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 正文

上市公司CFO爆料复星旗下多家公司上市订单造假,复星集团的上市公司

本篇文章百科互动给大家谈谈上市公司CFO爆料复星旗下多家公司上市订单造假,以及复星集团的上市公司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 1、郭广昌发声,称中国是复星最重要的根据地,有哪些值得关注的信息?

本篇文章百科互动给大家谈谈上市公司CFO爆料复星旗下多家公司上市订单造假,以及复星集团的上市公司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

郭广昌发声,称中国是复星最重要的根据地,有哪些值得关注的信息?

复星系股价整体受挫上市公司CFO爆料复星旗下多家公司上市订单造假,行业普遍认为上市公司CFO爆料复星旗下多家公司上市订单造假,这可能与日前一则市场消息直接相关。

消息称,北京市管企业收到北京国资委通知,要求梳理与复星集团 的合作情况不限于持有股

票,股权投资,资金出借,工程承包,担保,商贸合作 等事项,并研判相关合作风险,形成书

面报告。

据彭博新闻社报道,中国证监部门及银保监会 也要求商业银行和部分国有企业对复星系企业的业

务往来及风险敞口进行摸底梳理。 

对此复星集团紧急回应媒体称,没有收到来自监管部门的相关通知。值得关注的是,近期复星系的大举减持动作,引人深思。其中规模及声势最大的当属A股复星医药,大股东,通过集中竞价以及大宗交易的形式

减持不超过3%的股份。

按照公告当时复星医药每股40元计算肢嫌猛的话,复星集团可以据此套现32亿元。消息一出,复星医药股

价立刻跌停,当日市值瞬间蒸发106亿元。 

一、据不完全统计,近期复星系宣布减持及者卖已完成减持的参控股公司还包括金徽酒、海南矿业。中山公用 泰和科技、三元股份、酷特智能 、中粮工科、ST广田等,以及港股的青岛啤酒、复星

旅游文化等,减持金额超百亿。

倘若将时间线延长,复星系整体都在向外抛售资产及股权。

有知情人士向观察者网透露,复星系目前正在实施瘦身计划,出售旗下资产和减持股权将是主基

调,用以清偿即将到期的巨额债务。

根据复星国际的中报数据,集团目前的总负债为6512亿元,其中仅短期借款就高达1237亿元,多

于1171亿元的流动资金。

中国监管部门要求银行和部分国企摸底与复星系企业往来敞口一

事,复星回应称,所谓“监管部门要求摸底复星” 纯属子虚乌有。

复星方面称,复星已通过多个渠道向监管机构求证,中国银保监会 未要求商业银行摸底复星的财

务敞口,与复星合作的多家商业银行从未收到相关通知。

复星国际执行总裁、CFO龚平表示,“复星近期看似频繁的减持和出售是过去几年坚持投退平衡的

财务战略的延续,动态梳理和优化资产组合,是复星持之以恒的工作,并非仅为了应对目前的市场

环境而作为。

二、但是上市公司CFO爆料复星旗下多家公司上市订单造假我们也注意到,复杂的外部环境,加大了舆论对集团资产处置的关注度,导致了

片面的解读个别资产处置行为,而忽视了集团资产优化的大原则,即长期动态优化。”

此前,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发布微博表示,自己刚刚结束了海外几个月的差旅行程,

此时正在按照防疫要求隔离。

郭广昌表示,“作为一家创新驱动的家庭消费产业集团,复星现在有接近一半的产业和员工在海

外,所以这次在海外多停留了一些时间,跑了20多个国家,接近40个城市,和许久未见的海外复星

同学们做了细致的沟通。”

针对近日网传部分企业收到北京国资委通知,梳理与复星集团合作情况并研判相关合作风险等相关

消息,复星方面在回复第一财经的报道中指出,“这一调研是北京市国资委系统的一项日常信息搜

集工作,没有任何针对性,此前也对有关企业发过相关调研通知。”与其关注一个商人,不如把市场法律健全,严格监管好。

改革开放初期,因为没有市场化经验,让一部分人违法人获得巨额财富。

三、现已经过几十年改革开放,法律,法规依然视为儿戏,当地为了就业、招商给企业大开绿灯。给违法企业背书,这些企业获得巨额财富后,都移民,然后一些官媒高喊“别让XX跑了”,靠舆论

