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 正文

关于民生银行业绩发布会重点关注!涉及资产质量、净息差、房地产风险敞口等的信息

本篇文章百科互动给大家谈谈民生银行业绩发布会重点关注!涉及资产质量、净息差、房地产风险敞口等,以及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 1、曾拉文和民生银行现在什么情况啊

本篇文章百科互动给大家谈谈民生银行业绩发布会重点关注!涉及资产质量、净息差、房地产风险敞口等,以及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

曾拉文和民生银行现在什么情况啊

“基于市场变化、绩效挂钩等因素考虑,我行高管2021年度平均薪酬水平已较同期下降了15%。”民生银行行长郑万春在2022年第三季度业绩说明会上表示。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民生银行董高监的高薪酬水平都是业内外关注的重点,而即使2021年民生银行高管平均薪酬水平有所下降,但在同期12家股份制银行中仍居高位。

这与民生银行连跌3年,阴跌9年的股价和难以止住下滑颓势的业绩形成了鲜明对比,要知道截至今年3季度末,民生银行业绩已连续8个季度实现同比下滑,业绩表现在股份制银行中处于较低位。

一头一尾两个极端表现,将民生银行的尴尬衬托的淋漓尽致。

业绩连续下滑、资产质量不佳

截至今年三季度末,民生银行实现营业收入1086亿元,同比下降16.87%;实现归母净利润337.6亿元,同比下降4.82%,实现了营业收入和利润的双双下滑。

实际上,在目前行业环境中,业绩下滑在常理之中,但关键是,民生银行已连续8个季度实现同比下滑。

2020年第4季度同比下滑12.01%,2021年4个季度分别同比下滑12.69%、8.35%、5.2%、8.31%,2022年前3个季度分别同比下滑14.95%、15.97%、19.75%,能实现如此成绩,在银行中属实“难得”。

在2020年财报中,民生银行曾对业绩的下滑表示,主要是受新冠疫情冲击以及加大资产减值损失计提和不良资产处置力度所致。

但截至目前已近两年之久,民生银行依然没有恢复“元气”,其中原因就归结于,其始终把服务民营企业、小微企业发展作为立行之本、发展之源,不断加大资源投入和服务支持力度。

然而近年来,随着市场变化,小微业务竞争也逐渐进入到白热化的阶段,民生银行自然也随之陷入如今困境。

与此同时,民生银行资产质量表现也同样不尽如人意,截至今年三季度末,民生银行不良贷款率1.74%,较上年末下降0.05个百分点,有所好转。

但同期拨备覆盖率较上年末减少4.24个百分点至141.06%,在行业中处于较低位,贷款拨备率较上年末减少0.14个百点点至2.46%,在行业中同样处于较低位。

踩雷恒大,房地产贷款引关注

公开资料显示,民生银行由中华全国工商联于1996年负责组建,发起人包含广州益通集团公司、山东泛海集团公司等,在2000年上市时,其第一大股东为刘永好创立的四川新希望。

或许因为如此,民生银行对房地产行业也较为重视,在2018年至2019年两年中,房地产贷款是民生银行贷款总额占比最大的行业业务,甚至2018年,民生银行对房地产行业的贷款增量,在重点上市银行中排名第一,在此基础上,民生银行对公贷款规模也出现明显增长。

据了解,在其巅峰时期,民生银行与至少24家房企达成战略合作协议,中国恒大、新力控股、花样年等房企均在其中,结果可想而知,随着房企的逐渐爆雷,民生银行也陷入巨大风险敞口中,仅中国恒大一家就借了293亿元。

不仅如此,据财熵此前报道,2021年下半年至今年年初,民生银行旗下的民生加银添鑫纯债基金、民生加银平稳添利等多只基金清盘,疑似因踩雷地产债而遭清算。其中民生加银添鑫纯债基金重仓时代中国、融创和宝龙地产,可见民生银行在房地产行业的踩雷数量之多。

