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 正文

关于TSMCQ1公司的净利润超过预期,但疲软的需求仍将“拖后腿”的信息

本篇文章百科互动给大家谈谈TSMCQ1公司的净利润超过预期,但疲软的需求仍将“拖后腿”,以及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 1、Meta二季度迎来首次营收同比下滑,净利同比下滑36%

本篇文章百科互动给大家谈谈TSMCQ1公司的净利润超过预期,但疲软的需求仍将“拖后腿”,以及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

Meta二季度迎来首次营收同比下滑,净利同比下滑36%

Meta二季度迎来首次营收同比下滑,净利同比下滑36%

Meta二季度迎来首次营收同比下滑,净利同比下滑36%。由于各种各样的经济压力,市场营销人员的支出都在减少,这使得Meta和其他同行广告商不得不为了更少的预算而竞争。Meta二季度迎来首次营收同比下滑,净利同比下滑36%。

Meta二季度迎来首次营收同比下滑,净利同比下滑36%1

当地时间7月27日,Facebook母公司Meta(META,股价169.58美元,市值4589.38亿美元)公布了截至6月30日的2022年第二季度财报。财报显示,Meta第二季度营收约288亿美元,同岁枝比下降1%,为该公司有史以来首次出现季度营收同比下滑;净利润约67亿美元,同比下滑36%;摊薄后每股收益为2.46美元,同比下滑32%。

由于第二季度营收和净利润下滑幅度均超出分析师预期,收涨近6.6%的Meta股价在盘后交易中下跌4.53%。

Meta的核心业务线上广告收入出现下滑是其营收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受通货膨胀等因素的影响,广告商开始削减广告支出,这导致各社交媒体平台都开始面临在线广告销售的压力。

根据该公司最新财报,二季度广告收入281.5亿美元,同比下降1.5%,为去年一季度以来最低水平,也低于分析师预期的285.3亿美元。

同时,Meta创始人兼首席执埋迅行官马克·扎克伯格的“元宇宙”愿景也给Meta带来了不小的负担。包括AR(增强现实)和VR(虚拟现实)相关硬件、软件和内容在内的元宇宙相关业务“现实实验室” (Reality Labs)收入4.52亿美元,为去年二季度以来最近四个季度最低水平,同比增长48.2%,当季亏损28亿美元,第一季度亏损29.6亿美元。

好消息是Facebook的重要用户指标——日活用户数在二季度出现了增长。该季度Facebook的日活用户数为19.7亿,高于市场预期的19.6亿,连续两季环比增长,同比增长3%。在2021年第四季度,Facebook史上首次报告了用户数量出现下降,引发市场担忧。

当前的经济疲软让Meta对于其未来业绩前景持谨慎态度。Meta预计,三季度公司总体营业收入料将在260亿~285亿美元,相当于同比下降0.79%~8%。Meta还预计,三季度“现实实验室”收入会低于二季度水平。

Meta首席财务官David Wehner表示,公司在整个第二季度经历的广告需求疲软趋势还将继续持续,这是由更广泛的宏观经济不确定性推动的。

在公布财报的同时,Meta同时公布了高管层的人事变动。从今年11月1日起,现任首席财务官Wehner将担任Meta的首位首席战略官,负责公司的战略和企业发展。现任财务副总Susan Li将升任首席财务官。

财报显示,截至二季度末,Meta员工总人数8.3553万人,高于市场预期的8.0188万人,较二季度增加了5700多人。不过,从最新消息看,三季度Meta新增员工人数可能大幅下降。

Wehner提到,考虑到经营环境面临更大的挑战,Meta已经降低了今年的招聘和总体费用增长计划规模。Wehner表示,Meta预计,2022年全年总费用将在850亿~880亿美元,低于此前公司预期的`870亿~920亿美元。

本季度中,Meta已宣布将放慢招聘步伐。在6月末的一次例行员工问答会议中,Meta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扎克伯格明确表示,受经济形势和业务压力影响,公司将放缓招聘节奏,并将2022年工程师的招聘规模由此前的10000名削减至6000~7000名。

Meta二季度迎来首次营收同比下滑,净利同比下滑36%2

7月28日,Meta Platforms(FB.US)公布了二季度财报。由于广告业务收入下滑,二季度有史以来首次录乎液敏得营收下滑。公司二季度营收288.22亿美元,同比下降1%,市场预期289.4亿美元。净利润为66.87亿美元,同比下降36%。摊薄后每股收益为2.46美元,同比下降32%,市场预期2.52美元。

二季度包括Facebook、Ins、Messenger、WhatsApp在内的应用家族(Family of Apps)收入283.7亿美元,上年同期为287.72亿美元;其中广告收入为281.52亿美元,上年同期为285.8亿美元。应用家族营业利润111.64亿美元,现实研究室运营亏损28.06亿美元。

公司二季度家庭每日活跃人数(DAP)为28.8亿,同比增长4%,市场预期29.1亿。每日活跃用户(DAU)19.7亿,同比增长3%,市场预期19.6亿;每月活跃用户(MAU)29.3亿,同比增长1%,市场预期为29.4亿。每用户平均收入为9.82美元,市场预期为9.83美元。

该公司的广告业务遇到了一些障碍。由于各种各样的经济压力,市场营销人员的支出都在减少,这使得Meta和其他同行广告商不得不为了更少的预算而竞争。苹果的隐私条款降低了Facebook和Ins上广告的效果。与此同时,为了与TikTok竞争,社交网络一直在向更多用户展示短视频,这是广告商仍在适应的一种形式。但Meta并没有从这种渠道中赚到很多钱。

Facebook公布令人不安的业绩之前,其竞争对手Snap(SNAP.US)和推特(TWTR.US)上周也开始了一种趋势。这两家公司都公布了令人失望的第二季度数据,高管们指出,经济和移动平台的挑战已经渗透到在线广告市场。不过,广告支出的放缓对一些Meta竞争对手的打击不同。Alphabet(GOOG.US)旗下谷歌的广告销售额出现增长,尤其是在营销人员为直效广告付费的搜索广告领域。

Meta正在经历一段巨大的变革时期,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试图动员他的员工更加努力地工作,以留住用户,吸引年轻人,并防止他们迁移到字节跳动旗下国际版抖音TikTok。

Meta在其应用程序中加入了更多Reels——受TikTok启发的短视频,并开始付费让创作者发布这些视频。该公司还对社交应用的算法进行了重大调整,专注于向人们展示他们不关注的新类型内容。尽管Facebook对Reels进行了投资,但该产品产生收入的效率不如Ins Stories等。

为了应对这种不确定性,Facebook试图通过放慢招聘速度和专注于更少的优先事项来控制成本,比如开发短视频策略和算法推荐引擎。该公司仍在投资元宇宙,扎克伯格认为人们最终将通过这个沉浸式虚拟现实世界工作、购物和交流。

Reality Labs部门将投入巨额资金,该部门负责开发元宇宙以及相关的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该部门在第二季度实现了4.52亿美元的销售额,但录得亏损28亿美元。Meta预计该部门第三季度的收入将低于第二季度。本周早些时候,Meta公司将Quest 2 VR 头盔的价格提高了100美元,理由是生产和运输成本上升。

