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 正文

东北集团2022年利润增长1.42亿,超过3倍_东北企业怎么都倒闭了

本篇文章百科互动给大家谈谈东北集团2022年利润增长1.42亿,超过3倍,以及东北企业怎么都倒闭了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 1、中集集团2021年营收首破千亿:减值43亿仍盈利高增长-

本篇文章百科互动给大家谈谈东北集团2022年利润增长1.42亿,超过3倍,以及东北企业怎么都倒闭了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

中集集团2021年营收首破千亿:减值43亿仍盈利高增长-

3月29日,2021年年报数据揭晓后,中集集团股价却下跌4.43%。

前一日晚间,中集集团发布了一则高增长的年度报告。数据显示,2021年,公司实现营收1636.96亿元,同比(较上年同期)增长73.85%,营收首次破千亿;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及其他权益持有者的净利润为66.65亿元,同比增长24.59%。

受益于全球经济和商品贸易的强劲复苏,以及中国外贸出口的快速增长,2021年市场对海运干货集装箱的需求大幅提升。

火爆的集运市场,带动了中集集团集装箱业务的快速增长,2021年该业务实现659.67亿元营收,同比增长197.64%,占总营收40%,实现净利润113.27亿元,同比增长469.94%。而2020年,集装箱制造业务额还次于道路运输车辆业务额,排名第二,占总营收的比例只有23.54%。

基于高成长的业绩,中集集团向股东派发全年股息每1股现金人民币0.69元(含税),并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5股,现金分红总额高达24.81亿元,约为公司当年利润的3.7成。

然而,为何这份靓丽的年报数据和分红方案,没有在二级市场引发积极反响?

分板块来看,中集集团集装箱、车辆、能化、天达、海工、物流六大板块贡献了中集去年总营收的90%以上。

2021年,中集集装箱板块实现营业收入659.67亿元,同比增长197.64%,实现净利润113.27亿元;车辆板块营收276.48亿元,再创 历史 新高,实现净利润9.88亿元;能源、化工及食品装备板块营收195.28亿元,同比增长46.92%,净利润8.85亿元,同比增长145.57%;以空港与物流装备、消防与救援设备业务为主营的天达控股营业收入68.42亿元,净利润1.93亿元;物流服务板块营收294.71亿元,同比增长177%,净利润5.42亿元,均创 历史 新高;中集循环载具作为中集新成立才约2年的业务单元,实现营收超过60亿元,同比增加98%,净利润人民币5.77亿元,同比增加512%,连年突破 历史 记录。

其中,集装箱业务一骑绝尘,成为业绩增长“先锋”。去年全球港口和内陆运输仍保持低效率运转,使全球集装箱有效运力损耗,空箱回流不畅,集装箱周转效率大幅下降。

财报显示,为缓解集运市场舱位及用箱紧张局面,集团集装箱制造业务通过增加资源投入、提高生产效率、充分释放产能等措施,尽最大努力确保新箱供应。随着新箱的持续交付,至去年10月“一箱难求”的局面已得到缓解。

而在不少市场人士看来,集装箱高需求时间段或即将过去,2021年业绩或成为阶段性顶点。

事实上,中集集团财报也坦言,预计2022年集装箱需求相较2021年的 历史 高位会有所回调,但仍将处于较好水平。

具体来看,2022年预计集运市场供需增速均有不同程度放缓,且供需增速趋于平衡。考虑到全球供应链危机短期内难以根治,拥堵造成的有效运力损耗或将持续存在。预计2022年集运市场仍将维持供应紧张的局面,集运业有望延续高盈利水平,将促进船公司、物流公司、货主的集装箱的购买意愿。

此外,受2020至2021年集装箱供给受限的影响,市场上超龄服役的旧箱体量较大,中集集团预计2022年集装箱淘汰更新需求将保持高位。

在3月29日的业绩说明会上,中集集团董事长麦伯良指出:“ 2022年集装箱会在去年这样一个特殊年份上有所回落 ,数量、价格都可能回调,但我们判断仍然会处在行业高位水平,(数量可能会)超过400万,价格也会不错,虽然较去年有所回调。我们到今年二季度为止,订单都是比较饱满的。今年我们预测集装箱还是会处在一个比较高的水平。”麦伯良说道。

根据年报数据显示,尽管全年中集集团业绩大涨,但2021年四季度,公司净利润却亏损21.34亿元,主要是由于公司海工资产池计提资产减值拨备及资产处置损失所致 。

公开资料显示,中集集团的金融及资产管理业务,主要经营主体为中集融资租赁公司、中集财务公司和海工资产池管理平台公司。报告期内,该业务实现营业收入37.63亿元,同比增长72.81%;净亏损24.03亿元,2020年为净利润3.12亿元,同比增亏869.30%。

年报显示,由于公司在手平台手持租约租金水平和利用率不及预期, 海工资产池对存量平台计提了43.24亿元的大额资产减值拨备。

“海工的资产我们每年都会做减值测试,2021年海洋石油的开采并没有那么活跃,我们自己的平台,有一部分的平台是没有租约的,而有租约的平台租金的水平不如预期,所以在上年末我们根据这个市场状况对我们的海工平台进行了一些减值测试,计提了相对比较大额的拨备。”中集集团财务总监曾邗指出。

而在麦伯良看来,随着油价持续高位,海工的订单有望增多,价格有望好起来,“我们相信我们未来的海工业务会沿着营收增加逐渐减亏,甚至止亏。”

此外,据麦伯良介绍,中集集团也一直在推动中集海工、中集融资租赁的战略投资者引进工作。2021年6月,烟台国资拟以现金出资8.35亿元入股烟台中集来福士海洋 科技 集团16.7%股权,推动中集海工重组迈出重要一步。

