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 正文

西班牙3月份的通胀率减半至3.1%潜在的价格压力仍然令欧洲央行头疼的简单介绍

本篇文章百科互动给大家谈谈西班牙3月份的通胀率减半至3.1%潜在的价格压力仍然令欧洲央行头疼,以及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 1、关于世界经济概论的问题

本篇文章百科互动给大家谈谈西班牙3月份的通胀率减半至3.1%潜在的价格压力仍然令欧洲央行头疼,以及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

关于世界经济概论的问题

1.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和问题

在当前世界经济平稳增长的背后,是世界经济结构需要进行深入和全方位的调整,从而有利于世界经济、贸易长期均衡和可持续发展。经济结构调整将相应地影响就业结构和数量的变化,对消费和经济增长形成不利影响。然而从长期看,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将为经济增长、福利水平和居民消费提高提供持久的动力和保证。发达国家仍将是引领世界经济发展方向的主导力量。

当前,影响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和问题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经济发展阶段不同,各国货币政策不一

由于近两年全球经济增长加快,需求迅速增长、通胀有所抬头,因此宽松货币政策已完成阶段性任务,全球利率水平趋于上升。2004年6月30日,美联储将联邦基金利率调高25个基点至1.25%,意味着从2001年开始的宽松货币政策正式宣告结束和美国经济进入了稳定持续增长时期。根据历史经验,美联储收紧银根的过程往往需要持续两年多的时间。目前,联邦基金利率已经连续提高13次,从1%提高到4.25%,仍将有所上升。

两年多来,欧元区2%的基准利率经历了比美国利率高出一倍到仅为美国利率一半的转变。欧洲央行一向以控制通货膨胀为己任,并确定2%为可接受的通胀率的上限。但事实上,受各种因素的掣肘,欧洲央行的动作总是滞后于外界期望,欧元利率也经历了从下降趋势到可能上升的变化。受到油价屡创历史新高导致企业成本增加以及消费者支出减少的影响,欧元区2005年经济增长速度有所放慢,同时欧元区9月消费物价同比上涨达到2.6%,是2002年1月以来的最高水平,给本不景气的欧元区经济增加了加息压力,使欧洲央行处于两难的境地。12月1日,欧洲中央银行将欧元区的主导利率提高0.25个百分点。但并不意味着欧元升息周期的开始。

近期,韩国、智利、加拿大和泰国等国采取了加息步骤。当前全球通胀压力上升,经济增长周期不同,将会进一步扩大各国利差,给汇率和国际资本市场带来新的变数。

二、全球贸易失衡加大,保护主义蔓延

这一趋势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以美国为代表的部分发达国家贸易逆差和经常账户赤字迅速扩大。美国自1992年开始再次出现贸易逆差以来,逆差从1992年的501亿美元大幅增长至2004年的6681亿美元,占GDP的比重也从0.8%上涨到了5.7%。二是发达国家不断增长的国内需求和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使双方的贸易结构失衡,发达国家抱怨发展中国家的出口侵占了其国内市场,造成了失业上升。

作为贸易保护主义者,布什将美国国内经济问题直接与对外贸易挂钩。布什政府将持续的高失业问题归咎于其西班牙3月份的通胀率减半至3.1%潜在的价格压力仍然令欧洲央行头疼他国家对美国的出口增长,接连不断地以倾销名义对其他国家强行设置贸易壁垒,保护国内钢铁、纺织等行业,在农业方面采用惯用的贸易补贴手段保护国内市场。另一方面,在采取实际上的弱势美元的同时,不断要求中国等亚洲发展中国家货币升值,以解决贸易逆差问题。

然而,贸易逆差的根源首先还在于美国国内经济结构问题。美国经常账户赤字长期居高不下已成为威胁美国和世界经济的一大风险,当前全球贸易发展失衡加大的局面不可能长期保持下去。如果外部资金不再支持美国日益扩大的过度支出,美元不仅将可能遭受大幅贬值,美国经济也会面对消费、投资萎缩的双重打击,不利于世界经济的稳定发展。

三、发达国家财政赤字依然庞大

由于采取减税和扩大政府支出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近几年,世界主要发达经济体都面对财政赤字升高的问题。2004 财政年度美国的财政赤字创下了 4130 亿美元的历史新高。欧盟国家的财政状况同样也不乐观,其中5个主要国家的财政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已经超过欧盟规定的3%上限,法国和德国的财政赤字比例已连续 3 年突破这一标准。《稳定与增长公约》的修改使得欧盟国家财政赤字增加的空间加大,但是不利于各国协调经济政策,促进经济增长。日本的财政赤字问题更是由来已久,预计2005年日本财政赤字占GDP比例仍将达到6.5%。

持续的财政赤字将会增加消费者的未来负担、减少储蓄、提高长期利率上升预期,并可能削弱社会投资动力,不利于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

四、通货膨胀压力显现

2005年以来,CPI的上升比此前的预计更高,因此IMF的秋季预测中,分别将2005年和2006年发达国家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上调为2.2%和2.0%,比春季预测提高0.2和0.1个百分点,其中美国CPI分别上调为3.1%和2.8%,比春季预测各提高0.4个百分点,欧元区CPI分别为2.1%和1.8%, 也比春季预测提高0.2和0.1个百分点。 2005年和2006年,转轨经济和发展中经济CPI将分别上升5.9%和5.7%,比春季预测分别上调0.4和1.1个百分点。

通胀压力加大的另一个证明是原材料价格和生产成本上升较大。以美国生产者价格(PPI)的变化为例,从2004年4月以来,持续明显高于CPI的上升水平,2005年9月份的同比PPI达到6.7%,比同期CPI高2个百分点。造成生产领域价格持续高升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油价居高不下和原材料等非能源初级产品价格的上升。由于市场竞争,特别是国际竞争激烈,生产企业所受到的价格压力没有明显向下传导,使通货膨胀受到了遏制。但是如果能源等价格持续保持在高位,价格提高的压力将会超出企业的承受能力,通货膨胀将会从生产领域转向消费领域。

目前通货膨胀依然较低和对世界经济影响不大的另一方面原因是,各国从中国等国家进口了大量价格便宜的商品,抵消了油价上升输入的通胀压力。同时,更加灵活和一体化的国际金融体系推迟了高油价带来的影响,世界制造业的转移和直接投资对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大量流入支持了它们的出口产业快速发展,石油出口国和中国等贸易顺差国对美国等的资金回流又支持这些国家的需求增长。因此,以往经济增长加快产生的支出和消费信贷的快速增长使中央银行提高利率以压制通货膨胀的影响被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廉价货物的因素抵消或延迟了。现在还没有明显的迹象显示会出现全球性通胀。

因此,在当前世界经济平稳增长的背后,是世界经济结构需要进行深入和全方位的调整,从而有利于世界经济、贸易长期均衡和可持续发展。经济结构调整将相应地影响就业结构和数量的变化,对消费和经济增长形成不利影响。然而从长期看,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将为经济增长、福利水平和居民消费提高提供持久的动力和保证。发达国家仍将是引领世界经济发展方向的主导力量。

2.