虽然Meta目前是销售VR 头盔的领头羊,但与移动广告相比,这个市场仍然很小。随着该公司继续将元宇宙作为其企业品牌重塑的一部分,它也在销售和营销方面投入了更多的资金。今年第二季度,这些成本同比增长10%,达到36亿美元。

展望未来,Meta预计2022年的总支出为850亿至880亿美元,低于之前的870亿至920亿美元的预期,原因是裁员和其他支出减少。Meta还预计三季度为266亿至285亿美元,不及华尔街预期303.8亿美元。该公司声明称:“这一前景反映出,我们在整个第二季度经历的广告需求疲弱环境仍在延续,我们认为,这是受更广泛的经济不确定性推动的。”

截至发稿,Meta美股盘后跌4.53%,报161.89美元。

Meta二季度迎来首次营收同比下滑,净利同比下滑36%3

Meta上一季度业绩不及预期,上市以来营收同比首次下滑,净利连续三季度下降。

美东时间7月27日盘后,Facebook母公司Meta Platforms(Nasdaq:META,以下简称Meta)发布2022年第二季度财报,营收下降1%至288.22亿美元,为公司史上首次营收同比下滑。略低于华尔街预期的 289 亿美元;净利润为66.87亿美元,同比大幅下降36%,净利润出现连续三个季度下滑;每股收益(EPS)2.46美元,同比下降36%,低于分析师预期的2.59美元。

Meta表示,本季度业绩不及预期,是受到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性,以及短视频应用TikTok竞争的影响。

Meta首席运营官谢丽尔·桑德伯格(Sheryl Sandberg)表示,俄乌、疫情等宏观因素仍在影响公司。同时,通货膨胀和经济衰退的不确定性也带来了新的挑战。

广告收入逊色,广告需求疲软还将继续

Facebook日活跃用户(DAU)是Meta本季度业绩的唯一亮点,同比增长3%至19.7亿,并未如分析师预期的下降;月活跃用户(MAU)为29.3亿,同比增长1%。

Meta的主要收入来源应用家族(Family of Apps),包括Facebook、Ins、Messenger、WhatsApp和其他服务等,实现收入283.7亿美元,同比下降1.4%。

Meta CEO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在电话会议上表示,短视频应用Reels的年收入已达到10亿美元。尽管公司对Reels投入大量投资,但其创收效率仍然不如Ins Stories等产品。

核心业务广告在本季度的营收为281.52亿美元,同比下降1.5%。衡量向用户展示广告数量的广告展现量(Ad impressions)增长15%,与第一季度持平,当季单位广告价格下滑14%。

财报显示,Meta对第三季度的业绩作出指引,预计总营收在260亿到285亿美元。其首席财务官戴夫·韦纳(Dave Wehner)表示,这一预测说明广告需求疲软还将继续,而广告需求疲软是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性所致。

元宇宙部门持续“烧钱”,控制成本放缓招聘

元宇宙部门现实实验室(Reality Labs)仍未实现盈利。这是Meta第三次公开现实实验室的业绩情况,本季度该部门实现营收4.52亿美元,同比增长48.2%,但亏损额达28.02亿美元。该部门在第一季度亏损29.6亿美元,2021年全年亏损102亿美元。

Meta 表示,预计现实实验室第三季度的收入将会低于本季度收入。

据《纽约时报》,Meta表示今年将投资约100亿美元研发元宇宙相关技术,这一数据是其2014年收购Oculus VR花费金额的5倍左右,2012年收购Ins花费金额的10倍。

就在财报发布的前一天,Meta还将Meta Quest 2头显的价格上调100美元,理由是生产和运输成本上升。

Meta表示,员工人数比去年同期增加了32%,达到近8.4万人。但和许多科技公司一样,Meta也在计划放缓招聘。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扎克伯格于7月1日表示,随着用户数量和广告收入增长放缓,公司正面临近期历史上最严重的经济衰退之一,因此Meta将2022年的招聘目标从最初招聘约10000名新工程师的计划下调至约6000-7000名。 7月11日,《华尔街日报》报道称Meta要求经理清退表现最差的员工,以此控制成本。

扎克伯格表示,目前经济正处于低迷期,这会影响公司的广告收入,因此必须减缓招聘、缩小团队规模,将资金用于其他地方。

“难以预测低迷的经济会持续多久,目前的形势似乎比一个季度刚糟糕。”他表示,未来公司将专注于长期投资,包括“发现引擎”、Reels、广告设施和元宇宙等领域。

扎克伯格还称,“元宇宙能带给我们更深层次的社交体验,无论我们身在何处、在做什么——无论是在玩游戏还在工作,只需要进入元宇宙平台,就能跟朋友交流,或进行项目合作。目前我们还面临着技术和产品上的限制,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类平台将释放数千亿美元的潜力。”

截至7月27日美股收盘,Meta收涨6.55%,报收169.58美元,盘后跌逾4%。

半导体国产替代空间巨大,如何挖掘机会?

众所周知,这两年因为中兴、华为事件,所以国产半导体国产替代被大家喊得越来越凶。当然事实也确实是如此,毕竟半导体是目前 科技 领域最不可或缺的高 科技 ,一旦被人卡脖子,只有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不被人卡脖子,那么国产替代的机会在哪里?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

一、从技术难度低的先发展起,比如封测

我们知道半导体尤其是大家常说的芯片,有三个主要流程,分别是封测、制造、设计。其中封测的门槛最低,国内也表现较好。

所以我认为国产替代,首先是从封测开始,因为门槛低,同时封测属于相对来讲劳动密集型的,这样国内是有优势的,另外大陆也有封测三强,台湾日月光更是全球第一封测企业。

二、再发展制造业,这个是基础

而在封测之后,再要发展制造业,毕竟制造业都是基础,目前国内技术最落后的,其实说起来还是制造,像封测、设计领域其实较之国际水平,并不差,但制造就差多了。

以台积电为例,目前已经进入7nm,今年会是5nm,但中芯国际才14nm,离5nm至少3-5年吧,并且台积电还在进步,3-5年之后,中芯国际肯定追不上,只能达到台积电现在的水平。

而设计领域是目前国内企业最多的,毕竟设计门槛说高不高,说低不低,在使用ARM、RISC-V等构架之后,设计门槛低多了,再加上投入也少,直接设计出来交给代工企业来生产,这就行了。

所以总体来看,半导体国产替代其实各个环节都是机会,毕竟目前在所有领域都是较为落后的,甚至上下游的材料,设备方面都落后,所有的企业在任何领域,有扎实的基础,都会迎来大发展的。

半导体行业在2019年日子并不好过,整个行业的公司业绩都不太好,严重依赖半导体行业的韩国人均GDP还出现了下降,半导体需求低迷,各类芯片出货量大幅下降,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都受到了明显的影响。

但随幐5G时代的加速到来,将成为半导体行业拐点的催化剂,5G网络需要全产业链的支撑,包括5G基站、高速PCB以及相关的元器件,5G建设期大概三至五年,会首先带来相关行业的需求复苏。而由5G带来的技术升级,对相关新应用的的驱动,将会带来半导体行业的拐点。

