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 正文

德意志银行“躺枪”背后:海外金融市场恐慌情绪不断高涨,美国存款流失“高烧不退”的简单介绍

本篇文章百科互动给大家谈谈德意志银行“躺枪”背后:海外金融市场恐慌情绪不断高涨,美国存款流失“高烧不退”,以及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 1、香帅的北大金融课 | 九 | 资产证券化

本篇文章百科互动给大家谈谈德意志银行“躺枪”背后:海外金融市场恐慌情绪不断高涨,美国存款流失“高烧不退”,以及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

香帅的北大金融课 | 九 | 资产证券化

华尔街有一句名言德意志银行“躺枪”背后:海外金融市场恐慌情绪不断高涨,美国存款流失“高烧不退”:给我一个现金流德意志银行“躺枪”背后:海外金融市场恐慌情绪不断高涨,美国存款流失“高烧不退”,我就把它证券化。蚂蚁花呗和京东白条就是资产证券化的产物。

银行里没有流动性的资产变成了金融市场上的“资产支持债券”,通过像抵押、回购各种的转手交易,创造了市场上大量的流动性。 这就像一个池塘里,本来是死水,现在通过资产证券化这么一个方式,把这些水循环往复,变成了无穷的活水。

REITs(Real Estate Investment Trust,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 就是将一个楼可以产生的收益,比如说租金,作为一个资产,把它包装成基金,分成很多很多的小份。德意志银行“躺枪”背后:海外金融市场恐慌情绪不断高涨,美国存款流失“高烧不退”你可能买不起一幢房子,但是你可以量力而行,购买一份或者几份 REITs 的基金份额。由于 REITs 的价格,完全是跟这个楼的价格连在一起的,所以 REITs 的价格会跟着楼价一同变动,这样的话,你虽然没买房,但是也没有错过房价上涨的红利。很多 PPP 项目,也是在用资产证券化的方式进行融资。

这些项目都是稳定的、有保障的和持续的现金流,这其实是做资产证券化产品的一个首要的条件,资产证券化和我们生活密切相关德意志银行“躺枪”背后:海外金融市场恐慌情绪不断高涨,美国存款流失“高烧不退”:房贷,车贷,REITs、信用卡,甚至路、桥基建项目的背后其实都有资产证券化的影子。

金融工具本身就是中性的,它可以是天使,也可以是魔鬼。引起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的其实不是资产证券化这个工具本身,主要是资产证券化的基础资产质量太差和对资产证券化的过度应用所导致的。

银行放贷标准大幅降低, 很多完全不具备偿还能力的家庭和个人也贷款买房。 到了危机前夕,这些偿还能力很低的房地产抵押贷款就被称为“次级贷款”,简称“次贷”。 到了2007年的时候,这些质量差,风险又高的次级贷款已经占据了证券化市场的半壁江山。

这些质量非常低的次级贷款,就像有毒的资产,通过证券化的层层包装以后,渗透到了整个金融体系。到了90年代以后,随着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和资产定价理论的成熟, 这种对资产证券化 产品进行再次证券化就成为潮流。为什么要进行再次证券化呢?因为可以加大杠杆率。

最后资产证券化产品就搞得有点像什么呢?像俄罗斯套娃,不断地套套套套套,但是里面最核心的那个东西其实是个烂苹果。把资产证券化这种技术应用在有毒资产上面,把这些有毒资产像击鼓传花一样地传了下去。

次贷这种有毒资产的癌细胞已经借助着资产证券化这个工具扩散到美国的整个金融体系。到这个时候,一场风暴其实已经不可避免了。利率上行,购房者的借贷成本就变得越来越高。次级贷款就完全地露出了“没有偿还能力”的真正面目,然后整个市场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就开始坍塌了。

贷款的人本来就没有偿还能力,这个时候利率一提高,他们就开始违约了。他们一违约以后,这种基于次贷的信用产品、衍生品一下子就丧失了流动性。市场上,就开始出现了恐慌出逃的局面。次贷危机就此全面爆发,并演变成一场全球性的金融灾难。

注意控制它带来的风险,有两个原则是必须遵守的德意志银行“躺枪”背后:海外金融市场恐慌情绪不断高涨,美国存款流失“高烧不退”

第一条,要把控基础资产的质量, 这是资产证券化的核心。基础资产质量是资产证券化最大的要害。

第二条,过度的再证券化必须严格地加以控制和监管, 毫无节制的高杠杆和过长的链条,会导致任何一点点资产证券化的风险在金融体系内扩散和放大。

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是不是有次贷危机?

首先, 我们来看基础资产的质量。我们国家的房贷首付最低是30%,很多人的付出的房贷在房产价值中所占比率已经微乎其微了。国房地产抵押贷款的质量是很好的。

第二, 我们国家资产证券化的规模特别地小。现在99%以上的房贷都还老老实实地趴在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上,根本没有进入资产证券化市场。

第三, 就是我们国家对于再证券化的限制是非常严格的,也就是说房贷的衍生品市场还根本没有发展起来。

在房贷上面,中国爆发次贷危机的风险是特别低的。

现金贷产品很多都是用资产证券化来进行融资, 然后打包卖给银行、基金、信托、券商,再通过它们用各式各样理财产品的方式出现在我们的口袋里。如果现金贷的质量不好,那么通过资产证券化就有可能引起这个风险在整个金融体系内扩散,导致形成一个小型的次贷危机。

现金贷不和我们平时用的房贷、车贷、信用卡贷款有什么区别呢?非常容易区别。 看贷款机构是不是知道这个贷款人的借钱目的。现金贷是一种用于个人短期消费的纯信用贷款,贷款机构直接将现金给你,至于你用这笔钱干什么,他们不管。

特点就是期限短,一般就是几个月,但利率超高,年化利率普遍要超过36%,另一个特点是金额小,一般不超过1万块钱。有场景的贷款,它的资金去向是可以追踪的,所以风险更低。现金贷不追问你的资金去向,多头借贷的现象就特别严重。

很多现金贷平台做的就是高利贷的生意,目标客户就是那些收入不高,消费欲强,还血气方刚的年轻人。他们的偿还能力很差,违约的概率是很大的。不断地借新债还旧债,相当于一层一层地加杠杆,这样的贷款市场风险是非常容易积累的,只要一个平台出问题,很多平台就会牵一发而动全身,造成整个现金贷市场的崩溃。

现金贷市场,其实就是那种风险非常高,贷款质量非常差的市场,也就是次级的贷款。 这些现金贷很多都是通过资产证券化市场转卖出去的,所以这些风险已经开始有在金融系统蔓延的趋势。 大部分的现金贷平台都是没有什么行业资质的网贷平台。 它自己也不可能有那么多资金来给人放贷,它主要就是通过资产证券化的模式来募集资金。

资本回报率比较高的行业,像食品加工业、医药制造业,它们的回报率是什么样子呢?食品加工业的回报率是13%,医药制造业是11%,家具制造业是10%。金融产品的风险和收益是匹配的,我们对目前市面上各色的互联网理财产品,需要保持一个很冷静的态度。

资产证券化作为一个金融工具是中性的。 一方面, 它能够拓宽金融机构的融资渠道,提升整个市场的流动性。 另一方面, 它也可能造成次贷危机那样的灾难,它的关键还是在基础资产的质量上。

在投行无休止变形的背后,遵循着金融市场的两根主线,资金面的变化和监管的变化。 资金面和监管 这两个因素交织在一起,形成了投行这个异形生物的双螺旋 DNA,决定了投行的演化进程。

在大半个世纪以来,资金面主要经历的是从稀缺到富余的过程,所以投行的业务也从以融资为主变成了以投资为主。 实际上它做的都是一个活,也就是资金市场上的中介,把投资人的钱介绍给融资人。

二战后的这70年,资金越来越充裕,投行的业务中心从为项目找钱,也就是融资,转向了钱找项目,也就是投资。在这70年的时间内,全球财富的速度,年均超过10%。 财富总量也在积累,财富的分布也更广,投行的业务自然就要从“替富人服务”转向“替中产阶级服务”了。 中国处在从中等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迈进的过程中,整个社会正在转型成为一个中产社会,所以财富的保值和增值会变得越来越重要。

监管的圆舞曲: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从1933年到2008年,历时75年,投行、商业银行一直是分分合合,就像跳圆舞一样,在经历了75年之后,又走回了起点。

两个趋势:

第一,由于受到了更多的监管,所以投行演化的速度,可能会变慢。 但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那些受到监管比较少的业务部门,比如私募类的业务,可能会获得更大的发展。

第二,只要不发生大规模的战争,全球资金富余的格局不会改变,所以投行的业务会继续地在资产管理这个方向上发展下去。

因为进行再证券化,往往是因为初次证券化产品的质量不是很好,或者拿初次证券化产品中质量较差的部分进行再证券化,本身是属于高风险的资产部分。再证券化过程,实质是把不太好的资产证券化产品汇集在一起,进行再包装,再分层,把其中较好的部分再卖出去,不好的部分一般是自持,或者卖给风险偏好高的投资者。这样一来,更多的资产就超出了发行人的资产负债表,发行人筹集到了更多的资金。因此,再证券化是会增加发行人的杠杆率的。