道德来喊话,这样的国家和市场能留住人才怪。

不来一次大的衰退,不下岗1000万公务员和高高在上的老爷们。经济不会有起色的。

团郭广昌回来了,这是信心的归来,这是信息的归来,这是信任的归来,这是信仰

的归来,带回了根植中国的信息,带回来海外复苏的信息,带回来对国内业务的信任,带回来对全

球化的信仰,企业家不容易,企业家最宝贵,企业家是经济发展真正的驱动力,复星的产融结合战

略是真正能根植产业的产融,是真正能赋能产业的产融,研究产融战略一定要研究复星集团,但是

复星的多元化战略是到了重塑和重整的档口了,不然会拖垮整个系统,造血永远看国内市场。好了

说人话,最关键的是海矿和舍得是不是要变一变了,吐血的医药不应该呀,再不变就该砸锅卖铁

了。

四、人家海外员工、资产超过一半,要跑路随时可以,大不了把复星压缩资产。贾跃亭负债几百亿,照

样在美国过的舒舒服服,还差点在广东拿地融资建工厂。

对于这样的发声,我只能认为是“口头上表忠诚”,行动上似乎还欠缺点诚意。

郭广昌的“黑”历史,其他知友发了很多,但本历桥质上他就是一个商人,一个可以把个人利益摆在国

家利益之上的资本家。

资本家天然趋利避害。疫情后,复星成为美国辉瑞公司的马仔,引进高价疫苗和治疗药物,赚了一

波疫情红利。一有风吹草动,必定施点小恩小惠,再表忠心。 

不管社会对他们如何评价,郭广昌和他的复星在推动社会进步方面还是有那么点贡献的。

郭广昌如此,柳传志亦如此。他赚了钱就跑路肯定是小人。但是在哪里发展不是公司自由吗?又不违法,如果出了防资本外逃法

再对其实施措施就很支持,但是没有法律框架,就得依法办事啊,不然不全乱了套了现在只可以

通过道德谴责,舆论压力给到他。

当然如果他是白某某就当我没说,狠狠整死。

凌凯医药是上市公司吗

是。

富祥药业战略入股拟上市公司上海凌凯医药。

周一晚间上市公司CFO爆料复星旗下多家公司上市订单造假,富祥药业公告上市公司CFO爆料复星旗下多家公司上市订单造假,公司拟与上海凌凯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凌凯医药”)现有股东共同签署《增资协议》及《股东 协议》上市公司CFO爆料复星旗下多家公司上市订单造假,公司以自有资金出资人民币11,700万元认购标的公司新增注册资本,上述增 资事项完成后,公司持有标的公司股权比例为3.9%。

凌凯医药的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1.86亿元,实现净利润达5779万元。

本次增资后股东分别为陆茜、天津凌仁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天津凯旭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天津凌盛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包建华和江西富祥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合计注册资本为2081.1655万元,持股比例%分别为62.9551、13.9345、9.6100、4.8050、4.7954 、3.9000 。

凌凯医药业绩目标承诺上市公司CFO爆料复星旗下多家公司上市订单造假:2022年度-2024年度顷州陪累计实现合并报表净利润不低于人民币3.6亿元。并给出了如不能完成业绩时的业绩补偿机制。

上市及被并购目标承诺:标的公司于2026年12月31日前完成在国内证券交易所(包括上海、深圳证券交易 所、北京证券交易所,但不包括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 市IPO,或者实现被上市公司或战略投资方并购。

凌凯医药是一家优秀的医药研发生产服务(CRO、CDMO)企业,凌凯医药在江西宜春、 山东潍坊拥有全资控股子公司,在江西景德镇拥有控股子公司:江西凌富生物科技有 限公司,旨在打造高端GMP多功能医药中间体和原料药生产基地。凌凯医药旗下设立 有智能分子砌块平台:Chemenu,平台给客户提供25万条以上各类小分子领域品种, 同时拥有六国语言版本,多年来致力于以严谨务实的技术优化与创新服务于全球各类 研发机构与创新药公司。目前,凌凯医药已有医药及新材料、新能源领域相关核心中 间体在手订单42,000万元,同时,凌凯医药及其子公司已有65项专利获授权(其中发 明专利40项),尚有48项发明专利正在审查过程中。结合凌凯医药的经营规划、业务 订单、项目储备以及在行业中的资源优势等方面因素,该公司具备较高的成长性。

交易目的及对公司的影响:凌凯医药基于双方在医药细分领域内的比较优势,能够形成产业协同,能为客户提供 从高级医药中间体到原料药协同研发、产业化一站式服务。2022年年初至今,公司与 凌凯医药在CDMO业务达成多项合作,已签订合同总金额为22,699万元,具体情况如下:

项目名称(代迹裂号) 产品类别 合同金额

医药中间体(治疗肺部病变) 1799万元

医药中间体(抗病毒)。 20900万元

合计 -22699万元。

公司通过增资方式持 有凌凯医药部分股权,有利于双方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充分发挥各方优势,促 进深度产业协同;有利于公司及凌凯医药进一步把握全球CDMO产能转移机遇,提升 产品技术附加值雀蠢,增强客户粘性,进而提升在医药研发生产产业链中的地位,推动公 司及凌凯医药持续、健康发展。

另外公司还披露了1月1日-4月17日公司向上海凌富药物 提供相关中间体产品生研究有限公司 产服务合计金494.37万元。

通过以上内容自己梳理出以下要点:

1、战略入股凌凯医药可获得其未来上市后得的股权增值(公司承诺2026年12月31日前上市)

2、可获得凌凯医药的盈利分红收益。

3、可获得凌凯医药的CDMO订单:一季度已经获得2.3亿元,大超预期。

4、与上海凌富药物合作更加紧密(凌凯医药是上海凌富的大股东):一季度已经销售500万元,全年计划6000万元(公司已经披露过)

5、可与凌凯医药在抗病毒原料药和CDMO方面的共同布局。

6、可以借助凌凯医药的研发能力和人才优势和国际视野等方面的巨大优势。

7、其上市公司CFO爆料复星旗下多家公司上市订单造假

总之,富祥药业入股凌凯医药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

以上资料均为公告内容,所持观点仅为个人观点,不作为买卖依据,注意投资风险

点击阅读全文

上市公司CFO爆料复星旗下多家公司上市订单造假,复星集团的上市公司  第1张

消息称小红书CFO杨若离职,是否会对小红书造成影响?

小红书那边传来新消息上市公司CFO爆料复星旗下多家公司上市订单造假,CFO杨若离职,加入复星集团。对于这个消息,小红书回应《财经十一人》称,杨若辞职是家庭原因。CFO离职之后,关于公司的新任CFO人选,小红书目前还没有回应。不过大家更加关心的是CFO杨若离职是否会对小红书造成影响。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对这件事进行上市公司CFO爆料复星旗下多家公司上市订单造假了解吧!