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古典、新古典、新贸易理论以及新兴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四大阶段。 古典和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以完全竞争市场等假设为前提,强调贸易的互利性,主要解释了产业间贸易。 二战后,以全球贸易的新态势为契机,新贸易理论应运而生,从不完全竞争、规模经济、技术进步等角度解释了新的贸易现象。 新兴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则以专业化分工来解释贸易,力图将传统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统一在新兴古典贸易理论的框架之内。

[编辑本段]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古典的国际贸易理论产生于18世纪中叶,是在批判重商主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包括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和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古典贸易理论从劳动生产率的角度说明了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结构和利益分配。

重商主义

在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出现了重商主义(Mercantilism)的国际贸易观点,也称贸易差额论(晚期重商主义),其核心是追求贸易顺差,代表人物有英国的托马斯·孟(Thomas Mun)。 重商主义认为,财富的唯一形式即金银,金银的多少是衡量一国富裕程度的唯一尺度,而获得金银的主要渠道就是国际贸易。通过奖出限入求得顺差,使金银流入,国家就会富裕。

重农学派

17世纪下半期,在法国出现了反对重商主义,主张经济自由和重视农业的思想,形成了重农学派(physiocratic school),其创始人是弗朗斯瓦·魁奈(F.Quesnay)。 重农学派的核心思想是主张自由经济,包括自由贸易,他们认为“自然秩序”(包括自由贸易)是保证市场均衡和物价稳定的重要机制。

绝对优势理论

18世纪末,重商主义的贸易观点受到古典经济学派的挑战,亚当·斯密(Adam Smith)在生产分工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国际贸易的绝对优势理论。 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及原因的研究》(国富论)中,斯密指出国际贸易的基础,在于各国商品之间存在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异,而这种差异来源于自然禀赋和后天的生产条件。 亚当·斯密认为在国际分工中,每个国家应该专门生产自己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并用其中一部分交换其具有绝对劣势的产品,这样就会使各国的资源得到最有效率的利用,更好地促进分工和交换,使每个国家都获得最大利益。

比较优势理论

鉴于绝对优势理论的局限性,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继承和发展了斯密的理论。 李嘉图认为国际贸易分工的基础不限于绝对成本差异,即使一国在所有产品的生产中劳动生产率都处于全面优势或全面劣势的地位,只要有利或不利的程度有所不同,该国就可以通过生产劳动生产率差异较小的产品参加国际贸易,从而获得比较利益。 比较优势理论遵循“两优取其重,两劣取其轻”的原则,认为国家间技术水平的相对差异产生了比较成本的差异,构成国际贸易的原因,并决定着国际贸易的模式。

保护贸易理论

1841年,德国经济学家弗里德里希·李斯特(Friedrich List)在《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中提出基于国家主义的贸易保护政策理论,指出保护制度要与国家工业的发展程度相适应,又称幼稚产业保护论。 与重商主义不同的是,他从保护生产力的高度把贸易和国家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形成以国家主义为基调的贸易保护理论,在实施贸易保护政策方面也更加客观实际。

相互需求理论

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只论证了建立在各国专业化生产前提下的互利贸易基础和利益所在,没有说明总的贸易利益如何在贸易双方进行分配。 约翰·穆勒(John Stuart Mill)在《政治经济学原理》中,从相互需求角度出发,确定了国际间商品交换的价格问题,以解释两国间贸易利益是如何分配的。 相互需求理论实质上是指由供求关系决定商品价值的理论,是对比较优势理论的完善和补充。 该理论用两国商品交换比例的上下限解释双方获利的范围西班牙3月份的通胀率减半至3.1%潜在的价格压力仍然令欧洲央行头疼; 用贸易条件说明在利益的分配中双方各占的比例西班牙3月份的通胀率减半至3.1%潜在的价格压力仍然令欧洲央行头疼; 用相互需求强度来解释贸易条件的变动。

[编辑本段]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19世纪末20世纪初,新古典经济学逐渐形成,在新古典经济学框架下对国际贸易进行分析的新古典贸易理论也随之产生。

要素禀赋理论

1919年,瑞典经济学家埃利·赫克歇尔(Eil F Heckscher)提出了要素禀赋论的基本观点,指出产生比较优势差异必备的两个条件。 1930年代,这一论点被他的学生伯尔蒂尔·俄林(Beltil G Ohlin)所充实论证,其代表作《地区间贸易和国际贸易》进一步发展了生产要素禀赋理论,因而这一理论又称为H-O理论。 与古典贸易模型的单要素投入不同,H-O模型以比较优势为贸易基础并有所发展,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生产要素框架下分析产品的生产成本,用总体均衡的方法探讨国际贸易与要素变动的相互影响。 其核心内容为:在两国技术水平相等的前提下,产生比较成本的差异有两个原因:一是两国间的要素充裕度不同;二是商品生产的要素密集度不同。 各国应该集中生产并出口那些充分利用本国充裕要素的产品,以换取那些密集使用其稀缺要素的产品。这样的贸易模式使参与国的福利都得到改善。 20世纪40年代,保罗·萨缪尔森(Palua A Samuelson)用数学方式演绎了H-O模型,指出国际贸易对各国收入差距的影响,将必然使不同国家间生产要素相对价格和绝对价格均等化,这也称为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或H-O-S定理(赫克谢尔—俄林—萨缪尔森模型)。 这一定理潜在地认为,在没有要素跨国流动的条件下,仅通过商品的自由贸易也能实现世界范围内生产和资源的有效配置。 和这一理论相关的还有另外两个基本定理。 国际贸易对本国生产要素收益的长期影响,由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归纳为:出口产品生产中密集使用的要素(本国充裕要素)的报酬提高;进口产品生产中密集使用的要素(本国稀缺要素)的报酬降低;不论这些要素在哪个行业中使用。 罗勃津斯基定理认为,在两种商品世界中,如果相对价格固定不变,一种生产要素增长会减少另一种商品产量。表明要素禀赋的变化决定着资源配置的变化。 这些定理均对H-O理论进行了重要拓展。

