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 正文

国内运动品牌年营收突破千亿,安踏、李宁超过阿迪达斯(2021安踏和李宁的销售总量)

本篇文章百科互动给大家谈谈国内运动品牌年营收突破千亿,安踏、李宁超过阿迪达斯,以及2021安踏和李宁的销售总量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 1、运动服十大名牌

本篇文章百科互动给大家谈谈国内运动品牌年营收突破千亿,安踏、李宁超过阿迪达斯,以及2021安踏和李宁的销售总量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

运动服十大名牌

运动服十大名牌:

1.李宁LI-NING

是李宁在1990年创立的体育用品品牌,总部位于北京中关村。李宁已逐步成为代表中国的、国际领先的运动品牌。从成立初期率先在全国建立特许专卖营销体系到持续多年赞助中国体育代表团参加国内外各种赛事,从成为国内第一家实施ERP的体育用品企业到不断进行品牌定位的调整,再到2004年6月在香港的上市,李宁已拥有完善的品牌营销、研发、设计、制造、经销及销售能力。

2.阿迪达斯adidas

德国知名的运动用品品牌,主要生产运动服饰及运动装备。adidas由阿道夫·阿迪·达斯勒于1949年创办,阿迪达斯旗下拥有三大系列:运动表现系列performance、运动传统系列originals和运动时尚系列neo。

3.安踏ANTA

安踏体育用品主打运动鞋服系列,并通过赞助体育明星、专业赛事和运动队伍建立品牌形象。2017年,安踏体育市值突破千亿港元,成为国内运动品牌千亿市值企业,在全球范围内成为第三大运动品牌。

4.耐克NIKE

NIKE耐克是由比尔·鲍尔曼和菲尔·奈特于1972年成立的运动品品牌。其总部位于美国俄勒冈州波特兰市。其产品包括服装,鞋履,运动器材等。NIKE是全球著名的体育运动品牌,英文原意指希腊胜利女神,中文译为耐克。

5.鸿星尔克ERKE

鸿星尔克(厦门)实业有限公司旗下服饰品牌,成立于2000年。鸿星尔克其明星产品为微跑鞋,微领T,鸿星尔克总部位于国际花园城市—厦门,经过多年励精图治,目前已发展为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员工近几万人的大型服饰企业。鸿星尔克在全世界拥有店铺多家,产品行销欧洲、东南亚、中东、南北美洲、非洲等国家和地区,在全球多个国家拥有商标专有权。

6. 361°

是集品牌、研发、设计、生产、经销为一体的综合性体育用品品牌。品牌成立于2003年,在致力于成为全球令人尊敬的品牌典范精神引领下,已经成为中国领先的运动品牌企业之一,其产品包括运动鞋、服及相关配件、童装、时尚休闲等多品类构成。

7.富贵鸟Fuguiniao

品牌1991年创立,以卓越的产品质量和舒适的穿着感受著称。成立之初专注于男鞋,直至1997年,我们将业务扩大至设计、制造及销售女式鞋类,并屡获国家殊荣。

8.骆驼CAMEL

美国知名户外运动品牌,创始于1913年。骆驼进军专业户外领域以来,其专业、专注的理念和追求完美的产品设计,为品牌积累了大量的用户。CAMEL品牌的鞋以打造“厚重、自然”风格而闻名,以赋予产品“舒适”的穿着体验为核心竞争力,产品高品质很多消费者非常喜欢。

9.乔丹QIAODAN

是2000年诞生于中国福建晋江的乔丹体育品牌。乔丹集品牌运动鞋、运动服装、运动配饰的设计、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大型民族体育用品品牌,经过近几十年的艰苦创业和巨大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投入,目前已经发展成为拥有品牌专卖几千余家,覆盖全国几十个省、市、自治区,年销售收入近亿。

10.彪马PUMA

品牌介绍:来自德国的运动品牌,设计并提供专业的运动装备。PUMA旗下拥有的Cobra高尔夫、Tretorn及PUMABodyWear等子品牌。彪马产品涉及跑步、足球、高尔夫乃至赛车领域。

国内运动品牌年营收突破千亿,安踏、李宁超过阿迪达斯(2021安踏和李宁的销售总量)  第1张

告别耐克、阿迪统治,李宁、安踏谁能走得更远?为何?