未来几年,半导体行业将会重新进来景气周期,在这个过程中,整个产业链都有望获得复苏,从而带来预期差修复机会,对各喊改细分行业的龙头公司来说,更有可能分享到行业增长的红利,从而带来业绩驱动和估值提升的双重利多预期。

挖掘半导体行业的机会,主要从这几个角度来思考:

第一,是芯片设计行业,芯片设计行业属于芯片产业链中的高附加值部分,包括高通、华为海思、三星、ARM、英特尔等公司,主要就是抢占了芯片设计制高点,通过积累的技术专利,最大化获得行业红利。在A股上市公司中,也有部分芯片设计公司,虽然不能与国际 科技 巨头抗衡,但在各自的细分领域具有明显的垄断优势。

第二,是国产化替代,虽然国内有些半导体公司,实力和美国先进公司尚有一定差距,但从游腔过去几年的情况来看,未来半导体行业将会全面推行国产化替代,只有这样,才不会被西方国家掐脖子,这为很多具有竞争力的国内芯片公司提供了非常好的市场机会,比如在视频芯片方面,国产SOC芯片公司可以很好的替代美国英伟达的芯片。

第三,需补短板的环节,在半导体行业,我们目前在芯片设计方面已经有了海思等实力强大的公司,但在生产环节则不具优势,目前最具竞争力的是中芯国际,已经可以量产14nm制程的芯片,但更高技术的晶圆代工则需要借助于荷兰ASML的光刻机。未来我国将会投入更多技术和资金进行扶持,所以在光刻机方面有研发的公司,有预期支撑。

第四,优势环节公司,虽然在半导体产业链中,我国目前依然有些环节需继续追赶,但也有优势环节。比如说半导体封装行业,我国上市公司中有几家公司都在全球十大封测之列,虽然封测行业的毛利率和净利率都不高,但它是半导体最终成品的必须环节,这些公司具有很高的市场份额,一旦行业复苏,会明显受益。

从这四个方面入手,寻找行业中盈利能力最强、市占率最高、且一直在持续对开发进行投入的公司,这些公司将会进一步巩固自身在行业中的地位,在新一轮半导体行业上升周期中,业绩将会出现明显的郑磨判改善,会获得半导体行业复苏和全面国产化带来的机会。

去年美国抵制华为事件,以及后来中美贸易战,国内集成电路产业“缺芯少魂”现状日益明显!其实早在2014年6月,国务院印发《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部署充分发挥国内市场优势,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激发企业活力和创造力,带动产业链协同可持续发展,加快追赶和超越的步伐,努力实现集成电路产业跨越式发展。随着近几年政策支持力度加大,集成电路,以及国产芯片发也势如破竹!今年1月中旬,中芯国际14nm生产线正式投产,提前一年实现量产,12nm亦开始客户导入。据中芯国际官网报道,中芯南方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已于2019年第三季度成功量产第一代14纳米FinFET工艺,这是国内第一条14nm工艺生产线,成为中国内地最先进的集成电路生产基地。据悉,中芯国际从2015年开始研发14nm,目前良品率已经达到95%,意味着提前一年《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完成了重要发展目标。

现状:中国连续多年成为全球最大的集成电路市场,占全球市场的需求比例逐年增加,2014年超过了全球市场的一半,2017年达到了全球市场的56.2%。集成电路是中国最大的单一进口商品,从2013年起连续第六年超过2000亿美元,2018年更是突破3000亿美元,是价值最高的进口商品。不仅如此,世界排名前20的集成电路企业中,三分之一的企业超50%的业绩来自中国,三分之二的企业30%的业绩来自中国,因此中国对全球大多数集成电路企业来说也是无可替代的重要市场,可见半导体国产替代空间巨大!

下面一张是国信证券半导体产业图可供挖掘:

在半导体行业当中,目前我们最有可能成长为国际主流的就是半导体封测行业,因为它最接近制造业的特征,需要大规模投资和大量的设备,土地,资金,我国在这些方面最有优势。在技术方面,半导体封测的技术发展不如半导体设计行业那么快,设备可以快速采购和研发升级,容易在庞大的国内市场需求下扩大生产规模和市场占有率,所以,聚焦我国已经具有庞大生产基础和市场基础的半导体封测行业,可能该行业能够最快速的产生类似台积电一样的世界一流企业,中芯国际,长电国际是目前的市场龙头企业,也最有发展潜力!

我国封测业未来展望,高级封测终将成为主流

近几年的海外并购让中国封测企业快速崛起,获得了技术、市场并弥补了一些结构性的缺陷。但是封测行业马太效应明显,海外优质并购标的显著减少,未来通过并购取得先进封装技术与市占率可能性很小,自主研发+技术升级将会成为主流。 我国封测行业未来发展方向应该由“量的增长”向“质的突破”转化。

量的增长:传统封装行业的特点是重人力成本、轻资本与技术。 半导体产业链三个环节中,设计对技术积累与人才要求最高;制造对资本投入要求高;封装产业对资本与人才要求相对较低,而对人工成本在三个环节中最 敏感。最终体现为设计和制造的附加值最高,封测的利润附加值最低。我国大陆 2018 年设计和制造合计占半导体销售额的 66%,封测占比 34%。台湾企业在全球封测市场占有率最高,但是 2018 年封测行业营收占台湾半导体市场总营收只有 19%,更多是利润来自于制造和设计。封装行业对人力成本最敏感,大陆封测行业上市公司 2018 年每百万营收需要职工数为 2.06 人,头部四家封测公司(长电、华天、通富、晶方)平均为 1.59 人,同期 IC 设计行业和制造行业(中芯、华宏)分别为 0.75 和 0.74 人。

后摩尔时代,在物理尺寸即将走到极限、制程技术不能带来有效的成本降低时,半导体硬件上的突破将会更加依赖先进封装技术。 因为先进封装更加灵活,不局限于晶体管尺寸的缩小,而是可以灵活的的结合现有封装技术降低成本;研发投入和设备投入也没有半导体制造资本支出高,这将成为延续摩尔定律的关键。

“质的突破”:传统封测由于技术壁垒低、同业竞争激烈,利润提高空间非常小,未来我国封测行业应该向利润附加值更高的高级封测转化,资本支出将取代人力成本作为新的行业推动力 。下一个半导体发展周期将依靠 AI、5G、IOT、智能 汽车 等新兴应用,这些新兴应用都对电子硬件有着共同的要求:高性能、高集成、高速度、低功耗、低成本。先进封装技术是解决各种性能需求和复杂异构集成需求等硬件方面的完美选择。

由于先进封装涉及中道晶圆制造所用技术与设备,利润附加值增长的同时资本和技术的投入也是远高于传统封测,先进封装资本支出类似于“晶圆制造”。先进封装涉及到晶圆研磨薄化、重布线、凸点制作(Bumping)及 3D-TSV 等制程,在制程中需要用到刻蚀、沉积等前道设备,这必然意味着大规模的资本支出,同时也意味着半导体中下游产业链业务分界模糊,相互渗透和拓展。例如 TSMC 推出的 InFO 集成扇出型高级封装和 CoWoS 晶圆基底芯片封装技术提供了一种除了 IC 设计业务外承包整个 IC 制造的商业模式,成功让 TSMC 拿到了 3 代苹果公司的订单;Intel 与 AMD 也已经推出嵌入式多芯片互连桥接(Embedded Multi-chip Interconnection Bridge, EMIB)技术,并成功运用在商业量产上,也就是英特尔的第八代 Core G 系列处理器。台积电 2016 年仅InFO 资本投入达 9.5 亿美元,而日月光 2016 年资本支出预计仅约 8 亿美元。与传统封装不同,先进封装资本支出才是核心驱动力。