里昂惕夫悖论

按照H-O理论,美国是一个资本丰裕而劳动力相对稀缺的国家,其对外贸易结构应该是出口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 20世纪50年代初,美籍苏联经济学家里昂惕夫(Leontief)根据H-O理论,用美国1947年200个行业的统计数据对其进出口贸易结构进行验证时,结果却得出了与H-O理论完全相反的结论,这一难题称为里昂惕夫悖论。 里昂惕夫悖论虽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观点,但它对原有国际分工和贸易理论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引发了对国际贸易主流思想的反思,推动了二战后新的国际贸易理论的诞生。

[编辑本段]新贸易理论

二战后,国际贸易的产品结构和地理结构出现了一系列新变化。 同类产品之间以及发达工业国之间的贸易量大大增加,产业领先地位不断转移,跨国公司内部化和对外直接投资兴起,这与传统比较优势理论认为的贸易只会发生在劳动生产率或资源禀赋不同的国家间的经典理论是相悖的。 古典与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都假定产品市场是完全竞争的,这与当代国际贸易的现实也不相吻合,在这样的国际环境下,新贸易理论应运而生。

新生产要素理论

新生产要素理论赋予了生产要素除了土地、劳动和资本以外更丰富的内涵,认为它还包括自然资源、技术、人力资本、研究与开发、信息、管理等新型生产要素,从新要素的角度说明国际贸易的基础和贸易格局的变化。 1、自然资源理论 1959年,美国学者凡涅克(J. Vanek)提出了以自然资源的稀缺解释里昂惕夫悖论的观点,认为美国进口自然资源的开发或提炼是耗费大量资本的,会使进口替代产品中的资本密集度上升。扣除资源的影响,美国资本密集型产品的进口就会小于其出口。 2、人力资本理论 人力资本理论以基辛(D. B. Keesing)、凯南(P. B. Kenen)、舒尔茨(T. W. Schultz)为代表,对H-O理论作了进一步扩展,将人力资本作为一种新的生产要素引入。 通过对劳动力进行投资,提高其素质和技能,进而提升劳动生产率。 人力资本充裕的国家在贸易结构和流向上,往往趋于出口人力资本或人力技能要素密集的产品。 3、研究与开发学说 格鲁伯(W. Gruber)、维农(R. Vernon)认为研究与开发也是一种生产要素,一个国家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能力和该种产品中的研究与开发要素密集度之间存在着很高的正相关关系。 各国研究与开发能力的大小,可以改变它在国际分工中的比较优势,进而改变国际贸易格局。 4、信息要素 信息虽然是一种无形资源,但它能够创造价值。现代信息技术对生产的影响越来越强,对信息的利用状况会影响一个国家的比较优势,从而改变一国的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地位。

偏好相似理论

1961年林德(S. B. Linder)在《论贸易和转变》一书中提出了偏好相似理论,第一次从需求方面寻找贸易的原因。 他认为,要素禀赋学说只适用于解释初级产品贸易,工业品双向贸易的发生是由相互重叠的需求决定的。 偏好相似理论的基本观点有: 产品出口的可能性决定于它的国内需求; 两国的贸易流向、流量取决于两国需求偏好相似的程度,需求结构越相似则贸易量越大; 平均收入水平是影响需求结构的最主要因素。

动态贸易理论

动态贸易理论主要从动态角度分析国际贸易产生与发展的原因。 1、技术差距理论 技术差距理论又称创新与模仿理论,M·V·波斯纳(Michael V. Posner)和胡弗鲍尔(G. G. Hufbauer)将技术作为一个独立的生产要素,侧重从技术进步、创新、传播的角度分析国际分工的基础,扩展了资源禀赋论中要素的范围。 技术差距指一国以技术创新和控制技术外流而形成的一种动态贸易格局,会对各国要素禀赋的比率产生影响,从而影响贸易格局的变动。 2、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雷蒙德·弗农(Raymond Vernon)将市场营销学中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与技术进步结合起来阐述国际贸易的形成和发展。1966年他在《产品周期中的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一文中指出,美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与产品生命周期有密切关系。 这一产品生产的国家转移理论,假设国家间信息传递受到一定的限制、生产函数可变以及各国的消费结构不同,指出产品在其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对生产要素的需要是不同的,而不同国家具有的生产要素富饶程度决定了该国的产品生产阶段和出口状况。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将比较优势论与资源禀赋论动态化,很好地解释了战后一些国家从某些产品的出口国变为进口国的现象。 3、“技术外溢”与“干中学”学说 这种观点将技术作为内生变量,罗默提出的“干中学”式的技术进步,大部分是从技术外溢中获得的,即从贸易或其他经济行为中自然输入了技术。 经克鲁格曼(Krugman)论证,若引进国将外溢国的技术用于比较优势产业,则对两国均有利;反之对两国均不利。 假设国内技术外溢的速度高于国际技术外溢,国家原先的领先产业有加速发展的可能,原有的比较优势会增强。技术的传播使各国的差异不断扩大,强调了技术变动对国际贸易的动态影响。 4、动态比较优势理论 林毅夫等提出,一个国家的产业和技术结构从根本上取决于国内要素禀赋,其升级是产业结构升级的基础。 资本存量的变化对一国要素禀赋的影响最大。 资本存量的增加来自于积累,积累取决于储蓄倾向和经济剩余的规模。 制度性决定的储蓄倾向是固定的,因而影响资本存量的关键是经济剩余的规模。 如果一国的产业和技术结构能够充分利用其资源禀赋的优势,则其生产成本就较低,竞争能力就较强,进而创造更多的经济剩余,积累量也就越大。 因此,通过发挥比较优势能够较快地实现资源结构的升级,从而加快产业结构升级。

