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 正文

团车在2022年财报中公布了1.832亿元的净收入_团车网现状

本篇文章百科互动给大家谈谈团车在2022年财报中公布了1.832亿元的净收入,以及团车网现状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 1、特斯拉换电池得花14万,今年就别期待电动车继续降价了?

本篇文章百科互动给大家谈谈团车在2022年财报中公布了1.832亿元的净收入,以及团车网现状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

特斯拉换电池得花14万,今年就别期待电动车继续降价了?

今年买车团车在2022年财报中公布了1.832亿元的净收入,到底该不该等。

这个疑问,应该是当下大部分消费者对买车这件事团车在2022年财报中公布了1.832亿元的净收入的态度。等,可能带来团车在2022年财报中公布了1.832亿元的净收入的是单车价格的下降,有团车在2022年财报中公布了1.832亿元的净收入了燃油车清库存的先例,就可能会有新能源车的价格波动。这种想法不能说不符合逻辑,只能说这么认为过于简单。但业内普遍认为,整体车市的价格会在二季度开始稳定。

换句话说,燃油车、新能源车的价格可能都不会继续往下降了。

燃油车的国六B推迟计划正在协商,这么看,燃油车似乎已经不用再期待着进一步降价了。那么,新能源车,是否还存在着降价的可能性?最近一则特斯拉更换电池需要14万元的消息,基本上可以说是间接打破了这种美好的期待。特斯拉更换电池,14万元这个价格早就是特斯拉明码标价的(电池+工时费),至少在2021年的海外市场也是这个价格,但到了2023年,磷酸锂价格下探接近谷底的时候,这个价格仍然没有被打破,还是14万元。不谈整车,今年就连零部件的价格可能都很难再往下压了。

那,电动车,是否今年真的再难有降价举动了?

价格战,不会是2023年车市主题

今年的一季度,对于买车的消费者来说是好事,部分主流的合资车有巨额的优惠出现。但对于整车厂就不算是好事,即便销量微增,也不算好团车在2022年财报中公布了1.832亿元的净收入;今年1-2月,汽车产量下降14%,新能源车产量增长16.3%,汽车企业之间竞争的加剧,使得部分车企不得不使出了价格战。

一方面,燃油车用价格战夺回被新能源抢占的部分市场份额,以及应对国六B到来,而销量依然不及预期,还导致利润急剧下滑;另一方面,新能源增速虽然高,但各地补贴行为依旧存在,放眼大部分新能源品牌,都还是亏损的状态。

今年1-2月的车市,整体利润下滑了42%左右。

这就是国内汽车行业的大环境,赚到钱的企业是少数。从大环境来分析,汽车产业的价格,理应不该继续降了。而且,汽车制造利润率已经达到了六年同期的最低值,只有3.2%。

降价,对消费者是绝对的好事,也是因为降价才让消费者知道这些合资品牌利润率有多高。从今年初,由特斯拉掀起的一场价格战在3月份达到了顶点,多个品牌燃油车开启降价促销模式,部分新能源企业跟进。甚至,比亚迪等企业发布的新车价格,直接对标燃油车,给出了“油电同价”的价格。之后,就是车市整体价格的内卷,价格战在一季度内打的很热闹。

也就有了后来的利润率下降,但利润的下降,不是一件好事。

首先站在消费者角度,降了,第一波尝到甜头的人买了车,剩下的一批消费者越是降价越是观望,期待着你还会继续降价的操作,诚然,成都那一波降价热潮最开始就没起到很大的刺激作用。

其次,站在整车制造企业角度。亏本的买卖不能长久,利润率的降低可能导致车企减少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没有足够的利润,支撑研发投入上的预算,降价的弊端就只能自己消化,没有新技术支撑的新产品,让消费者买单的可能性不大。

看长远一些,就是车企随着利润的下降,也会导致投资者对汽车产业失去兴趣,赚不到钱,就吸引不到资本。对消费者来说,用低价格买到所需的产品,确实划算。但对于汽车行业来讲,这波价格战持续的时间已经足够长,影响足够大,但起到的效果却十分有限。

再降价,利润率继续走低,最坏的结果整车厂倒闭、零部件供应商利润降低、员工失业等等,这些都是一系列的问题。适度降价,解燃眉之急可以,但长久的降价就是一把双刃剑;而且车企利润走低,也难以维持长时间的价格战。

今年电动车主线,到底是什么?