去年11月,中集融资租赁成功引入深资本集团等战略投资者,加入深市属国资金融服务板块。此举有利于提升中集的产业聚焦能力并有望继续为中集创造良好的投资收益。

更多内容请下载21 财经 APP

东北集团2022年利润增长1.42亿,超过3倍 东北企业怎么都倒闭了  第1张

2022年各省国资委营业额

2022年全省国资系统监管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5408.9亿元

多彩贵州网 2023-02-06 19:51

去App听语音播报

2月6日,贵州省国资委监管企业、市(州)国资监管机构负责人会议在贵阳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2022年全省国资系统监管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5408.9亿元,同比增长12.8%;实现利润总额1102.1亿元,同比增长18%;累计实现税金855.7亿元,同比增长18.5%;累计实现劳动生产总值2265.4亿元、同比增长16%。

“去年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收官年,我省6大类、34项改革任务已全面完成,相关工作得到国务院国资委的肯定,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更加成熟。”贵州省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肖凯林在发言时介绍,围绕“四化”领域,贵州省国资委全面启动新一轮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顺利组建习酒集团,稳妥推进建设投资集团、民航产业集团、能源集团组建,国有资本布局整体更优。

国企改革方面,2022年,省国资委监管企业全面完成“前置事项清单”制定、全面实现董事会应建尽建和外部董事占多数、全面建立董事会向经理层授权管理制度、全面完成公司制改革。经理层成员全面实现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全面建立市场化用工机制,全面实施管理人员竞争上岗、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新进员工公开招聘率超过99.99%。

固定资产投资方面,2022年,省国资委27户监管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619亿元,投资计划完成率96.47%,同比增长18.24%,有效投资和工业投资占比持续扩大,主业类项目占比达96.1%,工业类项目占比达58.6%,同比大幅提高,整体呈现出主业更加聚焦、结构更加优化等特点。

纾困解难方面,省国资委监管企业累计为8449户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减免租金3.11亿元,清偿拖欠中小企业账款共计1.47亿元。

促进就业方面,全省国有企业全年共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12930人,比2021年增加141%。

乡村振兴方面,全年共计66户企业参与全省乡村振兴定点帮扶,40户企业全覆盖参与全省30个红色美丽村庄建设,直接投入资金2.22亿元,发展项目383个,组织劳务输出3.3万人次,解决就业3.5万人。

统计数据显示,去年省国资委监管企业累计核减项目16个,核减投资约10亿元,有效避免了低效无效投资和条件不成熟投资。强化了企业内部审计监督,通过内部审计累计节省、追回资金11.23亿元。智慧监管平台不断完善,企业综合数据、运营态势正逐步实现“一键调取”“

什么叫太阳能级硅片

普通半导体器件用的硅片纯度是99.9999999999%,俗称12个9.

而太阳能级硅片的纯度只要达到99.9999%,即6个9即可。

可以参考以下链接的内容:

太阳能光伏产业调研报告 能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长期以来,化石能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不但迅速消耗着地球亿万年积存下的宝贵资源,同时也带来了气候变化、生态破坏等严重的环境问题,直接威胁着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对可再生能源尤其是风能、太阳能、水能等新型可再生能源的认识不断深化。太阳能作为取之不尽的可再生能源,其开发利用日益受到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的高度重视,太阳能光伏产业的规模持续扩大,技术水平逐步提高,成为世界能源领域的一大亮点,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

一、国外太阳能光伏产业基本情况

日本、德国和美国是推动光伏发电系统最有力的国家。资料显示,欧盟希望在2010年安装3GW的光伏发电装置,2030年增加到200GW左右。美国预计2020年光伏发电累计安装量达到36GW。日本计划到2010年安装近5GW。

日本1994年实施“朝日七年计划”,目前已安装了近7万个太阳能屋顶,预计到2010年要安装100万个太阳能屋顶。德国2000年通过可再生能源法,以固定优惠收购电价鼓励可再生能源,并于2004年4月进一步补充修订可再生能源法,使得德国2004年光伏发电系统设备大幅增加,并一举超过日本成为全球最大光伏发电系统装设地区。根据Solarbuzz提供的数据,2004年,德国光伏发电系统装设容量为361MW,同比增长152%,已占全球总量的39%;日本以278MW的装设容量占全球30%。德日两国装设容量占了全球2/3以上。目前我国电池产品也主要出口到上述两国。美国于1997年宣布百万屋顶计划,计划到2010年在100万座屋顶上安装光伏发电和光热系统。

过去十年,随着世界光伏市场需求量大幅增加,加上大规模制造技术的不断提升,推动了世界光伏产业的快速发展,光伏电池产量从1995年的78.6MW,提高到2005年的1727MW,年均增幅达到32.4%。可以预见,未来15年世界光伏生产规模将保持年均20%以上的增长,甚至有更为乐观地估计,到2010年,全球太阳能产量将增长4倍,销售收入增长3倍,利润增长3倍。

世界光伏电池制造主要集中在日本、德国、美国、西班牙等发达国家,其中日本2005年光伏电池产量达到833MW,占据了世界光伏市场份额的近半壁江山,中国大陆进入了世界光伏制造十大国之一,2005年光伏电池产量为128MW,列世界第四位,占世界市场分额7.4%。

年度统计表:1995-2005年世界太阳能电池产量和增长率

年份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产量(MW) 78.6 89.6 125.8 153 201.4 278 395 536 742 1194 1727

