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 正文

关于石油输出国组织秘书长会见了俄罗斯代表,双方表示将加强能源合作的信息

本篇文章百科互动给大家谈谈石油输出国组织秘书长会见了俄罗斯代表,双方表示将加强能源合作,以及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 1、09年,中国用250亿美元“救”了俄罗斯,自此打开能源合作新局面

本篇文章百科互动给大家谈谈石油输出国组织秘书长会见了俄罗斯代表,双方表示将加强能源合作,以及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

09年,中国用250亿美元“救”了俄罗斯,自此打开能源合作新局面

对于老股民来说,2007年股票熊市可谓是记忆深刻,从那一年开始,股市遭到重创,股票暴跌,无数人破产。起因就是2007年美国乃至全球遭受到了“百年一遇”的巨大金融危机,从房地产到信贷,再从银行到金融,美元主导的市场带来的巨大冲击导致了全球金融市场乃至实体经济的崩溃。

世界是一个巨大的经济体,经济危机没有一个国家能独善其身,其中,那次的经济危机对俄罗斯打击最为严重。

对于美国经济危机,俄罗斯的一些专家从一开始对于此事带来的影响是 过于乐观 的,他们认为俄罗斯所依赖的实体经济是十分稳定的,不会被金融危机所击倒。

的确,俄罗斯土地辽阔,国库充盈,是世界第三大外汇储备国,同时石油天然气这种所有国家都十分需要的天然资源储备丰富,似乎无须担心经济危机的事情。所以从一开始, 俄罗斯甚至可以看作是经济危机的“避风港”, 金融状况一度积极发展,俄罗斯的股市持续增长,似乎并不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

然而事情的发展急转直下。

2008年8月,俄罗斯证券市场就开始出现下跌的趋势。9月16日,一日之间,俄罗斯股票大跌,俄罗斯交易指数(RTS)下跌11.47%,莫斯科银行间外汇交易所指数(MICEX)下跌17.75%。到了第二天,9月17日,股市再次暴跌,RTS指数下跌超过9%,MICEX指数更是大跌15%, 两家交易所被迫停牌 ,防止股市进一步下挫。

20天之后, “黑色星期一”再次上演,股市又一次大跌,交易所又一次被迫停牌。 同时,俄罗斯政府为了挽救低迷的股市多次向银行系统注资,然而投进去的钱就像是水滴遇到了火焰,快速蒸发,阻止不了总体上持续下跌的股票。

RTS指数一度从2008年5月中旬的最高点2478.87回落到10月31日盘中最低点758.71,短短5个月跌幅高达69.39%。

俄罗斯的经济政策缺陷导致的巨大隐患被彻底爆发。

因为欧美市场的银行利率比较低, 所以很多国外的投资者都会把钱存到俄罗斯银行里,这让俄罗斯银行的外债逐年增加 ,在这个背景下,俄罗斯也被称为“世界经济的安全岛”。然而等到唯慧了金融危机爆发,“安全岛”并不安全,很多国外投资者抽资出逃,把自己以前存的钱取出来,这样持续的 资金外逃,后果就是俄罗斯银行面临破产。

要知道,银行的资金从来都不是固定的,它要靠资金的流动性来获得收益, 只出不进,银行最终会有没钱的那一天,对它的客户无钱可付。

俄罗斯银行在2008年面临的这个问题,让大量资金外逃的同时指燃答,没能有新的资金进来,因为整个国际金融市场的资金就是严重短缺的,此时没有人想要存钱,也就不会有贷款给银行,与此同时以前的贷款又面临赔偿问题,这样让俄罗斯银行根本支持不下去。

另外,因为银行的流动性危机, 俄罗斯本国居民也开始大量从银行里取出钱财,短短几个月俄罗斯银行流失千亿卢布存款。

为了自家的银行能够支撑下去,俄罗斯政府倒是积极地在进行拯救, 不仅政府用国库储备多次注资,注资金额达11万亿卢布。

时任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同时召开紧急经济会议,帮助银行获得了巨额信贷,据估计, 银行从国家的反危机资金中获得了84%。 然而救下的大部分还都是储蓄银行、外贸银行、天然气银行等大型国有银行, 其他中小银行还是摆脱不了破产、并购的命运。