看几家车企的2022年财报、2023年目标就能看出个大概。国内新能源品牌头部的比亚迪,公布的2022年财报,净收入4240.61亿元,同比增长96.2%;净利润166.22亿元,同比增长445.86%。今年的目标是400万辆。

长城汽车,2022年财报营业总收入1373.4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2.66亿元,同比增长22.90%。全年销量106.17万辆,今年目标是160万辆。广汽集团2022年财报,营业收入约1.93.35亿元,同比增加45.5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80.68亿元,同比增加10%。去年销量243.38万辆,今年销量目标比2022年提升10%。

以上三家,基本构成了目前国内汽车行业的头部品牌。

然后,再看三家去年的研发费用。比亚迪186.54亿元、长城汽车64.45亿元、广汽集团17.07亿元。没有利润,研发预算必然不会增加;其实从研发投入角度分析,也能看出,三个品牌中谁的盈利能力最好。

不可否认,比亚迪现在在国内新能源市场,已经有了足够的话语权,也有了产品定价权和定义权,今年要发展成比亚迪、腾势、F品牌和仰望这四大品牌,覆盖低价格到超豪华市场的全价格区间。

试想一个问题,比亚迪在今年要寻找400万辆落地的同时,价格上会不会有松动?

答案显而易见,大概率不会有松动。首先要支撑起F品牌、腾势和仰望这些高端品牌的价值,价格上的调整是一大禁忌。其次,虽然比亚迪硬件上的研发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但智能化的短板也是很明显;而且在2023年以前的时间里比亚迪似乎不是很看重这类上的研发投入,但之后对它来说不一定不重要。而且,它也不需要用以价换量这种套路来完成销量目标。

今年看比亚迪的降价,可能性不大。满足销量目标,并且赚钱搞研发的同时,还得维持利润增长,这是比亚迪2023年里想要完成的,也是为2024年打基础。

而之后长城汽车、广汽集团,大概率会跟随比亚迪的定价模式,比亚迪价格不调整它们也不会调整,或者有可能还会拔高价格。毕竟利润率、销量、技术上的差距现在已经出现,如果不赶超的话,技术上的落后是非常致命的,会直接影响到整个集团的利润率。

再说一个关于降价的信息,磷酸锂价格的下探现在已经基本到了谷底,但新能源市场仍没有出现大规模的降价。所以,只有两种可能,第一是磷酸锂价格的下探已经提前被透支了,现在原材料成本的下降,也不能刺激整车厂对终端价格的调整,再降可能就亏损更大;第二是趁着原材料的成本下降,保持原有价格获取高利润。

不过,第二种猜想可能性不大,若真如猜测所描述,按照市场逻辑,那肯定会有第一个安奈不住的品牌率先降价换取销量。但,已经到了4月份,仍然没有人开这个头,市场的平静也导致了业界普遍更相信第一种,磷酸锂价格已经被提前透支。

要等新能源车降价,今年,恐怕会落空?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路咖汽车,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团车在2022年财报中公布了1.832亿元的净收入 团车网现状  第1张

奔驰、宝马、奥迪2022年财报公布,谁混得最好?

奔驰、宝马、奥迪,坊间称其为豪华车“BBA”三人组,在产品定位、车型设置、经营规模、品牌影响力等方面都属于“一直被追赶,从未被超越”的第一阵营,各有千秋惺惺相惜。不仅如此,由于在燃油车板块的品牌优势,BBA在新能源转型方向上也基本处于同一节奏,不急不慌。

近日,奔驰、宝马、奥迪纷纷公布2022年财报。

财报显示:它们的燃油车业务依然稳健,且利润丰厚,而在新能源业务方面也有所起色。但BBA未来江湖地位究竟稳不稳,现在还很难下结论。

01

奔驰:整体业绩强劲,“中国的奔驰”?

