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 正文

房地产坏账高:招商银行不良率超过4%,平安银行不良率5.5倍_招商银行不良贷款现状

今天百科互动给各位分享房地产坏账高:招商银行不良率超过4%,平安银行不良率5.5倍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招商银行不良贷款现状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本文目录: 1、2022年9月银行房地产不良率

今天百科互动给各位分享房地产坏账高:招商银行不良率超过4%,平安银行不良率5.5倍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招商银行不良贷款现状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

2022年9月银行房地产不良率

2022年半年报最新数据不完全统计的29家上市银行房地产贷款平均不良率为3.28%房地产坏账高:招商银行不良率超过4%,平安银行不良率5.5倍,较年初多有上升房地产坏账高:招商银行不良率超过4%,平安银行不良率5.5倍,部分银行房地产不良率超过10%

房地产坏账高:招商银行不良率超过4%,平安银行不良率5.5倍 招商银行不良贷款现状  第1张

平安银行有风险银行

平安银行严格把控风险 坚持“房住不炒”

为进一步落实“房住不炒”,今年以来,很多房地产火热房地产坏账高:招商银行不良率超过4%,平安银行不良率5.5倍的城市进一步加码房地产坏账高:招商银行不良率超过4%,平安银行不良率5.5倍了房地产限购、限贷等政策调控。同时,受监管部门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等影响,大部分银行适当收紧了房地产贷款投放力度。

在此前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央行曾明确表示,要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坚持"房住不炒"定位,实施好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加大住房租赁市场的金融支持力度。监管部门要求,银行涉房贷款占比不超过27.5%;在新增贷款投向方面,监管指引银行应重点支持租赁、保障性住房。

在此背景下,凡是积极配合监管方向调整的银行,在此次以恒大为首的高杠杆房企资金链断裂冲击下,影响均相对有限。在所有银行中,平安银行做的相当不错。

在此次恒大危机中,平安银行的贷款风险敞口为零。此外,截止2021年6月30日,公司给房企贷款不良率只有0.57%,低于对公贷款不良率0.99%;给个人房屋按揭贷款不良率更是低至0.31%,远低于个人贷款不良率的1.13%。

优秀风控表现背后,得益于平安银行严格遵守监管规定,从规模到质量严控贷款流向。数据显示,平安银行按照监管口径统计的房地产贷款(包含对公房地产行业贷款和个人住房贷款)占比总贷款为20.45%,远远低于监管要求股份行给房地产行业的总贷款占比不能超过27.5%的上限。

此外,在贷款投向上,平安银行从政策指引、企业资质等方面继续严格筛选客户。这也将有助于公司未来涉房贷款的资产质量进一步提升。

总体而言,在坚持“房住不炒”方向指导下,平安银行严格把控风险,才最终得以安全度过了此次危机。

涉房贷款仅占20.45%,远低监管红线

近期,随着以恒大为首的部分高杠杆房企资金链断裂,对房地产乃至金融行业均带来一系列连锁反应。

而平安银行在恒大地产上没有风险敞口。根据市场此前传出的恒大集团截止2020年6月30日给金融机构借款余额分类表汇总表,其中涉及大大小小43家银行,而平安银行的名字并未出现在上面。

除了在恒大上没有风险敞口外,平安银行在整体涉房贷款上也保持了极为优秀的水平。

在贷款规模方面,据平安银行2021年半年报数据显示,按照监管口径统计的房地产贷款(包含对公房地产行业贷款和个人住房贷款)占比总贷款为20.45%;个人住房贷款占比总贷款为9.65%。

换句话说,公司的涉房贷款占比远远未达监管规定的上限要求。去年,在中央、国务院针对"房住不炒"的决策部署下,严格控制房地产贷款的规模和占比,要求股份行给房地产行业的总贷款占比不能超过27.5%。

在贷款质量方面,据平安银行2021年半年报显示,给房企的贷款不良率只有0.57%,低于对公贷款不良率0.99%;给个人房屋按揭贷款的不良率更是低至0.31%,远低于个人贷款不良率的1.13%。其中,涉房贷款中按揭贷款表现更为优秀。从过去看,按揭贷款往往期限长、风险小(以房屋为抵押)、消耗资本少,是所有贷款中的优质项目。