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远不止于此,就像多米诺骨牌,俄罗斯国内的经济一个接一个受到影响。

首先段裤就是,银行带来的问题直接影响了 卢布的贬值 ,资金外逃,俄罗斯的外汇储备迅速减少,新的外资进入缓慢,卢布持续贬值。同时,俄罗斯经济过于依靠能源出口,卢布的价值与能源价格息息相关。

然而此时国际油价持续性下跌,油价愈加下跌,卢布就愈加贬值, 恶性循环让俄罗斯经济是雪上加霜,状况不容乐观。

金融危机的扩散同时影响到了实体经济,俄罗斯的石油出口减少, 俄罗斯的油气公司纷纷面临破产危机 ,公司经营资金短缺。不仅俄罗斯银行需要钱,这些公司同时也需要大笔资金来维持稳定。2008年,俄罗斯4家天然气巨头致信时任普京总理, 要求俄罗斯政府拨款偿还所欠的外债800亿美元。

除了油气公司之外,俄罗斯的 建筑企业,不动产价格, 汽车 制造业,冶金公司,零售企业都出现了大量的资金短缺,失业人数暴增, 国内消费需求下降,俄罗斯面临巨额偿债,一切在都往不好的方向发展。

然而,2009年,一切发生了转机。

俄罗斯其实是不止一次发生过金融危机了,早在1991年和1998年就发生过两次金融危机,所以即使面临如此困境,俄罗斯政府也是有过去的一些经验去应对的。

此次金融危机虽然对于俄罗斯来说是一场打击,但同时也是一次俄罗斯改变的机会。西方资本早就对俄罗斯优厚的天然资源眼红,他们也想要分一杯羹,俄罗斯面临经济危机恰好是他们想要看到的,他们想要 蚕食掉俄罗斯的能源企业。

此时,俄罗斯做了一个重要的政治决定, 向东看,是时候与接邻的东方大国——中国,合作了。

俄罗斯早就开始计划 “远东开发计划” 了,而这次卢布贬值反而会让俄罗斯加快融入 “亚太经济圈” 。同时,俄罗斯与中国合作,也可以让俄罗斯避免过于依赖西方市场,缓解自身的压力, 在政治上达到制衡的目的。

对于中国来说,俄罗斯的经济有问题自然也会影响到自身,俄罗斯经济状况不好,中国对于俄罗斯的出口贸易等也会受到冲击,所以帮助俄罗斯尽快回复自身经济,也对中国有利。

所以与其说当时是中国向俄罗斯“输血”拯救了俄罗斯,不如说是趁此机会 双方达到了互利合作 。

中国的经济一直在高速发展,对于能源的需求是与日俱增的,同时因为中国的众多人口,中国一直是 能源消费大国 , 进口大国 ,而这次经济危机恰好是 中国大举进入俄罗斯市场的有效时机 。并且俄罗斯的油气勘探开发 历史 悠久,也拥有丰富的资源储量,他们的技术和能源都是中国所需要的,这次是一次难得的机会。

虽然以前俄罗斯与中国也是拥有多次在石油上的贸易,并且贸易量也是与日俱增的,但大多都 是现货交易 ,中国购买俄罗斯开采好的石油,还没有形成稳定的、可以长期合作的规模。

就这样,2009年2月17日,中国与俄罗斯正式签订著名的 “贷款换石油” 协议,中国向俄罗斯提供总计 250亿美元的长期贷款 ,固定6%的利率,而俄罗斯则用石油换贷款,从2011-2030年按照每年1500万吨的规模向中国通过管段供给石油。

就这样, “贸易油”变成了“合同油” 。

2009年9月23日,时任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和中国签署了《俄罗斯联邦远东及东西伯利亚地区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东北地区合作规划纲要》。再一次加强了 能源协作战略 的互惠互利。

