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 正文

凯盛新能发布2022年度业绩,净利润4.09亿元,同比增长59.9%(凯盛新材能涨多少)

今天百科互动给各位分享凯盛新能发布2022年度业绩,净利润4.09亿元,同比增长59.9%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凯盛新材能涨多少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本文目录: 1、降价潮中谁更能扛,传统车企还是新能源车企?

今天百科互动给各位分享凯盛新能发布2022年度业绩,净利润4.09亿元,同比增长59.9%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凯盛新材能涨多少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

降价潮中谁更能扛,传统车企还是新能源车企?

撰文 / 钱亚光

编辑 / 周 洲

设计 / 师玉超

3月6日,一则“最高补贴9万元,湖北出台最强政企购车补贴政策”的新闻引起强烈反响。紧接着,一场以补贴为名的汽车降价潮席卷全国,各大车企纷纷跟进。截至目前,十大车企超过50个品牌都加入了降价促销行列。北京、天津、上海、浙江、河南、四川、黑龙江、山西、云南、海南等数十个省市都推出了汽车消费券等购车优惠政策。

这次降价潮的主要原因有:

一是由于新能源国补、燃油车购置补贴的退出,去年年底销量提前透支,今年以来汽车销量一直不太景气。1-2月,国内市场累计零售267.9万辆,同比下降19.8%。地方政府通过补贴,让政府、商家、个人共同出资,促进汽车消费。

二是新能源渗透率持续走高,2月已达31.6%,销量同比增长了22.8%。特别是中国品牌纯电/混合动力产品从价格、配置、舒适度、用车成本以及驾驶感受等层面,对合资品牌市场份额形成冲击,导致合资品牌普遍降价。

三是排放标准的换代。从2023 年 7 月 1 日起,国内不能销售、注册、上牌低于国六 B 标准的汽车。随着国六B标准执行日期逼近,车企将会逐步加速老车型清库,价格也将进一步松动。

虽然这些导致降价潮的原因基本上是短期的,而在降价潮带动下,车企市场格局也将发生变化,主流车企价格区间的竞争将更为激烈。

有分析认为,这次“价格战”已经让燃油车价格体系崩溃,降无可降。那么,给燃油车带来越来越大压力的新能源车企,除了销量的增长,能在单车利润和利润率上与燃油车展开竞争吗?

实际上,传统汽车产业链更加成熟,盈利模式清晰,主机厂处于价值链更主动的位置,只要不是做得太差,都是能赚到钱的,可能就是赚得多、赚得少的问题。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指出,新能源刚需车型成本继续承压,补贴退出带来价格复杂调整,新能源汽车市场格局正在重塑。

从最近一些上市车企公布的2022年财报中,我们不难看出,虽然燃油车市场被新能源汽车挤压,但传统车企都是赚钱的,它们财力更为雄厚,抗压能力更强,降价空间也更大,在价格战中可以坚持得更久;即使是在电动汽车的发展上,传统车企也在依靠自身的技术积累和资金优势努力追赶,电动汽车的比例在稳步提高。

比如大众交付了57.21万辆纯电动汽车,同比增长26%,占据了总交付量7%;奔驰纯电汽车14.92万辆,同比增长67%,占比7.3%;宝马215752辆,同比增长 107.7%占比9%;Stellantis 纯电动汽车销量28.8万辆,同比增长41%,占比4.5%。

在我们列出的7家传统企业中,虽然有的企业销量有所下降,但利润和利润率都在上涨,有3家的利润率在10%以上,6家单车利润超过1万元,最高的超过5.8万元。

而我们列出的6家上市新能源车企中,特斯拉在20年的时间里,凭借对关键技术、生产流程、制造工艺的大幅改进以及对成本的出色把控,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电动汽车销售规模,甚至实现了传统车企也没有企及的15.4%利润率和6.6万元的单车利润,净利润同比暴涨128%。

理想在去年实现了季度盈利,是个好兆头。据其财报,2022年第四季度实现营收176.5亿元,同比增长66.2%;季度交付量达到46319辆,同比增长31.5%,净利润为2.653亿元,但从全年数据来看,理想单车还是亏损的。

