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 正文

关于美联储已表态保证所有银行存款安全,抗通胀、稳增长、控金融风险难以“三者兼得”的信息

今天百科互动给各位分享美联储已表态保证所有银行存款安全,抗通胀、稳增长、控金融风险难以“三者兼得”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本文目录: 1、离岸金融市场存贷款利率差通常在

今天百科互动给各位分享美联储已表态保证所有银行存款安全,抗通胀、稳增长、控金融风险难以“三者兼得”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

离岸金融市场存贷款利率差通常在

离岸金融市场,是主要为非居民提供境外货币借贷或投资、贸易结算、外汇黄金买卖、保险服务及证券交易等金融业务和服务的国际金融市场,亦称境外金融市场。其特点为市场交易以非居民为主,基本不受所在国法规和税制限制。离岸金融市场在20世纪60年代兴起,它的出现使国际金融市场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目前,离岸金融市场已经成为国际金融市场的主体。而经营这些欧洲货币金融业务的市场则称为欧洲货币市场或境外货币市场。

5.3 离岸金融市场

离岸金融市场(Offshore Finance Market),是主要为非居民提供境外货币借贷或投资、贸易结算、外汇黄金买卖、保险服务及证券交易等金融业务和服务的国际金融市场,亦称境外金融市场。其特点为市场交易以非居民为主,基本不受所在国法规和税制限制。例如,一家信托投资公司将总部设在巴哈马群岛,其业务活动却是从欧洲居民或其他非美国居民那里吸收美元资金,再将这些资金投放给欧洲居民或非美国居民,该公司便在从事离岸金融活动。更进一步地说,离岸金融是不受当局国内银行法管制的资金融通,无论这些活动发生在境内还是在境外,如美国的国际银行业设施(IBF)和东京离岸金融市场的业务活动等。离岸金融市场在20世纪60年代兴起,它的出现使国际金融市场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目前,离岸金融市场已经成为国际金融市场的主体。

5.3.1 欧洲货币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欧洲货币(Eurocurrency),是指由货币发行国境外银行体系所创造的该种货币存贷款业务。最早的欧洲货币形式是欧洲美元,即出现在欧洲国际金融市场上的美元存贷款业务。在形式和购买力上,欧洲美元与美国美元完全相同,都是美联储发行和流通的货币,但是,欧洲美元不由美国境内金融机构经营,不受美联储相关银行法规、利率结构的约束。欧洲美元从20世纪50年代诞生以来,发展迅速,进而又出现了欧洲英镑、欧洲马克、欧洲瑞士法郎、欧洲法国法郎、欧洲日元,甚至欧洲欧元等。而经营这些欧洲货币金融业务的市场则称为欧洲货币市场或境外货币市场。

1.欧洲货币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欧洲美元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美国在朝鲜战争中冻结了中国存放在美国的资金,原苏联和东欧国家为了本国资金的安全,将原本存于美国的美元转存到原苏联开设在巴黎的北欧商业银行、伦敦的莫斯科国民银行以及设在伦敦的其他欧洲国家的商业银行。美国和其他国家的一些资本家为避免其“账外资产”公开暴露,引起美国管制和税务当局追查,也把美元存在伦敦的银行,从而出现了欧洲美元存款。当时,欧洲美元总额不过10亿美元,而且存放的目的在于保障资金安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美国给予饱受战争创伤的西欧各国援助与投资,以及支付驻扎在西欧的美国军队的开支,使大量美元流入西欧。当时,英国政府为了刺激战争带来的经济萎缩,企图重建英镑的地位,1957年英格兰银行采取措施,一方面对英镑区以外地区的英镑贷款实施严格的外汇管制,另一方面却准许伦敦的商业银行接受美元存款并发放美元贷款,从而在伦敦开放了以美元为主体的外币交易市场,这就是欧洲美元市场的起源。

到了20世纪60年代,欧洲货币市场逐渐发展起来,其主要原因是:

(1)美国国际收支发生逆差

美国国际收支发生逆差是欧洲美元迅速增长的最根本原因。欧洲美元存在的形式首先是美元存款,私人公司或其他经济实体在欧洲银行存入一笔欧洲美元,归根到底,只能是把原来在美国银行里的一笔活期存款转存到欧洲银行里来。同样,一家欧洲银行贷出一笔欧洲美元,也只能是把这笔原来存在美国银行里的活期存款转贷给借款人。所以欧洲美元的实质是美国银行对外负债的转移,这种对外流动性负债的转移与美国国际收支逆差有着直接关系。20世纪50年代,美国海外军事开支庞大,海外投资增加,美元大量外流,国际收支出现巨额逆差,相应地,境外美元数量明显增加。

(2)美国政府的限制措施促使大量美元外流

由于美国国际收支不断出现逆差,趋势日益恶化,所以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美国政府就采取了一系列限制美元外流的措施。如美国政府从1963年起实施利息平衡税,对外国政府与私人企业在美国发行的债券利息,一律征收平衡税,以限制美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同时限制设立海外分支机构和银行对外信贷。1968年美国政府的金融管制当局正式停止美国企业汇出美元到国外投资。同时,根据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联邦储备银行制定的Q条例规定,美国商业银行对活期存款不付利息,对定期与储蓄存款利率规定最高限额,而在国外的欧洲美元存款则不受此种限制。另一项联邦储备银行的M条款规定,美国银行对国外银行的负债,包括国外分支行在总行账面的存款,必须缴存累进的存款准备金,而国外的欧洲美元存款则可以不缴存任何存款准备金。这些措施引起美国国内商业银行的不满,纷纷向国外寻求吸收存款的出路。全世界的跨国公司也不得不转向欧洲货币市场,以满足其资金融通的需求。这些因素都大大地促进了欧洲货币市场的发展。

(3)欧洲各国放松外汇管制

西欧主要国家从1958年12月开始,允许出口商和银行拥有外币资金,主要是美元资金。当时,美元是国际上主要的支付和储备货币,西欧各国解除外汇管制,各国货币可以自由兑换美元。这些措施使得欧洲银行的美元存放业务迅速增长,同时也促进了美国银行的分支机构大量增加。