同时, 2009年10月中俄成立第一家合资石油天然气公司,象征着中俄对于能源领域的合作更为紧密。

“贷款换石油”中的250亿看似很少,毕竟俄罗斯政府此前为了拯救自家银行、企业,注资就远远大于这个数字, 但是却给了西方资本家一个信号,不仅仅是西方有钱款储备,东方也一样。 如果西方资本家不选择在这个节骨眼上停手,让彼此之间能够 相互制衡 ,那么俄罗斯与东亚联手对抗,最后的结果就是 两败俱伤 。对于国家目前这个情况,俄罗斯并不会被搞垮。

最终,俄罗斯度过了这次金融危机,并且中国与俄罗斯的能源合作仍然在继续,并逐步形成了 中国与中亚—俄罗斯国际能源合作的模式 ,直到现在,中国已经建立起了 “一带一路” 的贸易发展模式,更好的应对油气、矿产资源对外进口依赖度过高的问题。

随着欧亚地区的紧密合作,有朝一日,“超级霸权”的国家也许不会存在,而 世界格局将会是多极化的 ,都拥有自主话语权的。

俄罗斯与中国的这一次合作,不仅改善了俄罗斯本国的经济环境,长远看, 更是俄罗斯在政治上对欧盟美国的一种牵制。

说起油气资源的合作问题,能源消费国与东道国的各种博弈中,不得不说各国都在争夺的一个重要地区—— 中亚 。

中亚地区作为欧洲、亚洲和中东的中间地带自然是具有其独特的地位,特别是苏联解体后,中亚成为权力真空地带,在大国博弈中主要形成了俄罗斯、美国和中国的相互竞争角力的政治格局。

俄罗斯一直都是中亚地区能源政治格局最核心的力量,中亚天然气管道和穿越里海的天然气管道等 欧洲能源走廊的最主要组成部分均在俄罗斯的掌握之中 , 但是这种掌握自然不是美国想要看到的。

多年以来, 美国一直在利用资金优势打入中亚的能源圈,让中亚成为其自己的能源供应基地,打破俄罗斯对于中亚能源的垄断。 同时,美国还从政治军事等方面介入中亚事务,分别在乌兹别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建立了 军事基地 ,还凭借资金技术等优势获得了 多个中亚油田的勘探和开采权 。

中国经济发达之后,也在与中亚国家积极建设天然气管道和原油管道,并 成功打破了之前中亚各国对与俄罗斯和美国的依赖, 让中亚各国在大国平衡这一外交政策发挥到极致,更是在提升中国自身在国际上能源政治中的地位。

所以俄罗斯与中国的合作,也是 能源政治中博弈的结果 。

2009年,俄罗斯调整了能源出口的战略方向,能源战略开始向东亚蔓延。由于地理原因,亚太地区的石油煤炭产量有限,很大一部分都要依靠进口,所以整个亚太市场对于石油的需求量是十分庞大的。

其中, 作为人口超级大国的中国,自然是对油气能源的需求量巨大,有着巨大的贸易空间。

俄罗斯与中国“贷款协议”的成功,让中国看到了另外一种关于中亚各国的能源合作的方式, 2009年,中国继与俄罗斯签订“贷款协议”之后由又与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等国家签订了 “贷款协议” ,建立起了稳定的合作关系。

中国与中亚各国的能源合作逐渐形成多元化, 从一开始单纯的油气贸易到后来的勘探开发、管道运输、炼油和油气销售 等上中下游各个领域。

不仅如此,中国还发展出了 多种能源合作的新模式。

首先就是 “贷款换资源”模式 ,这种贸易模式确定了未来的油气资源的供应,对于中国本身的油气需求来说,是一种保障。

对于能源供应国俄罗斯和中亚各国来说,能够缓解资金压力,是双赢的局面。但是由于签订的时候本质上还是“空头支票”,从本质上并没有实际控制到油气资源,还是具有不确定性,而且价格也是没有办法做到最优的。

继“贷款换资源”之后,中国又与俄罗斯发展出了 “双向合作”模式, 成立能源投资有限公司,中俄能源资本开始合作。 中国能够学习俄罗斯的先进的技术和经验,同时也能让中国在俄罗斯境内的勘探开发合作打下基础,对于两国的能源政治来说,未来前景光明。

