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 正文

丰田现代领先,广汽SAIC紧随其后氢燃料电池汽车是趋势还是噱头?的简单介绍

今天百科互动给各位分享丰田现代领先,广汽SAIC紧随其后氢燃料电池汽车是趋势还是噱头?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本文目录: 1、电动汽车和氢燃料汽车哪个会是未来的趋势?

今天百科互动给各位分享丰田现代领先,广汽SAIC紧随其后氢燃料电池汽车是趋势还是噱头?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

电动汽车和氢燃料汽车哪个会是未来的趋势?

关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一直以来都是争论不休的话题,说到新能源,大家第一时间就会想到电动汽车,可新能源可不止电动汽车一种,还有被大家忽视的氢燃料汽车,但从目前的市场来看,电动车已经占据了新能源车的主导地位,但同时续航里程以及实际环保效果方面也一直都存在争议,而进入市场较晚的氢燃料汽车在新能源市场走向和占有率中明显吃亏。

从目前来看,纯电动汽车的发展远远领先于氢燃料汽车。目前,汽车消费政策向新能源倾斜,导致国产电动车被骗后快速增长。由此可见,电动汽车是目前的趋势。然而,与纯电动汽车相比,氢燃料汽车仍有许多优势。首先,氢燃料汽车充满氢燃料的时间很短,充满燃料的时间不到5分钟,甚至连超级充电桩也要30分钟左右才能给电动汽车充电。未来可能还有改进的空间。然而,由于物理规律,很难预测能达到什么水平。

另外,氢燃料汽车可以达到650公里,与目前国内纯电动汽车的运力相比,氢燃料汽车令人敬畏,氢的能量密度相当高,燃料电池是汽油的两倍多。因此,氢燃料电池汽车的行驶里程是相当强大的,比如丰田的Mirai里程可以达到700公里,而丰田优良的舒适性之前就已经释放出来了。ride概念车的续航里程可达1000公里,目前纯电动汽车无法实现,不会影响现有的电网系统。而且,氢燃料电池汽车在运行过程中只产生空气和水,燃料电池不存在回收利用的问题,因为它是随时用来发电的,所以不需要堆积笨重难回收的电池。纯电动汽车靠充电,废旧电池的回收利用也是一大难题。因此,在环保方面,氢燃料电池汽车也有优势。

然而,就生产和技术成本而言,氢燃料电池汽车的技术和结构非常复杂。氢燃料汽车主要依靠氢气和氧化反应产生电能来驱动发动机。然而,这需要贵铂作为催化剂,这大大增加了成本。这也是氢燃料汽车发展的瓶颈之一,长期无法解决。在测量氢燃料汽车的燃油经济性时,计算出每1公里的油耗约为0.6元。纯电动汽车只需不到0.1元。制造汽车的成本决定了售价。因此,目前很难生产出廉价的氢燃料电池汽车。目前已知只有佛山建加氢站,其他城市尚未普及,车辆使用受到很大限制。即使在日本,在建的氢站也只有100座,而电动车的快速充电站却有7000座。氢燃料电池汽车的便利性仍低于电动汽车,电动汽车的便利性仍低于传统燃料汽车。

氢燃料电池车归根到底还是要在技术上取得突破,比如,找到铂金的替代物和低成本制取高纯度氢气的方法。至于加氢站的建设,可以在传统加油站设立加氢区,这样就能够很快的向市场铺开。而纯电池车所面临最重要的问题及时电池密度太小,这也导致续航能力低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则是废电池回收问题。不过按照现在新能源的发展趋势,未来恐怕依然是电动汽车的天下!

丰田现代领先,广汽SAIC紧随其后氢燃料电池汽车是趋势还是噱头?的简单介绍  第1张

氢燃料电池汽车是真的吗?新能源的根本出路是什么?

近年来,关于汽车新能源技术的信息层出不穷。其中,一些以此名义私下敛财的行为,比如去年某地某单位的“水氢发动机”骗局等等,让人们开始对此心生疑虑。然而,氢燃料电池汽车的概念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尤其是在本田、丰田、现代等之后相继推出了自己的氢燃料电池车型,这种新能源汽车似乎离大众越来越近了。其实说到氢燃料电池,并不是近几年才发明的新技术。它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航天科技领域。1965年,世界上第一个氢燃料电池,由美国电气公司制造,正式用于美国双子座5号宇宙飞船。所以氢燃料电池是不是骗局这种观点简直是无稽之谈!氢电池最大的优势就是零排放,对于日益严格的排放标准来说绝对是福音。氢燃料电池除了零排放,还有续航能力高、燃料补给速度快、超低噪音等,这些都是目前新能源汽车所不具备的。在随后的几十年里,加拿大正式成立了一家从事氢燃料电池研究的公司。在这家公司的努力下,氢燃料电池的技术得到了极大的突破,现在已经拥有了绝对的全球技术垄断地位。这家公司的名字叫做Ballard,属于全球氢燃料行业的领军地位。甚至包括奔驰、大众、福特、丰田、本田在内的很多车企都在使用Ballard的技术。中国最早的企业:郭虹氢能,也于2016年与Ballard正式签署了合作协议。郭虹氢能公司将成为Ballard在中国市场的主要合作伙伴,致力于推动氢燃料电池在中国的普及和应用。但如果要真正用于民用汽车,这条路上还有很多障碍需要突破。其中重要的问题之一就是如何保证氢气在整个储存过程中始终保持足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氢气是一个极其易燃的气体,腐蚀性强,会对存储容器造成致命的伤害。因此,目前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储氢技术依然是许多企业面临的重要瓶颈之一。除此之外,还需要建立一整套产业链,如氢气的获取、提纯、储存、运输,以及加氢终端的建设等。这需要大量的资金成本才能实现。综上所述,氢燃料电池汽车这种新能源汽车技术尚未普及。虽然氢燃料电池技术被认为是继锂电池等新能源汽车技术之后,下一代划时代的新能源技术。但要实现它的普及,还需要解决很多难题,包括技术难题和人才培养等。只有人才的进步才能推动氢燃料电池技术更快的发展。

氢燃料电池车有望成为未来汽车发展的方向!燃料电池车会是未来的风口么?