增长率(%) 12.6 14 40.4 21.5 31.8 38 42.1 35.7 38.4 60.9 44.6

99-05年增长率

2005年世界主要太阳能电池制造商产量产能和市场份额一览表

公司名称 产品类型 国别/地区 产量(MW) 产能(MW) 市场份额 产量排名

Sharp(夏普) 单/多晶硅非晶硅 日本 428 600 24.78% 1

Q-Cells 单/多晶硅 德国 160 300 9.26% 2

Kyocera(京瓷) 多晶硅 日本 142 240 8.22% 3

Sanyo(三洋) a-Si/sc-Si*非晶硅 日本 125 158 7.24% 4

Mitsubishi(三菱电子) 多晶硅 日本 100 135 5.79% 5

Schott Solar 多晶硅

EFG带硅

非晶硅 德国 95 113 5.50% 6

BP Solar 单/多晶硅

非晶硅 美国 90 157 5.21% 7

尚德太阳能 单/多晶硅 中国无锡 85 120 4.92% 8

Motech(茂迪) 单/多晶硅 中国台湾 60 100 3.47% 9

Shell Solar 单/多晶硅 CIS 薄膜 德国 59 110 3.42% 10

Isofoton 单晶硅 西班牙 53 90 3.07% 11

Deutsche Cell 多晶硅 德国 38 40 2.20% 12

Photowatt 多晶硅 法国 24 30 1.39% 13

United Solar

Ovonic 非晶硅 美国 22 30 1.27% 14

Kaneka

Solartech 非晶硅 日本 21 23 1.22% 15

SunPower 单晶硅 美国 20 50 1.16% 16

Ersol Solar Energy 多晶硅 德国 20 25 1.16% 17

E-Ton Solar (益通) 单/多晶硅 中国台湾 20 28 1.16% 18

First Solar CdTe 美国 20 25 1.16% 19

GE Energy(原Astropower) 单晶硅 美国 18 25 1.04% 20

Sunways 多晶硅 德国 16 42 0.93% 21

Evergreen Solar 带硅(String Ribbon) 美国 14 15 0.81% 22

MHI(三菱重工) 非晶硅 日本 12 12 0.69% 23

宁波太阳能 单晶硅 中国 12 16 0.69% 24

天达光伏 CdTe薄膜 德国 10 30 0.58 35

世界总计 1727 - 100%

二、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和应用情况

(一)光伏产业情况

1、硅材料和硅片

目前太阳能电池厂家广泛采用的原料是多晶硅,多晶硅同时还是半导体的原料。多晶硅由硅纯度较低的冶金级硅提炼而来,太阳能级硅纯度要达到99.9999%,即6个9,而半导体用硅要求硅纯度达到99.9999999999%,即12个9。

光伏产业的持续快速增长,使得主要依赖半导体工业用硅的头尾料、废料和剩余产能已经不能满足光伏市场的需求,光伏和半导体产业对硅料的竞争需求直接造成目前硅料的供应紧张和价格上涨,2003年每公斤24美元,2004年涨到32美元,目前市场价格正逼进100美元。尽管目前各主要硅料制造商都在扩充产能,而且新增产能基本都用于满足光伏产业的需要,根据市场需求和主要硅料供应商未来供应能力方面的数据分析,到2008年硅料供应紧张的状况有所缓解。

世界多晶硅原料光伏供应与需求关系

供应紧张的后果不仅是价格疯涨,部分电池企业根本就无法获得硅料,我国电池企业所用硅料90%以上靠进口,不少电池企业由于没有充足硅料,电池生产能力被放空,甚至处于“等米下锅”的境地。

迄今为止,生产高纯度多晶硅提炼技术还掌握在发达国家的少数企业手中。下表给出了包括SGS、Hemlock、Wacker、Tokuyama、AsiMI等在内的8家世界主要高纯多晶硅原料制造商产量及其光伏供应量数据。

世界晶硅原料制造商产量及其光伏供应量一览表

制造商名称 国别 2004年 2005年预测

总产量(吨) 光伏供应量(吨) 总产量(吨) 光伏供应量(吨)

SGS(与AsiMI合资) 美国 2100 2100 2300 2300

Hemlock 美国 7000 2700 7400 2700

Wacker 德国 5000 2400 5000 2400

Tokuyama(德山) 日本 5200 2000 5200 2000

ASiMI 美国 2200 0 3000 200

MEMC 意大利 2500 0 3700 700

住友 Sitix Sumitomo Titanium 日本 700 0 700 0

三菱* 日本 2800 300 2800 300

其它 500 0 2000 1000

合计 28000 9500 32100 11600

其它光伏用硅原料供应商(含半导体工业的边角料,废料以及库存用量等) 4000 4000

光伏应用合计 13500 15600

*三菱产量为三菱材料和三菱多晶两家总产量

国外硅料生产商意识到这是一轮大牛市,纷纷行动起来,积极扩大产能。例如,全球最大硅料供应商Hemlock于今年11月中旬宣布,计划在美国投资4-5亿美元扩充产能,将现有产能扩充50%。全球第三大硅料生产商Wacker也有宏伟扩产计划,2007年将其产能从目前的5000吨扩充到9000吨。

由于当前国际硅料供应的紧张,给迅速升温的国内光伏产业带来了不利的影响。然而,投资硅料比投资太阳能电池生产将面临更高的资金、技术及人才的门槛,但最重要的门槛还不是资本,而是技术。目前国内掌握硅料生产技术的主要有新光硅业、洛阳半导体厂。洛阳半导体厂以及作为新光硅业科研生产基地的峨嵋半导体厂的项目此前都已建设多年,但由于受技术水平较低、资金不足、规模小等限制,根本无法与国际巨头竞争。为了尽快摆脱受制于国外硅材料的被动局面,国内有条件的企业也在加快提高多晶硅产量。新光硅业引进俄罗斯技术,投资12亿元建设1200吨多晶硅项目。洛阳中硅以峨嵋半导体材料厂的技术班底为依托,300吨多晶硅项目已投产并在建设二期工程。以生产电池和组件为主的天威公司,也在加快向产业上游扩张,2005年收购了四川峨嵋半导体材料厂,成为其第二大股东。