还有 , 与国家石油公司联合经营模式 , 此模式的背景就是因为西方国际石油巨头已经在中亚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合作基础,同时中亚地区因为政治、战争、宗教等因素也是极其不稳定的。中国在中亚各国的石油勘探开发虽然相对稳定,但同时是有隐患的。 如果中国与中亚各国还有俄罗斯的石油公司直接组成战略联盟,就能够规避风险,进行有效的合作。

最后就是“油气-经贸”合作模式, 也就是 “一带一路”。

现如今,中国已经深入发展了 “一带一路” ,这不仅仅是在能源方面可持续发展。中国与各国的合作,在其他方面,比如铁路、公路、航空、电网等互通网络,让资金贸易有了显著发展,同时中国也因为其消费大国的身份,在“一带一路”中有更多的话语权, 保证了能源供应的稳定与持续。

俄罗斯与中东、中亚产油国的利害关系

一、俄罗斯与中东产油国

世界上有五个主要石油开采区:中东、非洲、北美、欧洲(北海和俄罗斯)、亚太。里海有望成为第六大石油开采中心和净出口地区。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国的探明石油储量占世界的75%,从而可以控制能源进口国的石油供应。中东占世界石油储量的65.4%,石油输出组织成员国占世界石油储量的77.6%,上述以外的石油输出国占16.0%。因此,非石油输出组织国家,原苏联境内的石油蕴藏量,特别是里海地区对石油进口国来说,具重要意义。

近几年,由于环保及石油价格等因素,天然气成为人们关注青睐的对象。70%以上的天然气集中在原苏联和中东,已探明的最大的天然气矿区分布于俄罗斯与独联体,伊朗和卡塔尔居第二位和第三位。在管道运输方面,卡塔尔、阿尔及利亚、伊朗和俄罗斯仍然是传统的四强。在液化天然气方面,埃及、阿曼、澳大利亚、马来西亚等国也都列入出口大国。目前,中东地区国家每年出口液化天然气在400亿立方米以上,占全球贸易总量的23%。

俄罗斯无论历史上还是今天都非常善于与周边国家组成联盟。俄罗斯与石油输出国组织在协调价格、增减产等方面保持着紧密的联系,并力求与中东、北非等能源出产国展开全面合作。俄罗斯公司已进入沙特市场并已与沙特签署一项石油和天然气合作的框架协议。两国达成协议:共同控制石油供应,以维持油价。

俄罗斯与卡塔尔这个中东天然气大国也保持紧密联系,卡塔尔的石油储量为152亿桶,天然气储量为11.2万亿立方米,并且在石油输出组织中慎世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双方也已确认了加强双边能源合作的意愿。

伊拉克战后许多俄罗斯石油公司迁移到约旦,约旦是通往以色列、叙利亚、伊拉克和沙特北部的通道,两国希望合作开发伊拉克项目以及建设连接伊拉克和约旦的新管道。

此外,俄罗斯与阿尔及利亚也保持紧密的联系,阿尔及利亚国家石油天然气与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进行了会谈,同意近期签订合作协议,成立一个集团,占据液化天然气市场上的老大的地位。阿尔及利亚天然气储量4.5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八位,最新数据显示该储量可增至8万亿立方米,阿尔及利亚天然气产量有望位居世界第四。阿尔及利亚是向欧洲出口天然气的第二大出口商,俄罗斯则位居第一,欧洲的天然气供应几乎全部依靠俄罗斯、阿尔及利亚和挪威三国。阿尔及利亚与俄罗斯有望组建天然气集团,形成一个与石油输出国组织类似的天然气输出组织。俄罗斯与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这个石油卡特尔正密切合作着。

综上所述,俄罗斯在中东有重大利益,俄罗斯除了与传统国家伊朗外,还与沙特、卡塔尔、阿尔及利亚等国以及石油输出国组织保持紧密联系,保持互动,并与一些国家结盟。美国借反恐之机进入伊拉克,无外乎是为了海湾地区的石油,这严重威胁到俄罗斯在该地区的利益。恢复起来的俄罗斯正在与美国展开能源争霸。