要想知道杨若离职之后对厅喊小红书是否有影响。我们首先了解一下杨若离职前在公司究竟担任了什么样的职务。上市公司CFO爆料复星旗下多家公司上市订单造假他在公司的重要性究竟怎么样。据了解,杨若毕业于加州伯克利大学,曾任花旗集团TMT投资银行部亚太区董事总经理,并曾在安永旧金山分所、普华永道中国工作。在加入小红书之后,大家也是猜测杨若加盟是小红书在为上市做准备。当时小红书官方回应杨若将负责公司财务战略的制定、财务管理及内控等工作。

现在杨若已经离开小红书,他所负责的领域究竟由谁来顶替还是一个未知数。同时也让另外一件事成了迷。这件事就是小红书的IPO计划。毕竟杨若身上既有IPO需要的资本经验,也有与TMT公司合作的经验,这与小红书的情况契合度颇高。现在出现了杨若离职的情况,也让大家开始讨论小红书上市的前景究竟如何。

不过,这毕竟是小红书官方的人事变动。之所以这么扮丛野做肯定有他们这么做的道理。不过我们不得不相信,杨若离职之后肯定会对郑悔小红书造成影响。不过这起事件的影响是相对的。要是这起事件处理得好的话对于小红书来说是发展的契机。处理得不好很可能会对小红书产生巨大影响。具体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我们只需要等待后续小红书后续的发展情况我们就能够知道真相。

 

郭广昌放大招!160亿“清仓”,郭广昌控股的上市公司有哪些?

郭广昌清仓160亿

10月19日晚间上市公司CFO爆料复星旗下多家公司上市订单造假,复星国际(00656.HK)公告披露上市公司CFO爆料复星旗下多家公司上市订单造假,拟向沙钢集团160亿元出售咐氏让目标公司60%股权,公告并未提及目标公司名称,但根据多个持股关系,该目标公司锁定为此前传闻上市公司CFO爆料复星旗下多家公司上市订单造假的南钢股份(600282)控股股东——南京南钢钢铁联合有限公司(南钢核御联合)。

好了,之前传得沸沸扬扬上市公司CFO爆料复星旗下多家公司上市订单造假的资产抛售终于被坐实了,就是不知道各位股友是该哭还是该笑,毕竟如此巨额的资产抛售,股价下跌最疼的还是各位持股的散户?车上的股友们是否安全到站?

郭广昌其人,毕业于复旦大学哲学系,其投资版图遍布东西方,参股的A股公司多达十几家,小编我给大家简单介绍几个,不过先提醒大家,投资需谨慎,请勿跟风追投上市公司CFO爆料复星旗下多家公司上市订单造假

1、南钢股份

南京钢铁联合有限公司是南京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与上海复星集团下属的三家公司共同合资成立的江苏省特大型钢铁企业。

2、海南矿业

海南矿业股份有限公司系海南矿业联合有限公司于2010年8月整体变更设立的股份制企业,公司主营业务为铁矿石采、选和销售。2020年4月,海南省人民政府授予海南矿业股份有限公司海南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

3、复星医药

上海复星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复星医药”)成立于1994年,是中国领先、创新驱动的国际化医药健康产业集团,业务领域策略性布局医药健康业链,直接运营的业务包括制药、医疗器械与医学诊断、医疗服务,并通过参股国药控股涵盖到医药商业领域。

4、豫园商城

上海豫园旅游商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新中国最早上市企业之一,是中国资本市场三十年发展的见证者衡局、参与者、建设者和受益者。

5、上海钢联

上海钢联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上海钢联),2000年成立于中国金融和贸易中心——上海。十余年来,上海钢联逐步打造了以大数据为基础的网络综合资讯、上下游行业研究、专家团队咨询、电商交易平台、智能化云仓储、信息化物流、供应链服务为一体的互联网大宗商品闭环生态圈,并形成了以钢铁、矿石、煤焦为主体的黑色金属产业及有色金属、能源化工、农产品等多元化产品领域的集团产业链

生鲜电商接连被爆裁员

生鲜电商接连被爆裁员

生鲜电商接连被爆裁员,2012年是生鲜电商的元年,然而,疫情催生起来的生鲜平台,在2021年却开始走下坡路,不是裁员就是停止运营。生鲜电商接连被爆裁员。

生鲜电商接连被爆裁员1

近期,生鲜电商赛道频频传来坏消息。

1月12日,据凤凰网科技报道,美菜网在赴港上市前夜,被爆总部搬迁、裁员40%,其中一位员工表示,美菜网一都直在裁员。

无独有偶,另一家生鲜电商玩家叮咚买菜也被传大规模裁员。据新浪科技消息,有员工称相比巅峰时期,公司少了上万人。不过,叮咚买菜回应称消息不实、没有事实依据和严谨数据来源,公司个别岗位变动属正常组织资源调整。

然而,纵观生鲜电商过去一年,“烧钱”、“融资”甚至“破产”成了扯不掉的标签。并携美股上市的每日优鲜,2021年前三季度净亏损额30.17亿,叮咚买菜同期净亏损额也达到53.33亿元。已上市的前置仓双雄亏惨,剩下没有巨头扶持的腰尾部玩家易果生鲜、同程生活和呆萝卜等补血无门后,宣告破产退出竞争。

有分析认为,生鲜电商市场面临的主要难点在于盈利困难,一方面是客单价提升达到瓶颈,另一方面是现有的供应链模式在进一步降低成本上遇到了困难。就目前而言,生鲜电商赛道还没跑出真正的赢家。

美菜、叮咚买菜陷裁员风波

去年下半年就开始遇冷的生鲜电商行业,不时传出裁员消息,这次是美菜和叮咚买菜。

根据报道,有疑似美菜网离职员工在社交平台爆料,继上次50%比例裁员后,美菜北京总部又裁了40%的人员。此外,原本在北京市王府井银泰商场的美菜网总部,现已搬到北京站附近。

一位已离职的美菜网员工称,美菜网一直在裁员,前段时间裁了一些业务总监和产品总监。

去年9月初,界面曾报道,美菜网就进行了裁员和业务范围收缩,其成都研发中心整体被裁撤,北京总部产品研发等技术部门、采购销售等业务部门、财务等职能部门均有50%及以上的裁员比例。

