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 正文

关于伊拉克和库尔德人未能就恢复杰伊汉港石油出口达成协议,油价可能上涨的信息

本篇文章百科互动给大家谈谈伊拉克和库尔德人未能就恢复杰伊汉港石油出口达成协议,油价可能上涨,以及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 1、明起加满一箱油多花3元,油价上涨的原因有哪些?

本篇文章百科互动给大家谈谈伊拉克和库尔德人未能就恢复杰伊汉港石油出口达成协议,油价可能上涨,以及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

明起加满一箱油多花3元,油价上涨的原因有哪些?

石油(原油)是全球工业生产中最重要的投入之一,也是最重要的不可再生能源,因此在经济乃至整个社会被称为“黑血”或“黑金”。油价的大幅波动不仅对全球实体经济产生重要影响,而且还趋向于扩散到股票和汇率等金融市场,在许多情况下,原油期货本身具有很高的金融属性。随着中国原油消费对进口的依赖程度的增加以及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油价冲击对中国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影响将越来越显着。明起加满一箱油多花3元,油价上涨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油价上涨的主要原因是全球原油供应减少。全球原油供应减少的原因很多,包括原油减产协议、产油国国内经济不稳定、战争以及输油管道破裂等突发因素。

首先,国际地缘政治关系已成为影响国际原油市场和油价变化的重要关键因素。首先,存在很大的风险,即中东局势将加剧动荡。目前,美国对伊拉克使馆的袭击造成的美国在中东的军事行动,以及伊朗,伊拉克和其他有关国家的反应,很可能使伊拉克陷入中东混乱。土耳其通过袭击库尔德人的部队寻求在中东的地位和利益,这将使中东局势进一步复杂化。美国的选举因素使人们更加难以预测喜欢独立的特朗普总统可能会在中东采取的具体行动。这些因素最终将影响中东石油生产国对国际原油市场的供应能力,从而成为影响2020年国际原油价格的主要因素。一旦形势严峻,中东原油将无法交付顺利,影响会更加严重。

其次,美国增加了对某些产油国的经济制裁。在美国的经济制裁下,伊朗和委内瑞拉已基本上被挤出国际原油市场。美国曾威胁要对沙特石油工业实施制裁。在国际地缘政治环境发生急剧变化的背景下,美国可能会对伊拉克实施制裁,并加大对俄罗斯石油工业的制裁。第三,委内瑞拉,厄瓜多尔和南美其他产油国的国内政治局势的演变也将对国际原油市场产生影响。

最后,美国不断地打压石油国家,导致一些国家的产油量下降。对于此,伊拉克和库尔德人未能就恢复杰伊汉港石油出口达成协议,油价可能上涨我国必须建立健全石油库存机制,应对油价波动。我们应加强政府的战略石油储备,以应对突发的国际事件和政治风险。另一方面,要建立商品化的储油体系,以稳定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当前,国际油价较低,因此可以利用低油价来填补库存。其次,推进能源结构改革。推进能源结构改革具有两个意义伊拉克和库尔德人未能就恢复杰伊汉港石油出口达成协议,油价可能上涨:短期和长期。在短期内,我们应该促进能源结构从煤炭到石油和天然气的转移。

2003年美伊战争

伊拉克战争

海湾战争后的伊拉克: 伊拉克在海湾战争中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包括政治、经济、军事力量在内的综合国力均已削弱。在1991年海湾战争爆发前,伊拉克凭借丰富的石油与天然气资源使其经济发展在中东地区处于中上水值仅达到战前的1/3,人均收入降至不足400美元。

据估计,海湾战争给伊拉克造成的直接经济损约达2000亿美元。在美国对伊拉克的空袭中,重点轰炸了一些石油工业、交通等基础设施和一些重要的军事目标,给日后伊拉克的经济建设带来沉重的打击。

伊拉克出兵科威特后,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一系列决议,对伊拉克实行包括石油禁运在内的全面制裁,并强制性要求伊拉克销毁其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至今,联合国的制裁长已达12年之久,制裁使伊拉克的经济损失超过1400亿美元。

军事上,伊拉克军队在海湾战争中整体作战能力损失三分之二以上,其中40多个师被摧垮。伤亡人数达8.5万至10万人。伊拉克海军在这次战争中基本上被摧毁。

十几年的经济制裁与战争带来的影响以及美英持续不断的轰炸,使伊拉克经济回升无望,人民生活陷入贫困。虽然从1996年开始实施安理会通过的“石油换食品”计划,但由于美英阻挠,该计划并未得到彻底执行,从而加重了制裁造成的人道主义危机。据伊官方公布的数字,自海湾战争结束至今,伊已有173.2万人因缺医少药和营养不良而死亡,其中绝大多数是儿童。

另外,海湾战争还对伊拉克的环境造成严重破坏。据伊拉克方面报道,海湾战争中,美在伊拉克南部地区投下了约300吨的贫铀炸弹。10年后,这一地区患白血病、恶性肿瘤和其它疑难病症发病率比全国平均水平高3.6倍,孕妇流产的比例是过去的10倍多。