而截至今年上半年末,民生银行集团口径房地产业贷款余额达3592.59亿元,对公房地产不良贷款率2.99%,较上年末增长0.33个百分点,显然,民生银行房地产风险敞口依然较大。

股东出逃、频收罚单

另外,民生银行股东也给其带来不小的风险,据民生银行三季报显示,泛海集团持有民生银行18.03亿股,持股比例4.12%,但今年以来,泛海集团所持民生银行股份已先后三次遭遇冻结。

不仅如此,泛海集团还因资金原因,对民生银行进行了减持,仅2021年7月15日到30日之间,就被动减持了民生银行H股约2.61亿股,显然,泛海集团已陷入了困境。

但截至今年9月末,泛海集团在民生银行的授信还为212亿元,风险程度溢于言表。

除此之外,民生银行在内控方面也同样稍显不足。

今年上半年,股份制银行一共收到279张罚单,罚单金额共计17679.79万元,其中民生银行收到33张罚单,被罚金额3446万元,为同期股份制银行中被罚金额最多的银行,在整个行业中位列第二。

其中3月16日的罚单信息中显示,民生银行太原分行因未经总行授权开展兜底承诺业务,未按照会计原则进行财务核算,公章使用登记簿记载不真实,未按照“穿透”原则计提拨备,发放实际承担风险的委托贷款,在理财业务投资运作过程中提供隐性担保等违法违规行为被山西银保监局责令改正,并罚款1710万元。成为今年以来的千万罚单之一。

在此情况下,也难怪民生银行高管高薪酬会成为业内外关注的焦点了。

银保监会定调下半年监管重点!防止房地产贷款乱象回潮

经济企稳复苏之际民生银行业绩发布会重点关注!涉及资产质量、净息差、房地产风险敞口等,金融防风险民生银行业绩发布会重点关注!涉及资产质量、净息差、房地产风险敞口等的重要性再度凸显。

7月23日民生银行业绩发布会重点关注!涉及资产质量、净息差、房地产风险敞口等,据银保监会官网民生银行业绩发布会重点关注!涉及资产质量、净息差、房地产风险敞口等,银保监会近日召开2020年年中工作座谈会暨纪检监察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总结上半年工作,研究分析当前形势,安排下半年重点任务。银保监会党委书记、主席郭树清出席会议并讲话,驻会纪检监察组组长、党委委员李欣然对纪检监察工作进行部署。银保监会党委委员、副主席黄洪主持会议,党委委员、副主席曹宇、周亮、梁涛、祝树民出席会议。

打开APP 阅读最新报道

对下半年监管工作的部署是重头戏,本次会议主要从以下五大方面做出安排:一是坚决落实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二是深化金融领域反腐败工作;三是全力以赴促进经济社会恢复正常循环;四是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五是完善银行保险机构公司治理。每个方面又会提出多项具体的目标要求。

会议指出,今上半年贷款年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严峻考验和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银保监会全力支持经济社会恢复发展,持续深化金融领域改革开放,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要提早谋划应对银行业不良资产大幅增长,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严格资产质量分类,做实利润、提足拨备、补充资本,增强风险抵御能力。坚决防止影子银行死灰复燃、房地产贷款乱象回潮和盲目扩张粗放经营卷土重来。进一步强化底线思维,立足国内做好自己的事情,争取战略主动,做好长期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充分准备。

有银行业分析人士对记者表示,银保监会近期多次强调银行要做实利润、提足拨备,提前应对不良资产可能出现的大幅增长,预计在近期各家银行陆续公布的中期业绩上就会有所体现。大型银行和中小银行由于在客户群体、业务结构和资金成本等方面存在差异,受疫情影响程度也呈现分化;复杂的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导致部分区域和行业风险暴露加剧,加之在强监管环境下不良认定趋于严格,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整体有所上升,中小银行资产质量指标弱化更为明显,在对待区域性中小银行风险的问题上还需就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坚决惩治重大金融风险背后腐败问题