良好的风控表现,离不开平安银行智慧风控的助力。在银行业里,平安银行的智慧风控向来口碑不错。其中,智能预警功能更是让人印象深度。

该行郭世邦副行长介绍,目前,平安银行180天的预警准确率接近90%,90天的预警准确率达到了90%以上,基本实现提前半年就可以预见到客户信用风险,为银行预留了充足的退出或处置时间。

对于智能预警的价值,郭世邦更是将其比喻为“扁鹊的哥哥”。即智能预警能够帮助平安银行“治未病”,在还没有出现风险体征时便可以预筛出潜在风险点,对整个风险资产实现全方位、无死角的覆盖。

值得一提的是,在严格控制贷款质量的同时,平安银行对潜在不良贷款计提的拨备也非常充足。具体来看,拨备金额和拨备覆盖率分别为804.1亿元、259.5%;针对不良贷款计提的拨备金额和拨备覆盖率,较2020年末增加171.9亿元、58.1个百分点。

可以看出,在监管政策的指引下,平安银行针对房地产行业的贷款规模不仅远低于监管要求,其不良率表现也低于公司整体贷款不良率。也正是因为如此,平安银行在恒大资金链断裂的危机中没有风险敞口,得以顺利过关。

坚持“房住不炒”政策导向,积极支持租赁、保障性住房

除了规模、不良率远低于监管要求外,平安银行在筛选贷款客户时,也遵循政策导向,严控客户质量。

早在2021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意见》,《意见》旨在从土地、资金、金融、税收支持以及优化行政审批等6大方面全方位支持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发展,其重点是减轻保障性租赁住房的企业负担,提高企事业单位、租赁企业等市场主体参与保障性租赁住房的积极性。

国家大力增加保障性租赁房源供给的原因是,为了解决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特别是从事基本公共服务人员等群体的住房困难问题。

积极支持租赁、保障性住房也成为平安银行涉房贷款的重要投向。在平安银行在涉房贷款客户的四个筛选条件中,其中一条正是积极支持租赁、保障性住房。按平安银行的说法,公司重点选择区位和成本有优势、销售前景好、去化周期短的项目,并积极支持旧城改造、租赁住房、保障性住房等符合国家政策导向的项目。

除此之外,平安银行还有以下三点要求:

在客户选择上,建立严格的白名单管理体系,严格控制给负债踩线的房企放贷,重点选择实力强劲、负债率较低的头部客户;在区域选择上,重点选择在一线城市深度布局,或者选择深度布局二线人口净流入、产业支撑力强的房企;在授信管理上,前端实行严格的主体和项目准入管理,后端实行严格的项目建设、项目去化和销售资金回笼监控管控,确保项目整体风险可控。

可以看出,除了围绕国家政策指引外,平安银行针对地产公司贷款还从区域选择、项目选择、授信管理等源头严控涉房贷款的风险。

随着2020年下半年以来房地产调控政策持续收紧,房地产行业的发展逻辑正在发生变化。在此情景下,平安银行也开始对房地产业务按主体信用和项目信用两种类型采取针对性措施:

在主体信用方面,平安银行设计了包括"财务去粉饰"在内的量化分析工具,在还原报表的基础上,对客户财务稳健性进行评估和判断,并依托团金及地产事业部的研究优势进行综合前瞻分析,确定不同层级的客户名单,并做好动态调整;此外,平安银行还坚持一户一策,确定重点客户授信策略,加强贷投后管理,做实主体风险管控。

在项目信用方面,平安银行始终坚持选好项目,核心是区域选择的理念。基于此,公司建立了房地产城市分级模型,用于进行区域选择,并动态检视和调整。此外,为了进一步加强项目管理,公司建立了总行、事业部、分行三级管理体系,有助于管实项目,并进一步提升贷后管理要求,将所有贷后管理动作菜单化,对存量项目进行定期地毯式扫描。

这些有效的策略调整,正在帮助平安银行实现更稳健的发展,此次短期的房地产市场波动也将无碍平安银行长期的稳定发展。

房地产风险拖累关注类贷款 多家银行信贷转向“新兴领域”

受房地产等行业信用风险的影响,银行对公房地产贷款的不良率以及关注类贷款占比出现了上升的走势。针对房地产行业的风险状况,不少上市银行在三季报中也有所提及。此外,银行在主动压缩房地产行业信贷投放的同时,不断加大对小微企业、“三农”、制造业、绿色信贷等领域的支持力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一些银行三季度关注类贷款占比提高,主要是部分房地产企业出现短期流动性风险,大量房企贷款和个人未交付房产的按揭,信用等级下滑,划入了关注类贷款范围。