A股核心标的介绍

(一)长电 科技 :封测龙头,管理层优化及大客户转单驱动公司成长

长电 科技 作为全球 IC 封测环节中的第一梯队企业,其分立器件以及集成电路封装测试业务已经涵盖全球主要半导体客户,且在先进封装方面亦不断向国际先进水平靠拢。2019 年,公司大刀阔斧的进行管理层优化整合,由经验丰富的中芯国际团队负责公司的产能优化和业务整合。2019 年 9 月郑力先生接任公司 CEO 及董事职务,郑力先生之前是恩智浦全球高级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裁,并承担多个高级管理职务,凭借其在集成电路领域近 30 年的经验,将带领长电 科技 迈向新的台阶。

此外,2019 年以来,受中美贸易摩擦影响,华为海思相关订单呈现加速转向中国大陆趋势。而长电 科技 作为本土规模最大,技术路线最丰富的半导体封测企业,毫无疑问将会是这一轮华为转单的最大收益者。

(二)华天 科技 :CIS+存储+射频,多维布局抢占先机

华天 科技 作为是一家本土前三、世界前十的半导体封装公司,主营业务覆盖全面,从传统封测到先进封测等多个系列。华天 科技 近几年一直稳健扩张,财务结构良好,毛利率一直维持稳定。随着 2019 年三季度以来行业整体回暖,订单逐月增加,各厂产能利用率逐步提升。

 天水厂以中低端传统封装为主,包括引线框架、部分 BGA、MCM 和 FC 业务,2019Q2产能利用率回升至 90%,盈利稳定。

 西安厂主要以 QFN 和 BGA 等中端封测技术为主,Q1 产能利用率在 70%左右, 2019Q2满产。

 昆山厂主要业务是包括 WLP、Bumping、MEMS 和 TSV 等 2.5D-3D 高端封测技术,,,当前手机前置镜头 CIS 和安防镜头 CIS 封装订单饱满。随着全球市场恢复,国内市场在华为订单转移加持下恢复速度加快,高级封测需求量有望大幅度提升。

此外,南京新厂的产能扩充和海外先进封测业务拓展将会是华天 科技 最值得期待盈利增长点。公司南京基地主要部署存储器、MEMS、人工智能等高级封测产线,已于 2019年年初开工建设,预计 2020 年投产。海外并购公司 Unisem 拥有完整的 Bumping、SiP、FC、MEMS 等先进封装技术,公司财务状况良好,现阶段整合顺利。Unisem 主要客户包括 Broadcom、Qorvo、Skyworks 等公司,有望显著受益 5G 射频的芯片封装。

从华天 科技 各大业务布局来看:稳健扎实的传统封装是公司业绩的核心压舱石,而近年来积极部署的先进封装也正随着 CIS、存储和 5G 射频的景气高涨而开花结果,公司业绩正加速向前。

(三)通富微电:各大基地协同发力,AMD 合作渐入佳境

经过多年内生成长+外延并购的发展战略,公司现已具备六处生产基地,其产能规模及营收体量均跃居全球半导体封测行业前列,下游应用遍及手机终端、存储芯片、 汽车 电子、CPU、GPU 等众多领域。2018 年公司营收增长 10.79%,营收增速在全球前十大封测公司中排名第二,营收规模由 2017 年的全球第七上升至全球第六,行业地位进一步提升。

2019 年上半年,通富超威苏州、通富超威槟城实现逆势增长 32.16%的亮丽成绩;与此同时,通富超威苏州成为第一个为 AMD7 纳米全系列产品提供封测服务的工厂,第二季度末7纳米产品出货总量超出AMD预期8%,标志着苏州槟城两厂被纳入通富麾下之后,其业务能力日益精进。8 月 8 日,AMD 推出了全球首款 7 纳米芯片,谷歌与推特也宣布未来将会在数据中心的 CPU 部分采用 AMD 核心处理器的产品。通富超威苏州、槟城作为给 AMD 7nm 产品提供封测服务的两大基地,有望显著受益于 AMD 未来的营收增长。

(四)晶方 科技 :CIS 持续景气,多年深耕终结硕果

晶方 科技 是国内 WLP 先进封测技术的领军企业之一,主要专注于传感器领域的先进封测业务。产品应用于消费电子、安防、生物识别、 汽车 电子等诸多领域。目前公司是全球第二大能提供影像传感芯片晶圆级尺寸封装业务的服务商。2019 年 1 月,公司收购海外公司 Anteryon,其完整的晶圆级光学组件制造量产能力和技术与公司现有的WLCSP 封测形成良好的协同作用。

受“平安城市,天网工程,雪亮工程”驱动,我国视频监控市场增长率 15%左右,2020年有望达到 1683 亿。公司高阶 CMOS 封装产品有望持续受益于日渐增长的视频监控需求。此外 汽车 领域,ADAS 系统镜头数目的巨大需求量也是推动公司封测产片出货量增长的主要动力。据 HIS 数据,随着 ADAS 渗透率提升,2020 年全球 汽车 摄像头将达到8300 万枚,复合增速 20%。预计 汽车 电子、医疗 健康 、安防等其他应用将是未来 5 年市场成长新动能,作为主要下游封测厂商,晶方 科技 将优先受益。传感器封测市场中摄像头、指纹识别与 3D 传感仍占较大份额。目前,手机摄像头、指纹识别与 3D 传感渗透率增高,都加速图像传感器的发展,CIS 芯片封装需求快速增长将会是公司未来值得期待的看点。

受景气度高涨影响,公司当前产能呈现供不应求的状态。2019 年 12 月,晶方 科技 发布定增预案,拟募集资金不超过 14 亿,用于集成电路 12 英寸 TSV 及异质集 成智能传感器模块项目,项目建成后将形成年产 18 万片的生产能力;达产后预计年增 1.6 亿净利润。随着募投项目落地,公司业绩将被显著增厚。

(五)长川 科技 :显著受益于景气周期中封测环节 Capax 提升

长川 科技 作为一家专业的半导体设备公司,公司主要为集成电路封装测试企业、晶圆制造企业、芯片设计企业等提供测试设备,集成电路测试设备主要包括测试机、分选机、探针台、自动化生产线等,目前本公司主要产品包括测试机、分选机及自动化生产线。随着本轮半导体景气周期见底回升,以台积电为首的晶圆厂相济调高资本支出,大幅扩产以应对强劲的市场需求,按照半导体产业链的传导规律,晶圆厂的产能扩张也势必蔓延至中下游封装厂商。此外,在全球半导体产业向国内转移的过程中,对中国大陆来说,无论是晶圆厂还是封装厂都景气周期都将是强于全球行业周期。 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随着长电/华天/通富/晶方的产能满载,其扩产意愿愈加迫切,故而我们认为长川 科技 作为国内领先的半导体封装测试设备供应商,将有望显著受益于此一轮半导体行业景气周期+国产化趋势。

投资建议

自 2019 年下半年以来,全球范围内新一轮半导体景气已基本确立并拉开帷幕。对于大陆 IC 从业者来说,华为转单与产业转移的逻辑将进一步强化本轮景气周期并使其在中国大陆的演绎更加淋漓尽致。封测环节作为本土半导体产业链中最为成熟的领域,其订单承接能力更具确定性。标的方面,我们看好封测环节的长电 科技 、晶方 科技 、通富微电、华天 科技 ,以及封测设备厂商长川 科技 。

半导体国产替代空间巨大,如何挖掘机会?