所涉及人员中不仅包含新入职员工,也包含着二级部门负责人及以上的中高层,“有的部门只留了领导一个人”。

同时一份内邮件显示,与裁员相对应,美菜网业务收缩同步进行,部分城市服务关停,大区合并。

彼时,美菜网回应称,公司过去,现在和未来都会进行正常的组织调整与优化,不断提高组织效能和专业能力,同时美菜所有的业务城市均在正常运营。

而对于最近这次裁员传闻,美菜网并未回应,但消息显示公司正筹备上市。

1月12日,有媒体报道称,美菜网已经决定将在港交所申请上市,预计将在2022年上半年公开递表。据悉,美菜网已委聘中金、花旗及野村负责上市事宜,估计集资3-5亿美元(约23.4-39亿港元)。

天眼查显示,美菜网自2014年起有过8轮融资,累计融资金额超12.5亿美元,最近一笔是2018年10月的E轮及以上,金额为6亿美元,对应估值约70亿美元,投资方为老虎环球基金和高瓴资本。

此后,美菜网并未再次宣布公开融资事项。2019年中下旬,有媒体报道称,美菜网新一轮融资失败,资金链紧张,但遭到了其创始人兼CEO刘传军的否认。

三年多时间未获公开融资,美菜网多次转型情况也不乐观。从商业模式看,走重资产自营的美菜在C端拼不过美团、拼多多等互联网巨头,B端又不断有美团快驴、海底捞蜀海等玩家加入。业内预计,在经历了数位高管出走,C端业务卖身经京东未果后,美菜网或将冲击资本市场寻求补血。

而已经上市的叮咚买菜,也没逃过裁员或“组织调整”的命运。

2021年6月29日,在募资金额缩减超7成后,叮咚买菜登陆纽交所,上市第二日股价一度冲至46美元,不过目前已较23.5美元发行价“腰斩”。截至1月13日美股盘前,叮咚买菜的股价收报11.32美元,市值26.72亿美元。

市值大跌背后,叮咚买菜一直处于大幅亏损的状态绝镇伏。根据去年11月份披露的财报,2021年第三季度公司营收旅返为61.9亿元,同比增长111%;但净亏损高达20.1亿元,上年同期的净亏损为8.29亿元。

如果拉长时间看,叮咚买菜三年时间累计亏损已超百亿。2019年其净亏损为18.7亿元,而2020年的净亏损为31.8亿元;2021年的三个季度,净亏损分别为13.8亿元、19.4亿元和20.1亿元。

财报之后的2021年12月份,叮咚买菜就传出了裁员的消息。有员工表示,采购、算法、技术等核心部门裁员比例从20%到50%不等。当时公司回应称,个别变动属小范围正常组织资源调整。

不过近期,关于公司裁员的消息越来越多。据新浪科技,一位认证为叮咚买菜员工在社交媒体上透露,叮咚买菜已经开启大裁员,采购50%,算法30%,运营30%,招聘10%-20%。裁员对象中,试用期员工成为重灾区,“试用期6个月,在最后一个月下手裁员,还想尽量不给赔偿。”

在多个岗位裁员之下,有内部员工表示,公司少了上万人,此外还强制给前置仓服务站员工无薪排休。

对此,1月13日,叮咚买菜回应称,个别岗位变动属公司正常组织资源调整,目前业务都在正常运转。同时,一线岗位不存在强制员工进行无薪排休的情况,平时会根据站点的工作情况,尤其是员工的意愿与工作强度进行合理调整。

然而,有评论表示,否认裁员之后,叮咚买菜依然面临核心拷问,还要亏多久?

新一轮洗牌拉开序幕

相对于裁员、业务收缩,那些已经退场的生鲜电商玩家,结局更加惨烈。

2021年10月20日,呆萝卜App发布停运公告。公告显示,由于安徽菜菜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最终没能引入重整投资人,菜菜公司即日起停止营业,呆萝卜App停止向消费者提供服务,各线下门店停止营业,并在近期内陆续关闭。

“我们对增长的预期与需求太高,低估了生鲜的烧钱速度,以至于造成了消耗过快,这是我们用错的地方。”呆萝卜创始人李阳反思,公司倒在了融资问题上。

据了解,从2020年1月23日起,呆萝卜进入破产重整程序,历经近21个月时间的挣扎,公司停止所有的采购、销售、支付、营收等业务,试图引入新的投资方,不过最终依然走向停摆。

稍早的2021年7月份,一度估值10亿美金的同程生活,“因经营不善,虽经多方努力,但仍然无法摆脱经营困境,”不得不宣告破产。

除此之外,橙心优选大面积收缩、十荟团陷入裁员关闭危机、饿了么旗下B2B食材配送平台“有菜”停止运营五个月。在剩下的玩家名单中,有阿里、拼多多、美团等互联网巨头旗下的生鲜品牌和叮咚买菜、每日优鲜等幸存者。

不过幸存者也不好过,新的洗牌序幕已经拉开。

去年底,阿里巴巴旗下的盒马鲜生在叮咚买菜的大本营上海地区祭出“斩钉价”,被业内解读为“向叮咚买菜宣战”。据悉,盒马的此次降价范围覆盖上海59家盒马鲜生门店、21家盒马mini店及其周边盒马覆盖地区用户,活动持续至年底。

从流出的朋友圈截图显示,叮咚买菜创始人兼CEO 梁昌霖隔空喊话,表示积极应战,“老二最大的梦想就是拼死跟老大干一场”。

盒马鲜生方面却对外回应,“斩钉”降价并非“斩叮”,只是回馈消费者、斩钉截铁降价而已。盒马事业群总裁侯毅也在微信朋友圈表示,盒马成立至今,从没有进行过价格战,一直追求价值战,面对生鲜行业多业态的激烈竞争,盒马同样有价格战的能力。