告别耐克阿迪统治,李宁和安踏谁可以走得更远,就我个人认为当然是安踏可以走得更远,因为安踏的定位更加适合年轻人,毕竟现在购买这些运动产品,年轻人是主力军。李宁也是非常不错的,但是更受70后或者是80后的青睐,这些年代的人在购买运动服饰时,首先会想到李宁品牌。但是往后的年轻人则更加信赖于安踏,因为安踏的设计相对来说年轻一些。

之前大家在外面购买运动服饰时,首先会想到阿迪耐克,它们是大牌的象征,它们的销量也都是非常高的。但是这几年阿迪耐克并不受国人欢迎,它们的营业额也大大降低。反而李宁安踏这些国民品牌销售额大幅增长,安踏的营业额甚至超过了李宁。安踏的品牌代言人是孔令辉,他是世界冠军,有着较大的影响力。

很多人也是冲着冠军来购买安踏品牌的服饰,安踏品牌的服饰价格合理,大部分家庭都能够接受得了。而且安踏品牌的产品质量过硬,即使穿的时间久了也不会出现质量问题。安踏属于中高端的运动品牌,它的价格和阿迪耐克相比更加实惠一些,这也是很多人愿意购买安踏的原因。

安踏的价格性价比很高,它的受众人群广泛,不管是年纪大的人还是年轻人,都可以在店里购买到喜欢的商品。安踏的吸金能力也是很强的,商品设计了许多年轻人喜爱的元素,这也导致销量遥遥领先。安踏会根据不同客户的需求以及产品需求,来设计商品,可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安踏和李宁相比,更倾向于年轻化,也导致越来越多的人喜欢这个品牌。安踏品牌也找了许多知名设计师进行合作,推出了较多的联名单品。

安踏去年营收493.3亿元直逼耐克,国产品牌越来越受到欢迎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我们的国产品牌的产品竞争力越来越强,同时也意味着国产品牌的企业的发展规模越来越大,发展情况越来越好。

在早期的时候,每当我们提到运动品牌的时候,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阿迪和耐克,基本上不会想到安踏体育。在此之后,随着安踏体育的不断转型,我们发现安踏体育不过市场份额越来越高,很多消费者也非常喜欢安踏体育的设计理念,同时也非常认可安踏体育的产品品质,这本身也是安达体育转型成功的重大标志。

一、这个事情是怎么回事?

这是关于安踏体育发布的年报问题,在整个2021年里,安踏体育的全年营收达到了493亿元。在此之后。安踏体育的全年营收正式超越阿迪达斯,同时也马上逼近耐克在中国的全年销售额。虽然安踏的营收收入还没有李宁的一半多,安踏至少已经无限逼近阿迪达斯和耐克,安踏体育的成功也被很多人看在眼里。

二、这意味着国产品牌的产品竞争力越来越强。

之所以会这样说,主要是因为国产品牌开始越来越关注产品的设计问题和质量问题,我们也很难把国产品牌当成所谓的廉价的商品来看待了。也正是随着安踏体育收购FILA开始,安踏体育的设计能力变得越来越强,很多人甚至会专门去买安踏体育的各种纪念款的球鞋,大家对于安踏体育的印象已经发生了180度的转变。

三、这也意味着国产品牌的企业的发展规模越来越大。

我们的国产品牌在早期其实并没有占有太多的市场份额,大家也普遍把国产品牌当成中低端品牌。随着这些品牌的不断发展,类似安踏体育这样的优秀品牌变得越来越多。在企业发展的过程当中,我们消费者也确实享受到了企业发展所带给大家的切实好处。

晋江男人,17岁带600双鞋闯北京,从小作坊做到国际集团,凭啥?

奥运会的赛场,不仅是运动员的赛场,更是品牌赞助商们氪金的必争之地。这里有着全世界瞩目的流量,也有着品牌展现的绝佳机会。

有一家国产 体育 品牌, 连续16年赞助中国奥运,从福建晋江的家族式小作坊蜕变为全球 体育 品牌巨头,如今已超越李宁,成为耐克、阿迪的劲敌。

它就是随着奥运会一路崛起的国产运动品牌——安踏,这次北京冬奥会TOP级的官方合作伙伴。

冬奥会15个项目中,安踏为12支中国参赛队打造比赛装备,是支持中国国家队比赛装备最多的运动品牌。

安踏是如何一步步做到如今的地位?这值得好好说一说。

1980年,耐克创始人菲尔·奈特抱着对中国市场“10亿人,20亿只脚”的想象,带着员工来到上海,找中国田径队谈合作。这次中国之行,他们确定国内运动品牌年营收突破千亿,安踏、李宁超过阿迪达斯了两件事:签约中国田径队、找到5家代工厂。