金融反腐近年来持续保持高压态势,且呈现出与重大金融风险一起暴露的特点。本次会议强调,要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深化金融领域反腐败工作,坚决惩治重大金融风险背后的腐败问题。

重大金融风险的积聚有时往往是有道德风险的“作祟”,腐败、违规违纪行为相伴而行。例如,包商银行风险处置的过程中,就有多位内蒙古原银监部门的官员“落马”。近日,包括原银监会山西监管局局长张安顺在内的多位山西金融业官员,亦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正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近期消息称,金融领域腐败有其自身特点,权力与资本相互勾结,扭曲金融资源配置,侵蚀金融监管体系,加剧金融风险集聚,其专业性、技术性、隐蔽性更强。其中,金融监管机构是金融领域的守门人,金融监管者以权谋私,势必导致金融领域一系列连锁反应,给市场稳定造成严重不良影响,甚至威胁金融安全,酿成重大风险。

会议强调,要坚持查清问题、防控风险、追赃挽损、弥补短板、重塑生态“五位一体”协同推进,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紧盯重点部门和关键岗位,全面推进廉政风险排查防控,规范系统工作人员个人投融资行为。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切实为基层减负。

双底线思维,提早谋划应对银行业不良资产大幅增长

自“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强监管,防止资金‘空转’套利后,金融监管部门陆续释放出强监管信号,如央行边际调整货币政策避免资金利率过低引发套利、监管压降违规结构性存款等。即便经济遇到较大下行压力,也不会放松对金融风险积聚的警惕,这体现出稳增长与防风险是两大并行不悖的宏观调控主线。

中诚信集团董事长毛振华近日指出,2008年以来,稳增长、防风险的双底线思维就成为宏观调控的中国经验。所谓双底线,是指经济保持一定增长,为防风险赢得时间和空间,但要避免因增长而加剧风险;防风险利于经济长远健康发展,但也需避免防风险节奏和力度不当危及经济增长。

银保监会对下半年工作重点的部署中,同样体现出双底线思维。会议指出,要紧扣“六稳”“六保”要求,把稳企业保就业和服务民营小微企业更好结合起来,全力以赴促进经济社会恢复正常循环。进一步落实落细各项金融纾困政策,聚焦暂时遇困但仍有前景的企业,有效防范道德风险,防止“僵尸企业”搭便车。综合采取坚决整治不当收费、合理降低费率、加大贷款优惠等措施,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推动金融系统全年向各类企业合理让利1.5万亿元。大幅增加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中长期资金支持,精准支持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和“两新一重”项目建设。

防风险同样不含糊,本次会议重点提出以下具体目标要求,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

一是提早谋划应对银行业不良资产大幅增长,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严格资产质量分类,做实利润、提足拨备、补充资本,增强风险抵御能力。

二是坚决防止影子银行死灰复燃、房地产贷款乱象回潮和盲目扩张粗放经营卷土重来。

三是确保如期完成网贷风险专项整治,实现风险出清。

互金整治领导小组和网贷整治领导小组此前明确,要争取2020年基本完成互联网金融和网贷风险专项整治的主要目标任务。数据显示,专项整治以来,全国累计有5000多家P2P网贷机构退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全国实际在运营的P2P网贷机构139家,较2019年初下降86%;借贷余额下降75%;出借人数下降80%;借款人数下降62%。机构数量、借贷规模及参与人数连续21个月下降。

四是依法依规处置不法金融集团和重大风险事件,进一步提高监管工作透明度,发挥社会公众监督作用,丰富审慎监管强制措施,加大惩治力度,提升处罚效率。

光大证券(601788,股吧)首席银行业分析师王一峰曾表示,受内外部多重因素影响,我国经济中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逐渐暴露,表现为企业端债务杠杆偏高、信贷资源集中于周期性行业、地方政府债务压力加剧以及风险事件频发等,金融风险处于易发高发期。对银行业来说,风险总体可控,但结构分化,城商行、农村金融机构抗风险能力相较于大中型银行弱一些,面临较大的资本补充压力。

