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 正文

赴港上市会不会再次成为一种趋势?_赴港上市对股价的影响

本篇文章百科互动给大家谈谈赴港上市会不会再次成为一种趋势?,以及赴港上市对股价的影响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 1、传闻三大在美上市的造车新势力要集体赴港上市,背后原因是什么

本篇文章百科互动给大家谈谈赴港上市会不会再次成为一种趋势?,以及赴港上市对股价的影响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

传闻三大在美上市的造车新势力要集体赴港上市,背后原因是什么

这几天,有关三大在美上市的造车新势力,要集体归国赴港上市的消息接踵而来。据悉,这些消息并非来自官方,还无法确定真实性,但消息恐怕并非空穴来风。

不少人因此产生疑问,三大造车新势力集体归国的原因是什么呢?

据市场上传出的消息,造车三兄弟蔚来、小鹏、理想段历将在今年内赴港上市,融资规模在50亿美元左右,占扩大后股本的5%。其中小鹏除了要在港股上市,还计划在A股科运圆创板进行第三次上市。

据介绍,从2000年新浪赴美上市开始,美股就成了中国 科技 企业最青睐的上市舞台。2018年以来,蔚来理想和小鹏相继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筹集了147亿美元资金。这几年,造车新势力融资的步伐一直在继续。

特别是去年,拥有故事的新能源 汽车 无论是销量,还是讲故事的水平都步步走高。因此,受到了投资者的青睐,去年,新能源 汽车 板块受到轮番爆炒,被不断推高资产价格。但春节过后,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特斯拉和蔚来、理想小鹏在内的新能源 汽车 相继遭遇跳水行情,3月5日,特斯拉股价最低曾为每股566美元,与今年创出的每股883美元的最高点相比,跌幅已超30%,市值缩水超过3000亿美元。同时,蔚来也跌去了四成,理想三成多,小鹏超五成。随后虽也有反弹,但幅度有限。

据了解,从2019年开始,美国对中概股限制政策就持续加码。特别是去年4月份,瑞幸咖啡曝出财务造假,导致信任危机,做空接踵而至。虽然瑞幸事件实属例外,但也因此牵连到中概股,使之步履维艰,人人自危。

当然,中国资本市场从去年开始的持续向好,也中概股回国上市热旁燃塌情高涨的原因之一,因此,阿里、京东、网易、B站、百度等一个接一个,先后回国上市。

全球新能源车销量,预计将在2030年达到全部 汽车 销量的30%左右。在中国,2030年的比例会达到40%。也就是说,至少在未来三、五十年里,新能源 汽车 销量仍会继续爬坡,依然是最具潜力的领域之一。

尽管整个新能源 汽车 前景不错,但不容忽视的一个现实就是,除了像特斯拉这样经历15年亏损终于在去年实现盈利以外,其他的新能源造车企业至今都还面临着较大的资金压力,甚至还可能长期亏损,蔚来、小鹏、理想三大造车新势力的处境也不例外 。

回国 二次上市,不仅会成为业界内的热点,经过一系列的炒作,可以进一步提升自己在业内的影响力。同时,在国内上市,也可以得到很多的政策扶持。还可以增加盈利空间和融资渠道。 据了解, 阿里、京东、网易在二次上市之后,都提高了市场盈利,并有了更为广阔的融资渠道,急需用钱的三大新势力当然不会放过这一良机。

如蔚来 汽车 去年实现营收翻倍,同时也有着400多亿元现金储备,但亏损依然达到50多亿元。小鹏2020年的增速甚至比蔚来还亮眼,营收和销量都同比增长超过150%。不过与蔚来一样,仍在亏损且销量基数小。

进入2021年,受通胀预期以及市值过高影响,去年出尽风头的造车新势力股价有了不同程度的回落。业内人士表示,如果资本市场将在通胀预期下进入调整期,那么企业从资本市场的融资成本陡增,因此,回港上市可一定程度上缓解压力。