但是,海湾战争后的伊拉克政权的统治基础和控制体系并没有被摧毁。一是萨达姆虽为败军之师,但仍然有一定的威望,特别是他敢于同世界超级大国进行对抗,使他在国内乃至于阿拉伯国家中被视为“民族英雄”形象。对于阿拉伯人民来说,他们能很快忘记伊拉克的侵略行经,但他们忘不了萨达姆向美国和以色列发生的挑战以及向以色列发射飞毛腿导弹等“英雄举动”。二是萨达姆多年的铁碗统治使伊拉克国内的反对派势力很弱,从而保证萨达姆对国内局势的有效控制。三是萨达姆采取了高压政策,很快平息了海湾战争后在国内南北方发生的叛乱,稳住了局面。

武器核查 联合国对伊拉克的武器核查,始于1991年4月由联合国安全理事会通过的687号决议。该决议决定对伊拉克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包括生物、化学武器、核武器和射径超过150千米的导弹——进行核查、登记、销毁、并销毁这些武器的研究、生产、贮存和试验设施。在该决议中还决定成立联合国特别委员会负责此项工作。根据安理会有关决议,只有当特委会对伊武器核查完成,并在递交安理会的报告中明确表示伊拉克完全、彻底地销毁了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之后,联合国对伊经济制裁和禁运措施才会取消。

萨达姆与核查人员展开了一场“斗智斗勇”的较量:一方面提供配合,认可并销毁了大量的生、化、核原料和设备以及导弹,希望核查早日结束,对伊经济制裁早日取消;另一方面又想方设法隐藏一些武器及原料,并为核查人员设置障碍,企图让核查尽早收场。

1991年9月21日,刚开始核查不久的核查人员在巴格达一栋大厦里发现大量有关伊核武器计划的机密文件。当核查人员带着文件准备离开时,曾声称会“完全合作”的伊方官员强行没收了部分文件,伊军方则出动武装士兵将拒绝交出文件的核查人员拦在一处停车场。这场对峙持续了4天。直到此后安理会通过主席声明,宣布如果伊拒绝合作的话,安理会成员国将采取“进一步行动”之后,伊拉克才解除了对核查人员的围困。

尽管如此,截至1995年初的几年时间里,核查一直进行得比较顺利,取得的成果也不少。特委会第一任主席埃克乌斯后来表示,到1994年,经过3年核查,联合国工作人员已经控制住了伊拉克的核及导弹计划,但对萨达姆的生化武器计划仍然一无所获。

从1992年5月开始,伊拉克按联合国要求向安理会递交武器报告,到1998年11月特委会核查中止时,共递交了约10份报告,每份报告的结论都是“充分、完全、彻底地公布并销毁了所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但这些报告无一得到安理会的通过。

1995年初,生化武器核查取得了突破。当年2月,联合国生物专家在巴格达市郊的阿尔?哈克姆一家工厂内发现了大量名叫“生长酶”的桶装粉末,这种生物制剂可以被用来制造蛋白质,但也可以用于生物武器的制造。参加了这次核查的里蒙德?齐林卡斯博士说,如果用于制造蛋白质,整个伊拉克每年只需要最多1吨的生长酶,而当时伊拉克一次就进口了34吨生长酶。核查人员最后得出结论,这家工厂很可能在从事大规模的炭疽病毒生产。

特委会主席埃克乌斯要求伊拉克给出解释。得到的回答是:“我们不像你们欧洲人。你们总要有个计划,确定目的之后进行生产。我们阿拉伯国家是先造出某样东西,然后再考虑用它来干什么。”

当年8月,萨达姆的女婿侯赛因?卡迈勒?哈桑叛逃出境,在约旦向联合国核查人员证实了有关阿尔?哈克姆工厂状况的所有证据,另外还提供了伊拉克生化、核武器以及导弹的新情报,而联合国此前曾以为这些项目早已被销毁。

在证据面前,伊拉克终于承认制造了超过8000升的炭疽孢子和1.9万升的肉毒杆菌毒素,但声称未将其加载到任何弹头上。

从1995年下半年开始,特委会与伊方公开冲突不断,伊方多次公开拒绝联合国核查人员进入一些场所。安理会从1996年开始多次谴责伊拉克违反联合国决议。1997年6月,埃克乌斯宣布辞职。据称持亲美立场的澳大利亚人巴特勒于当年7月走马上任,接任特委会主席一职。

如果说埃克乌斯在任期间尚能与伊方正常相处,使核查得以正常进行的话,巴特勒上任之后,特委会与伊拉克的紧张关系则不断加剧,最终导致巴特勒拂袖而去,核查不得不告停止。其主要原因有二:一是伊方认为巴特勒只知道挑刺,根本不想让伊方通过核查这一关,二是伊方认为巴特勒领导下的特委会成了美、英间谍的工具,对伊“国家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