近日,奔驰汽车公布了2022年财报,累计营业额1500亿欧元,同比增长16%,净利润148亿欧元,同比增长34%。

在疫情冲击、供应链不稳、新能源崛起等多重不利因素冲击下,奔驰的净利润反而同比大涨34%,实力可以说是相当强悍了。

乘用车方面,2022年奔驰全球总销量204万辆,同比增长5%。

其中,中国市场销量为75.39万辆,占总销量的37%。

可以做个对比,德国市场占比11%,欧洲市场占比20%,美国市场占比15%。

以前总有人说大众是“中国的大众”,现在看来,奔驰也不遑多让。

在外界比较关注的新能源汽车方面,奔驰2022年纯电动车型销量为14.9万辆,同比增长67%。

看上去似乎表现不错,但同期特斯拉的销量为131万辆,比亚迪纯电动车型销量也有90万辆左右。

增长率高,只是因为它2021年的基数比较低。

换句话说,在新能源领域,奔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以奔驰最倚重的中国市场为例,奔驰EQ系列在华投放车型相当多,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哪一款车真正进入主流市场,目前奔驰在中国新能源市场上还处于“搭台子”的阶段。

不过,与宝马和奥迪相比,奔驰在新能源业务上的表现要更好一些,EQ系列纯电动汽车阵容比较齐整,而且形成规模不小的忠实粉丝群体,这让奔驰对未来更有信心。

奔驰集团首席执行官康林松(Ola Källenius)说,“...梅赛德斯-奔驰进行了重新规划,成为了一家盈利能力更强的企业,这也得益于专注打造令人向往的座驾、严格的盈利及成本管理。宏观经济及全球局势诚然无法掌控,但2022财年很好地证明了我们正在朝正确的方向稳步迈进。”

作为百年奔驰历史上第一位非德国人,非工程师背景,非博士/教授头衔的CEO,1969年6月11日出生于瑞典的康林松,在相对确定的企业经营管理领域,无可挑剔。

挑战,还是来自于创新业务的不确定性:智能电动车。在2023开年已经价格战硝烟四起的中国汽车市场,奔驰在中国,还会继续有如此从容的表现吗?

02

宝马:与奔驰旗鼓相当,

新能源在BBA中优势明显

宝马汽车也于近日公布了2022年财报,财报显示:宝马集团全年总营收1426亿欧元,与奔驰有70多亿欧元的差距,但同比增长率达到了28.2%,势头比奔驰更猛。

2022年宝马汽车累计销量为239万辆,中国市场销量达到79万辆。

其中,纯电动汽车全球销量达到了21.5万辆,均超过了奔驰。

宝马在新能源市场上有如此表现,与中国市场有直接关系。

宝马汽车在中国市场上投放的宝马iX3和宝马i3均有月销3000辆左右的能力,初步进入了主流市场。

根据宝马汽车官方的说法,接下来还会发布宝马i5、iX2、i5旅行车等重磅新车,2023年将纯电动销量占比提升至15%,2026年前提升至三分之一。

新能源市场,宝马是必须要拿下来的。

03

奥迪:燃油车有掉队迹象,

新能源不尽如人意

3月17日,奥迪汽车公布2022年财年业绩,累计销量163.86万辆,销售收入为618亿欧元,销售规模和营收规模都明显落后于奔驰和奥迪。

作为大众旗下豪华品牌,奥迪经常与大众旗下某款车型扯上关系,这无疑影响了奥迪的豪华定位。

除此之外,奥迪2022年在华销量约为64.25万辆,与奔驰、宝马的差距拉大到10万辆以上,有掉队迹象。

显然,这对奥迪来说不是个好消息。

在至关重要的新能源方向上,奥迪的表现也存在一定不足。

2022年全年,奥迪集团纯电动车型累计销量仅为11.82万辆,同比增长44%,规模、增长率都低于奔驰和宝马。

奥迪虽然也跟奔驰一样,搭建起了奥迪e-tron产品序列,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形成什么真正的影响力,11.80万辆的销量中,有不少都是奥迪燃油车车主转化而来。