太阳能电池用硅锭/硅片生产主要包括单晶硅棒拉制和多晶硅铸锭制造以及切片。2003年前,我国硅锭/硅片生产规模较小,成本优势不明显。经过2004年以来两年的发展,生产企业增多,产量得到提高,硅锭/硅片生产已形成一定规模,硅片生产能力基本能够满足国内市场需求。

中国晶硅材料的生产供应情况

企业名称 目前产能(吨) 新建和扩产后产能(吨) 技术

来源 投产时间

四川新光硅业科技有限公司 0 1200 峨嵋半导体材料厂,引进部分俄罗斯技术和国外设备 2007年初

洛阳中硅高科技有限公司 30 一期 300

二期 3000 洛阳单晶硅公司,中国有色工程设计总院 一期2005年底,二期2007年

宁夏石嘴山市 0 5000 俄罗斯稀有金属研究院 筹建

云南爱信硅科技有限公司 0 一期3000

总一万吨 引进德国生产线技术 一期投资25亿,2007年底

江苏顺大半导体发展有限公司 0 一期1500吨总3000吨 美国Hemlock 总投资30亿,一期2007

辽宁凌海市 0 1000 引进美国生产线生产 投资11亿 招商当中

四川超磊实业 0 1000 与美国公司合作引进技术产品外销模式 筹建

峨嵋半导体材料厂 100 220 自主技术 2006年

2、光伏电池和组件

近几年,我国的光伏制造能力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特别是2002年以来,随着无锡尚德、保定天威英利等新建规模企业的陆续建成投产和原有主要企业天达光伏和宁波太阳能等企业的产能扩张,我国的光伏电池生产能力迅速提升。此外,一大批规模光伏组件封装企业涌现出来,典型的包括上海太阳能科技、佳阳新能源、京瓷(天津)和力诺桑普等,使得我国无论是组件还是电池生产迅速向世界光伏制造大国迈进。

近三年,中国的光伏制造一步一个台阶,处于年均增幅超过100%的高增长期。2002年中国光伏制造首次跻身世界10强,组件和电池产量均位居世界第7;2003年中国电池产量和组件产量分别排名世界第6和第5;2005年中国光伏电池和组件制造又全面跻身世界四强,电池、组件产量排名第4。尽管2003年底以来上游硅片的短缺多少影响了中国光伏产量的进一步放

中国光伏硅片制造产量和产能一览表

企业名称 产品类型 2004年(MW) 2005年(MW)

产量 年底产能 产量 年底产能

保定天威英利 多晶硅片 4.7 6.0 15 70

宁波晶元太阳能(中意太阳能) 多晶硅片 2 2 3 5

河北晶龙集团 单晶硅棒

单晶硅片 800吨

20MW 800吨

20MW 1000吨

24MW 1000吨

25MW

镇江环太硅 单晶硅片 200万片

(4MW) 600万片

(15MW) 700万片

(17MW) 1000万片

(25MW)

海润科技 单晶硅片 100万片

(3MW) 1000万片

(30MW) 600万片

(15MW) 1500万片

(40MW)

鑫日硅 单晶硅棒 10吨 30吨 40吨 400吨

锦州新华石英玻璃集团公司 单晶硅棒 - 188吨 - 200吨

宁波太阳能 单晶硅片 1MW 1MW 1MW 1MW

西安骊晶电子 单晶硅片 1MW 1MW 1MW 1MW

昆明天达光伏 单晶硅片 0.5MW 0.5MW 0.5MW 0.5MW

新疆新能源 单晶硅片 2006年2月试产成功,产能100MW

顺大半导体 单晶硅棒

单晶硅片 2005年初开始量产单晶硅棒,2005年产量约300吨,目前年产能约450吨,到2006年底将形成800吨的产能。硅片产品已于2006年3月开始投产

精功绍兴太阳能 多晶硅片 2005年底投产,一期产能10MW,2006年将达产300万片

常州天合光能 单晶硅片 2005年底投产,产能30MW,正扩建产能到100MW

塞维LDK 多晶硅片 已经于2006年3月投产,产能75MW,07年形成200MW产能,2008年达到400MW产能

洛阳单晶硅 单晶硅片 目前供应半导体应用为主,未来形成年100MW光伏硅片

高佳太阳能 单晶硅片 2005年年底量产,一期加工产能800万片(20MW)二期投产后全部加工产能2400万片

合计 多晶硅片

单晶硅片

硅片 6.7MW

29.5MW

36.2MW 8MW

68.5MW

76.5MW 18.5MW

63.5MW

82.0MW 85MW

140MW

225MW

大。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投资光伏行业,到2005年底中国光伏电池总产能将达到250MW,组件总产能超过400MW。目前中国总体上已经成为仅次于日德的第三大光伏制造国。

中国光伏电池和组件产量和增长率

年份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组件产量(MW) 1.8 2 2.1 2.5 3.1 4.1 14.9 24.8 88.8 210

增长率(%) 50.1 10.5 5 24 19 32.3 263 66.4 258 136

电池产量(MW) 1.8 2 2.1 2.5 3.1 4.3 11.9 19 52.8 150

增长率(%) 50.1 10.5 5 24 19 32.3 190 59.7 178 185

中国主要光伏电池和组件制造商产量一览表

制造商 产品类型 2004年产量(MW) 2005年产量(MW)