二、中亚与美国能源合作的俄罗斯因素

苏联解体后,中亚成为东西方较量的前沿,俄罗斯视中亚为传统的后院,不容其他国家染指。“9·11”事件后,美国进入中亚,改变了该地区的战略格局,随即美国支持的“颜色革命”席卷了大部分独联体地区。俄罗斯利用手中的石油天然气与美国展开了新一轮能源争霸,中亚成为能源争霸的前沿,为此俄罗斯将加大对中亚地区石油和天然气开发的投资。

中亚与独联体其他国家一样,正在形成自己的能源利益。中亚的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是该核陪地区的能源生产国和出口国,其中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又是过境运输国,俄罗斯为中亚能源出口国提供油气过境运输服务,围绕管道铺设权和利用海上终端站出口油气形成了激烈争夺。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介入其中,与俄罗斯展开了新一轮能源争霸。美国为削弱俄罗斯中亚能源老大地位,修建了世界上最长且“最具政治意义”的油管巴—第—杰石油管道。它连接里海和地中海的巴库(阿塞拜疆)—第比利斯(格鲁吉亚)—杰伊汉(土耳其),该管道的建设目的主要是把阿塞拜疆生产的里海石油通过管道直接运到土耳其的地中海城市杰伊汉,然后直接用船只装运到欧洲和美国。首先,它将成为里海深处的阿塞拜疆和哈萨克斯坦两国重要的一条石油出口路线。巴—第—杰石油管改孝蠢道对于位于管道终点的土耳其来说,也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通过巴—第—杰石油管道的投入运营,土耳其将成为东西石油运输的大通道,控制过境管道会加强其在外高加索和中亚的影响力,在里海石油的外运上成为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巴—第—杰石油管道的最大受益者是美国,它的修建使得美国在中亚获得了一条能够避开俄罗斯的能源输出线路。美国、土耳其、阿塞拜疆、格鲁吉亚均强调该管道的地缘政治意义,它能加强里海国家的独立性,削弱俄罗斯在中亚和外高加索的影响。美国一直积极实施其欧洲能源进口多元化战略,美国提出的跨里海天然气管道计划旨在把土库曼斯坦天然气绕过俄罗斯,直接输入欧洲。

据哈萨克斯坦天然气运输公司称,2008年俄罗斯过境哈萨克斯坦运输本国天然气的总量将超过470亿立方米,中亚国家天然气总量将超过540亿立方米。哈萨克斯坦天然气运输公司成立于2000年,现有输气管超过1.1万千米,年输气量达到1900亿立方米。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表示,哈俄两国在石油天然气领域的合作具有战略意义,这种合作包括哈萨克斯坦石油通过俄罗斯石油管道向国际市场出口以及两国联合加工石油原料。哈萨克斯坦完全赞同过境俄罗斯领土将哈大部分,甚至全部石油输送到海外。2008年哈萨克斯坦共出口石油5230万吨,其中有4200万吨石油是过境俄罗斯领土出口的。两国同时签署了包括共同建立国际铀浓缩中心在内的一系列政府间协议。俄哈石油核子能源合作上台阶,与哈萨克斯坦签署了有关共同建立全球首个国际铀浓缩中心的政府间协议。同时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指出,哈萨克斯坦致力于实现油气出口多向性。土库曼斯坦总统别尔德穆罕默多夫也表示,土库曼斯坦将根据协议按时足量地保证沿里海管道项目所需天然气供应,但这并不意味着土库曼斯坦将放弃参加跨里海管道的建设。