04

燃油车格局基本固定,

变量在于新能源市场

很明显,奔驰、宝马、奥迪都把中国市场当成了重中之重,无论是燃油车还是新能源汽车,都是如此。

从目前的情况看,奔驰、宝马、奥迪在燃油车领域的竞争格局已经不太可能发生什么重大变化。

在汽车行业全面向新能源转型的背景之下,BBA们在燃油车领域会采取保守策略,谁都不会再苦苦恋战了。

所以关键的变量出在新能源上,新能源市场上的表现,将决定BBA未来的竞争格局。

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全球60%以上,这是一个绝对不能错失的市场。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德系三强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上的名次应该是宝马、奔驰、奥迪。

不过,BBA新能源车型的销量基数都比较低,而且还是大幅降价换来的销量,因此并没有多少参考价值。

那么问题来了,为何BBA在国内新能源市场上迟迟打不开局面呢?

原因可能主要集中在这几点。

首先是因为在燃油车板块积聚的品牌溢价,在新能源市场不被“理所应当”的接受。

其次则是因为国产竞争对手在新能源方向上全情投入全力以赴,让BBA在性能上不再具有优势,甚至在智能化方面居于劣势。

除此之外,它们还有一些产品之外的短板。例如奥迪一直挥之不去的“官车”形象导致年轻化不足,奔驰电动车则因为换了比较圆润的前脸而丢掉了“奔驰味儿”。而“迪理蔚小”没有历史包袱,通过提升设计以及追求高配置低价格的“爆款”打法,让注重利润的BBA难以招架。

可以这么说,在中国新能源市场上,目前奔驰、宝马、奥迪其实仍然是处于同一起跑线的,而且是低起跑线。

要想获得燃油车领域那样的优势,BBA需要在未来2-3年内让用户接受新的设计手法,需要将价格定在合理的水平。

当然,最重要的是要面对一个事实:曾经在燃油时代积攒的品牌影响力,在智能新能源时代可能无法变现。

结束语

整体表现稳健,盈利水平良性,这对BBA来说是个好事儿,也是寒冬中的底气。BBA进攻电动汽车市场,有充足的弹药,问题在于,如何打赢一场让股东,员工,工会,政府都满意的战争,BBA还在徘徊纠结,留给它们调整的时间也不多了。现在的汽车江湖,已经不是它们熟悉的那个论资排辈的贵族春秋,而是不择手段短兵相接的战国了。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西游社,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大众2022年财报发布

3月14日,大众汽车集团公布了2022年度财报。除了公布惯例中的收支情况以外,大众汽车集团本次对电动事业及其对应转型情况着重做出了强调。

2022总结:收入、利润表现符合期望

根据统计,整个2022年,大众汽车集团的一些主要成绩如下:

新车交付量达到830万辆,同比下降7%;

汽车业务总销售收入超过2792亿欧元,同比增长11.6%;

未计入特殊项目支出的营业利润增长至225亿欧元,同比增长12.5%;

未计入特殊项目支出的营业销售回报率为8.1%,比前一年多0.1%;

税后利润158亿欧元,增长2.6%;

净现金流48亿欧元,相比2021年减少近44.19%;

整个集团汽车业务净流动资产增至430亿欧元,其中保时捷的IPO事件贡献巨大。

来源:VAG

大众汽车集团指出,考虑到2022年供应链和物流问题带来的运营资金增加因素,上述统计中出现跌幅的项目(主要是净现金流)是可以理解的;同时,他们也主张2023年的境况会大幅缓解:2022年尚且能在压力之下实现不错的盈利数据,接下来一年理应获得更好的成绩。

电动业务:转型“初见成效”

大众汽车集团认为,其纯电产品阵容在过去的2022年做得不错:它们的年交付量为57.21万辆,同比增长26%,并占据7%的总交付份额。考虑到大众在拉美等不太感冒电动车的市场有巨大的基本盘,这个份额来得实属不易——至少从集团层面来说,也能算是初见成效了。

大众汽车集团认为,2022年纯电业务的增长有部分要归功于美国市场——它们在美国市场贡献了4.42万辆的销量,同比增长18.8%;此外,ID.4在北美的量产也起到了一定促进作用。