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欧洲货币市场进一步发展。无论从市场上的资金供应方面,还是从资金需求方面,都在迅速增加。

从资金供应方面来看,有以下因素促进了欧洲美元的发展:

①美国巨额和持续的对外军事开支和资本输出,使大量美元流入外国工商企业、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手中,它们把这些美元存于欧洲各国银行套取利息。特别是1971年8月15日美国宣布停止美元与黄金兑换后,促使更多的美元流入欧洲市场。

②石油生产国的美元。1973年10月油价提高,石油生产国的石油美元收入急剧增加,这些国家将美元收入的一部分存入欧洲货币市场。

③经营欧洲货币市场业务的各国商业银行的分行,为适应业务的需要,常将其总行的资金调至欧洲市场,以便调拨使用。一些大的跨国公司,为促进其业务的发展,便于资金的使用,也增加在欧洲银行的投放。

④派生存款的增加。欧洲银行在吸收一笔欧洲美元存款后,留存一定的备付金,将剩余资金贷出,而接受贷款的借款人,又将所得贷款存入欧洲银行,这样就像在国内银行体系中所发生的存款派生过程一样,在欧洲货币市场上,也会发生类似的存款派生过程。而且,由于没有法定存款准备金的规定,其派生存款的倍数往往要高于国内派生存款的倍数。

从资金需求方面来看,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欧洲货币市场以短期贷款为主,主要满足工商企业短期资金周转的需要,贷款期限多在一年以下。但在70年代后,发生了一些变化:

①1974年以来,石油价格提升,西方工业国及第三世界非产油国出现国际收支巨额逆差,开始向欧洲货币市场举债。原苏联及一些东欧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也到欧洲货币市场举债以加快本国经济的发展。

②1973年国际金融市场开始实行浮动汇率,一些银行与工商企业为了减少汇率风险并投机牟利,增加了外汇买卖,从而扩大了对欧洲货币市场的资金需求。

总之,其他欧洲货币是在美元危机中逐渐形成的。各国的企业、金融机构,以及中央银行所掌握的外汇储备,绝大部分是美元,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元的霸权地位日益衰落,抛售美元、抢购黄金或其他硬通货的风潮频繁发生,这就导致美元汇率下跌,进一步降低美元储备的价值。为了减少储备贬值风险,它们开始实施储备多元化措施,在储备多元化的过程中,人们对美元的信心动摇,致使当时国际市场上的硬通货,如联邦德国马克、瑞士法郎、日元等,身价倍增,成为抢购的对象,再加上有些国家对非本国居民的本币存款施加种种限制,而对外国货币存款则不加限制或限制较少,这就形成了“欧洲德国马克”、“欧洲瑞士法郎”等其他欧洲货币。最初的欧洲美元市场,也就逐渐发展成为欧洲货币市场了。

同时,欧洲货币市场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它的地区分布扩展至亚洲、北美和拉丁美洲。至此,欧洲货币开始脱离欧洲的地域限制。所谓欧洲货币,不一定是存放在欧洲各国的生息资本,只要是货币发行国以外的货币存贷业务,都可以称之为欧洲货币业务。欧洲货币存贷业务多集中于银行业务和金融市场比较发达的国际金融中心。20世纪80年代,伦敦金融市场占整个欧洲货币市场份额的1/3左右。

目前欧洲货币市场规模日趋增大。实际统计时,人们一般以银行的欧洲货币负债额,而不以资产额来测定欧洲货币市场的规模。这是因为银行的资产除了金融资产以外,往往还包括有形资产,而银行的负债主要是存款,从是否存缴法定准备金上就可以看出某笔外币存款是否为欧洲货币存款。关于欧洲货币市场规模有多种统计资料,其中以国际清算银行、摩根保证信托公司和英格兰银行的统计比较可靠。国际清算银行根据与欧洲美元市场有联系的大多数银行的报告,对这一市场的资金总额和净额进行估计。其总额只限于报告国银行的外币负债的总计,它没有把所有有关国家和地区都包括进去,例如巴林、拿骚(巴哈马首都)等地。而且,它只计算呈报银行对非居民的外币负债,而呈报银行对本国居民,包括本国银行和本国金融当局的外币负债则略而不计。因此,国际清算银行对欧洲货币市场规模是低估的。摩根保证信托公司的资料,在统计方法上和国际清算银行相同,但范围更大。在测度欧洲货币市场总额时,它是将商业银行所有外币负债汇总得出,总额中剔除银行间负债的数字就是净额。不过,它用各国官方关于本国银行的外币资产负债的资料对国际清算银行的估计进行补充和核实,差别不太大。

2.欧洲货币市场的作用和弊端

(1)欧洲货币市场的作用

第一,促进了资金国际转移的顺利实现,缓解了资金供求之间的矛盾。

第二,扩大了信用资金来源,扩充了欧洲银行的存贷业务,为各国跨国公司筹措外汇资金提供了条件,促进了国际贸易发展。

第三,促进了金融创新业务的发展。

第四,促进了各国经济、金融的国际化。

(2)欧洲货币市场的弊端

第一,损害了各国货币政策自主权。对参与欧洲货币市场的国家来说,当本国央行根据经济过热的信号采取加息政策时,本国企业可以通过欧洲货币市场融入资金,继续投资,抵消加息带来的紧缩影响;反之,当一国采取降息措施刺激经济时,本国资金会调往欧洲货币市场赚取更多的套利收益。所以,对欧洲货币市场依赖越多的国家,该国金融政策的效力和货币政策自主权就会越小。该国银行或者大企业一旦在市场上遭受巨额倒账,就很可能引起连锁反应,造成该国货币金融体系的紊乱,甚至威胁到该国的外汇储备体系,引发货币危机。

第二,已成为发达国家向外转嫁通货膨胀的主要渠道。20世纪60年代,在境外美元急剧增加的情况下,美国政府实行了严格限制资金外流的政策,结果使得美国国内货币供应量和货币流通速度降低,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国内的通货膨胀,即通过欧洲货币市场向外转移通货膨胀。此外,虽然欧洲货币市场借贷方便,但利率往往多变,借款国的债务总额中如果浮动利率债务所占比重过大,则可能由于利率的波动引发债务危机,丧失对债务负担控制的主动权。