另外,新能源车销量最大的比亚迪虽还未发布年报,但单车应该也是赚钱的。根据其2022年度业绩预告,销量186.35万辆,营业收入突破4200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为160亿-170亿元,前三个季度单车利润分别达到2400元、7000元和9500元。

其他上市新能源车企,还处于依靠外界资本维持生存和发展的阶段,研发费用巨大,销量上不去,难以形成规模化降低成本,很难凭借自身的财务循环实现盈利,如果持续不计成本地降价,可能会给其带来致命的伤害,导致资金链断裂而退出市场。

我们可以看到,理想和蔚来都理智地没有参与到这次降价潮当中,理想汽车还推出保价政策,如果官方售价有降价情形,将主动返还差价。而小鹏从1月至今主力车型进行了两次价格下调,但并没有明显提振销量,在新能源车企中排名已经是前五开外了。

虽然禁燃是一种大趋势,但进程可能比人们想像的更长。大众集团表示,未来将继续完善纯电动产品阵容,不过今年的目标只是10%,到2025年目标是20%;集团还将继续对最后一代内燃机投资,投资的峰值预计将于2025年来临。

宝马集团表示,如果要为气候保护作出最大贡献,那么各种技术路线都需要进行持续改进。

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Oliver Zipse)称:“电动车增长迅猛并不意味着燃油车会马上消失,就我们来看这不是一个零和博弈,而是一个机会,让我们能够比市场整体增长速度更快。”

最近,较为激进的欧洲禁燃计划也遇阻而暂时搁置。德国已经和捷克共和国、斯洛伐克、意大利、波兰、罗马尼亚、匈牙利组成了“反2035年淘汰内燃机”联盟。

德国交通和数字化部长福尔克·维辛(Volker Wissing)表示,德国未能从欧盟高级官员那里获得豁免合成燃料的保证,不会支持欧盟“2035年禁燃”的计划。意大利方面表示,电动汽车不能成为唯一的解决方案,“可再生燃料”车辆也应该被视为一种选择。不会增加碳排放的合成燃料(eFuels)可能是为内燃机续命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我国,虽然新能源汽车领先全球,但也没有忽视内燃机的存续,也在力推多元动力并存的技术路线,争取各种混动技术百花齐放。

燃油车与电动车,在一段不算短的短期内,将彼此共存,携手共赢。传统车企只要能把握低碳的发展方向,提升自身的电动化、智能化水平,仍有机会很好地活下去。

本文由汽车商业评论原创出品

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说明

违规转载必究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汽车商业评论,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QFII新进增持29只潜力股

去年第四季度,海外资金并未像市场传言那样撤出A股市场,反而在逐步增持和超配中国资产,QFII对A股的持仓变动情况就是最好的例证。

同花顺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3月18日收盘,在已披露2021年年度业绩的A股上市公司中,有42家公司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中出现QFII身影,合计持股数量达2.69亿股,持仓市值94.94亿元。与去年三季度末相比,去年四季度QFII新进增持29只A股,其中新进持有A股数量为19只,增持A股数量为10只。

不仅如此,高盛也在本周发布报告称,基于良好的增长预期目标、宽松的货币政策、极低的市场估值以及较低的投资者头寸,目前仍建议保持“超配中国市场”。高盛认为,当前的中国股市处于超卖阶段,MSCI中国的公允市盈率应该是12.5倍,而不是目前的9.9倍,目前市盈率是6年来的最低点。

在去年第四季度新进持有的19只个股中,QFII对百川能源、横店东磁等2只个股新进持股数量均超1000万股,分别达到1448.87万股、1064.99万股。此外,QFII对凯盛 科技 、旭光电子、三孚股份、银河微电、百克生物、飞亚达等6只个股的新进持股数量也均超过100万股。

在去年第四季度增持的10只个股中,QFII对再升 科技 的增持数量最多,达到730.90万股。此外,QFII对宏创控股、华熙生物、宁波韵升等3只个股的增持数量也均超过200万股。