产业内贸易理论

产业内贸易理论又称差异化产品理论,以不完全竞争市场和规模经济为前提,从动态角度出发考虑需求情况,更符合实际。由于产业内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80年代以来许多经济学家陆续建立模型对这一问题从不同角度进行探讨。 1、新张伯伦模型 在产业内贸易理论的发展过程中,克鲁格曼(Krugman)的模型具有开创性作用,他将迪克西特(Dixit)和斯蒂格利茨(Stiglitz)提出的将差异产品和内部规模经济考虑在内的垄断竞争模型推广到开放条件下,创立了“新张伯伦模型”。 模型证明了当市场结构从完全竞争变为不完全竞争,达到规模报酬递增阶段的时候,即使两国间没有技术和要素禀赋差异,产品水平差异性和规模经济也可推动国际贸易,增加两国的福利。 2、兰卡斯特模型 这一基于简单的水平差异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模型,以产品特性和消费者偏好的唯一占优选择性为基础解释两国贸易。 兰卡斯特(Lancaster)认为,在具有相同特点的经济体之间,如果不存在贸易壁垒和运输成本,在规模收益最大化和消费偏好差异的影响下,两个经济体间仍能进行产业内分工和贸易。 3、新赫克歇尔—俄林模型 新赫克歇尔—俄林模型基于垂直产品差异,弗尔维(Falvey)等人通过对H-O模型假设前提的调整,将产品差异与劳动和资本等要素的不同组合之间建立一种联系,但仍用要素禀赋来预测贸易,因而又称为“新要素比例学说”。 这一理论认为,资本相对充裕的国家出口同种产品中资本密集的高质量品种,劳动力相对充裕的国家则出口劳动密集的低质量品种,由此形成的产业内贸易实质上还是垂直分工的结果,在对传统贸易理论的最小偏离下,同时解释了产业间和产业内的贸易模式。 4、布兰德—克鲁格曼模型 为解释标准化产品产业内贸易现象,布兰德(Brander)和克鲁格曼构造了一个“相互倾销模型”(差别垄断模型)。 模型指出各国开展贸易的原因只在于垄断或寡头垄断企业的市场销售战略,国际贸易的结构既不受要素禀赋、产品成本差别的限制,也不受生产者和消费者对差异产品追求的限制。 此模型表明,贸易是扩大竞争的一种方式,不完全竞争的企业可以通过贸易向别国的国内市场倾销以扩大销售,即使存在运输成本,也会存在双向贸易,并由两国间需求弹性的预期差异决定贸易量。 这就为两国相互倾销的行为提供了解释途径。 5、垂直差异产业内贸易模型 与新H-O模型所不同的是,垂直差异产业内贸易模型以寡头垄断市场假定为前提。弗尔维研究认为,一个产业包括依质量高低排列的一个“产品链”,即垂直差异性产品。 弗尔维(Falvey)和凯克斯基(H. Kierzkowski)建立的F-K模型表明,在完全的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与完全没有这类贸易之间有许多过渡类型,垂直型产业内贸易的程度与特性依赖于要素禀赋、技术和收入分配情况对不同国家的相对影响。 费莱姆(Flamand)和赫尔普曼(Helpman)建立的费—赫模型提出了另一种观点。假设有两国均生产某种产品,生产效率不同,劳动是唯一的生产要素。国际分工以产品差异性的形式体现,一国生产高质量的产品具有比较优势,另一国相反,决定产品质量的是劳动投入,这里指“人力资本”。如果两国生产结构和消费结构不吻合,就可能发生产业内贸易。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Michel E. Porter)提出的这一理论,从企业参与国际竞争这一微观角度解释国际贸易,弥补了比较优势理论在有关问题论述中的不足。 波特认为,一国的竞争优势就是企业与行业的竞争优势,一国兴衰的根本原因在于它能否在国际市场中取得竞争优势。 而竞争优势的形成有赖于主导产业具有优势,关键在于能否提高劳动生产率,其源泉就是国家是否具有适宜的创新机制和充分的创新能力。 波特提出的“国家竞争优势四基本因素、两辅助因素模型”中,生产要素、需求状况、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政府、机遇都是国家竞争优势的决定因素。 波特根据以上各大要素建立了钻石模型,说明了各个因素间如何相互促进或阻碍一个国家竞争优势的形成。 从发展阶段来看,一个国家优势产业的发展可分为四个不同阶段,即生产要素推动阶段、投资推动阶段、创新推动阶段,财富推动阶段。 该理论对当今世界的经济和贸易格局进行了理论上的归纳总结。

[编辑本段]新兴古典贸易理论

新兴古典经济学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兴的经济学流派.新兴古典贸易理论依托新兴古典经济学的新框架,将贸易的起因归结为分工带来的专业化经济与交易费用两难冲突相互作用的结果,从而对贸易的原因给出了新的解释思路,使贸易理论的核心重新回到分工引起的规模报酬递增,是一种内生动态优势模型,是贸易理论和贸易政策统一的模型,是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统一的模型,能够整合各种贸易理论,是贸易理论的新发展。 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杨小凯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用超边际分析法将古典经济学中关于分工和专业化的经济思想形式化,将消费者和生产者合二为一,发展成新兴古典贸易理论。 该理论使研究对象由给定经济组织结构下的最优资源配置问题,转向技术与经济组织的互动关系及其演进过程,力图将外生的比较利益因素引入到基于规模报酬递增的新兴古典经济学的贸易理论模型中,把传统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统一在新兴古典贸易理论框架之内。 此理论的内生分工和专业化新兴古典贸易模型(Sachs, Yang and Zhang,1999)表明,随着交易效率从一个很低的水平增加到一个很高的水平,均衡的国际和国内分工水平从两国都完全自给自足增加到两国均完全分工,在转型阶段,两种类型的二元结构可能出现。 经济发展、贸易和市场结构变化等现象都是劳动分工演进过程的不同侧面,贸易在交易效率的改进过程中产生并从国内贸易发展到国际贸易,两者之间有一个内在一致的核心。

[编辑本段]当代国际贸易的变化

产业内贸易和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迅速增长。 所谓产业内贸易(intra-industiry trade)是与传统国际贸易理论解释的产业间贸易(inter-industry trade)相对的一个概念,指的是同一产业内的产品之间的贸易,也就是说一个国家既进口又出口同一类产品。 这些现象的出现对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提出了挑战。占世界贸易额相当大比重的一部分贸易并不是因为比较成本的差异或者资源禀赋的差异而发生的。为了解释这些国际贸易的新现象,以克鲁格曼、雷蒙德·弗农等为代表的大批经济学家提出了各种新的学说。这些学说与传统国际贸易理论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我们把这些学说称为新国际贸易理论。