受新能源政策以及资本市场认可多重因素影响,这几年,国内新能源 汽车 业也进入了一轮产能膨胀期,不仅涌现出造车新势力。另外,像比亚迪,上汽等为代表的新老 汽车 业也都前来分食市场,还有宝马奔驰和奥迪等跨国厂商,都开始大力投入新能源 汽车 ,这几年新投放的新能源 汽车 明显增加,未来也必然会影响蔚来、理想和小鹏等新势力造车的成长性和盈利性。

在欧洲,特斯拉已经跌落神坛,2019~2020年市占率从5%下滑到3.5%,不敌大众、PSA、戴姆勒等等传统大品牌,在品牌中排名第十一。而未来,福特、大众、雷诺、比亚迪、长城、吉利等车企转型成功,带来更多的新能源自研技术,将加速在新能源 汽车 这一赛道上狂奔。同时,广汽、北汽、上汽、长安等等传统车企与 科技 巨头之间的联合,甚至连苹果、谷歌、华为、百度也将进入这一赛道……

可以说,留着造车新势力的时间并不多,归国二次上市已是趋势所在。

那么,二次上市真是会给他们带来更多机会吗?但愿这一市场蛋糕持续做大的同时,能让更多的车企分到一杯羹。

回港二次上市是什么意思?其中都有哪些原因?

回港二次上市我认为的意思就是上市公司在其他市场上市之后回到香港市场再一次进行上市。具体来说,进行回港二次上市的公司大多数都是中国公司并且是在美上市过的公司。那么为什么现在大多数公司都喜欢回港进行二次上市呢?这主要是因为美对中国在美的上市公司审查非常严格。

加之中国公司在国外上市之后收益并不好,这些最终导致中国公司回港进行二次上市。除此之外,国外的疫情影响相比于国内严重。这为中国企业回港进行二次上市提供了契机。回港二次上市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现在中国经济正在持续发展。投资市场也更看好中国的发展。而在国外上市的公司刻意通过购买港股通的方式进入香港股市。投资简单,手续费低。

回港二次上市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现在香港经济现在正在处于恢复阶段。因此,香港对于已经在欧美上市过的公司审核放宽。对于回港进行二次上穗竖市来说手续简单。这就吸引了众多在欧美上市过的公司。对于香港经济的恢复注入了一针强心剂。说明现在回港上市已经成为了一个大趋势。

实际上,回港上市的原因还有很多,上述所说的原因也不是全部。但是这说明了现在公司对于中国市场十分看好。这一点充分香港现在的发展状况越来越顺。但是我们并不能骄傲自满。因为有这么一句知纯话:有机遇就会有挑战。这一点对于香港来说同样如此。尽管现在众多公司回港上市对于香港来说拥有巨大的发展经济的机会。但是在发展的同时香港海选注意其他方面存在的风险。尽量避免前段时间的事件再一次发生。做好上述要求我相信香港搭族咐经济一定能够在上一个高度。

传微博第二次赴港上市,为什么很多公司都想上市?

有知情人士透露,微博可能会在2021年下半年赴港上市。微博已经在纳斯达克上市6年,股价为58.3美元,总市值132.03亿美元。

那么为什么很多公司都想上市呢?

从狭义上讲,上市就意味着可以在二级市场发放股票,可以募集到资金,这也是一种融资渠道。没有哪一家公司是不缺钱的,从经济学上讲,企业资金平衡和现金流决定着这家企业是否可以正常的经营下去。企业资金充沛才会把企业的规模越做越大,效益越来越好。才有能力去涉足新的领域开拓进取。

还有就是资本消裤的介入,有助于资源互通。强大的资本介入后,多方利益就捆绑了在一起,为了共同盈利的目标,不属于企业的资源也会给企业帮助。

推广效果的强大。企业上市自带优良资产光环,财务报表和各方面数据通过证券会考核。上市后有利于提升企业形象,给投资者带来强大的信任度,来高价购买股票。

降低灭亡风险。企业经营永远把企业能正常运转放在首要位置。无论是体面活着还是苟且活着,只要活着、只要账上还有钱,就有翻盘的机会。公司上市在很大程度上依托二级市场的流动交易,降低了很多走进死胡同的可能性。