穆迪近日发表的一份新报告指出,2020年第一季度中资银行的资产质量、资本水平和盈利能力有所下降。同时,2020年3月底银行体系的不良贷款率从2019年底的1.86升至1.91%,鉴于贷款逾期率上升的充分反映存在滞后性,因此银行体系的不良贷款率可能会进一步上升。由于消费者信心在一段时间内仍将疲弱,因此资产质量压力在可预见的未来会持续存在。

银行业分化的趋势在疫情影响下会更为突出。中诚信国际金融机构部总监温宇琪表示,随着监管政策导向继续强化及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形成机制的逐步完善,银行业整体息差水平仍面临较大压力,同时在资产质量下行压力下,拨备计提上升,整体盈利能力呈弱化趋势,中小银行表现更为明显。同时,复杂的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导致部分区域和行业风险暴露加剧,加之在强监管环境下不良认定趋于严格,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整体有所上升,其中中小银行资产质量指标弱化更为明显。此由于在受到疫情直接冲击的行业和中小微客户方面,中小银行的信贷投放占比更高,因此受到的影响将高于大型银行。

此外,因不同区域的经济特点不尽相同,区域性中小银行机构的信用状况及受疫情影响程度均呈现差异。中诚信国际以浙江、江苏和广东为例,指出东部地区总体经济较为发达,居民富裕程度和经济活跃度较高,为银行发展营造民生银行业绩发布会重点关注!涉及资产质量、净息差、房地产风险敞口等了良好的环境,整体银行业务发展和财务表现处于全国较好水平,但疫情冲击下区域小微民营制造业及外向型经济仍易出现一定波动,从而影响到银行资产质量;而中西部地区由于经济体量相对较小,工业基础较为薄弱,经济活力与东部相比较为不足,银行业务和收入结构较单一,贷款行业和客户集中度相对较高,整体抗风险能力较弱,较之东部区域银行,资产质量和盈利更易受到疫情的冲击。

为应对潜在的资产质量劣变冲击,银保监会近期多次强调银行业要做实利润、提足拨备、补充资本,增强风险抵御能力。有银行业分析人士对记者表示,预计利润、拨备等指标的变动在近期各家银行陆续公布的中期业绩上就会有所体现。

持续完善公司治理

完善银行保险机构公司治理是近年来银保监会持续的监管重点。本次会议再次强调,严格规范股东股权管理,加强股东资质审查,实施股东入股“承诺制”,对违法违规问题股东坚决实施行业禁入。强化“两会一层”履职监督,督促提升董事专业性独立性,强化监事会依法独立行使监督职责,加强高管层履职行为规范。进一步规范信息披露范围和内容,建立重大违法违规股东公开常态化机制,强化外部监督和市场约束。

除对“两会一层”继续严监管外,下半年拓宽中小银行资本补充来源将会有更多实招落地。银保监会日前透露,将有2000亿地方专项债限额,支持18地区的中小金融中小银行,允许省级政府按照规定发行专项债券,用于认购中小银行的可转换债等合格资本工具。根据安排,使用地方专项债补充中小银行资本实施方案由省级政府结合辖内实际牵头制定,方案成熟一个上报一个,经由银保监会会同相关部门审核通过后,由省级政府向财政部提出正式申请。目前有需求的省份正在起草完善本省的中小银行深化改革和补充资本的相关实施方案。

穆迪副总裁/高级信用评级主任诸蜀宁近日表示,风险加权资产的快速增长导致资本水平下降,2020年第一季度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平均下滑了4个基点。同期以年化资产利润率衡量的盈利能力也下降了4个基点,达到0.98%,并可能因净息差收窄和信贷成本上升而持续承压。

此外,会议提出,要稳步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保持地方金融组织体系完整性,尤其要保持农信社或农商行县域法人地位总体稳定。进一步优化保险监管机制,加快保险资金运用改革,强化保险在灾害防护体系中的作用,加快发展巨灾保险,推动养老保险第三支柱建设扩大试点。

