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 正文

场外衍生品稳定收入增长,对抗周期,构建多元化业务(场外衍生品业务的交易方式有)

今天百科互动给各位分享场外衍生品稳定收入增长,对抗周期,构建多元化业务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场外衍生品业务的交易方式有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本文目录: 1、惊呆!大牛市,这家券商净资产收益率居然不到1%,连续三年!

今天百科互动给各位分享场外衍生品稳定收入增长,对抗周期,构建多元化业务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场外衍生品业务的交易方式有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

惊呆!大牛市,这家券商净资产收益率居然不到1%,连续三年!

净资产 收益 率(ROE)是衡量企业盈利能力的核心指标之一,本文主要通过ROE来探讨证券行业的盈利能力以及未来业务增长空间。

日前,主要上市券商2020年的工作成绩基本出炉,盈利能力还是有所分化,多家颈部券商净资产收益率水平明显领先,头部券商业绩受到“坏账”影响。已经披露2020年报的36家券商,平均ROE为8.01%,中信建投以15.3%的ROE水平一马当先,中金公司、兴业证券、广发证券的ROE水平也超10%。

透过2020年年报披露的战略方向来看,券商行业增厚盈利的来源,正在从传统经纪业务扩散到财富管理、投行、FICC、场外衍生品等多个维度。

2020年ROE平均8.01%明显增长

截至4月22日,已有36家A股上市券商披露2020年年报基本披露完毕,中信证券、国泰君安、华泰证券、招商证券、广发证券、海通证券、中金公司、中信建投、申万宏源、国信证券等主要券商都已发布。

2020年资本市场大发展,券商行业明显受益。36家券商2020年算术平均ROE为8.01%,同比口径2019年、2018年这36家券商ROE分别为5.98%、3.61%,相比前两年的情况,券商ROE水平明显连年增长。并且净利润在2020年明显增长,普遍增速在30%以册散亏上,中位数增速为37.64%。

这其中,此前备受资本市场追捧的中信建证券,果然ROE水平表现出众,以15.3%的ROE目前位居行业首位;其次投行贵族中金公司也有12.02%的ROE在行业排名前列,兴业证券为11.09%,广发证券为10.6%,也都是在主要券商中排名比较靠前的。从净资产来看,这几家券商并不是行业最头部,属于颈部券商。

这几家券商当中,中信建投这几年盈利能力都是在行业前列,2019年ROE为10.56%,也是在行业最前列,2018年6.76%也很靠前;中金公司同样如此,2019年、2018年ROE分别为9.37%、8.85%,也都在行业前面;广发证券这几年也不错,2019年8.55%,2018年也有5.06%。

兴业证券则是经历了2018年的低迷之后,不断发力向前提升,盈利能力已经走出此前股权质押业务爆雷阴影。2018年遭遇爆雷的兴业证券的ROE仅为0.41%,到2019年就上升到5.27%,2020年再大幅提升到11%的水平。

最头部券商的中信证券,2020年的ROE为8.68%;同样是净资产规模比较前面的海通证券、国泰君安、华泰证券等ROE水平也差不多都在8%上下的水平;这几年反倒最头部的券商没能在盈利能力方面表现出最头部特征。

平安证券分析师王维逸表示,2020年券商各项业务全面开花,市场先抑后扬带动交易活跃,投融资热情高涨,资本市场注册制改革推进,股权融资规模大幅增长;基金代销业务业务火热,财富管理也在见成效。从各类业务增长来看,经纪业务和投行业务增速明显高于其他业务。

几个数据可以反映资本市场2020年热情。全年上证综指涨 13.87%,创业板指大涨64.96%;全年A股市场日均成交额达 9072亿元,同比增长62%;两融余额达1.62万亿元,比前一年底增长59%。

光大证券研究所所长助理王一峰表示,不同券商的ROE差异主要体现在经营效率以及杠杆掘并水平两个方面。“ROE高的券商主要由于三个原因,一是受益于权益市场向好,传统的经纪、投行等通道业务收入提升;二是受益于股票市场回暖,自营投资收益提升;三是经营杠杆的进一步提升,主要受两融业务的推动。”

不过,虽然2020年属于大年,券商的ROE水平相较其他金融行业,仍然不高。相比同为金融行业的银行、保险,即使银行业经常受到“坏账预期”的困扰,但还是保持着较高的ROE水平。已经披露2020年报的23家A股上市银行,平均ROE为10.3%;已经发布年报的5家保险公司,平均ROE更是高达14%。

“2020年在资本市场回暖的背景下,行业ROE较19年提升1个百分点以上,位于近四年新高。未来随着资本市场的改州神革的进一步推进以及机构、居民等投资人对于权益配置的增强,券商行业的ROE中枢预计将小幅稳步提升。”王一峰表示。

盈利能力领先券商的

投行+财富管理突出

虽然过去几年券商行业整体的盈利能力ROE水平在不断提升,但行业内部的分化也还是比较明显,即使这几年行情向好,仍有一些券商盈利依然较低。这背后,是不同券商的经营能力,以及业务发展模式的差距。2020年盈利能力强的券商,在投行和财富管理方面表现突出。

与中信建投中金公司等券商保持在同行较强盈利能力的时候,我们也看到中原证券、锦龙股份、华创阳安、国海证券等的ROE这几年却持续低迷。中原证券2018年到2020年连续3年的ROE都低于1%,也就是每年以100元的净资产赚不到1块钱,比买货币基金还低。旗下有中山证券、东莞证券的锦龙股份,2020年的ROE为1.96%,2019年为2.08%,2018年更是为负的5.06%。

落后的券商各有各的问题,领先的券商已经在重要的业务板块优势明显。恰逢注册制推进和资本市场大发展,2020年股权融资业务发展势头迅猛,中信建投、中金公司在投行业务和财富管理方面表现强劲,是ROE领先的重要因素。而最头部的中信证券,虽然在2020年曝出减值大雷,计提信用减值损失高达65.8亿元,但当年仍有544亿的营收和149亿的净利润,ROE还有8%以上。