关于最畅销的纯电车系,大众自己统计出的前三名分别是ID.4/ID.5系列(累计19.32万辆,只计入了贴大众logo的)、ID.3车系(7.66万辆)和斯柯达ENYAQ iV车系(5.37万辆,可以看作换皮版ID.4)。

目前,大众汽车集团称其手中的新车订单有约16%属于纯电车型,整体水平高于2021年,这也是其电动化转型收获的市场效果之一。另外,大众还将在2023年陆续推出包括新ID.3、ID.7、ID. Buzz LWB、Cupra Tavascan和奥迪Q8 e-tron等电动新车,争取在2023财年使纯电车型交付量占比达到10%水平。

新一年的规划:电动化、数字化是重点

大众汽车集团计划在2023~2027年间向最有利润潜力的地区和市场方向投资1800亿美元——可以预见的是,中国和美国市场将成为地区上的重点,而大众的投资业务方向则选择了与数字化、电动化相关的产业。

根据官方口径,这些方向的投资比重将超过三分之二,高出上一个五年计划约2成。其中,大众将投资150亿欧元用于为其新电池公司PowerCo建设工厂并确保后者的早期支出,另外扩大北美地区业务、强化在中国市场的数字化/电动化竞争力也是重点。

根据统计上的预期,大众认为其在2023年的新车交付应该能做到950万辆的规模,销售收入预计实现10~15%的同比增长,营业销售回报率的预期值则在7.5~8.5%。

继续扎根中国市场

中国市场长期以来一直是大众汽车集团的重要收入和利润来源之一,因此大众不惜在2022年财报中腾出专门的篇幅,来记录和展望其在中国市场的电动化/数字化转型成果与展望。

在过去的2022年,大众汽车集团在中国建立了跨品牌的中国董事会,意图加快在中国市场的决策和发展进程,并充分发挥品牌之间的协同效应。其中,大众选择与地平线携手,推动在中国驾驶辅助系统和高级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另外,其在欧洲负责数字化业务、但长期陷入低效的CARIAD也成立了国内子公司,以同行的竞争促进其软件研发进程。

在电动汽车业务部分,根据统计,ID.4系列车型在国内交付量实现了翻番,其中ID.3、ID.4和ID.6系列总销量达到14.31万台,同比增长102.9%;另外,整个集团在国内的纯电车型交付量同比增长了68%。可以预见,短期内大众的纯电业务还将在国内市场做出进一步扩张努力。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玩电8,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多年亏损终见曙光 实现毛利转正!聊聊零跑2022年财报

销量增长的背后团车在2022年财报中公布了1.832亿元的净收入,永远是汗水。这话真是一点都不假。在难以存活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能够率先实现营收平衡的,都值得尊敬。比如今天咱们这篇文章的主角,零跑。

虽然是“新势力”,但零跑在声量方面确实不如“蔚小理”。团车在2022年财报中公布了1.832亿元的净收入我们或许也可以将零跑当做“二线新势力”,这词儿是我现编的。如哪吒、零跑、威马,我认为都在此列。相比PPT造车,二线新势力有产品,有资质。相比“蔚小理”,二线新势力有销量,但唯独缺少“声量”。

随着发展,威马已经逐渐掉队团车在2022年财报中公布了1.832亿元的净收入了,自游家还没量产就自曝夭折。刺刀见红的中国新能源车竞争现状,想要获得成绩,实在是太难了。

然而,从零跑2022年财报里,我们还是可以看到稳健和增长。

3月21日,零跑汽车发布了2022年财报。数据显示,零跑2022年全年交付111168台,同比增长154%。虽然,零跑的总量相较传统车企的新能源板块仍旧没有优势,但是联系起近四年零跑的表现综合来看,那其实零跑的表现就可圈可点了。

自2019年起,零跑连续四年正向增长,而且都是翻倍式增长。从官方发布的销量年度变化图来看,我们就能知道零跑这几年走过来的变化。

营收方面,2022年达到123.85亿元,同比增长295%。对比自2019年来的数据,我们也可以看到,零跑的营收也是呈几何倍增长的。另外,零跑也公布了一项非常值得一提的数据,除去经销商返利外,零跑的毛利率已经转正。

