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 正文

包含股神巴菲特谈日本贸易公司:模式有点像伯克希尔的低收购价,让我很惊讶的词条

本篇文章百科互动给大家谈谈股神巴菲特谈日本贸易公司:模式有点像伯克希尔的低收购价,让我很惊讶,以及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 1、2022年巴菲特股东大会有哪些金句让你印象深刻?

本篇文章百科互动给大家谈谈股神巴菲特谈日本贸易公司:模式有点像伯克希尔的低收购价,让我很惊讶,以及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

2022年巴菲特股东大会有哪些金句让你印象深刻?

2022年巴菲特在股东大会上那可是妙语连珠,引得无数自媒体纷纷转发。

而其中的两句金句让我印象深刻,第一句:

从来都没搞清楚怎么确定市场的时机,我们偶尔抓住些机会,不是因为我们更聪明,而是我们更理智。不要因为市场或经济的情况去买卖,而是在觉得投资对象价格便宜的时候买入。

这句话是尺滑别人问巴菲特仔困陆如何像伯克希尔-哈撒韦那样把握投资时机?之后,巴菲特毫不犹豫的便说出了这么一句经典的话。

这句话其实也包含了马克思投资的理念,那就是再好的投资,也抵不过一个聪明的头脑,我们应该时时刻刻都保持足够的理智,才能够在不确定的趋势当中存活下来。

投资的魅力本来就是不确定性,很多人因为不确定性而烦恼,认为这种赚钱是偶然性的事情,然而其实它是有迹可循的,如果你能够像巴菲特那样几十年如一日的研究股票,研究如何投资,那么你终究也会成为大师赚到你想要的钱。

第二句:

钱是一个可爱的东西,我们绝对相信现金,尤其是在发生经济危机时,所以总会持有大量现金。

作为一个股神,很多人觉得他说出这一句话确实挺惊讶的,可见巴菲特的聪明。

很多人都喜欢一股脑的梭哈,把所有的钱都放在股票上面,认为这样才能够赚得更多。

然而巴菲特并不是这样想的,他觉得要在生活当中拥有足够多的现金,如果发生经济危机的时候,这些钱是能够让你生存下来的最重要的资本。

而股票在那个时候,会面临严重的下跌,你如果没有足够的现金兜底念顷的话,那么你就会把股票取出来,取出来就意味着彻底的失败,输掉的钱也再也赢不回来了,这种投资方法是巴菲特非常忌讳的。

当然除了这两句巴菲特还说了很多印象深刻的金句,比如:相对于回购股票,更乐意投资自己喜欢的企业。但如果有人愿意出售,会买下所有伯克希尔-哈撒韦的股票。

这些话足以体现这位老爷子在股票上深厚的造诣。

重读经典——股神巴菲特20年前的那场演讲

导读: 本文是巴菲特1998年在佛罗里达大学商学院的演讲。个人认为这是巴菲特最经典的演讲,没有之一。每次重读都有不一样的启发,每次以不同的角色重读都有不一样的收获。值得收藏的毕生智慧!

以下是演讲内容:

我先简单说几句,把大部分时间留下来回答大家的问题。我想聊聊大家关心的话题。

请各位提问的时候一定要刁钻。你们问的问题越难,才越好玩。什么都可以问,就是不能问上个月我交了多少税,这个问题我无可奉告。

各位同学,你们毕业之后未来会怎样?我简单说说我的想法。各位在这所大学能学到大量关于投资的知识,你们将拥有成功所需的知识。

既然各位能坐在液羡兄这里,你们也拥有成功所需的智商,你们还有成功所需的拼劲。你们大多数人都会成功地实现自己的理想。

但是最后你到底能否成功,不只取决于你的头脑和勤奋。我简单讲一下这个道理。

奥马哈有个叫彼得•基威特的人,他说他招人的时候看三点: 品行、头脑和勤奋 。他说一个人要是头脑聪明、勤奋努力,但品行不好,肯定是个祸害。 品行不端的人,最好派差又懒又蠢 。

我知道各位都头脑聪明、勤奋努力,所以我今天只讲品行。为了更好地思考这个问题,我们不妨一起做个 游戏 。

各位都是 MBA 二年级的学生,应该很了解自己周围的同学了。假设现在你可以 选一个同学,拥有他今后一生之内 10% 的收入 。

你不能选富二代,只能选靠自己奋斗的人。请各位仔细想一下,你会选班里的哪位同学,拥有他今后一生之内 10% 的收入。

你会给所有同学做个智商测试,选智商最高的吗?未必。你会选考试成绩最高的吗?未必。你会选最有拼劲的吗?不一定。因为大家都很聪明,也都很努力,我觉得你会主要考虑定性方面的因素。

好好想想,你会把赌注压在谁的身上?也许你会选你最有认同感的那个人,那个拥有领导能力,能把别人组织起来的人。

这样的人应该是慷慨大方的、诚实正直的,他们自己做了贡献,却说是别人的功劳。我觉得让你做出决定的应该是这样的品质。

找到了你最钦佩的这位同学之后,想一想他身上有哪些优秀品质,拿一张纸,把这些品质写在纸的左边。

下面我要加大难度了。为了拥有这位同学今后一生 10% 的收入,你还要 同时做空另一位同学今后一生 10% 的收入 ,这个更好玩。

想想你会做空谁?闹袭你不会选智商最低的。你会想到那些招人烦的人,他们可能学习成绩优秀,但你就是不想和他们打交道,不但你烦他们,别人也烦他们。

为什么有人会招人烦?原因很多,这样的人可能自私自利、贪得无厌、投机取巧或者弄虚作假。类似这样的品质,你想想还有什么,请把它们写在刚才那张纸的右边。

看看左右两边分别列出来的品质,你发现了吗?这些品质不是把橄榄球扔出 60 米,不是 10 秒钟跑完 100 米,不是相貌在全班最出众。左边的这些品质,你真想拥有的话,你可以有。

