大数据分析、风险预警模型等手段,优选贷款投放的区域、合作企业、合作楼盘和客户,支持居民家庭合理住房需求。深入推进住房租赁战略。

三大战略之一的住房租赁战略:深化住房租赁综合服务平台应用,提升平台活跃度,为政府监管、公租房管理、市场化房源交易等提供更好服务。截至6月末,住房租赁综合服务平台累计上线房源超过2300万套,注册用户2310万。与广州、杭州、济南等11个试点城市签署发展政策性租赁住房战略合作协议,向试点城市提供包括金融产品支持、房源筹集运营、信息系统支撑等一揽子的综合服务。以旗下建信住房为载体,积极开展存房业务,盘活社会存量闲置房源,加大社会租赁房源供给。创新金融服务,扶持租赁企业规模化、专业化发展,保障房东和租客的权益,维护租赁市场平稳运行。积极参与国内首批住房租赁企业股权交易服务试点,探索为住房租赁企业获得权益性融资的新模式。

中国银行:严格落实国家房地产行业调控政策,执行差异化个人住房贷款政策,重点支持居民家庭首套自住性购房需求。

农业银行:积极贯彻落实国家房地产调控政策,支持居民合理自住购房需求,个人住房贷款业务实现稳健发展。截至6月末,个人住房贷款余额44217.31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593.00亿元。

招商银行:按照“稳步投放、结构调整、限额管理”的总体策略,动态优化内部信贷政策。截至报告期末,本公司境内公司房地产广义口径风险业务余额5821.40亿元(含实有及或有信贷、债券投资、自营及理财非标投资等业务),较上年末增加738.09亿元,其中,境内公司贷款余额3256.20亿元,较上年末增加413.57亿元,占本公司贷款和垫款总额的7.23% ,较上年末上升0.42个百分点,主要投向优质战略客户,严控战略客户名单外增量投放。截至报告期末,境内公司房地产领域资产质量良好,不良贷款率0.21%,较上年末下降0.15个百分点。2020年上半年,房地产领域监管政策持续收紧,受疫情影响,部分中小房地产企业现金流压力加大。展望下半年,本公司将持续对房地产客户及区域资产结构进行调整,聚焦中心城市和战略客户,继续保持房地产领域资产质量的稳定。

推荐阅读:

地产业巨变!房企三巨头同时踩中“三道红线”!

房地产行业游戏规则迎来重大变革,恒大、融创、绿地已踩中“三道红线”……

股债双杀,恒大发布经营数据反击

在对网络传言辟谣后,周五恒大系股票及债券再次遭遇股债双杀,港股中国恒大股价收跌9.46%,恒大汽车收跌12.76%,多只债券跌幅超过20%,显示出市场信心仍然不足。

周五晚间,恒大接连发布多条公告,晒出经营成绩单,对谣言做出有力回击。公告显示:

1、截至2020年9月24日,累计实现销售人民币5049亿元,同比增长11.4%;销售回款人民币4521亿元,同比增长51.3%。截至2020年6月30日,现金余额人民币2046亿元。

2、自2020年9月3日起,公司推出全国楼盘大优惠,计划在2020年9月、10月两个月累计实现人民币2000亿元销售。

3、全国在建项目共866个,均在正常开工建设。

4、截至2020年9月24日,公司有息负债较2020年3月末已下降约人民币534亿元,融资成本下降2.24个百分点,提前归还2020年9月25日以后到期借款人民币435亿元,各项降负债成效积极显着。

5、公司成立24年来,共计借款20523笔,从未出现利息晚付、本金逾期归还的情况。

当晚,中国恒大还发布了分拆物业管理业务上市获港交所批准公告,恒大汽车公告披露了拟在科创板上市的更多细节。

恒大、融创、绿地同时踩中“三道红线”

中国恒大晒出的稳健经营数据为投资者送上定心丸,不过,从财务指标来看,恒大的杠杆水平仍处高位,超过头部房企整体水平,同时踩中“三道红线”。

8月20日,住房城乡建设部、人民银行等在北京联合召开重点房地产企业座谈会,明确了12家重点房企资金监测和融资管理规则,也就是此前业内盛传的房企融资“三道红线”。新规将于2021年1月1日落地。