氢燃料电池车有望成为未来汽车发展的方向!燃料电池车会是未来的风口么?氢能被称为“终极能源”其未来的产业化有无限的想象空间。但是目前制约氢能源产业发展的最大障碍不是技术而是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我国央企中石化等正在对加油站合建加氢站的问题进行全面的布局。预计后续加氢站的建设会在我国取得突飞能进的结果!

氢燃料电池汽车一定会成为未来的主流新能源车。目前主要发展的方向是氢燃料电池汽车,丰田已经有成熟的汽车产品上市销售了,续航超500千米。下图为丰田MIRAI燃料电池汽车。

1.氢气属于二次能源,易获得。氢气属于二次能源,产生途径很多,可以电解水制氢,也可以通过化工产生的副产物获得,取之不尽。即使在自然资源匮乏的地区也可产氢,也有多种途径获取氢气。

2.存储运输方便,零排放。氢气易于储存和运输,可以通过汽车或者管道等多种途径运输。作为汽车燃料被使用时,没有燃烧过程,只是电化学催化反应,将氢和氧结合生成水,实现零排放,符合绿色地球的发展理念,未来有很大市场潜力。

3.续驶里程长,加氢方便。氢燃料电池汽车加氢和传统汽油车一样,几分钟就可以搞定,十分方便。一次加氢,可以满足500公里以上的续驶里程,与传统车不相上下,无里程忧虑。下图为正在加氢的汽车,跟加油一样简单快捷。

就目前,氢燃料电池主要存在的问题是成本太高,配套缺失。这些随着技术的发展以及国家的政策支持,是很有机会得到改善和发展的。未来汽车市场,一定会有氢燃料电池车一席之地。

氢燃料乘用车有没有未来?大众和丰田给出完全不同的答案丨车壹条

文|耿慧丽

图|来源网络

20世纪初,面对技术升级以及节能环保丰田现代领先,广汽SAIC紧随其后氢燃料电池汽车是趋势还是噱头?的双线压力,德国大众等欧美车企选择了”TSI+DSG”的技术路线,丰田等日系车企选择了混合动力技术路线,结果谁胜出?至少在中国市场,大众一方取得压倒性的胜利。

如今在(氢)燃料电池 汽车 上,大众和丰田再次做出不同选择。大众方面已经明确表示“氢燃料乘用车是严重错误”,与大众同一条战线的还有戴姆勒和日产等。原本计划在2020年东京奥运会上隆重展示自家燃料电池 汽车 技术的丰田,虽然被疫情打乱了“秀肌肉”的计划,但丰田不会轻易改变多年押宝的技术路线。

尽管越来越多的车企放弃燃料电池 汽车 ,但在这条赛道上,丰田并不孤单,还有德国宝马与韩国现代两大“盟友”。 在大众、丰田等国际 汽车 巨头对于燃料电池 汽车 的态度明显分歧的情况下,这一次技术路线的选择,丰田现代领先,广汽SAIC紧随其后氢燃料电池汽车是趋势还是噱头?我们站大众还是站丰田?

燃料电池 汽车 ,曾经被称为 汽车 的终极未来。不过,对于这一论断,国际车企巨头们的态度越来越分化。

据外媒报道,4月23日,戴姆勒旗下的梅赛德斯-奔驰宣布终止开发氢燃料电池乘用车的计划,并将停止生产唯一的燃料电池车型GLC F-CELL。原因是成本过高,大约是同等规格的纯电动 汽车 成本的两倍。

戴姆勒对燃料电池乘用车按下终止键,虽然令人瞩目,但并不令人意外。因为奔驰这个燃料电池乘用车项目,是2013年时与福特、日产三家联合进行的合资项目,以对抗丰田宝马的燃料电池技术联盟。

按照当初计划,三家的联合研发团队最早会在2017年推出价格适中、批量生产的燃料电池 汽车 ,但未能如期实现目标。2018年,日产 汽车 决定停止与戴姆勒、福特合作开发燃料电池 汽车 的计划,今后将主要力量用于发展电动 汽车 。福特也在日产之前宣布退出这一合资项目。

戴姆勒在坚持一年多以后,也因燃料电池 汽车 投入高、公司2019年财务指标吃紧等原因关闭这一项目。这也意味着在丰田之外,氢燃料电池研发的一大主力阵营彻底解散。

今年3月,在旗下重磅纯电动车ID.3即将交付之际,德国大众再次发文力挺电动 汽车 路线,明确声称“对于乘用车,应用氢燃料是严重错误。”原因是在能效转换、成本上电动车都更具优势。

和丰田一样积极押注燃料电池 汽车 的本田,也在去年10月宣布暂时搁置燃料 汽车 在乘用车领域的拓展,下一代燃料电池车推迟2-3年推出,先将经营资源投向电动车上。与本田结盟研发燃料电池车的通用也是同样的节奏。

从行业人士的分析来看,大众等欧美车企巨头放弃燃料电池车的背景主要有丰田现代领先,广汽SAIC紧随其后氢燃料电池汽车是趋势还是噱头?:“排放门”的巨额赔偿压力、中国等新兴战略市场增速放缓导致营收预期降低,电动化与智能化的升级转型需要持续高投入等。 虽然不看好燃料电池乘用车的前景,车企巨头普遍看好这一技术在商用车领域的前景。 戴姆勒将燃料电池技术转入与沃尔沃重卡合资的新公司。

不过,即便别家都退出,丰田仍很有可能坚持燃料电池技术路线。此前在欧美车企普遍不看好的情况下依然坚持发展混合动力技术,终于等来混合动力技术越来越受欢迎的经历,已经让外界看到丰田的坚持与韧性。按照规划,丰田原计划在2020年东京奥运会期间重点展示(FCV)MIRAI等燃料电池车,但受疫情影响这一计划被打乱。

但正如当初坚持混合动力技术一样,已经在燃料电池车领域投入20多年的丰田不会轻易改变自己的技术路线,根据规划,丰田从2020年左右开始大规模生产氢燃料电池车,在2025年将燃料电池车进一步推广至SUV、皮卡、商用卡车等领域,并将燃料电池 汽车 的续航里程提升至700到750公里,并实现1000公里的技术突破,同时降低生产成本。