这些是关于行为、脾气和性格的品质,是能培养出来的 。在座的各位,只要你想要获得这些品质,没一个是你得不到的。

再看一下右边的那些品质,那些令人生厌的品质,没一个是你非有不可的,你身上要是有,想改的话,可以改掉。

大多数行为都是习惯成自然 。我已经老了,但你们还年轻,想摆脱恶习,你们年轻人做起来更容易。

常言道, 习惯的枷锁,开始的时候轻的难以察觉,到后来却重的无法摆脱 。这话特别在理。

我在生活中见过一些人,他们有的和我年纪差不多,有的比我年轻十几二十几岁,但是他们染上了一些坏习性,把自己毁了,改也改不掉,走到哪都招人烦。他们原来不是这样的,但是习惯成自然,积累到一定程度,根本改不了了。

你们还年轻,想养成什么习惯、想形成什么品格,都可以,就看你自己怎么想了。

本•格雷厄姆,还有他之前的本•富兰克林,他们都这么做过。

本•格雷厄姆十几岁的时候就观察自己周围那些令人敬佩的人,他对自己说:“我也想成为一个被别人敬佩的人,我要向他们学习。”格雷厄姆发现学习他敬佩的人,像他们一样为人处世,是完全做得到的。

他同样观察周围遭人厌恶的人,摆脱他们身上的缺点。我建议大家把这些品质写下来,好好想想,把好品质养成习惯,最后你想买谁 10% 的收入,就会变成他。

你已经确定拥有自己 100% 的收入,再有别人的 10%,这多好。你选择了谁,你都可以学得像他一样。

Question 1:有传言说您是救赎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的买家之一,到底发生了什么,能给我们讲讲吗?

巴菲特 :这件事非常耐人寻味。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的由来,相信在座的大多人都知道,实在太令人感慨了。

(注:长期资本管理公司(LTCM)曾是全球最耀眼的对冲基金公司,在金融危机中遭遇滑铁卢。这有一个背景材料——《两位诺奖得主 + 一群金融天才,何以一败再败?》)

约翰•梅里韦瑟、艾瑞克•罗森菲尔德、拉里•希利布兰德、格雷格•霍金斯、维克多•哈格哈尼,还有两位诺贝尔奖桂冠得主罗伯特•默顿和迈伦•舒尔兹,把他们这 16 个人加起来,他们的智商该多高,随便从哪家公司挑 16 个人出来,包括微软,都没法和他们比。

第一,他们的智商高得不得了。

第二,他们这 16 个人都是投资领域的老手。他们不是倒卖服装发的家,然后来搞证券的。他们这 16 个人加起来,有三四百年的经验了,一直都在投资这行摸爬滚打。

第三,他们大多数人都几乎把自己的整个身家财产都投入到了长期资本管理公司,他们把自己的钱也投进去了。他们自己投了几亿的钱,而且智商高超,经验老道,结果却破产了。真是让人感慨。

要让我写一本书的话,书名我都想好了,就叫《聪明人怎么做蠢事》,我的合伙人说我的自传可以叫这个名字。

但是,我们从长期资本这件事能得到很多启发。长期资本的人都是好人。我尊重他们。当我在所罗门焦头烂额的时候,他们帮过我。他们根本不是坏人。

但是他们为了赚更多的钱,为了赚自己不需要的钱,把自己手里的钱,把自己需要的钱都搭进去了。这不是傻是什么?绝对是傻,不管智商多高,都是傻。

为了得到对自己不重要的东西,甘愿拿对自己重要的东西去冒险,哪能这么干?我不管成功的概率是 100 比 1,还是 1000 比 1,我都不做这样的事。

假设你递给我一把枪,里面有 1000 个弹仓、100 万个弹仓,其中只有一个弹仓里有一颗子弹,你说:“把枪对准你的太阳穴,扣一下扳机,你要多少钱?”我不干。你给我多少钱,我都不干。

要是我赢了,我不需要那些钱;要是我输了,结果不用说了。这样的事,我一点都不想做,但是在金融领域,人们经常做这样的事,都不经过大脑。

有一本很好的书,不是书好,是书名好。这是一本烂书,但是书名起得很好,是沃尔特•古特曼写的,书名是《一生只需富一次》。这个道理难道不是很简单吗?