资产证券化:就是把某个可以产生未来现金流的资产变成证券卖出去,然后实现融资、投资、增强流动性三大功能。它创造了巨大的流动性,然后把房地产市场、间接融资市场、直接融资市场都打通,所以实际上它起到了一个打破分业经营的作用。房贷、车贷、信用卡,甚至路桥、基建项目背后都有资产证券化的影子。

美国次贷危机:房贷的质量急速下降,房屋抵押贷款的证券化非常风靡,再证券化、衍生品这些市场都迅速发展,所以导致整个房地产的泡沫不断地膨胀。那么在房地产泡沫破灭以后,作为证券化的基础资产的房贷因为质量很差,就导致了金融市场的连锁反应,金融危机爆发。

现金贷:针对的对象是那种收入偏低,但是消费的欲望又很强的年轻人,这些人的偿还能力是比较差的,所以贷款的质量很差,存在着很多借新债还旧债的情况。监管部门全面地叫停了这种现金贷的发放,然后约束现金贷的资产证券化,它的目的就是为了防止类似次贷危机这样的金融风险事件发生。

投资银行业务始于有价证券的承销: 债券市场的发展为新生的美国提供了强大的资金支持,经济活动以一日千里的速度在发展,反过来又推动了资本市场的空前活跃。 在这个过程中,新大陆第一代“投资银行家”的雏形开始形成。早期的投资银行家们通过为承销有价证券,将投资者手中的财富集聚起来,为实业家们提供项目融资。

J.P.摩根带来了企业并购重组:策划了一系列的公司并购和重组,通过并购重组,效益低下的小公司以合理的价格被收购,而大的铁路公司实力大为增强。美国的铁路行业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良性有序经营时代。 作为金融市场和产业发展之间最重要的媒介,投资银行家在美国经济生活中的分量举足轻重。企业资产并购重组从此也成为投资银行业务的重头戏之一。

1933年是个分水岭: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的分离:1929年10月开始的经济危机导致大规模的股市崩盘和银行倒闭,许多普通家庭的储蓄一夜之间化为乌有。防止证券交易中的欺诈和操纵行为,保障存款人的资产安全,美国国会规定银行只能选择从事储蓄业务(商业银行)或者是承销投资业务(投资银行)。 “投资银行”这个名字正式进入金融行业的辞典中。现代投资银行业的历史之门从此开启。

投资银行需要变化:战争的爆发催生了大量资金需求,国债和国库券的发行使得投资银行业度过这一段艰难的日子。 为了生存,投资银行家们甚至只得屈尊进入不那么“上流”的证券零售经纪业务。在此期间,以零售经纪业务为主的美林证券迅速崛起。60年代的华尔街承销和并购业务源源而来。养老基金也开始大量的进入市场。人寿保险公司的资金实力在同一时期也快速发展。

交易导向型的投资银行和金融创新: 客户导向型的投资银行开始向交易导向型的金融服务商转变。 自己承销各种证券、帮助客户买入或者出售大宗证券、帮助企业出售金融资产来募集资金、资产证券化。

全球金融自由化与投资银行的狂欢时代: 80年代的英国首先实施了被称为“大爆炸”的金融改革:分业经营的限制被打破,金融保护主义结束,固定佣金制被取消。 “垃圾债券”(junk bond)和杠杆收购(LBO)给了传统的投资银行业务大展宏图的机会。

投行文化与MBA的兴起:高盛在60年代首开招收MBA学生的先例。哈佛,沃顿,芝加哥,哥伦比亚,斯坦福……顶尖名校的最优秀的学生被招募进投行。在华尔街,时间比金钱宝贵。投行不吝为他们的员工提供最好的物质享受。年轻的银行家们衣冠楚楚,乘头等舱,住奢华的酒店。另一个方面,他们每天睡4—5个小时,疯狂的工作,在全球各地飞来飞去却没有时间和闲情逸致欣赏一下当地的风景。极富诱惑力的薪酬,和各界甚至各国商业精英接触合作的机会,和最聪明的人共事的挑战性—这一切都吸引着更多野心勃勃的年轻人。MBA项目象雨后春笋一样的在全球的商学院被推广开来,常青藤名校的入门券成为通往成功的魔力杖。影片《华尔街》中,留下了两句不朽的台词。“金钱永不眠”(money never sleep)。“贪婪是好的”(greed is good)。

混业经营成为趋势——全能银行再现江湖:商业贷款客户涌入债券和股票市场进行直接融资,垃圾债券和其他担保性融资产品又进一步将信用等级稍逊的企业客户瓜分。接下来存款客户也开始流失,共同基金,对冲基金,养老基金,股权私募投资,大宗商品交易市场,贴身服务的高净值个人服务……投资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和偏好追求更好的风险收益, 传统的存款业务不再有往日的吸引力了。美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的两边在迅速的枯萎。 “投资银行”独占证券市场的时光结束了,金融业正式进入春秋战国时代。

次贷狂热: 贷款人对市场扩大的渴望和投资者试图追求更高收益的需求创造了双重的压力:一些低收入的,或者有不良信用记录的购房者也得到了贷款,这就是次级住房抵押贷款 (“次贷”)的由来。一直在攀升的房产价格掩盖了次贷低信用的本质,对冲基金纷纷通过杠杆融资,反复向银行抵押CDO,将获得的资金再度投入CDO市场。越来越长的产品链条牵引着市场的狂欢。2006年6月,全美房价指数Case-Shiller创下历史记录, 同年底,华尔街各大投行的营业收入和奖金水平都达到历史新高。丰厚的利润让人感觉歌舞升平的好日子似乎将永无止境。

贝尔斯登之死: 成立于1923年的华尔街投行贝尔斯登奉行的是一种叫“PSD”的文化:P指(poor)贫穷, S指(smart)聪明,D指(deep)有强烈的赚钱欲望。经典影片《华尔街》中道格拉斯说的:“这一行需要聪明的穷人,要够饥渴,还要冷血,有输有赢, 但要不断奋战下去。”越来越大的泡沫终于破灭了。贝尔斯登旗下的对冲基金提高了自己的杠杆率。2008年3月的时候,贝尔斯登的流动性问题已经病入膏肓。为了避免给已经脆弱不堪的市场带来过度系统性风险,美联储和摩根大通银行开始联合出手救助。仅仅两天后,已经丧失了谈判筹码的贝尔斯登被迫接受摩根大通2美元一股的报价:一个多月前,这个价格是93美元。 85岁的贝尔斯登消失了。华尔街第五大投行轰然倒下,投行历史的新一幕拉开了。

危机过后:投行新世界: 投行只能借助于两大法宝:一是没有监管没有上限的杠杆率,二是实施高杠杆率的自营业务。这种趋势使得投行从金融顾问中介机构渐渐的转型为实际上的对冲基金和私募股权基金。 市场高涨的时候,杠杆率是天使,市场崩溃的时候,杠杆率却成为魔鬼。 2008年9月7日,美国历史上最大的企业破产发生了。市值高达450亿美元,拥有2.8万员工的雷曼兄弟正式宣布破产保护。全美第四大的独立投资银行成为了历史名词。 至此,最大的五家独立投资银行还剩下美林证券,高盛,和摩根斯坦利。鉴于贝尔斯登和雷曼的教训, 美林证券速战速决,6个小时之内和美国银行(全美最大的零售银行)达成紧急收购协议。美国银行同意以500亿美金的价格收购美林。

独立投行最后的血脉只剩下了高盛和摩根斯坦利。高盛是唯一一家在住房抵押贷款类证券上没有过度风险曝露的投行。2008年的高盛出现了历史第一次亏损。摩根斯坦利则一直在积极的向外国主权基金寻找资金来源,2007年底,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以50亿美金的的价格购买了摩根斯坦利9.9%的股权。随着形势的日渐恶化,最后的两家大型独立投行向美联储递交了申请,要求改组为银行控股公司。

从1933以来,投资银行一直独立于美联储和其他银行监管机构之外。他们不需要披露资产负债表,杠杆率不受任何监管和控制。这一直是投行最神秘也最犀利的武器。一旦改组成银行控股公司,就像是自由自在的单身汉踏进婚姻的约束。控股公司获得吸收存款的权利,有了稳定的资本金来源,但同时要开始接受美联储,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及各级银行监管机构的监管,符合资本充足率要求,以及详细的披露自己的资产负债表。

2008年9月21日,美联储正式批准高盛和摩根斯坦利的改组。为期75年的独立投行史划上了句号。 历史是个轮回,全能银行的时代又来临了,交易为王的时代仍然没有过去。 高盛,摩根斯坦利,和他们曾经的对手:摩根大通,美国银行,瑞银,德意志银行,又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

从雏形初现开始到今天,投资银行家的身影已经跨越了三个世纪。从某种意义上说,现代企业的一切投融资活动背后都源自投资银行的推动和设计:企业上市融资,组建股份公司,企业分拆,并购,债务重组,企业证券的交易。美国企业史,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部投资银行的发展史。从出生那天开始,投资银行一直没有停止过变化的脚步。每一次变化,都是时代深刻的烙印。就像鲍勃.迪伦在歌里唱的:“时光流转,一切都已改变”。而未来可期。

德意志银行“躺枪”背后:海外金融市场恐慌情绪不断高涨,美国存款流失“高烧不退”的简单介绍  第1张

谁是美股熔断的幕后推手?