1995年4月,特委会主席埃克乌斯在向联合国提交的报告中指出:“对伊武器核查和销毁工作已经基本完成,伊拉克已不再拥有制造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能力。”到1996年末,伊政府认为,核查工作基本已经可以宣告结束,联合国对伊制裁取消在望了。然而,1997年10月中旬,巴特勒向联合国安理会提交了一份报告,不仅未提海湾战争后伊在执行安理会决议方面所做的努力,反而指责伊在销毁生化及核武器方面仍有隐瞒,且多次阻挠武器核查小组的正常工作,甚至威胁小组工作人员的安全。

此后,在美、英的敦促下,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第1134号决议,要求伊拉克严格遵守联合国各项决议,尽快交出所有有关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最后的、完整的”资料,否则将对伊实施新的制裁。这项决议犹如当头一棒,沉重打击了曾满怀希望的伊拉克。伊拉克指责这项决议是在美国施压下作出的,伊拉克拒绝接受这项决议,并采取对抗核查的措施。

1998年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初亲赴伊拉克斡旋并达成了谅解,但伊拉克与巴特勒领导下的特委会的冲突仍持续升级。1998年8月,伊拉克宣布中断与联合国核查人员的合作,除了国际原子能机构继续执行监测任务外,其他武器核查工作全部停止。在此情况下,巴特勒于11月中旬命令所有核查人员及其他人道主义救援人员共300多人撤离巴格达。12月17日,美、英发动了代号为“沙漠之狐”的对伊空袭行动,理由是伊拉克阻挠核查,藏匿可疑资料,刁难核查人员,公然违反了联合国决议。12月19日,伊拉克宣布联合国特委会从此不得返回伊拉克。

据统计,在1991年至1998年年底,联合国共有200多个武器核查小组对伊拉克2500多个地点进行了400多次调查。销毁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包括4万多件化学军需品、近50万升化学制剂、180万升用于制造这些化学制剂的化学品和包括弹道导弹弹头在内的7种运载系统。专家估计,长达7年的武器核查行动解除了伊拉克95%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此外,安理会于1999年12月通过第1284号决议,决定建立联合国监测、核查和视察委员会,继续联合国特委会的核查使命。2000年1月,曾任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并参加过对伊武器核查的瑞典人布利克斯被任命为监核会主席。2002年11月8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第1441号决议,提出加强武器核查的各项规定。

2002年11月27日,随着首批17名核查人员开始工作,尘封了4年的对伊武器核查重新启动。核查能否顺利进行,与核查、被核查双方的态度有关,但最后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国际关系上的利害冲突、力量对比等因素。美国出于政治和经济利益的需要,把发动对伊战争,推翻萨达姆政权,实现全面控制伊拉克作为既定目标,想通过核查对伊实施军事打击和军事占领的依据。欧洲和俄罗斯出于维护在伊利益的需要和对美国单主义的不满,希望伊拉克问题能够和平解决。从本质上讲,1441号决议是国际政治舞台上大国利益、实力较量和相互妥协的结果,对伊武器核查只是其延续。这种国际关系背景是影响核查进展的重要因素。

美国坚持“倒萨”的原因:海湾战争结束后,伊拉克问题始终是美国政治和外交挥之不去的话题。美国坚持“倒萨”既有政治原因也有战略图谋。去年11月初美国在阿富汗战场得手后,更是把“眼中钉”伊拉克锁定为下一个军事打击目标,明里暗里加紧各方面的造势和准备。政治上,布什政府相继抛出“邪恶轴心”说和“先发制人”理论;外交上,先后派副总统和国防部副部长走访中东进行游说;军事上,布什政府加紧同伊拉克反对派进行磋商,研究和制定对伊作战计划,并开始向伊拉克外围增派部队。美国积极准备打击伊拉克,其背后有着多方面的考虑。

(一)转移国内视线,谋求政治利益。布什当选总统后的美国政坛,共和、民主两党势均力敌,在国会两院中的议席相当接近。面对美国经济衰退的严峻挑战和民主党的有力牵制,布什政府上台后在解决国内问题方面无所建树,短期之内也难有作为;而“9·11事件”恰恰为布什政府提供了避开棘手的国内问题扩大其政治影响力的机会。反恐战争使共和党的声望有所提高,在2002年11月举行的美国中期选举中赢得了更多国会席位。阿富汗战争尘埃落定之后,布什政府又面临选择政治“炒点”,以维护和扩大其政治声望的挑战。伊拉克问题在美国国内分歧相对较少,短期内容易有所作为。同时,发动战争和控制伊拉克也是维护共和党政府所代表的美国军火工业集团和石油财团利益的重要手段。因此,坚持“倒萨”成为布什政府合乎逻辑的选择。