西班牙3月份的通胀率减半至3.1%潜在的价格压力仍然令欧洲央行头疼的简单介绍  第1张

近期股市动荡是什么原因呢?谢谢了,大神帮忙啊

近期国际股票市场出现了全球性的剧烈动荡。2008年1月15日以来,美国股市连续大幅下跌,道琼斯指数、标准普尔500指数和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在2007年的涨幅全部被抹平。2008年1月21日,欧洲三大股指,即英国金融时报指数、法国CAC40指数和法兰克福DAX指数的跌幅均超过5%,为2001年“9·11事件”以来最大跌幅。2008年1月21日和22日,亚太地区的股票市场也出现了连续暴跌,日本股市两日的跌幅分别为3.86%和5.65%,澳大利亚为2.9%和7.1%。1月21日,拉美地区主要股票市场也全线暴跌,巴西、阿根廷、秘鲁的主要股指跌幅均超过6%。有市场分析人士指出,当前金融市场正面对二战结束以来最严重的危机。 近期全球性股市下跌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直接原因是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深层原因则与主要国家的经济和通胀形势恶化有关。 次贷危机的影响。2008年1月份以来,受次贷危机影响,美国各大金融机构亏损严重,严重打击了投资者信心。1月15日,花旗银行宣布,2007年第四季度亏损达到98.3亿美元,为该公司成立以来最高的季度亏损。1月16日,摩根大通宣布,2007年第四季度净收益为29.7亿美元,下降了34%。1月17日,美林证券宣布,2007年第四季度损失为100亿美元,为成立以来的最大单季亏损。这些情况表明,次贷危机正在进一步恶化。同时,受次贷危机影响,许多银行大幅裁员,近日,高盛公司宣布裁员5%,裁员人数达1500人,花旗银行宣布裁员4200人,瑞士银行宣布裁员1500人,摩根斯坦利宣布裁员600人,瑞士信贷银行宣布裁员470人,德意志银行宣布裁员300人。有经济学家预测,次贷危机带来的潜在损失最大可能达到4636亿美元。同时,随着越来越多的机构陆续暴露出在次贷危机中遭遇重创,次贷危机可能产生的潜在影响的不确定性日益提高,导致了市场恐慌。 对日本等亚太国家来讲,2008年以来股市的暴跌主要是次贷危机的影响和美国股市下跌波及的结果。近日,日本最大银行集团,即三菱UFJ金融集团披露因次贷危机而遭受的损失约为500亿日元。有关方面估计,受次贷危机影响,日本三菱UFJ集团、瑞穗、三井住友三大银行集团所遭受的损失将达到2000亿日元。同时,日本的经济和通胀形势也不容乐观,2008年1月29日,日本经济产业省公布,2007年日本零售业的销售额同比下降0.1%,这是日本零售业销售额5年来首次出现下降。2007年日本汽车零售业的销售额同比下降3%。受石油价格上升的影响,日本消费者物价指数也出现了1998年以来的最大涨幅。 美国经济放缓。美国房地产市场情况不断恶化,引发了市场对美国经济陷入衰退的担忧。最近美国商务部报告显示,2007年美国住宅开工数量下降了24.8%,为1981年以来最大降幅。2007年12月,美国新屋销售数据跌至12年低点,为有记录以来最大年度跌幅。市场分析人士指出,通常情况下,住房抵押部门出现的问题总是与经济的艰难时期相伴,住宅投资的持续减少可能助长国民经济的下滑趋势。如果2008年美国经济不能保持增长,房价可能会下跌得更为迅速。此外,美国就业形势也日益严峻。美国政府最近公布,2007年12月份,美国失业率升至5%,为两年来最高,非农就业人口增加了1.8万人,增幅为2003年以来最小。一般认为,失业率升高将损害消费者信心,会使消费者对未来更加不安,而消费意愿下降将会拖累2008年的经济增长。最近高盛集团的一份研究报告认为,考虑到住房市场下滑和信贷市场动荡对整体经济的影响,预计2008年美国经济会进入衰退,GDP增长率为0.8%。2009年的失业率可能从目前的5%上升至6.5%。 世界经济可能面临衰退风险。由于对美国经济衰退预期的增强,世界经济也可能面临衰退风险。有评论说,目前占世界经济12%的日本、英国、西班牙和新加坡四国经济可能明显放缓。日本经济可能已经处于经济衰退或将在2008年第一季度出现衰退。新加坡经济在2007年第四季度中出现了衰退,这是近四年来的第一次衰退。英国的住房市场也面对不景气,2007年12月的零售额大幅度下降。西班牙经济也因房地产疲软而受到影响。一些经济学家认为,世界范围的经济衰退可能会出现,全球经济增长速度有可能从2007年的4.7%减缓至3%左右。世界经济可能衰退的预期打击了投资者的信心,造成股票市场的全球性下跌。 美联储持续降息可能导致更多的资金流出美国。为了防止美国经济衰退,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已经进入降息通道。经济学家认为,到2008年下半年,美元利率可能进一步降低至2.5%。实际上,自2007年9月18日以来,美联储已经三度降息,将联邦基金目标利率从5.25%降低至3.5%。尤其是2008年1月22日美联储大幅降低联邦基金利率75个基点,大大超过了市场预期。这是自2001年以来美联储首次紧急降息,也是1984年以来联邦基金利率的单次最大降幅。 在两次公开市场委员会例会间紧急降息,对美联储来说是非比寻常的举动。美联储规定一般利率决定只在例会上宣布,紧急降息只是在极端情况下采取的非常手段。因此,2008年1月22日美联储的降息行动再次显示出美国经济形势的严峻,美联储对经济衰退的关注已超过对通胀的关注。但是,连续降息将导致美元进一步贬值,使更多资金从美国市场流出,造成股票市场继续波动。 欧洲经济与通胀形势严峻。欧洲股票市场的大幅下跌一方面是因为金融机构进一步减持与美国次贷相关的资产,引起市场的恐慌性抛售。另一方面,也是市场对日益严峻的欧洲经济和通胀形势的反应。(1)受欧元升值和石油价格攀高影响,2007年12月,德国出口下滑0.5%,国内零售价格下滑1.3%,德国商业信心指数也下滑至两年来最低点。(2)2007年11月,法国贸易赤字达48亿欧元,环比增长33%,贸易赤字增长将对法国经济增长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3)2007年12月西班牙通胀率达4.3%,创10年新高,西班牙政府已经将2008年经济增长率从3.3%下调至3.1%。 目前欧元区通胀形势也非常严峻。2007年12月,欧盟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07年11月,欧元区通货膨胀率达3.1%,为6年来最高水平,欧元区核心通胀率(剔除生鲜食品)则由2007年10月份的2.1%上升至11月份的2.3%。经济学家认为,石油价格和粮食价格上升,推高了工资水平,从而有可能演变为全面的、世界性的通货膨胀。也就是说,石油和粮食价格上升只是通货膨胀的第一轮效应,具有决定性作用的是通胀的第二轮效应,即工人因为物价上涨而要求增加工资。德国工人工资出现13年以来的最大涨幅,而欧元区的通货膨胀率已经达到3.1%,为6年新高。并且,高通胀率又会进一步刺激通胀预期,造成工资—物价的螺旋式上升。 法国兴业银行(601166行情,股吧)遭遇银行史上最大欺诈案。2008年1月24日,法国第二大上市银行——法国兴业银行宣布,发现其内部一名交易员有诈骗行为,给银行造成了49亿欧元(约合71.6亿美元)的损失。这名交易员的诈骗活动是通过简单的转账方式进行的,但使用了非常复杂的技巧来掩饰,兴业银行需要55亿欧元资金来填补这名交易员造成的损失。这名交易员对欧洲股市未来的走向投下了巨额筹码,并创设了虚假的对冲头寸,以掩盖自己的操作踪迹。法国兴业银行迅速解除了西班牙3月份的通胀率减半至3.1%潜在的价格压力仍然令欧洲央行头疼他聚敛的股票衍生品头寸,预计总金额在500亿至700亿欧元之间,法国兴业银行低价卖出这些头寸成为导致全球股市新一轮大幅下跌的一个诱因。 (作者单位西班牙3月份的通胀率减半至3.1%潜在的价格压力仍然令欧洲央行头疼: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