假设年初你有 1 亿美元,如果不上杠杆,能赚 10%,上杠杆的成功率是 99%,能赚 20%,年末时你有 1.1 亿美元,还是 1.2 亿美元,有区别吗?没一点区别。

要是年末你死了,写讣告的人可能有个笔误,虽然你有 1.2 亿,但他写成了 1.1 亿。多赚的钱有什么用?一点用没有。对你、对你的家人,对别人,都没用。

要是亏钱了的话,特别是给别人管钱,亏的不但是钱,而且颜面扫地、无地自容,把朋友的钱都亏了,没脸见人。

我真理解不了,怎么有人会像这 16 个人一样,智商很高、人品也好,却做这样的事,一定是疯了。他们吃到了苦果,因为他们太依赖外物了。

我临时掌管所罗门的时候,他们和我说,六西格玛的事件、七西格玛的事件伤不着他们。他们错了。 只看过去的情况,无法确定未来金融事件发生的概率 。

他们太依赖数学了,以为知道了一只股票的贝塔系数,就知道了这只股票的风险。要我说,贝塔系数和股票的风险根本是八竿子打不着。

会计算西格玛,不代表你就知道破产的风险。我是这么想的,不知道现在他们是不是也这么想了。说真的,我都不愿意以长期资本为例。我们都有一定的概率会摊上类似的事,我们都有盲点,或许是因为我们了解了太多的细枝末节,把最关键的地方忽略了。

亨利•考夫曼说过一句话:“ 破产的有两种人,一种是什么都不知道的,一种是什么都知道的 。”说起来,真是令人扼腕叹息。

同学们,引以为戒。我们基本上没借过钱,当然我们的保险公司里有浮存金。但是我压根没借过钱。

我只有 1 万块钱的时候都不借钱,不借钱不一样吗?我钱少的时候做投资也很开心。我根本不在乎我到底是有 1 万、10 万,还是 100 万。除非遇上了急事,比如生了大病急需用钱。

当年我钱很少,但我也没盼着以后钱多了要过不一样的生活。

从衣食住行来看,你我之间有什么差别吗?我们穿一样的衣服,我们都能喝天赐的可口可乐,我们都能吃上麦当劳,还有更美味的 DQ 冰淇淋,我们都住在冬暖夏凉的房子里,我们都在大屏幕上看橄榄球赛。你在大电视上看,我也在大电视上看。我们的生活完全一样,没多大差别。

要是你生了大病,会得到良好的治疗。如果我得了大病,也会得到良好的治疗。我们唯一不一样的地方是我们出行的方式不同。

我有一架小飞机,可以飞来飞去,我特别喜欢这架飞机,这是要花钱的。除了我们出行的方式不同,你说有什么是我能做,但你做不了的吗?

我有一份我热爱的工作,但我一直都在做我喜欢的工作。当年我觉得赚 1000 美元是一大笔钱的时候,我就喜欢我的工作。

同学们, 做你们喜欢的工作。要是你总做那些自己不喜欢的工作,只是为了让简历上的工作经历更漂亮,那你真是糊涂了 。

有一次,我去做一个演讲,来接我的是一个 28 岁的哈佛大学的学生。我听他讲完了他的工作经历,觉得他很了不起。

我问他:“以后你有什么打算?”他说:“等我 MBA 毕业后,可能先进一家咨询公司,这样能给简历增加一些分量。”

我说:“你才 28 岁,已经有这么漂亮的工作经历了,你的简历比一般人的漂亮 10 倍。你还接着做自己不喜欢的工作,不觉得有点像年轻的时候把性生活省下来,留到岁数大的时候再用吗?

或早或晚,你们都应该开始做自己真心想做的事 。

我觉得我说的话,大家都听明白了。各位毕业之后,挑一个自己真心喜欢的工作,别为了让自己的简历更漂亮而工作,要做自己真心喜欢的。

时间久了,你的喜好可能会变,但在做自己喜欢的事的时候,早晨你会从床上跳起来。

我刚从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毕业,就迫不及待地希望立刻为格雷厄姆工作。我说我不要工资,格雷厄姆说我要的薪水太高了。我一直骚扰他。回到奥马哈后,我做了三年股票经纪人,一直给格雷厄姆写信,告诉他我发现的投资机会。

最后,我终于得到了机会,在他手下工作了一两年。那是一段宝贵的经历。总之,我做的工作始终都是我喜欢的。

你财富自由之后想做什么工作,现在就该做什么工作,这样的工作才是理想的工作。做这样的工作,你会很开心,能学到东西,能充满激情。每天会从床上跳起来,一天不工作都不行。

或许以后你喜欢的东西会变,但是现在做你喜欢的工作,你会收获很多。我根本不在乎工资是多少。不知怎么,扯得有点远了。

总之,如果你现在有1块钱,以为将来有2块钱的时候,自己能比现在过得更幸福,你可能想错了。你应该找到自己真心喜欢做的事情,投入地去做。

别以为赚10倍或20倍能解决生活中的所有问题,这样的想法很容易把你带到沟里去。

在不该借钱的时候借钱,或者急功近利、投机取巧,做自己不该做的事,将来都没地方买后悔药。

Question2:您喜欢什么样的公司?