第三,影响国际金融的稳定。到处流窜的巨额游资正是利用欧洲货币市场实现其频繁的国际转移,时而抢购黄金,时而抢购硬通货,还通过套汇、投资股票和债券等冲击世界金融体系的稳定。可以说,每一次国际金融危机都有国际游资在欧洲货币市场上的活跃身影。1987年10月,从纽约市场引发的西方股市风暴,主要是由于欧洲货币市场的资金横冲直撞,到处兴风作浪,当股市下跌后,这些资金时而冲向国库券,时而套购硬通货,造成国际金融市场剧烈动荡,甚至迫使西方国家暂时关闭外汇市场。

第四,欧洲货币市场自身存在着结构性缺陷。首先,经营欧洲货币业务的欧洲银行需要承担更大的风险。这是因为:①借款人除了本国客户外,还有外国客户,或虽为本国客户,但又转手放贷给外国客户,所以具有国际上极为复杂的债权债务关系;②借款金额巨大,又缺乏抵押和担保;③有时借款人把资金转借出去,几经倒手后,甚至连最终用款人是谁都不清楚,银行难以与实际客户保持紧密联系,对资金运用情况更是难以深入了解。其次,银行的资金来源多为居民或非居民的短期美元存

关于美联储已表态保证所有银行存款安全,抗通胀、稳增长、控金融风险难以“三者兼得”的信息  第1张

目前各银行的“结构性存款”,存在着什么样的风险?

银行结构性存款这个产品,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真正能搞清楚这个产品本质的人应该还不多,很多人虽然在买,但也是糊里糊涂的。并不清楚这个产品究竟有没有风险,它的风险到底在哪里?

很多人搞不清楚,结构性存款究竟是银行存款还是银行理财产品?

一、结构性存款新规

2019年10月18日,中国银保监会发布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结构性存款业务的通知》,在通知中对结构性存款进行了明确的的定义,确立了结构性存款的本质,对银行开展结构性存款业务进行了规范。

结构性存款,被大众所熟知,是在理财新规发布之后,由于银行打破刚性兑付,传统的保本理财不再承诺保本。老百姓对非保本的理财产品持怀疑态度,不敢再像以前那样闭着眼睛买了,但大家的需求还是有的,市场需要一款保本理财的替代品,来满足大家的投资需求。

正是在这样一种 历史 机遇之下,结构性存款走进了大家的视野,当仁不让地填补了保本理财消失后留下的市场空白。

二、什么是结构性存款?

结构性存款新规中,对结构性存款,给出了如下定义:

通俗的来说,就是我们在买入结构性存款的时候,银行会把资金分成两部分,大部分钱作为定期存款获取稳健收益,用小部分资金购买“金融衍生品”获得高额回报。

金融衍生品是一种特殊类别买卖的金融工具统称,是基于原生基础资产衍生而来的,这些基础资产可以是黄金、股票、债券、利率、汇率、指数等。

常见的衍生工具类型有期货、期权、远期合约、互换等。

三、银结构性存款的本质是什么? 四、结构性存款有什么样的风险?

我们知道了结构性存款的本质是银行存款,那么它和银行普通定期存款一样具有保本的特征,即本金是安全的。

由于结构性存款挂钩了金融衍生品,而金融衍生品本身风险是非常高的,收益波动性也非常大,极端情况下,这部分的收益可能为零。

观察有些银行发布的结构性存款产品,收益浮动幅度最大的区间是0~9%。最高可以达到9%,是银行5年普通定期存款的3倍;最低也有可能是0。

所以说结构性存款具有一定投资风险,其风险大于普通银行定期存款。主要表现为收益的不确定性。

五、总结

通过上面的讲解,我想大家应该明白了结构性存款的定义和本质。

也了解了结构性存款和普通银行存款,和银行理财产品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这样我们在选择购买银行结构性存款的时候,就会心中有数。

自从2018年资管新规出来之后,银行的理财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从2018年5月份开始,银行新发行的理财产品不能保本保息,所以目前很多银行理财产品都是已经打破刚兑,这意味着银行理财产品是有一定的风险性的。

在资管新规出来之后,银行理财规模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在这种背景之下,银行就纷纷把目光转向了结构性存款,所以我们看到过去两年时间,各大银行的结构性存款规模是不断扩大的,在最高峰的时候,各大银行结构性存款规模甚至达到12万亿以上。

而各大银行在宣传结构性存款的时候,一些业务员可能把结构性存款等同于普通存款,这是很容易给客户造成误导的。

实际上结构性存款虽然也属于存款,但它跟银行普通定期存款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最近几年时间,银行也开始积极进行创新,不断的推动各种五花八门的存款产品,这里面既有普通存款,也有大额存单、还有一些智能存款、结构性存款、特色存款等等。

其中结构性存款是很多银行非常青睐的对象,那到底什么是结构性存款,结构性存款有哪些特点呢?

1、什么是结构性存款?

结构性存款,从概念上来说,指的是投资人把钱放到银行里面去,由银行通过在普通存款的基础上嵌入金融衍生工具,将投资者收益与利率、汇率、股票价格、商品价格、信用指数及其他金融类或者非金融类标的物挂钩的具有一定风险性的金融产品。

2、结构性存款的特点。

结构性存款虽然带有存款两个字,但它跟银行普通的定期存款是有较大区别的。

结构性存款,它既不是普通定期存款,也不属于银行理财,而是这两种产品的结合体,但目前结构性存款属于银行表内业务,必须按照普通定期存款来管理的,它同样纳入存款准备金和存款保险基金的缴纳范围,并要按照银监会的要求,计提资本和拨备。

也正因为如此,目前结构性存款的本金是受到存款保险条例保护的,这意味着个人用户50万之内的结构性存款可以无条件的拿回来,基本上不会有什么风险。

3、结构性存款的收益如何?