目前,中国

现代Q1利润销量双降,新帅郑义宣开的 “回暖”药方在中国?

几个月前,现代汽车方面发布了其在2019年全年的年报后,净利润由从1.65万亿韩元增至3.26万亿韩元,几乎翻了一番的市场表现使得现代汽车五年来连续下降的利润出好转的迹象。而当2020年包括新冠疫情等在内的更多挑战来袭,外界也会更加好奇,有所起色的现代汽车在业绩上又是否会遭受重创。

2020一季度 “触底”,净利润下滑超四成

4月23日晚,韩国现代汽车公司发布的第一季度的财报。具体说来,现代汽车第一季度净利润为5527亿韩元,低于分析师平均预期的6070亿韩元,同比下滑了42%,净利润跌至10年来最低的水平。

尽管净利润下降,但现代汽车的营业利润和营收均实现小幅增长。其中,营业利润从上年8249韩元增长至8638韩元,增幅为5%。现代表示,这主要得益于现代汽车与安波福成立的自动驾驶合资企业所带来的1000亿没启韩元一次性获利;营收同比增长5.6%至25.32万亿韩元,对此,现代集团表示,这主要得益于SUV和捷恩斯车型销量的增加和产品结构的改善。不过总体来说,现代汽车一季度还是以亏损定调了。

对于亏损的原因,现代汽车表示主要是因为新冠病毒疫情冲击了中国市场的汽车需求,以及该公司金融业务的亏损。2020年一季度,现代在中国销碧察衫量下滑幅度达到51.1%。

同样,在中国市场销量下降的前提下,现代汽车第一季度全球销量表现也呈下滑态势。今年1到3月,现代汽车共售出903,371辆汽车,同比下降11.6%,主要由于其韩国工厂生产的临时中断以及疫情导致的全球需求疲软;其中,现代汽车海外市场销量同比下降11.1%至744,310辆,韩国国内销量同比下降13.5%至159,061辆。

面对现代集团净利润的下滑与销量下跌的现状,现代汽车继续对2020年的利润再次报以不乐观的预期。而且今年,现代汽车集团给自己定下的销量目标是754万台。如果不是疫情影响,或许现代汽车能打一个翻身仗,但以现代第一季度销量来看,要想实现年目标则颇为困难。

如今,新冠病毒疫情仍在全球持续发酵,现代的四家工厂正深陷停产与复工的摇摆之中,2020年接下来的路该怎么走,销量利润如何“回暖”成为当下现代集团不得不深思熟虑的课题。

中国市场或成现代“回暖”关键

事实上,今年对于现代而言是颇为特殊的一年,首先其面临着掌门人的更迭。3月19日,现代集团董事长郑梦九正式卸任董事长职务,只保留代表全集团的“会长”一职,其独子郑义宣当选新任董事长。2020年成为郑义宣正式走马上任的开局之年。除此之外,现代汽车集团也在按部就班的进行重组和转型的工程。

▲现代汽车董事长郑义宣

根据现代汽车官宣的时间表,2019年现代和起亚推出13款新车和改款车。到2021年,现代将在韩国开展一项自动驾驶出租车试点服务,并与全球行业领导者就无人驾驶技术合作进行探索。

同时,郑义宣提出“将在2019年完成现代汽车的重组转型”的目标,也就是之后宣布的“2025战略”: 在纯电动、氢燃料技术路线的双重出击,投资100万亿韩元用于产品和技术研发,以迎合智能化与电动化的全球趋势,成为世界前三的电动车制造企业。

而2020年的开局Q1财报表现并不如意加之新冠疫情的不可控因素显然令新帅郑义宣压力陡增,而目前种种迹象表明,这位现代新帅正在加码中国市场。

其一,既然想从电动化入手改革,中国市场就成了不可忽视的存在。众所周知,在这里,有着能够孕育新四化飞速发展的天然土壤,这更加坚定了郑义宣聚焦中国市场的决心。

其二,郑义宣不仅派遣更多的技术人员常驻中国,自己更是身体力行,来中国出差的频次几乎以月计,去年还特地飞往内蒙古参与治沙活动,亲手种下一颗树。

也许是想重新在中国植入希望的种子,郑义宣先是悔腔任命李峰管理东风悦达起亚,使其成为首位中国籍CEO。此后又将向东平揽入麾下担任北京现代副总经理,这位曾经有过豪华品牌经验的中国职业经理人的加入,对现代而言,正是研习品牌价值的具象化表现。

或许正是郑义宣深耕中国的决心,在中国市场,现代汽车2020年将挑战年销量75万辆的目标,要知道,其2019年现代汽车在华销量为71.6万辆。在新车规划方面,现代汽车称也将保持自2019年开始每年投放2-4款新能源车的速度,计划2020年在华推出第十代索纳塔、菲斯塔EV、全新MPV以及全新伊兰特等新车型。

不过,加码中国市场是否能给现代集团2020年带来曙光? 答案不好说,但正如郑义宣所说“中国市场从不缺机会”,有机会就有指望,现代汽车未来的路任重道远。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关于TSMCQ1公司的净利润超过预期,但疲软的需求仍将“拖后腿”的信息  第1张

腾讯Q1营收同比持平,净利连续三个季度下滑

腾讯Q1营收同比持平,净利连续三个季度下滑

腾讯Q1营收同比持平,净利连续三个季度下滑,腾讯加速数实融合,加码研发投入,一季度腾讯研发支出达153.8亿元,同比增长36%,腾讯Q1营收同比持平,净利连续三个季度下滑。

腾讯Q1营收同比持平,净利连续三个季度下滑1

一季度,很多企业业绩都受到疫情影响,连腾讯净利润增速也被拉低了不少。

5月18日,腾讯发布了2022年第一季度业绩报告,实现营收1354.71亿元,净利润(Non-IFRS)255.45亿元,同比下降23%。财报显示,一季度腾讯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板块实现营收427.68亿元,同比增长10%,占营收的三分之一,数实经济板块占比越来越大,在净利润下降同时,腾讯研发还在快速增长。

微信及WeChat的合并月活蠢册跃帐户12.9亿,同比增长3.8%。

数实经济

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业务实现营收428亿元,同比增长10%,To B业务连续第二个季度成为收入支柱,“930变革”三年,腾讯To B收入实现倍增,占比从26%提升到32%。

2022年,腾讯持续加码核心技术研发,构筑涵盖芯片、操作系统、服务器、数据库、音视频、安全等自研产品矩阵。财报显示,公司一季度研发投入达154亿元,同比增长36%。