巴菲特 :我喜欢我能看懂的生意。先从能不能看懂开始,我用这一条筛选,90% 的公司都被过滤掉了。

我不懂的东西很多,好在我懂的东西足够用了。世界如此之大,几乎所有公司都是公众持股的。所有的美国公司,随便挑。首先,有些东西明知道自己不懂,不懂的,不能做。

有些东西是你能看懂的。可口可乐,是我们都能看懂的,谁都能看懂。可口可乐这个产品从 1886 年起基本没变过。可口可乐的生意很简单,但是不容易。

我不喜欢很容易的生意,生意很容易,会招来竞争对手。我喜欢有护城河的生意。我希望拥有一座价值连城的城堡,守护城堡的公爵德才兼备。

有的生意,我看不出来十年后会怎样,我不买。一只股票,假设从明天起纽约股票交易所关门五年,我就不愿意持有了,这样的股票,我不买。

我买一家农场,五年里没人给我的农场报价,只要农场的生意好,我就开心。我买一个房子,五年里没人给我的房子报价,只要房子的回报率达到了我的预期,我就开心。

人们买完股票后,第二天一早就盯着股价,看股价决定自己的投资做得好不好。糊涂到家了。买股票就是买公司,这是格雷厄姆教给我的最基本的道理。

买的不是股票,是公司的一部分所有权。只要公司生意好,而且你买的价格不是高得离谱,你的收益也差不了。投资股票就这么简单。要买你能看懂的公司,就像买农场,你肯定买自己觉得合适的。没什么复杂的。

这个思想不是我发明的,都是格雷厄姆提出来的。我特别走运。19 岁的时候,我有幸读到了《聪明的投资者》。我六七岁的时候就对股票感兴趣,11 岁时第一次买股票。我一直都在自己摸索,看走势图、看成交量,做各种技术分析的计算,什么路子都试过。

后来,我读到了《聪明的投资者》,书里说,买股票,买的不是代码,不是上蹿下跳的报价,买股票就是买公司。我转变到这种思维方式以后,一切都理顺了。道理很简单。所以说,我们买我们能看懂的公司。

在座的各位,没有看不懂可口可乐公司的,但是某些新兴的互联网公司呢,我敢说,在座的各位,没一个能看懂的。

今年在伯克希尔的股东大会上,我说要是我在商学院教课,期末考试时,我会出这样的题目,告诉学生一家互联网公司的信息,让他们给这家公司估值。哪个学生给出了估值,我就给他不及格。(笑)

无论什么时候,都要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这样才能做好投资。必须把生意看懂了,有的生意是我们能看懂的,但不是所有生意我们都能看懂。

Question 3:能否讲讲您在商业中犯的错误?

巴菲特 :对于我和我的合伙人查理•芒格来说, 我们犯过的最大的错误不是做错了什么,而是该做的没做 。

在这些错误中,我们对生意很了解,本来应该行动,但不知道怎么了,我们就在那犹豫来犹豫去,什么都没做。

有些东西我们不明白就算了,但有些东西是我们能看明白的,本来可以赚几十亿、几百亿的,却眼睁睁看着机会溜走了。

我本来可以买微软赚几十亿,但这不算数,因为我一直搞不懂微软。 但是医药股,我本来是可以赚到几十亿的,这些钱是我该赚到的,我却没赚到 。

当克林顿当局提出医疗改革方案后,所有的医药股都崩盘了。我们本来可以买入医药股大赚特赚的,因为我能看懂医药股,我却没做这笔投资。

至于各位能看到的错误,几年前我买入美国航空优先股是个错误。当时我手里闲钱很多。手里一有闲钱,我就容易犯错。

查理让我去酒吧喝酒去,别在办公室里待着。但我还是留在办公室,兜里有钱,就做了傻事。每次都这样。当时我买了美国航空的优先股。没人逼我,是我自己要买的。

现在我有一个 800 热线电话,每次我一想买航空股,就打这个电话。电话那边的人会安抚我。

我说:“我是沃伦,又犯了想买航空公司的老毛病。”他们说:“继续讲,别停下,别挂电话,别冲动。”最后那股劲就过去了。

我买了美国航空以后,差点把所有钱都亏进去,真是差一点全亏了。我活该亏钱。

我买入美国航空,是因为它是一只很合适的证券,但它的生意不好。对所罗门的投资也一样。我根本不想买它的生意,只是觉得它的证券便宜。这也算是一种错误。

本来不太喜欢公司的生意,却因为喜欢证券的条款而买了。这样的错误我过去犯过,将来可能还会犯。最大的错误还是该做的没做。

我想告诉大家, 人们总说通过错误学习,我觉得最好是尽量从别人的错误里学习 。不过,在伯克希尔,我们的处事原则是, 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 。

我有个合伙人,查理•芒格,我们一起合作 40 年了,我们从来没红过脸。我们对很多东西看法不一样,但是我们不争不吵。

我们从来不想已经过去的事。我们觉得未来有那么多值得期待的,何必对过去耿耿于怀。不纠结过去的事,纠结也没用。人生只能向前看。

你们从错误里或许能学到东西,但最重要的是只投资自己能看懂的生意。如果你像很多人一样,跳出了自己的能力圈,听别人的消息买了自己毫不了解的股票,犯了这样的错,你需要反省,要记得只投资自己能看懂的。

你做投资决策的时候,就应该对着镜子,自言自语:“我要用每股 55 美元的价格买入 100 股通用 汽车 ,理由是……”自己要买什么,得对自己负责。一定要有个理由,说不出来理由,别买。

是因为别人在和你闲聊时告诉你这只股票能涨吗?这个理由不行。是因为成交量异动或者走势图发出了信号吗?这样的理由不行。你的理由,一定是你为什么要买这个生意。我们恪守这个原则,这是本•格雷厄姆教我的。

Question4:和身处华尔街相比,住在偏远的小城市有什么好处?