俄罗斯和土库曼斯坦于2003年4月10日签署了25年的天然气领域合作协议。在该协议框架下,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出口公司(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全资子公司)和土库曼斯坦石油天然气公司签署了相应期限的土库曼斯坦天然气长期买卖合同。俄罗斯打算对土库曼斯坦的天然气管道基础设施进行大的投资,在2007年前完成跨越哈萨克斯坦领土运输土库曼斯坦的天然气管道,该管道的工程造价为10亿美元。俄罗斯还准备投资改造土库曼斯坦的天然气管道和建设到哈萨克斯坦边境的天然气管道,估计其工程的造价将在7亿~8亿美元。土库曼斯坦天然气通过经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和俄罗斯的“中亚—中央”天然气管道运输。根据政府间协议,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保证通过俄罗斯领土向乌克兰运送土库曼斯坦天然气。除此以外,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还承担经乌兹别克斯坦和哈萨克斯坦运输土库曼斯坦天然气的任务。俄罗斯和土库曼斯坦合作关系有着良好的基础,双方就位于伊朗相邻的陆架油田达成协议,在德黑兰举行的里海国家首脑峰会上土库曼斯坦表示不允许单方面开采里海石油,与俄罗斯立场一致。另外,俄罗斯还计划投资乌兹别克斯坦石油天然气领域。

围绕里海石油天然气输送管道建设问题,两场“能源峰会”同时落幕: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及乌兹别克斯坦四国就共建中亚规模最大的天然气输送设施达成一致;波兰、乌克兰、立陶宛、格鲁吉亚、阿塞拜疆五国首脑和哈萨克斯坦总统代表在波兰举行的非正式能源峰会,宣布成立能源问题国际工作组。两场“能源峰会”的背后是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的较量。一方面,俄罗斯力图继续掌控中亚能源的流向。中亚-里海地区是极具潜力的能源基地,石油储量高达328亿吨,天然气为18万亿立方米。

推进中亚及独联体国家能源工业的一体化是俄罗斯能源政策中的战略方针,因此俄罗斯利用能源外交紧紧将中亚控制在手里。2007年12月20日,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在莫斯科签署了铺设里海沿岸天然气管道政府间协议,向俄罗斯输送天然气,将进一步增强俄罗斯对中亚天然气出口的控制。这条名为“Pricaspiysky”的新管道将沿里海东岸铺设,把土库曼斯坦和哈萨克斯坦的天然气北上输送至俄罗斯的萨拉托夫地区,年输送能力为200亿立方米。管道使土库曼斯坦的天然气直送俄罗斯,之后进入俄罗斯向欧洲运输网络的输气管道。媒体评论称,这是俄罗斯在该地区能源控制权争夺战中取得的又一胜利,并且再一次确定了欧洲能源出口大国的地位。中亚能源争夺战俄罗斯胜出,俄罗斯期望掌控中亚能源流向达到了目的。

三、中亚与中国能源合作的俄罗斯因素

按能源生产总量计算,中国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居世界第三位,但清洁能源及进口集中于波斯湾地区是中国能源的主要问题。推进石油天然气供应来源的多元化,保证中国能源安全是中国能源外交的主要方向。

中国与中亚有地缘政治关系,环里海大中亚丰富的油气资源为中国石油天然气供应来源的多元化提供了可能。中国非常重视同中亚国家的关系,截至2007年12月31日,中国通过中哈原油管道已累计进口原油653.74万吨,实现贸易值32.25亿美元。2006年中国通过阿拉山口进口原油量首次突破300万吨。

土库曼斯坦天然气的主要买主是俄罗斯、乌克兰和伊朗等。但中国被认为是土库曼斯坦最重要的潜在消费者。2006年4月中土签订了在天然气领域合作的框架性协议。根据协议,从2009年起,在未来的30年内,土库曼斯坦每年将向中国供应30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这一天然气协议实际上仍处在纸面协议阶段,由于价格等问题尚未谈妥,以及管道必借道乌兹别克斯坦和哈萨克斯坦,所以要进入实施阶段还很困难。乌兹别克斯坦支持土库曼斯坦—中国天然气管道项目,这一项协议已于2006年签署。根据协议,土库曼斯坦自2009年起在30年内每年将向中国提供300亿立方米天然气。为向中国输送天然气,建设管道将途经乌兹别克斯坦和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中国在乌兹别克斯坦签署了天然气管道建设原则协议。从土库曼斯坦通向中国的天然气管道应该在2009年1月1日之前竣工,这意味着土库曼斯坦的天然气项目会比俄罗斯提早两年登陆中国市场,从而在客观上形成土俄天然气争夺中国市场的局面。俄罗斯专家认为:鉴于俄土的传统关系和俄罗斯天然气公司在土库曼斯坦的实际影响力,中国要参与土库曼斯坦天然气的开发,必须是在俄罗斯的默许之下才能实现。