“三道红线”主要涉及三个指标,包括剔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大于70%、净负债率大于100%、现金短债比小于1倍。这三个指标也是当前分析房企经营的核心指标,后续也成为监测房企经营的重要内容。

根据规定,如果三道红线全部触及,房地产企业的有息负债就不能再增加;触及两条,有息负债规模年增速不得超过5%;触及一条,增速不得超过10%;均未触及,不得超过15%。

万科董事会主席郁亮昨日表示,“三道红线”是行业重大游戏规则的改变,这次(三条红线)的监管是穿透式的,明股实债、表内表外全覆盖,之前的财务技巧是没有任何作用的,这对所有的开发商都是挑战。 三条红线的影响力不亚于2012年的土地招拍挂制度。

证券时报·数据宝根据半年报数据对2020年上半年合同销售金额排名前15的内地上市房企(A股和港股)涉及的相关财务的指标进行了统计,头部房企杠杆水平和债务风险呈现巨大差异。

1、9家头部房企剔除预收账款后的资产负债率过红线

TOP15房企中,9家公司剔除预收账款(预收账款+合同销售科目,下同)后的资产负债率超过70%。中国恒大杠杆率最高,达85.28%,绿地控股、融创中国、碧桂园这一杠杆水平均超过80%。

2、头部房企净负债率分化程度高

以(带息债务-货币资金)/所有者权益的比值衡量房企的净负债率水平,数据宝统计,TOP15房企中,中国恒大、融创中国和绿地控股的净负债率大幅超越100%的红线。其余12家房企的净负债率水平大多维持在70%之下,风险相对可控,万科A、中国海外发展(中海地产)、招商蛇口、新城控股净负债率不到40%。

从历史走势来看,中国恒大、融创中国和绿地控股三家高杠杆房企的净负债率长期运行在100%之上,并在2017年左右达到顶峰,随后下滑。中国恒大净负债率在2018年后再度抬头,连续多期反弹。

3、5家头部房企短期偿债风险高

以货币资金/短期带息负债作为现金短债比指标,衡量房企的短期债务风险。数据宝统计,TOP15房企中,中国恒大、融创中国、绿地控股和中国金茂的现金短债比不足1倍,越过红线。中国海外发展、龙湖地产现金短债比最高,分别为5.25倍和4.55倍。

4、恒大、融创、绿地同时踩中“三道红线”

综合三条标准来看,TOP15房企中,中国恒大、融创地产和绿地控股同时踩中三道红线,按照规定,未来有息负债不能再增加;中国金茂触及两条红线;保利地产、中国海外发展、龙湖地产、华润置地和金地集团三条红线均未踩中。

限制债务扩张规模对头部房企影响几何?

根据规定,房企对“三道红线”的踩线情况直接影响了其有息债务扩张规模。如果三道红线全部触及,房地产企业的有息负债就不能再增加;触及两条,有息负债规模年增速不得超过5%;触及一条,增速不得超过10%;均未触及,不得超过15%。

那么,头部房企过往的有息债务扩张速度如何?

数据宝统计,TOP15房企中,9家公司2017至2019年有息负债年均复合增速超过30%,远超新规的限制,融创中国和新城控股有息负债增速最快,超过40%。仅有中国恒大、中国海外发展和绿地控股三家头部房企近三年有息负债复合增速不超过15%。

在近年债务加速扩张的背景下,“三道红线”对债务扩张的限制将会对多数房企的债务融资带来较大影响。

2020年中报数据显示,TOP15房企有息债务扩张速度有所放缓,仅有万科A、龙湖地产、金地集团和绿城中国的有息负债同比增速超过20%。

放高利贷的哭了!最高法发布新规:利率红线从24%降到15.4%

民间借贷迎来划时代巨变!