业内人士分析,消费互联网时代“剩者为王”的潜规则下,生鲜电商没找到更合适的打法之前,同样逃不过价格战、烧钱换流量的宿命,这也是整个行业屡亏不止的因素之一。

头豹研究院分析师成祺认为,这轮价格战过后,生鲜电商玩家们会反思现有的供应链模式是否可行,现有的经营战略是否违背了生鲜电商的初衷。直接的结果就是还会有一批企业倒下,行业的发展重心会回到更好地服务消费者,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本质。

不过尴尬的是,融资市场遇冷后,对一些玩家而言,长时间烧钱换市场可能已难以为继。统计数据表示,行业参与者大多“造血”能力有限。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曾统计,国内生鲜电商领域,大约有4000多家入局者,其中仅有4%营收持平,88%陷入亏损,最终只有1%实现盈利。

以跻身第一梯队的叮咚买菜为例,2021年Q3财报中公司的账面资金累计为68.17亿元,剔除短期投资部分剩下的现金及现金仅30.98亿元,但对应着流动负债中的付账款是27.97亿元,短期借款是27.18亿元,还有应付的薪资和福利2.08亿元,经营租赁部分的负债8.41亿元。

这也意味着,在支付完员工工资和供应商货款后,叮咚买菜并没有多少余力再去补贴打价格战了。

积极尝试,向盈利靠拢

“生鲜电商如果只是烧钱做规模做增长一点也不难,但是没有任何意义,在百亿到千亿的淘汰赛中,那些业务还不能实现盈利性增长的玩家,经营会越来越困难。”2020年4月,每日优鲜创始人徐正的一封内部信中,直指行业痛点。

尽管如此,经过了前期的几轮激战,现存的玩家们在物流和供应链基础设施建设、品牌建设及获客等环节都有了一定积累,但目前尚未有企业步入稳定盈利期。

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生鲜产品天然的高损耗率、非标化,拿菜毛利本来就低,还得末端再配送,成本自然上涨;外加消费者价格敏感、客单价提升有瓶颈等因素,决定了生鲜电商是一门非常难赚钱的生意。

叮咚买菜财报显示,2021Q3公司毛利率为18.2%,同期综合费用率却在50.9%,对应每单位 GMV 履约成本在0.33 元。因此在三季报中,叮咚买菜提出战略转向,变成“效率优先,兼顾规模”,放弃之前以扩张为主的目标。

从当前形势来看,各家都在进行提升毛利率,或降低履约成本的尝试。

一是绕过中间商,提高直采比例。有数据显示每日优鲜目前生鲜直采比例在 90% 以上;或者直接自建产地,自己“下田种菜”,叮咚买菜投资超10亿元在沪郊建了块自营菜地。

二是扩充商品品类,提升客单价。比如通过扩大销售附加值更高的预制菜新茶饮、健康零食等快消品。

三是重回线下,降低履约成本。2022年首个工作日,盒马CEO侯毅发布内部邮件表示,盒马鲜生从“线上发展为主,线下发展为辅”,升级为“线上线下共同发展”的双轮战略。

业界分析,此举的意义在于,让消费者走进店里消费,不仅能实现更好的加工服务体验,还能省去线上订单的配送成本。

但这些尝试的效果如何,目前似乎难以断言。重要的一点是,在实现盈利之前,不能倒下。

生鲜电商接连被爆裁员2

“衣食住行”人生四件事,“食”无疑最重要,在“今天吃什么”逐渐成为哲学难题的当下,“买菜难”、“买菜贵”等问题又困扰了许许多多的年轻人。

2012年是生鲜电商的元年,2014年社区团购兴起,2017年巨变丛生,后借着互联网东风,生鲜电商成了被资本追捧的“宠儿”,特别是在2020年底各大巨头火拼带火了社区生鲜之后。

疫情为国内生鲜电商创造了事业第二春,资本扎堆入场推动此赛道迎来空前发展机遇,更有甚者已奔赴二级市场,达到最高峰。

然而,疫情催生起来的生鲜平台,在2021年却开始走下坡路,不是裁员就是停止运营。

2022年新年伊始,曾一度红火的社区团购玩家再度迎来衰败的日子!

这不前不久,曾经和每日优鲜、叮咚买菜一起传出争夺“生鲜电商第一股”消息的美菜网,再次被曝出裁员和总部搬家的消息。

生鲜电商资本已经退潮,3年没融资的美菜还怎么“美”下去呢?

裁员潮刮到了生鲜电商行业?

近期,生鲜电商赛道频频传来坏消息。

1月13日,叮咚买菜因“大裁员”登上热搜。但对于此次裁员,叮咚买菜方面及其员工却各执一词。

据华夏时报消息,多位认证为叮咚买菜员工的网友在社交平台透露,叮咚买菜已开启大裁员,采购、算法、运营、招聘部门将裁员20%到50%。

叮咚买菜则回应称消息不实、没有事实依据和严谨数据来源,公司个别岗位变动属正常组织资源调整。

无独有偶,就在前一天另一家生鲜电商玩家被传大规模裁员,甚至连总部都搬了!