上市公司良好的业绩表现仍是外资增持的重要动力。统计数据显示,上述被QFII重仓持股的42家上市公司中,有33家公司2021年净利润同比增长,占比近八成。其中,有11家公司2021年净利润同比翻番。

QFII重仓股今年3月份以来的股价表现也可圈可点,有20只个股股价表现跑赢上证指数(累计下跌6.10%),占比近六成。其中,开开实业、三孚股份、华骐环保、华峰测控等4只个股表现突出,期间累计涨幅均超10%。

从行业分布方面来看,QFII持仓的42只个股,涉及19个申万一级行业。其中,电子、医药生物、有色金属等三个行业个股入选数量居前,分别为7只、5只、4只。从QFII新进增持个股的行业分布来看,上述三个行业仍位居前三,QFII持仓个股数量分别为5只、5只、4只。

截至去年四季度末,QFII共持有7只电子股。其中,鹏鼎控股、凯盛 科技 、旭光电子、银河微电、华峰测控等5只电子股成为QFII新进增持的重点品种。

同时,医药生物行业仍是QFII青睐的行业之一。去年第四季度,百克生物、奕瑞 科技 、沃华医药、开开实业、阳光诺和等5只医药股均获得QFII的加持。

此外,横店东磁、宏创控股、宁波韵升、龙磁 科技 等4只有色金属股在去年第四季度也被QFII新进或增持。陈雳认为,在“稳增长”政策加持下,新老基建共同发力,对有色金属的需求形成强大支撑。另外,受全球通胀持续走高、地缘冲突等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大宗商品价格也不断走高,为相关企业今年一季度业绩大幅增长提供了有效支撑。

“QFII看好的有色金属行业属于周期性行业,当前正处于高景气周期。但在股市中,当周期性行业处于高景气度时,往往是卖出的最好时段。”私募排排网研究主管刘有华对有色金属行业发表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低估值合金材料龙头!芯片+5G+新能源车,间接供货华为、苹果

摘要凯盛新能发布2022年度业绩,净利润4.09亿元,同比增长59.9%

1、交控 科技 凯盛新能发布2022年度业绩,净利润4.09亿元,同比增长59.9%: 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细分龙头凯盛新能发布2022年度业绩,净利润4.09亿元,同比增长59.9%,行业内 唯一一家拥有完全自主技术的企业 ,以CBTC信号系统为基础,创新性推出轨交云、TIDS、天枢系统等新理念及新产品,20年上半年,公司营收和净利润分别增长31%/170%,机构认为 未来3-5年业绩将维持高增长 ,除了轨道交通信号系统,其 工业互联网属性被忽视 。

2、博威合金: 高端铜合金材料和精密切割丝龙头供应商,应用于5G、新能源 汽车 、半导体、光伏等领域,积极拓展 5G散热材料、新能源车材料 、 半导体引线框材料 、 Socket 基座材料 等高端材料,打开长期成长空间;上半年业绩稳步增长,其中新能源业务快速增长,合金带材、切割丝业务下半年有望重回增长;目前估值较低,业绩和盈利能力远超同行。

3、森霸传感: 深耕光电传感,产品包括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和可见光传感器,掌握红外滤光片及红外敏感陶瓷两种核心材料生产技术, 上半年业绩和毛利率显著提升 ,额温枪带动热电堆传感器销量大增,是国内少数具备量产能力企业,同时外延布局微差压传感器, 估值低于行业平均值 。

正文:

1、被低估的科创板标的凯盛新能发布2022年度业绩,净利润4.09亿元,同比增长59.9%!轨交信息系统龙头,上半年净利大增近2倍(华西证券)

交控 科技 是首批科创板上市企业,国内 唯一一家拥有完全自主技术推出城轨信号控制系统的企业 ,先后推出CBTC、I-CBTC和FAO等不同代际,目前正在研发VBTC以及天枢系统。