中信建投证券的投行实力强,赶上注册制风口2020年增速很高。2020年公司投行业务实现收入58.43亿元,同比增长58.99%;公司全年完成股权融资项目68单,主承销金额1618.78亿元,均位居行业第2名。有券商分析师表示,中信建投证券投行项目储备数量丰富,有望借助注册制改革契机进一步释放投行业绩。作为投行贵族,受益于注册制改革深化、中概股赴港上市热潮以及公司自身国际化投行能力,中金公司2020年实现投行业务 手续费 净收入59.6亿元,同比增长40%。

各大券商也都在发力财富管理。中信建投2020年财富管理收入54.39亿元,同比也增长33.07%,其中代理买卖证券业务收入43.4亿元增速54.0%,代理销售金融产品收入5.4亿增速276.4%,公司融资融券余额人民币551.52亿元增速88.34%。在收购中投公司补全零售短板后,中金公司的财富管理业务高速增长。2020年实现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收入46.1亿元,同比增长55%,财富管理业务营业利润18.5亿元,同比增长74%。截至2020年末,客户数量达到369.4万户,客户资产总值达到2.6万亿元。

新商业模式或助推ROE抬升

透过2020年年报披露的战略方向来看,券商行业增厚盈利的来源,正在从传统经纪业务扩散到财富管理、投行、FICC、场外衍生品等多个维度。在业内人士看来,不同的券商在新业务拓展的深度和广度不同,核心竞争能力也不同,龙头券商有望率先跑出。

以财富管理业务为例,其转型的路径正在逐步从传统佣金模式转型为服务佣金模式,而基金投顾将成为财富管理转型的重要抓手。而从去年行业情况来看,经历几年沉淀的财富管理业务正在逐步为券商贡献收入,有望成为未来券商摆脱“看天吃饭”模式的新盈利增长点。

国泰君安基金投顾业务负责人认为,基金投顾服务模式的不断推广,将为国内资产配置服务带来创新性历史机遇。但公募基金投顾不是单一的服务,券商需要为客户提供综合解决方案,公募基金投顾是综合金融解决方案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同时,随着各家机构在信息技术投入的规模逐步放大,金融科技赋能财富管理的优势也逐步显现出来。据年报数据显示,华泰证券官方APP已经发展成为月活超千万的优质客户端,招商证券已通过小程序销售金融产品规模超过17亿元。不少券商通过智能投顾布局为客户提供全生命流程、一键式资产管理配置服务。

日前,花旗将东方证券评级升至“买入评级”,核心理由在于看到了中国资产管理行业的潜在市场。数据显示,中国财富和资产管理行业仍然很不发达,截至2019年底,总资产管理规模仅为86万亿港元,而中国家庭的可投资资产估计达到200万亿港元。内地家庭愈来愈多地利用基金投资增加股市的敞口,对专业财富和资产管理公司的投资建议和资产配置需求也不断增加。

花旗研报指出,以东方财富为代表的互联网券商市值大增长,这是基于渠道等给出的估值,从花旗银行对东方证券给出的买入评级来看,主要依据是“市场或低估了东方证券在财富管理方面的能力”,显然,以东方证券为代表的券商财富管理业务正为上市券商赢得新估值。

与此同时,投行业务的发展也将有望迎来黄金时期,成为券商赚钱收益的重要来源。中金公司指出,创业板注册制试点等资本市场一系列改革,有望使券商股权承销业务实现明显增长;交易机制的放宽以及更多新经济企业的上市有望提振交投活跃度,增厚经纪相关业务收入;科创板的推出及创业板注册制的实施使得一级市场投资退出通道更通畅,券商直投业务以及创投企业有望受益。

此外,包括衍生品业务、FICC等高价值、轻资产的创新业务发展,也将成为未来券商盈利的新增长点。

王一峰指出,受益于资本市场的进一步改革和开放力度的加大,未来券商的业务发展空间广阔。具体而言我们认为未来在海外业务领域、衍生品业务领域以及直投业务等方面可以提升ROE水平。

证券业协会数据显示,2020年,境内证券公司场外金融衍生品业务新增名义本金累计4.76万亿元,累计交易高达11万笔。其中,收益互换2020年累计新增名义本金2.16万亿元,场外期权2020年累计新增名义本金2.6万亿元。

多数业内人士分析指出,衍生品是券商差异化竞争的关键,是提升券商资本金利用效率的工具。做大资产负债表以提升利润中枢,短期来看是券商行业的竞争路径。招商证券衍生投资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场外衍生品业务相对于经纪、投行、投研以及自营等券商传统业务而言,更能满足机构客户的个性化投资以及风险规避的需求,有利于增加券商的机构客户粘性进而丰富券商的收入来源,提高券商的综合服务能力以及综合竞争力。

而在FICC新赛道上,龙头券商也开始跑马圈地、抢占新市场蛋糕。从近期披露的券商融资项目进展看,在资本中介业务发展的同时,FICC业务的市场竞争也已启动。比如红塔证券披露80亿配股预案,其中40亿将发展FICC业务;此前海通已经连续投入超100亿资金投入FICC业务。

华泰证券分析师沈娟指出,FICC业务核心是为机构客户提供跨风险类别的综合金融服务。FICC业务完善券商全产业链,并将串联券商买方和卖方业务,通过拓宽业务边界、发力重资本业务和构筑行业壁垒助力高阶转型。FICC业务顺资本市场大势发展,有望成为国内券商创新业态核心突破口。“券商需加快构筑资本实力、产品创设、交易、投资、风控、科技、业务协同七大核心竞争力,以专业实力逐鹿天下。”

王一峰表示,目前A股券商行业平均估值在1.6倍PB左右,估值处于历史中枢以下的区域,并且未来有资本市场改革、业务进一步对外开放等催化剂,投资的价值相对较高。

记者观察:

券商模式轻重资产的选择

中国基金报记者 张莉

很多人会疑惑,一直被称为“牛市旗手”的券商行业,为什么其盈利能力表现长期无法逃开市场周期性波动的影响。喊了这么多年的行业转型,到底是什么业务在发生变化?