上市有利于规范公司的规章制度、组织架构。上市公司会改变以往不规范的经营操作方式,突破就有传统管理模式,企业受大众和证监会监督,有利于科学化拿漏简管理,对公司发展来说大有益处。

融资成本低。企业通过二级市场可获得大量低成本资金,还可以通过增发的手段加大资金规模,在企业遇到困难时,这笔资金可以解燃眉之急。

优惠政策。上市公司可以获得很多地方上政策的扶持。在税收、审批项目、专项扶持金方面都会得到优惠。同样上市公司也为地方政府的一张名片,在财政收入方面,地方政府还要依仗这个纳税大户,在就业上也是帮助政府提供就业岗位的主力军。当企业遇到困难时,地方政府会出面帮助企业协调各方部门,解决困难。而普通企业在这方面得到的帮助就不会有这么力度大。

拓宽信用。由于上市公司股权在二级市搜尘场长期交易活跃,在遇到危机时刻,可以通过向金融机构质押股权的方式来规避失信风险。

赴港上市会不会再次成为一种趋势? 赴港上市对股价的影响  第1张

透视中通回港二次上市:核心业务持续领跑 或为进一步扩张做准备

9月22日晚间赴港上市会不会再次成为一种趋势?,中通快递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赴港上市会不会再次成为一种趋势?,国际发售与香港公开发售赴港上市会不会再次成为一种趋势?的最终发售价均已确定为每股发售股份218港元,待香港联交所批准后,中通快递A类普通股预期将于2020年9月29日(下个星期二)在香港联交所主板开始交易,股份代号为“2057”,高盛为中通快递独家保荐人。

据其招股书显示,公司拟全球发售4500万高念股股份,其中香港发售股份225万股,国际发售股份4275万股,另有15%超额配股权。公告称,中通快递全球发售募集资金总额预计约为98.10亿港元。

自9月11日通过港交所聆讯后,中通快递已于9月17日开始招股,9月蔽燃22日结束,中通快递在港二次上市的时间已经确定。值得一提的是,中通快递将成为继小米、美团点评、阿里巴巴、京东后,又一家以同股不同权方式在香港上市的股票。

或为进一步扩张做准备

“十八年的中通,跟过去相比确实取得赴港上市会不会再次成为一种趋势?了一些成绩,但未来还有很多需要努力和进取的地方”,就在招股开始的前一天,中通快递在沪举办了一场客户答谢活动,该公司董事长赖梅松如此说道。

在当下中国物流巨头格局中,创立于2002年5月8日的中通快递显然带着后来居上的雄心壮志。就目前快递业头部上市公司中,中通快递发展时间最短,而其美股市值以接近250亿美金持续领跑“通达系”,仅次于顺丰。

据中通快递招股书显示,近三年以来,中通营收实现了三年阔步增长,由2017年约130.60亿元增长至2019年约221.09亿元赴港上市会不会再次成为一种趋势?;净利润分别为31.59亿元、43.88亿元和56.71亿元,其中,2019年营收及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25.59%和29.25%。

与此同时,中通的单票平均分拣成本已从2017年的0.39元下降到2019年的0.34元,单票平均运输成本已戚并困从2017年的0.77元降至2019年的0.62元。虽然每单几毛几分钱的降幅看似不显眼,但是在中通巨大的规模效应面前,成本的降低为公司的利润空间做出了切实的贡献。

即便在今年上半年恶劣的经营环境下,再度实现显示出其稳健属性和强大的韧性。

按总包裹量计,2020年前6个月,中通快递的包裹总量为69.699亿件,占同期中国快递包裹总量的20.6%,位居行业第一,其中,二季度业务量达46亿件,同比增速达47.9%,远超同期行业增速。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中通快递的网络覆盖了中国99.2%以上的城市和县区的约30000个揽件/派件网点、以及50000个末端驿站,已在全国建立了其中一个最广泛和最可靠的配送网络。