(二)、了结伊拉克问题,卸掉外交包袱。海湾战争结束以后,美国一直坚持对伊拉克实行遏制政策,试图压垮萨达姆政权。但事与愿违。制裁不但没有动摇萨达姆政权的统治,反而引来国际社会对制裁造成人道主义灾难的一片指责之声。事实说明,美国对伊拉克采取的“以制裁促变化”的策略并不灵验,伊拉克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已经成为美国与国际社会矛盾的一个焦点和美国外交日益沉重的包袱。美国下决心“倒萨”表明,以武力推翻萨达姆政权,了结海湾战争遗留的伊拉克问题,同时确保美国公司在伊拉克获取最大经济利益,已经成为美国解决伊拉克问题的新思路。

(三)、控制石油供应,扩大战略优势。中东地区是国际石油供应的主要来源。伊拉克石油资源丰富,储量仅次于沙特阿拉伯,开发潜力巨大。取得对伊拉克石油资源的控制,对于美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第一,有利于进一步制约依赖国际能源供应的战略对手。第二,有利于进一步削弱欧佩克对国际石油市场的影响,化解欧佩克成员国限产促价的努力,确保美国对国际石油供应安全和价格的控制。第三,为美国石油公司在20世纪70年代中东石油国有化高潮之后重返该地区创造重大机遇。90年代以来,萨达姆多次声言要以石油为武器,反对美国霸权,令美国怀恨在心。除掉萨达姆政权,把国际石油供应来源进一步置于亲美政权控制之下,甚至是美国的直接军事保护之下,是美国扩大国际战略优势,巩固其世界霸权的必然选择。

(四)、扶植亲美政权,削弱反美势力。中东地区的反美势力历来比较活跃。2001年布什上台以来,这种反美情绪进一步增长。布什曾经承认,“9·11事件”的根源在巴勒斯坦。沙特阿拉伯这样的美国传统盟国也有一批人涉嫌参与“9·11事件”更使美国震惊。此外,2000年沙特不顾美国的反复劝说,与伊朗和委内瑞拉共同发起石油限产提价,并一直坚持至今。然而,美国并没有认识到,中东地区的反美情绪很大程度上与美国的中东政策有关。相反,美国朝野最近泛起一种论调,将这种现象归因于中东一些国家实行集权的政治制度和美国上届政府打击不力,进而认为只有对这类国家进行“整合”,使其接受美国式的“自由、民主价值观”和政治制度,才能防止滋生反美情绪和恐怖主义活动。因此,美国国务卿鲍威尔于2002年12月提出包括对中东国家进行政治改革在内的“美国中东伙伴计划”。美国政府坚持推翻萨达姆政权,在伊拉克扶植一个采用西方式民主政治制度的亲美政权,就是为了落实这一计划,在阿拉伯国家树立所谓“民主样板”。

伊拉克战争的爆发:2003年3月20日爆发了伊拉克战争。这是21世纪一场全新样式的现代化战争。5月2日,美国总统布什在“林肯”号航母上正式宣布伊拉克战争结束。整个战争共持续44天。实际上,在4月14日美军攻占了伊拉克总统萨达姆的家乡提克里特之后,美军的大规模军事行动就基本结束。这场战争是继1991年海湾战争之后美国对伊拉克进行的第二次战争。这场战争同1991年海湾战争期间美军伤亡数字比较起来,基本结束的伊拉克战争具有两大特点:地面战伤亡人数大增,飞机坠毁和友军误伤事故则明显减少。

美军之所以在伊拉克战争中实现了“低伤亡”,主要是五角大楼在制定作战计划时强调空军的重要作用以及避免了城市巷战的结果。美军本次尽管出动兵力不多,但是其先进装备和训练水平都对伊军形成了压倒性优势,从而确保了整个战争的顺利结束。伊拉克战争展示了美军新的战略思想和战略理论,是美实践“先发制人”战略的第一场战争,也是美国发动的

一次大规模的联合一体化攻城略地侵占一个国家的战争。较近年美国发动的一系列战争相比,这场战争呈现出一些鲜明的战略性特征。一是谋求绝对化的军事目的;二是检验信息化战争力量;三是实践新的战争理论;四是创制的非对称战争局势;五是发掘战法手段的综合效能。

伊拉克战争对世界格局和中东地区产生的影响:(一)多极化趋势仍在量变过程中,趋势增强。一方面,美国依靠其超强的经济和军事实力,不顾其他大国反对,强行实现“倒萨”目标,从而证明“一超多强”的世界格局没有发生质的改变。但另一方面,在“倒萨”问题上美国霸权主义受到冷战结束以来最严峻的挑战,而且挑战主要来自其西方盟国。法、德、俄等大国与美国在伊拉克问题上的利益分歧和外交独立性更加明显。北约不再是美国可以随意利用的手段,联合国的权威再次受到多数国家的维护,美国把“倒萨”与反恐直接挂钩的说词缺乏说服力,附和者甚少。大国之间围绕伊拉克问题的较量表明,美国无视其他大国利益、推行强权政治和“单边主义”的阻力增加,世界格局多极化的量变过程还在继续,趋势增强。