①上半年业绩大增,未来3-5年有望维持高增速

2017-2019年营收与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速分别为37.03%/68.42%,毛利率稳定。20年上半年,公司营收和净利润分别增长31%/170%。

未来3-5年营收有望维持高增速,预计未来3年营收/毛利复合增速分别为41.26%/48.18% ,受益于新建线路建设、早期线路更新、重载铁路信号系统升级等驱动。

②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公司是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细分龙头,提供列车控制系统(CBTC)、全自动运行系统(FAO)、互联互通系统(I-CBTC)、城轨云系统、TIDS 系统等产品和解决方案。

基于北京市城轨信号系统和北京交通大学形成的“双北基因”,以及自主核心技术,是交通 科技 核心竞争力。

公司以CBTC信号系统为基础,并创新性推出轨交云、TIDS、天枢系统等新理念及新产品。

③工业互联网属性被忽视

城轨信息系统属于典型的工业互联网应用场景,数据采集、交互、实时处理及实时控制,具体表现在:1)公司城轨信号系统满足安全可靠的首要要求;2)遵循工业互联网一般架构的CBTC系统展现出提升效率的卓越效果;3) 天枢系统 将实现轨交运行数据的大集中与大共享, 具有工业互联和移动互联属性 。

3、华为间接供应商!5G+芯片+新能源车,低估值合金材料龙头

①业绩稳步增长,华为间接供应商

博威合金发布20年中报,上半年实现营收38.46亿元,同比增加14.94%,;归母净利润为2.52亿元,同比增长21.92%。

公司是全球高端铜合金材料和精密切割丝龙头供应商,特殊合金牌号齐全、产能大,产品广泛应用于 5G、新能源 汽车 、半导体、光伏 等领域。

公司是 华为的间接供应商 ,降低转轴材料供货华为折叠屏;同时也是苹果铜合金重要供应商,TWS无线耳机核心部件。

②合金带材、切割丝小幅下滑,新能源业务表现亮眼

分产品来看:1)上半年合金带材销量保持12%增长,实现营收22.22亿元,同比增加2.24%;实现归母净利润1.16亿元,同比下降6.79%。受疫情和中美贸易影响,增速有所放缓。积极拓展 5G散热材料、新能源车材料 、 半导体引线框材料 、 Socket 基座材料 等高端材料。

2)切割丝业务营收5.70亿元,同比下降8.45%;实现净利润0.43亿元,同比下降3.07%。其中海外切割丝需求严重下滑,净利润下降92.56%。

3)新能源业务营收10.37亿元,同比增长97.61%;净利润0.93亿元,同比增长116.72%。上半年订单饱满,销量大增。

③机构给予20年25倍PE,上调其目标价至17.76元

3、小而美的 科技 股!红外传感器量价齐升,上半年业绩大增(国联证券)

①上半年业绩和毛利率显著提升

森霸传感深耕光电传感,产品包括 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和可见光传感器 两大类,应用于LED照明、安防、数码电子产品等领域。掌握 红外滤光片及红外敏感陶瓷 两种核心材料生产技术,是业内少数具有自主研发、量产、销售能力的企业。

20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7亿元,同比增长88.55%;归母净利润0.82亿元,同比上升126.3%。热释电红外传感器 毛利率由2019 年54.40%提升至60.69% ,业绩处于成长期。

②额温枪带动热电堆传感器销量大增,外延布局微差压传感器

在疫情期间,接触式红外体温检测仪器,尤其是手持式额温枪销量大增,公司生产的 热电堆红外传感器是额温枪核心器件 ,上半年需求大增导致供需缺口明显。同时其技术门槛相对较高,公司是国内少数具备量产能力企业,上半年快速放量。