可能我们还是应该稍微普及一下一个知识点。毛利=收入-成本。比如我们举个例子,一瓶矿泉水成本是5毛钱,售价是2元,那么,毛利就等于1.5元/瓶。此时,毛利是正的。可是,这还不是净利润。因为矿泉水要卖好,需要销售,需要组建销售渠道,还需要做广告,还需要给经销商返点等等。所以,毛利转正意味着按照现有规模继续发展,可以实现净利润转正,不再亏损的可能,但真正实现扭亏为盈,仍旧需要较长的路要走。简而言之,毛利可以让我们了解企业的盈利趋势,并不能看出企业是否实现了盈利。

所以,结合到零跑,我们就可以发现。零跑在2022年实现全年毛利转正,意味着起码零跑实现了卖车不亏钱,有盈利的可能性。不过这是完全不够的。现阶段的零跑依旧需要搭建更强大的销售网络,再结合营销投入、运输成本、工厂工人工资等等,这些都得算进去。

然而,零跑毛利转正对自身而言仍旧可喜可贺,这一切都是建立在销量增长的基础上。车卖得越来越多,收入越来越高,前期的投入就会开始慢慢回收,无论从哪一个角度讲都不是坏事。虽然零跑仍需要在上述的诸如销售网络、营销投入上持续输血,但起码可以预见盈利。

以蔚来为例,2020年以前,蔚来曾长期亏损,而且毛利一直没有转正。这意味着蔚来每卖一台车都在亏钱。长期的亏损一度让蔚来差点就进了“鬼门关”。同时,即便在2020年,蔚来实现毛利转正,但几年来其账面数据也一直呈亏损状态。虽然毛利润增加了,但蔚来的投入一直不低,这种经营模式一度也让广大消费者颇为费解。不过以蔚来自己的理解,现在的投入都是为了以后的回报。这就是典型的长期主义。所以,零跑的毛利转正只是一个开端,后面还有可能面临亏损。我们再看一组数据。

零跑的销售网络是采用直营+城市合作伙伴的新模式。截止2022年,零跑共有582家门店,同比增长1倍,覆盖了超180个城市。回看从2019到2022年的整体表现,零跑开店的速度几乎都是成倍增长。后面,零跑在开店的数量上肯定还会不断增加。汽车销售,渠道网络是重中之重,产品强劲没有成熟的销售网络也是白搭。

现在我们回归产品。从2021年开始,零跑汽车的产品矩阵愈发强大,推出新车的速度也越来越快。从零跑T03独创车市,到现在为止,零跑共有三款车型,零跑C01、零跑C11、零跑T03,且成功开拓了增程动力形式。

从推出C01增程、C11增程,我们也可以看出,零跑是比较务实的。既然增程有市场,还能把成本降下来,何乐而不为?

零跑C11和零跑C01的陆续上市,极大提高了零跑的单车销售收入,这对其盈利将会起到很大的作用。就产品而言,零跑C01和零跑C11切中16-25万元区间,车身尺寸、空间都是优势,而且对智能座舱的调校也十分关注。

2022年,零跑共完成4次OTA升级,其中C11新增ALC自动变道辅助功能、HWA高速辅助驾驶功能等十余项功能及模块的升级,T03主要优化了ACC自适应巡航操作逻辑等十项功能。其智能座舱“Leapmotor OS”完成了从2.0向3.0版本的迭代。坚持全栈自研是零跑智能座舱方面的优势与底气,也让这个“二线新势力”有望前进一步,成为“准一线新势力”。

不仅智能座舱部分升级,零跑在2022年还成功的推出了增程动力,丰富产品矩阵,扩充用户群体。

三电系统方面,得益于全栈自研的策略,在2022年内完成了多项技术革新。比如零跑确定了其“无电池包”的CTC动力电池架构,实现动力电池平台化开发,可让电池包与车身结构更好地融为一体,零跑C01就已经率先量产了这一项技术。可变架构油冷电驱是零跑的又一项技术新成果,电机功率可达200kW,扭矩360Nm,实现了电机尺寸更小,效能更大。