银行的普通定期存款基本上都是保本保息,利率是固定的,比如三年期定期存款利率是3.85%,那么这个利率就不会有任何变化。

而结构性存款的收益是不固定的,目前各大银行发行的结构性存款基本上都是采取的是固定利率加浮动利率的结构。

比如某些银行发行的结构性存款,预期利率可能达到5.8%,而这里面有0.5%是固定利率,另外的5.3%是浮动利率,这意味着结构性存款不管发生什么情况,用户基本上都能够获得0.5%的利率,但最终能够获得多少利率还要看所挂钩的金融衍生品的实际表现情况。

最后的总体收益率有可能是0.5%,也有可能是5.8%,还有可能是3.2%。

4、结构性存款的收益逻辑。

看到结构性存款采取固定利率加浮动利率的结构,很多人物都挺纳闷的,既然结构性存款不属于普通存款,它的利率是浮动的,为什么有些银行还敢保证给用户部分固定利率呢?而且还能保证本金的安全呢?

这里就得从银行结构性存款的投资结构来看,从实际情况来看,结构性存款的本金资金都是用来购买银行表内存款,这些存款银行有可能拿去购买一些央行票据或者是一些同业存款,这些资金是非常安全的,基本上100%安全;然后银行再用这些存款产生的预期收益去投资一些金融衍生品。

比如银行吸收了100万的结构性存款,预期收益是5%,这100万存款拿去购买央行票据或者进行同业存款,预期的收益大概是3.5%,相当100万有3.5万块钱的利息。

然后银行再拿这3.5万块钱的利息去购买一些金融衍生品,比如股指、期指等等,接着再按照结构性存款预期收益计算投资标的触发事件,比如拿3.5万块钱利息去购买股指,想要让100万总体获得5%的收益,这意味着这3.5万块钱的利息,至少需要获得1.5万块钱的收益才能触发事件,相当于这个股指在投资期限之内,必须涨幅达到42.8%以上才可以满足条件。

假如所挂钩的这个股指最终下跌了50%,3.5万的投资本金就只剩下1.75万,这样100万最终获得的收益只有1.75万,相当于年化收益率是1.75%。

假如所挂钩的这个股指表现相当差劲,一直狂跌不止,比如3.5万投资本金跌掉3万块钱,跌幅高达85%,那么银行就会终止投资,从而保障有5000块钱的利息,这是用来保障0.5%收益率的。

但假如挂钩的这个标的表现相当亮眼,投资两个月涨幅就达到43%以上,它就会触发事件,从而提前停止投资,这样客户就可以保证拿到5%的收益率。

通过上面的介绍,相信大家对结构性存款的一些逻辑基本上已经有一个概念。

从整体来说,结构性存款的本金是安全的,因为它用于投资表内存款,所以本金100%安全, 这里面最大的风险在于收益上的风险。

因为银行会拿表内存款所获得的预期收益去投资金融衍生品,所以金融衍生品的表现就直接决定了大家收益的表现。

而不同的衍生品,他们潜在的风险是不一样的,比如对于股指这些来说,它的风险就相对比较小些,从 历史 表现来看,一年之内股指暴跌50%的情况还是比较少见的,这意味着挂钩股指的结构性存款相对来说会比较安全些,至少不会出现太大的利息损失。

但假如挂钩的是一些期货,那潜在的风险就比较大了,因为有些期货它价格波动是非常大的,有可能几个月就暴跌80%以上,这样大家获得的收益率就相对比较少了。

总之投资结构性存款既有可能获得比较高的收益,但也有可能获得比较低的收益,所以到底要不要投资结构性存款,大家一定要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来看,如果大家能接受较低的收益率,但又想博取更高的收益率,那选择结构性存款也未尝不可。

当然,如果大家出于安全考虑,想保证获得固定的收益,那选择购买大额存单或者普通定期存款也不错,目前很多银行三年期定期存款都可以达到4%以上,虽然这个利率可能比结构性存款预期的收益率低,但它的安全要高很多。

银行发行的结构性存款, 理论上本金是零风险的,最大的风险源自于其最终收益的不确定性 。

结构性存款的本质

结构性存款,虽有“存款”二字,其实 本质 并不属于纯粹的存款产品。

通俗的来看, 在于存款讲“利息”,结构性存款讲“收益”。

透过结构性存款本质来分析, 它反而更像保本型理财产品 。其内部构成是存款+金融衍生品的理财产品,存款部分保证本金安全并提供部分利息收入,金融衍生品部分用来提高其预期收益率,并最终决定了结构性存款最终收益高低。

结构性存款的发行

结构性存款,会计入银行表内资产,受存款保险保护,以保证本金的安全性;

购买理财产品,银行会为投资者提供理财产品说明书,可以通过说明书上的登记编码进行查询结构性存款的真实性。

结构性存款的收益率

结构性存款因为其内部构成以及投资衍生品部分的收益,决定了其预期收益率一般都会高于同等期限的定期存款利率。

同样因为其投资金融衍生品部分,主要投向指数、汇率、黄金等,这些都是具备较强收益波动性的投资产品,会受到市场变动因素造成收益的损失。

因此即使银行宣传的收益率能在某个值,但是到期时,真正能达到宣传收益率的情况也很少。 所以结构性存款的最大风险在于到期时的收益率并不能达到预期,甚至收益可能为0 。

如果银行发生信用风险这类极端的情况,比如宣告破产清算,结构性存款的本金和收益支付必然会受到影响,即使存款保险保护,但也仅能保证结构性存款的存款部分以及投资者50万以内的投资本金。

不请自来。我这里不讲专业术语,只用通俗的话来解释结构性存款及其风险。

啥是结构性存款,比如老王有10万块,想存入银行,可到了银行,一看利率咋这么低呢,那银行就优先推荐理财产品了,老王想我这钱可是辛辛苦苦赚的血汗钱,可不能赔本啊,于是大堂经理一拍大腿说,那就存保本的结构性存款吧,收益比正常存款高,还保本,(注意风险来了,银行工作人员很多时候告诉你的收益率都是上限,而不告诉你下限的,所以在咨询的时候,上限下限要问清楚)

那这个收益是咋计算的呢,一个公式

本金及收益=本金+固定利率+衍生品交易收益-衍生品交易成本

打个比方,老王要存3个月,年化固定利率是1.5%,那三个月到期后的最终收益其实就是由衍生品交易收益决定的,那啥叫衍生品交易,简单的说就是银行拿着你的钱去进行外汇,股票,大宗商品买卖等市场上进行交易,挣钱了,把一部分收益分给你,当然了这中间的风险就是你要3个月不能拿回你的钱,也就是你要牺牲你资金的流动性,来换取更高的收益,定期可以随时取出来,但这个只能到期才能取出来的。