美股多次熔断,如果有先知先觉者事先在高位做空,瞬间就能成为人生赢家。谁有实力成为暴跌的推手呢?

美股是谁在做庄

美国三大养老金机构是美股的天然庄家,正是这三大巨无霸,才实现了美股的长期稳定,所以每次美股出现风吹草动,美国政界人士就要出来喊话,因为事关全美人民的福利,所以喊话是绝对的“政治正确”。

美股关系到全美人民的福祉,大肆做空美股就是做空全美的福利,那么有人敢逆龙麟太岁爷头上动土的吗?

从道理说,只要有利润,就会有人垂涎,那种禁止做空,在投资人眼里就只是道德绑架,不值一提,但是真正有能力做空美股的却是少有。

做空是一种能力

做空是一种能力,不是有钱就能做空,在股市里跌宕起伏多年的你懂的,只有真正的高高手才能做空,而高高手通常是跟随趋势,而如果要做局,就意味着要扭转趋势,逆转趋势不但是比登天还难,而且由于做空必须通过期货实现,一旦做反,付出的代价是破产。所以高高手都是跟随趋势,没有人会傻到去冒着破产的风险去做局,因为跟随趋势就已经能赚到盆满钵满。

不相信阴谋论是一种智慧,能做局做空美股的人,能把世界90%的财富席卷于手中。

巴菲特看空不做空

巴菲特这次再次为人所称道,在美股高位放空了大量筹码,保持有近2000亿美元现金在手。要知道当时美股可是形势一片大好,美股当时已经实现突破,即将一马平川的走出大牛市。而巴菲特却选择了坚定的看空,实在是高。

巴菲特看空的逻辑, 天下会会天下 认为,应该是当时世界主要股指都已经步入熊市,美股不可能独善其身。

巴菲特为什么看空不做空,主要是因为首先巴菲特从来不用期指来赚钱和规避风险,其次,用期指做空风险非常大,大到会血本无归的地步,不符合巴菲特的理念。

连巴菲特都不敢做空,那么做空美股的是什么人?

做空美股的是趋势投资者,他们是美股熔断的幕后推手,当疫情来临并在全世界扩散后,他们开始做空,然后等待墙倒众人推。在突发性事件的情况下,是不需要太多的资金就可以实现的。

不要相信沙特的小萨勒曼能左右局势

85后的沙特王储小萨勒曼被阴谋论者描述成美股熔断的幕后推手,这位年轻的大爷只是搅局者,不是做局者,他成功地推动了全世界向新能源的迈进。而最大的受害者是他们自己,石油贵族们将慢慢退出 历史 舞台。典型的不作不死,这样的智商硬要把他描述成做局者,我也是醉了。

如果非要找一个担责者,那么 美股本身高估值是主因,疫情躺枪催化剂,美当局需要为美股熔断付主要责任,美联储负次要责任。

美股自2008年次贷危机之后,美阴差阳错开启了“页岩气”革命,正是因为“页岩气”使得美股在危机之后迅速暴涨,一点没有在次贷危机中“元气大伤”的样子。

一边感谢“页岩气”革命,使美股走出颓势,走向“牛市”;一边得“怪罪”页岩气革命,从一定角度来说,页岩气革命之后将美股推向了不该有的高度,一度涨到29500多点,严重与美股实际估值不匹配,下跌是早晚的事,只差一个“导火索”。

而疫情爆发就是这个“导火索”“催化剂”,疫情突然的爆发引爆美投资者恐慌情绪,投资信心剧增,大量个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从股市抛售撤资,既造成美股资金不足,又造成美元流动性不足。

美联储自2008年次贷危机以后的11年里,采取各种宽松化货币政策扶持美股不跌,因为美联储很清楚美股是美民众投资的主要场所,也是世界游资、华尔街金融大亨“捞金”的场所, 美股不能倒,美股倒了意味着“富人”的财富将大量缩水;美股倒了势必将利空传导到美线下实体经济,到时候势必出现企业倒闭潮、职工失业潮。

因此美联储的宽松货币政策有点过了,本来应该调控美股,却变成一味推高美股。

显然,美当局要为美股暴跌负主要责任。 11年里,美当局以默许的态度允许美联储“硬扶”美股。疫情开始出现扩散迹象后,又错误的选择了“放弃疫情防控、全力保证美股”的错误政策,消极防疫,以美民众的生命权、 健康 权换取美股不倒。

结果美当局没想到的是,最终还是算计失败,既没保证美股不倒,又错过了疫情防控的最佳时期,可谓“竹篮打水一场空”。因此,美当局必须负主要责任。

美股的暴跌是趋势,政策并不能永远保证美股处于“高位”,此次疫情催化之下美股瞬间崩塌也说明美股的脆弱,是基础薄弱的空中楼阁。

美联储11年的宽松政策是对美股极度不自信的表现,美当局以“”缓抗疫、保经济”的消极抗疫政策更是对美经济不自信的表现。

对于股票交易,我是信奉“阴谋论的”,所以这个话题很对我的胃口:)

其实就两个, 一是美国经济基本面已经难以支撑股价继续暴涨。 美股本轮大牛市,是以美国经济基本面不断走强为基础的,道琼斯工业指数从6000点开始,一路涨到29658点,差不多刚好5倍,但是美国企业的业绩增长是受到技术条件和经济规律本身制约的,不可能一直跟上股价上涨的脚步,美股的牛市都十年了,在这样的情况下,股市越涨,与实体经济的背离就越大,也就是说泡沫也就会越大,而泡沫越大,破裂的风险就越大,只是缺少刺破泡沫的那根“针”而已。 二是新冠疫情爆发情况超预期。 可以说,病毒就是那根刺破美股泡沫的“针”,这里面有两层意思,一层是疫情变成了全世界大流行,超出了市场预期。二层是白宫一开始对疫情的预估及准备不足,导致美国新冠疫情爆发超预期,从而对美国经济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投资者出于避险的需要,本能抛售股票,引发大跌。

华尔街是最大的嫌疑人。 海外疫情爆发后,欧洲股市是率先暴跌的,华尔街不可能会对此无动于衷的。看过华尔街之狼1和2、大空头等电影的朋友想必会对华尔街操纵市场谋利的情节心有余悸,但同样也不会怀疑华尔街对资本市场的专业和嗅觉。在疫情已经对亚洲和欧洲经济和资本市场造成很大冲击的情况下,华尔街不可能不研究和判断美国的疫情及其影响。再有,美股这次暴跌,跌幅之大、跌速之快也是前所未有的,短短两周内,就有4次熔断,不断刷新美股的 历史 ,如果没有做空势力在背后推波助澜,会跌这么狠吗?那么谁最有可能做到这一切,当然是华尔街,而且这个其实并不难调查,估计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甚至都已经开启了相关调查工作。

其他势力,但具体是谁不好说,或许是“市场合力”吧。 美股对于美国经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美国家庭资产的40%以上都在资本市场中,特朗普也是一直对任期内股市的不断上涨沾沾自喜,这下好了,他任期内道琼斯工业指数大概涨了10000点,这一次全给跌完了,还倒扣了不少点。美国的经济霸权,全世界很多国家都不爽,特朗普任期内更是变本加厉,先是宣称美国优先,搞贸易保护,到处跟人家起冲突。海湾国家长年缴纳保护费,美国经济一疲弱,就搞量化宽松,薅全世界的羊毛,作为全球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借外债也是最多的,美国人工作谈不上多勤奋,但是日子却过得很舒心惬意,生活用品价格低廉,油价和水一样便宜。在这样的情况下,利用特朗普政府对新冠疫情认知和准备不足的机会,抓住美股在 历史 高位,泡沫大、风险大的良机,又选择原油作为突破口,一举将美股拉了下来,节奏把握的这么准,实在是太厉害了。

但是,美股的暴跌只之会对美国经济造成短暂冲击,如果不能继续大跌,从而进一步引发美国企业债危机的话,对美国股市而言,反而是好事,等于是给他们排了估值高风险的雷,但事情会这么简单吗?让我们拭目以待。

2020年3月份,美国证券交易所出现了四五次股市熔断。 这些股市的熔断现象之中,做空或者做多的幕后推手,未必是某个人或某个机构,可能是华尔街以及全球部分金融寡头解体行为。

而且每一次垄断幕后推手,不一定是同一批人。比如说美国媒体近期曝光出美国共和党参议员,在新关疫情没有在美国发酵的背景下,就开始大量抛售股票了。这就是属于严重的金融内幕交易,美国证监部门应该追究其法律责任。

在美国股市第一次下跌熔断中出逃的机构资金,无疑是先知先觉的机构投资者,还有少数国际证券投资高手。第二次垄断的股票抛售者,未必属于做空的幕后推手;他们很可能仅仅是进行股票减仓操作策略。以后几次美国股市的下跌熔断,属于投资者在恐慌万分的情况下的股市踩踏行为。

美国作为一个开放性的全球最大的证券市场,囊括世界各国的个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 与内地股市所不同的是,美国股市具有做空机制。假如机构投资者预先购买了空单,可以对冲股市下跌的风险,减少减少投资损失。