流量、压力、温度传感器为细分传感器市场最大赛道,目前国内进口依赖度较高,公司收购美国微差压传感器生产商阿尔法公司,实现传感器产品线“破圈”。

③公司估值低于行业平均值

凯盛新能发布2022年度业绩,净利润4.09亿元,同比增长59.9%(凯盛新材能涨多少)  第1张

比亚迪2022营收净利创新高,新能源汽车龙头地位愈加稳固

“全球新能源销冠”和“中国乘用车销冠”比亚迪,面对市场的高期待,交出了一份上市以来近乎完美的财报答卷。

3月28日晚,比亚迪(002594.sz)发布2022年全年业绩,营业收入4240.61亿元,同比增96.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6.22亿,同比增445.86%,扣非净利润156.38亿元,同比增1146.42%,各项核心经营数据均创历史新高。同时,规模效应和高价值车型的持续放量,也带动了比亚迪单车利润的显著提升。

2022年,在汽车行业面临芯片结构性短缺、原材料价格居高不下等诸多困难挑战下,用“所向披靡”来形容比亚迪,毫不夸张。

比亚迪以技术驱动产品量价齐升,加速攻占高端市场。通过刀片电池等核心器件自研自产,实现产业链垂直一体化供应,成本优化能力大幅提升,筑起最大化抗风险屏障,进一步稳固了新能源汽车领军者地位。

市场竞争程度越是激烈,越能淬炼出比亚迪的发展活力,无论是技术创新的原动力,市场销量和增量的底气,还是丰富的“爆款”产品矩阵,比亚迪的增长空间和留给外界的期待,还有更多。

市场规模效应显现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705.8万辆和688.7万辆,同比增长96.9%和93.4%,市场占有率提升至25.6%。

在行业爆发式增长的背景下,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更是一骑绝尘,2022年全年累计销售186.35万辆,同比增长208.64%,其中纯电动91.1万辆,同比增长184%,插电混动94.6万辆,同比增长247%。

去年以来,比亚迪相继推出元PLUS、汉千山翠限量版、海豹、唐DM-p、腾势D9、仰望U8、仰望U9等多款重磅车型,其中不乏“爆款”,例如汉家族全年销量超27万辆,成为B级+C级轿车年度销量冠军,唐家族全年销量超15万辆。中汽协数据显示,比亚迪2022年新能源汽车市占率为27%,同比增长近10个百分点,行业龙头地位愈发凸显。

在规模效应助推下,有效缓解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带来的成本压力,推动比亚迪盈利大幅增长。年报显示,比亚迪去年整体毛利率达到17.04%,较2021年提升4.02个百分点。其中,单车毛利达到3.67万元,较2021年的2.71万元增长35.42%,与此前车型集中在10-20万元价格带不同,2022年比亚迪新款汉家族、唐家族等售价达到30万元左右,汉家族单车成交均价超过25万元,腾势品牌售价上探至40万元,以此寻求更高的利润。

进入2023年,比亚迪增长势头依旧不减,截至今年第12周,比亚迪(不含腾势)的累计销量达到357278辆,超越了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之和343915辆,这是中国乘用车40年发展历史中,第一次由自主品牌登顶的历史性时刻。

基于王朝、海洋、腾势、仰望、个性化品牌“F”五大产品矩阵,覆盖从家用到豪华多方位、全场景用车需求,凭借领先的电池、电机、电控核心技术,比亚迪的产品力越来越强。随着2023年新车型的密集投放,市占率的进一步提升,以及高端品牌向高价位、细分市场拓展,比亚迪的营收利润和品牌溢价值得看好,并将更好地引领自主品牌崛起。

安信证券研报指出,2023年腾势N7、仰望U8、仰望U9等高端车型会陆续上市,高附加值车型销量占比有望提升、销售结构继续优化,有望带来更高的单车盈利水平。

全面构筑技术优势

“技术为王,创新为本”是比亚迪始终坚守的发展理念。早在2003年,比亚迪怀着“绿色可持续发展”初心进入汽车行业,逐步掌握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技术,实现了产业链自主可控。 如今二十年过去了,比亚迪依然焕发着科技创新的魅力。

对于技术研发,比亚迪从来都是大手笔,2022年累计研发投入高达202.23亿元,同比增长90.31%,已拥有超6.9万名研发工程师,全球累计申请专利超4万项、授权专利超2.8万项,每天专利申请19件、专利授权15件,获得专利金奖4项,无论是刀片电池、DM-i超级混动、e平台3.0、还是CTB电池车身一体化等核心技术,都令比亚迪的技术护城河一步步加固。