巴菲特 :我在华尔街工作过一两年,我在东西海岸都有朋友。我喜欢拜访他们。每次和他们见面,都能得到一些灵感。

思考投资的最佳方法还是独自一人待在房间里,静静地想 。要是这样不行,别的办法也都没用。

在任何类似市场的环境中,你都很容易受到影响,做出过激的反应,华尔街是个典型的市场环境。在华尔街,你觉得每天不做点什么都不行。

钱德勒家族花了 2000 美元买下了可口可乐公司,选中了可口可乐这样的公司,别的什么都不用做了,该做的事就是不做别的。1919 年都不应该卖,但是钱德勒家族后来把他们的股票卖了。

你该怎么做呢?一年找到一个好的投资机会,然后一直持有,等待它的潜力充分释放出来。

在一个人们每五分钟就来回喊报价的环境里,在一个别人总把各种报告塞到你面前的环境里,很难做到持有不动。华尔街靠折腾赚钱。你靠不折腾赚钱 。

要是在座的各位每天都相互交易自己的投资组合,所有人最后都会破产,所有的钱最后都会进到中间商的口袋里。

换个做法,你们都持有一般公司组成的投资组合,50 年里你们都一动不动,最后你们都会很有钱,你们的券商会破产。

券商像这样一个医生,他让你换药的次数越多,他赚的越多 。他要是给你一种药,把你的病根治了,他只能做成一笔买卖,一笔交易,然后就没了。如果他能让你相信每天换各种药吃对 健康 有益,这对他有好处,对卖药的有好处,你会亏很多钱。你的身体好不了,还会破财。

任何刺激你瞎折腾的环境,都要远离 。华尔街无疑就是这样的环境。

我回到奥马哈之后,每半年都去大城市一次。我每次都列一个清单,把自己要做的事写下来,比如要调研的公司等等。这些路费都没白花,该做完的事,做完了,我就回到奥马哈思考。

Question5:请讲讲您对分散投资的看法?

巴菲特 :这个要看情况了。如果不是职业投资者,不追求通过管理资金实现超额收益率的目标,我觉得应该高度分散。

我认为 98% 到 99% 的投资者应该高度分散,但不能频繁交易,他们的投资应该和成本极低的指数型基金差不多。只要持有美国的一部分就可以了,这样投资,是相信持有美国的一部分会得到很好的回报,我对这样的做法毫无异议。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这么投资是正路。

如果想积极参与投资活动,研究公司并主动做投资决策,那就不一样了。

既然你走上研究公司这条路,既然你决定投入时间和精力把投资做好,我觉得分散投资是大错特错的。那天我在 SunTrust 的时候,说到过这个问题。 要是你真能看懂生意,你拥有的生意不应该超过六个 。

要是你能找到六个好生意,就已经足够分散了,用不着再分散了,而且你能赚很多钱。

我敢保证,你不把钱投到你最看好的那个生意,而是再去做第七个生意,肯定会掉到沟里。靠第七个最好的主意发家的人很少,靠最好的主意发家的人很多。

所以,我说任何人, 在资金量一般的情况下,要是对自己要投资的生意确实了解,六个就很多了,换了是我的话,我可能就选三个我最看好的 。

我本人不搞分散。我认识的投资比较成功的人,都不搞分散,沃尔特•施洛斯是个例外,沃尔特的投资非常分散,他什么东西都买一点,我说他是挪亚,什么东西都来两个。

Question6:如果能重新活一次,为了让生活更幸福,您会怎么做?

巴菲特 :希望我的回答,大家听了不会觉得不舒服。 要是我重新活一次的话,我只想做一件事,选能活到 120 岁的基因。

我其实是非常幸运的。我经常举一个例子,觉得可能会对各位有启发,所以花两分钟时间讲讲。

假设现在是你出生前 24 小时,一个神仙出现了,他说:“孩子,我看你前途无量,我现在手里有个难题,我得设计你出生后生活的世界,我觉得太难了,你来设计吧。

你有 24 小时的时间, 社会 规则、经济规则、政府规则,这些都给你设计,你还有你的子孙后代都在这些规则的约束下生活。”

你问了:“我什么都能设计?”神仙说:“对,什么都能设计。”你说:“没什么附加条件?”

神仙说:“有一个附加条件。你不知道自己出生后是黑人还是白人,是富有还是贫穷,是男人还是女人,是身体健壮还是体弱多病,是聪明过人还是头脑迟钝。你知道的就一点,你要从一个装着 58 亿个球的桶里选一个球。”

我把这个叫 娘胎彩票 。你要从这 58 亿个球里选一个,这是你一生之中最重大的决定,它会决定你是出生在美国还是阿富汗,智商是 130 还是 70。

选出来之后,很多东西都注定了。你会设计一个怎样的世界?

我觉得用这种思维方式可以很好地看待 社会 问题。

因为你不知道自己会选到哪个球,所以在设计世界的时候,你会希望这个世界能提供大量产品和服务,你希望所有人都能过上好日子。你会希望这个世界的产品越来越丰富,将来你的子孙后代能越过越好。

在希望世界能提供大量产品和服务的同时,还要考虑到有的人手气太差,拿到的球不好,天生不适合这个世界的体系,你希望他们不会被这个世界抛弃。

我天生非常适合我们现在的这个世界。我一生下来就具备了分配资金的天赋。这其实没什么了不起的。

如果我们都被困在荒岛上,永远回不来,我们所有人里,谁最会种地,谁最有本事。我再怎么说我多擅长分配资金,你们也不会理我。

我赶上了好时候 。盖茨说,要是我生在几百万年前,早成了动物的盘中餐。他说:“你跑不快,也不会爬树,什么都不行,刚生下来就得被吃了。你生在今天是走运。”

既然我运气这么好,我就要把自己的天分发挥出来,一辈子都做自己喜欢的事,交自己喜欢的人。只和自己喜欢的人共事。

要是有个人让我倒胃口,但是和他走到一起,我能赚 1 亿美元,我会断然拒绝,要不和为了钱结婚有什么两样?