从各项数据来看,中通的成本优势突出,现金流状况良好,钱袋子深厚,似乎并不差钱。此前,传出中通赴港二次上市消息时市场普遍认为,中通现金情况良好,二次上市的意义并不大。

但如今悬念落地,中通快递在招股书中表示,对于本次募资的用途,公司计划将此次全球发售的净收益用于基础设施和扩容,增强网络合作伙伴的服务能力,加强网络稳定性,投资于物流生态系统和一般性企业用途。

不可忽视的挑战

不可忽视的是,今年行业涌现出了背靠电商平台的新入局者,在一定程度上分食了电商件市场。4月份, 快递新势力众邮和极兔的出现,成为京东和拼多多这两大电商巨头投放入快递江湖的“鲶鱼”。

“快递行业的发展趋势是规模效应、网络效应以及未来的协同效应”,在业内人士看来,未来快递行业的竞争一定是全路链竞争,所谓的全路链竞争,即要求快递企业向综合物流服务商转变。

这意味着,快递企业的业务并非只有快递这条单线,快运、冷链、仓配等业态多元化配备,预示着快递企业的战线必须拉长。而新入局的众邮和极兔,背后则是国内电商巨头之二的京东和拼多多,其生态建设的速度无疑要快上一大步。

而对于一直在打“价格战”的“通达系”快递来说,资本开支能力是决定各大快递龙头企业未来能否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谁的资本实力更强,谁就将成为龙头企业率先脱颖而出。

众邮和极兔背后的资本实力可想而知,而在中通快递最新呈交给美国证监会的文件中,也曾多次提到,像阿里巴巴这样的电商平台,未来很可能建立自有的快递网络,也有可能会对中通快递在行业内的竞争对手加大投资,不管哪个方面,都有可能对中通未来的市场份额产生不利影响。

总的来说,回港上市对中通快递来说,未来可通过沪深港通通道吸引内地融资,另外,随着美国对华经济脱钩等诸多不确定性挑战,回港上市也利于对冲美股风险,但是面对全新的实力对手,对于在香港二次上市的中通快递来说,这只是一个新的开始。

携程赴港推进二次上市,二次上市有什么优势?

企业二次上市可以获得更多的融资赴港上市会不会再次成为一种趋势?,也可以增加股票的流通度。对于一些有强制退市风险的企业赴港上市会不会再次成为一种趋势?,二次上市也可以把这个风险降低。也可以把每股的价格降低下来,让更多的散户入场。

携程二次上市的优势

对于携程来说,赴港上市会不会再次成为一种趋势?他们第一次上市是在纳斯达克,股价大约在30美元左右。对于一些散户来说也比较高,如果在香港二次上市,可以增加总股本,降低每股收益。这样对于很多神悄散户来说,每股价格会降低,燃滚购买的欲望就会增长。在香港上市也可以让国内的很多散户购买到携程的股票。

获得更多的融资

另一方面,二次上市可以获得更多的融资。众所周知,企业上市是为了获得融资,投资到企业获得更大的发展,携程二次上市也有这方面的原因。对于携程来说也需要更多的资金进行旅游营销枢纽的战略落地。另外,二次上市也可以提高公司股价。像之前阿里巴巴,百度,都进行了二次上市。当他们宣布赴港上市之后,在美股两家企业也涨了15%左右。

二次上市可以降低监管风险

因为中美关系的原因,美国针对中概股新金融监管政策进行了改变,越来越严格。再加上很多国外的投资者对中国企业并不是很了解,他们对中国企业会错误的估值或低估值,这也是很多中国企业想赴港二次上市的原因,因为香港也属于国际投资市场,上市门槛也很低,流程也比较简单,而且有很多中国投资者,他们非常了解这些中国企业,可以进行更高的估值,对于公司来说市值也会更高。

结语:其实对于很多皮瞎余企业赴港二次上市也说明了一件事,就是中国的经济越来越好,而且越来越开放,包容性很强。相对于美国股市,香港股市的投资环境对于中国企业更好。

卫龙赴港上市 到底是众望所归还是自救?