DM-i超级混动作为比亚迪混动技术的集大成者,采用43.04%热效率骁云发动机、扁线电机、功率型刀片电池等技术,实现1000公里以上续航、百公里4L亏电油耗的强大产品力,降维打击合资油车,将颠覆燃油进行到底。

纯电动e平台3.0采用八合一动力总成、CTB电池车身一体化、800V高压平台等技术,实现整车架构平台化、核心模块集成化,有望进一步降本并支撑产品力向上。

坐拥数量可观的新能源技术“鱼池”,推动产品不断升级,比亚迪以技术实力不断引领科技创新。今年初,仰望品牌发布了颠覆性的“易四方”技术平台,拥有四电机独立控制、极限防滑控制、车身稳定性控制三大核心控制技术,可实现车辆原地掉头、高速爆胎控制、应急浮水等场景化能力。随着“易四方”技术的成熟与应用,比亚迪正式发布了全新百万级高端品牌“仰望”,今年还将推出专业个性化品牌(内部代号为“F品牌”),首款产品将聚焦越野领域。

此外,即将发布的重磅技术“云辇”系统也引发高度关注,据了解,这是比亚迪有关新能源汽车垂向智能融合的全栈自研技术。

当新能源补贴政策的红利退去,行业正从高速发展转入高质量发展,比亚迪的技术核心价值将得到充分体现,未来产品综合竞争力的强化必将为企业发展带来新动能。

加速出海拓展全球化布局

“出海”是比亚迪增长的又一亮点,自2021年开启新能源乘用车出海全球化后,比亚迪2022年加速开拓欧洲、亚太、美洲等多个地区市场,并跻身多个市场热销前列。

2022年2月,元PLUS(BYD ATTO 3)于澳大利亚开启预售,订单火爆;7月,比亚迪正式进入日本乘用车市场,携三款车型亮相;9月,比亚迪面向欧洲市场推出汉 EV、唐 EV、元 PLUS三款车型,并于10月法国巴黎车展亮相上市;11月,比亚迪在巴西市场推出宋PLUS DM-i和元 PLUS两款车型;元PLUS在泰国上市引发当地用户半夜抢购,该车型在以色列更连续三个月蝉联单车型销量冠军。

另外在推动乘用车产业国际化方面,2022年9月,比亚迪全资投建的首个海外乘用车工厂在泰国正式落地,该工厂预计将于2024年开始运营,年产能约15万辆,生产车型将投放到泰国本土市场,同时辐射周边东盟国家及其他地区。

海外市场持续推进,出口空间广阔。截至目前,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已进入43个国家和地区,今年前两个月,比亚迪实现了去年全年近一半的海外销量,累计销量达到2.54万辆,增长势头强劲。

2023年,比亚迪将继续加速在全球市场的扩张步伐,1月份就宣布计划拿下印度电动市场40%的份额。有机构判断,2023年全年比亚迪乘用车出口有望突破30万辆,迈入世界级企业门槛。

结语

2022年财报充分体现了比亚迪在核心技术、产品矩阵等方面的逆势突围能力,2023年在品牌向上、技术创新、规模效应,以及海外版图扩张等核心要素驱动下,比亚迪具备了继续高成长的潜力。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肥猫汽车,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福建省166家境内上市公司2022年上半年业绩发布

福建省166家境内上市公司2022年上半年业绩发布

多家龙头企业步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A股2022年半期考成绩单出炉。Wind数据显示,上半年,我省166家境内上市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合计16999.16亿元,同比增长14.84%,规模居全国第5位;实现利润总额合计963.5亿元,同比增长5%,其中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869.29亿元,同比增长3.43%。

共有132家公司盈利,净利润超亿元的有57家,超10亿元的有12家。

值得关注的是,12家利润大户合计实现净利润801.51亿元,占上市公司净利润的比重达92%。其中,兴业银行、紫金矿业、宁德时代三个“金娃娃”,在去年业绩创历史新高的基础上加速腾飞,上半年净利润合计656.85亿元,同比增加144.4亿元,成为我省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的领头雁。