1月12日,生鲜电商平台美菜网又传出了裁员消息。

据凤凰网科技,近日,有疑似美菜网离职员工在社交平台表示,继上次50%比例裁员后,美菜北京总部再裁员40%。

此外,原本在北京市王府井银泰商场的美菜网总部现已搬到北京站附近。

另一位已离职的美菜网员工表示,美菜网一直在裁员,前段时间裁了一些业务总监和产品总监:“总监级的员工还好,有些基础的业务人员强制解除合同,当天走当天谈。”

美菜网方面暂未对上述情况作出回应。

相比每日优鲜、叮咚买菜,美菜网的知名度并不高,但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继上次9月份暴雷后,美菜网已成生鲜圈的名人。

去年9月,美菜网北京总部被爆裁员50%,部分城市服务关停。

据界面此前报道称,来自一份内部邮件显示,北京总部产品研发等技术部门、采购销售等业务部门、财务等职能部门均面临着50%及以上的裁员比例。

此外,美菜成都研发中心将整体被裁撤,部分城市服务关停,大区合并。

纵观生鲜电商过去一年,“烧钱”、“融资”甚至“破产”成了扯不掉的标签。

美股上市的每日优鲜,2021年前三季度净亏损额30.17亿,叮咚买菜同期净亏损额也达到53.33亿元。已上市的前置仓双雄亏惨,剩下没有巨头扶持的.腰尾部玩家易果生鲜、同程生活和呆萝卜等补血无门后,宣告破产退出竞争。

要知道,生鲜赛道是一条比较长的赛道,而这场漫长战役中,所有玩家都要穿越零售死亡谷。

而在这条路上大家都需要比拼很久,拼到最后谁剩下来,就是所谓的“剩者为王”!

不再执着于谋求规模化扩张的“流血”,融资、上市于是就成了生鲜电商玩家们“止血”的重要手段,因为融资跟不上烧钱的速度最后只会是死路一条。

在爆出裁员消息之前,美菜网上市的传闻就一直不断。

1月12日,有媒体报道称,美菜网计划于今年上半年提交香港上市申请,并已选定投行筹备上市详情;

据悉,美菜网已委聘中金、花旗及野村负责上市事宜,估计集资3-5亿美元(约23.4-39亿港元)。

其实,美菜网传出IPO上市的“风声”已有时日。

早在2019年下半年,就有传闻美菜网新一轮融资失败,导致资金链紧张,但这一消息后来被美菜网CEO刘传军否认。

2020年7月,复星集团前CFO王灿加入美菜网,担任CFO,这被外界视作美菜网上市的前奏。但美菜网随后否认了这一消息,称王灿的加入与上市无关。不过,王灿入职美菜网仅半年时间,便传出了离职的消息。

去年5月,美菜网再被爆出拟赴美IPO,计划筹资5亿美元。知情人士称,美菜网正在与财务顾问就潜在的IPO事项进行合作。

美菜网对此不予置评,不过明显可以看出美菜网着急了!

因为,在近3年来未获得融资的情况下,这家B2B生鲜电商平台已经历了数位高管出走,2C业务卖身经京东未果,多轮大幅度裁员,以及数次转型并不乐观等多次阵痛。

公开资料显示,美菜网于2014年成立,为生鲜食品供应链服务平台,提供餐饮食材采购服务予中国近1000万家蔬菜店铺及餐厅,前年开始为个人家庭用户提供配送服务。

自成立以来,美菜网一直是资本眼中的“明星企业”。

短短四年间,完成8轮融资,累计融资金额近百亿,投资方包括顺为资本、真格基金、高瓴资本等知名投资机构。

其最近一次融资发生在2018年10月,当时美菜网获老虎环球与高瓴资本6亿美元投资,估值超过70亿美元。

然而从那以后,美菜网未再出现新的公开融资事项。如今,美菜网传出IPO计划,是否与近期资金链紧张有关?

美菜网早期凭借资本迅速打开互联网卖菜大门,曾经试图抢占“生鲜第一股”但结果并不尽如人意。

互联网3.0时代,年轻人们不再走进菜市场,传统餐饮供应链地位岌岌可危。资本的目光逐渐投向美菜网这类的新兴餐饮供应链服务商。

新型餐饮供应链行业方兴未艾,迅速由无人问津蜕变成为蓝海。

2020年,国内生鲜电商领域先后有多达14家平台获得融资,融资总额超136.5亿元。

如无意外,2021年的生鲜电商市场将延续2020年被资本追逐的现象。然而,生鲜电商赛道上不断洗牌淘汰,烧钱难题一直未能破解。

究其根本就是,各生鲜电商平台为了抢占市场,开始了最粗暴有效的“价格战”手段;

只要价格足够便宜,就不怕消费者不买账,这就是盛行的社区团购平台模式下的营销逻辑和融资手段。

也是,生鲜电商市场面临的主要难点在于盈利困难,一方面是客单价提升达到瓶颈,另一方面是现有的供应链模式在进一步降低成本上遇到了困难。

就目前而言,生鲜电商赛道还没跑出真正的赢家。

创业从来都是九死一生,特别是生鲜赛道,几乎十死无生!

目前国内有4000多家生鲜电商,仅100家左右盈亏平衡,亏损占到95%,其中有7%是巨额亏损,而最终盈利的仅有1%。

若不是突如其来的疫情,生鲜电商可能猝死得更快更多一些。

2021年下半年开始,裁员、关城、拖欠货款等成为了社区团购老玩家们的关键词。

随着平台的接连倒下,社区团购的大坑最终完全凸显。

因为各大社区团购平台上的货品质量太差,特别是一些蔬菜水果,让用户没有忠诚度,流失严重。靠低价和促销聚集的流量,难以转化为粘性的用户,这成为众多的社区团购玩家的潜在顽疾。

正如阿里副总裁、盒马鲜生创始人侯毅所言,“从价值本身来讲,社区团购并没有倡导价值,仅仅是靠大量的营销调研推动。这种商业模式不能创造真正的商业价值,作为营销手段真的很好,但是并没有创造价值。”

顽疾越来越严重,并没有巨大价值,败北就是时间早晚的问题了。从这点来看,社区团购的洗牌有了第一个,马上就会有下一个。

生鲜电商接连被爆裁员3

生鲜电商江湖已经变天了。

2020年疫情影响下,挟着显山露水的高调打法,每日优鲜、叮咚买菜等生鲜电商从不隐讳自己对于更大零售市场的觊觎野心,众多互联网大厂决心重注买菜赛道,生鲜电商无疑成为了最为拥挤的赛道之一。