继“包子铺”、“打印店”接连宣布IPO之后,“辣条一哥”卫龙也要被中国人吃上市啦。

5月12日,卫龙正式向港交所提交IPO申请,传闻已久的上市终于成真,这意味着,“全球辣条第一股”或将诞生。

卫龙实则内忧外患

从5毛钱的辣条中突围,卫龙食品的快速走红离不开品牌营销,让卫龙辣条一跃成为与老干妈齐名的“民族之光”,凭什么靠卖辣条坐拥了百亿身家?

1、为了甩掉“土味”,最先从包装袋开始转变。

卫龙食品升级销烂后采用纯白色不透明包装走起了“高大上”路线,再加上“约吗”“冷静”“压惊”“任性”等流行语,吸引了潮流的年轻消费群体。

2、卫龙的营销手段确实比较聪明,蹭热度营销充满了话题性,既省钱又益于营销。

综艺节目《奔跑吧兄弟》大火时,卫龙发起“奔跑吧,辣条”的活动;在iphone7上市时,卫龙也推出了模仿苹果首页图片设计的“辣条7”等等。

此外,卫龙还玩起了跨界,以辣条为主要内容,推出了耳环、背包、雨伞、手机壳、抱枕等周边。

3、自黑,恶搞层出不穷,显然,在热点营销方面,卫龙已然成为零食界的老司机。

在“618”活动快到的时候,卫龙辣条的天猫旗舰店被网友“黑”了。

整个网店的页面充斥着惊悚的气息,犹如电影中黑 社会 追债的场景一样,满屏的“凭什么不给我发货”。

除此之外,卫龙近两年快速增长,据悉今年销量可能超过30亿,卫龙在国内已经没有竞争对手。

而能够在没有资金、没有人脉、没有学历的状况下伏斗肢坚定的创业。。

能够在同行混乱下坚持品牌化,能够在小作坊生产中坚守机械化生产,能够在寒冬中以创新突围……

卫龙绝对不会容忍自己停滞不前,在国内没有压力的状况下,通过海外市场开拓。

保持自己团队的积极性,缺世保持品牌的活力,无疑是卫龙保持自己卓尔不群的最好选择。

其实卫龙并没有表面上那么风光,卫龙的问题也是真真实实存在问题的。

1、政策风险

辣条一直被视为垃圾食品,高油、高盐、重口味。虽然目前口味占了上方,但休闲食品 健康 化的大趋势不容忽视。

2019年,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加强调味面制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公告。

明确辣条食品管理标准,并要求企业改善产品配方,降低辣条中盐、脂肪、糖含量,提升产品营养 健康 水平。

2、行业风险

辣条行业入行门槛低,利润高,吸引了众多休闲零食巨头的进入。比如,良品铺子推出“口红”辣条,不但能吃还能上色,吸引了大批消费者。

三只松鼠则推出“约辣”系列,仅仅用时7个月,就实现了480万的销量。

盐津铺子则主打粗粮辣条,推出“小新王子”这一辣条品牌,并邀请林更新为其代言。

虽然这些品牌的辣条业务营收还远远比不上卫龙,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分走了卫龙的部分蛋糕。