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为了钱结婚,要是已经很有钱了,更不能这样了,你们说是不是?我不为了钱结婚。

我还是会一如既往地生活,只是不想再买美国航空了!

谢谢

作者:庐风

包含股神巴菲特谈日本贸易公司:模式有点像伯克希尔的低收购价,让我很惊讶的词条  第1张

“股神”巴菲特:我的大脑,早就叹气了

俗话说得好,智者千虑,终有一失。由于人的知识的局限性和一些环境因素的影响,在下决策的时候,因为考虑不周全而造成失败的现象并不少见,对于成功的人也是如此。

所以,即使失策,也不要对自己失去信心

另一方面,即使作为一个即使作为一个智者,也不能骄傲自大,必要的慎重可以减少失坦燃策的概率。巴菲特这个名字对于炒股的人而言,可以说是如雷贯耳。

就是这个被称为“股神”的人,在股市一片混乱,很多公司纷纷陷入水深火热中时,由他指挥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不但没有倒下,反而稳赚一笔。据统计,在2007年,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相比去年利润增长了20%,高达130多亿让袭虚美金。

巴菲特在经营公司的过程中,作出了无数个正确的决策,才一步步有了今天的成绩。巴菲特在2002年至2003年间共购买了1.3%的中石油股权,当时出价为4.88亿美元。

巴菲特说,以此价格计算,当时中石油市值约为370亿美元,而他和搭档查理认为,中石油市值约在1 000亿美元左右。他进而表示,随着国际油价飙升及中石油天然气储备增加,其估值应该更高一点。

2007年下半年中石油市值升至2 750亿美元时,巴菲特和查理认为时机到了,他们果断卖出所有中石油股票,获利40亿美元。

巴菲特卖出中石油股票后,中石油股价仍在呈上涨趋势,很多人在背后议论他这次失算的商业行为。可是事实证明,巴菲特还是走对了一步,因为不久后股市大调整,中石油股价出人意料地下跌,巴菲特还是赢了。

然后,即使巴菲特,这个料事如神的股神,也有失策的时候。巴菲特在《致股东信》中曾如此提到当年有人建议他以3 500万美元购买得克萨斯的KXAS电视台,可惜他没有采纳,失去了一个大好的机会,实在是一个重大失策。

巴菲特回忆道如果当时听取建议,购买得克萨斯的KXAS电视台,现在它的资产总值就可达8亿美元,而这么多年下来,它带来的利润完全可以达到10亿美元。对于当年的失策,巴菲特只能是遗憾地叹气“我的大脑早就跑去度假了,根本就没想到通知自己”。禅岩

此外,巴菲特最耿耿于怀的一次投资失策,发生在1993年的一次投资计划上。当时他以价值4.33亿美元的伯克希尔股票换股收购了Dexter鞋业公司,因为巴菲特看准这个公司的发展前景,可是令人失望的是,Dexter鞋业公司的竞争优势竟然在短数年就烟消云散,最终不得以倒闭画上句号。

就是这次失策,让伯克希尔公司累计损失了35亿美元。

巴菲特认为,失误总是经常发生的,尽管有了Dexter鞋业公司这个最为深刻的教训,但自己还是无法保证未来不会失策。人不能因为几次失策就对自己的判断力失去信心。

失策主要是因为准备不足而引起的,所以在出现决策错误以后,后悔是没有用的,关键是能够积极行动起来,分析这次失策的原因,尽量在未来的决策中不再出现同样的错误。

胜败乃兵家常事。世界上没有常胜将军,不能因为一次两次的用兵不当,就把以前的功绩全部抹杀。

智者尚有一失,更何况是我们普通人。所以,当你因为某些准备不善而出现失策时,不要把自己否定掉。

如果没有别人的支持,那么更要给自己支持,对着镜子朝自己露出一个鼓励的笑,有了这次的教训,以后的路将会走得更稳。在这个世界上,如果连自己都不相信自己了,谁又会相信你呢?

巴菲特自述:25岁,我做了一个价值500亿美元的决定

一次,有记者问巴菲特给年轻人哪些好的建议,他回答:“大量的阅读,我在9岁的时候就读完了图书馆有关财经方面的书籍,你不知道书什么时候有用,但是阅读非常的重要。”不要觉得这不过是句普通的励志鸡汤,巴菲特创建伯克希尔哈撒韦投配皮资公培哗差司的缘起就来自于一本书《聪明的投资者》。这篇文章是股神巴菲特回忆他25岁时决定创建伯克希尔哈撒韦投资公司的故事。回忆你的25岁,在干什么?