2023年,零跑在这种全栈自研的策略下,还会推出更多技术成果,如中央集中式电子电气架构,2023年下半年就将在全新车型中搭载。

零跑是进入海外市场较早的企业,其拥有的全球视野也让团车在2022年财报中公布了1.832亿元的净收入他们在全球的竞争中受益。零跑的海外门店已经在以色列特拉维夫、海法、拉马特甘Ayalon购物中心落地,并向以色列客户交付了首批车辆。2023年,零跑还将在欧洲、东南亚及中东市场发力。

编辑点评:

零跑几年来的发展,我们从上面的几个柱状图中就可以很一目了然的看到。虽然连续亏损,虽然毛利还没有完全实现转正,但好在是看到了扭亏为盈的曙光。接下来,中国新能源车市场的竞争只会越来越狠。哪家稍微松懈就有可能万劫不复。只有哪些能在“地狱模式”里玩得转的“高玩”才有可能在“竞速赛”里“无伤通关”。零跑能否成为“高玩”的其中一位,能否在竞争中突围,并在坚持过程中持续完善自己的整体建设。实话实说,很难!2022年对零跑来说是个转变,接下来的2023年对零跑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我只能说,痛,并坚持,还得不断给自己的“CPU”升级,加速奔跑!(文 车视界科技 李亮)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车视界科技,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大众汽车集团2022年财报出炉 营收2792亿欧元/同比增长12%

易车讯 近日团车在2022年财报中公布了1.832亿元的净收入,大众汽车集团公布了2022年全年财报团车在2022年财报中公布了1.832亿元的净收入,2022年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2%,达到2792亿欧元。受到半导体短缺、物流链中断及中国市场供应紧张等情况团车在2022年财报中公布了1.832亿元的净收入的影响,集团总体汽车交付量小幅下降7%,但纯电动车型团车在2022年财报中公布了1.832亿元的净收入的交付量大幅增加。2022年共交付了57.21万辆纯电动汽车,同比增长26%。在集团整体交付量中的占比也提升至约7%。

2022年,集团未计入特殊项目支出的营业利润增长至225亿欧元(2021年为200亿欧元)团车在2022年财报中公布了1.832亿元的净收入;与其对应的未计入特殊项目支出的营业销售回报率为8.1%(2021年为8.0%)。税前利润增长9.5%,至220亿欧元(2021年为201亿欧元)。税后利润增长2.6%至158亿欧元(2021年为154亿欧元)。

汽车业务净现金流为48亿欧元(2021年为86亿欧元)。出现这一差异,主要是因为整个2022年供应情况不稳定以及物流链的中断。这些情况在年底尤为明显。因此,截至2022年底,成品、原材料和备品库存占用的运营资金明显高于预期。预计该笔预期外增加的运营资金将在2023年内得到释放。

截至2022年12月31日,集团汽车业务净流动资产增加至430亿欧元,其中,保时捷于2022年9月成功进行的首次公开募股获取资金达161亿欧元。2023年1月,集团支付了95亿欧元的股东特别股息。

集团管理董事会和监事会提议将普通股及优先股每股股息分别增加1.20欧元,调整后普通股每股股息为8.70欧元,优先股每股股息为8.76欧元,这意味着派息率将增至29.4%。普通股每股收益由上一财年的29.59欧元增至29.63欧元,优先股每股收益由29.65欧元增至29.69欧元。

基于大量的现有订单,以及半导体供应和物流链问题将在年内得到缓解的预期,大众汽车集团预计2023年的汽车总交付量将增至约950万辆,销售收入预计将实现10%至15%的同比增长。在集团业绩方面,2023年的营业销售回报率预计将在7.5%至8.5%之间。

汽车业务的研发支出比率预计将达约8%,资本支出占销售收入的比率预计将达约6.5%。大众汽车集团预期2023年净现金流量将实现强劲增长,净流动资产预计将达到350亿至400亿欧元之间。该数字包括与支付110亿欧元特别股息和固定股息(2023年到期)相关的资金流入和流出。投资回报率预计将在12%至15%之间。

上易车App搜索“超级评测”,看专业、硬核、全面的汽车评测内容。

团车在2022年财报中公布了1.832亿元的净收入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团车网现状、团车在2022年财报中公布了1.832亿元的净收入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海报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s://baikehd.com/news/32156.html

相关推荐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