关于结构性存款的风险还有就是你选择的品种问题,有些跟汇率挂钩,有些跟股市挂钩,有些是综合性的,收益高低也是有差别的,收益的不稳定性是随市场进行波动的,但也有部分是不保本的结构性存款,所以购买之前务必了解清楚。还有就是国家政策方面的,一般没事也不会咋变的,假如真的要变,这个是谁也没法控制的,所以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朋友们好!投资理财有风险,但,预期收益高…在通胀的情形下,能更好的保护来之不易的财产…要是能保本就好了…这是在老百姓心底子里的想法!大千世界,还真就有两全其美的事儿!银行,结构性存款,保本,浮动收益(甚至保最低收益),让咱理财的老百姓,喜笑颜开,难怪现在卖的那么好!保本赚钱谁不爱呢…话说回来,世界上也没有十全十美的事,银行结构性理财,也有可能面临一些风险!

朋友们先来了解,银行结构性存款,可能面临的风险:

1,收益浮动的风险!银行结构性存款,是一个大家族,多数是保本,浮动预期收益,任何投资,都是面向未来…自然存在一定的未知风险,预期浮动收益的,银行结构性存款,到期的收益结,与预期相比,有三种可能:低于,持平,或者高于!

如上图,这款银行,个人,结构性存款,明确写明是:“预期到期利率”!因此,该利率只能作为参考存在风险!

2,最低收益的可风险!部分银行的结构性存款,有明确的保底收益,大体在1%~3%之间!用咱老百姓的话讲,达不到预期收益,有可能只能拿最低收益,这也是一种风险!

如上图,这是另一款,有最低收益保障的结构性存款!他的预期收益,如果不能达成,将面临只能拿,最低保障收益的风险!

3,其他风险!比如银行的经营风险,金融市场变化带来的市场风险,自然灾害带来的影响,产品因故提前解散的风险,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政策风险等等!

小结: 作为目前金融市场中,为数不多的,保本型,银行产品,结构性存款总体安全性高,但也面临小概率的多种风险!

其次,通过两款产品,更深入的认识银行结构性存款,不同种类,以便优中选优:

一,保本,浮动,预期收益型,银行结构性存款!

二,保本,保最低收益,预期收益型,银行结构性存款!

三,非保本,浮动预期收益型,银行结构性存款(或理财)!

小结: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银行结构性存款,主要以保本浮动收益与保最低收益为主!在选择时,要真正了解条款,详细咨询!

最后,来总结分析:

银行结构性存款,是一个庞大的家族,这类产品既具有谨慎的存款性质,又加入了进取的投资属性!是目前市场上,受欢迎的好产品!到目前为止,国内的结构性存款,保本型,均如数对付了本金,不愧是咱老百姓,投资理财,安心放心的好伙伴!

目前的结构性存款其实有两种,一种是期限结构性,挂钩的标的比如三个月上海银行间拆借利率,设定的标准是2.5%以上,在产品到期前的某一天,比如到期前第十天作为观察日,当天三个月上海银行间拆借利率是2.6%,就正常到期,若只有2.4%则产品提前终止,但是它的收益率依然是购买产品说明上约定的,也就是说利率固定但期限是不确定的。还有一种就是收益结构性,这种产品期限是固定不变的,但是收益就是不确定的,比较多的二元结构的,要么是最低收益要么就是最高收益。

资管新规后,银行前同事说,推出的 “新”理财产品 ,比以前的产品更火热,很多人排着队购买,因为收益比以前高,还保本,似乎没有风险一样。

所谓的 新的理财产品,就是“结构性存款 ”, 本质是 商业在吸收客户普通存款的基础上嵌入金融衍生品(包括但不限于远期、掉期、期权或者期货等),客户收益与利率、汇率、 股票价格、指数等标的物挂钩的金融产品。

结构性存款是“结构性理财产品”的一种: 本金通常是保障的,但收益要根据市场具体情况而定,并以区间形式进行呈现,最终到期收益率与挂钩标的走势密切相关。

1.通常会 约定收益区间 ,如:3个月, 年化收益2.5%-6%。

2.可以分类:保本结构性存款和非保本结构性理财。保本结构性存款 ,指保障本金部分,利息会与衍生品收益挂钩,利息收益会有浮动。 非保本结构性理财, 指本金的一部分是固定的,另一部分本金和存款利息与衍生品收益挂钩,收益是浮动的。

3特点:结构比较复杂。保本金,不保收益; 但是挂钩金融衍生品,很多投资人搞不懂投资逻辑,而实际上,其收益是波动的; 且由于信息地位不对等, 这类挂钩金融衍生品的产品风险 由投资者自担,却无法获得超额收益。

4.结构型存款的风险大于普通存款,收益小于银行理财。

风险等级:这里是来自招商银行官方网站的理财产品风险提示书。产品分成5个级别:R1谨慎型,R2稳健型,R3平衡型,R4进取型,R5激进型。投资者可以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选择相应级别的产品。

朋友们好!

银行发行的结构性存款,实际上都是保本产品,本金是非常安全的。结构性存款的最大风险就是最终收益率可能是开始预期的最低的收益率。下面来分析一下。

结构性存款的特点

一般来说,结构性存款是指在普通存款上面嵌入某种金融衍生工具,通过与利率、汇率、股票价格、商品价格、信用、指数及其他金融类或非金融类标的物挂钩,使存款人在承受一定风险的基础上获得高收益的金融产品。

结构性存款一般具备两个优点,一个缺点。

一个优点是较高的收益

一般来说,结构性存款的收益率比同期的银行定期存款年利率要高一些。因此,结构性存款的一个优点就是具有较高的收益率。

一个优点是保本金

结构性存款是保本的。因此,结构性存款的本金安全是根本不用担心的。

一个缺点是流动性差

结构性存款流动性是比较差的,因为结构性存款不到期,是不允许提前支取的。因此,可以说结构性存款流动性比较差。

结构性存款最大的风险就是收益率不确定

结构性存款最大的风险就是收益率达不到预期最高收益率。结构性存款是在普通存款基础上嵌入了一小部分其他高风险的衍生产品,从而能够让结构性存款有可能实现较高的收益率的特点。