同时,吸取此前的经验教训,丰田已经公开包括燃料电池技术在内的5000多项技术专利。在中国,丰田也已完成战略布局,与北汽福田、亿华通等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借着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契机在中国推广燃料电池 汽车 。

与丰田在燃料 汽车 方面结盟的宝马也依然在推进,其在4月中旬首次披露首款燃料电车BMW i Hydrogen NEXT的技术细节,并表示将在2022年小规模量产。

韩国现代在燃料电池车上更为激进,2013 年便推出了全球首款量产氢燃料电池车途胜 ix FCEV。 2017年现代 汽车 推出的氢燃料 汽车 在技术参数上已经碾压丰田和本田。韩国现代背后是视燃料电池技术为“黄金机会”的韩国政府,按照2018年时发布的规划,韩国计划到2022年建成310个加氢站,为1.6万辆燃料电池 汽车 提供燃料。

燃料电池技术在海外降温的同时,在国内却开始不断升温。

此前,燃料电池与纯电动、插电式混合动力并列,一直是我国重点支持发展的新能源 汽车 技术三大路线,不过,由于技术门槛高、推广难度大,燃料电池技术一直被企业当做捎带投入一下的储备技术,而且主要是客车、重卡等商用车企业在做研发,乘用车企业投入的不多。

但自2018年国家领导人到日本丰田考察时参观燃料电池车以后,形势开始发生变化,政府将开展燃料电池版“十城千辆”工程的说法在业内广为流传。4月23日,四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完善新能源 汽车 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其中对于针对氢能和燃料电池 汽车 ,“选择有基础、有积极性、有特色的城市或区域,重点围绕关键零部件的技术攻关和产业化应用开展示范,中央财政将采取‘以奖代补’方式对示范城市给予奖励”。

尽管中央政府的官方文件中对于燃料电池技术依然看上去很克制,但地方与民间早已热情高涨。 上述四部委的那份文件被解读为明确了燃料电池版“十城千辆”的政策方向。

今年以来,河北、天津、山东、佛山、常熟等多地政府发布氢能行动纲领或发展规划,明确要大力投入加氢站与燃料电池 汽车 ,而在4部委的政府发布后,河南、铜陵等地方政府也相继出台大力发展氢能和燃料电池车的规划。这些政府对于当地氢能产业的规划少则百亿,多则上千亿。

地方政府闻风而动的同时,车企的态度也发生变化,此前一直研发燃料电池车的商用车企业更积极外,乘用车企业也有所变化,此前乘用车企业主要是上汽集团研发燃料电池 汽车 。去年11月,长安新能源 汽车 科技 有限公司英国氢燃料电池技术创新中心在英国伯明翰正式成立。广汽集团高层也表示要引入丰田氢燃料 汽车 做试点。上汽集团则于4月26日与上海机场集团签约,敲定燃料电池车的示范项目。

相较于地方政府的闻风而动、扎堆投入,商用车企业热情高涨、乘用车企逐渐动心,行业专家的态度更为冷静审慎。

国家新能源 汽车 创新工程项目专家组组长王秉刚对《车壹条》表示,最开始在国家的863工程中,燃料电池技术是排在第一位的,投入也是最多的。但最终电动化技术胜出,成为最先走向市场化的技术。一个技术能否实现大规模产业化,最终要看市场接受程度。目前来看,燃料电池技术更适合在一些条件适合的地区做局部推广。

2018年,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在天津泰达论坛上谈到燃料电池热, 提醒企业“要理性地分析技术本身,不能盲目跟风!” 其演讲的PPT中明确表示:“将纯电驱动进行到底!”

全国乘用车联合会秘书长崔东树同样认为,氢能源在乘用车领域没有机会,纯电动始终是核心路线。

氢燃料电池乘用车只看丰田Mirai?别忘这几家中国企业

[汽车之家 行业]? 在氢燃料电池汽车领域,似乎形成了这样一种默契:囿于政策、技术、成本和商业模式等多个因素,我国优先发展氢燃料电池商用车,氢燃料电池乘用车则被看作“储备性”路线,多年来不温不火。

即便早在12年前,我国就有氢燃料电池乘用车亮相,但是它们始终没有被投向市场,甚至连“试错”的机会都没有。难道,氢燃料电池乘用车在中国市场没有前景吗?未必如此。

沉寂多时的氢燃料电池汽车领域,正迎来一次产业小高潮。近两月来,长城、广汽、宝马等多家整车企业陆续发布氢燃料电池乘用车相关规划。其中,广汽将在2020年内开展示范运营。多年来在商业化道路上缓速发展氢燃料电池乘用车,开始进入实质性运营阶段。

■ 燃料电池乘用车产业“小高潮”

中国氢燃料电池汽车这次“挣”回了一些面子。

此前,氢燃料电池乘用车先发优势似乎都在国外企业。2014年12月,丰田汽车推出首款量产氢燃料电池轿车丰田Mirai。彼时,丰田汽车公司Mirai燃料电池车开发负责人田中义和称,丰田之所以在2014年底将Mirai推向市场,与日欧美等国对氢燃料电池汽车达成共识有关。同时,相比2008年,氢燃料汽车开发成本降低了95%。

2015年前后,日韩系和欧美系车企不断公布氢燃料电池乘用车。严格来算,早在2013年12月,现代就推出量产现代ix35 FCV车型;2016年本田推出CLARITY车型;2017年戴姆勒也推出全新氢燃料申池GLC-CELL概念车。

『丰田Mirai』

反观中国车企,则没有像丰田、现代和本田那样开展实质性进展。2014年上海车展,上汽亮相第四代荣威950插电式燃料电池汽车,最大续航里程400km。2016年,奇瑞在国家“十二五”科技创新成就展上,展示了一款艾瑞泽3燃料电池增程电动车,增程模式下可实现续航350km。不过,这仅是上汽和奇瑞的技术性展示。

2020年到来,中国车企在氢燃料电池乘用车领域的不同以往的动作,让人感受到了一波产业“小高潮”。

在不到一个月时间里,三家整车企业陆续发布氢燃料电池乘用车规划,并提出量产车型上市计划。7月20日,长城汽车发布“柠檬”平台。“柠檬”平台车型将匹配第二代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续驶里程可达1100km。根据规划,长城汽车首款氢燃料整车平台将在今年年内推出,并于2022年展示小批量氢能源车队,2023年推出成熟的燃料电池乘用车车型。