四大行每年给国家提供多少财富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民生银行业绩发布会重点关注!涉及资产质量、净息差、房地产风险敞口等,2021年四大行实现营业收入合计超过3万亿元民生银行业绩发布会重点关注!涉及资产质量、净息差、房地产风险敞口等,达30106亿元;净利润合计11234.19亿元,相当于日赚30.78亿元。

3月30日,四大行2021年年报披露完毕。2021年,中国经济经历了多重考验后呈现出持续稳定恢复的态势,银行业尤其是国有大行运行稳中有进、稳中向好,业务竞争力进一步增强,业绩也录得近年来新高。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2021年四大行实现营业收入合计超过3万亿元,达30106亿元;净利润合计11234.19亿元,相当于日赚30.78亿元。与此同时,四大行资产质量持续向好,不良率全部下降,拨备覆盖率全部提升,风险抵御进一步增强。

3月29日、30日两天,四大行也陆续召开业绩发布会,一众高管出席回应投资者关注关心的问题。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这些问题主要集中在业绩高增原因及展望、近期及全年信贷投放目标、资产质量变化、净息差走势、普惠金融增长规划等问题。

工行:多项指标保持银行业首位,助力稳定经济大盘

财报显示,2021年工商银行(601398.SH/1398.HK)在收入规模、利润总量、资产规模、存款规模方面均保持全球银行业首位。全年实现营业收入8609亿元,比上年增长7.6%;净利润3502亿元,比上年增长10.2%;拨备前利润6275亿元,比上年增长5.5%。资产规模为351714亿元,比上年末增长5.5%;存款总额264418亿元,比上年末增长5.2%。

与此同时,工商银行资产质量持续改善。截至2021年末,该行不良贷款率1.42%,比年初下降16BP,降幅创近年新高,基本恢复到2019年水平;逾期额和逾期率实现“双降”,逾期贷款率1.23%,逾期不良剪刀差-385亿元,连续7个季度为负,创历史新低;全行关注贷款率比年初下降0.22个百分点。

据了解,工商银行通过加强对新增融资的准入筛查,把好信贷的准入关,对风险贷款做到了早预警、早识别、早干预、早化解,系统排查和治理重点领域、重点客户风险,做实、做细风险管控。同时,综合运用多种方式持续加大对不良贷款的处置力度,处置不良贷款超过1900亿元;严格拨备计提,2021年拨备覆盖率205.84%,比上年末提高25.16个百分点。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民生银行业绩发布会重点关注!涉及资产质量、净息差、房地产风险敞口等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需要金融进一步提升对实体经济的服务水平。面对新情况新要求,工商银行行长廖林在业绩发布会上分享了该行2022年信贷投放思路。他表示,今年工商银行把支持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按照靠前发力、协同发力、精准发力的总体思路,推动投融资在增量上适度增长,总量上结构优化,存量上结构调整。“民生银行业绩发布会重点关注!涉及资产质量、净息差、房地产风险敞口等我们有能力继续让利实体经济的同时,在助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工商银行副行长张文武也在发布会上表示,2022年工商银行将继续从服务实体经济和全行经营发展大局出发,平衡好业务发展与风险管控的关系,以高质量风控助力高质量发展,确保资产质量平稳可控。

在具体工作方面,张文武介绍:一是提升信贷经营绩效,持续加强对国家重大项目、制造业、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金融、乡村振兴等领域的金融服务,不断增强投融资与实体经济的适配性,夯实资产质量长期优化的基础;第二,强化重点领域风险精准化解,抓实重点领域贷款的精细化风险管理,加大重点分行、重点区域资产质量攻坚力度,推动重点领域的资产质量整体提升;第三,加快推进信贷管理的创新赋能,发挥科技硬实力,推动风险监控智能化和数字化升级。加大信贷专家队伍建设和从业人员专业素养提升,为信贷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农行:县域贷款达6.2万亿,施以援手实现互利共赢