通胀数据与股市有什么关系?历年的通胀数据图表在哪里可以找到?

通货膨胀——潜伏至显现

通货膨胀是指当一个经济体的大多数商品和劳务的价格连续在一段时间内普遍上涨。

在经济发展的历程中伴随着温和的通过货膨胀(物价上升在10%以下)是允许存在的西班牙3月份的通胀率减半至3.1%潜在的价格压力仍然令欧洲央行头疼,但是较高的温和通胀往往会存在着虚拟或泡沫经济。过度需求和较高的就业

从2008年次贷危机以来西班牙3月份的通胀率减半至3.1%潜在的价格压力仍然令欧洲央行头疼,全球经济遭受重创,各国无一幸免。给中国经济也难以独善其身,我们看到沿海地区大量中小企业(外贸企业)呈现规模化倒闭,大量人口失业。全球经济体可谓是处于崩溃的边缘。

在全球市场岌岌可危、需求低迷的局面下,国务院在2008年11月初提出规模为4万亿元的扩大内需计划,年底前将先行安排1000亿元。旨在刺激经济、提振内需,恢复人们对经济的信心。我们从历史的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2007年第三季度以前国内生产总值(GDP)是稳中有升并创历史新高,经济发展的格局是一片欣欣向荣,主要表现在贸易和GDP增长。美国金融危机开始显现以来至2009年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一直处于处于下滑状态且仅有5%左右。4万亿的救市资金政策出台后可谓立竿见影,在2010年第一季度末,GDP增速高达15%。当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还处于经济萧条甚至停滞的局面,中国经济发展却早已独占鳌头。在2010末公布的统计数据中,2010年第四季度以及全年的经济数据,日本2010年GDP(国内生产总值)为5.474万亿美元,中国GDP为5.879万亿美元,中国首次在全年的基础上超越日本,两国GDP相差约4050亿美元。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经济发展数度惊人,有专家预测若干年后中国必将是全球的第一经济大国。

历年来的经济数据我们看到西班牙3月份的通胀率减半至3.1%潜在的价格压力仍然令欧洲央行头疼了喜人的一面,但是能否做常胜将军,很是值得商榷的。

我们从中国经济发展的背景下考虑。

第一,美国次贷危机。受次贷危机的影响,各国经济都处于极度虚弱状态,经济快速回暖几乎是不可能的,然而中国受次贷危机影响相对来说比较小,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并位居第二也是可以预期的。

第二,四万亿的救市资金。我们说经济为背后的是复苏,复苏带来的必然是通胀。08年金融危机,在上半年6.7万家中小企业倒闭,以及向大型企业背景下,整个经济体制陷入瘫痪的局面,防止经济衰退,解决就业问题务必是当务之急。国务院对外公布“4万亿”规划时,首先强调了“出手要快”和“出拳要重”。 2010年3月有数据显示,政府财政赤字占GDP的55%,想想这是多么庞大而不可估量的数字,可以想象能促进多少需求,为我们强大的GDP做出多少贡献?

第三,美国和部分欧州国家危机后经济体是满目疮痍,急于复苏政府必然会通过量化宽松的货币和扩张财政政策,刺激居民消费,必然会增大外部需求,而中国主要贸易对象又是欧美等国,推理出短期内GDP上涨于情于理。

金融危机过后带来的确实是难以抵制的通货膨胀。中国至2010以来十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达20.25%,创历年来新高;4次上调存贷款利率,频繁出台紧缩的货币政策,目的只有一个——抗通胀

2011年4月16日早上,央行行长周小川参加博鳌亚洲论坛记者见面会表示:央行将继续努力努力消除通货膨胀的货币因素,适当收紧货币政策仍将持续一段时间。在还未走出金融危机阴霾的欧洲,面临欧元区通胀“高压”和区内国家债务危机加重的两难处境,欧洲央行坚决选择了近三年来首次加息。这些都表明通胀的仍然是经济发展不可小视的经济指标。

就目前有专家分析我国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第一,流动性泛滥;第二,成本推动型;第三,外部输入型。

关于流动性泛滥,有点可疑确定不是可靠谱,最新发布数据显示截止2011年2月流通中现金(M0)数量为44800亿元,与一月相比较环比下降5.29%,二月环比下降18.59%,但居民居名消费价格指数(CPI)截止2011年3月同比增长5.40%创近32个月来的新高,城市和农村分别同比增长5.20%、5.90%。从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多次加息和调准后,且流动性同期有明显缩小,CPI依然创出新高。论证中我们可以看出流动性并不存在泛滥。

在成本推动型的理由下似乎可以找到一些论据。我们说的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又称成本通货膨胀(工资或利润推动通货膨胀)或供给通货膨胀。今年CPI屡创近三年新高,通货膨胀日趋严重,物价上涨过快。今年年初我们看到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都出现严重的用工荒的格局,企业不得不提高工资,可没有慈善的企业,必然将成本提高转嫁到物价上……生产者物价指数(PPI)变化可以看到,PPI指数今年二月和三月分别同比上涨7.20%、7.30%,创近两年新高。企业生产的中间价提高,相应物价都会有所表现。物价上涨会相应增加企业投资欲望(预期更高的物价),增加企业的存货,需要资金来源投入生产,近期的新增贷数据显示2011年3月额度6794亿元,同比上涨33.03%,而二月份额度5356亿元,同比下降23.50%,企业贷款有理由增加相应投入生产的需求。