虽然美国股市今年三月份的四次下跌熔断,创出世界证券史上的奇迹。但是华尔街的金融投资机构,未必有百分之四十的损失。因为他们大概率动用了股指期货的空单,来为股市下跌的。保驾护航。甚至不排除某些投资性很强的金融机构,比如索罗斯的量子基金等等;他们是不会放过证券市场做空机会的。而且索罗斯和罗杰斯等金融大鳄,本身就是股指期货的高手,在做空证券市场上无人可及。

最近在内地的自媒体上,又有股评家在讥笑巴菲特抄底美国股市被套牢。然而 历史 证明,每一次内地股评家讥笑巴菲特的时候,过不久就被现实啪啪打脸。因为巴菲特的股神是名副其实的,他是人间的股神,而不是神坛上的故事。

众所周知,这一次美国股市大幅下挫中巴菲特持有很多现金,至于巴菲特有没有做空美国股市无人知晓。但是等到潮水退尽之后,大家会发现巴菲特还是股神,这就是巴菲特兼备“ 入世 ”和“出世”的双重能力了。

根据我们这些草根的信息来源,是无法得知美国股市有金融机构在翻江倒海;作为普通散户,我们唯有当韭菜的命。不懂装懂,随意发表证券评论,最终会闹出笑话的。

在过去一段时间美股持续熔断了好几次,这种非理性下跌并非是人为刻意制造的,多少跟美股的交易机制有一定关系。

一是美国采取的量化交易比例相对较大,所以你从美股的走势上会看到很多的跳空缺口,这就是说交易通常会出现极端化的走势,由机器根据消息面判断,从而采取的机械式的有点极端化的看多和看空,那么体现出来的是多空双方的走势通常很容易被放大化,这是一种模式。

二是美股的杠杆比例比较高,在美国的市场融资的利率是非常低的,所以会吸引大量的人采取杠杆交易,要知道这是个双刃剑,上涨时候涨幅能够翻倍的向上,杀跌的时候同样会表现出非理性的一面,就跟2015年我们A股的走势一样,从5000点快速下来的那段行情,杠杆的在市场表现比较平和的时候没事,如果遇到利空消息,资金会疯狂的出逃,这样导致价格出现暴跌的概率非常高。

综合看待这次美股熔断的幕后其实没啥黑手,是遇到了重大的突发疫情事件,资金恐慌情绪达到了极点,而成倍的卖出造成的大幅度下跌,是杠杆和量化交易的制度欠缺带来的灾难,就想这两天时间美股的反弹幅度就达到了17%,道理基本都是相通的。

从2月12日,道琼斯指数摸高29568.57之后,开启了疯狂的下跌模式,截止美股当地时间3月20收盘,道琼斯指数累计下跌了34.51%,纳斯达克2月19日见顶之后累计下跌29.32%,同期标准普尔500累计下跌31.16%。

美股次轮暴跌根本原因是,2008年之后美国QE政策货币廉价、利率不断降低、举国举债,导致经济体空心化。而与此同步的是美股被流动无限吹大,在美股泡沫越来越大的过程中,企业举债回购火上浇油,从而导致了美国股市十年长牛走势。

但出来混,总是要还的,现在到了还债的时刻。

直接原因来看,溯源认为:

疫情是导火索,原油价格大幅下跌是帮凶,总统先生的代言人,华尔街是幕后推手。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对未来美国经济肯定会产生负面影响,按照最新桥水基金达里奥的预估,疫情对全球产生约12万亿美元损失,于美国大约损失4万亿美元。2019年美国GDP为21.34万亿美元,其影响20%不到,这些担心导致了华尔街抛售。但理性的说,这不至于让美股2000+只股票市值腰斩,明显反应过度。

这个反应过度就是叠加原油价格暴跌,虽然美国页岩油在美国的GDP中占比仅仅1%,但是这给全球投资者传递了更加恐慌的情绪,乌合之众的人类于是想着现金为王。

这不?流动性挤兑就顺势出现。

在疫情点火,油价助跌的情况下,总统先生不断呼吁美联储降息,释放流动性。

于是美联储在顶不住压力的情况下,连续祭出大招。例如:美联储3月3日第一次降息50个基点,随后降息100个基点,同时叠加回购,万亿刺激计划,重启商业票据融资便利,货币市场基金流动性便利等等。

而上述所有过程和事件的发生,都是发生在华尔街每一次熔断之后,换言之,即华尔街狠狠砸熔断股指,倒闭美联储不断释放流动性 。

所以,结论是美股暴跌,华尔街是幕后推手!

美股熔断间接原因是疫情,直接原因还是美国自己,我们分两部分说,来解说这次美股的最后推手是谁?

首先是企业,大家都知道美国企业喜欢回购,美国企业每年资金没地方投,所以索性每年拿去回购股权,虽然把股权稀释掉,但是资金也没了,换来的是股价的上涨。

本来银行愿意给你加杠杆,企业运营都很正常,但是今年疫情恰恰把贷款掐断,银行今年不提供现金流了,那各个企业就不好过了,况且疫情导致各个企业无法复工,导致企业难上加难,不得已,只能卖股换现,所以大量股东抛盘,这是第一个熔断的起因

再者,美国居民,美国不像中国会把钱存银行,不确切统计,美国每个家庭会有20%的存款会买ETF,所以每年都会源源不断的资金涌入美国股市。那今年有了第一个熔断,老百姓肯定着急了,辛辛苦苦存的钱一夜之间缩水,所以这就有了第二个,第三个熔断,属于恐慌性抛盘

最后,我们再看看谁在推动这一波危机,说到的还是美国政局,为何,大家都知道美国就喜欢发国难财,世界越乱它越高兴,美国自己也意识到股市目前泡沫有点不堪重负,如果不自己刺破,要知道世界上没有什么是只涨不跌的,涨得高跌起来也狠,所以特朗普要蹭今年选举搞一波,如果老特能平息这场风波,不就自然深得人心,所以最终还是政坛的一场阴谋

谁是美股熔断的幕后推手?

海外疫情扩散,叠加原油大跌打击了投资者的风险偏好,使本来已经十分脆弱的情绪濒临崩溃,再加上指数化基金与程序化交易助推,造成流动性踩踏。

美国时间3月9日美股开盘暴跌,标普500指数触发第一层熔断机制。这是 历史 上的第二次熔断。仅两个交易日,3月12日美股开盘6分钟,三大股指集体跌幅超过了9%,再次触发熔断机制;3月16日美股开盘15分钟,道琼斯指数跌幅达到7%,罕见再度引发熔断。3月18日美股再度上演接力赛。标普500指数再度触发熔断。至此,美国 历史 上共发生5次熔断,其中四次集中发生在最近的9个交易日内。

2020年3月9日-3月19日,注定将被载入美国股票证券交易市场的史册。在这期间,道指期货又多次触发向上的熔断机制,暴涨暴跌成了美股的明显特征。

1、高频程序化交易惹的祸

高频交易是指从那些人们无法利用的极为短暂的市场变化中寻求获利的程序化交易。高频程序化交易速度究竟有多快?眨眼的速度约为300到400毫米,而高频交易比眨眼的速度还要快。高频交易有着速度和技术的颠覆性优势,凭借几毫秒的交易时间差,就足以引领整个金融市场。在每次美股的剧烈波动中,高频程序化交易都会造成较大影响。

尽管高频程序化交易一直处于争议的漩涡中,但是其已经成为美国最重要的交易方式之一。在2010年,就有报道指出,高频交易的成交量现在约占美国股票市场成交量的70%。这意味着,如果没有了高频交易美股的交易量将减少70%。

“高频交易有着不同的策略。它会加速市场的暴涨暴跌,但是也在提供流动性,有时可以创造出惊人的利润。2015年,外资伊世顿公司利用证券期货市场的波动,利用高频交易获利高达20多亿。但其并非稳赚不赔。2012年,从事高频交易的美国骑士资本因工程师失误,造成1小时内巨亏4.6亿美元。

美股暴跌的直接导火索为疫情的持续扩散以及油价暴跌。但是,高频程序化交易也被认为是美股熔断的最大推手。事实上,每当市场上暴跌,程序化交易就会引来很多争议。

程序化交易到底对熔断负有多大责任?业内人士出现了分歧。当很多资金要利用相同的机会而高速发出指令的时候,融资出现挤兑、纠枉过正的情况,可能会造成快涨快跌,或加剧涨跌。“但是美股熔断,本身是投资者对未来的悲观预期导致的,与程序化交易关系并不大。”

高频交易提供了大量的流动性,这种流动性是双向的,既可以提供流动性也可以买断流动性。高频交易到底是否助涨助跌,主要取决于所采用的交易策略。“比如,在提供流动性时程序化交易起到了阻止暴涨暴跌的作用。”“但是,当行情剧烈波动时,大部分的高频交易都是在拿走流动性,确实会助长暴涨暴跌。”每次熔断发生时,高频交易都加速了市场的暴跌。

如果市场持续下跌,程序化交易会利用速度的优势抢在投资者吃掉价格高的买盘,让投资者的价格成交到更低的价格。投资者产生恐慌情绪,就会形成大量抛盘,在这样单边情形下,程序化交易会加速下跌。