电池 组件 电池 组件

尚德太阳能 单晶硅

多晶硅 35 40 85 85

天威英利 多晶硅 4 5 4 17

中电光伏 单晶硅

多晶硅 - - 5- -

上海太阳能 多晶硅

单晶硅 - 10 - 30

京瓷(天津) 多晶硅 - 10 - 15

天达光伏 单晶硅 4 3 10 9

宁波太阳能 单晶硅 5 4.5 12 12

创益科技 非晶硅

多晶硅 2.5 5.5 3 7

哈克新能源 非晶硅 0.8 0.8 0.8 0.8

力诺桑普 多晶硅 - 1.0 - 3

津能电池 非晶硅 0.5 0.5 3.5 3.5

林洋新能源 单晶硅

多晶硅 - 0.1 - 7.5

佳阳新能源 单晶硅

多晶硅 - 2.4 - 6.5

交大泰阳 单晶硅 - 0.5 3 5

玄中新能源

(奥奇太阳能) 单晶硅

多晶硅 - 0.5 - 2

世华创新 单晶硅

多晶硅 - - - 6

其他 - 1.0 5 2 10

总计 52.8 88.8 128.3 219.3

光伏总产能 至2005年底中国电池总产能420MW,组件总产能450MW,硅片总产能225MW。

(二)光伏发电应用

在太阳能光伏发电应用方面,目前我国主要以解决西部无电地区应用为主,国内市场并不足以消化制造商不断增加的产能,目前中国光伏产品90%以上出口欧洲、日本等国际市场。

中国光伏发电重大项目一览表

项目名称 出资方 支持力度 主要内容 执行期 执行地域

“光明工程”先导项目 国家发改委,地方政府 400万人民币 建立村落电站和户用系统,帮助建立销售网络和加强机构能力建设 2000- 西藏、内蒙古、甘肃

“送电到乡”工程 原国家计委,地方政府 26亿人民币 建立集中电站 2002-2003 新疆、西藏、甘肃、陕西、内蒙古、四川、青海

内蒙古新能源通电计划 内蒙古自治区政府 2.25亿人民币 补贴农村户用系统 2001- 内蒙古

世行、全球环境基金REDP项目 全球环境基金 2550万美元 补贴农村户用系统销售,帮助机构能力建设和技术进步 2002-2007 新疆、西藏、甘肃、内蒙古、四川、青海

丝绸之路照明计划 荷兰政府 1379万欧元 补贴农村户用系统 2002-2006 新疆

德援KFW项目* 德国政府 2600万欧元 建立村落电站 2003-2005 新疆、云南、青海、甘肃

德援GTZ项目** 德国政府 约460万欧元 技术支持与培训 2003- 青海、云南、西藏、甘肃

加拿大太阳能项目 加拿大政府 343万加元 建立示范电站及管理培训 2003-2005 内蒙古

日本援助NEDO项目 日本政府 3853万人民币 建立示范电站;实验室建设 1998-2002 新疆、西藏、甘肃、陕西、宁夏、内蒙古、四川,青海、云南、广东、浙江、河北

*KFW项目的全称为:中德财政合作西部太阳能项目

**GTZ项目的全称为:中德技术合作在农村地区应用可再生能源改善当地发展机遇项目

随着世界光伏市场需求持续高速增长以及我国《可再生能源法》的颁布实施,中国在光伏制造快速增长的同时,光伏应用的步伐也将加快。根据我国初步完成的《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2020年,我国光伏发电将达到2GW。虽然与发达国家有差距,但跟2004年我国光伏发电仅65MW的基础相比,未来20年的增幅也将相当可观。目前,相关部门正在着手研究制定光伏发电的扶持政策。

下表在国内外调研数据的基础上,对未来五年中国光伏产业从组件价格(元/Wp)、组件产量(MW)、组件产值(亿元)、年度并网安装份额(%)、累积安装容量(MW)等几个方面的数据进行了分析预测。

2005-2010年中国光伏产业主要数据预测

年份 组件价格

(元/Wp) 组件产量

(MW) 组件产值

(亿元) 年度并网安装

份额(%) 年度并网安装份额(%) 累积安装容量(MW)

2005 37 200 74 8 8 104

2006 37 300 111 13 13 150

2007 35 400 140 21 21 DIV

单季盈利近60亿,比亚迪三季度净利预增超三倍,这些数据说明了什么?

单季盈利近60亿,比亚迪三季度净利预增超过三倍,这些数据说明了什么?

第三季度销量大涨,成本控制优良,整体盈利能力显著提升,净利预增超3倍!面对申万宏源曾给出的“增持”评价,比亚迪的成绩完全超乎意料,甚至创下了新高,市占率也遥遥领先。美中不足的是比亚迪的手机业务并不尽人意,由于消费电子行业最近消费疲软,盈利只有微弱改善,完全得益与其成本控制能力及对产品结构的调整。总的来说造车这条线是稳当了,造手机这条路还处在保本的阶段,总体2大业务都在朝着正向发展,期待第四季度比亚迪的成绩单!