根据电商大数据库显示,2020年1月至12月,国内生鲜电商发生了13起投融资事件,融资总额超过了136.3亿元,足以佐证这片市场曾经的无比繁荣。

但与此同时,生鲜电商们不断扩大的亏损、跌跌不休的股价,不断被爆出的裁员及停止运营消息,让其模式的可行性饱受质疑,资本的热钱也转变成了“死亡”的加速器。

早在新冠疫情之前,生鲜电商行业曾经遭遇大规模亏损,当时的数据显示,在2016年生鲜电商4000多家入局者中,只有4%持平,88%亏损,且剩下的7%还是巨额亏损,最终只有1%实现了盈利。

而新冠疫情下,居家隔离使得“网上买菜”出现了一波繁荣。但不到两年时间,大批量平台正在加速离场。

同程生活宣布破产、呆萝卜重整失败、松鼠拼拼资金链断裂、宝能生鲜多城闭店、十荟团陷入裁员关闭危机。近日以来,生鲜电商赛道“顶流”叮咚买菜、美菜网也纷纷被爆出裁员传闻……

从风光到撤退,剩下来的生鲜电商还能坚持多久?

各执一词的裁员风波

近日,叮咚买菜、美菜等纷纷曝出裁员传闻。

据媒体消息,最近,脉脉上一名认证为叮咚买菜员工的网友称叮咚买菜在大规模裁员,具体到各业务板块:采购裁员50%、算法裁员30%、运营裁员30%、招聘裁员10%-20%。还有内部员工表示,巅峰时期公司员工数量(包含配送员)高达6万多人,目前只剩6万人左右,少了上万人。

对此,叮咚买菜回应称消息不实、没有事实依据和严谨数据来源,公司个别岗位变动属正常组织资源调整。针对公司减少上万人的传闻,叮咚官方也辟谣称,“这是恶意猜测,叮咚从来没有过那么多的员工。”

除裁员传闻外,叮咚买菜跌跌不休的股价也给了外界一个信号:生鲜电商正在走下坡路,未来充满未知。

成立于2017年的叮咚买菜,在2020年快速扩张,并在营收及GMV方面超过了先于它成立的每日优鲜,2020年其130亿的GMV已经是每日优鲜的1.7倍。2021年6月上市后,叮咚买菜仍坚持一路扩张,截至2021年三季度末,叮咚买菜已有1375个前置仓,较上年同期的711个增加了近两倍。

但随之而来的是履约费用增长翻倍、亏损的不断扩大。虽然2021年叮咚买菜成功赴美上市,但2019年至2021年第三季度,叮咚买菜累计亏损超106亿元。

没有漂亮的成绩单,直接导致了叮咚买菜股价的“一泻千里”,股价从30.04美元一路跌至现在的8.58美元,期间几乎没有反弹。

与叮咚买菜的处境一样,同属赛道“顶流”的美菜网也内忧外患,压力不小。

今年1月,有媒体报道,美菜网在赴港上市前夜,被爆裁员40%,其中一位员工表示,美菜网一直在裁员。此外,原本在北京市王府井银泰商场的美菜网总部,现已搬到北京站附近。去年9月初,美菜网就曾被爆出进行了裁员和业务范围收缩。

不可否认,生鲜电商市场正在经历新一轮的洗牌,其面临的盈利难、客单价低、履约成本居高不下等等难题,已经让资本市场逐渐失去耐心,烧钱换流量的时代难以为继。

重振市场步履维艰

事实上,叮咚买菜从去年开始,已经在主动调整战略重点,叮咚买菜主动调整了战略重点,从规模优先转变为效率优先,进一步显露出其在盈利压力之下的重心转变。

但从目前来看,生鲜电商们很难真正“上岸”。

去年,6月9日,生鲜电商“叮咚买菜”与“每日优鲜”双双向美国证监会(SEC)提交IPO招股书。彼时,每日优鲜、叮咚买菜都处于亏损状态。

招股书显示,叮咚买菜在2019年、2020年,净亏损分别为18.734亿元、31.769亿元人民币。每日优鲜在2018-2020年,每日优鲜净亏损也分别高达22.16亿、27.77亿 、15.90亿。

当时市场猜测,随着兴盛优选、美团优选、橙心优选、多多买菜等大厂猛虎环伺生鲜赛道,并善于运用低价补贴的重兵压境,传统生鲜电商用户面临大量分流境地,与此同时生鲜电商天生模式比较重,从供应链、冷链仓库以及末端,加上扩张带来的成本上升都是生鲜电商迫切寻求上市的重要因素。

但登陆资本市场,也并没有转变生鲜电商深陷亏损泥潭的局面,生鲜电商们集体亏损仍是不可改变的事实。上市的成功并没有带给这片市场多久喜悦,“每日优鲜”IPO首日破发,市值蒸发了1/4。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陈虎东认为,本质上在于生鲜是一个烧钱的行业,加上生鲜的时效性、后端供应链的匹配、区域性等诸多要求都非常高,所以这个行业虽然整体上现在竞争激烈,但是基本上还没有形成一种高效的盈利模式,要解决的问题非常多。

与此同时,生鲜电商付出了高昂的履约成本,收获到的用户体验提升却十分有限。

生鲜电商至今仍是用户投诉“高发地”。

在2021年“电诉宝”受理的投诉中,根据投诉量从高到低,被投诉的生鲜电商平台排名依次为叮咚买菜、易果生鲜、每日优鲜、本来生活、顺丰优选、盒马鲜生、兴盛优选、朴朴、京东到家、美菜网、Flowerplus花加、十荟团、永辉超市、大润发优鲜。

其中,退款问题、商品质量、发货问题、霸王条款、售后服务、虚假促销、订单问题、客服问题、网络欺诈、网络售假等问题是2021年全年生鲜电商投诉的主要问题。

在确保资金链安全的大前提下,生鲜电商们急需找到体验更好的产品,更优质的供应链,更轻盈的模式、更有效率的组织架构。告别烧钱换量时代,生鲜电商下半场将是实力和细节的近身肉搏,一时懈怠即可能被洗牌出局。

15家上市公司被骗240亿,上海电气总裁离世,隋田力案秘密曝光?