2、有人受损也有人逆势赚钱

全球股市的暴跌,让无数投资者损失惨重,反过来说却也是千载难逢的赚钱机会。“交易的频次达到了平时的10倍以上。而赚取的金额可能远不止10倍,主要取决于交易金额。”

高频交易的盈利逻辑是无论上涨还是下跌,只要有交易就能赚钱。它十分依赖市场的波动性,当市场剧烈波动时,交易更为频繁,高频交易也更为赚钱。Wind数据显示,3月9日,道琼斯指数的振幅达到了8.16,3月12日振幅为9.64,3月16日振幅更是达到了12.44%。

“市场波动剧烈,交易机会多,不计价格买入和卖出的投资者就会更多,这种价差波动率就会更大。而在普通行情下,每天捕捉到不计价格卖出的大户可能只有两三次。但是,一次熔断行情可能有100次。熔断时候的交易量是平时的10倍。”所以,高频交易的利润来源就是通过吃利差,赚取中间价格。

简言之,高频交易可以同时向市场提供买价和卖价,并利用电脑速度提前收益各方的交易价格,利用其中的价差来高频次交易赚取利润。

高频交易赚取的利润是惊人的。2015年,伊顿公司短时间就实现了20亿元的盈利。目前,包括高盛、摩根士丹利、德意志银行等欧美国际金融巨头都大比例地使用了高频程序化交易。它拥有惊人的赚钱能力,但它从来都不是只赚不赔。

“策略判断失误、硬件系统的故障、极端行情等、程序开发的小错误以及小数点错误等,任何一个意外,都会造成严重的损失。”高频程序化交易对每个细节要求都极为严格。

典型例子在2012年,从事高频交易且在华尔街名声显赫的美国骑士资本由于工程师的更新代码疏忽,造成公司在一个小时内巨亏4.6亿美元,导致骑士资本陷入经营危机,最终无奈被其他公司收购。光大证券乌龙指事件亦是由于程序化交易操作失误所导致。

高频交易并非是件易事。高频交易是一个系统的金融工程,需要很多模块与组织的配合。在网络速度、交易策略、代码架构三个层面都有十分严格的要求。尤其对速度的要求达到了极致。因为几毫秒的差距,就使你落后于竞争对手。

从事高频交易,需要巨大的投入,同时对各方面要求很高,尤其是对人才的需求。但是程序化交易凭借自身的优势,早已在争议中站稳了重要地位。高频交易早已成为了美股主流的交易方式。

3、ETF和美股暴跌有关

市场大跌,除了显而易见的危机源头——新冠病毒和油价暴跌外,近些年来种种市场变化也被分析者拿来解释如此迅猛的下跌。这次美股下跌与2000年以及2008年的下跌不太一样,主要体现在主导机构、主要产品和集中购买的东西不同。

美股从2009年到现在大概涨了11年,在2017年前,美股上涨在很大程度上靠头部企业回购自己的股票得以不断维系,但2017年后主导模式发生了转变,过去风险偏好比较低的机构投资者通过ETF和机器交易大量投资 科技 蓝筹股,巨大外生性冲击导致投资者权益投资出现初始亏损、进而不断进行调整导致了金融市场动荡。

“大量机器交易的标的资产就是ETF。机器交易同时卖出,容易形成踩踏,算是加剧波动的推手。”市场爆跌首先来自于市场流动性和融资流动性之间的负反馈恶性循环。也就是遭遇损失的投资者在满足保证金过程中,需要抛售持仓。而这样造成的持续下跌会使得愿意提供流动性的交易对手消失。“这个过程本身是交易制度和监管制度共同造成的,各种策略的相似和集中性,才是这个过程难以避免的原因。”这些策略可以应付合理幅度内的价格波动,但一旦外生因素(例如疫情扩散,石油价格暴跌)导致波动幅度超出范围,就会触发这些策略都做出卖出决定,这样就会造成市场流动性消失,并与融资流动性发生恶性循环。

个人认为,股市要企稳,需要一个预期。

也就是对未来局势转好的希望。

但现在新冠肺炎疫情在美国的扩散其实还只是刚刚开始,不要说控制,就是整个防疫工作也完全没有半点步入正轨的意思。

也就是说,这次疫情对经济的影响根本就是无底深渊,没有任何一点可以寄托的希望。

10号美股的反弹是基于特朗普对市场放出的减税消息,结果第二天这匆忙发出的消息却偃旗息鼓无果而终了,所以没有被证实的利好政策反而激起了市场对白宫紧急救助政策时效性的担忧,进一步放大了利空,导致头一天的涨幅完全被抹去。

而且今年是大选年,股市大跌对民主党来说,其实等于是捡到枪的好机会,所以不管从任何角度考虑,民主党都不太可能对特朗普救市,也相当于自救的经济刺激计划予以配合。

即便基于对未来美国经济走势的担忧,或者防止明年接受一个过烂的摊子,终究民主党还会支持某些政策的推出。

但可以预见到的是,其刺激力度和时效性必定会大打折扣,特朗普想随心所欲,不顾后果,只能是痴心妄想了。

个人看法,希望对你有帮助。

1.疫情扩散。股市是经济增长的雨晴表,然而疫情的全球蔓延超乎大家的预期,欧洲和美国成为全球疫情蔓延的中心,受疫情蔓延的影响,美国航空业, 旅游 业,餐饮业及线下实体店造成很大冲击,造成许多上市公司业绩下滑,从而造成股市动荡。

2.原油暴跌。石油输出国组织和其盟国最终未能达成新的深化减产协议,沙特决定增产石油,获取更多的石油市场份额,石油股指期货暴跌,从而促使美股加速熔断。

3.套现需求。美股经历了十年的长牛,许多投资的收获颇丰获利了结,涨得太多了,本身也有调整的需求。

德意志银行,一个银行帝国的震塌

**1、美国对德意志银行秋后算账 **

德国金融界掀起波涛,媒体扬言德国最大的德意志银行面临破产,正想申请国家救援,德意志银行的股值从金融危机前夕2007年的最高峰102欧元,跌到10欧元以下,引起德国社会的震惊。

金融危机过去了七年,被重创的国际金融界似乎已经从噩梦中缓过气来,金融危机对世界各国经济的冲击也在逐年消除。近三年来,美国国民总产值增长率不断上升,分别是1,3%,2,4%,2,5%;失业率不断下降,分别是7,4%,6,2%,5,4%。

早在2012年,美国十大银行的赢利额又达到4680亿欧元,超过了危机前状况。与之反差较大的是欧洲银行状况,尽管也在逐步消除危机阴影,经济在恢复,南欧几国的财政危机也在缓解,但步履缓慢,例如同期欧洲银行的年赢利额只有980亿欧元,都不及美国的1/4。而许多欧洲大银行,如英国苏格兰皇家银行、Barclays银行,瑞士UBS银行,西班牙Santander银行,都没有缓过气来,赢利很少,甚至亏本。 德国第二大银行商业银行为了减少亏损,近日宣布将裁员9600名,相当于全银行1/5的员工,震惊全德。

德意志银行在这次金融危机中一枝独秀,在其它银行亏损严重、面临破产的2009年,德意志银行居然年赢利49,73亿欧元,几乎达到了历史最高峰,大有“发国难财”的嫌疑。在德国政府制订紧急措施挽救银行的时候,德意志银行总裁、来自瑞士的Josef Achermann甚至在媒体宣称: “一个银行还需要国家资助,简直是银行界的耻辱!” 他这话让许多希望获得政府资助的银行非常难堪,最后还是政府出面打圆场,希望确实有困难的银行要去申请资助——德国首家因为面临破产而被政府收购的杜塞尔多夫IKB银行,就是之前通过德意志银行买下了大批美国股票,后来都成了烂股。但烂了自己,却烂不到德意志银行身上。德意志银行直到2010、2011年,还能年赢利23,1亿和41,32亿欧元。

但2009年后,德意志银行的状况却江河日下。除了总体环境变化外,或许也与用人有关:2012年初Ackermann年满退休,他推荐较为稳健的前德国中央银行行长Axel Weber教授为新一任行长,而董事会却一定要任命银行投资部门经理、来自印度的Anshu Jain。这是一位投资天才,也是惹事天才,丝毫没有一点印度佛教的谦和与忍心,德意志银行近年来的所有丑闻和法律纠纷几乎都是他酿成的。 但董事会却认为,要修补损失,只有依靠制造损失的人。

Anshu Jain一上任后,惹祸确实越来越大,德国总行与英国分行的矛盾激烈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从2012到2015的四年中,德意志银行仅仅耗费在法律纠纷上的费用就高达127亿欧元,把一点赢利全给赌完了,前三年的赢利只剩下2,63亿,6,66亿,16,63亿欧元。

2015年5月的银行股东大会上,立即解除了Jain的理事会主席职务,新上任的是英国人John Cryan。他抱怨银行给经理们的分红太高,网络系统太陈旧……尤其是银行许多领域的估价太高。去除泡沫后,银行一下瘦身,造成2015年德意志银行不仅没有赢利,而且亏损68亿欧元——创下德意志银行创建145年以来的最高年亏损纪录!