『广汽新能源Aion LX Fuel Cell在广汽科技日首发亮相』

广汽也紧随其后。7月28日,广汽首款氢燃料电池车Aion LX Fuel Cell在广汽科技日首发亮相。而这款车型也不单纯是展示车,广汽计划在今年年内投入示范运营。

造车新势力中也有燃料电池技术的簇拥者。8月10日,爱驰汽车在山西高平举办甲醇重整制氢燃料电池技术奠基仪式,旗下甲醇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生产基地正式动工。工厂投资额20亿元,建成后可实现年产8万台/套甲醇制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

除了上述企业之外,初步统计,包括海马、云度、红旗、上汽大通、长安等车企都开始在氢燃料电池汽车领域进行布局。可以说,从氢燃料电池乘用车领域布局情况来看,目前中国车企数量最多。这会是中国氢燃料电池乘用车崛起的开始吗?

■ 为什么要搞燃料电池乘用车?

首先回答这个问题:为什么一定要搞氢燃料电池汽车。

我们来看看我国面临的能源问题。有几组数据:一、目前我国70%和40%以上的石油、天然气都依赖进口;二、2019年我国碳排放量占全球29%;三、我国可再生能源占比约为14.86%,“三弃”(弃风、弃光、弃水)规模约为515亿度电;四、我国燃煤发电效率水平在38%-45%之间,2018年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约为0.506吨标准煤/万元,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5倍。

中国曾向世界承诺,2030年碳排放量将达到峰值。如何完成这个承诺?发展氢能产业是实现去碳的有效途径。当氢与氧发生反应之时,最终生成的便是水,无碳、无色、无味。

从大战略上来看,“去碳从氢”是未来必然趋势。当然,落实到具体产业,具备规模化优势的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必不可少。如果没有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的带动,中国要兑现2030年承诺,恐怕要打一个折扣。

再看看燃料电池汽车的优势。氢燃料电池汽车(Fuel Cell Vehicle,FCV),简而言之就是以燃料电池产生的电能为驱动力的新型电动汽车。相比传统汽车,FCV具有对环境零污染,加氢只需几分钟,续航里程足以满足用户需求。仅从产品本身来看,FCV优势十分突出。

其实,中国车企也从来没有忽视过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2008年开始,中国车企就在氢燃料电池乘用车领域不断投入。上汽、奇瑞、一汽、北汽、长城、爱驰等车企都展示过燃料电池乘用车产品。初步统计,2008年以来,国内市场先后出现20多款燃料电池乘用车。

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集中在商用车领域,也是不争的事实。同济大学燃料电池汽车技术研究所所长章桐教授如此解释,从技术角度来说,在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技术还不太成熟的时候,发展商用车难度相对较小。乘用车对相关零部件技术成熟度要求更高,推进难度也更大。

另一个原因便在于国家政策导向。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运营集中公共交通、物流板块,这样国家管控难度较小,从补贴角度来看也更容易操作。再加上地方政府力量的介入,公交车这样的区域性、公共属性强的产品,更成为重点支持的对象。

因此,有人认为我国乘用车更适合走纯电技术路线,大可不必发展氢燃料电池乘用车。

这个观点有失偏颇。我们从商、乘车型占比来看,截至2020年6月,我国汽车保有量达到了2.7亿辆,其中载货汽车仅为2944万辆,即使再加上公交车辆,商用车保有量占比也不高。

如果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仅拓展到商用车领域,那么整体市场容量将十分有限,这对我国节能减排贡献度远远不够。其次,未来加氢站基础设施利用率也会偏低。再则,氢燃料电池技术能否经得起考验,也必须深入私人消费领域。

从国际经验来看,氢燃料电池乘用车的市场成绩也有目共睹。2015年以来,韩国氢燃料电池乘用车销量持续上涨,2018-2019年期间更是大幅增长,其中2018年同比增长达到509.8%;2019年销量突破4000辆。日本氢燃料电池乘用车销量则在2017、2018年下滑后,2019年实现回升,2020年也将预计处于稳定回升趋势之中。

我们再以现代Nexo氢燃料电池车型销量数据为例,2018年,现代共计售出966辆Nexo;2019年达到了4987辆;2020年上半年销量为3292辆。现代汽车方面预计,该款车8月销量或将超过1万辆。

『现代Nexo将会是全球第二款销量过万的氢燃料电池乘用车』

这么来看,氢燃料电池乘用车走向市场,虽然暂时还不能称之为成功,但也算小有成就,至少获得了一次经受市场检验的宝贵机会。

■ 氢燃料电池乘用车瓶颈在哪里?

当然,发展氢燃料电池乘用车并非易事。

戴姆勒不久前就宣布,终止氢燃料电池乘用车研发计划。这意味着,这项自2013年起与福特和日产公司合作开发的项目宣告停止。戴姆勒放弃燃料电池项目,核心原因就是制造氢燃料电池乘用车的成本太高。

横亘在氢燃料电池乘用车的第一道难题就在于成本。乘用车作为直面消费者的产品,价格是决定其购买的重要原因。有机构对氢燃料电池汽车造价进行了初步统计,一辆燃料电池车的价格是锂离子电动车的1.5倍到2倍,是燃油车的3-4倍。如果氢燃料电池乘用车成本依旧居高不下,未来也将很难有市场。

基础设施是氢燃料电池乘用车面临的第二道障碍。如果未来由于加氢站布局不足,是不是也会出现类似纯电动汽车的充电难问题呢?截至目前,我国运营中的加氢站有59座,建设中的加氢站53座,规划建设中的加氢站20座,推动非常缓慢。

技术问题当然也不容忽视。同济大学汽车学院副教授马天才说,从产业链上看我国氢燃料电池发展,整车水平、系统水平和国外差距不大,不过越靠底层的关键材料越薄弱。

比如,电堆占氢燃料电池系统总成本25%以上,其核心材料几乎全部依赖国外厂家;在催化剂领域,国内消耗量是国外3-5倍,且主要来自国外企业,国内仅有几家企业可小批量生产;此外,质子交换膜、膜电极等,都主要依赖国外企业供应。