文:栎祐

近年来,互联网爆雷事件层出不穷。例如,P2P平台的MBI(恩必爱集团)的张誉发,骗了中国上百人,涉及资金5000亿;“星河系”的资本大亨徐茂栋,掏空了两家上市公司,骗了6万人,卷走30亿元逃到了美国。现如今,又一家连续三年收入上千亿元的上市公司爆雷,亏损83亿,15家察稿上市公司被骗金额超243亿元,公司执行董事兼总裁自杀身亡,他就是上海电气的黄瓯先生。

时间显示,8月5日晚,上海电气总裁黄瓯不幸去世。值得一提的是,年仅50岁的黄瓯一周内竟自杀两次,是什么使他如此果断地选择自杀?谁又是一个资本高达900亿元的惊人骗术的幕后黑手?

83亿损失的真相

根据各种消息来源统计,黄瓯在自己家中跳楼自杀。黄瓯1971年出生于浙江温州,是上海电气集团董事长兼法定代表人。俗话说:“压垮骆驼的从来不是最后一根稻草。”早在黄瓯去世之前,上海电气就陷入了困境。

4月,上海电气原副总裁吕亚臣被有关部门调查;5月,上海电气控股公司的子公司上海电气通讯公司爆雷,净利润损失83亿元。正是这83亿元的亏空,又牵出了一场“大骗术”。

根据可靠消息显示,83亿的损失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上电通讯的股东权益账面价闷没历值5.26亿元,二是上电通讯提供的股东贷款总额77.66亿元。上海电气之所以要被推上这一风口浪尖,可能首先要从其子公司上电通讯的销售模式开始。

据了解,上电通讯的销售模式是客户预付10%的预付款,剩余款项在订单完成交付后按照协议分期支付,同时上市公司还需要向上游供应商全额预付。该模式在理想状态下是可以正常工作的。最担心的就是在某个环节(如客户订单完成后未支付尾款或违约等)会突然断开,整个产业链会崩溃。因为这种商业模式需要巨大的资本。

事实是,从2021年4月开始,上电通讯的客户都发生了了不同程度的欠款行为。上电通讯应收账款86.72亿元,而账面存款余额仅22.3亿元,股东借款总额为77.66亿元,显然这造成了重大的资本风险。同时,上电通讯的下游客户,包括富申实业、环球景行,都无法及时付款,因此,5月30日,上海电气连续发布了两份公告,一份关于公司的重大风险,另一份关于其子公司的重大诉讼。

“神秘人蚂搜”隋田力的大骗术,15家上市公司被骗金额超过243亿元

关于黄瓯之死,网上有各种各样的猜测。有人说他是畏罪自杀的,也有人说他是“替别人背锅的”,但真相仍然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都与一位名叫隋田力的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根据公开信息,上海电气的子公司上海电气通讯的第二大股东是上海星地通,后者的法人和实际控制人是隋田力。上海电气仅是最近曝光的“隋田力案”中涉及的公司之一。隋田力,1961年8月出生,大专学历还当过兵,后来考入江苏省公务员队伍,1998年后,隋田力开始进入商界,他还曾担任全国智能制造创新创业大赛的专家成员,这也是隋田力用来欺骗人们的“光环”之一。

隋田力是19家公司的实际控制人,还担任着10家公司的法定代表人。通过复杂的股权渗透关系,他建立了一个庞大的“私人通信”网络。据公司测算,目前涉及的上市公司有15家,一旦坏账,总额将高达243亿元。

但据了解,隋田力因市值1.2亿元的新三板公司海高通信而被公安部门调查。另一名实际控制人刘青,是隋田力老婆的弟媳妇也失联了,目前还不知道具体原因。

在这个以"专网通信业务"为幌子的背后融资交易网络中,隋田力利用自己的力量策划了一场900亿元的骗术,引爆了15家上市公司,并引发了震惊a股爆雷的"连锁反应"。他的玩法是:上市公司资金以10%预付款的形式流向供应商,要求定制货物,供应商将在半年至一年内交付,产品合格后,客户将支付剩下的90%。然而,上市公司必须预付100%的资金来购买原材料。可以说,一旦资金闭环出现风险,上市公司的风险就会完全暴露出来。

根据康隆达的公告,其资金已处于闭环状态。客户隋田力旗下的航天神禾公司向其支付了10%的预付款,康隆达的易恒网际向下游预付了90%的原材料采购款,而后却没有收到航天神禾的最终付款。此外,根据康隆达的年报,其预付款从2019年底的1100万突然增加到2020年底的4.15亿,尚不清楚其合作伙伴是否有与隋田力相关的公司。

结语

上海电气爆雷子公司的第二大股东星地通,是这场精致棋局的另一个关键平台,它也是被爆雷上市公司的实力排前五的客户,不是在前五名供应商名单中,就是在前五名预付款客户名单中。此外,中利集团、宏达新材以及新宏泰等均因与星地通合作而亏损甚至退市。

作为一家公司治理结构和运营体系相对完善的国有企业,上海电气董事长的去世确实令人嘘唏不已,隋田力的局应该到此结束。你认为这里面还隐藏着什么秘密?上海电气又该何去何从?

关于上市公司CFO爆料复星旗下多家公司上市订单造假和复星集团的上市公司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海报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s://baikehd.com/news/33719.html

相关推荐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