关注类贷款抬头

所谓关注类贷款,是指尽管借款人有能力偿还贷款本息,但存在一些可能对偿还产生不利影响因素的贷款。该指标通常被视为判断银行信贷风险的重要先行指标。

例如,招商银行受部分房地产企业信用风险暴露影响,截至三季度末,该行对公房地产不良贷款率1.29%,较上年末上升1.06个百分点;招商银行关注贷款余额450.32亿元,较上年末增加43.16亿元,关注贷款率0.82%,较上年末上升0.01个百分点。

平安银行三季报显示,该行不良贷款率1.05%,较上年末下降0.13个百分点;但是,关注类贷款占比1.37%,较上年末上升0.26个百分点。兴业银行三季报显示,截至三季度末,该行不良贷款余额481.99亿元,较年初减少14.57亿元,不良贷款率1.12%,较年初下降0.13个百分点。但是,该行关注类贷款余额633.83亿元,较年初增加89.76亿元,关注类贷款占比1.47%,较年初上升0.1个百分点。兴业银行表示,公司加大不良贷款处置力度,不良贷款持续“双降”,部分借款人因资金链紧张产生逾期欠息,导致关注类贷款有所增加。

升级房企贷款审查机制

关注类贷款攀升的同时,多家银行表示,要加强在房地产调控政策下的风险防范措施。

《证券日报》记者梳理银行三季报发现,多家银行已经升级了涉房贷款的审查机制,当前房企资产质量总体可控,未来将密切跟踪房地产调控政策,加强房地产风险形势研判。

招商银行三季报显示,针对承担信用风险的房地产授信业务,该行将继续实施行业限额和客户限额管理,聚焦中心城市和战略客户,持续调整房地产客户及区域资产结构,对房地产业务及项目资金监管情况、房地产上下游产业链继续进行全面排查和持续跟踪,并根据具体风险情况逐笔充分计提拨备。针对不承担信用风险的房地产业务,招商银行将按照监管要求,加强投资者适当性管理,规范产品的信息披露。

如何防范房地产风险房地产坏账高:招商银行不良率超过4%,平安银行不良率5.5倍?盘和林表示,首先,房地产和金融稳健有一定的“绑定”,所以房价不能再造泡沫,也不能放任房价过度下跌,房产市场稳定是第一位,包括稳定房价和稳定购房者预期。其次,金融适度放宽对房地产企业的信贷支持,但要明确房企总体降杠杆的大趋势,也可以适度通过直接融资的其房地产坏账高:招商银行不良率超过4%,平安银行不良率5.5倍他金融工具来支持房企。最后,房企要加快周转,不能以再杠杆的方式过度谋求规模扩张。

持续优化信贷结构

自去年房地产行业融资管理“三道红线”和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集中度上限制度明确后,房地产行业降杠杆效果已经显现。一方面,银行主动压缩房地产行业的信贷投放,降低这些行业在信贷资产组合中的比重;另一方面,不断加大对小微企业、“三农”、制造业、绿色信贷等领域的支持力度。

根据央行发布的2021年三季度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今年前三季度的房地产贷款增量占比,比上年全年水平低7.3个百分点。进一步细分看,今年前三季度,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同比增长仅为0.02%,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增速比上季末降低1.7个百分点。

从银行三季报中可以发现,今年以来,各大行持续优化信贷结构,加大服务实体经济力度,特别是在服务乡村振兴、助力普惠和绿色金融方面均有亮点。

例如,邮储银行在三季报中表示,该行坚持零售战略定位,在保持住房贷款平稳投放的基础上,加大对个人消费和小额贷款的信贷投放力度。平安银行三季报表示,积极应对宏观环境风险,响应国家战略,服务实体经济,大力支持民营和中小微企业发展,并持续加强全面风险管理,整体资产质量持续优化。

中国2022年不良资产房屋套数

中国银行涉房不良贷款416亿 2022年上半年中国银行实现营业收入3132.54亿

今年上半年房地产坏账高:招商银行不良率超过4%,平安银行不良率5.5倍,中国银行实现营业收入3132.54亿元房地产坏账高:招商银行不良率超过4%,平安银行不良率5.5倍,同比分别增长3.39%房地产坏账高:招商银行不良率超过4%,平安银行不良率5.5倍,归母净利润1199.24亿元,同比增长6.3%。截至6月末,中国银行资产总额为28.05万亿元,比年初增长4.98%,负债总额25.61万亿元,比年初增长5.07%,其中贷款类资产、客户存款占比分别提升1.6、1.9个百分点。