回答这些问题,其实需要从证券行业本身的商业模式来观察。在券商各分支条线业务的盈利表现背后,轻资产业务和重资产业务的不同路径选择,正在深刻影响着行业整体的估值评价和盈利能力。

所谓轻资产业务主要是指依靠券商牌照来实现利润的业务,包括经纪业务、投行业务和资产管理业务等。过去,金融行业的核心商业模式多数被视为“牌照业务”,证券公司借助佣金模式实现市场拓展,更是形成了明显的“靠天吃饭”生意模式。

“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正是券商传统经纪业务周期性表现的生动写照。而从往年的A股行情变化及财务报表上,也不难发现,这一规律也已经成为投资者判断券商股估值空间的重要指标。

在2015年大牛市行情翻篇后,券商机构逐步开始意识到传统佣金模式的利润空间正在变得日渐稀薄。这是因为,牌照管理限制放开,经纪业务的稀缺性不再,导致疯狂的价格战和激烈的行业竞争。

有券商投行人士曾感慨:“哪怕是龙头券商,在投行项目中火拼价格的案例也是比比皆是,这意味传统的轻资产模式背后行业同质化竞争非常严重。这样的项目谁能挣钱?!”

从2010年3月和2013年5月,资本市场试点的融资融券和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让券商开设了新的业务模式,其资产负债表也得以快速扩张,同时盈利模式也开始经历明显的重资产化过程。资本中介和股权投资类业务比重抬升,无疑成为券商模式逐步向“重资产化”转变的印证。

所谓重资产业务是指券商更多的依靠资产负债表的扩张获取利润的业务,如自营、做市、直投以及资本中介业务。中证协公布2020年证券业经营数据显示,2020年度行业实现营收、净利同比分别增长24.41%和27.98%。截至2020年末,行业总资产、净资产同比分别增长22.50%和14.10%。

这一轮券商资产扩张中,资本中介和投资类业务贡献占比快速飙升。比如中信证券公布280亿配股计划中,大部分融资将投入到资本中介等业务。与此同时,国海证券、东兴证券、国联证券先后公布的再融资计划中,也将融资融券等信用交易业务规模抬升作为资本扩张的重要落脚点。

中信证券明确表示:“资本中介业务具有客户广泛、产品丰富、利差稳定、风险可控的特征,是公司近年来重点培育的业务方向”。在业内人士看来,券商目前通过多种方式募集资金,做好资金上的准备,将来有利于提升券商的利润,同时提升业务收入。

与此同时,在注册制改革的深刻影响下,券商竞争IPO项目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投行+直投”模式;同时,围绕 上市公司 需求开展的产业基金、并购基金也成为投行业务外延的方向,这些业务的布局背后也将意味着巨量资金的投入。从当前行业状况看,中信证券、中金公司、中信建投这三家“投行先锋”优势突出,其融资的速度也在逐年加快。

即便是以轻资产运作为业务亮点的东方财富证券,这两年也开始提出了要重视融资融券等重资产业务的战略目标。2020年,其母公司东方财富两度发债融资,累计融资规模达231亿元,其中投入信用交易业务、扩大两融业务等重资产业务的资金高达205亿元。

对于融资原因,东方财富表示,随着东方财富证券业务规模的快速扩张,相较经纪业务规模接近的可比券商,东方财富证券在净资本指标上存在较大差距,同时,资本规模不足的短板又进一步限制了东方财富证券的债务融资能力,导致东方财富证券的业务拓展日益受到资金瓶颈的严重制约。

在重资产化过程中,券商的估值方法也将迎来调整。据国信证券研究分析,重资产业务在提升券商经营杠杆的同时,也拉低了行业ROA水平,整体上体现为ROE弹性的下降。行业适用估值方法由业务模式决定,重资产模式之下,盈利源于资产负债表的扩张,所以净资产的体量基本决定了其盈利能力,券商行业估值将无疑更适用于PB估值法。“较低的估值水平和清晰的公司战略定位,是我们推荐券商板块的主要逻辑。”

此外,参考海外投行的发展历程来看,券商机构杠杆率的抬升和重资产化模式已经成为行业趋势。券商商业模式的逐步重资产化,资本中介业务和机构交易业务逐步发力,意味着未来行业ROE水平将迎来明显的拐点机会,头部券商更是成为资金关注的焦点。

场外衍生品稳定收入增长,对抗周期,构建多元化业务(场外衍生品业务的交易方式有)  第1张

场外衍生品对券商估值的影响

随着机构化趋势不断强化场外衍生品稳定收入增长,对抗周期,构建多元化业务,机构客户需求日益增加,机构业务升级成为券商新赛道。

《证券日报》记者获悉,中证协向各券商发布的《证券公司2022年上半年经营情况分析》显示(以下简称《经营情况分析》),上半年,机构客户证券交易额占比提升至37.02%场外衍生品稳定收入增长,对抗周期,构建多元化业务;同时,场外衍生品业务成为券商营业收入的重要增长点,截至6月末,证券公司场外金融衍生品存续未了结初始名义本金2.21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9.52%。

交易机构化趋势明显

带来多元化业务机会

随着机构投资者占比的不断提升,也为证券行业带来更加多元化的业务机会。《经营情况分析》显示,上半年,机构客户证券交易额占比37.02%,同比提升7.04个百分点,交易机构化趋势明显。

广发证券表示,随着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蓬勃发展,保险资金、银行理财资金、境外资金等专业机构投资者的参与度提升,佣金率下滑压力得到缓解,也带来托管、衍生品、做市交易等多元化的业务机会。

“由于投资品种、投资策略、配置理念、衍生品等业务发展存在差异,在上半年市场波动行情下券商自营业绩进一步分化。同时,市场波动加剧了行业分化,发展客需型资本中介业务成为重要竞争要素。”招商证券非银金融行业首席郑积沙团队表示。