自从我拜读了本杰明·格雷厄姆的著作《聪明的投资者》之后,他便一直是我心目中的偶像。此后我一直想去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念书,因为他在那里担任教授。当我从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毕业,回到奥马哈,并开始推销证券之后,我仍没有忘记他。在1951年至1954年期间,我老是打扰他:经常写信给他讨论有关证券投资的想法。后来我收到了他的一封回信,他在信里说:“你下一次来纽约的时候,请来见我。”

于是我就去见了他,他聘请我在他和杰里·纽曼共同负责运营的格雷厄姆-纽曼公司工作。我和当时已怀孕四个月的妻子苏茜及女儿一起搬到纽约州怀特普莱恩斯。每天早上,我上班都是坐火车到纽约市中央车站。我在那里工作的时间很短:第二年,当我25岁时,格雷厄姆先生告诉我说,他打算退休了。事实上,他告诉我的不止是这个消息,他还向我供应了接替他的机会:杰里的儿子米奇担任新的高级合伙人,而我担任新的初级合伙人。格雷厄姆-纽曼公司是一家规模非常小的基金公司——管理资金只有六七百万美元,但名气非常响。

这是一个非常痛苦的决定。这是我接替自己偶像的机会——我甚至把我大儿子取名为霍华德·格雷厄姆·巴菲特,但我也很想返回奥马哈。那时大概有一个月的时间,我每天早上在上班途中都一直在考虑告诉格雷厄姆先生我打算离职。但是,我很难做到。

问题是,当我从大学毕业时,我手里头有9,800美元,但到了1955年年底,我拥有的个人资金已增加到12.7万美元。我当时想,我要返回奥马哈,选修些大学课程,并且阅读大量书籍——我打算退休!我想我们每年有1.2万美元就够生活开销了,而凭借我已拥有的12.7万美元个人资产,我可以很轻松地赚到这笔生活费。那时我对我的妻子说:“复利能保证我会发财致富。”

我的妻子和孩子先我一步返回奥马哈。而我则坐上汽车,在往西返回奥马哈的路上,顺道拜访考察那些我有兴趣投资的公司。我在宾夕法尼亚州黑泽尔顿停留了一下,拜访了杰都-高地煤炭公司。在密歇根州,我走访了当时正在运行破产清算的卡拉马祖炉灶公司。我去查看该公司待售的公司厂房看上去情况如何。我去了俄亥俄州特拉华市,查看格雷夫兄弟制桶公司(现在谁还知道制桶这门行业呢),该公司董事长与我会了面。我事先没有预约,只是顺道拜访而已。我发现,人们总是愿意与我交谈。所有这些人都对我给予了帮助。

在奥马哈,我租了一幢房子,地址是安德伍德大道5202号,那时每月租金为175美元。我当时对妻子说:“我很乐意购买一幢住房,但那样做的话,就像是一个木匠卖掉了自己的工具箱了。”我不想用光我的所有资金。

当时我还没有计划创办合伙制投资公司,甚至也没想找份工作。只要我可以自行操作投资,我就没有什么可以顾虑的。我当然不想再向别人推销证券了。但纯属机缘巧合,当时有七个人,其中包括我的一些亲戚,他们对我说:“你以前卖过股票,我们希望你能告诉我们该如何打理自己的资金。”我回答说:“我不打算再卖股票了,但我会像格雷厄姆和纽曼那样,建立一个合伙制投资公司,如果你们想加入的话,就可以加入。”我的岳父、我的大学室友及其母亲,我的姑妈爱丽丝,我的姐姐及姐夫,我的律师都芦腊签约加入。我也投资了100美元。这就是我创办投资公司的起步——纯属偶然。

当我成立这家合伙制投资公司时,我们共进了晚餐,我花49美分购买了一本账簿,他们带来了各自投资的支票。我在收下他们的支票前,先向他们分发了用复写纸滕印的半页纸,上面列出了我所谓的基本原则。我说,“有关合伙制投资公司的法律文件有两到四页之多。对此不必担心。我会完完全全地告诉你们这些文件里有些什么内容,以后你们就不会有任何意想不到的相关问题。

“但是,这些基本原则就是投资理念。如果你赞同我的投资理念,那么我们就开始吧。如果不赞同的话,我也对此表示理解。今后我不会告诉你们我们拥有哪些股票之类的事情。如果我因投资业绩出色而应该得到鲜花,那么我希望得到它,而如果我因投资业绩不佳而应该受到警告,那么我希望你们向我扔来的是鸡蛋。但如果我的投资下跌了5%,而市场却下跌了15%的话,那么我可不希望有人会向我扔鸡蛋,在这种情况下,我会认为自己应该得到鲜花。”我们把一切都谈清楚了,接着他们就把支票递给了我。

我没有向外募集资金,但一些我不认识的人也开始向我寄来要求入股的支票。而当时在纽约,格雷厄姆-纽曼公司正在运行清算。在佛蒙特州有一位大学校长,他叫霍默·道奇,之前一直投资于格雷厄姆的基金,他当时问格雷厄姆:“本,我该如何处置我的资金呢?”格雷厄姆回答说:“嗯,这个孩子曾经在我这里工作过……”于是,道奇便开车来到奥马哈,来到我当时居住的那幢租来的房子,我那时25岁,看上去像是17岁,而举止像是12岁。他当时问我:“你现在在做什么呢?”我回答说:“我在帮我家人做这些投资理财的事情,我也会帮你做这些事情。”