但祸不单行。2008年的金融危机是长年来美国银行唯利是图、兴风作浪所积累酿成。为了挽救金融危机,以及由此引发的经济危机,美国政府付出了血本。所以金融危机后,美国政府立案调查,要清算那些不法银行。 美国司法部根据那些银行的“罪行”大小,发去了超巨额罚单:

Bank of America罚款167亿美元, JP Morgan Chase罚款130亿美元, Citigroup罚款70亿美元, Goldman Sachs罚款51亿美元, Morgan Stanley罚款26亿美元……

几年中美国政府总收到1100亿美元罚款。罚款本身也是清理门户,几百家中小型银行就此倒闭,让美国金融界走向健康—— 美国哪需要这么多银行。

问题查到了德意志银行, 发现德意志银行已经渗透到美国金融界的各个角落,许多投机金融项目的背后都有德意志银行的影子,也可谓作恶多端,其作恶程度和危害一点不亚于美国本土的银行。

据英国Coalition Index评级统计,直到2015年,德意志银行的金融业务规模名列世界第三,主要金融项目就在美国——德意志银行员工10万,其中一半在国外——后来因为德意志银行后院起火,进入亏损,所以收缩银根,主动放弃了许多国际金融业务,2016年上半年金融业务规模才降到世界第六(前五名全是美国银行)。

鉴于德意志银行在美国金融界的非法行为,美国司法部毫不手软,向德意志银行发来高达140亿美元的罚单,罚额高于雄居世界第一的JP Morgan。

德意志银行自知有罪,估计罚款在20-30亿美元,早就留存了55亿欧元准备支付罚款。没想到,现在却是140亿美元,大大超出预算。消息传出,德国社会及国际社会哗然,加上新闻媒体善意或恶意的炒作。当然,也有许多德国大企业力挺德意志银行,例如奔驰汽车公司、化工公司BASF、能源公司Eon和RWE、旅游公司Tui等。

金融业靠的就是人们对该银行或该证券的信心,于是可以想象,德意志银行的股票暴跌, 由德意志银行在美国交易的证券立即被人抛出410万股,价格下跌7%,许多金融客户暗暗转向其它银行,10家对冲基金撤离德意志银行……“皇帝已经裸体,”人们这么嘲笑。坊间传说,德意志银行没有140亿美元来支付罚款,流动资金紧缺,正希望德国政府伸出援手,否则将面临破产,尽管这些传说被德意志银行和政府否定。但无论如何,德意志银行的本金相对总资金的比例太低(4%),96%的营业额都是靠贷款。如果遇到金融风波,银行就拿不出钱来应对。以致美国专家会说:“德意志银行是世界上最危险的银行。”

德意志银行内部人心惶惶,本来以为在德意志银行工作是金饭碗,没想到一夜之内成了泥饭碗。不太愿意出镜头的银行行长Cryan为了安定人心,只能频频出镜。他给银行全体员工的内部信函中表示:现在有个别势力想挤垮德意志银行,借这次机会散布谣言,造成不明真相的人以为德意志银行危机重重。这里要告诉大家,德意志银行的流动资金达到前所未有的雄厚,现有2150亿欧元。走掉了10家对冲基金,我们还有200多家,还有2000万客户。

银行行长Cryan表示,美国的罚款太高,德意志银行不可能接受。如果不降低,德意志银行准备与美国政府上法庭。他亲自与美国司法部交涉,还算幸运,几天后据媒体报道,美国司法部同意将罚款降到54亿美元。

眼前的一场金融风波似乎过去了,德意志银行股票又开始升值。但金融危机的隐患并没消除,德国以及欧盟金融界还有许多深层问题正在逐步蔓延……

2、从商业银行向投资银行转型

德意志银行从一个立足德国本土的商业银行commercial bank,发展成跻身于国际金融界五强的投资银行investment bank,是喜?是忧?

创办于1870年的德意志银行从一开始就充满全球战略,成立两年后就在上海、横浜、伦敦等成立分行,并在世界各国投资铁路等大型项目,1914年被《法兰克福报》称为世界第一大银行。 只可惜德国经历一次大战、二次大战的厄运,使德意志银行只能屈居德国,依旧是一个商业银行。

直到1989年,当时的银行行长、59岁的Alfred Herrhausen是位很有社会责任感的银行家,他顶着国际金融界压力,提出要减免贫困国家的债务。另一方面,他不满意德意志银行依旧局限在储蓄、贷款的传统商业银行模式,顶着银行保守派的压力,要将德意志银行加强或转向投资银行,从事大规模的国际企业买卖、证券交易。

要进入国际金融市场,首先要引入传统德国所缺乏的英国金融文化。1989年11月27日他宣布,德意志银行将以27亿马克(13,8亿欧元)并购英国的150年老店、投资银行Morgan Grenfell。没想到三天后,Herrhausen就在法兰克福附近的巴德·洪堡住地附近,遭到左翼恐怖组织、第三代红色之旅RAF的暗杀,轰动欧洲,此谋杀案迄今尚未破案。

就在Herrhausen被暗杀的当天,德意志银行任命Hilmar Kopper为新一任行长,并在上任当天就签署了并购Morgan Grenfell的合约,当年年底就完成了整个控股。

德意志银行进入英国金融市场初年并不顺利,那完全是另一种金融文化,说白了,是金融投机文化。 Morgan Grenfell在从事交易时的冒险性,与严谨守法的传统德国文化格格不入,无法被德国总部接受,甚至许多德国银行家都听不懂英国银行家的金融语言。不久后就发生了第一个丑闻:一位英国部门经理将某基金炒作得过分,德意志银行不得不出面对受损的客户作出赔偿。

经过五年热身,德意志银行开始进军世界金融腹地美国纽约。1995年德意志银行以超高薪挖来美国Merrill Lynch银行的明星级银行家Edson Mitchell,其一人的年薪就超过所有12位德意志银行总部理事(包括行长)的总和。Mitchell带来50位金融专家,其中包括后来的德意志银行行长、导致这次德意志银行危机的印度人Anshu Jain。

1999年德意志银行又以98亿美元买下百年老店、美国第八大投资银行Bankers Trust。出价如此之高,连美国银行界都目瞪口呆。因为高价购买,导致德意志银行的股值都下降了5%。但当时的银行行长Rolf-E. Breuer却充满信心:“还没有一家德国银行、国际上还没有一家非美国的银行,像德意志银行那样在美国本土拥有这样的规模。这是第一次一个欧洲的综合性银行集中自己的财力和渠道,以自己特有的能力和经验,以这样的规模,立足于美国。”坐落在纽约的德意志银行大厦雄伟高大,可惜在911恐怖事件中主体部分严重被毁,无法再用。

德意志银行经过十年激战,从一个德国本土的商业银行,转型成世界级的金融巨鳄, 达到9000亿欧元的年交易额,2015年已成为世界第三大投资银行,也是世界最大的外汇交易银行,其10万员工中一半都在国外。例如2000年的年赢利近50亿欧元中,50%来自投资银行部分;2007年的60亿欧元赢利中,70%来自于投资银行。

银行规模大了,赢利和风险都增大了,企业文化也发生了深刻变化。与传统德国人的严谨作风相比,现在的银行经理们的冒险精神更大。上任德意志银行行长Jain在金融界丑闻不断,银行整天因为他忙着与人打官司、赔偿客户损失。但另一方面又不可否认,德意志银行的许多赢利还就是来自他主管的金融投资部门。危机优化部门经理、美国人William Shaw Broeksmit都已经退休在家,总感觉在自己的金融生涯中“作恶多端”,将被追查,结果自杀身亡。银行理事Mitchell也是冒险家,2000年圣诞前夕在美国坐自己的私人飞机——据说没有飞机驾驶执照的他要亲自驾机——发生空难而罹难。

行长和理事的工资奖金也今非昔比,前任行长Ackermann在金融危机前夕2006年的年薪1300多万欧元,而1998年时整个德意志银行的12位理事(包括行长)的工资总和只有1480万马克(755万欧元)。2009年发生了金融危机,理事们还在偷偷分红,因为还在赢利,引起社会公愤。

当然,更大的风险是交易额与自己本身的资本不成比例,以小搏大太过分,德意志银行会被美国金融界说成是“世界上最危险的银行”。 如果遇到风波,如现在所面临的诸多法律纠纷和罚款,银行流动资金就会出现窘境。今年10月4日在美国华盛顿召开了国际金融大会,与会者有世界各大银行、各国中央银行和财政部长。会上国际货币组织IWF就点名指出:“德意志银行属于那些必须相应改变运行模式的银行,以便让投资者确信,这些银行未来是能够承受风险的。”如果德意志银行出现危机,就涉及到9000亿欧元贷款。尤其在现今普遍低利息、低赢利、国际环境不稳定的时期,银行资金更容易出现短缺。

**3、欧洲银行界的危机与转型 **

其实,德意志银行的状况在欧洲普遍存在,而欧洲1/3的银行就涉及到8,5万亿美元的贷款。 经历2008年的金融危机,全世界的国家债务和私人债务总额高达152万亿美元,其中1/3为国家债务,2/3为私人债务,这相当于全世界年总产值的252%。IWF警告说,现在世界经济形成了一个恶性循坏:债务阻碍了经济发展,经济发展缓慢又减缓了债务偿还。在这样的特别风险时期,如果银行界运作不健康,很快将导致新的金融危机。