外部输入型通胀。经济学家一直强调国际收支平衡,可以美国为首的经济大国在贸易这一块经常呈现入不敷出的态势,然而中国至2004年以来的巨大的贸易顺差,引来世界各国的热议。据英国广播公司(BBC)30日报道,奥巴马在2008年10月29日公布的致美国全国纺织业组织理事会的信中称:“中国必须改变其政策(包括汇率政策),以便减少对出口的依赖,更多依靠国内本土需求的增长。”奥巴马表示,他会利用所有的外交手段促使中国改变。再者在2009年9月11日奥巴马决定对中国出口轮胎加征35%关税,也可以说是遏止中国对轮胎的出口,保护本国民众就业。危机后的美国、欧洲等国在面临复苏之际,会刺激中国出口增加,出口会增加本国产品和本国货币的需求,外汇的大量储备会加大人民币升值压力。近期美元对人民币汇率持续疲软,大宗商品价格持续走高(自尼克松政府宣布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28年的一盎司黄金对35美元官家从此被打破,2011年4月黄金价格创出历史新高,一盎司黄金=1500美元),外围环境中都有严重通胀反应。

中国政府从2008年起在进出口政策中鼓励进口,在2011年一季度我国出现贸易逆差10.2亿美元,六年来首次季度贸易逆差。此次的贸易逆差也是在预料之中,紧缩政策频繁出台,大宗商品持续走高,日本地震短期同样会减少对中国的进口等原因,当然人民币对于这次逆差“贡献”是决不容忽视。

除此之外可能还存在以下一些观点同样支持CPI居高不下:首先,基本工资提高必然会带动短期内的交易性动机增加,需求会更加多样化;近期个税起征有望上调至3000元,短期内仍然会有促进需求的增加。其次,随着通胀加剧,物价上涨,出口持续减少,货币紧缩政策出台,大量国外“热钱”涌入,进一步扩大CPI持续走高。最后,我们可以看到政府不断出新的房价调控政策,这样大家都在期待房价下降,一部分炒房资金流出,开始进行性的投资或消费,进一步促进CPI不断攀升。

后期通胀将如演变呢?

第一点,通胀如果没有有效得到遏制,企业最总将上升成本间接转嫁到物价上,物价上涨在同比物价水平下,工资相比同期(实际工资)增长物价水平近乎没有提高,只是促使更高物价水平下市场环境;从整个市场来说,一个行业的工资上涨,必然会引起其他行业工资上涨,进而出现结构性的通货膨胀,如次此周而复始,必然引起恶性通胀。

第二点,就短期菲利普斯曲线来看通胀最大的好处就是增加就业岗位,失业率下降,但人们预期的通货膨胀率与实际的通货迟早会一致。长期菲利普斯曲线表明不存在失业与通货膨胀的替换关系,政府运用扩张性财政政策不但不能降低失业率,还会是通货膨胀不断上升。近期扩张财政政策防止经济出现滞涨,央行不断紧缩货币政策通胀压力依然很重,后期预期紧缩的政策仍将持续。

第三点,什么时候没有炒作题材,通胀或许才会消除。炒作或许是一些人地喜好,我们看到炒作大蒜,葱,食盐等。受次贷危机的影响房价至2008以来持续走高,从销售价格指数中可以看到2008年11月86.5的低谷,攀升至2010年5月112.40历史性高点。房价大涨无疑是通胀的罪魁祸首,他不仅导致了钢铁和水泥行业的产能过剩,而且“拍”出导产业健康发展若干意见通知》,涵盖这些产能过剩行业。

据中国指数研究院最新公布的土地交易信息显示,5月份,全国60个重点城市共成交土地553宗,同比增加73%;成交土地面积2686万平方米,同比增加89%。超过三分之一的住宅用地超出底价成交,平均溢价达56%。上周全国20个重点城市共成交住宅类地块36宗,环比增加600%,成交土地面积253万平方米,环比增加833%。其中,有5宗地块溢价水平超过100%,有11宗地块溢价水平超过50%,有20宗地块溢价不到50%成交。2009年6月30日,仅280121平方米,中化方兴 以40.6亿的天价“夺魁”。天价地王们不断刷新地价,究竟喻意何在?开发商成本提高再次转嫁到房价里,炒房团同时借力炒作哄抬房价,开盘空的局面,表现出需求大于供给市场格局,完全背离了自由市场机制。当房价持续高出真正需求人们承受范围内,政府出台一系列房产调控打压政策,房价才得以保持在稳中有升的态势。后期的发展中,房价降的可能性不是很大,继续上行的空间仍然存在。(一)、商品房供需后期主要看刚性需求者(能付得起高额房价的人,需要找“丈母娘”的人),只要这些人不“需要”房或市场达到饱和,此刻房价降的趋势才得以体现;(二)、处在衰退性的人口的中国,正在面临人口老龄化加剧,购房需求后期必然会降低,人人有房的居局面终有一天会实现;(三)、土地供应面积长期处于锐减趋势,可投资性较差。

当物价上涨在人们心中定性时,降低物价难度必然会加大——通胀简单,降低通胀难。解决经济问题更多靠的是大家,政府仅仅是带头作用。

欧元与美元平价,对我国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

据美国《华盛顿邮报》网站7月12日报道,欧元对美元汇率近20年来首次接近1比1。自今年初以来,欧元对美元汇率一直在下跌。截至周二,该汇率已接近1欧元兑1.004美元,略高于平价。

美元走强,对考虑去欧洲度假或到国外购买商品的美国人来说是个好消息。这可能会拉低粮食等大宗商品的价格,且可能缓解持续的通胀。但专家们说,欧元贬值也暗示了全球贸易步伐放缓,加剧了人们对经济衰退的担忧。这对企业和消费者来说意味着什么?