截至今年6月末,中国银行全行不良贷款余额2272.32亿元,不良贷款率1.34%。其中,该行在房地产业房地产坏账高:招商银行不良率超过4%,平安银行不良率5.5倍的不良贷款416.78亿元,较上年末继续增加69.84亿元,增幅20.13%,不良率为5.67%,依旧远高于全行不良率水平。

2019年至2021年末,中国银行房地产业不良贷款分别为29.36亿元、299.52亿元、346.94亿元,不良率分别为0.53%、4.68%、5.05%。其中,2020年末该行房地产业不良贷款较上年末增长9.2倍。

监管部门正加大对住房租赁市场发展的支持力度,《关于银行保险机构支持保障性租赁住房发展的指导意见》已发布,将保障性租赁住房贷款从房地产贷款集中度中剔除,以提升银行投放保障性租赁贷款的积极性,目前住房租赁相关贷款较上年同期增长62.9%。

继多个热点城市住房贷款利率上升之后,近期,有关多个城市二手房“停贷”的消息引发热议。热点二线城市中,南京、郑州、重庆、武汉、杭州、合肥等城市出现了银行房贷业务收紧的现象:部分银行暂停了二手房贷款业务,甚至有银行暂停受理新房房贷业务。多位银行业内人士表示,银行暂停房贷业务主要和贷款额度收紧等有关。

房地产贷款业务规模分析

2022年以来,在房贷利率持续下行的同时,各地首付比例也在纷纷下调,相应地,贷款比例有不同程度的提升。据贝壳研究院数据,与2021年四季度相比,2022年以来,分线城市贷款比例逐季提升,相对而言,三四线城市贷款比例提升最大,二线次之,一线基本持平,这与政策层面较为一致。

从房地产贷款业务规模来看,2021年末,兴业银行境内自营贷款、债券、非标等业务项下投向房地产领域业务余额为1.65万亿元;招商银行房地产业务余额约为9200亿元左右;平安银行自营债券投资、自营非标投资等承担信用风险的房地产业务余额合计3410.89亿元。

在国内主要一线城市,住房贷款的使用率已经达到较高水准,以购房按揭贷款来说,住房贷款比重已经达到7成以上,而且近几年,通过用自己名下或亲人的房产申请房产抵押消费贷款以实现盘活不动产的居民人数也越来越多。“房贷”已经成为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一种生活方式。

业界人士认为,后期市场的修复需要宽松信贷环境的支持。利率低、放款快有助降低购房成本、加快购房流程,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前期市场的阶段性修复。当前市场修复受阻,后期市场修复仍需要宽松信贷环境作为基础。

8家上市银行房贷业务“踩红线”,浦发、招行压降,多家银行房地产行业贷款负增长

去年年底央行、银保监会颁布房地产贷款集中度制度,对银行的房贷占比作出“红线”指标,也因此,年报季中的上市银行是否“踩线”备受市场关注。

据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统计,截至4月11日,A股共计有21家上市银行披露了年报。其中有8家上市银行的房地产贷款占比或个人住房贷款占比超标。

具体来看,建设银行、邮储银行、中信银行、渝农商行的个人住房贷款占比超标,郑州银行的房地产贷款占比超标;招商银行、兴业银行、青岛银行上述两项指标均踩“红线”。房地产贷款是今年的监管重点,超过“红线”的银行需要在2~4年内完成整改。

光大银行金融部宏观分析师周茂华告诉记者,“目前压降房地产贷款的难点主要是因为‘诱惑力’大,对于银行来说,房地产贷款额度大、期限长,有稳定的抵押品,不良率低,但随着监管环境变化,银行也将调整资产负债结构,改变和房企的合作模式,对制造业、小微企业、新型创新产业、绿色信贷等领域占比将逐步提升。”

8家银行指标超过监管上限

近期上市银行集中发布年报。截至4月11日,A股共有21家上市银行披露年报,其中国有大行6家,股份制银行8家,城商行3家,农商行4家。整体来看,21家银行个人住房贷款超29.5万亿元,有8家银行“踩线”,占比近四成。

根据房地产贷款集中度新规,中资大型银行(第一档)的房地产贷款占比上限分别为40%、27.5%;中资中型银行(第二档)个人住房贷款占比上限分别为32.5%、20%;中资小型银行和非县域农合机构(第三档)个人住房贷款占比上限分别为22.5%、17.5%。

