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 正文

中国人寿去年利润下滑,总投资回报率为3.94%(2020年中国人寿总投资收益)

本篇文章百科互动给大家谈谈中国人寿去年利润下滑,总投资回报率为3.94%,以及2020年中国人寿总投资收益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 1、国寿的两个“敌人”

本篇文章百科互动给大家谈谈中国人寿去年利润下滑,总投资回报率为3.94%,以及2020年中国人寿总投资收益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

国寿的两个“敌人”

国寿的两个“敌人”

3月27日下午,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国人寿”)京港两地同步召开的2011年业绩发布会现场,总裁万峰带领管理团队就坐主席台前,对公司2011年的经营业绩进行说明,并接受记者一一提问。

发布会一如既往地顺利,唯一不同的是董事长的缺席。因为就在此前十天左右,中国人寿母公司—中国人寿保险集团(下称“国寿集团”)高层发生人事变动:袁力不再担任国寿集团总裁兼党委书记,由原中国保监会副主席杨明生接过“权杖”。

按照上市公司的有关程序,袁力目前仍是中国人寿的董事长。但事实上,此刻的他已经有了新的职业标记—国家开发银行副行长。

袁力执掌国寿短短10个月时间里,恰逢中国经济增速放缓、货币政策不断收紧、资本市场持续低迷的大背景,与此同时,银行保险监管政策突变、寿险业理财产品竞争力下降、劳动力成本不断攀升,加之保监会进一步加强偿付能力及市场行为监管,中国寿险业发展面临重重压力。

受上述因素的综合影响,中国人寿2011年业绩下滑严重,全年录得净利润183.31亿元,同比下降45.5%;偿付能力也从525%的峰值(2012年末),跌落至170.12%(2011年末,上市以来的年报最低点)。

有观点认为,业绩下滑是袁力去职的关键因素。但事实上,在经过了半年多的调研后,袁力在今年初的集团工作会议上,才正式宣布了其上任以来的施政纲领,并将“强化基层”和“提升价值”、“集团化发展”作为其中的关键词。

然而,袁力潜心研究半年多的“袁氏药方”还未接受市场的检验,究竟能否挽救中国人寿的颓势还未可知,是否即将被人事调整画上“休止符”?前后两位掌舵人给中国最大寿险公司圈定的市场份额底线足足相差了三个百分点,对中国人寿又将意味着什么?

面对最大竞争对手—中国平安两年前爆出的“超人计划”,中国人寿至今仍倍感压力;然而,新“基本法”实施以来的阵痛期仍在继续,基层战略能否延续成为业界最大担忧;还有集团化战略中,未完待续的参控银行、基金公司……

而“跨界”银行保险的杨明生履新国寿后,被公司内外寄予厚望,他能否带领国寿克服国有体制下的`种种弊端,“杀出一条血路”,确保“寿险老大”的地位?

国寿的坏消息

3月中下旬,国寿集团、人保集团、太平保险集团和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被正式宣布升格为副部级单位。

升格后,国寿集团和人保集团分别按照公司治理的要求进行了董事长和总裁(现空缺)的分设。其中,原保监会副主席杨明生正式出任国寿集团公司董事长兼党委书记,从袁力手中接过了其仅执掌了十个月的帅印。

虽然市场传言早已不胫而走,但这次人事更替的突然,与2011年5月,原任中国保监会主席助理、新闻发言人的袁力接替杨超出任总裁一职时的情景并无二致。而十个月间,连换两届高管,也是中国人寿分离以来从未经历的。

袁力执掌国寿集团期间,旗下中国人寿正面临业务与盈利增速双双下滑的窘境。

按照年报披露,中国人寿2011年保费收入为3182.76亿元,同比增长仅为0.1%;一年新业务价值201.99亿元,同比增长1.8%;净利润约为183.3亿元,同比下降约45.5%。而同期中国平安净利润194.75亿元,同比增长12.5%。

业绩发布会上,中国人寿副总裁刘家德将此归咎于资本市场持续低迷,导致投资收益下降和资产减值损失增加。

年报显示,中国人寿2011年总投资收益率为3.51%,比去年同期的5.11%大幅下降1.6个百分点,甚至没有跑赢全行业3.6%的平均收益率。而其去年为浮亏计提了129亿元减值准备,同比增长646.2%,计提比例高达28%。

刘家德证实,该数字全部为权益类资产减值,这也意味着2012年公司的持仓成本大幅降低,有利于开展新一轮的权益类投资。“中国人寿仍将适度控制权益类投资,预期2012年会好过2011年。”

诸多因素综合作用之下,寿险行业在2011年面临业务整体下滑、保费增长乏力的窘境,与前些年动辄20%至30%的增幅相比,已不可同日而语。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各家公司的业绩都有不同程度的下滑,但平安寿险的下滑幅度是四家上市寿险公司中最小,也是唯一保持两位数增长的。根据年报披露,中国平安2011年寿险规模保费为1872.56亿元,增长13.9%。超过七成的个险续期保费,是支撑平安寿险对抗经济周期的利器之一,也令其余各家艳羡不已。

低成本转型?