比如下面表格是中国银行结构性存款产品,其中第一款结构性存款产品,期限是35天,预期年化收益率是0.35%或者5.25%。

这样的产品,可以看出来,最低的收益率就是0.35%,最高的收益率是5.25%。但是可以看出来,利率差是很大的,你现在根本就不能确定是否能够100%实现5.25%的收益率。因此,这个产品的风险就在于这里了。

还有一款182天的结构性存款,收益率为1.56%或4.46%,这样的收益率差距也很大,可以说也是一个很不确定的产品收益率。

其他几款产品,可以说收益率差距还是比较小的。比如91天的美元挂钩结构性产品,年利率为1.75%或1.95%,这样的收益率差距比较小一点,即使是最低收益率也还是比较高的。

因此,从结构性存款的实际产品可以看出来,结构性产品风险非常小,而且是保本的产品,最大的风险就来自于不能实现最高的预期年化收益率。

综上所述,结构性存款能够保本,因此结构性存款最大的风险就是不能实现最高的预期年化收益率。

感谢阅读!

大家好!我长期在银行工作,对结构性存款有一定的研究。结构性存款作为存款的一种,本金的安全性非常高,但存在以下2方面的风险:

1、 收益不确定的风险。

普通存款的利率是固定的,收益也是确定的,利率的高低主要跟存款期限挂钩,期限越长,存款利率越高。以招商银行为例,2020年3月11日,该行3个月整存整取定期存款的利率为1.35%,5年期整存整取定期存款的利率为2.75%。

但是,结构性存款的利率是不固定的,存在收益波动的风险。

以工商银行为例,该行结构性存款的利率都是以区间形式展示的,34天的结构性存款利率的区间为1.35%-3%,也就是说,这款结构性存款最低的收益率是1.35%,最高为3%,最终收益存在不确定性。

2、 再投资风险。

结构性存款的期限一般都较短。比如说,工商银行手机银行上的结构性存款期限最短的34天,最长的也才373天;招商银行APP上的结构性存款期限最短的21天,最长的也才365天。

如果未来利率下降,在结构性存款到期后,存款人就无法再找到跟原先利率相同的投资机会,这就是再投资风险。

相比于普通定期存款可以选择2年、3年甚至5年的存期相比,结构性存款的期限要短不少,再投资风险更大。

事实上,这个风险是客观存在的。 一方面,近日央行下发了《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加强存款利率管理的通知》,提出要将结构性存款的保底收益率纳入自律管理范围,这意味着央行要对各家银行利用结构性存款进行“高息揽存”的行为进行规范,结构性存款的利率将明显下降;另一方面,最近美联储为应对疫情影响,将联邦基金利率紧急下调了50个基点,国内也在热议存款基准利率下调的问题。虽然央行何时会下调存款基准利率存在一定不确定性,但我国大概率也会进入降息周期。总的来说,购买结构性存款的再投资风险不可忽视。

最后总结一下,目前各家银行的结构性存款,主要存在着2方面的风险:收益不确定的风险,以及再投资风险,希望大家在购买时能心中有数。

目前各银行的“结构性存款”,存在着什么样的风险?

第一:结构性存款是什么

我们首先需要知道什么是结构性存款。

现在的结构性存款的出现来源于2018年的情况,因为资管新规的出现,理财不允许保本。所以才会推出这个产品的。

结构性存款是一年以内的收益率最高的保本型产品。

而现在市场上面最多的结构性存款一般是挂钩黄金的,当然还有挂钩指数的,看具体的产品设计如何了。

第二:存在什么风险呢?

虽然说产品是保本的,在本金安全上面是没有风险点的。

但是收益是不固定的。

一般来说,会有2-3层的区间收益。2层的产品会有一个低利率一个高利率,一般拿到的是高利率。3层的产品会有一个低利率一个中利率一个高利率,一般拿到的是中利率。

只是收益率问题,也就是收益风险而已。

本金还是非常的安全的。

急求这次美国的金融危机的全过程。起因经过挽救措施的叙述,谢谢大家

1.次贷危机美联储已表态保证所有银行存款安全,抗通胀、稳增长、控金融风险难以“三者兼得”的概念

次贷危机又称次级房贷危机美联储已表态保证所有银行存款安全,抗通胀、稳增长、控金融风险难以“三者兼得”,也译为次债危机。它是指一场发生在美国,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风暴。它致使全球主要金融市场隐约出现流动性不足危机。美国“次贷危机”是从2006年春季开始逐步显现的。2007年8月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

2.次贷危机的产生

引起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风暴的直接原因是美国的利率上升和住房市场持续降温。次级抵押贷款是指一些贷款机构向信用程度较差和收入不高的借款人提供的贷款。

利息上升,导致还款压力增大,很多本来信用不好的用户感觉还款压力大,出现违约的可能,对银行贷款的收回造成影响的危机。

2.1.产生原理

引起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风暴的直接原因是美国的利率上升和住房市场持续降温。次级抵押贷款是指一些贷款机构向信用程度较差和收入不高的借款人提供的贷款。

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通常采用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相结合的还款方式,即 美联储已表态保证所有银行存款安全,抗通胀、稳增长、控金融风险难以“三者兼得”:购房者在购房后头几年以固定利率偿还贷款,其后以浮动利率偿还贷款。

在2006年之前的5年里,由于美国住房市场持续繁荣,加上前几年美国利率水平较低,美国的次级抵押贷款市场迅速发展。

随着美国住房市场的降温尤其是短期利率的提高,次级抵押贷款的还款利率也大幅上升,购房者的还贷负担大为加重。同时,住房市场的持续降温也使购房者出售住房或者通过抵押住房再融资变得困难。这种局面直接导致大批次级抵押贷款的借款人不能按期偿还贷款,进而引发“次贷危机”。