数据显示,第一档银行中的建行、邮储银行均有一项指标踩线。其中,建行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为34.82%、邮储银行为33.61%,超过监管上限(32.5%)2个百分点左右。除此之外,建设银行的房地产贷款占比39.24%也非常接近监管上限(40%)。

第二档银行中,招商银行、兴业银行两项指标均超线,中信银行一项指标踩线。其中,招商银行房地产贷款占比与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占比分别为32.16%、25.35%;兴业银行两项指标则分别为34.56%、26.55%。两家银行上述指标均超过监管红线逾4个百分点。中信银行个人按揭贷款占比为20.48%,超过监管红线0.48%。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6月末浦发银行整体房贷占比为27.9%,微超监管红线0.4%;但2020年末,浦发银行整体房贷占比下降至26.37%,已达到监管要求。

梳理数据可以发现,浦发银行在过去一年大幅压降了房地产行业的贷款,在贷款总额同比增长14.15%的情况下,整体房贷增速仅有3.67%。

此外,在股份制银行中,平安银行、浙商银行的房地产贷款相对而言仍有一定增长空间。

第三档银行中,青岛银行两项指标均超线,郑州银行、渝农银行一项指标踩线。其中,青岛银行、郑州银行的房地产贷款占比分别为29.77%、27.95%,均超过监管红线(22.5%)逾4个百分点。此外,青岛银行、渝农银行的个人按揭贷款占比为19.53%、17.98%,同样超过监管红线(17.5%)。

“长期以来房地产开发贷款占整个贷款的比重始终在7%左右的较低水平,近年来变化不大,升得快的是按揭贷款。”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连平指出,从上市银行及公开市场信息来看,需要进行调整涉房贷款的银行规模相对有限,涉及到的房地产贷款余额占到整个金融机构涉房贷款余额的比例约四分之一,主要集中在建行、邮储、招行、浦发、兴业等几家中资大中型银行,据测算,上述几家银行在2021年涉房贷款或少增1000亿到1500亿之间,而更多的银行并未踩红线,客观上存在填补空缺的可能性。

监管给到的整改过渡期限在2~4年之间,尽管部分银行涉房贷款指标超红线,但无论是各家银行年报的表述,还是银行高管在业绩发布会上的表态,各家银行都表示将按政策要求,持续调整优化信贷结构。

建行是房地产领域贷款规模最大的银行,也是个人住房贷款占比最高的银行,建行副行长吕家进表示,建行将在符合监管要求的前提下,采取多种措施,稳妥促进对公房地产业务平稳发展,保持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合理适度增长,有序降低房地产相关贷款在各项贷款中的占比。

房地产行业贷款增速放缓

过去一年为了对冲疫情带来的影响,银行的贷款规模快速扩张,央行数据显示,2020年人民币贷款增加19.63万亿元,同比多增2.82万亿元。具体到各家商行而言,贷款总额大多保持10%以上的增速。

以宁波银行为例,2020年全年保持资产规模高速扩盘,总资产增速达到23.5%,其中贷款规模全年超高速增长30%,大幅领先同业,这也是其自2010年以来贷款增速最高的年份。

记者注意到,在总体贷款规模大幅上涨的同时,房地产行业贷款总额增速相对而言有所减缓,其中中信银行、民生银行、渝农商行、常熟银行、江阴银行、无锡银行6家更出现了负增长。

具体来看,民生银行在贷款总额同比增加5.47%,而房地产行业贷款却下滑7.81%,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大幅上升22.72%;渝农商行贷款总额同比增加16.20%,房地产行业贷款却下滑30.32%,个人按揭贷款增加24.96%。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李广子指出,“房地产贷款集中度制度推出后,踩线的银行有两个解决方法,一是压缩分子,压降房地产贷款规模,降低新增房地产贷款投放;二是做大分母,加大其他信贷投放力度,稀释房地产贷款集中度。”他指出,由于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一般期限较长且单笔额度较小,因此从操作性角度来看,短期内要实现快速压降的目的,针对房地产企业的贷款会更容易实现。

据记者梳理发现,已披露的21家上市银行,与贷款总额的增速相比,个人住房按揭贷款的增速并不逊色,甚至有些大幅超过。比如江阴银行,针对房地产企业的贷款同比减少10.24%,但个人住房贷款却同比增长40.88%。