如果分析欧洲金融界的现状,欧洲金融界的首要问题是银行太多,overbanked。 由于历史原因——19世纪的社会主义运动和20世纪的两场毁灭性战争——欧洲的美国式大银行较少,中小型银行遍布,而且各国无论国家大小,为了保障“金融主权”,都要设立本国的银行。德国的储蓄银行Sparkasse分布最多,还有分布很广的人民银行Volksbank,既不是股份公司,也不是有限公司,而是互助合作社Genossenschaft——工人之间“互助合作”,那是马克思的理想,到希特勒时代实现。即使大银行如德意志银行、商业银行,也在各处开分行。如果将银行量与国家经济总量相比,欧洲的银行量是美国的四倍。

这些银行规模虽小,五脏俱全,消耗很多管理费用,如房租和雇员。资本低,成本高,竞争大,利润小,把银行办成了廉价店Aldi,推行薄利多销。这对顾客当然很好,但对银行是致命的,这些银行怎么可能闲置许多资金来应付可能发生的金融风险。学界、欧洲中央银行都指出这一问题,政府也看到。但要想改,谈何容易,1995年遍布全德的国家邮政局就开出了邮政银行——也算德国特色——还就是德国政府自己推出的项目,政府都要与私人银行争夺一分利。

比尔·盖茨早在1994年就说了:Banking is neccessary, Banks are not。 即人们需要银行业务,但不需要银行本身。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银行的许多业务如汇款、提款、签字、甚至证券等,都可以在网上或取款机里实现。即使咨询业务,可以通过客户银行帐户中的资金流动情况、流动结构,来优化客户的投资结构,介绍银行相应的金融项目,最多通过电话或网络视频来实现。这样,就可以减少银行数目,减少柜台人员,从而节省管理成本,提高赢利。但在今日的德国及欧洲的银行中,很难看到这些新技术的痕迹,还在沿用传统的工作方法。近期因为金融业危机,许多银行被迫开始转型,例如德国商业银行欲裁减9600员工,新聘几千专业员工;德意志银行也提出具体改革方案,关闭或合并不少分行。

德国和欧洲的贷款文化也与美国不同,私人或私营企业除了购买房产外,很少会去贷款的,因为大家都怕还不起,怕中了银行的哪个圈套,也怕繁琐的手续和经济担保等。而美国大企业就是靠证券上市来集资,中小型企业或个人就是靠银行贷款,所以银行在美国的作用要远高于在欧洲。

为了防止再度出现金融危机,欧盟制定了一系列繁琐的法律。 大银行还能有银行法方面的专业人士来消化和施行这些法,而对中小型银行或分行,便不知所措 ……这些,都限制了银行业务在平民中的展开。

这次造成金融业处处哀鸣的直接原因,是欧洲中央银行的低息政策,基本利息等于零,想以此刺激欧洲经济。 这对贷款者有利,房贷都不到1%利息,算计下来租房不如买房。但也因为房贷低,买房者多,把房地产价格炒上去了。低息对存款者不利,许多人勤俭节约存款,想以后靠存款利息来补充养老,现在,利息都没了。

低息对银行利弊不一。 对亏损银行,对靠拆了东墙补西墙的企业,贷款几乎不支付利息,可以无期限贷款或贷款延长,避免破产 ——这样苟延偷生的银行毕竟不是金融界主流。

低息对正常运作的银行却很不利。 普通的商业银行是靠支付利息来吸引客户存款或购买某金融项目,银行获得的资金以更高的利息贷款给需要资金的私人或企业,银行赚取这一进一出的利息差。央行的基本利息等于零后,进出的利息全都大幅度降低,银行利润就相当薄。而维持银行的基本支出并没有改变,于是银行就很难生存了。

所以,银行界埋怨欧洲中央银行人为地制造了这次危机。 社会上也认为,欧洲中央银行想以此手段在欧洲清理银行界门户,逼迫经营不善的银行关闭,欧洲本来就不需要这么多银行,事实上,欧洲的许多中小型银行就生存在倒闭的边缘——金融危机后,美国就是这样关闭了几百家中小型银行,迫使大型银行调整资金结构,以从结构上免除再次爆发金融危机。而欧洲想到的却只是制定新法律,而没有对银行采取血腥点的清理措施。

10月5日德国议会邀请欧洲中央银行行长Mario Draghi前来议会解释。但央行行长否认这样的说辞,认为这次银行危机完全是银行自己造成的,银行没有根据现有的经济和金融状况(包括低息),来对银行结构和作业方式作出相应的调整,从而造成银行亏损。Draghi明确指出,不要指望欧洲中央银行会同情这些银行,会作出相应的政策调整。 现在欧洲银行太多了,影响到欧洲金融的稳定——言下之意,欧洲央行采取丛林原则,就是要让一部分银行倒闭。

急求这次美国的金融危机的全过程。起因经过挽救措施的叙述,谢谢大家

1.次贷危机的概念

次贷危机又称次级房贷危机,也译为次债危机。它是指一场发生在美国,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风暴。它致使全球主要金融市场隐约出现流动性不足危机。美国“次贷危机”是从2006年春季开始逐步显现的。2007年8月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

2.次贷危机的产生

引起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风暴的直接原因是美国的利率上升和住房市场持续降温。次级抵押贷款是指一些贷款机构向信用程度较差和收入不高的借款人提供的贷款。

利息上升,导致还款压力增大,很多本来信用不好的用户感觉还款压力大,出现违约的可能,对银行贷款的收回造成影响的危机。

2.1.产生原理

引起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风暴的直接原因是美国的利率上升和住房市场持续降温。次级抵押贷款是指一些贷款机构向信用程度较差和收入不高的借款人提供的贷款。

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通常采用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相结合的还款方式,即 :购房者在购房后头几年以固定利率偿还贷款,其后以浮动利率偿还贷款。

在2006年之前的5年里,由于美国住房市场持续繁荣,加上前几年美国利率水平较低,美国的次级抵押贷款市场迅速发展。

随着美国住房市场的降温尤其是短期利率的提高,次级抵押贷款的还款利率也大幅上升,购房者的还贷负担大为加重。同时,住房市场的持续降温也使购房者出售住房或者通过抵押住房再融资变得困难。这种局面直接导致大批次级抵押贷款的借款人不能按期偿还贷款,进而引发“次贷危机”。

2.2.通俗解答

在美国,贷款是非常普遍的现象,从房子到汽车,从信用卡到电话账单,贷款无处不在。当地人很少全款买房,通常都是长时间贷款。可是我们也知道,在这里失业和再就业是很常见的现象。这些收入并不稳定甚至根本没有收入的人,他们怎么买房呢?因为信用等级达不到标准,他们就被定义为次级信用贷款者,简称次级贷款者。

由于之前的房价很高,银行认为尽管贷款给了次级信用贷款者,如果贷款者无法偿还贷款,则可以利用抵押的房屋来还,拍卖或者出售后收回银行贷款。但是由于房价突然走低,贷款者无力偿还时,银行把房屋出售,但却发现得到的资金不能弥补当时的贷款+利息,甚至都无法弥补贷款额本身,这样银行就会在这个贷款上出现亏损。

一个两个贷款者出现这样的问题还好,但由于分期付款的利息上升,加上这些贷款者本身就是次级信用贷款者,这样就导致了大量的无法还贷的贷款者。正如上面所说,银行收回房屋,却卖不到高价,大面积亏损,引发了次债危机。

3.次贷危机的爆发

2007年2月13日美国新世纪金融公司(New Century Finance)发出2006年第四季度盈利预警。

汇丰控股为在美次级房贷业务增加18亿美元坏账准备。

面对来自华尔街174亿美元逼债,作为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公司——新世纪金融(New Century Financial Corp)在4月2日宣布申请破产保护、裁减54%的员工。

8月2日,德国工业银行宣布盈利预警,后来更估计出现了82亿欧元的亏损,因为旗下的一个规模为127亿欧元为“莱茵兰基金”(Rhineland Funding)以及银行本身少量的参与了美国房地产次级抵押贷款市场业务而遭到巨大损失。德国央行召集全国银行同业商讨拯救德国工业银行的篮子计划。

美国第十大抵押贷款机构——美国住房抵押贷款投资公司8月6日正式向法院申请破产保护,成为继新世纪金融公司之后美国又一家申请破产的大型抵押贷款机构。

8月8日,美国第五大投行贝尔斯登宣布旗下两支基金倒闭,原因同样是由于次贷风暴。

8月9日,法国第一大银行巴黎银行宣布冻结旗下三支基金,同样是因为投资了美国次贷债券而蒙受巨大损失。此举导致欧洲股市重挫。

8月13日,日本第二大银行瑞穗银行的母公司瑞穗集团宣布与美国次贷相关损失为6亿日元。日、韩银行已因美国次级房贷风暴产生损失。据瑞银证券日本公司的估计,日本九大银行持有美国次级房贷担保证券已超过一万亿日元。此外,包括Woori在内的五家韩国银行总计投资5.65亿美元的担保债权凭证(CDO)。投资者担心美国次贷问题会对全球金融市场带来强大冲击。不过日本分析师深信日本各银行投资的担保债权凭证绝大多数为最高信用评等,次贷危机影响有限。