2.2.通俗解答

在美国,贷款是非常普遍的现象,从房子到汽车,从信用卡到电话账单,贷款无处不在。当地人很少全款买房,通常都是长时间贷款。可是我们也知道,在这里失业和再就业是很常见的现象。这些收入并不稳定甚至根本没有收入的人,他们怎么买房呢美联储已表态保证所有银行存款安全,抗通胀、稳增长、控金融风险难以“三者兼得”?因为信用等级达不到标准,他们就被定义为次级信用贷款者,简称次级贷款者。

由于之前的房价很高,银行认为尽管贷款给美联储已表态保证所有银行存款安全,抗通胀、稳增长、控金融风险难以“三者兼得”了次级信用贷款者,如果贷款者无法偿还贷款,则可以利用抵押的房屋来还,拍卖或者出售后收回银行贷款。但是由于房价突然走低,贷款者无力偿还时,银行把房屋出售,但却发现得到的资金不能弥补当时的贷款+利息,甚至都无法弥补贷款额本身,这样银行就会在这个贷款上出现亏损。

一个两个贷款者出现这样的问题还好,但由于分期付款的利息上升,加上这些贷款者本身就是次级信用贷款者,这样就导致了大量的无法还贷的贷款者。正如上面所说,银行收回房屋,却卖不到高价,大面积亏损,引发了次债危机。

3.次贷危机的爆发

2007年2月13日美国新世纪金融公司(New Century Finance)发出2006年第四季度盈利预警。

汇丰控股为在美次级房贷业务增加18亿美元坏账准备。

面对来自华尔街174亿美元逼债,作为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公司——新世纪金融(New Century Financial Corp)在4月2日宣布申请破产保护、裁减54%的员工。

8月2日,德国工业银行宣布盈利预警,后来更估计出现了82亿欧元的亏损,因为旗下的一个规模为127亿欧元为“莱茵兰基金”(Rhineland Funding)以及银行本身少量的参与了美国房地产次级抵押贷款市场业务而遭到巨大损失。德国央行召集全国银行同业商讨拯救德国工业银行的篮子计划。

美国第十大抵押贷款机构——美国住房抵押贷款投资公司8月6日正式向法院申请破产保护,成为继新世纪金融公司之后美国又一家申请破产的大型抵押贷款机构。

8月8日,美国第五大投行贝尔斯登宣布旗下两支基金倒闭,原因同样是由于次贷风暴。

8月9日,法国第一大银行巴黎银行宣布冻结旗下三支基金,同样是因为投资了美国次贷债券而蒙受巨大损失。此举导致欧洲股市重挫。

8月13日,日本第二大银行瑞穗银行的母公司瑞穗集团宣布与美国次贷相关损失为6亿日元。日、韩银行已因美国次级房贷风暴产生损失。据瑞银证券日本公司的估计,日本九大银行持有美国次级房贷担保证券已超过一万亿日元。此外,包括Woori在内的五家韩国银行总计投资5.65亿美元的担保债权凭证(CDO)。投资者担心美国次贷问题会对全球金融市场带来强大冲击。不过日本分析师深信日本各银行投资的担保债权凭证绝大多数为最高信用评等,次贷危机影响有限。

其后花旗集团也宣布,7月份有次贷引起的损失达7亿美元,不过对于一个年盈利200亿美元的金融集团,这个也只是小数目

2007年春季,一场金融风暴在华尔街酝酿。美欧媒体开始频繁出现一个大众比较陌生的词语--"次级房贷"。而在接下来一年多时间里,由之引发的金融危机,不仅震撼了全球金融市场,更使得一批"明星"级金融巨头濒临破产困境。

2007年4月2日,美国第二大次贷供应商新世纪金融公司宣告破产。当年春天,美国次贷行业崩溃,超过20家次贷供应商宣布破产、遭受巨额损失或寻求被收购。由此,广为世人所知的美国次贷危机渐显峥嵘。

所谓次贷,是指美国房贷机构针对收入较低、信用记录较差的人群专门设计出的一种特别的房贷。相对于风险较低的"优质"贷款而言,这类贷款人的还贷违约风险较大,因此被称为"次贷"。

从2001年到2005年,美国房市在长达5年的时间里保持繁荣,这也刺激了抵押贷款机构超常规发展的欲望。受利益的驱动,一些银行等放贷机构纷纷降低贷款标准,使得大量收入较低、信用记录较差的人加入了贷款购房者的大潮,成为所谓"次贷购房者"。

美联储前货币事务局局长文森特·莱因哈特认为,危机的一个重要根源,"是许多(美国)家庭基本没有通过资产积累创造财富的公开途径,只有一个例外:大量资源可以帮助人们对住宅进行杠杆式投资,政府也对此提供各种各样的激励手段,如抵押贷款还款利息的税收减免等。"政府、企业、个人共同忽视风险的结果,为危机日后全面爆发埋下了隐患。

2005年8月份,美国房价达到历史最高点,此后美国不少地区房价开始回落。到2006年,房价上涨势头停滞,房市开始大幅降温。房价下跌使购房者也难以将房屋出售或者通过抵押获得融资。

与此同时,美联储为抑制通货膨胀持续加息,加重了购房者的还贷负担。在截至2006年6月份的两年时间里,美联储连续17次提息,利率先后提升了4.25个百分点。

由此,出现了大批"次贷购房者"无力按期偿还贷款的局面,次贷危机开始显现并呈愈演愈烈之势。

愈演愈烈:滥用创新工具导致金融风暴"火"速蔓延

在经历了2007年前几个月的发酵后,美国次贷危机开始蔓延到购买了次贷支持证券的投资者。

2007年6月7日,美国第五大投资银行贝尔斯登宣布,旗下两只基金停止赎回。惊恐、疑惑的投资者很快发现,这两只基金持有大量与次贷有关的证券。

在美国,个人向银行等放贷机构申请住房抵押贷款,放贷机构再将住房抵押贷款作为一种资产"卖给"房利美和房地美等机构。后者将各种住房抵押贷款打包成"资产支持证券"(ABS),经由标准普尔等评级公司评级,然后再出售给保险公司、养老金、对冲基金等投资者。这个过程被称为"资产证券化"。