受市场因素影响,自营业务成为上半年拖累证券行业经营业绩的主要因素,全行业实现证券投资收益429.79亿元,同比下降38.53%。不过,部分券商加强非方向性投资策略,开发及运用衍生品金融工具熨平市场波动,增强业绩稳定性。至此,机构业务较强的券商的自营业务收入受市场影响较小,上半年上市券商中有5家自营业务收入实现同比增长。截至6月末,证券行业自营投资规模为5.23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8.68%,其中基金投资规模增幅最大,较上年末增长28.1%至7537.58亿元;债券投资规模占比依然位居首位,为63.84%。

郑积沙团队表示:“随着资本市场机构化进程加速,机构投资者正在成为资本市场主力军,衍生出机构业务的巨大机会。机构业务具备更强的客户黏性和集中度,对业务资质、资本实力、规模优势,以及产品设计、风控系统、机构渠道等提出更高的综合要求,是头部券商稳健提升资本效率和长期ROE的方向。”

场外衍生品业务

成券商营收重要增长点

当前,场外衍生品业务逐渐成为机构业务的重要竞争领域。《经营情况分析》显示,证券公司场外衍生品业务规模延续增长态势,成为证券公司服务客户风险管理及资产配置的重要金融工具,也是证券公司营业收入的重要增长点。截至2022年6月末,证券公司场外金融衍生品存续未了结初始名义本金2.21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9.52%。

“从衍生品市场供需两端来看,未来国内衍生品的种类和规模均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粤开证券研究院首席策略分析师陈梦洁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A股的机构化趋势不断加强,以及投资者风险意识的启陵掘提高,金融衍生品的需求将持续增加。同时,随着投资者需求不断增加,券商产品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加上政策支持,未来衍生品的种类将不断丰富。”

《证券日报》记者梳理半年报发现,上半年,不少上市券商衍生品业务亮点频现,衍生品汪厅类投资较好地悄核抓住市场波动带来的交易机会。例如,国泰君安权益类场外衍生品累计新增名义本金1837.2亿元,同比增长34.6%;期末存续名义本金余额1707.0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1.7%。华泰证券收益互换业务存续合约笔数8087笔,存续规模1295.86亿元,场外期权业务存续合约笔数1902笔,存续规模1363.77亿元。中国银河场外衍生品存量名义本金规模超过600亿元,同比增长约110%。东方证券场外期权交易规模428亿元,同比增长260%,收益互换交易规模97亿元,为去年同期规模的64倍。

作为金融创新业务,上半年,多家券商加速布局,积极打造场外衍生品业务核心能力,发挥业务协同效应,以体系化的服务优势打造机构客户全业务链服务生态。

陈梦洁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场外衍生品稳定收入增长,对抗周期,构建多元化业务我国当前衍生品的规模相较于国外成熟资本市场的规模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并且对于国际顶级投行来说,衍生品业务水平是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大力发展衍生品业务,有利于国内金融机构将来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

场外衍生品资产规模和收入的关系

场外衍生品资产规模与收入之间存在一定的关团掘陵系,这种关系可能是正相关的,也可能是负相关的。一方面塌戚,当场外衍生品资产规模越大时,其相关的收入也会越大。这是因为,随着资产规模的增加,企业可以采取更大规模的投资,从而提高收入。另一方面,当散胡场外衍生品资产规模越大时,其相关收入可能会变小。这是因为较大的资产规模可能会引起投资者的担忧,这会导致投资者减少投资,从而减少收入。总之,场外衍生品资产规模与收入之间的关系可能是正相关的,也可能是负相关的,这取决于多种因素的影响。

2021年我国证券期货市场存续的场外期权产品中,哪种标的占比最大

中证网讯(记者 胡雨)中国证券业协会日前发布《中国证券业发展报告(2022)》(简称《报告》),对场外衍生品、非公开发行公司债券、收益凭证、场外债券投资交易业务等场外证券业务2021年度相关数据进行介绍。截至2021年底,共有8家证券公司具备场外期权业务一级交易商资质,累计91家证券公司报送备案非公开发行公司债券10732只,备案总规模10.67万亿元;2021年全年,证券公司累计发行收益凭证4.41万只,证券基金经营机构场外债券交易现券买入合计111万亿元,卖出合计101万亿元。

8家券商具备场外期权业务一级交易商资质

就场外衍生品业务而言,《报告》显示,证券公司场外衍生品业务采用交易商管理机制,截至2021年底,共8家证券公司具备场外期权业务一级交易商资质,35家证券公司具备场外期权业务二级交易商资质。2021年12月,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证券公司收益互换业务管理办法》,明确场外期权交易商可以开展收益互换业务。

在业务规模方面,《报告》显示,2021年全年共新增场外衍生品交易合计名义本金84038.01亿元,同比增长76.56%。其中新增收益互换交易合计名义本金47727.35亿元;新增场外期权交易合计名义本金36310.66亿元。截至2021年末,未了结的场外衍生品交易合计共存续名义本金20167.17亿元,同比增长57.80%。其中,收益互换交易存续名义本金10260.67亿元,场外期权交易存续名义本金9906.5亿元。

在交易集中度方面,《报告》显示,2021年证券公司场外衍生品新增银神交易集中度(指每月新增交易中名义本金排名前5名的证券公司交易量之和在全市场中的占比)依然维持在较高水平,但相较于2020年整体走势有所降低,且全年月度趋势稳中有降。

在合约标的分布上,主要有A股股指、A股个股、大宗商品和其他标的(包括基金及基金专户、境外股票、境外股指、股指期货、债券、汇率等)。以名义金额计算,截至2021年末,场外期权业务中A股股指占比最高,约为57.33%;收益互换业务中其他标的占比最高,约为57.23%。

《报告》显示,友历从证券公司场外衍生品合约的交易对手情况看,商业银行、私募基金、证券公司及其子公司是场外衍生品市场的主要买方机构。以名义金额统计,截至2021年末,场外期权业务的交易对手方中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及子公司占比较高,分别为54.00%、13.72%;收益互换业务的交易对手方中私募基金、证券公司及子公司占比较高,分别为55.86%、20.08%。