房地产行业贷款、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为何出现分化现象?周茂华向记者分析,“二者分化主要是近年来,国内强化银行房地产信贷监管,引导资金更多流向小微民营等实体经济薄弱环节,同时,2020年出台房企“三条红线”,引导房企加强负债管理;而个人按揭住房贷款上涨,主要与去年一、二线等热点城市价格上升较快,楼市销售活跃有关。”

3月22日,浙江省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住房信贷审慎管理的通知》(下称《通知》)要求各金融机构全面自查个人住房贷款、消费类和经营类贷款等。此前,深圳、上海、北京、广州等地下发通知要求银行自查经营贷、消费贷情况,严防违规资金挪用至房地产。

与北上广深有所不同的是,浙江发布的《通知》还指出了切实加强房地产开发贷款管理。要求各金融机构要严格审核房地产开发项目合规性,落实房地产开发贷款资金封闭管理要求,根据项目工程进度放款,杜绝超规模超期限放款,防止贷款资金挪用。

一位国有大行信贷人士指出,开发贷监管一直较为严格,浙江此次发文再次予以了强调,将规范向不合资质的企业项目发放贷款。

吕家进指出,建行将对房地产开发贷继续实施从严的名单制管理,专注于为一二线城市的优质客户提供支持,开展项目合规审查,严格把关贷款的投向和项目用途。对于个人住房贷款,优先支持刚需群体,满足人民群众合理的一般住房需求和住房改善的需求。

近期广州、深圳等地银行个人住房按揭贷款额度紧张,排队放款已成为普遍现象,除了国有大行以外,许多中小银行的信贷经理更直接告知中介,短期内已无住房贷款额度,利率也可能逐步上升。

“银行个人按揭贷款上限落实,不可避免导致部分超标或接近红线的银行个人按揭额度收紧,按揭利率存在一定上行压力,但预计影响有限。”周茂华认为,一是银行个人按揭占比是个动态比例,如果作为分母的贷款扩张,个人按揭规模也可以随之扩大;二是这个红线出台本意不是要打压刚性需求,对于少数额度紧张银行其利率有一定上升压力,对于额度充裕的银行,尤其是楼市库存仍高的区域,个人按揭利率将保持利率稳定甚至有降低可能;三是作为房贷利率定价“锚”的5年LPR报价利率走势还是很平稳的。

房贷规模将进一步下降

3月22日,人民银行在北京召开全国24家主要银行信贷结构优化调整座谈会,总结交流经验做法,分析研究信贷形势,部署推进下一阶段优化信贷结构工作。座谈会上,进出口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兴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就优化调整重点领域信贷结构的主要做法作了交流发言。

会议指出,当前我国实体经济恢复尚不牢固,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信贷结构仍需调整优化。

从本次会议部署的今年信贷投放重点领域看,小微企业、制造业、绿色低碳产业、科技创新等将成为今年银行业信贷投放的热门领域,同时,房地产金融将继续强化严格管控,分析指出,今年新增房地产贷款规模有望进一步降低。

连平指出,房价涨跌与涉房贷款增速具有较强的相关性,未来住房金融调控将更聚焦重点城市,突出结构性特点,而非“一刀切”。在中央“房住不炒”的政策下,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将持续从严和规范。尤其是在结构上,合理调节大中型商业银行在热点城市的涉房贷款,对缓解局部住房金融风险将起到关键的作用。

周茂华认为,监管环境变化,银行也将调整资产负债结构,银行可能改变和房企合作,资产证券化等方式,在满足监管规定同时,最大限度获取利润,毕竟房贷仍有吸引力;但从中长期看,银行将逐步调整经营战略,多元化资产负债结构,推动银行转型发展,银行对制造业、小微企业、新型创新产业、绿色信贷等领域占比将逐步提升;并更加注重特色、高质量金融服务供给,提升市场竞争力,增加中间业务收入等。

长期来看,尤其是在碳中和、碳达峰目标下,监管将引导商业银行按照市场化原则加大对碳减排投融资活动的支持,撬动更多金融资源向绿色低碳产业倾斜。此外,银行可能会把视角倾向于战略型新兴产业、绿色金融、民生工程、租赁住房、消费领域等符合国家战略的领域,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房地产坏账高:招商银行不良率超过4%,平安银行不良率5.5倍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招商银行不良贷款现状、房地产坏账高:招商银行不良率超过4%,平安银行不良率5.5倍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海报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s://baikehd.com/news/32958.html

相关推荐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