Gartner报告显示,腾讯云在中国CPaaS市场排名第一。

2月,腾讯云在行业首发超低延时直播技术白皮书,首创将WebRTC技术引入直播领域,将直播延时降低到500ms以内,综合服务质量(QoS)远超标准直播。

目前,腾讯云音视频拥有100+项新一代国际编解码专利,TRTC后台架构技术获得“中国专利金奖”,覆盖国内90%音视频客户。

面对互联网行业结构性变化,腾讯坚持服务实体,已联合超9000家合作伙伴,在30个行业推出400多个符合数字化需求的行业哪档消解决方案。疫情以来,微信支付持续降费让利,并通过“烟火计划”、“新冠肺炎保障”等行动,助力小微企业,多项举措预计投入超百亿。

金融科技业务方面,商业支付交易活动自2022年3月中以来持续疲弱,因为中国部分城市再次出现疫情,对交通出行、餐饮服务及服装等类别的支付交易金额增长产生了负面影响。

游戏业务

在游戏业务板块,腾讯游戏收入达436亿元,其中国际市场游戏收入为10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本土市场收入330亿元,同比下降1%。

腾讯在财报中表示,今年第一季度国际市场游戏收入上升主要源于《VALORANT》及《部落冲突》等游戏的收入增长,其中《VALORANT》保持强劲表现,用户基数增加且付费意愿有所提升。

此外,由腾讯光子工作室群与重生工作室联合开发的《Apex手游》已于5月17日正式上线,希望能为全球玩家带来新世代的战术竞技体验,此前官网预注册玩家超过1600万 。

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上,由腾讯成长守护、腾讯游戏联合腾讯基金会推出的腾讯 “智体双百”公益计划亦有新进展。目前 “智体双百”计划已推动李知 9 间未来教室和6个未来运动场落地。截至4月底,腾讯未来教室累计开课1547节,惠及学生超10万人次,其中很多孩子都是第一次体验科技兴趣课堂的魅力。腾讯未来运动场举办的线上跳绳大赛韶关站于1月顺利举办,全市上百所中小学校踊跃参与,累计报名师生3297人。

通过领先行业的未成年人保护措施,腾讯国内未成年人的游戏时长和流水占比已稳定处于极低水平。未来,腾讯将继续秉承“疏堵结合”的宗旨,为未成年人提供健康、清朗的成长环境。

研发投入增长

社交网络收入增长1%至人民币291亿元,反映视频号直播服务的收入增加,但大部分被音乐直播及游戏直播的收入减少所抵销。

网络广告业务二零二二年第一季的收入同比下降18%至人民币180亿元,反映了教育、互联网服务及电子商务等行业的广告需求疲软,以及网络广告行业自身的监管变化的影响,部分被快速消费品行业的稳定需求以及合并搜狗所带来的.广告收入抵销。

社交及其他广告收入下降15%至人民币157亿元,主要由于移动广告联盟广告业务适应监管影响,收入大幅减少。另一方面,公众号内的订阅列表广告拉动了其广告收入增长,部分抵销了联盟广告收入的下滑。媒体广告收入下降30%至人民币23亿元,反映了腾讯新闻及腾讯视频等媒体广告的收入下滑,但部分被二零二二年北京冬季奥运会的广告收入所抵销。

收费增值服务付费会员数同比增长6%至2.39亿。通过改编畅销的漫画及小说IP,加强腾讯视频在长视频流媒体市场的领导地位,目前拥有1.24亿付费会员。在音乐方面,受益于优质内容及用户付费意愿的提升,付费会员数增长至8000万。

微信方面,视频号持续获得用户欢迎,其新闻、泛知识及娱乐内容日益丰富,加上推荐技术提升,视频播放量及使用时长同比大幅增长。小程序日活跃账户数突破5亿,交易总额保持快速增长,进一步渗透零售、餐饮及民生服务。

QQ方面,为年轻用户提供更丰富的功能,方便他们创建及分享内容,并与朋友保持联系。推出新工具让用户可以在创作的短视频内展示其定制的超级QQ秀虚拟形象。用户还可以将他们正在欣赏的视频或音乐通过状态更新分享给朋友,让朋友能够在QQ内通过小程序访问并播放相同的内容。

Q1研发投入153.83亿元,同比增长36%,已连续五个季度同比增长超25%。截至2022年4月,腾讯在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专利申请公开总数超过5.6万件,专利授权数量超过2.6万件,其中,发明专利占比超过90%。

在一季度,腾讯实施了成本控制措施,调整了部分非核心业务,利用小程序、腾讯会议及企业微信等工具,帮助中国的企业及消费者与新一轮疫情共克时艰,并继续投资于战略成长领域,包括企业软件、视频号及国际市场游戏。展望未来,腾讯表示将在各种挑战及周期变化下聚焦重点业务并坚持创新,持续为用户、合作伙伴及整个社会创造价值。

腾讯Q1营收同比持平,净利连续三个季度下滑2

处于“换档”中的腾讯,业绩持续承压。

5月18日,腾讯一季报出炉,今年第一季度营收1355亿元同比持平,按照非国际会计准则下,净利润为255.5亿元,同比下降23%,连续三个季度下滑。

从业务板块看,“增值服务”业务与去年同期持平,保持稳定,而“网络广告”业务同比下滑18%,“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业务营收同比增长10%至428亿元,这部分收入成为腾讯稳健增长的引擎,属于财报中的一个亮点。

用户数据方面,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微信及WeChat合并月活账户数为12.88亿,同比增长3.8%,QQ移动终端月活账户数为5.63亿,同比下滑7%;腾讯收费增值服务账户数为2.39亿,同比增长5.9%。

值得一提的是, 业绩阵痛期,腾讯加速数实融合,加码研发投入,从追求规模性增长升级到追求高质量增长。一季度腾讯研发支出达153.8亿元,同比增长36%,不断夯实服务实体经济的技术底座。

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表示,面对行业挑战,公司实施了成本控制措施,并调整了部分非核心业务,有助于在未来实现更优化的成本结构。展望未来,公司将在各种挑战及周期变化下聚焦重点业务并坚持创新,持续为用户、合作伙伴及整个社会创造价值。

在财报之后的电话会议上,腾讯高管表示,对投资会采取更为平衡的措施,此前对持有的京东股份进行调整就是很重要的措施,对于另外一家公司,腾讯也采用减持的方式,并利用减持带来的收益进行回购。腾讯投资策略仍然有效,未来会分析更多宏观风险,随时跟进最新趋势。“我们会关注风险,并对风险进行有效管理,我们会进一步进行合理投资,考虑减持也会为公司带来更好的现金流。”

此外,对于市场关心较多的游戏板块,腾讯高管表示,游戏版号目前审批状况不错,未来将显示更多积极迹象,监管因素将推动游戏行业进一步发展。

一季度业绩低于外界预期

疫情之下,腾讯的业绩也承受较大压力,低于外界预期。

数据显示,第一季度营收1355亿元同比几乎0增长,按照非国际会计准则下,净利润为255.5亿元,同比下降23%,若是以腾讯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盈利来看,则降幅更加大,实现净利润234亿元,同比下降51%,直接“腰斩”。