非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累计报送备案逾万只

非公开发行公司债券业务方面,《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末,累计91家证券公司报送备案非公开发行公司债券10732只,备案总规模10.67万亿元。根据中国证监会《公司债券发行与交易管理办法》以及中国证券业协会《非公开发行公司债券备案管理办法》相关规定,承销机构或自行销售的发行人应当在每次发行完成后5个工作日内向中国证券业协会备案。

《报告》显示,2021年非公开发行公司债券共新增备案数量2770只,同比上升20.96%,新增备案规模20820.42亿元,同比上升8.51%。2021年度非公开发行公司债券发行人共涉及17个行业,主要分布于建筑业、综合业和金融业等领域,集中度相对较高。

2021年度3年期以内债券备案规模同比上升,其中1年期以内债券同比增长36.02%;5年以上债券备案规模同比下降22.22%。2021年,非公债持有人类型包括银行理财产品、商业银行(含农信社)、券商资管计划、证券公司及信托计划等。其中,银行理财产品持有金额占比最大,为24.04%。

2021年券商累计发行收益凭证4.41万只

收益凭证发行方面,《报告》显示,2021年全年,中证报价交易报告库(TR)已持续接受113家证券公司备案收益凭证产品,日均备案产品数量约188只。2021年全年,证券公司全年累计发行收益凭证44091只,发行规模10226.49亿元;截至2021年底,存续收益凭证数量为15951只,合计金额4142.24亿元。在发行场所方面锋告亏,在报价系统和证券公司柜台发行的收益凭证分别占发行总量的41.21%和58.79%。

从收益结构情况来看,2021年市场新发行收益凭证中,固定收益型产品规模6539.53亿元,占比为63.95%;浮动收益型产品规模3686.97亿元,占比为36.05%。截至2021年12月末,存续收益凭证主要集中于固定收益型产品,金额为2605.12亿元,占比为62.89%;浮动收益型产品规模1537.12亿元,占比为37.11%。

从发行期限结构情况来看,2021年收益凭证全年新发行的产品期限主要集中在1年以内,合计金额为7039.51亿元,占全年新发行总规模的68.84%;期限一年以上产品金额为3186.97亿元,占全年新发行总规模的31.16%。

从投资者持仓情况来看,截至2021年末,全市场存续的15951只产品共涉及375343个投资者,投资者数量集中在个人投资者,持有规模集中在机构投资者。其中,个人投资者为370006人,数量占比为98.58%,持有规模共705.71亿元,占总存续规模17.04%;机构投资者5337家,持有规模共3436.53亿元,规模占比为82.96%。

2021年场外债券交易现券买入111万亿元

场外债券投资交易业务方面,《报告》显示,证券基金经营机构场外债券投资交易业务涉及债券的现券交易、回购交易、远期交易和借贷交易四大类别。2021年,证券基金经营机构场外债券交易现券买入合计111万亿元,卖出合计101万亿元;新增正回购规模合计430万亿元,新增逆回购规模合计106万亿元;远期交易新增买入465亿元,卖出401亿元;借贷交易新增借入41594亿元,融出180亿元。

从持仓规模来看,截至2021年末,证券基金经营机构债券持仓券面金额26.30万亿元,公允价值26.30万亿元,同比增长19.08%。从持仓债券的品种结构看,2021年证券基金经营机构持仓信用债占比约三分之二,利率债、同业存单、资产支持证券合计占比约三分之一。其中,信用债、资产支持证券持仓占比略呈下降趋势,利率债、同业存单持仓占比略呈上升趋势。

从持仓债券发行场所来看,2021年证券基金经营机构主要持有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债券,占比近四分之三,总体呈上升趋势;持有交易所市场债券约占四分之一,总体呈下降趋势。2021年末,自营/自有资金持仓银行间市场债券比例约为64%,资管/基金产品持仓银行间市场交易债券比例约为75%。

国信证券量化交易平台是公司自己研发的吗

国信证券量化样本:技术硬核+服务全面,着力实现覆盖量化投资全生命周期的产品服务

财联社(深圳,记者 覃泽俊)讯,量化策略逐步成为 A 股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也成为了更多券商机构交易业务的重要发力点。

国信证券在量化服务领域起步较早,经过多年积累与沉淀,国信证券在量化领域形成了一套完善的技术解决方案和综合全面的服务支撑。公司团队在服务客户的过程中不断总结提升,形成了 " 技术硬核、服务全面 " 的国信特色。国信证券服务的量化机构规模近年排名不断上升,正是市场对国信证券在量化服务上持续布局的认可。

国信证券近期接受了财联社专访,核心观点为:

1、2015 年国信证券先发布局,已形成覆盖量化投资全生命周期的产品服务,并在全国 10 余个重点城市组建了专业团队,同时发挥全牌照优势,提供策略实现、融资融券、种子基金、产品代销、资产托管、场外衍生品等全方位服务支撑。

2、公司将 AI 技术和业务场景深度融合,基于全链条视角为客户提供全流程一体化的产品服务。在投资决策层面,公司自主研发了 AI 量化因子产品纯知、AI 投资研究平台;在交易执行层面,推出智能算法引擎,支持 7 种云端智能算法,通过 AI 算法利用历史数据进行参数调优;在风险防范层面,打造实时风险防范系统,做到全流程智能化预警。

3、随着衍生品市场的逐步放开,一方面,主动与量化的融合度越来越深,很多主观策略会借助量化工具去落地;另一方面,许多私募借鉴国外先进的量化投资理念,运用本土化优势,衍生出各种投资策略。

4、近年来优质资产愈发稀缺,量化产品凭借收益稳健、低回撤的特征愈发受到关注,成为居民财富管理所不可或缺的投资品种。量化产品能有效改善个人大类资产配置质量,满足各类投资者资产收益预期。

5、专业的量化个人投资者其实数量比较少,这部分投资者的主要需求是便捷的量化交易系统工具。个人量化客户只需关注策略有效性本身,而快捷的行情、丰富的函数库、准确的回测等,都可以在量化交易系统上实现。

6、量中桥化业务不仅在公司经纪业务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更是拉动其他业务发展的利器。

7、通过打造 GFinD 极速行情,GUTS 极速交易柜台,极速网络环境等,国信证券在确保信息安全的同时,打造低延时极速交易环境。同时,国信证券建设了客户交易行为监控系统,实现全业务异常交易及场外配资的实时监控,并具有分级预警、降速、实时阻断等处置功能,做到事前、事中、事后系统性监控。

8、随着量化市场的迅猛发展,公司通过消化、整合、吸收,形成了覆盖各类量化机构和个人的多层次交易服务体系,为不同层级客户提供精准化、差异化、专业化的产品与服务。公司仍将不断加大研发投入,通过数据驱动,业务与技术深度融合,为量化客户打造快速、强大、齐备的全维度平台与服务,以实现财富成长的智能化。

专访全文如下:

财联社:国信证券在服务量化客户上有哪些独特优势?