不过,我们认为氢燃料电池乘用车产业迎来了春天。上海重塑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林琦把全球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大致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燃料电池乘用车的开发阶段,包括丰田、本田、奔驰等乘用车企业牵头的燃料电池技术开发,为燃料电池技术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实现很多技术难题的突破。

第二个阶段为燃料电池商用车的开发阶段。过去三四年时间里,全球范围尤其是在中国市场,燃料电池商用车保持快速增长。无论是整车企业还是零部件企业,大家都把目标和未来逐渐看向了长续航、高重载的商用车方向。

第三个阶段,也就是从2020年起,是燃料电池汽车新征程的开始。氢能应用在全球的发展趋势逐渐明朗,商业化的场景已逐渐实现落地,且在持续开拓过程中。

为什么说氢燃料电池汽车发展走向了新阶段?林琦从四个维度解释,第一个维度是壳牌、英国石油公司、中石化、中石油等能源端企业进入氢能行业,着手基础设施建设;第二个维度是从产品端看,多家主流汽车公司、零部件公司也开始着手产品规划;第三个维度是从应用场景端看,越来越多氢能商业化公司也纷纷入局;第四个维度来自于政府政策和扶持计划。

可以肯定的是,我国氢燃料电池乘用车发展形势正在向好。2020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中,针对燃料电池汽车采取“以奖代补”方式,对示范城市给予奖励。《广州市氢能产业发展规划(2019-2030)》中就提及,广州市燃料电池乘用车将主要在出租车、租赁等公共出行领域进行投放,并计划在2022年达到百辆左右投放数量。

从近期来看,氢燃料电池乘用车示范性运营,或者采用租赁形式进行推广,将是一个合理选择。长期来看,随着示范运营规模逐步扩大,成本进一步下降,氢燃料电池乘用车走向普通消费者,只是时间问题。

尽管如此,这一切也不会来的那么快。按照章桐的预测,氢燃料电池乘用车要达到一定的规模,还需要5年左右的时间。也就是说,至少要5年左右时间,消费者才有可能小规模购买。(文/汽车之家 李争光)

氢燃料电池汽车是否也是大骗局?人类能源的根本出路是什么?

氢燃料电池 汽车 肯定不是骗局,只是氢燃料电池的发展前景很低;国际上很多的专家、学者对氢燃料电池都持悲观态度,氢燃料电池有理论支持,也的的确确可以造的出来,但就目前来看这氢能源电池还只能存在于实验室;在过去几年里几乎年年都会看到氢燃料电池明年上市的噱头,但实际上是不可能的!

制备氢气的成本并不低廉,工业生产通常还是去沿用电解水的方式,耗费的电量通常是惊人的;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我们耗费大量的电去电解水制备氢,然后氢燃料电池要利用氢离子与氧离子逆反应生成电去驱动电机,使得车子可以前进,既然绕这么一大圈,我们为什么不直接用锂电池?何必要用电解水生成氢、再用氢氧还原成电,这完全费力不讨好,能量多一次转换就必然多一次损耗,这完全是浪费能源的逻辑,举一个不精确、但很贴切的例子,那就是用5千瓦时的电制备出一定量的氢,而将这部分氢与氧逆反应回电却不足5千瓦时,所以白白的浪费了电能! 当然目前实验室中的氢燃料电池是不会采取背个氢气罐的方式的,因为太过于危险;实际上氢燃料电池是依靠给车载水箱添加氢化金属来制氢的,制出的氢与空气中的氧离子在铂催化剂的促进下生成电;可以想象需要添加多少氢化金属来制备出足够驱动车辆的氢?这些氢化金属的价格恐怕比汽油还要贵;丰田貌似推出了一个非常安全的储氢罐,但氢气罐又有谁敢往车上背(容易上天)?又有哪位朋友考虑过铂催化剂?铂金属是啥朋友们都知道吧?没错就是做钻戒的铂金,一块燃料电池的整个生命周期大概需要50克的铂金属,50克铂金多少钱各位可以自己算算;但更困难的是铂金储量本身就不高、年产量不足200吨,而根据每块氢燃料电池对铂金属的需求量,将氢燃料电池装配1000万台车,就需要500吨的铂金属;产能远远不及需求量;全世界的铂金储量总和就只有3.1万吨,按照每辆车50克铂金属的需求量来计算,全世界铂金只够装配6.2亿辆车,之后铂金属矿枯竭。。。到时候请各位看住自己的氢燃料电池吧,它很值钱,非常容易被人偷走 。。。总的来说,氢燃料电池几乎没有前景的原因如下:

1.制氢困难:上文也提到了电解水制氢、氢氧再生电完全是浪费资源;那么就只能依靠氢化金属与水反应来制氢,不过制备效率同样很低下,而且成本不会低;工厂制备这些氢化金属同样会用到电、也会产生污染,所以这氢化金属本身就有些概念化!

2.铂金属储量低、产量低、价格贵:具体原因上文已经提到,鄙人就不在这一一赘述了!

3.电池寿命低:氢燃料电池的寿命与常见的锂电池是不同的,锂电池的寿命是直接与循环次数相关的,但氢燃料电池则是根据运行时间来计算生命周期,通常只能用几千小时;而且在市区堵车的环境下频繁的启停、高负荷的运转都会加剧氢燃料电池的提前衰减,而这衰减是大幅度的!

写到这朋友们就能发现氢燃料电池绝对不是骗局,它是实实在在存在的新兴事物;但它的存在本身就是悖论,节能、减排是未来机动车核心目标,而氢燃料电池违背了这个方向,作为某一辆车它的确做到0排放,但工业上位了制备出出足以去动它的氢则耗费了更多的电,而这些所耗费的电增加了发电厂的排放、加剧了污染;而由于它的造价、使用寿命都不可能得到普及(想普及铂金不够用),所以即便有一天锂电池车普及了,这氢燃料电池也不存在普及(虽然年年都有消息在说明年氢燃料电池车就会上市,但至今上不了市);氢燃料电池完全就是没有困难、我们制造困难也要上的思维逻辑,但它终究不是骗局;而突破点在于如果未来能实现“光解水”来制氢,找到取代铂金属的廉价、高储量、高产能催化剂,或许才能让氢燃料电池真正的普及!