再来对比券商对腾讯一季报的预测数据:

中信证券:腾讯短期业绩承压不改核心价值。预测公司一季度实现营收1427亿元( 同比增长5.5%), Non-IFRS净利润 268 亿元(同比下降19%)。

国信证券:预计腾讯一季度实现营收1405亿元,同比增长3.8%,Non-IFRS下净利润同比减少17.5%,降至273亿元。

中金公司:预测腾讯一季度收入将同比基本持平为1359亿元,经调整净利润同比下滑17%至273亿元。

招商证券:预期腾讯2022年一季度营收有望达到1385.84亿元,经调整净利润有望达到281.33亿元。

申万宏源(香港)预计腾讯控股一季度实现收入140亿元,同比增长4%,净利润282亿元,同比下降15%。

可以说,对比这些头部券商的预期,腾讯的营收或净利润均低于外界预期。腾讯也在财报中对净利润下滑的解释是,由于成本及开支整体上涨程度快于收入,以及联营公司所作净贡献由盈利转为亏损导致。

数实经济成为新引擎

来看具体的业务情况,广告收入下滑明显,游戏收入增长乏力,而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业务实现较快增长,成为业绩新的支撑。

分业务来看,包括游戏、视频等在内的增值服务板块收入727.4亿元,在总营收中占比54%;网络广告板块收入179.9亿元,占比13%,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板块收入427.7亿元,占比32%。

具体业务条线表现如下:

国内游戏:收入330亿元,同比增长1%

海外游戏:收入106亿元,同比增长4%

社交网络:收入291亿元,同比增长1%

社交广告:收入157亿元,同比下滑15%

媒体广告:收入23亿元,同比下滑30%

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收入428亿元,同比增长10%

据了解,腾讯2018年“930变革”以来,对产业互联网持续的深耕正在显现成效:金融科技和企业服务板块的营收占比从 2019年一季度的25.5%升至一季度披露的32%,不仅整体收入健康度提升,服务实体经济也为腾讯贡献了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财报解释,尽管受疫情影响,今年三月商业支付交易金额和企业服务收入都有所减少,但腾讯采取了一定成本控制手段,包括重新定位其IaaS服务,从单纯追求收入增长到实现健康增长,并主动减少了亏损合同。

游戏方面,一季度,腾讯在本土市场的游戏收入下降1%至330亿元。其中,《英雄联盟手游》及《金铲铲之战》等最近推出的游戏收入增长大部分被《天涯明月刀手游》及《使命召唤手游》等游戏收入的下滑抵销。

国际市场上,腾讯游戏收入增长4%至106亿元,其中《VALORANT》及《部落冲突》等游戏收入有所增长,但《PUBG Mobile》收入发生了下滑。腾讯解释,疫情防控期间,游戏行业仍处于下行趋势。

增值服务业务中,社交网络收入增长1%至291亿元,反映视频号直播服务的收入增加,但大部分被音乐直播及游戏直播的收入减少所抵销。

同时,网络广告业务一季度收入同比下降18%至180亿元。腾讯解释,这是由于教育、互联网服务及电子商务等行业的广告需求疲软,以及网络广告行业自身的监管变化的影响导致,但快速消费品行业的广告开支仍然稳定。

其中,社交及其他广告收入下降15%至157亿元,主要由于腾讯移动广告联盟广告业务调节监管影响,收入大幅减少,媒体广告收入下降30%至23亿元。

加大研发投入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季度腾讯加大了研发投入。2022年一季度,腾讯研发投入保持36%的同比增长,达到153.8亿元。

腾讯认为,科技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产品和技术,虽然处于转型期,但是对研发的投入力度仍在持续加大,不断完善服务实体的底层能力。加上2022年一季度研发投入153.8亿元。从2019年至今,其研发累计投入已经达到1365亿元。

目前,腾讯已经建立起包括服务器、操作系统、芯片、SaaS等在内的完整自研体系,为服务实体经济提供坚实的技术底座。

截至2022年4月,腾讯在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专利申请公开总数超过5.6万件,专利授权数量超过2.6万件,其中,发明专利占比超过90%。

日前,马化腾在腾讯可持续社会价值报告中坦承,腾讯正在面临着挑战和发展并存的新阶段:一方面,收入与利润的增速放缓;另一方面,腾讯也认为可借此换档,去创造更高质量发展。

腾讯在财报中表示,“展望未来,我们将在各种挑战及周期变化下聚焦重点业务并坚持创新,持续为用户、合作伙伴及整个社会创造价值。”

腾讯Q1营收同比持平,净利连续三个季度下滑3

5月18日收盘后,腾讯发布2022年一季度业绩报告,整体表现并不乐观。财报显示,腾讯一季度实现营收1354.71亿元,同比持平,环比下降6%;实现净利润234.13亿元,同比下降51%,环比下降75%。在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Non-IFRS)下,实现净利润为255.45亿元,同比下降23%,环比增长3%。

艾媒咨询CEO张毅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在经历连续多年的高速增长后,腾讯今年一季度净利润出现大幅下滑,这个表现并不令人意外,说明公司正处于业绩阵痛期。此前的腾讯以ToC业务为主,其中包括手游《王者荣耀》、微信等拳头产品。

但现有产品的流量红利已见顶,若想沿用原有商业模式,就必须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以寻求市场份额和流水的高速增长,或持续在创新产品方面加大研发力度。在数字经济时代,ToB业务成为互联网平台突破增长的关键因素,腾讯需要对原来的商业模式进行调整。”

主要产品的用户数量变化也从侧面体现出腾讯市场空间的收窄。今年一季度,微信及WeChat的合并月活用户达到12.88亿,同比增长3.8%,环比增长1.6%;QQ移动端月活用户跌至5.64亿,同比下降7%,环比增长2.1%

业务结构由虚转实

从收入构成来看,今年一季度,腾讯增值服务业务收入727.38亿元,与去年同期持平。其中,本土市场游戏收入330亿元,同比下降1%;国际市场游戏收入106亿元,同比增长4%(以固定汇率计算增长8%)。

一位专注于TMT行业的券商分析师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腾讯游戏在国内市场表现并不尽如人意。一方面,对未成年人保护措施的实施影响了腾讯游戏的部分流水;另一方面,在版号停发的环境下,腾讯游戏的基本盘仍靠老牌游戏支撑。其中,一季度公司流水排名第一的《王者荣耀》已经历了7年的黄金周期,亟需新作补位。

财报显示,若按日活用户量排名,腾讯游戏旗下的《王者荣耀》《和平精英》仍是国内市场排名前两位的手游;2021年8月份推出的《金铲铲之战》跻身第六位。此外,腾讯于今年3月29日上线的策略手游《重返帝国》也表现不俗,跻身4月份国内同品类游戏流水排名第二位。

“今年4月12日,游戏版号审核重启,标志着国内游戏行业即将迎来新一轮精品游戏成长周期。尽管第一批审批名单中没有腾讯,但也会在后续审核中受益。”上述分析师进一步表示。

另外,腾讯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板块(数实经济板块)一季度的表现亮眼,实现收入427.68亿元,同比增长10%,贡献比例首度超越游戏,成为腾讯新的业绩增长引擎。