8月20日下午3点,随着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间借贷新闻发布会的召开,金融科技圈、民间金融圈沸腾了。

最高人民法院正式发布新规:民间借贷利率受保护的上限,锚定为一年期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四倍。

而今日公布的1年期LPR为3.85%,4倍即为15.4%。

图片来源:央行官网

此外,未依法取得放贷资格的出借人,以营利为目的向社会不特定对象提供借款的,应当认定无效。

来看看最高人民法院正式发布新修订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具体有哪些大变化。

巨变1 大幅度降低民间借贷利率的司法保护上限

民间借贷的利率是民间借贷合同中的核心要素,也是当事人意思自治与国家干预的重要边界。

最高人民法院在认真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并征求金融监管部门意见建议的基础上,经院审判委员会讨论后决定:

以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每月20日发布的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的4倍为标准确定民间借贷利率的司法保护上限,取代原《规定》中“以24%和36%为基准的两线三区”的规定,大幅度降低民间借贷利率的司法保护上限,促进民间借贷利率逐步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水平相适应。

以2020年7月20日发布的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3.85%的4倍计算,民间借贷利率的司法保护上限为15.4%,相较于过去的24%和36%有较大幅度的下降。

今日,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2020年8月20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1年期LPR利率较上期未变,仍为3.85%。

而2015年8月颁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对民间借贷的利率是这样规定的:

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借款人请求出借人返还已支付的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巨变2 未依法取得放贷资格的不得放贷营利

在前期调研和征求意见的过程中,社会各界对于以“民间借贷”为名,未经金融监管部门批准而面向社会公众发放贷款的行为意见较大,此类行为容易与“套路贷”“校园贷”交织在一起,严重影响地方的金融秩序和社会稳定,严重损害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和生活安宁。

最高人民法院经认真研究后吸收了这一意见,在人民法院认定借贷合同无效的五种情形中增加了一种,即第十四条第三项:

“未依法取得放贷资格的出借人,以营利为目的向社会不特定对象提供借款的”应当认定无效。

上述修改的依据是国务院1998年第247号令《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业务活动取缔办法》(2011年修订)第四条,即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擅自从事非法发放贷款的活动是非法金融业务活动,属于依法应当取缔的范畴。

巨变3 严格限制高利转贷行为

在与民营企业家和个体工商户座谈时,多数代表建议要严格限制高利转贷行为,即有的企业从银行贷款后再高利转贷,特别是少数国有企业从银行获得贷款后转手从事贷款通道业务,违背了金融服务实体的价值导向。

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认真讨论后采纳了这一意见,决定对原司法解释第十四条第一项“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又高利转贷给借款人,且借款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的”合同无效情形,修改为《规定》第十四条第一项“套取金融机构贷款转贷的”,进一步强化了司法助推金融服务实体的鲜明态度。

图片来源:摄图网(图文无关)

还有这些变化也很重大

在这次司法解释修改的过程中,最高人民法院认真贯彻落实民法典关于“禁止高利放贷”的原则精神,并对相关条款作出对应调整。

一是继续执行更加严格的本息保护政策。

即借款人在借款期间届满后应当支付的本息之和,超过以最初借款本金与以最初借款本金为基数、以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计算的整个借款期间的利息之和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二是当事人约定的逾期利率也不得高于民间借贷利率的司法保护上限。

即借贷双方对逾期利率有约定的,从其约定,但以不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为限。

三是当事人主张的逾期利率、违约金、其他费用之和也不得高于民间借贷利率的司法保护上限。

即出借人与借款人既约定了逾期利率,又约定了违约金或者其他费用,出借人可以选择主张逾期利息、违约金或者其他费用,也可以一并主张,但总计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的部分,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业内:对众多民间借贷机构会产生较大冲击

有业内人士透露,目前市面上大部分的消费金融机构的产品利率都均超过了15%。

根据捷赢2019年第三期个人消费贷款资产证券化信托受托机构的月度报告,资产证券化信托生效日为2019年8月27日,计息方式为30/365天,该项产品有23.1%的资产笔数的贷款利率在16%以下;76.83%的资产笔数的贷款利率在21%。