虽然当时我并没不知道,但25岁确实是我人生中的一个转折点。那年我在改变自己的生活,创建了我的第一家合伙制投资公司,而这家公司最终变成规模相当大的一家合伙制投资公司,它叫做伯克希尔哈撒韦。当时我并不害怕,只是在做自己喜爱做的事情,而现在我仍然在做这件事情。

后来的故事家喻户晓:当了老板的巴菲特躲在家中埋头在资料堆里,每天只做一项工作,就是寻找低于其内在价值的廉价小股票,然后将其买进,等待价格攀生。这些股票果然为他带来了丰厚的利润。1957年,巴菲特掌管的资金达到30万美元,但年末则升至50万美元。1964年,巴菲特的个人财富达到400万美元,而此时他掌管的资金已高达2200万美元。巴菲特兑现了他的“百万富翁”狂言。

读巴菲特2021致股东信,得到三点投资启示

最近读了巴菲特2021致股东信,对伯克希尔有了不一样的认识,进而对巴菲特的投资理念也有了更多袭历思考,对投资有了更多理解。

一是,伯克希尔真的很大,大得超乎想象。

信中说, 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拥有的财产、厂房和设备构成了美国「商业基础设施」——GAAP( 公认会计原则 )下超过任何其他美国公司。 伯克希尔对这些国内「固定资产」的折旧成本为1540亿美元。紧随其后的是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为1270亿美元。

从一个例子就可以看出来,伯克希尔100%拥有BNSF,美国最大的铁路公司(以货运量衡量),运输了美国境内所有非本地货物的15%。

二是,巴菲特旗下的很多业务,都非常牛……

比如信中提到的National Indemnity公司是世界上唯一一家准备为某些巨大风险承保的公司,例如它会承保一些相当不寻常的对象,拍埋搜包括马戏团的驯兽员和其他表演者、舞蹈明星的腿……

伯克希尔旗下的电力企业BHE,甚至已经为新能源做好了准备……

“它承诺投入180亿美元,对已经过时的电网进行返工和扩建,这些电网现在正在向整个西部输送电力。为什么是西部?从 历史 上看,长期以来盛行的燃煤发电都位于人口密集的地区。然而,新世界风能和太阳能发电的最佳地点往往是在偏远地区——西部。”

巴菲特说,无论遇到何种障碍,BHE都将成为提供更清洁能源的领导者。

三是,他的保险公司和投资业务结合很完美,创造了牛逼的商业模式,建立了超级”护城河“。

信中写到,保险业务的运营资金远远超过其在世界范围内的任何竞争对手…液备…这种财务实力,再加上伯克希尔每年从其非保险业务获得的巨额现金流量, 使我们的保险公司能够安全地遵循一种对绝大多数保险公司来说不可行的侧重股权的投资策略 。

对我们的投资来说,需要找到的也是伯克希尔这样有强大实力和超级护城河的企业。而大家这两年所热议的“核心资产”,其实正是这样一种投资思路。

而对于旗下的很多资产,巴菲特并不去掌控企业,但却取得了更好的回报。

巴菲特如是说:我花了好久才明白过来。查理——再加上我在伯克希尔接手纺织业务20年的经历——最终让我相信, 与100%掌控一家边缘企业相比,拥有一家出色企业的非控制部分更有利可图,更令人愉快,而且工作量也少得多。

例如巴菲特对喜诗糖果的投资案例就是如此,巴菲特从1972年购买喜诗糖果,但伯克希尔不干涉喜诗糖果。 收购时投入1500万美元,到2007年喜诗已经累计为伯克希尔产生了12.6亿美元净利润。

巴菲特投资政府雇员保险公司(简称为GEICO)的案例也是如此。伯克希尔最终成为了GEICO的100%所有人。1937年是GEICO运营的第一年,它做了238288美元的业务,2020年的数字是350亿美元。

正像巴菲特所说的那样:自美国成立以来,那些有理想、有抱负、往往只有微薄资本的人,通过创造新东西或改善顾客体验,取得了超出他们想象的成功。

而巴菲特之所以能够在不干涉企业经营情况下取得成功,背后的原因是这样的: 大多数真正伟大的企业都无意让任何人接管它们。

所以,不控制反而更划算。

对我们的投资来说,选择投资伟大公司的股权,其实就是这样一种方式。

而理解一家公司有多伟大是很难的,现在我们都知道茅台好,都知道苹果好,但这都是后视镜视角。

如果看不出来一家公司有多么优秀, 那么更好的方式还是投资指数基金——投资最优秀的一批公司。 因为市场会不断新陈代谢、吐故纳新,能够跑出来的企业就是最优秀的企业。

巴菲特说:今天,世界各地许多人创造了类似的奇迹,创造了惠及全人类的广泛繁荣。然而,在它短暂的232年 历史 中,还没有一个像美国那样释放人类潜能的孵化器。

直到今天,美国依然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所以, 巴菲特说,永远不要做空美国。

我之前写过一篇:繁华盛世是指数投资最大的幸运,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保持了高速增长,经济增速是快于美国的。 在怡情之下,我们国家“风景这边独好”,而且还在不断释放改革红利。

因此,最后我想说的是, 永远不要做空中国!

做多中国,你一定会收获颇丰。

关于股神巴菲特谈日本贸易公司:模式有点像伯克希尔的低收购价,让我很惊讶和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海报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s://baikehd.com/news/33736.html

相关推荐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