在美国住房市场繁荣时期,上述过程运转流畅,购房者、放贷机构、负责打包资产支持证券的投资银行和购买这部分证券的投资者,各取所需,皆大欢喜。但这场在美国住房市场泡沫中形成的投机盛宴注定不能长久。随着越来越多的次贷购房者无力偿还贷款,损失开始弥漫,最终波及到持有次贷的各类投资者。

但当此时,华尔街对即将到来的风暴似乎毫不知情。7月19日,纽约股市道琼斯30种工业股票平均价格指数创下历史新高,首次突破14000点大关。

到2007年8月份,随着大量次贷形成坏账,基于这些次贷的证券也大幅贬值,次贷危机全面爆发。由于金融创新和金融全球化的发展,从美国花旗银行到德国德意志银行,从英国汇丰银行到瑞士瑞银集团,全球各地的投资银行、保险公司、养老金、对冲基金均发现自己手中持有大批次贷支持证券。由于这部分证券缺乏流动性,其价值和风险均难以判断。不少金融机构为满足有关资本充足率和风险控制方面的要求,开始抛售资产,停止发放贷款和储备资金。一时间,银行系统惜贷气氛浓厚,全球主要金融市场出现了严重的流动性短缺,这种现象又被称为"信贷紧缩"和"信贷危机"。

2007年8月6日,美国住房抵押贷款公司宣布破产。8月16日,美国第一大商业抵押贷款供应商全国金融公司濒临破产边缘,此后该公司从银行集团获得110亿美元紧急贷款后逃脱一劫。9月14日,英国诺森北克银行发生储户挤兑事件。

以上事件只是信贷危机中众多金融机构境遇的一个简单写照。在此期间,随着美国房价下跌,房贷违约率上升,房贷支持的证券价值缩水,众多金融机构宣布遭受巨额损失,有的宣布破产或被收购。

2007年9月17日,格林斯潘首次承认,美国房市存在泡沫,并警告说美国房价有可能超出大多数人预料,出现两位数的降幅。

为应对金融动荡,美联储等西方央行开始采取联手行动,向金融市场投放资金,以缓解流动性不足,增强投资者信心。

从2007年9月到2008年4月,美联储连续7次降息,将基准利率由5.25%大幅削至2%。除此之外,美联储还宣布降低直接面向商业贷款的贴现率,并通过向投资银行开放贴现窗口、拍卖贷款等方式,持续向金融市场投放资金。

尽管如此,次贷危机开始向美国经济基本面扩散:失业上升、消费下降。2007年四季度美国经济下降了0.2%,为2001年三季度以来最糟糕表现。 双"高危期:华尔街五大投行巨头"惨遭"历史巨变

全球金融市场在动荡中迎来了2008年,这注定又将是华尔街的一个"多事之秋"。从年初到现在,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动荡大致经历了两个高危期。

在第一个高危期中,美国第五大投资银行贝尔斯登陷入困境,最终被摩根大通银行收购。

3月14日,美联储宣布,对陷入困境的贝尔斯登提供紧急贷款。但贝尔斯登最终没能"挺"下去。两天后,即3月16日,在美联储极力撮合下,贝尔斯登以每股2美元的"跳楼价"将自己卖给了摩根大通银行。美联储则为这笔并购案提供了大约300亿美元的担保。

对于这起并购案,许多媒体均以"枪口下的婚姻"来形容,意指贝尔斯登虽万般无奈,但饱受资金短缺之苦最后只能委身于摩根大通。

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和财长保尔森事后说,之所以对贝尔斯登采取断然措施,并提供政府担保,主要当时市场对贝尔斯登破产没有任何精神准备,而贝尔斯登与其他金融机构有千丝万缕联系,其一旦破产,将对整个金融体系造成无法预料的打击。

尽管从救助贝尔斯登开始,美国舆论对用纳税人的钱救助华尔街投行提出了质疑。但从效果来看,美联储的举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市场的忧虑。在接下来的一个多月里,次贷危机一度缓和,纽约股市也出现回稳迹象。4月份纽约股市道琼斯30种工业股票平均价格指数上涨4.5%,标准普尔500种股票指数上涨4.8%,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上涨5.9%。当月美国花旗银行、高盛和德国德意志银行的负责人均表示,美国次贷危机最严重的时期可能已经过去。

不过,接下来事态的发展明显超出了外界的预料,也证明西方主要金融机构负责人对当时金融形势的判断过于乐观。

进入2008年7月份,美国金融市场再度紧张起来:投资者开始担心美国住房抵押贷款市场巨头房利美和房地美有可能陷入困境。

"两房"是私有企业,但又作为"政府授权企业"享有各种优惠。次贷危机爆发后,有政府担保背景的"两房"地位更加突出。同时,为谋求更大市场,"两房"也大举扩张,发放了更具风险性的贷款种类,这导致亏损不断扩大并形成影响全球金融市场的危机。

在过去一年中,"两房"亏损达到了140亿美元。"两房"股价也暴跌了约90%。9月7日,美国政府再度出手,出资2000亿美元接管"两房"。

保尔森的解释是,考虑到"两房"的庞大规模和对金融体系的重要性,"两房"中任何一家企业垮台,"都会使美国和全球金融市场产生巨大动荡",因此,接管两公司是当前保护市场和纳税人的"最佳手段"。

但"两房"问题只是第二个高危期的一个序曲,随后不到一个月时间内,美国多家重量级金融机构陷入困境,局势演变成一场全面的金融危机。

9月15日,美国第四大投银雷曼兄弟公司宣布破产。同日,美国第三大投行美林公司被美国银行收购。9月17日,美国政府被迫对陷入困境的保险业巨头美国国际集团(AIG)提供高达850亿美元的紧急贷款。9月20日,美国政府向国会提交了高达7000亿美元的金融救助计划。21日,美联储宣布批准美国第一大投行高盛和第二大投行摩根士丹利实施业务转型,转为银行控股公司,即普通商业银行。25日,美国监管机构接手美最大储蓄银行华盛顿互惠银行,并将其部分业务出售给摩根大通银行。

关于美联储已表态保证所有银行存款安全,抗通胀、稳增长、控金融风险难以“三者兼得”和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海报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s://baikehd.com/news/30261.html

相关推荐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