从网上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宁王和迪王业绩预增,表示新能源行业发展的动力依旧十足,宁王作为锂电池的龙头,三季报净利润环比增长超过30%,迪王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龙头,第三季度净利润和前三季度的净利润同比增长超过3倍,两家龙头公司三季报一公布,立马引起锂电、光伏和新能源汽车等行业的反弹,就宁德时代和比亚迪来讲,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利润已从锂电池向新能源整车倾斜的趋势。

也有其他网友看法:厚积薄发,之前不声不响的比亚迪,特斯拉如今不敢再小看。比亚迪第三季度净利暴增了四位数,自打第二季度净利暴增三位数的傲人成绩后,比亚迪第三季度业绩更是迎来了巅峰,净利润达17.5亿元,同比增长1362.66%,要知道这是比亚迪上市以来最好的单季表现了。

时隔12年巴菲特押注在比亚迪身上的投资,如今暴赚近19倍。比亚迪站在了新能源的风口上,市值比曾经的“一哥“上汽集团高出近1.6倍,稳居A股车企第一名。一个月前比亚迪市值还不到3000亿,30天就暴涨了54%,据悉13.6万股民获利其中!走低调务实路线的比亚迪,这次惊艳到了所有人,金子等到了它发光的这一天,用战绩击败了一直以来质疑的声音。

携程集团一季度净营收41亿,旅游业迎来回暖

携程集团一季度净营收41亿东北集团2022年利润增长1.42亿,超过3倍,旅游业迎来回暖

携程集团一季度净营收41亿东北集团2022年利润增长1.42亿,超过3倍,旅游业迎来回暖,对于携程集团而言,该集团第一季度业绩整体呈现出了前高后低的姿态。携程集团一季度净营收41亿,旅游业迎来回暖。

携程集团一季度净营收41亿,旅游业迎来回暖1

6月28日,携程集团(纳斯达克东北集团2022年利润增长1.42亿,超过3倍:TCOM及香港联交所:9961)公布了2022年第一季度未经审计的财务业绩。财报显示,2022年第一季度,携程集团净营业收入为41亿元,经调整EBITDA(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为9100万元。

受开年以来及3月中下旬疫情波动影响,携程集团国内业务承压严重。从主营业务来看,今年一季度,携程住宿预订收入15亿元,交通票务收入17亿元,旅游度假业务收入1.24亿元,商旅管理业务收入2.22亿元。

在此背景下,携程集团依然通过强化多边合作,为复苏蓄势。今年一季度,携程平台高星酒店套餐订单占比环比提升超30%。疫情之下,携程持续与酒店合作伙伴共建联合会员体系。截至2022年第一季度末,携程平台的联合会员较2021年同期增长近3倍。密集的促销活动助力合作酒店间夜量和交易额同比增长超1倍。

此外,在旅游度假方面,一季度,携程国内门票订单较2019年同期呈现两位数增长。携程租车的一季度销售额较2019年同期增长54%,通过持续扩大长尾目的地供应链覆盖,合作伙伴数量环比增长两位数。携程周边及短途私家团订单量较2019年同期接近全量恢复。

受益于海外旅游市场的强劲复苏,携程集团在海外酒店、交通、门票、商旅等业务方面,迎来全面回暖。从携程住宿业务来看,一季度国际平台整体酒店预订量较2019年同期增长约25%。在国际机票业务方面,一季度携程国际平台整体机票预订量同比增长超270%。

海外度假和商旅业务也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数据显示,携程海外目的地玩乐产品订单量在2021年全面反超2019年的基础上,今年第一季度继续保持超过三位数的同比增长。随着国际商旅业务的复苏,携程商旅已加速布局海外市场。例如,今年携程与日本TMC合作伙伴正式联合打造国际地区的本地化方案解决能力,提供一站式国际化差旅解决方案。

一季度,携程集团立足于用户服务体系与内容生态,在“旅游营销枢纽”战略上持续深化,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内容生态方面,今年一季度,携程平台上的日均用户创作内容环比增长140%,KOL数量环比增长10%,用户平均内容浏览量也同比增加约40%。

携程集团一季度净营收41亿,旅游业迎来回暖2

6月28日,携程集团(TCOM,09961.HK)公布了2022年第一季度财报。

财报显示,报告期内,该集团实现净营业收入为41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0.02%,较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东北集团2022年利润增长1.42亿,超过3倍;营业亏损3.59亿元,但经调整EBITDA为0.91亿元。

今年一季度,由于国内旅游市场受到疫情影响,各大旅游企业不同程度地遭受到冲击。对于携程而言,该集团第一季度业绩整体呈现前高后低的姿态。对此,携程集团董事局主席梁建章认为,“1月和2月,我们的国内酒店预订好于市场表现,同比增长超20%。”

具体来看,今年一季度,携程住宿预订、交通票务、旅游度假和商旅管理业务分别实现收入15亿元、17亿元、1.24亿元和2.22亿元。

这其中,住宿预订、旅游度假和商旅管理业务收入同比均有所下滑,但交通票务业务收入同比上升。

不过,短途、周边游的热度依旧对旅游度假业务带来了一定的贡献。

在旅游度假方面,今年第一季度,携程露营业务签约露营地数量逐月增长3位数,订单量和交易额的增长趋势延续至今;携程国内门票订单较2019年呈现两位数增长,携程联合国内知名景区共同打造的门票VIP商品产量和交易额同比增长50%;

携程租车的季度销售额较2019年同期增长54%,通过持续扩大长尾目的地供应链覆盖,合作伙伴数量环比上季度增长两位数;携程周边及短途私家团订单量较2019年同期接近全量恢复。

值得一提的是,携程的国际业务自2020年疫情暴发后也受到冲击,但今年一季度,其国际业务部分表现反超疫前。

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发布的《世界旅游晴雨表》显示,2022年第一季度,全球旅游目的地的国际入境人数几乎是2021年同期的三倍。受益于海外旅游市场的强劲复苏,携程集团在海外酒店、交通、门票、商旅等业务方面,迎来了回暖。

从住宿业务来看,一季度,携程国际平台整体酒店预订量较2019年同期增长约25%。其中,Trip.com海外市场的本地酒店预订,较2019年同期增长超200%。

在国际机票业务方面,一季度,携程国际平台整体机票预订量同比增长超270%,其中Trip.com品牌达到约400%的同比增长。在海外市场,Trip.com品牌的本地机票预订已经较2019年同期增长超150%,在主要市场均超过行业平均水平。