不喝油,不充电,而且续航里程超燃油车,难道它喝水?没错,这就是下一代 汽车 -氢燃料 汽车 。氢燃料电池 汽车 这么神奇,而且唯一排放物是水,可以说真正实现了对环境的零污染。那么怎样的 汽车 才是氢燃料电池 汽车 呢?

氢燃料 汽车 的核心是氢燃料电池,氢气和氧气经过化学反应产生电能,然后电能驱动 汽车 前进。氢气可以通过电解水获得,而地球面积的71%被海洋覆盖;氧气占到空气的21%,而空气又无处不在,所以氢燃料 汽车 或许是下一代 汽车 发展的必然。

氢燃料电池 汽车 这么神奇,而且氢气和氧气化学反应的唯一产物是水,可以说真正的实现了对环境的零污染,那么为什么路面上很少见到氢燃料电池 汽车 呢?

燃料电池耐久性差

汽车 作为高附加值消费品,其生命周期普遍为10年。国内燃料电池技术发展较晚,目前在售产品大概在3000-5000小时,而国外普遍在8000小时以上,这就决定了燃料电池 汽车 生命周期不到燃油车的一半。不过令人振奋的是,近日福建雪人股份有限公司研发除了耐久性超1万小时的燃料电池,现已进入小批量生产。

燃料电池生产成本高

丰田 汽车 首款氢燃料电池 汽车 Mirai,已于2014年量产并上市,该车售价44万元。要知道传统燃油车,即使是电动 汽车 ,至多也就20万出头的样子。不过该车性能还是不错的,3分钟加氢可实现500公里续航。随着氢燃料电池技术发展和批量化应用,价格快速下降也再所难免,这就像纯电动 汽车 发展前期一样,也是依靠补贴打开市场需求的。

氢气运输条件严苛

既然氢气作为氢燃料电池 汽车 核心,其制造、运输和存储就成了必须环节。制造就比较简单了,可以通过收购外部企业快速实现。氢气的运输就不那么容易了,气态氢需要高压运输,而固态氢需要低温运输,另外氢气具有可燃易爆的特点,所以对其运输条件要求极其严苛。

基础设施制约其发展

我国投入运营加氢站大概25座,而这些加氢站主要集中于上海、佛山等示范区域,而单座加氢站的建设耗资1500万左右,这进一步制约燃料电池 汽车 的普及。不过石化集团已与亿华通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双方将在氢气制造、运输和储存方面展开深入合作,石油巨头进击新能源市场,有助于燃料电池 汽车 发展。

小结: 虽然,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制约着氢燃料电池 汽车 普及,但这些制约只是暂时的。随着技术发展,另外氢燃料 汽车 天生的零排放优点,及其 社会 资本的进入,未来氢燃料电池 汽车 必然将成为新能源 汽车 的发展方向。

氢燃料电池 汽车 基本确定是骗局,原因如下:

汽车 驱动本身依靠的并不是一般理解的“氢元素电池”,而是小型化学发电站,车辆配有液态氢罐,利用清漆的催化反应之后发电,之后电充入电池再用电驱动 汽车 行驶。

也就是说氢燃料 汽车 运行的前提是必须【加注氢气】,氢气才是真正的动力源,与传统 汽车 使用的汽柴油定义相同。目前氢气的主要来源是电解水,其次有并不环保的石油热裂和煤气天然气制氢,利用这些能源制氢和环保是背道而驰的,所以能选择的只有电解水。

电解水制氢,每一公斤氢理论耗电在37度左右,实际加入转换损耗在60度电左右,而一般的氢燃料电池 汽车 储氢罐有几十升,续航不过四五百公里。那么也就是说耗电几百度制造的氢只能续航四五百,而这些电直接用在普通电动 汽车 上可以行驶2000公里以上。

当然这还是理论值,实际装车还要计算在车辆上的法学发电器的实际转换效率,60%~70的转换率实际要消耗更多能源。

所以从节能方面来看氢燃料电池确实是骗局,至于环保也是没有意义的,第一个环节的电解水就消耗了太多电能,而且氢燃料 汽车 除了化学法电器之后也需要有储能动力电池,也就是说目前的纯电或插电 汽车 有可能造成的电池污染,氢燃料电池 汽车 一样会有。

这种既不环保又要消耗更多能源的 汽车 注定是失败的产品,人类能源的出路目前还没有超越现有知识范畴的全新能源,在突破之前最终形态会是电。

要解决的是如何利用清洁能源发电,现阶段光伏和风能需要依靠电动 汽车 的动力电池回收增加储能,所以清洁能源和电动 汽车 是相辅相成的。

之后如果能解决热能直接转为电能的难点,地热和光伏会成为获取电能最乐观的方式。

选车用车关注天和Auto,趣味问答购车推荐每天更新。

目前来说光伏风电发电制氢存在成本高的问题,这时有人说了,用无法消纳而浪费的电制氢,实际上对于光伏风电来说北方地区存在消纳问题的项目确实存在利用氢的可能,但这部分电也可以用锂电池储能,而且电池储电相对于电解制氢再用氢发电没有转换效率的损失,成本低,且氢燃料电池目前技术的寿命并不耐久,相比较下来用氢能储风光电根本没有优势。这也是为何氢能迟迟没有在西北地区消纳存在问题的地区得到应用的根本原因。个人认为氢能的概念是很好的,但是目前条件并不成熟,如后续在天然气制氢,水解制氢,燃料电池寿命及成本,储氢方案等方面获得较大突破将会有前景,否则就只能是空吆喝(骗子),所以与其各种砸钱投应用,还不如先踏实做研究。

说氢燃料电池是大骗局的,要么是两桶油的,要么是电动车厂商派来的,要么是众人皆醉我独醒我就要跟别人不一样的优秀网友。当我国的车企还在想着怎么达到5升/百公里的燃油指标,想着怎么用电动 汽车 弯道超车的时候,德日两个 汽车 大国,已经将发展氢能源定义为最重要的能源发展战略。因为虽然电动 汽车 在短时间内被认为是过渡期的理想车型,但是氢燃料 汽车 被视为是未来 汽车 的最佳形态。