虽然业绩下滑、增速放缓对任何一家公司都是巨大的考验,却也是公司进行结构调整和业务转型的最佳时期,因为此刻的转型成本相对较低。2012年,保险业倾全行业之力调整业务结构,就是在国际上爆发金融危机、国内资本市场巨幅波动的大背景下进行的。

中国人寿经历了自2012年8月的结构调整后,2012年曾经连续5个月保费负增长。

经过几年的调整,中国人寿的业务结构已大为好转。据2011年报,其续期保费同比增长20.9%,首年期交保费占比亦由2012年的29.76%提升至32.56%。

但2011年在全行业的颓势下,中国人寿各基层单位备感压力。为确保总保费收入不出现负增长,业务结构亦有恶化趋势。

尤其是2011年上半年,首年期交保费构成中,5年期以下保费占比从2012年中期的35%上升至55%;10年期以上产品微涨4%;5至9年期保费占比大幅缩水了24%。

下半年情况有所改观,截至2011年底,5年期以下、10年期以上、5至9年期保费占比分别为48%,40%和12%,较年初分别上涨10%、6%和下降16%。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国人寿中层人士,将这一改变归功于袁力上任后对业务价值及品质的提升。“袁力上任后,非常注重期交业务,注重提升业务价值,(决策)处处以一年期新业务价值为标准。”究其原因,他分析认为,一方面看到了中国人寿与平安的差距,一方面或许也是希望把握目前的经济周期进行低成本转型。

袁力自上任后,重视提升中国人寿的业务价值,并在今年初的工作会上正式提出“以客户为中心、以基层为重心,以价值为核心”的经营理念。

这一理念可进一步解读为:统筹规模、速度与结构、效益的关系,在保持业务稳定增长的前提下,加快中长期期交业务发展,努力提升业务价值。同时,进一步加强基层建设,确保资源配置向一线倾斜,充分激发基层活力。

中国人寿总经算师利明光在业绩发布会上亦证实,中国人寿非常重视一年新业务价值的增长,今年初设定考核目标的时候,一年新业务价值的权重已由去年的12%上升到35%,增强销售业务价值高的产品,保险期限长的产品,而且还要进行短期业务的结构调整,赔付率的控制等。

“从调控效果来看,1至2月份运转正常,期缴业务尤其是长期期缴业务发展良好。”利明光续称。 ;

中国人寿去年利润下滑,总投资回报率为3.94%(2020年中国人寿总投资收益)  第1张

中国人寿股票为什么会跌?

业绩下滑显然不是保费收入下降的原因。中国人寿的保费收入在17年是5123亿元,18年增长至5326亿元,虽然增长不多,但好歹是涨的。根据中国人寿自己的解释,业绩下滑这么多是因为18年股市不好投资失利,净利润就只有去年的三到五成了?!小组的第一反应是,中国人寿的小伙伴们,年终奖是不是也只有去年的三到五成?

对于中国人寿这样动辄千亿的投资规模而言,在权益市场通常配的都是些大蓝筹和基金,靠选股、赚个股的超额收益是不存在的,只能跟着市场走。17年市场大蓝筹涨势喜人,重仓的保险机构自然也跟着赚得盆满钵满;18年大盘不好看,保险也嗷嗷亏钱。保险机构收了一大把保费,总归要做点权益投资,和市场行情共生共荣本身是正常的。所以以前一直把保险股当作强周期股看待。

问题在于,中国人寿的权益投资亏得也太多了吧!况且2017年监管还很有先见地调低了险资投资股市的比例,上限从40%重新下调至30%,股票持仓最多从4成变成3成,等于变相帮你减仓了。

中国人寿这把估计是卡着红线,满仓干了。

小组特地去翻了一下中国人寿的三季报,净利润还有198.69亿,才比去年同期下降25.9%。这才一个季度过去,净利润下降幅度就变成了50%-70%了。根据17年的净利润倒算,中国人寿四季度净亏损高达32.42亿-101.93亿!这拍的到底是恐怖片还是纪实片啊!