国信证券:国信证券在量化服务领域起步较早,作为国内大型综合类券商,公司为客户提供全面优质的金融服务。经过多年积累与沉淀,国信证券在量化领域形成了一套完善的技术解决方案和综合全面的服务支撑。公司团队在服务客户的过程中不断总结提升,形成了 " 技术硬核、服务全面 " 的国信特色,赢得了广大客户的认可和信赖。

在交易技术上,国信证券卖裤猛高度重视金融科技,持续加大 IT 投入,在创新中始终引领,在探索中不断突破,保持着行业领先地位。公司早在五年前就对量化领域先发布局,多点发力不断深耕,已形成覆盖量化投资全生命周期的产品服务,能满足各类客户、各种交易场景的需求。在服务支持上,公司在全国 10 余个重点城市组建了专业的服务团队,快速响应客户需求,从业务到技术形成了一条闭环的服务链,旨在为量化客户提供专业、高效的服务。在综合金融服务上,国信证券充分发挥全牌照优势,为客户提供策略实现、融资融券、种子基金、产品代销、资产托管、场外衍生品等全方位服务支撑。

财联社:国信证券针对量化客户开发了哪些 AI 应用?

国信证券:这几年金融科技发展非常迅速,通过金融科技和财富管理双轮驱动,推动证券公司业务升级,已成为了行业共识。量化投资是 AI 在投资领域的典型应用场景,为了更好地服务量化客户,公司将 AI 技术和业务场景深度融合,基于全链条视角为客户提供全流程一体化的产品服务。在投资决策层面,公司自主研发了 AI 量化因子产品、AI 投资研究平台,让投资决策变得智能化、高效化;在交易执行层面,推出智能算法引擎,支持 7 种云端智能算法,通过 AI 算法利用历史数据进行参数调优,有效降低冲击成本,提高交易效率;在风险防范层面,打造实时风险防范系统,做到全流程智能化预警。国信证券通过充分运用 AI 技术,全面提升各个环节表现,不断探索力求创新,力争成为业内的领头羊。

财联社:国内量化市场呈现哪些趋势?未来市场空间如何?

国信证券:目前,国内量化市场呈现 " 机构化、专业化、多元化 " 发展趋势。由于量化投资对交易系统、专业能力要求较高,机构投资者无论在硬件、技术还是资金实力等方面都有个人所无法匹及的优势,发展迅速,占比不断提高。伴随着机构化进程,量化投资者总体专业度也在不断提升。

一个典型的场景是,国信证券很多客户利用公司提供的策略交易平台,通过机器学习开发交易策略并应用到了实盘。而专业性带来了更加明显的资金聚集效应,优质量化私募扩容提速,百亿级量化私募不断涌现,甚至出现了千亿级的量化巨头。量化策略方面,更新迭代速度加快。早先,量化策略多以 Alpha 策略与套利为主。随着衍生品市场的逐步放开,一方面,主动与量化的融合度越来越深,很多主观策略会借助量化工具去落地;另一方面,许多私募借鉴国外先进的量化投资理念,运用本土化优势,衍生出各种投资策略。

伴随着国内资本市场制度变革与金融工具的不断丰富,量化投资前景广阔。2018 年科创板引入,扩大涨跌幅限制;2019 年沪深交易所新增沪深 300ETF 期权,中金所引入沪深 300 股指期权,进一步丰富对冲工具;2020 年创业板改革交易规则,同时放开首日融资融券,使得量化策略的实现更加灵活。

目前,海外市场 70%-80% 的交易量都是通过程序化交易的方式完成,国内这个数字仅为 20%-30%;国外超过半数的机构管理人是量化管理人,国内量化管理资产占整体私募规模不到 10%。未来空间仍然十分巨大。同时,近年来优质资产愈发稀缺,量化产品凭借收益稳健、低回撤的特征愈发受到关注,成为居民财富管理所不可或缺的投资品种。量化策略中市场中性策略能规避市场风险,追求绝对收益;指数增强策略可以在追踪指数的基础上结合主动管理,获得超额收益;还有 CTA 策略,投资于商品市场,与传统股票市场相关性较低……这些量化产品能有效改善个人大类资产配置质量,满足各类投资者资产收益预期。

财联社:如何看待个人量化交易业务在国内的起步?

国信证券:目前,国内个人量化业务仍整体处于起步阶段。专业的量化个人投资者其实数量比较少,这部分投资者的主要需求是便捷的量化交易系统工具。他只需关注策略有效性本身,而快捷的行情、丰富的函数库、准确的回测等,都可以在量化交易系统上实现。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现在也愈发注重交易的理性及计划性。针对这部分群体,国信证券将高门槛的量化交易普惠化、简单化,将成熟的交易模式、策略思路开发成简单易用的交易工具,如条件单、智能盯盘、智能选股等等。

财联社:量化客户目前给国信证券的收入贡献度如何?量化客户是否能转化拉动其他业务的发展?