中国与中亚国家的油气合作,会冲击到俄罗斯在该地区的利益,鉴于俄在该地区能源垄断局面,必须走中俄战略伙伴下的中亚合作。中国不宜过多依赖中亚能源,应在周旋的同时,坚持石油天然气供应来源的多元化。

四、中亚油气资源国的能源外交

中亚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是能源生产国和出口国,同时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又是过境运输国家,各国经济政治利益不同,导致对外政策不同。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组建了欧亚经济共同体,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组建了中亚经济共同体,而乌兹别克斯坦则与格鲁吉亚、阿塞拜疆、摩尔多瓦建立了古阿姆集团,可谓中亚地区各国既有合作又有冲突。

中亚内陆地区没有出海口,历史上乃至今天都摆脱不了依附于某一大国的命运,中亚作为连接东西方交通乃至能源管道的通道,自身又拥有丰富的油气,备受世界瞩目,更是各大国争夺的焦点。中亚各国目前还没有能力奉行独立自主的能源外交政策。

opec的全称是什么

opec石油输出国组织秘书长会见了俄罗斯代表,双方表示将加强能源合作的全称是Organization of the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

OPEC石油输出国组织秘书长会见了俄罗斯代表,双方表示将加强能源合作,石油输出国组织。是亚、非、拉石油生产国为协调成员国石油政策、反对西方石油垄断资本的剥削和控制而建立的国际组织,1960年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成立。它的宗旨是石油输出国组织秘书长会见了俄罗斯代表,双方表示将加强能源合作:协调和统一成员国石油政策,维持国际石油市场价格稳定,确保石油生产国获得稳定收入。

最高权力机构为成员国大会,由成员信吵国代表团组成,负责制定总政策,执行机构为理事会,日常工作由秘书处负责处理。另设专门机构经济委员会,以协助维持石油价格的稳定。该组织自成立以来,与西方石油垄断资本坚持斗争,在提高石油价格和实行石油工业国有化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现有13个成员国是:阿尔及利亚、安哥拉、刚果、赤道几内亚、加蓬、伊朗、伊拉克、科威特、利比亚、尼日利亚、沙特阿拉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委内瑞拉。总部设在奥地利维也纳。

石油输出国组织是第三前坦灶世界建立最早、影响最大的原料生产国和输出组织。石油是战后世界最主要的能源。战后初期,世界石油的勘探、开采和销售几乎全部控制在慧扮西方石油垄断财团手中。

这个垄断控制的后果是西方发达国家获得超额利润,第三世界主要产油国的经济利益却受到损害。为石油输出国组织秘书长会见了俄罗斯代表,双方表示将加强能源合作了抗衡主要油公司(大多为美资、英资和德资),藉以降低油价和生产者的负担。最初组织只是一个非官方的议价小组藉以减价销售至第三世界国家。

石油输出国组织与中国:

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OPEC)秘书长巴德里(Abdalla Salem el-Badri)称,已经与中国国家发改委副主任陈德铭就中国石油需求、投资和战略石油储备问题进行了讨论。但巴德里拒绝向外界透露双方的会谈内容。

巴德里表示,欧佩克欢迎中国对其成员国石油产业上下游环节的投资。同时,双方还就成员国对中国石油产业的投资进行了讨论。欧佩克成员国对中国石油产业的投资多数集中在下游环节。

关于石油输出国组织秘书长会见了俄罗斯代表,双方表示将加强能源合作的信息  第1张

石油输出国组织秘书长会见了俄罗斯代表,双方表示将加强能源合作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石油输出国组织秘书长会见了俄罗斯代表,双方表示将加强能源合作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海报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s://baikehd.com/news/34113.html

相关推荐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