(二)多年居高不下的国际油价可能下降。国际石油价格自2000年以来长期居高不下,原因是多方面的。从供给方面来看,既是沙特、伊朗和委内瑞拉等欧佩克主要石油输出国联合限产促价的结果,也是反恐、“倒萨”和委内瑞拉罢工等政治因素造成心理恐慌和投机资本乘机炒作的结果。国际石油供应能力并没有真正出现短缺。在多年高油价的刺激下,俄罗斯等非欧佩克国家的石油生产和出口能力显著提高。目前,委内瑞拉罢工已经逐渐平息。伊拉克问题解决后,石油投机商将失去另外一个“炒点”。伊拉克的石油生产也将逐步增加。从需求方面来看,世界经济不景气已经使世界石油需求增长率显著下降,从20世纪90年代的年平均增长1.4%下降到2001和2002年的平均0.4%,2003年仍无显著提高的可能。在这种供求关系形势下,“倒萨”后的国际石油供过于求的情况将更加明显,市场力量对油价的作用将更加明显,欧佩克与非欧佩克石油输出国之间的市场份额竞争将更趋激烈。只要“倒萨”过程中中东地区油田不遭大规模破坏,国际石油价格下降的压力将显著增大,并导致国际石油价格下降。

(三)中东局势可能有所缓和,但难以稳定。“倒萨”以后,为了防止伊拉克发生动乱和分裂,美国可能直接或利用国际力量对伊拉克实行某种形式的军事控制。面对既成事实,中东各国政府可能采取现实立场,避免与美国对抗。但中东地区也可能出现一些民众层面的反美情绪,不排除激进势力发动针对美国利益的袭击活动的可能。

(四)美国实现“倒萨”以后,将把重点转向伊拉克的政治和经济重建,立即对其他中东国家动武的可能性不大,要求其他阿拉伯国家立即采用西方式民主制度也不现实。美国石油财团将重返伊拉克。政治重建可能采取“阿富汗模式”,但为满足库尔德人和伊斯兰教什叶派的自治要求,联邦制也可能成为政治体制的一种选择。不过,伊拉克各反对派争权夺利,库尔德人与阿拉伯人之间民族矛盾较深,伊斯兰教什叶派与逊尼派之间教派分歧,这些矛盾不仅会在政权重建过程中爆发出来,而且将成为长期影响伊拉克政局稳定的因素,甚至可能对伊拉克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发生影响。美国军队可能长期驻扎伊拉克。

(五)巴勒斯坦问题关乎阿拉伯民族利益和情感。“倒萨”以后,美国为保持在中东地区的政治影响,削弱阿拉伯国家反美情绪,不能不加大恢复中东和平进程的力度,可能敦促双方在美国、欧盟、联合国和俄罗斯四方联合提出的“路线图”方案基础上恢复和谈,从而使巴以双方暴力冲突有所缓和。但是,由于巴以谈判当前涉及的耶路撒冷、犹太人定居点、巴勒斯坦难民等关键性问题错综复杂,解决难度很大,至今尚无切实可行方案,因此短期内中东和平进程难以取得突破性进展,巴以冲突还会继续存在。

(六)美伊战争对传统安全因素与国际法理的损害。美国攻打伊拉克实质上是绕过联合国,采取与其盟友单独行事的作法,这将再一次削弱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上的影响和权利。长此以往,联合国将逐渐被架空,失去其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这也会直接影响其他大国的权利和地位。战后,美国霸权的全球扩张将变得日益明显。

提拉克建立联邦共和政体吗

伊拉克什叶派政治联盟成员、制宪谈判高级代表贾瓦德·马利基22日说伊拉克和库尔德人未能就恢复杰伊汉港石油出口达成协议,油价可能上涨,期待已久伊拉克和库尔德人未能就恢复杰伊汉港石油出口达成协议,油价可能上涨的伊拉克宪法已经起草完毕,并将于当天晚些时候提交议会审议。

“是的,(宪法)草案已经完成,”马利基告诉记者。“什叶派和库尔德派别(伊拉克议会中两大团体)已经就此达成协议,宪法草案将于今天提交给议会。”此时,距离宪法提交最后期限仅剩5个小时。

根据路透社记者当天获得的一份宪法草案副本,伊拉克将实行联邦制,但没有对此作出具体界定。

这份草案中描述的伊拉克政治制度为:共和、民主、议会制和联邦制,但没有具体说明联邦制的本质和级别。路透社分析说,这种模糊表述可能是为了向反对联邦制的逊尼派妥协,以争取这份草案获得议会通过。

不过,一名关键的逊尼派制宪谈判代表却说,现在谈达成协议还为时过早。他还怀疑各派是否能“在未来几小时内”达成协议。

逊尼派制宪代表21日呼吁美国和联合国出面,防止什叶派和库尔德人未经逊尼派同意,急于将宪法草案提交过渡国民议会。

由于年初抵制大选令逊尼派在议会中所占议席寥寥,因此什叶派与库尔德人完全拥有足够议席,即使得不到逊尼派支持,也能在议会中通过草案。但是逊尼派手中还握有一张“王牌”,即定于10月15日举行的宪法全民公投。伊临时法律规定,宪法只要在全国18个省中的3个省遭到三分之二投票者反对就意味着“流产”,而逊尼派恰恰在三个省具有人口优势。