根据其入池资产利率特征来看,在报告期期末,加权平均贷款利率达到20.48%,最高贷款利率达到21%。

此外,根据《安逸花2020年第一期个人消费贷款资产证券化信托服务机构报告》,这一期产品显示,入池资产的加权平均贷款利率为12.42%,最高贷款利率为24%。

从存续期基础资产持续购买分布的信息来看,贷款利率分布在0%~10%区间的资产笔数共计113675笔,占比为29.48%,

贷款利率在10%~20%区间的(不包括10%)的资产笔数共计215116笔,占比55.79%,贷款利率分布在20%到24%(不包括20%)的资产笔数共计56792笔,占比为14.73%。但值得一提的是,内部收益率在20%~24%(不包括20%)的资产笔数占比最高,达到89.92%,在该区间的本金余额占比达到67.75%。

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黄大智认为,民间借贷利率的保护上限一旦设为LPR的4倍,对于众多的民间借贷机构会产生比较大的冲击。在现行的情况下,大多数民间借贷的利率基本上都是在24%~36%之间,一旦该政策实施,可能会有大批的民间借贷机构退出这个行业。

在黄大智看来,该项政策也会对金融机构产生较大的冲击,对于金融机构来说,贷款利率是由风险成本、资金成本、获客成本来决定的。在风险成本和获客成本居高不下的情况下,只有尽量控制资金成本。但资金成本又由货币政策等因素决定,短期内下跌的空间很小,因此该政策一旦实施,对于消费金融公司来说,其盈利情况和经营情况可能会受到较大冲击。

不过,黄大智也预测,监管也会给这些机构留有一个缓冲期。而对于利率在24%~36%之间的新增产品,则可能会因此停发。

在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看来,虽然民间借贷保护利率上限进行下调,但如果不能从根本上改善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它们还是要求助于民间借贷,而民间借贷属于一种市场化行为,也不会因为被保护空间下调就主动降低利率,反而会引发一些潜在的争议问题。

对于该政策对借贷市场有何影响,沈萌认为,借钱的成本取决于借贷双方的谈判,而不在于法律的规定,贷出方对利率的设定取决于双方博弈的结果,并不是最高法规定不保护就下调的,毕竟民间融资市场,中小企业或贷款人并不具备谈判优势。

有业内人士坦言,一旦实施政策,对于机构来说业务体量可能会受到限制,各家机构只能向更高的资产类别进行获客,对于一些相辅相成的机构来说,如银行的资金成本也要进行相应的下调,机构的风控也会受到相应的改变。

律师:可能会影响网络购物消费贷,尤其放贷主体是网络小贷等

对于民间借贷新规,中国银行法学研究会理事肖飒律师表示:

最终民间借贷的司法保护上限为年化15.X%,则非法放贷的利率标准就是前述15.X%,若放贷主体为“职业放贷人”(2年内10次)则涉嫌刑法第225条非法经营罪。

换句话说,以前超过年化36%的职业高利放贷行为(2019年10月21日之后)被定为非法经营罪;而新司法保护上限一变,对刑事入罪的标准也就同时变低,直接影响本罪的构成要件里的核心要点。

对于是否影响网络购物消费贷?

肖飒律师认为,有可能,若电商的消费贷放款主体是网络小贷公司、传统小贷公司,则受到本次利率上限调整的影响,利润空间大幅压缩,甚至有些商业模式基本跑不通,面临巨大挑战。

若提供资金的是消费金融公司,则基本没有类似问题,因为消费金融公司是银监会批准的持牌金融机构,金融机构放贷早在几年前就放开了利率限制,形成了金融机构利率市场化。

记者|易望奇 易启江 谢婧

中国金茂发布2022年年报:三条红线全线飘绿,平均借款成本3.9%,再创新低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中国金茂发布2022年年报:三条红线全线飘绿,平均借款成本3.9%,再创新低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海报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s://baikehd.com/news/30194.html

相关推荐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