国信证券:目前国信证券量化业务在经纪业务中交易份额占比较高,有效提升了公司交易市场份额,连续多年国信证券年股基交易金额逾万亿。

量化业务不仅在公司经纪业务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更是拉动其他业务发展的利器。一方面,量化类客户对交易工具和品种有较高需求,通过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不断提升技术实力与产品服务水平,在促进经纪业务发展的同时,也进一步促进了衍生品、对冲工具、资产托管等各项业务的发展。另一方面,在业务开展过程中,公司也挖掘了一批优秀的私募管理人,为高净值客户提供丰富优质的量化产品,有利于推动公司财富管理业务的发展;再次,通过多年服务量化客户积累的经验,引进吸收国外先进技术,打造交易硬实力,为公司吸引了众多 QFII 等外资客户,进一步促进公司海外业务的发展;最后,通过多年的技术积累,提升了公司整体的 IT 能力,带动公司资管、自营、固收等多项业务的协同发展。

财联社:量化交易是 " 拼军备 "、" 拼战术 " 的专业导向市场,国信证券在 IT 技术和交易策略上有哪些 " 硬核 " 武器?

国信证券:秉承技术领先战略,国信证券早在 2015 年就进行前瞻性布局,深耕技术交易领域,根据不同类型客户,构建多层次量化交易服务体系,为各类交易型客户提供全方位交易工具。

行情系统方面,推出 GFinD 极速行情系统,基于 FPGA 硬件解码,具备高性能、高容量、低时延、高可靠等多重优势,全链路时延不超过 900 纳秒,相比传统软件系统性能提升 1000 倍。

柜台系统方面,打造新一代 GUTS 极速交易柜台系统,采用新一代分布式架构、CPU 缓存,实测该柜台系统在 3 万笔每秒吞吐下,穿透时延约为 10 微秒,支持委托笔数高达 1000 万笔 / 天,相比市面主流柜台系统,速度提升 30 多倍。

此外,公司于 2015 年推出高级订单系统,在行业内率先建立券商交易中台服务。打造全品种轻型策略引擎,提供 16 种高级订单,降低交易门槛。同时面向有批量建仓、组合调仓、智能拆单、增减持等需求的客户,打造智能算法引擎,支持 7 大云端智能算法,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智能挂撤单、参数优化和风控。

策略系统方面,为不同交易者提供多种选择。面向成熟量化机构,公司独立自主研发,推出云核策略托管平台,提供高仿真策略交易、低延迟实盘交易、高速行情等服务,为专业投资者提供极速稳定的交易平台;面向初创私募与量化策略爱好者,打造支持全品种交易的国信 iQuant 策略交易平台,基于 Python 编程,扩展友好,具备高速行情、精准回测、算法交易、完备风控等多重功能,轻松实现交易的 " 科学决策 " 与 " 精准执行 "。

配套上述系统,公司在网络环境建设上加大投入,深挖交易链路每个环节,对网络部署和硬件设备进行全面优化,在确保信息系统安全的同时,打造低延迟极速交易环境。

最后,在风险控制措施方面,国信证券严格执行适当性管理,加强异常行为监控,认真做好技术系统安全防护。国信证券建设了客户交易行为监控系统,系统内置配资监控模型和异常交易监控模型,实现全业务异常交易及场外配资的实时监控,并具有分级预警、降速、实时阻断等处置功能,做到事前、事中、事后系统性监控。

财联社:随着市场机构化程度的加深,量化产品的崛起正成为不可阻挡的方向,国信证券在量化服务体系上是如何规划的?

国信证券:国信证券在量化服务领域深耕多年、勇于探索,始终走在行业发展的前列。随着量化市场的迅猛发展,公司通过消化、整合、吸收,形成了覆盖各类量化机构和个人的多层次交易服务体系,为不同层级客户提供精准化、差异化、专业化的产品与服务。

针对成熟量化私募,全面优化行情、柜台与交易链路,提供端到端、全链路、超低时延的交易服务解决方案,充分满足客户对交易速度和系统稳定性的极致需求。公司自主研发云核策略托管平台,为投资者在托管机房提供极速的策略执行环境,满足专业客户对速度与稳定性的需求。

针对初创型私募和量化策略爱好者,提供 iQuant 全品种的策略交易平台,便捷实现交易想法。同时,在策略实盘之前,可在公司提供的高度模拟交易所撮合环境验证策略,减少试错成本。

针对活跃个人客户,提供智能条件单等简单易用的智能化、自动化交易工具,将原本高门槛的策略投资简易化、工具化,帮助投资者科学、理性地做出投资决策。

未来,公司仍将不断加大研发投入,通过数据驱动,业务与技术深度融合,为量化客户打造快速、强大、齐备的全维度平台与服务,以实现财富成长的智能化,确保行业领先地位。

华泰证券280亿配股引监管发声,券商频频大手笔融资为哪般

继2018年在二级市场募资142.1亿元之后,时隔4年,华泰证券(601688.SH)再一次出手募资。不同的是,金额几乎翻了一倍。

2022年最后一个交易日(12月30日)晚间,华泰证券公司拟按照每10股配售3股的比例向全体A股股东配售股份,募资不超280亿元,所募资金全部用于补充公司资本金和营运资金。该募资规模与2021年中信证券并列,达到A股券商配股之最。

2023年1月3日,华泰证券低开逾6%,盘中跌幅一度超过8%,截至收盘报11.89元/股,下跌6.67%。不只是华泰证券,2022年以来,上市券商融资步伐加速,已有包括中信证券、兴业证券等在内共计8家上市券商完成再融资,且其中多家通过配股实现再融资。

面对头部券商的派知大额“补血”,证监会表示,作为已上市的证券公司,更应该为市场树立标杆,提高公司治理质效,结合股东回报和价值创造能力、自身经营状况、市场发展战略等合理确定融资计划及方式,董事会和股东大会要统筹平衡,审慎决策,切实维护各类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

“顶配”280亿元融资计划

2022年12月30日盘后,华泰证券发布了配股发行预案。预案显示,公司拟按照每10股配售3股的比例向A股、H股股东公开配售新股,募集资金规模不超过280亿元。

若以2022年9月30日的总股本90.76亿股测算,本次发行完成后,华泰证券总股本将增加至117.98亿股。根据以上假设测算,在不考虑募集资金使用效益的前提下,发行完成后华泰证券2023年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较发行前将有所下降。