农业银行(601288.SH/1288.HK)年报显示,2021年该行业绩表现亮眼,稳健增长势头不减。截至2021年末,总资产突破29万亿,达290691.55亿元,较年初增长6.9%;全年实现营业收入7217.46亿元,增速为9.5%;归属于上市公司净利润2411.83亿元,增速为11.7%。

从资产质量情况看,农业银行资产质量持续改善,不良率逐季下降、拨备逐季提升,风险抵御能力不断加强。截至2021年末,该行不良贷款率为1.43%,比上年末下降0.14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299.73%,比上年末提升33.53个百分点。先行指标也继续向好,逾期贷款和关注类贷款均实现“双降”,逾期贷款率为1.1%,比年初下降0.2个百分点,关注类贷款占比1.48%,比年初下降0.53个百分点。

作为服务乡村振兴的领军银行,农业银行在县域金融服务的业绩表现备受市场关注。截至2021年末,农行县域贷款余额6.2万亿元,比年初增加9130亿元,增速17.2%,高于全行贷款平均增速4.0个百分点,贷款增量、增速、余额占比均创近十年来新高,其中粮食安全、乡村产业、乡村建设贷款增速分别为17.0%、20.6%和14.8%,金融服务成效显著。

支持普惠金融、绿色信贷方面,截至2021年末,农业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32万亿元,增速38.8%,连续12年完成监管要求;绿色信贷余额1.98万亿元,比年初增长30.6%。

数字化转型成效显现,2021年农业银行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十大工程”建设,全年信息科技资金投入总额198亿元,数字化转型取得一系列标志性应用成果。如,掌银注册用户达4.01亿户,月活跃客户达1.5亿户,存量、增量均居同业第一;“农银e贷”余额突破2万亿元,增速63%,不良率0.53%,比年初下降0.14个百分点;推出“智迎客”“智挽客”系列产品,向客户提供精准化、智能化的金融服务。

在当日举行的业绩发布会上,农业银行行长张青松率高管层出席,回答了包括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内的13位分析师/投资者/记者的提问。张青松表示,2021年该行着力强化“三农”和实体经济金融服务,持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沉着应对各类风险挑战,业务经营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并具体从八个方面详细陈述了具体的发展情况。

“盈利增长的驱动因素,具体有三个:一是持续加大服务实体经济力度,资产规模增长较快;二是中间业务实现了稳健增长;三是其他分期收入受市场利率下行等因素影响,实现了较高增长。”张青松在分析业绩情况时表示。

张青松称,在当前宏观经济面临三重压力之下,部分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业务经营面临一定的困难,“农行是国有银行,有责任也有能力施以援手,这是互利共赢的必然选择。近年来农行一直以务实的举措,减税让利,同时不断完善自身,因此,我们有信心在有效服务实体经济、严格落实国家减费让利基础之上,实现自身的商业可持续发展。”

中行:经营效率逐步提升,主动为经济发展“造风”、造势

中国银行(601988.SH/3998.HK)财报显示,截至2021年末,该行资产总额为26.72万亿元,较年初增长9.51%;负债总额为24.37万亿元,较年初增长9.59%;全年实现营业收入为6055.59亿元,同比增长7.08%;股东应享税后利润2166亿元,同比增长12.28%。

2021年,中国银行(601988)平均总资产回报率(ROA)为0.89%,净资产收益率(ROE)为11.28%,同比分别提升0.02和0.67个百分点;净息差为1.75%,成本收入比(中国内地监管口径)为28.17%。

中国银行资产质量保持平稳,不良余额与不良率“一升一降”。截至2021年末,该行不良贷款余额为2087.92亿元,较年初增加15.19亿元;不良率为1.33%,下降0.13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187.05%,较年初提升9.21个百分点;资本充足率达到16.53%,较上年末提升0.31个百分点。