耐克早期的生产商主要在日本,但随着生产成本的上涨,耐克把目光转向生产成本更低的中国沿海地区。

这个时期的福建晋江,依靠当地独有的侨乡优势,开始诞生出第一批“家庭联产”、“手工作坊”形式的制鞋企业,他们代工生产海外运动品牌的产品。

安踏创始人丁和木就是这次创业浪潮中的一员。他当过兵,退伍后回家做小生意,走南闯北的阅历丰富。

1981年,丁和木变卖家中的粮食、家畜等一切能换钱的物品,再加上从亲戚朋友那的借款,凑了六万块钱,跟十几个同村人合伙创办了一家制鞋厂。

1987年,17岁的丁世忠初中毕业,他决定到外面闯一闯,并带着父亲赞助的一万元钱和600双家乡鞋,单枪匹马地去到北京。

在北京,他的鞋子质量好,产品回购率高,很快就在北京有了立足之地。但丁世忠发现,那些有牌子的鞋价格是自己的好几倍,这激发了丁世忠自建品牌的想法。

北漂四年后,1991年他带着赚到的20万回到家乡,说服父亲自建品牌。趁着这个契机,父亲和早期的合伙人分家单干,和儿子共同创建了“安踏”品牌,寓意“安心创业,脚踏实地”。

安踏自建品牌时,后来的晋江鞋业,如特步、361 、乔丹、匹克、德尔惠、鸿星尔克等还主要为“洋品牌”代工,而安踏开始以生产自己的品牌为主,为他人代工为辅。

当时国内 体育 品牌的发展方向,基本向李宁看齐,因为当时李宁已是全国知名 体育 品牌,早在1990年就成为亚运会赞助商,200万拿下亚运会火炬接力主办方。

这些晋江鞋厂后来的发展路径,很大程度上都受到李宁的启发,并且一度把李宁当作超越目标。

1994年,安踏(福建)鞋业公司正式成立,丁和木将公司交给子女打理,自己逐渐退出管理层,专心慈善事业。

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晋江诸多为“洋品牌”代工的鞋厂倒闭,但此时安踏已在全国开出2000家专营店。安踏在一众晋江鞋业公司脱颖而出。

1999年,安踏在年利润400万时,拿出80万签约孔令辉。

2000年孔令辉在悉尼奥运会夺冠,安踏又借势营销,拿出300万在央视 体育 频道打广告。孔令辉身穿安踏自主设计的运动鞋,念出了“国内运动品牌年营收突破千亿,安踏、李宁超过阿迪达斯我选择,我喜欢”的广告词。

在强势营销与奥运冠军的代言下,安踏变成了家喻户晓的民族品牌,当年营业额从2千万飙升到2个亿。

耐克从1984年赞助中国田径队,1988年与1992年奥运会周期期间,耐克、阿迪、美津浓等国际 体育 品牌更是在国家 体育 总局的引导下,陆续成为多个运动项目国家队的专业装备赞助商。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中国选手几乎所有项目的专业装备均由这些国际 体育 品牌赞助。

虽然中国的 体育 运动厂商在为国外品牌代工的过程中逐渐积累了经验和资本,也开始注重塑造自己的品牌价值,深入专业运动设备领域。

但中国品牌的产品在国家队接受程度很低,大家已经习惯那些国际品牌,生怕换了国产品牌影响成绩。

2000年,耐克为NBA球星专门组建了球鞋实验室,为球员定制一双运动鞋,在实验室已经试验上千次,这样的试验数据积累,中国 体育 运动厂商是没有的。

无奈,中国品牌只能去赞助中国 体育 代表团的领奖服和礼服。

2005年,安踏提出“永不止步”的口号,并花费重金组建科研团队,成立“安踏运动科学实验室”,针对不同的 体育 项目成立对应的研究团队,成为国内运动领域首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

之后,安踏长期与国内顶尖科研院所及专家合作,积累自己的专利壁垒。例如在中、美、日、韩、意等国家建立全球五大设计中心;与清华大学、中国标准化研究所等高校或研究机构合作。

2007年,安踏赴港上市,公司也由家族企业转向公众企业,当时融资超过35亿,创造了当时 体育 用品之最。借着产品实力的提升,安踏开始更积极的尝试赞助。

丁世忠豪气赞助CBA,承办CBA的明星赛、新秀赛等细分比赛,以此获得更多品牌露出的机会。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丁世忠本想借机赞助奥运会,但当时财大气粗,又有持续赞助的阿迪达斯更壕气,以6000-8000万美元的竞标价成为2008年奥运会中国代表团的领奖服赞助商,并且提前预付500万美元预定12年的合作机会。

丁世忠实在是咽不下这口气,一咬牙、一跺脚,决定与阿迪达斯争夺赞助权,传言出资6亿人民币,拿下了2009-2012年奥运周期打包赞助商,成为中国奥委会(COC)最高级别的“战略合作伙伴”。