逊尼派代表侯赛因·法鲁吉甚至威胁说:“我们宁可解散国民议会,也不要推出一部以不光彩方式通过的宪法。”综合新华社电

■相关新闻

据新华社电伊拉克石油官员22日说,由于伊拉克南部和中部电力供应中断,伊拉克南部港口的石油出口被迫暂停。

伊拉克官员说,由于蓄意破坏造成22日的停电事故使石油无法输入停泊在港口的油轮上,石油出口被迫中止。这位官员没有讲南部石油出口何时能恢复。

负责开采伊拉克南部油田的南方石油公司的一名官员说,石油管道的运行在22日上午7时左右停止。这名官员说,石油出口每中断1小时将给伊拉克造成425万美元的损失,并且可能引起世界油价上涨。

伊拉克目前每天从南部港口出口石油约150万桶。伊拉克北部油田的石油输出因输油管道遭破坏也经常中断。

伊拉克石油工业概况是什么?

伊拉克石油资源丰富,据2008年BP世界能源统计,伊拉克已探明石油储量约为1150亿桶,占世界石油总储量的9.5%,仅次于沙特阿拉伯和伊朗,居世界第三位(除加拿大外)。伊拉克石油生产和出口在国民经济中处于主导地位,是伊拉克支柱产业,也是伊拉克战争后重整经济的重要条件。石油和天然气收入是伊拉克政府收入主要来源,占其GDP的60%和出口收入的90%。国际市场高起的油价推动了伊拉克经济的持续增长,2007年伊拉克GDP增长10.2%,比2006年高出3.7%。

一、伊拉克石油工业近况

伊拉克现有73个油田,其中超特大型油田6个、特大型油田17个、大油田20个。代表性油田有南部的鲁迈拉油田和北部的基尔库克油田,目前约45%的石油产量来自鲁迈拉,20%多来自基尔库克。受伊拉克战争和国内局势影响,伊拉克国内油气勘探成果不丰。2006年6月,伊拉克在扎格罗斯(Zagros)山脉获得1个石油发现,其Tawkel井的测试日产量为5000桶油当量,探明储量约为1亿桶,是自1993年以来最大的石油发现。2007年7月又获得1个陆上天然气发现,也位于扎格罗斯。

2003年伊拉克战争以前,伊拉克平均日产原油260万桶,日出口原油210万桶。由于战争及战后破坏,伊拉克原油生产急剧下滑,平均日产原油仅134.4万桶,其中日出口量不足40万桶。2004年伊原油产量回升至1亿吨,平均日产200.0万桶,日出口量也相应回升至145.0万桶。受安全局势动荡等因素影响,2005年伊拉克原油产量有所下滑,平均日产183.3万桶。原油出口受其影响,其中第四季度跌至战后新低,平均日出口110万桶。之后几年,尤其自2007年始,伊拉克国内投资约3400万美元保护石油生产设施的安全体系开始发挥重要作用,并推动原油产量及出口量持续回升(表32-1)。2008年第一季度,伊拉克日均原油产量达240万桶,出口量达192万桶。第二季度原油日均产量更增至243万桶,为伊拉克战争以来最高水平。

表32-1 伊拉克原油产量、消费量和出口量统计 单位:万桶/日伊拉克的原油产量大部分来自南部油田,主要通过伊拉克—土耳其石油管道和南部巴士拉港出口。2007年,伊拉克原油出口地区见图32-2。由图32-2可见,伊出口原油的36.8%运到亚太,36.1%出口到美洲,25.5%运往欧洲,另1.6%出口至中东。美国是伊拉克最大的原油出口国,2007年约有59万桶/日原油出口到美国,约占伊拉克全年出口量的36%;其次是意大利将近14万桶/日,西班牙6.5万桶/日,法国5.9万桶/日,日本4.2万桶/日,中国2.8万桶/日。随着油价走高、原油产量和出口量的回升,伊拉克石油收入也持续增长。2006年,伊拉克石油出口收入为288亿美元,占出口总收入的比例超过98%,2007年石油出口收入跃升至370亿美元。

图32-2 2007年伊拉克原油出口地区

据美国《油气杂志》报道,伊拉克现有炼厂8座,共有原油一次年加工能力3195万吨,催化重整能力450万吨,加氢裂化能力371万吨,加氢精制能力1330万吨/年,润滑油年生产能力50万吨。其中,最大的3家炼厂为拜伊吉(Baiji)炼厂(30万桶/日)、巴士拉(Basra)炼厂(15万桶/日)和道拉(Daura)炼厂(11万桶/日),3家合计能力占伊拉克总炼油能力的近90%。所幸炼厂在伊拉克战争中破坏不大,平均日炼油能力维持在64万桶以上水平,主要石油产品产量保持基本稳定。石油产品日产量2003年为46.4万桶,2007年平均为48.1万桶。