相比燃油车和电动 汽车 ,氢能燃料电池的优势有五点:

一是零污染排放,保护环境;

二是不产生噪音;

三是发电效率高;

四是电力传输过程中的能量消耗极少;

五是来源广泛

我们的近邻,日本政府于2017年12月26日正式发布“氢能源基本战略”,主要目标包括到2030年左右实现氢能源发电商用化,以削减碳排放并提高能源自给率。2040年氢能源车型的保有量将由目前的2000辆增加到300万至600万辆,位于福岛县的FH2R将运营一个10兆瓦级氢气生产工厂,每年将将生产和储存高达900吨的氢气。另外日本现有加氢站大约有70余家,并且计划在2020年增加160个加氢站,总计约300个加氢站。日本的丰田 汽车 已经研发出单次加氢续航在1000km的氢能源 汽车 。

再看看同样是 汽车 强国的德国,德国已实施了多个涉及氢气制取、运输、储存及燃料电池应用的氢能全产业链,目前德国有43个加氢站,由六家工业企业(法国液化空气公司、戴姆勒公司、林德公司、OMV公司、壳牌公司、道达尔公司)组成的合资企业氢气移动公司正在规划将全国氢燃料补充网络扩大到总共400个加氢站。奔驰已经研发出了GLC F-Cell车型。作为世界首创,该车将以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的形式结合创新燃料电池和电池技术,综合续航里程约600-700km,除此之外,燃料电池混合动力卡车也已经上路行驶了3000km。

我国虽然一直喊着在电动 汽车 上弯道超车,但是实际上也在布局氢能源,在前不久召开的两会上明确提出发展氢能源具有战略性意义,2019年有望实施氢燃料电池 汽车 “十城千辆”推广计划。前不久,我国第一台氢燃料电池车研制成功,续航里程可达1000公里以上。名为“氢雄号”的氢燃料电池公交车已经在武汉试运行。

氢能源离我们还有多远?目前,氢气未能大部分普及主要是新兴的能源没有太多的产业规模,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导致制氢的成本较高,以及氢气的运输、储存没有统一的标准。但是技术在不断前进,氢能源的推广和普及将会是大势所趋。

人类能源的根本出路在核能

现在的新能源 汽车 ,无论是充电 汽车 还是氢能源车所需能源都来自电能。化学能发电除了污染环境还将面临枯竭,水电、风能太阳能除了对环境的影响还有量不足、不稳定等因素。随着人类 科技 的进步,核能将越来越安全,越来越清洁,德国因噎废食取缔核能发电的行为并不可取,一旦可控核聚变实用成功,人类将拥有取之不尽的清洁电能!

新能源 汽车 现在朝两个方向发展,一个是直接充电,另一个是电能制氢,再由氢燃料电池来驱动,两个方向要看谁先突破,充电 汽车 瓶颈在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充电时间还有旧电池回收。而氢能源 汽车 目前面临的问题可能更大些,由于氢的不稳定性 贮存一直是难点,多少年来进展缓慢。

目前看来由特斯拉领衔的充电 汽车 走在了前面,事物的发展讲究先机,一旦充电 汽车 行成规模效应,就会吸引更多的人才更多的研发投入,价格也会剧降,充电站会越建越多,技术也会越来越成熟越来越完善!相反氢能源 汽车 的发展空间就会更小,企业发展的动力也会减弱,当一条路上的人越走越多,越走越宽,另一条路就会日趋荒芜,就象当年的液晶电视与等离子电视之争

燃料电池 汽车 不论从理论上,而且在现实运行中,证明是可行的,符合城市环境保护法和人民利益的,也是能源安全的一种偿试。这是科学,不是骗局。

而针对南阳青年 汽车 车载即时水解制氢的燃料电池 汽车 的报道和围攻,明面上是针对南阳方面的某些不当做法和青集团负面问题,背后实际上有关利益悠关方在一开始就把矛头指向燃料电池 汽车 。他们所持的理由是:

2、成本问题。这是评和多谈论最多的问题。由于处于初期,生产运行成本相对较高。这是正常的。任何新生事务需要有一个试验、改进和工业化降低成本的过程。某大学专家教授也是从事新能源 汽车 研究的。他们应该是了解科学原理的,也进行了有关分析和批判。随此,就露出主流方面攻击和否定燃料电池 汽车 的苗头。更多的 汽车 商或代言人也加入了论战。我针锋相对,作出了相应评论和回复。

具体论述如下:

一、原理

燃料电池的原理属于膜化学。是将氢极化或通过膜形成电池,以电能驱动 汽车 。氢堆和燃料化学电池是有关燃料电池 汽车 的专用术语。达到无排放和无形成雾霾成份的环保要求。

二,方案和原材料

美国最早研究燃料电池及其 汽车 ,日韩和以色列在这l方面的科研最深入,成果最多,产业化程度最高,方案也最多。

目前有电解水制氢、硼材料、合金铝粉以及相关材料(催化剂或添加剂)加入水中制氢,还有直接用甲醇和氨水等为燃料按膜化学原理,在催化剂作用下,通过燃料化学电池,驱动 汽车 运行。

当然,还有更多方案在 探索 中。如电波或本人设计的综合方案也是其中之一。

国家已经将氢能 汽车 和加氢站建设纳入国家计划。宜昌宜都市也建设了富氢材料生产基地。这也证明所述骗局是不存在的。至于骗补是另外一回事。

三、成本、 社会 效益和工业化前景

任何新生事物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新产品的成本需要经过不断地实验探讨或工业化过程得以降低,性能得到完善和提高。目前,曰韩和国内以佛山为代表,已经形成了一定生产和运行规模。

开始,成本较高,国家实行补贴政策。

对于世界来讲,化石能源是有限的,不可重复的。而氢的同位素氘氘的开发运用尚处国际合作攻关中,估计需要成千亿美元以上的投资研发,尚需20~50年的努力。

而美国对中国的所谓围堵极大地威胁了我国的能源安全。国家的新能源政策是从战略的高度作出的,也是城市环保和以人民 健康 和 社会 安定的考量。

关于世界能源的根本出路。

专家和广大科研人员一直在探讨,目前可利用的有太阳能、风能、水势能、生物能、核能和空中大气层中的电流。关于氢同位素的有关科研尚在进行中。未来最多的可能是氢和太阳能的开发利用。

这个问题里面有两个获赞比较高的回答,一个说氢燃料电池是骗局,一个说氢燃料是什么噱头悖论。能得到这么高的赞,说明这些不靠谱的言论不知道会误导多少人。有些人头上挂个“V”,说话之前能不能先查一下资料,对自己的话负点责任?