寿险市场规模较小

随着险企2022年第三季度偿付能力报告陆续披露,寿险公司前三季度净利润数据也随之出炉。截至11月3日记者发稿,除天安人寿、华夏人寿等公司暂未披露三季度偿付能力报告之外,已有73家寿险公司披露了该报告。

据《证券日报》记者梳理,上述73家险企中,有32家前三季度实现盈利,合计净利达1426.9亿元;41家亏损,合计亏损213.6亿元。其中,寿险老七家(平安人寿、中国人寿、太保寿险、新华保险、泰康人寿、人保寿险、太平人寿)的“赚钱”能力依然较强,前三季度合计净利为1279.98亿元,占32家盈利险企总利润的89.7%。

从上市险企公开表态及非上市险企在偿付能力报告中的分析看,今年以来寿险公司受到“资负”两端的冲击。资产端,今年权益市场波动加大,保险资金投资收益出现下行;负债端,行业保费增速趋缓,寿险公司高价值业务增速放缓,新业务增速承压。

超九成险企净利同比负增长

从不同体量的寿险公司来看,“老七家”的净利规模较大,行业占比较高,盈利能力较强。

偿付能力报告披露的净利润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平安人寿为592.55亿元,中国人寿为346.1亿元,太保寿险为136.3亿元,泰康人寿为78.67亿元,新华保险为65.61亿元,人保寿险为36.83亿元,太平人寿为23.93亿元。

除“老七家”之外,友邦人寿与阳光人寿前三季度的净利规模也较大,分别达40.57亿元、33.81亿元。其他寿险公司前三季度净利润均低于10亿元。具体看,人保健康等5家险企的净利介于5亿元至10亿元之间;中美联泰大都会等11家险企的净利介于1亿元至5亿元之间;其他险企净利均低于1亿元。

从前三季度净利同比增速来看,73家寿险公司中,仅有平安人寿、弘康人寿等6家险企的净利出现同比正增长,其他67家均为负增长,占比达91.78%,即超九成险企净利同比负增长。

寿险公司净利大面积负增长的一大原因是投资收益下行。从头部公司来看,中国人寿提到,净利下滑的主因是“权益市场波动加剧,投资收益下降。”新华保险亦表示,在去年同期净利润高基数的情况下,本期受资本市场低迷的影响,投资收益减少,导致本期净利润同比减少。此外,多险企也提到同样的原因。

寿险公司净利下滑的另一大原因是,行业保费增速缓慢,尤其是具有高业务价值的长期期交保费增速缓慢,拖累了新业务价值增速,拉低了承保利润。

泰康人寿表示,2022年三季度,行业下行压力持续。一方面疫情和地缘冲突对经济的持续影响导致居民收入不稳定,寿险需求依然疲弱;另一方面行业自身的调整转型尚未完成,代理人队伍人力下行趋势尚未止跌,持续的深度转型给业务发展带来阶段性压力,预计行业短期内增长仍承压。

新华保险也提到,截至9月30日,受疫情反复、人力规模下滑等因素叠加影响,传统长期重疾险、年金险等产品规模出现较大幅度下降,首年期交保费收入同比下降13%,预计对价值达成造成影响。

过半寿险公司前三季度亏损

前三季度,已披露偿付能力报告的73家险企中,亏损的公司达41家,占比56.16%,以中小寿险公司为主。

从亏损额来看,前三季度,有6家寿险公司的亏损额均超10亿元,其中亏损最多的险企亏损额达42.72亿元;有22家险企的亏损额介于1亿元至10亿元之间;其他13家险企亏损低于1亿元。

亏损的原因与净利下滑的原因趋同。不过,中小寿险公司普遍还面临其他难题。普华永道中国金融业管理咨询合伙人周瑾等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中小寿险公司在负债端面临着个险队伍规模较小,依赖银保或经代渠道,保费增速波动较大,且费差益较低,成本控制能力较弱等经营难题。此外,在投资端,中小寿险公司面临着投资人才不足,投资能力欠佳,风控能力有待提升等一系列挑战。

从较为典型案例来看,有险企今年前三季度亏损超过11亿元。该险企表示,第三季度,公司个险NBEV(新业务内含价值)达成率出现预警情况,投资收益达成率出现警戒情况。其中,个险NBEV达成率预警主要是受个险标准保费未达成计划的影响。后续个险将关注新人留存,盘活现有人力,通过培训及工具,加快队伍专业化进程,保证渠道价值平台稳中有进,实现高质量发展。投资收益达成率警戒主要系整体收益不及预期,一方面是权益类资产收益不及预期;另一方面是非标资产配置不足。后续将采取持续优化配置结构加大权益等标准品投资力度、提高配置效率等措施,以提高投资收益,同时采取措施努力挽回风险资产损失。

尽管不少寿险公司前三季度的净利出现下滑乃至亏损,但从长远视角来看,低谷期的寿险业正孕育触底反弹的动力。开源证券非银分析师高超及吕晨雨认为,在银行降息、股市波动较大的市场环境下,储蓄型保险产品吸引力相对提升,明年第一季度各险企新业务价值同比有望转正。

关于中国人寿去年利润下滑,总投资回报率为3.94%和2020年中国人寿总投资收益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海报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s://baikehd.com/news/32504.html

相关推荐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