具体计算,倘若2023年归属于华泰证券母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较2022年增长10%,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收益从1.1876元/股下降至1.0314元/股,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稀释收益从1.1603元/股下降至1.0076元/股。倘若2023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较2022年下降10%,则上述两组数据分别从0.961元/股下降至0.8346元/股,从0.9337元/股下降至0.8108元/股。

华泰证券表示,此次募资将全部用于补充公司资本金和营运资金,以提升公司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除不超过20亿元用于补充其他运营资金外,主要用途为四大方面:不超过100亿元拟用于发展资本中介业务;不超过80亿元拟用于扩大投资交易业务规模;不超过50亿元拟用于增加对子公司的投入;不超过30亿元拟用于加强信息技术和内容运营建设。

值得注意的是,在公布融资方案后的首个交易日,华泰证券股价大幅下挫,而这一现象也曾在多个券商身上发生。

比如东方证券在2022年4月17日公告配股消息后,4月18日A股股价开盘即跳空下跌,直至跌停。几乎同一时间段,兴业证券配股事项获证监会审核通过,兴业证券股价也在次日跳空下跌了7.89%。

2021年2月26日,中信证券发布公告,公司拟向A股与H股股东,以每10股配不超1.5股,募资不超280亿元,成为A股史上最高募资规模。或尘氏消许是为了增强股东信心,在发布配股预案的同时,中信证券还发布了2021~2023年股东回报规划,称将尽可能保证每年利润分配规模不低于当年实现的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的20%。然而,市场反应却并不买账,公布消息后的第一个交易日(2021年3月1日),中信证券A股报收25.62元,跌幅接近6%,全月跌幅达到12.33%。

某券商非银分析师对记者表示,券商宣布配股后股价大跌时常发生,且在市场大幅震荡时尤甚。“投资者会考虑到,可能会出现原有股东不愿意继续配股的情况,而不配股就核悉意味着手中股权被稀释,亏钱还不如卖出。市场行情不好,卖出的股东多了,股价自然下跌。而投资者有这样的悲观预期,连锁反应就是越跌越多。”

券商缘何接连融资

2022年以来,券商再融资持续提速,仅上半年就有多家公司开启了配股募资之路。

2022年1月底,中信证券A股配股成功实施,募资总额为223.96亿元,创下A股市场证券行业配股融资规模的新高。当年4月,东方证券也表示A股配股事项落地在即,拟募资不超过143.33亿元,年底前成功募集127.15亿元。而后,兴业证券也拟通过配股募资规模拟不超140亿元,最终达成100.84亿元。2022年4月12日,财通证券也完成了A股配股发行,募资额为71.72亿元。2022年9月,中金公司公布配股预案,拟以“10配3”的比例配股8.77亿股,预计募集资金270亿元。

除配股外,2022年还有上市券商通过定向增发、可转债等方式完成再融资。比如国金证券、长城证券通过定向增发的方式,分别募集资金58.17亿元和76.16亿元;中国银河、浙商证券完成可转债发行,发行金额分别达到78亿元、70亿元。就在2022年12月26日,财达证券也发布了上市后的首个再融资公告,拟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的数量不超过9亿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50亿元。

在股市震荡的当下,券商缘何顶着股价下跌的风险接连发起再融资?或许,可以从财报上找到一些答案。

以华泰证券为例,2019年营业总收入248.6亿元,同比增长50.35%;2020年的营业总收入是314.4亿元,同比增长26.47%;2021年的营业总收入是379.1亿元,同比增长20.55%。不难发现,虽然同比连年增长,但相对增速却在下跌。

不仅如此,从指标上看,华泰证券已有多项数据接近监管线。截至2022年中,华泰证券资本杠杆率15.21%,接近监管预警标准的9.6%;流动性覆盖率142.18%、净稳定资金率131.44%,均接近监管预警标准的120%。同期,公司两融业务余额1158.7亿元,市场份额7.23%,排行业第2名;公司收益互换业务存续规模1295.86亿元,同比增长86.53%;场外期权存续规模1363.77亿元,同比增长206.75%。

最新的三季报显示,公司营业收入为236.18亿元,同比下跌12.22%;归母净利润为78.21亿元,同比下降29.21%。分业务来看,前三季度经纪业务收入为53亿元,同比下跌11%;公司的信用和自营业务收入分别为21亿元、44亿元,同比减少31%、54%;自营业务收入为3亿元,同比减少88%。

华泰证券的业绩难题不是个例,从整体券商行业来看,2022年前三季度,41家上市券商共计实现营业收入3710.4亿元,同比下滑21%,归母净利润1021.2亿元,同比下滑31.2%;合计年化ROE为6.2%,同比下降3.9%。在此背景下,上市券商积极补充资本,无疑是在为拓展未来发展,提升ROE做好打算。

从募集资金用途来看,近年来券商融资多为满足重资产业务的资本金需求,两融等资本中介、证券及衍生品交易业务、增资子公司、补充运营资金等是最主要的募集资金投向。

国泰君安表示,预计华泰证券再融资完成后将大大缓解风险控制指标压力,助推资本中介与客需型机构业务发展,从而快速恢复乃至进一步提振盈利能力。

平安证券表示,近年来上市券商密集再融资,叠加财务杠杆提升,共同助力券商资产负债表扩张,同时资本市场制度建设逐步完善,场外衍生品、股票做市、注册制跟投等改革逐步落地,券商用表途径趋于多元化,有助于平滑投资业绩波动、撬动更高杠杆、提升ROE水平。

信达证券也表示,部分券商资本杠杆率持续下行,当前阶段券商资本扩充将有利于未来一阶段的扩表进展,持续发力资金类业务以提升ROE。

场外衍生品稳定收入增长,对抗周期,构建多元化业务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场外衍生品业务的交易方式有、场外衍生品稳定收入增长,对抗周期,构建多元化业务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海报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s://baikehd.com/news/35304.html

相关推荐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