伊拉克北部的拜伊吉和南部的巴士拉、道拉等炼厂曾遭到海湾战争破坏,且大部分炼厂存在设备陈旧、技术落后等问题,急需升级改造。伊拉克石油部正着手上述炼厂的改扩建工程,尤其是纳杰夫炼厂二期工程,以达到日炼油3万桶的设计能力。

伊拉克的下游石油产业存在着轻质产品紧缺、汽油质量差等诸多问题,最突出的还是成品油供不应求的矛盾。炼油能力不能满足国内需求,尤其自2005年始,50%以上的成品油依靠进口。由于需求缺口较大,许多生产企业被迫待油停工,加油站无油可加。为解决油品供应问题,伊拉克石油部计划未来几年在国内新建几座炼厂,提高现有炼油能力。伊拉克石油部部长宣布,准备出资10亿美元,在南部卡尔巴拉及纳杰夫两省交界处建一座日炼油14万桶的大型炼厂。伊拉克石油部还计划在其南部纳西里耶市新建一炼油能力为30万桶/日的炼厂及北部阿尔比勒省7万桶/日的库亚炼厂。伊拉克石油部已向美、韩、日等一些国际知名公司发出邀请,参与伊拉克炼厂的项目竞标。同时为保证运输和进出口畅通,需要大笔资金对遭受破坏的输油管道和石油终端进行大范围的修复工作,以恢复并提高运输和吞吐能力。

二、伊拉克投资环境分析

2003年伊拉克战争后,在美国推动下,伊拉克历经临时管理委员会、临时政府时期、过渡政府时期,直至2006年5月20日成立的战后首届民族团结政府。5年以来,伊拉克恐怖暴力事件接连上演,宗派冲突愈演愈烈,民族矛盾日益尖锐,国内局势日渐混乱,而新政府未能对动荡不安的局面取得有效控制。

2008年,伊拉克在经历了3个月的相对平静之后,7月再次掀起暴力高潮。北部石油重镇基尔库克的爆炸造成200多人伤亡,首都巴格达的3起连环爆炸造成数十人死伤,伊拉克再次成为恐怖袭击的重灾区。暴力事件的回潮再次说明伊拉克局势动荡的根源依然存在。

伊拉克战争打碎了伊拉克原有的国家机器。战后美国扶植的几届政府虽经选举产生,但政府内部各派都只代表各自利益,对重大问题难以达成一致,大大削弱了执政能力。伊拉克民众反美情绪高涨,反美活动持续不断,是伊拉克暴力事件的根源之一。

伊拉克政府早在2007年2月就通过了《石油天然气法》草案。草案规定:成立国家石油公司负责管理国内石油相关事务;石油收入上缴国库再按人口比例在全国各省平均分配;油气资源向外国石油公司开放,合作方式依据产品分成协定,即外方在合同初期获75%的利润,待收回开采成本后按20%提取利润。草案旨在以公平方式使伊拉克人人享有石油资源带来的利益,同时吸引外国投资振兴伊拉克经济。但各派在石油利益分配等关键问题上难以达成一致,致使石油法草案至今未获议会通过。

伊拉克是一个伊斯兰国家,95%的人信仰伊斯兰教,其中逊尼派穆斯林占40.5%,什叶派穆斯林占54.5%,北部库尔德人大多属逊尼派。逊尼派、什叶派和库尔德人是影响伊拉克政坛的3个主要族群。占人口少数的逊尼派生活在油气资源贫乏的伊拉克中部和西北部,长期处于主导地位。什叶派分布在石油资源丰富的伊拉克南部和巴格达西部。库尔德人居住在富含石油资源的北部地区,虽属逊尼派,但因强烈的民族独立愿望多次与中央政府对峙冲突。石油利益分配问题是派别间冲突迭起的重要诱因之一。

伊拉克北部库尔德一直是外国公司垂涎而又不敢涉足的地区。库尔德自治区无视中央政府,自行通过法律与一些国际石油公司签订了15份石油勘探及输出合同,激怒了巴格达政府,多次强调合同违法,并把这些公司列入永不合作黑名单。

为获取更多利益,英美介入伊拉克政府石油天然气立法,草案取消了原先伊拉克政府对石油的控制权,对外国石油公司开放油气资源,其中条款明显有利于美国等西方石油公司,引起举国上下一片反对声。草案法规定,65个油田交由外国公司开发,采用产品分成模式,协议期长达20~35年,两阶段的分成比例高达75%和20%。伊拉克专家认为产品分成协议一般适用于开采前景不乐观、生产成本高的高风险油田,不符合伊拉克的油田情况。纵观中东其他石油生产国,大多采用技术服务或有限产品分成模式。多数伊拉克人担忧若草案通过,伊拉克石油资源将落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石油公司掌控中,因此伊拉克国内不满和反对的声音很大。