全球货币汇率的变化,可能对那些将产品销往海外或依赖外国原材料来生产这些产品的企业产生深远影响。它还会影响直接传导给消费者的大宗商品(比如粮食)的价格。在海外销售商品的欧洲企业可能会发现,欧元贬值会使其出口产品更具吸引力。但出口带来的任何收益可能会被欧元区19国的通胀率上升所抵消。这意味着,进口的商品或原材料将变得更加昂贵。

一些专家将欧元贬值解读为欧洲经济增长放缓的迹象。国际金融协会首席经济学家罗宾·布鲁克斯在推特上说,随着欧元贬值,“越来越明显的一点是,欧元区正走向衰退”。在美国,美元升值带来了不同的问题和机会。美元升值可能损害美国的出口,因为外国买家的购买力遭到削弱。美国基础设施资本管理公司首席执行官杰伊·哈特菲尔德说,粮食和工业金属等大宗商品最近变得更加昂贵,美元走强可能有助于平抑这些大宗商品的价格。

哈特菲尔德周二在一份报告中说:“美元走强导致全球大宗商品价格走低,因为大多数大宗商品是以美元计价的。我们预计,由于大宗商品价格在物价指数中有所反映,通胀率将在秋季开始大幅下降。”而对于挣欧元工资的欧洲人来说,出国旅行和用美元消费将变得更加昂贵。

为什么欧洲央行执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要不美国大约晚了6年

 参考消息网1月26日报道

外媒称,法兰克福与华盛顿的时差是6小时,但欧元区与美国之间的差距有时却是6年,这是欧洲央行推出非常规货币刺激措施与美联储2008年末推出量化宽松政策之间的时间差距。欧洲央行上周通过的这一计划的目标是刺激疲软的欧洲经济:提高通货膨胀率,推动经济发展。

据西班牙《阿贝赛报》1月25日报道,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22日宣布欧元区从2015年3月至2016年9月每月600亿欧元的国债和私债购买计划,这是向欧元区金融命脉注入流动性,数额逾万亿欧元,目的是应对持续的通缩压力并促进经济复苏,使通胀率接近2%的目标。

在这6年时间内,美国经济摆脱了大衰退。2008年美国GDP下降2.8%,但是截至去年9月,经济增长2.7%。2014年创造就业岗位295万个,失业率连续5年下降,现在维持在5.6%。英国去年经济增长3.1%,失业率下降至5.8%。

而与此同时欧洲经济却在蹒跚前行,看似已经停滞:2014年第三季度增长0.8%,在西班牙等国家失业率仍然高居不下(23.7%),物价下跌程度令人警惕(下降0.2%)。这让人担忧欧洲经济会“日本化”,日本经济低迷状态已经持续了20年。

报道称,自从危机爆发,欧洲央行、美联储、英国和日本央行都采取了各自的应对措施:降低利率、购买资产、银行存款负利率等等,以确保流动性,避免金融系统瘫痪。欧洲央行保留了一颗子弹:大规模购买主权债券。

这一政策的风险之一是会导致通胀,但是只要能创造就业,美联储认为这个风险就不足为忧。以德意志联邦银行为基础和仿照对象的欧洲央行却成为通胀梦魇的囚徒。根据欧洲央行的法规,必须维持欧元的价值和物价的稳定。但是对通货紧缩的恐惧以及物价持续下跌打击经济,迫使德拉吉采取行动。

其实最深层次的困扰是怎样的政策组合才最有效,是美国的货币和财政刺激政策,还是欧洲传统的紧缩政策?以及欧洲央行在模仿同行方面为何晚了这么久。西班牙对外银行研究部首席经济学家胡利安·库韦罗认为造成这个迟缓的原因在于两个货币机构的法规不同、经济结构不同、职权不同,其他央行只需购买一个国家的债券,而欧洲央行决策需要征得19个不同国家同意。

专家指出,美国的刺激政策取得了积极效果:货币从天而降,降低了个人和企业的融资成本。美国的融资渠道市场占80%,银行占20%,而欧洲的比例正好相反,这很可能会使欧洲央行的政策效果受到限制。此外美国还有财政刺激政策辅助,最后美国走上了增长道路,通胀率也没有高涨(0.8%),现在美联储正在退出量化宽松政策。而在日本,相似的政策却不能避免让国家陷入经济滞涨。

英国班戈大学经济学教授圣地亚哥·卡尔沃表示,在欧元区,这种流动性注入“将降低债务成本,让欧元贬值”,他同时指出,如果没有财政措施配合和改革,政策效果将是有限的。库韦罗认为,德拉吉的举措将推动欧元区经济发展,让通胀率接近2%,其他分析人士认为,它将推动通胀率上升0.5%-1%。

分析人士认为,如果欧洲央行在2010年或2011年推出这一计划,欧洲就不会经历破坏力如此巨大的二次衰退,利用量化宽松政策,欧洲央行间接支持了成员国的政府债务,如果这发生在两年前,就可以避免投资者惊恐撤离、不再购买西班牙、意大利和希腊等危机国家的国债。欧洲央行应该在危机爆发后就采取行动,但是它对形势严峻程度估计不足。现在德拉吉的流动性注入是对传统教条者的挑战,但在2008年时任美联储主席伯南克曾经说过,量化宽松在理论上行不通,但在实践中行得通。

欧元区脱离长达8年的负利率时代,欧洲经济前景如何?

欧洲经济前景很不好西班牙3月份的通胀率减半至3.1%潜在的价格压力仍然令欧洲央行头疼,欧洲央行已经正式宣布西班牙3月份的通胀率减半至3.1%潜在的价格压力仍然令欧洲央行头疼,将欧元区三大关键利率均上调50个基点,欧洲央行西班牙3月份的通胀率减半至3.1%潜在的价格压力仍然令欧洲央行头疼的官方声明表明,加息是为了确保欧元区的通胀率在中期内保持在2%的目标以下。可以看出,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供应链瓶颈和能源危机加剧了欧洲的通胀压力。欧元区6月初的cpi增长率为8.6%,是有可识别统计数据以来的最高值。德国、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的通货膨胀率仍然很高。

目前经济活动的放缓,影响欧洲经济增长的俄乌冲突,影响购买力的高通胀,对供应链稳定性的持续打击以及发展的高度不确定性,都对经济产生了负面影响。疫情和俄乌冲突的影响导致石油和天然气等商品价格上涨,严重限制了欧元区的工业生产能力。通货膨胀仍然很高,增加了欧元区的运行成本。欧洲央行的货币政策退出也引发了对欧洲债务危机的担忧。彭博社7月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欧元区经济衰退的风险为45%,比俄乌冲突前的20%和6月民意调查的30%大幅上升。

欧元和欧元区经济正在经历近20年来最严重的危机,能源短缺、贸易条件恶化和可支配收入的高通胀对尚未从新疫情的阴影中完全恢复的欧元区经济造成了压力。随着今年欧元区的通货膨胀率持续上升,欧洲央行“货币政策正常化”的决心变得更加确定。

欧洲央行的加息时间,以及提前取消债券购买计划和再融资操作,欧元区的经济复苏可能会出现暂时的停顿,其代价是确保通胀率尽快恢复到2%的长期目标。对于欧元区来说,其目前的境地就如被八爪鱼困住一般,光想指望着通过加息砍掉所有“触角”,是不太可能的事情。

关于西班牙3月份的通胀率减半至3.1%潜在的价格压力仍然令欧洲央行头疼和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海报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s://baikehd.com/news/32870.html

相关推荐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