宁德时代的业绩格外亮眼。上半年,宁德时代实现营收1129.71亿元,同比增长156.32%;净利润81.68亿元,同比增长82.17%。

业绩暴增得益于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井喷。权威机构数据显示,上半年,中国每卖5辆车就有1辆是新能源车,累计销量达260万辆,同比增长115%;全球动力电池使用量203.4GWh,同比增长76.8%。而作为行业老大,宁德时代上半年全球市占率再创新高,达到34.8%,同比提升6.2个百分点。

自2018年登陆创业板以来,宁德时代营收和利润“双飞”:2018年至2021年营收分别为296亿元、455亿元、503亿元、1304亿元,净利润分别达33.9亿元、43.6亿元、55.8亿元、159.3亿元。

储能系统正成为宁德时代增速最高的板块。在2021年营收达136亿元、同比大增601%的基础上,今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27亿元,同比增长171%。公开资料显示,宁德时代的主要储能应用领域含发电侧与输配电侧,已与国家能源集团、中国能建、中国华电、三峡集团、阳光电源、阿特斯、伊顿(EATON)等知名企业开展战略合作。

A股有色龙头紫金矿业主要业绩指标再创新高。上半年,实现营收1324.57亿元,同比增长20.57%;净利润126.30亿元,同比增长89.95%。

主营矿产品量价齐升,推动紫金矿业业绩大幅增长。上半年,铜、金、锌市场价格同比分别上涨7.3%、3.7%、18%,紫金矿业旗下几大世界级铜金矿全部建成投产、达产,上半年矿产铜产量41万吨,同比提升70.5%,矿产金产量27吨,同比提升23%。

近年来,紫金矿业营收和净利润也持续攀高。营收从2016年的789亿元提高到2021年的2251亿元,净利润从18亿元升至157亿元。尤其是2021年,营收和净利润分别大增31%、141%。

日益拓宽的新能源产业赛道,有望迅速成为紫金矿业跨越发展的新增长极。上半年,公司已完成对阿根廷3Q盐湖锂矿、西藏拉果错盐湖锂矿、湖南道县硬岩锂多金属矿的并购,控制的碳酸锂当量已经超过1000万吨,控制的锂资源总量排名全球前十、国内第三,2025年将成为全球重要的锂供应商。

我省“最赚钱”的企业兴业银行,交出了“营收增速大于资产增速、利润增速大于营收增速、非息净收入增速大于利息净收入增速”的优异成绩单。

上半年,兴业银行实现营收1158.53亿元,同比增长6.33%;净利润448.87亿元,同比增长11.9%。其中,非息净收入同比增长17.21%至434.22亿元,增速高于利息净收入16.49个百分点,在营收中占比达37.48%,较去年同期提升3.48个百分点,结构持续优化。

在稳妥推动房地产、地方政府融资和高碳行业稳健转型发展的同时,兴业银行积极布局普惠金融、科创金融、能源金融、汽车金融、园区金融等新赛道,上半年以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等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及普惠小微企业、科创企业的贷款分别较年初增长41.87%、18.66%、27.28%,绿色金融客户4.43万户,较年初增长16.66%,科创企业客户数4.46万户,较年初增长23.25%,客户基础扩面提质,经营能力不断增强。

净利润超10亿元的依次还有:建发股份27.1亿元、福耀玻璃23.8亿元、厦门国贸17.9亿元、兴业证券13.7亿元、厦门象屿13.7亿元、片仔癀13.1亿元、厦门银行12.3亿元、福能股份11.6亿元、亿联网络11.4亿元。

净利润同比增长的有74家。增幅最大的为永安林业,实现净利润3.17亿元,同比大增918.94%;ST冠福净利润5.949亿元,同比大增615.22%。净利润翻倍的还有延江股份、永福股份、新华都、卓越新能、天马科技、恺英网络、厦钨新能、宸展光电、闽东电力、元力股份、阿石创等。