此外,海外度假和商旅业务也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数据显示,携程海外目的地玩乐产品订单量在2021年全面反超2019年的基础上,2022年第一季度继续保持超过3位数的同比增长。

“在国际市场,我们很高兴看到许多国家的旅游需求强劲,尤其是欧洲和亚太地区的表现亮眼,全球市场正从疫情中恢复。这些国家决定大幅取消旅行限制后,我们国际平台的业务表现亮眼”。针对国际业务的复苏,梁建章表示。

此外,携程高管团队对于今年二季度的国际业务表现释放出了较为积极的信号,“国际市场的上升趋势在二季度继续增强。”

值得注意的是,自疫情发生以来,携程集团公布了“旅游营销枢纽”战略深化和转型方案,而截至今年6月,相关战略成果有所显现。

据携程集团介绍,在会员营销方面,截至6月底,该集团为全体会员增加10余项权益升级,其中黑钻会员权益增加至近40项,以激发旅行消费需求;疫情之下,携程持续与酒店合作伙伴共建联合会员体系,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携程平台的联合会员较2021年同期增长近3倍。

在内容营销方面,今年一季度,携程平台上的日均用户创作内容环比增长140%,KOL数量环比增长10%,用户平均内容浏览量也同比增加约40%。今年一季度,携程官方直播的交易额环比提升近20%,携程直播平台的'主播数环比增长近4成。携程星球号旗舰店一季度粉丝量环比增长近50%,商家营销交易额环比提升超100%。

“尽管二季度国内市场受到疫情影响可能会相对疲软,短期内旅游业仍有波折,但随着疫情形势的好转,用户信心和出行意愿将不断增强,过去几周携程的国内酒店预订已经超过2019年同期水平。随着旅行限制的进一步解除,中国市场恢复趋势可期,旅游业未来依然大有可为。”梁建章认为。

携程集团一季度净营收41亿,旅游业迎来回暖3

北京时间2022年6月28日,携程集团(纳斯达克:TCOM及香港联交所:9961)公布了截至2022年3月31日第一季度未经审计的财务业绩。

财报显示,2022年第一季度,携程集团净营业收入为41亿元,经调整EBITDA为9100万元,同比基本持平。

分业务板块来看,今年一季度,携程住宿预订收入15亿元,交通票务收入17亿元,旅游度假业务收入1.24亿元,商旅管理业务收入2.22亿元。

在旅游度假方面,携程国内门票订单较2019年同期呈现两位数增长,携程联合国内知名景区共同打造的门票VIP商品产量和交易额同比增长50%。携程租车的季度销售额较2019年同期增长54%。携程周边及短途私家团订单量较2019年同期接近全量恢复。

在住宿业务方面,携程平台高星酒店套餐订单占比环比提升超30%。

受3月国内疫情的影响,携程一季度业绩整体呈现前高后低的态势。梁建章在财报发布会后的电话会上表示,“中国市场前两个月的表现令人感到鼓舞。1月和2月,我们的国内酒店预订好于市场表现,同比增长超20%。”

携程方面强调,经过二季度的“至暗时刻”,近期国内本地游和跨省游已迎来回暖。

孙洁介绍,华南和华西地区的酒店预订量在最近一个月已超过了2019年同期水平。随着疫情形势的缓解,在过去两周,携程国内酒店预订量也超过2019年水平。

相比之下,携程在海外市场的表现更为亮眼。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发布的《世界旅游晴雨表》显示,在2022年第一季度,全球旅游目的地的国际入境人数几乎是2021年同期的三倍。受益于海外旅游市场的强劲复苏,携程集团在海外酒店、交通、门票、商旅等业务方面,迎来全面回暖。

在住宿方面,携程国际平台今年一季度整体酒店预订量较2019年同期增长约25%。其中,Trip.com海外市场的本地酒店预订,较2019年同期增长超200%,而中国香港、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美国、英国和阿联酋等市场增长更快。

在国际机票业务方面,一季度携程国际平台整体机票预订量同比增长超270%,其中Trip.com品牌同比增长达400%左右,Trip.com的海外市场本地机票预订量较2019年同期增长超150%,在主要市场均超过行业平均水平。

此外,携程在海外度假和商旅业务也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数据显示,携程海外目的地玩乐产品订单量2021年便超过了2019年,2022年第一季度在此基础上继续保持超过3位数的同比增长。

携程方面表示,随着国际商旅业务的复苏,携程商旅已加速布局海外市场。例如,今年携程与日本TMC合作伙伴联合打造国际地区的本地化方案解决能力,提供一站式国际化差旅解决方案。

2022年一季度,携程集团持续深化 “旅游营销枢纽”战略,发力用户服务体系与内容生态。

财报显示,今年一季度,携程平台上的日均用户创作内容环比增长140%,KOL数量环比增长10%,用户平均内容浏览量同比增加约40%。

携程官方直播的交易额环比提升近20%,携程直播平台的主播数环比增长近4成。携程星球号旗舰店一季度粉丝量环比增长近50%,商家营销交易额环比提升超100%。

焦点观察 | 2022年上市车企半年报:各自欢喜各自忧

在半年的时间节点上,各大上市车企公布自家成绩单,从中梳理可见,上半年是新能源汽车的狂欢,同时自主品牌正在全方位崛起。

从营收上看,上汽集团稳占第一,营收突破3000亿元;广汽集团紧随其后,营收2427.8亿元。

从净利润看来,尽管上汽集团同比下跌近5成 ,其依旧位居净利润第一,达69.1亿元;自主品牌长安汽车净利润达58.58亿元,仅次于上汽集团,超越广汽和东风两大集团。