伊拉克政府90%以上的财政收入来自石油,蕴藏在伊拉克地下的丰富石油资源被看做是重新振兴这个战乱国家的最大资本。因此石油工业重建,增加石油出口收入是伊拉克政府最迫切想要解决的难题。但受各种因素影响,伊拉克石油工业重建进程缓慢。

影响伊拉克石油工业重建进程的首要因素是安全稳定问题。尽管战争已经结束,但武装分子对输油管道、电力设备等设施的不断袭击,使国内安全形势持续恶化,石油生产与出口未能按预期速度恢复。伊拉克石油部一直忙于维护不断遭到袭击破坏的油田设施,加强石油设施及人员的保安工作。2007年7月以来,投资约3400万美元建设的安全体系对于防止伊拉克境内石油生产和加工设施遭袭发挥了重要作用,推动了原油产量的持续回升,这对持观望态度的外国公司来说无疑是一条好消息。因此只要伊拉克国内局势稳定,安全生产有保障,外资引进易如反掌。

石油天然气法的迟迟不出台也是伊拉克石油工业重建步履维艰的主要因素。在开放油气资源吸引外资、与外国公司合作模式上,因无法律依据可依,工作难有进展。伊拉克许多在产老油田超强度开采,又历经战乱,设备年久失修,管理技术水平低,急需大量资金进行大规模维修和更新改造。伊拉克现有炼厂均建于20世纪70年代,同样存在技术落后、设备陈旧、炼油能力低等问题,且大部分曾遭到战争破坏,需要注入大笔资金。总之,伊拉克石油工业重建面临巨大资金压力。

美国剑桥能源研究协会的报告显示,目前只有10%的伊拉克石油储量被勘探确认,而确认的资源中也只有17%的油田得以开发。伊拉克的石油储量为1150亿桶,估计可能远超过此数。伊拉克石油开发条件优越,具备油层厚、油田大且分布集中、产量高、开采成本低、运输便利等一些其他国家不具备的有利条件。

2008年3月,伊拉克内阁经过会议讨论,批准石油部与外国公司签订为期两年的“技术支持协议”,借助外国公司的专业技术和人力支持,提高5个在产油田的原油产量,实现2008年300万桶/日的目标产量。约有150家公司申请参加招标,而伊拉克与英美的几个石油大公司则举行单独谈判。

2008年4月,伊拉克石油部宣布了首批通过资格预审的35家公司名单,拉开了伊拉克石油工业由完全国有化转向部分对外开放的序幕。名单显示有4家中国公司入围,分别为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和中国中化。此次入围将成为中国进入伊拉克乃至中东地区油气资源布局的切入口。早在1997年中国石油就与伊拉克签订了阿赫达布油田开发协议。而中国石化、中国海油、中国中化一直在伊拉克寻找油气资源的合作机会。在入围资格预审的35家公司中,英美等西方石油企业占据了23家。

2008年6月30日,伊拉克石油部部长沙赫里斯塔尼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美国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英荷壳牌石油公司,BP公司、法国道达尔石油公司和美国雪佛龙石油公司中得头彩,获得短期服务合同。

与此同时,2008年6月,伊拉克石油部宣布国内6座油田和2座气田面向全球招标,以提高全国石油产量。这6个油田分别是:巴士拉省鲁迈拉油田、基尔库克省基尔库克油田、基尔库克省巴伊哈桑油田、巴士拉省祖拜尔油田、米桑省米桑油田和巴士拉省西占尔纳油田。此外西部的阿卡兹气田和东部的阿卡兹气田也在开放名单上。伊拉克政府在原有35家公司名单中又追加了刚通过资格预审的6家公司,共计41家公司获准竞标。6月,伊拉克石油部首次发布在鲁迈拉油田和卢海斯油田两口深勘探油井钻井作业的招标通知;8月,石油部又重新发出招标邀请。

2009年中国石油与英国石油公司正式和伊拉克签署合资开发伊拉克最大油田——鲁迈拉油田。

这一系列的招标活动标志着伊拉克石油工业由完全国有化向对外开放走出了一步,尽管开放程度有限,合同也仅局限于短期技术服务。伊拉克政府要发展石油工业,外资的作用必不可少,同时也基于国内安全局势的改善。不能指望各派别在短期内消除分歧,对石油法草案达成一致,但石油收入毕竟是伊拉克重振经济的最大资本,最终各方会达成协议,允许外资进入石油领域。

由于伊拉克海岸线很少,在波斯湾海域的油气基本没有发展。

关于伊拉克和库尔德人未能就恢复杰伊汉港石油出口达成协议,油价可能上涨的信息  第1张

伊拉克和库尔德人未能就恢复杰伊汉港石油出口达成协议,油价可能上涨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伊拉克和库尔德人未能就恢复杰伊汉港石油出口达成协议,油价可能上涨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海报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s://baikehd.com/news/30388.html

相关推荐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