其后花旗集团也宣布,7月份有次贷引起的损失达7亿美元,不过对于一个年盈利200亿美元的金融集团,这个也只是小数目

2007年春季,一场金融风暴在华尔街酝酿。美欧媒体开始频繁出现一个大众比较陌生的词语--"次级房贷"。而在接下来一年多时间里,由之引发的金融危机,不仅震撼了全球金融市场,更使得一批"明星"级金融巨头濒临破产困境。

2007年4月2日,美国第二大次贷供应商新世纪金融公司宣告破产。当年春天,美国次贷行业崩溃,超过20家次贷供应商宣布破产、遭受巨额损失或寻求被收购。由此,广为世人所知的美国次贷危机渐显峥嵘。

所谓次贷,是指美国房贷机构针对收入较低、信用记录较差的人群专门设计出的一种特别的房贷。相对于风险较低的"优质"贷款而言,这类贷款人的还贷违约风险较大,因此被称为"次贷"。

从2001年到2005年,美国房市在长达5年的时间里保持繁荣,这也刺激了抵押贷款机构超常规发展的欲望。受利益的驱动,一些银行等放贷机构纷纷降低贷款标准,使得大量收入较低、信用记录较差的人加入了贷款购房者的大潮,成为所谓"次贷购房者"。

美联储前货币事务局局长文森特·莱因哈特认为,危机的一个重要根源,"是许多(美国)家庭基本没有通过资产积累创造财富的公开途径,只有一个例外:大量资源可以帮助人们对住宅进行杠杆式投资,政府也对此提供各种各样的激励手段,如抵押贷款还款利息的税收减免等。"政府、企业、个人共同忽视风险的结果,为危机日后全面爆发埋下了隐患。

2005年8月份,美国房价达到历史最高点,此后美国不少地区房价开始回落。到2006年,房价上涨势头停滞,房市开始大幅降温。房价下跌使购房者也难以将房屋出售或者通过抵押获得融资。

与此同时,美联储为抑制通货膨胀持续加息,加重了购房者的还贷负担。在截至2006年6月份的两年时间里,美联储连续17次提息,利率先后提升了4.25个百分点。

由此,出现了大批"次贷购房者"无力按期偿还贷款的局面,次贷危机开始显现并呈愈演愈烈之势。

愈演愈烈:滥用创新工具导致金融风暴"火"速蔓延

在经历了2007年前几个月的发酵后,美国次贷危机开始蔓延到购买了次贷支持证券的投资者。

2007年6月7日,美国第五大投资银行贝尔斯登宣布,旗下两只基金停止赎回。惊恐、疑惑的投资者很快发现,这两只基金持有大量与次贷有关的证券。

在美国,个人向银行等放贷机构申请住房抵押贷款,放贷机构再将住房抵押贷款作为一种资产"卖给"房利美和房地美等机构。后者将各种住房抵押贷款打包成"资产支持证券"(ABS),经由标准普尔等评级公司评级,然后再出售给保险公司、养老金、对冲基金等投资者。这个过程被称为"资产证券化"。

在美国住房市场繁荣时期,上述过程运转流畅,购房者、放贷机构、负责打包资产支持证券的投资银行和购买这部分证券的投资者,各取所需,皆大欢喜。但这场在美国住房市场泡沫中形成的投机盛宴注定不能长久。随着越来越多的次贷购房者无力偿还贷款,损失开始弥漫,最终波及到持有次贷的各类投资者。

但当此时,华尔街对即将到来的风暴似乎毫不知情。7月19日,纽约股市道琼斯30种工业股票平均价格指数创下历史新高,首次突破14000点大关。

到2007年8月份,随着大量次贷形成坏账,基于这些次贷的证券也大幅贬值,次贷危机全面爆发。由于金融创新和金融全球化的发展,从美国花旗银行到德国德意志银行,从英国汇丰银行到瑞士瑞银集团,全球各地的投资银行、保险公司、养老金、对冲基金均发现自己手中持有大批次贷支持证券。由于这部分证券缺乏流动性,其价值和风险均难以判断。不少金融机构为满足有关资本充足率和风险控制方面的要求,开始抛售资产,停止发放贷款和储备资金。一时间,银行系统惜贷气氛浓厚,全球主要金融市场出现了严重的流动性短缺,这种现象又被称为"信贷紧缩"和"信贷危机"。

2007年8月6日,美国住房抵押贷款公司宣布破产。8月16日,美国第一大商业抵押贷款供应商全国金融公司濒临破产边缘,此后该公司从银行集团获得110亿美元紧急贷款后逃脱一劫。9月14日,英国诺森北克银行发生储户挤兑事件。

以上事件只是信贷危机中众多金融机构境遇的一个简单写照。在此期间,随着美国房价下跌,房贷违约率上升,房贷支持的证券价值缩水,众多金融机构宣布遭受巨额损失,有的宣布破产或被收购。

2007年9月17日,格林斯潘首次承认,美国房市存在泡沫,并警告说美国房价有可能超出大多数人预料,出现两位数的降幅。

为应对金融动荡,美联储等西方央行开始采取联手行动,向金融市场投放资金,以缓解流动性不足,增强投资者信心。

从2007年9月到2008年4月,美联储连续7次降息,将基准利率由5.25%大幅削至2%。除此之外,美联储还宣布降低直接面向商业贷款的贴现率,并通过向投资银行开放贴现窗口、拍卖贷款等方式,持续向金融市场投放资金。

尽管如此,次贷危机开始向美国经济基本面扩散:失业上升、消费下降。2007年四季度美国经济下降了0.2%,为2001年三季度以来最糟糕表现。 双"高危期:华尔街五大投行巨头"惨遭"历史巨变

全球金融市场在动荡中迎来了2008年,这注定又将是华尔街的一个"多事之秋"。从年初到现在,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动荡大致经历了两个高危期。

在第一个高危期中,美国第五大投资银行贝尔斯登陷入困境,最终被摩根大通银行收购。

3月14日,美联储宣布,对陷入困境的贝尔斯登提供紧急贷款。但贝尔斯登最终没能"挺"下去。两天后,即3月16日,在美联储极力撮合下,贝尔斯登以每股2美元的"跳楼价"将自己卖给了摩根大通银行。美联储则为这笔并购案提供了大约300亿美元的担保。

对于这起并购案,许多媒体均以"枪口下的婚姻"来形容,意指贝尔斯登虽万般无奈,但饱受资金短缺之苦最后只能委身于摩根大通。

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和财长保尔森事后说,之所以对贝尔斯登采取断然措施,并提供政府担保,主要当时市场对贝尔斯登破产没有任何精神准备,而贝尔斯登与其他金融机构有千丝万缕联系,其一旦破产,将对整个金融体系造成无法预料的打击。

尽管从救助贝尔斯登开始,美国舆论对用纳税人的钱救助华尔街投行提出了质疑。但从效果来看,美联储的举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市场的忧虑。在接下来的一个多月里,次贷危机一度缓和,纽约股市也出现回稳迹象。4月份纽约股市道琼斯30种工业股票平均价格指数上涨4.5%,标准普尔500种股票指数上涨4.8%,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上涨5.9%。当月美国花旗银行、高盛和德国德意志银行的负责人均表示,美国次贷危机最严重的时期可能已经过去。

不过,接下来事态的发展明显超出了外界的预料,也证明西方主要金融机构负责人对当时金融形势的判断过于乐观。

进入2008年7月份,美国金融市场再度紧张起来:投资者开始担心美国住房抵押贷款市场巨头房利美和房地美有可能陷入困境。

"两房"是私有企业,但又作为"政府授权企业"享有各种优惠。次贷危机爆发后,有政府担保背景的"两房"地位更加突出。同时,为谋求更大市场,"两房"也大举扩张,发放了更具风险性的贷款种类,这导致亏损不断扩大并形成影响全球金融市场的危机。

在过去一年中,"两房"亏损达到了140亿美元。"两房"股价也暴跌了约90%。9月7日,美国政府再度出手,出资2000亿美元接管"两房"。

保尔森的解释是,考虑到"两房"的庞大规模和对金融体系的重要性,"两房"中任何一家企业垮台,"都会使美国和全球金融市场产生巨大动荡",因此,接管两公司是当前保护市场和纳税人的"最佳手段"。

但"两房"问题只是第二个高危期的一个序曲,随后不到一个月时间内,美国多家重量级金融机构陷入困境,局势演变成一场全面的金融危机。

9月15日,美国第四大投银雷曼兄弟公司宣布破产。同日,美国第三大投行美林公司被美国银行收购。9月17日,美国政府被迫对陷入困境的保险业巨头美国国际集团(AIG)提供高达850亿美元的紧急贷款。9月20日,美国政府向国会提交了高达7000亿美元的金融救助计划。21日,美联储宣布批准美国第一大投行高盛和第二大投行摩根士丹利实施业务转型,转为银行控股公司,即普通商业银行。25日,美国监管机构接手美最大储蓄银行华盛顿互惠银行,并将其部分业务出售给摩根大通银行。

关于德意志银行“躺枪”背后:海外金融市场恐慌情绪不断高涨,美国存款流失“高烧不退”和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海报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s://baikehd.com/news/32972.html

相关推荐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