上汽集团:“老大的位子很难坐”

由于一度处在疫情风暴眼,上汽集团上半年并不好过,再加上供应链紧张、动力电池涨价等因素,出现营收和净利润双下滑。

根据上汽集团公布半年报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050.18亿元,同比下降14.47%;归母公司净利润69.1亿元,同比下降48.1%。经营活动净现金流更是由正转负,净流出47亿元。

销量方面,上半年公司销售整车223.4万辆,同比微降2.74%。上汽集团的两大利润奶牛上汽大众和上汽通用销量已经连续3年下滑。

上汽通用五菱算是上汽集团销量的贡献大头,其上半年累销88.42万辆,但是从半年报看,尽管其销量贡献第一,但其归属母公司的净利润却只有3.51亿元,不足上汽大众的零头。

值得注意的是,平安证券、华西证券均在研报中指出,上汽集团合资品牌的盈利能力存在下滑风险。

还剩4个月的时间,上汽集团要实现2022年销量同比增长10%的年度目标还有些困难。

长安汽车:自主品牌最赚钱

今年上半年,长安汽车“偷偷”赚了一笔。

根据长安汽车半年报显示,公司今年上半年实现营收565.73亿元,同比下降0.37%,净利润达58.58亿元,同比增长238.74%,成为净利润前十排行榜中增长幅度最大的一家。

有意思的是,车卖的少了却比以前更赚钱了。

今年上半年长安汽车销售新车112.58万辆,同比下降6.25%。

车卖的少了,单车毛利率增加是其净利润增长的原因。财报显示,上半年长安汽车毛利率19.82%,同比增长4.5个百分点。

不过公司表示,净利润大幅增长主要得益于公司品牌持续向上,产品结构持续优化,自主品牌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当然,长安汽车上半年利润增长也离不开阿维塔项目的增资扩股。财报显示,由于长安汽车子公司阿维塔引入投资方增资扩股,其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收入达到21.28亿元,占据长安汽车上半年利润超过36%。

不过面对着成本的增加,上半年长安汽车已经多方面削减成本。根据财报,上半年公司营业成本同比降5.67%,其中促销、广告费同比减少30.19%,交通及差旅费同比减少23.79%。

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自信十足“未来10年,全球一定会诞生世界级中国品牌,而其中必有长安汽车一席!”

从朱华荣在2022年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上所表示“中国汽车产业已经初步具备了停售燃油车的基本条件”便可以猜出,长安汽车将会加大新能源领域的投入。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上半年长安汽车在新能源研发投入就已经增长。公司上半年累计研发投入金额为19.3亿元,同比增长29.2%,其中在软件和智能化领域的投入总额为3.31亿元,同比增加125%。

广汽集团:净利增长不靠卖车

广汽集团半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为2427.82亿元,同比增长18.85%;实现归母净利润约为57.51亿元,同比增长约32.61%。

值得注意的是,拉动广汽集团上半年利润增长的最大功臣不是整车业务。根据财报,上半年广汽集团整体毛利21.35亿元,同比增加5.2亿元。其中,整车制造毛利同比增加1.24亿元,商贸服务、金融及其他业务毛利同比增加3.57亿元。

按这样看,整车制造毛利对整体毛利增长的贡献率仅23.84%;而商贸服务、金融及其他业务对整体毛利增长的贡献率达68.65%。

尽管上半年广汽集团净利润中整车业务贡献不是最大,但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却表示“已达预期”,“今年上半年,广汽集团汽车产销分别跑赢行业大势,创造了集团成立以来少有的远超行业的发展水平,如果疫情控制的好,全年243万辆的目标应该不成问题。”

销量数据显示,上半年广汽集团累销160.46万辆,同比增长25.11%,已经完成年销量目标的66%。

长城汽车:净利润超比亚迪近2倍

在营收不如比亚迪一半的基础上,长城汽车净利润超比亚迪近2倍。非经常性损益的增加促进净利润的大幅增长。

长城汽车财报显示,今年1-6月,长城汽车营业收入达621.34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56.01亿元,同比增长58.72%;实现归母扣非净利润20.59亿元,同比下降27.56%

上半年长城汽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58.72%,主要得益于其非经常性损益。财报显示,2022年上半年,长城汽车非经常性损益为35.42亿元。其中,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10.72亿元;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达26.75亿元。

毛利率上涨但是单车利润下滑。长城汽车上半年毛利率为18.38%,较上年同期增加了2.13个百分点。而以归母扣非净利润除以销量计算,长城汽车单车利润为0.4万元,较上年同期的0.46万元有所下降。

比亚迪:弃燃油车净利增长率首转正

当看到上半年财报时,我想比亚迪内心OS是:“后悔没早舍弃燃油车”。

根据比亚迪半年报显示,比亚迪上半年半年实现营收 1506.07 亿元,同比增长 65.71%;归母净利润 35.95 亿,同比增长 206.35%

整体来看,今年上半年比亚迪毛利率和净利率为13.51% 和 2.61%,分别增长0.75 和 0.62 个百分点,这是近年来比亚迪净利润增长率首次转正。

从销量来看,比亚迪已经走到了新能源汽车前列。上半年公司比亚迪累计销量为 64.14 万辆,同比增长 314.9%,已经超过去年全年。

吉利汽车:基本符合预期

img src="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中国汽车画报,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东北集团2022年利润增长1.42亿,超过3倍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东北企业怎么都倒闭了、东北集团2022年利润增长1.42亿,超过3倍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海报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s://baikehd.com/news/30604.html

相关推荐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