在业绩发布会上,中国银行行长刘金用营业收入迈上新台阶、收入结构明显改善、经营效率逐步提升三个特点来总结该行业绩表现。

“去年一年,我行加大信贷投放,助力市场主体降低综合融资成本,积极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同时实施‘量价双优’策略,控制负债成本的增长,有效遏制了净息差下降的势头。”刘金表示,去年下半年以来,净息差保持稳定,有力支持了营业收入的稳步增长。

营收结构方面,刘金介绍称,该行在认真落实国家减费让利政策要求的同时,也积极把握资本市场发展机遇,加大产品服务创新,加快拓展财富管理与线上业务,基金代销、理财资管、托管、互联网支付等业务收入实现较快增长,促进了收入结构的优化。

“展望今年全年,中国经济发展虽然面临着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但是我们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中国银行希望能够主动为经济发展‘造风’、造势,充分发挥我们自身的特色优势,融入国家经济发展的大局,保持新增贷款适度增长,服务实体经济复苏、繁荣。”刘金称。

建行:总资产超30万亿,纵深推进新金融行动

建设银行(601939.SH/0939.HK)财报显示,截至2021年末该行资产总额达30.25万亿元,增幅7.54%;负债总额27.64万亿元,增幅7.37%;其中吸收存款22.38万亿元,增幅8.56%。

业绩方面,建行实现净利润3039.28亿元,较上年增长11.09%;利息净收入增长5.12%,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增长6.03%;资产质量方面,截至2021年末不良贷款余额为2660.71亿元,较上年增加53.42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42%,较上年下降0.14个百分点;关注类贷款占比2.69%,较上年下降0.26个百分点。

近年来建设银行纵深推进新金融行动,引导金融资源精准滴灌经济社会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建设银行董事长田国立在业绩发布会上再次对新金融的内涵进行了诠释,在其看来,新金融更多的是在新发展理念之下的一种新的金融思维方式。传统金融已经发展几百年,对人类的社会进步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但进入信息时代,人类的需求越来越广泛,金融也就需要用一套新的语言和逻辑去重构,“特别是金融危机后,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特别大的启示,就是金融如何更好地服务社会。”

“所以新金融理念其实就是以人民为中心,但同时也有手段(去实现)。过去想服务更广大的80%客户,有时候能力也达不到,但是新的金融科技加持了我们服务社会的能力。”田国立说道。

截至2021年末,建设银行发放贷款和垫款净额18.17万亿元,增幅11.95%,其中境内对公贷款新增1.2万亿,增速为14.8%,增幅明显。建设银行副行长纪志宏表示,该行在发挥基础设施领域传统优势基础上,加大了对于绿色、普惠、制造业、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信贷投放的力度,更好地满足实体经济的融资需求。

“当前我国经济面临着三重压力,需要金融机构更加主动作为,大银行要发挥好主力军作用。”纪志宏称,下一步该行将继续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继续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保持新增贷款适度增长,同时根据宏观政策的导向,市场的变化和客户的需求,合理把握信贷投放的节奏。

具体到未来信贷投放的重点,纪志宏表示,一是聚焦实体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继续做好对普惠金融、科技创新、制造业、绿色发展、乡村振兴等领域的全方位的金融支持,保持重点领域信贷占比稳中有升;二是精准做好国家重大项目的对接,做好“两新一重”等领域的信贷投放,支持好适度超前开展的基础设施投资;三是保持房地产贷款平稳有序投放,更好地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四是支持好扩大内需,持续加强生态场景建设,提高数字化经营和风控能力,发展好消费金融。同时促进区域经济金融良性循环,做好重点区域信贷服务的同时,也适度加大对中西部、东北地区信贷投放支持力度。

关于民生银行业绩发布会重点关注!涉及资产质量、净息差、房地产风险敞口等的信息  第1张

民生银行业绩发布会重点关注!涉及资产质量、净息差、房地产风险敞口等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民生银行业绩发布会重点关注!涉及资产质量、净息差、房地产风险敞口等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海报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s://baikehd.com/news/31435.html

相关推荐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