在当时安踏一次出资这么高,连奥委会都有点怀疑安踏的实力。

2012年,安踏续约赞助,成为里约奥运会周期的“ 体育 服装合作伙伴”。丁世忠说:“赞助中国奥委会之后,我们站在了中国 体育 用品这个行业的制高点。”

从2009年到2016年,安踏与中国奥委会合作后,安踏营收增长超过120%,净利润从12.51亿元上涨到23.86亿元。

2017年,安踏签下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官方合作伙伴,将自身的运动属性与奥运IP紧紧绑定。

如今,安踏借着奥运会这个平台的曝光与品宣,已然成为了世界级品牌,安踏所设计的不同主题领奖服已经伴着112位奥运冠军登上冠军领奖台,丁世忠赞助奥运的战略与决心,被时间证明无疑是正确的。

正应了网友的一句话:不怕耐克和阿迪,就怕安踏带国旗。

对于中国的运动品牌商,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和2012年的库存危机,是两个重要转折点。

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国内的 体育 品牌趁着奥运红利扩产开店占领市场。2008年奥运会结束时,李宁、安踏等国内六大 体育 品牌店面数均超5000家,全国的运动热潮被掀起。

因为这些企业当时的定位还是“ 体育 产品批发商”,在完成批发时就认为已经结束了自己的销售任务,他们对零售终端的情况并不了解,平时3-5倍的库销比,在热潮冲击下一度高达10倍。

2009年,国产第一品牌李宁的营收超过阿迪达斯在中国市场的收入,达到84亿元,但2011年后开始一路下滑,直到2015年才扭亏为盈。也就是在这个时期,安踏超越李宁。

2012年,安踏的营收和净利润也出现了上市以来的首次下滑。丁世忠趁机将公司定位从品牌批发转型为品牌零售,还请教百丽、达芙妮等企业零售变革的经验。

在此之前,其实丁世忠已有转型之心,在2007-2009年间做阿迪达斯的代理商,他已经切实理解了国际品牌科学管理品牌、渠道的方法。

丁世忠通过信息化实现全国大部分专卖店的信息统一与同步,把零售标准统一到全国的门店,并带着高管们走遍中国的地级市去做零售落地的推广,了解用户的各种问题。

2012年、2013年安踏转型零售,2014年实现净利润17亿元,而同年的特步、361度净利润只有4亿左右,李宁则亏损7.81亿。2008年安踏营收是李宁的69%,2016年则是李宁的1.6倍。

成功转型让安踏不为生存发愁,才能谋求发展。多品牌战略,是安踏走上国际赛道的关键选择。

2009年,意大利老牌FILA在中国市场苦苦挣扎,安踏借此机会从百丽手中接受FILA中国业务,花费6亿港元,收购FILA在中国的商标使用权和专营权等所有权益,定位 时尚 运动。

丁世忠并没有高调宣传收购FILA的中国业务,很长一段时间大量消费者并不知道FILA与安踏的关系。FILA独立运营,并且采用全直营零售模式,耗时三年将所有门店从经销商手中收回。

从2009年收购FILA到2019年中期,FILA营收65.4亿元,在集团贡献占比44%,安踏主营品牌贡献占比51%,可见FILA单一品牌对安踏的重要性。

或许丁世忠自己也没想到,这个品牌在自己手中盘活了,还为安踏开启了高端 体育 品牌之路。

FILA的收购尝试,让丁世忠在买买买的道路上狂飙,陆续收购日本的高端品牌DESCENTE,韩国的户外运动品牌KOLON,甚至斥资360亿元收购芬兰的亚玛芬 体育 。它旗下的始祖鸟,号称户外品牌的爱马仕,价位也是爱马仕的级别。

丁世忠说:“以中国公司的品牌运营能力,在30年内做出一个始祖鸟或者威尔逊,可能性几乎为零,而通过收购,并以中国市场的潜在空间,则可能完成一次脱胎换骨。”

正是这些高端品牌的加入,让安踏实现了超越李宁,逼近耐克集团和阿迪达斯集团在中国的销售额,安踏也跻身国际化集团。

写在最后:

收购变强,是一条捷径,但这条路能走多远,还要依赖于企业的领头羊。国产 体育 品牌中,李宁选择做强主品牌,安踏选择通过收购发展多品牌战略。

一个向左,一个向右,我希望他们都能淌开一条路,把国产品牌做大做强,做到有底气有实力,

关于国内运动品牌年营收突破千亿,安踏、李宁超过阿迪达斯和2021安踏和李宁的销售总量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海报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s://baikehd.com/news/30600.html

相关推荐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