营收超1000亿元的有6家,分别为:建发股份3657.8亿元、厦门国贸2661.1亿元、厦门象屿2541.5亿元,以及紫金矿业、兴业银行、宁德时代。营收超百亿元的依次还有永辉超市、厦门信达、三钢闽光、厦门钨业、厦钨新能、盛屯矿业、福耀玻璃、厦门港务。

营收同比增长的有95家。除宁德时代外,营收翻倍的还有永安林业、厦钨新能、恺英网络、卓越新能等。 (记者 王永珍 实习生 时纪林)

建投能源年度业绩?建投能源股 股价?建投能源 大幅下跌?

最近电力板块都很活跃,利好政策不断出现,很多关联企业也收获颇多。建投能源是在电力板块内的,这只股票会不会盈利,能不能投资,下面我来分析一下。在解析建投能源之前,我先把电力行业龙头股名单提供给大家,点击就可以领取:宝藏资料!电力行业龙头股一栏表

一、从公司角度来看

公司介绍:河北建投能源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在河北省的能源投资中处于主体地位,经营的主要是投资、建设、运营管理以电力生产为主的能源项目的业务,公司电力主要涉及以燃煤火力发电和供热为主的业务,并且还投资了包括核电、风电和水电等新能源在内的项目。建投能源目前拥有控股发电公司10家、售电公司1家,参股发电公司12家,控股供热公司4家,参股供热公司2家。

简单和大家讲解了建投能源的公司情况后,下面将从亮点入手,分析建投能源是否还值得投资。

亮点一:大力发展储能业务

目前建投能源子公司售电公司有73家的代理河北南网购电用户,代理的电量可达到81.81亿千瓦时,用户签订数量及合同电量一直是区域靠前的,并积极参与冀北,天津电网的直接交易,对域外交易电量进一步进行扩大。同时,建投能源积极争取国家增量配电网试点项目,稳步推进微电网项目,大力发展储能业务。而且,宣化储能调频项目已经开始进行了,科林产业园综合能源服务项目平稳进行前期工作。

亮点二:坚持绿色低碳,提升绿色发电水平

在建投能源的行动上,我们可以看出绿色低碳就是它的发展理念,重要拓展方向为大火电、热电联产和外电送冀大型煤电一体化项目。同时在经营领域精耕细作,坚持专业化战略,持续带动技术创新,重点关注节能、降耗和增效这三方面,让绿色发电水平持续得到增加,全力以赴达到安全稳定、成本更低廉、更高效、利润更高的经营目标。由于受到篇幅的束缚,更多关于建投能源的深度报告和风险提示,这篇研报会告诉大家,点击即可查看:【深度研报】建投能源点评,建议收藏!

二、从行业角度看

在2021年年初之后,多项旨在服务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政策出台,新能源前景明朗。其中,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加快推动新型 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实现新型储能从商业化初期向规模化发展转变;新型储能技术创新能力显著提高,装机规模达3000万千瓦以上。

现有政策对推动清洁能源发电发展方面起着一定的推动作用,近年来风电光伏上涨速度非常优秀,在新能源发电板块领域,总营业收入能达到871.02亿元,同比提高了23.63%;扣非归母净利润152.61亿元,同比增长61.47%。未来的时候,我们国家关于能源供给改革的结构要求以下,清洁能源发电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整体来看,建投能源不管是地理位置还是实力都很优秀,有望在新能源领域获得非常不错的发展前景。但是文章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如果想更准确地知道建投能源在未来行情怎么样,可以直接点击下面的文章阅读,有专业的投顾在诊股方面替你把关,看下建投能源的股票估值是是不是高了:【免费】测一测建投能源现在是高估还是低估?

应答时间:2021-11-06,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

凯盛新能发布2022年度业绩,净利润4.09亿元,同比增长59.9%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凯盛新材能涨多少、凯盛新能发布2022年度业绩,净利润4.09亿元,同比增长59.9%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海报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s://baikehd.com/news/30287.html

相关推荐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