总理去丰田参观,特意去参观了氢燃料电池技术,你说氢燃料是骗局准备打谁的脸呢?本田、丰田都拿出了自己的氢燃料 汽车 ,丰田的Mirai已经量产,在美国已经可以购买上路,这是哪门子的骗局?

氢燃料电池 汽车 的前景不被看好,主要还是一个推广和成本问题。成本方面,一是氢燃料电池系统,一时降不下来;二是加氢站建设成本较高,如果氢燃料电池 汽车 短时间推广不开,加氢站的持续亏损也是一个大问题。

相比之下,虽然电动车的成本也没有降下来(电池就比普通燃油车的发动机变速箱贵),但是已经坚持推广了这么多年,它已经在市场立足。而且电动 汽车 还有一个有点,就是可以在家里充电,对充电站的依赖没那么高。

至于其他方面,有些人根本就是信口开河。什么电解氢是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的,用电量低的时候,电量如何储存一直是个难题。因为发电机组是不能随便关闭的,所以很多地方甚至用电抽水到高处,然后在用电高峰期用这些水发电输送回电网,这样看电解氢也是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方案。

另外氢气作为很多工业上的副产品(这个需要进一步提纯),也可以作为一个氢气来源。再就是煤炭制氢也符合我国情,毕竟我国是多煤少油的。现在氢气的价格还比较高,在美国加氢的价格比加油贵不少,这主要还是推广的问题。

氢燃料电池 汽车 ,在氢燃料发电过程中,需要用到含铂的催化剂。铂金确实是一种贵金属,但是一辆车也不过用十几二十克,三四千块的成本很高吗?前面回答说什么看好车,别让人把车偷了。燃油车的三元催化器里也有铂,也没见多少人去偷三元提炼啊。

还有人质疑氢燃料电池 汽车 的安全问题,丰田既然能在美国量产,这方面就不需要多担心。美国这个国家咱们都知道,对安全这方面的要求太严格了,燃料电池 汽车 能上路,在安全性方面就不会比电动 汽车 差。

总的来说,电池技术已经很成熟,大家在上面投入了太多的研发,但是其容量、充电速度仍然存在瓶颈,所以燃料电池技术才会重回人们的视线。现在燃料电池(不止氢燃料)虽然问题不少,但是还有很多可能,毕竟还有很多技术等着人们去开发。

我个人也不是很看好氢燃料 汽车 。以前人们以为石油储备有限,所以急于寻找替代品,谁知道现在燃油越用越多,大家发现油好像暂时用不完了,那么新能源 汽车 在节能方面的需求就没有那么迫切,它主要的优势只是在减排方面。从这点说,以后整个新能源 汽车 的研发方向,可能会有一定的改变。

很多人对这个技术不了解,人云亦云。如果氢是电解水得到的,根据能量守恒,当然没意义,相当于污染转移。而且高压储氢即使技术过关,也存在相当大的安全隐患。其实制氢有很多方法,其中碳氢化合物,主要是甲醇,乙醇,用很少的能源就可以制备氢,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现在技术瓶颈在于制氢纯度不够以及催化剂成本使用寿命,现在很多科学家在这方面去做研究,一旦有突破,甲醇重整制氢将成为成本低,无污染,高能量密度的终极解决方案。甲醇的来源很丰富,煤,特别是天然气以及其他有机物都有成熟的制造甲醇的工艺,国际市场甲醇非常便宜。

我们对“大骗局”的通常理解是,它画了很大一张饼,并且获得了很大的政策倾倒、资源福利、在未输出实质性产品前已经赚取了大笔不相称的金钱。

就此来说,氢能源 汽车 不能算是大骗局。

首先,国家现在主要还是在大力发展锂电池。氢能源电池是作为补充,重点发展方向在商用车领域。比如在2019世界新能源 汽车 大会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万钢就在发言中表示:“面对未来的发展,推动燃料 汽车 的电动化,相当于远程公交、城际物流、长途物流,燃料 汽车 具有零排放、续航里程长,它是适应市场最佳需求的最佳选择。“

再者来说,当下氢燃料电池 汽车 的市场体量还比较小。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燃料电池 汽车 产销不过千台,其实并没有获得很大的政策支持。相比之下,纯电动 汽车 (锂电池为主)获得的政策支持要大得多,这也直接催生了很多PPT造车企业。

最后来说,氢能源 汽车 确实有其优势,并且在一些国家有比较好的产品表现。比如加氢速度快(大概只需要五、六分钟即可)、能力转换率高、能力密度高、续航里程高(一般来说,一满瓶的氢气可以让普通氢燃料乘用车开上五六百公里)等优点。虽然成本高,但会比较适合商用车的运营需求。

在氢能源起步较早的日本、韩国,他们的氢能源技术就获得了很大认可。日本政府还在今年3月公布了《氢气及燃料电池战略规划》,提出到2030年左右要使氢气生产成本从现在的每标准立方100日元降到30日元,如能实现,到时候肯定会掀起一番浪潮。

而就当下来说,乘用车领域的丰田Mirai表现也不差。2015年初,Mirai在日本销售,销售首月就拿到了1500辆的订单。

总之,氢能源 汽车 不能说是大骗局。只是因为受成本限制,它还没能迅速发展起来。现在市场已经对它有了较为明确的定位,短期看会以商用车为主。

至于人类能源的根本出路是什么?这个问题就很难有回答了。能肯定的是清洁能源是终极目标,但像氢能源、太阳能这些,还有很多的技术阻碍需要攻克。可以说现在还处在摸索阶段,任重道远。

关于丰田现代领先,广汽SAIC紧随其后氢燃料电池汽车是趋势还是噱头?和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海报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s://baikehd.com/news/31828.html

相关推荐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