接下来卫龙能否通过发力其他零食品类,挖掘出“第二增长曲线”依旧充满悬念。

3、食品安全问题

早在2018年12月,卫龙就曾传出上市消息。但因频繁爆出的食品安全问题 不了了之。

除了被监管机构点名外,卫龙在也曾受包括经销商和消费者在内的上下游用户投诉。

有消费者称收到的辣条已发霉或在包装袋中吃出虫子、头发、石头等异物。

不过令卫龙更为“焦头烂额”的是,为了分得一杯羹,各品牌竞相玩起的价格战。

在天猫、京东等电商平台上,三只松鼠、良品铺子、盐津铺子、卫龙食品的辣条价格均在10元-15元左右,参与折扣后价格可降至10元以下。

然而,三只松鼠、盐津铺子甚至低至8元以下。面对低价竞争,靠辣条作为主要营收来源的卫龙,需要开拓新的增长点。

上市只是策略

日渐拥挤的赛道让卫龙不得不做出改变,面对各大零食厂商冲击,卫龙开始扩充产品线。

相继推出干脆面、魔芋爽、自热火锅、土豆片、藕块、酸辣粉、小香肠、卤蛋等一系列产品,但结果并不如人意。

2020财年三只松鼠营收97.94亿,良品铺子营收78.94亿,均远超卫龙2020年41.3亿的营收。

为了应对新的变化,卫龙也开始在研发上发力。

专门设立了辣味休闲食品中央研究院,经过专业研发人员对产品口味、配料、包装等的体验论证,研发辣条新品。

不管是为了应对市场竞争还是自我变革的需求,卫龙都需要资本市场的助力。

所以, 从2018年开始,卫龙就曾多次传出要赴港IPO,如今终于传来好消息。

但想要在资本市场畅通无阻并不容易。跑在前头的其他零食品牌就是很好的例子。

比如上市后的三只松鼠,去年九月被IDG等股东连续减持累计套现近10亿元,到去年年底股价腰斩、市值缩水一半,今年1月再被减持。

无独有偶,良品铺子也在今年2月被高瓴资本减持套现15亿元。

另一家网红零食企业百草味,虽从原公司被高价卖出,但市场份额逐步下滑,同样证明了网红零食当下的窘境。

经历了上市的高光时刻,风口上的零食行业龙头无一幸免,都经历了流量下滑、资本套现,从香饽饽到资本离去。

如今卫龙上市在即,是否重现此难堪景象,并不好说。

几大龙头上市既高光,凸显出的是万亿市场规模的休闲食品领域未来故事越来越难讲。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里,如何跳出同质化,寻找新的价值增长点,将是企业需要好好考虑的一大问题。

2020 年中国休闲食品销售总额为3429亿元人民币。欧睿预计,到2025年将以年复合增长率5.7%增长至4,529亿元人民币。

市场的庞大,意味着入局者不会少。卫龙在它所处的“辣味零食界”,份额不到10%,剩余还有90%在虎视眈眈。

从质量保证到产品出新,卫龙面临的内外危机并不少。以卫龙的700亿元估值来计算,此次融资资方给到的PE为88倍。

截至5月12日,过去一年三只松鼠、洽洽、盐津铺子、良品铺子、桃李面包PE整体大约在40倍-200倍之间浮动,且多数在40~100倍左右。

这意味着,卫龙的估值整体属于中等偏高的水平。

综合卫龙面临的种种挑战,“辣条一哥”在一级市场的估值水平,能否在二级市场兑现仍是未知数。

对于营收高度依赖辣条品类的卫龙,可以说命系辣条的品质与口碑,一旦辣条被曝光存在质量问题,对于企业是极为致命的。

在上市之后,辣条的质量与口碑就像一颗“定时炸弹”,决定它在资本市场的表现。

赛道日益拥挤,品类过于单一,“辣条王国”卫龙食品是否能借摆脱“不 健康 ”标签,找到新的盈利增长点,仍然面临众多未知。

同时,喜爱 养生 消费的年轻一代,在生活中是否会高频复购辣条,需要我们打一个问号。

卫龙的奋斗史是励志的,二十多年从小作坊华丽逆袭为百亿上市公司,成功的关键就是在于踏踏实实做产品,积极拥抱新变化。

不过目前公司卖出圈的只有一款辣条,易复制、门槛低,容易被友商抄袭甚至降维打击,要真想讲好百亿估值的资本故事,还差点儿素材。

关于赴港上市会不会再次成为一种趋势?和赴港上市对股价的影响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海报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s://baikehd.com/news/33232.html

相关推荐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