腾讯表示,一季度企业服务收入同比略有下降,是由于公司重新定位了IaaS服务,从单纯追求收入增长到实现健康增长,并主动减少亏损合同所致。

研发投入153.83亿元

成本层面,今年一季度腾讯主要支出包括交易成本(银行手续费、渠道及分销成本)309亿元,员工福利开支292.29亿元,内容成本157.33亿元,无形资产摊销85.97亿元,频宽及服务器托管费74.76亿元,推广及广告费53.39亿元,物业、设备及器材、投资物业以及使用权资产折旧73.22亿元。

其中,员工福利开支中的130.67亿元属于研发投入。财报显示,今年一季度公司研发投入153.83亿元,同比增长36%,创下腾讯成立以来研发投入的新高度。

梳理历年财报可见,自2018年以来,腾讯研发投入一直保持30%的年增速。在持续研发投入的基础上,腾讯已建立起包括服务器、操作系统、芯片、SaaS等在内的完整自研体系,为服务实体经济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底座。

截至2022年4月份,腾讯在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专利申请公开总数超过5.6万件,专利授权数量超过2.6万件。其中,发明专利占比超过90%。

透镜公司研究创始人况玉清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在政策监管趋严的背景下,腾讯面临业务方向层面的调整需求,因此需要持续增加研发投入,保障业务创新。

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表示,面对行业挑战,公司实施了成本控制措施,并调整了部分非核心业务,有助于在未来实现更优化的成本结构。展望未来,公司将在各种挑战及周期变化下聚焦重点业务并坚持创新,持续为用户、合作伙伴及整个社会创造价值。

果然“芯片之王”!二季度净利大增76%,3纳米制程将在下半年投产

7月14日下午,“芯片之王”台积电发布2022年第二季度财报,公司营收利润均超出市场预期。公司第二季度营收5341.41亿台币,同比大涨43.5%,环比增长8.8%;净利润2370亿元台币,同比增长76%,环比增长16.9%;营业利润2621.2亿元台币,同比增长80%。

3纳米制程将在友尘下半年投产

利润率方面,台积电二季度毛利率59.1%,超过公司预期56%~58%,创下 历史 新高;营业利润率49.1%,也超过了公司预期的45%~47%。第二季度每股税后纯利达新台币9.14元,也创下新高,超过市场预期平均值。

台积电还披露,在二季度的晶圆代工营收中,5纳米工艺所占的比例为21%,7纳米为30%,这两大工艺也就贡献了台积电二季度半数的晶圆代工收入。5纳米工艺的营收,在今年二季度仍低于7纳米,也就意味着台积电这一先进的制程工艺在量产两年后,仍未取代7纳米工艺,成为他们的第一大营收来源。

关于3纳米制程,台积电表示仍按时程将在下半年投产。而更先进的2纳米制程目前正按进度开发,预计在2025年量产。

公司预计第三季度营收为198亿美元至206亿美元;预计第三季度毛利率为57.5%至59.5%,市场预期为56.1%,营业利益率为47%至49%,市场预期为46.1%。公司还表示,长期毛利率达53%是“可实现”的;客户需求继续超过供应能力。台积电预计2022年营收(以美元计算)增长30%左右。

台积电表示,2023年将出现一个典型的芯片需求下滑周期,但整体下滑程度将好于2008年。

展望今年资本支出,台积电此前的预期是将达到400-440亿美元的 历史 新高,但是台积电董事长刘德音的最新说法是,今年资本支出规模可能落在400亿美元下方,明年资本支出仍言之过早,但长期台积电成长可期,仍会维持纪律性投资。

台积电总裁魏哲家也提到,由于供应链不顺使供应商面对考验,供应商面对供应链的考验包含先进与成熟制程,台积电今年部分资本支出会递延到2023年实现。

魏哲家表示,估计2023年半导体库存修正需要数季,但台积电确信会维持领先与持续成长,并确信公司本身设定15-20%年复合成长( CAGR)会持续并可达成。

有关2023年半导体库存修正的问题,魏哲家指出,目前看库存调整仍需要持续一段时间,2023年也会持续,不过台积电在2023产业库存调整之际估计仍将会是成长的一年。

各厂商加速扩大产能

2022年,全球半导体行业资本开支创下 历史 新高,半导体公司显著增加了资本开支以扩充产能。据ICInsights统计,2022年全球半导体行业资本开支将达1904亿美金,同比增长24%。在2021年前,半导体行业的年度资本支出从未超过1150亿美元。

台积电、卜山三星、英特尔为扩大其在晶圆代工领域的优势,2022年纷纷加大资本开支,三家公司共占行业支出总额的一半以上。

台积电此前预计2022年资本开支达400-440亿,同比增长33.2%-46.5%,主要用于7nm和5nm先进制程扩产。三星2022年在芯片领域的资本支出约为379亿美元,同比增长12.46%。英特尔2022年的资本开支预计将达到250亿美元。

台积电在近期召开的技术论坛中指出,除了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中国内地南京、日本熊本等3座12吋晶圆厂已开始兴建之外,2022 2023年将在中国台湾兴建11座12吋晶圆厂,并扩建竹南AP6封装厂以支持3DIC先进封装需求。

机构:预计全球晶圆代工增速开始放缓

TrendForce集邦咨询表示,观察2022下半年至2023年,高通胀压力使得全球消费性需求恐持续面临下修。然而,从供给端观察,晶圆代工扩产进程受到设备交期递延、建厂工程延宕等因素影响而推迟,预计将造成2023年全球晶圆代工产能年增率收敛至8%。

目前观察半导体设备递延事件对2022年扩产计划影响相对轻微,主要冲击将发生在2023年,包含台积电(TSMC)、联电(UMC)、力积电(PSMC)、世界好弊禅先进(Vanguard)、中芯国际(SMIC)、格芯(GlobalFoundries)等业者将受影响,范围涵盖成熟及先进制程,整体扩产计划递延约2~9个月不等。

TrendForce集邦咨询指出,疫情前半导体设备交期约为3~6个月,2020年起交期被迫延长至12~18个月。时至2022年受俄乌冲突、物流阻塞、半导体工控芯片制程产能不足影响,原物料及芯片短缺冲击半导体设备生产,撇除每年固定产量的EUV光刻机,其余机台交期再度延长至18~30个月不等。

值得一提的是,俄乌冲突及高通胀影响各项原物料取得、以及疫情持续对人力造成影响,也导致半导体建厂工程进度延宕,此现象与设备交期延迟皆同步影响各晶圆代工厂于2023年及以后的扩产规划。

关于晶圆代工产能增速放缓,富途证券也持相同的观点。ICInsights此前曾预计,2022-2026年晶圆代工厂持续呈现20%成长;但随着AMD、苹果、英伟达在7月份公布下调订单量,富途证券认为在ICInsights2022年全球市场规模基础上下调20%,即约为1123亿美元。

转载与合作可联系证券时报小助理,微信ID:SecuritiesTimes

END

TSMCQ1公司的净利润超过预期,但疲软的需求仍将“拖后腿”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TSMCQ1公司的净利润超过预期,但疲软的需求仍将“拖后腿”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海报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s://baikehd.com/news/35876.html

相关推荐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