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 正文

关于POPMART:第一季度整体营收同比增长0%-5%,内地营收同比下降5%-10%的信息

今天百科互动给各位分享POPMART:第一季度整体营收同比增长0%-5%,内地营收同比下降5%-10%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本文目录: 1、名创优品建立私域新玩法

今天百科互动给各位分享POPMART:第一季度整体营收同比增长0%-5%,内地营收同比下降5%-10%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

名创优品建立私域新玩法

名创优品建立私域新玩法

名创优品建立私域新玩法,对于处境尴尬的名创优品来说,一方面,头顶“百国千亿万店”小目标,自身却多项症结环,名创优品正在经历成长“阵迹饥痛期”。名创优品建立私域新玩法。

名创优品建立私域新玩法1

壮年的叶国富,脱下了以往的西装领带皮鞋,一一换成了T恤慢跑裤运动鞋。

他要给自己“改头换面”。“我们做的是年轻人的消费,一定要了解每个时代年轻人喜欢什么东西,年轻人喜欢什么东西我们就跟着走。”

不是叶国富害怕变老,是名创优品不能脱离年轻人。

“性价比”不再是优势,叶国富得找新故事

2004年,叶国富瞄准低价女性饰品市场,开创“哎呀呀”连锁饰品店,在2010年便发展至近3000家门店,年销售额超10亿元。但几年后的电商崛起让“哎呀呀”逐渐没落,叶国富的第一次创业以失败告终。

2011年开始叶国富频繁在美国、日本、韩国等零售业较为发达的国家考察学习。有一次,他惊讶地发现在日本有许多200日元店,那时200日元相当于12元人民币,重点是,这些店里的产品大部分是“中国制造”。这给了叶国富很大的启发。

两年后,叶国富回到国内创办了以“日本设计+中国制造”为搭配的名创优品。当年11月,名创优品第一家店坐落于广州中华广场。凭借性价比优势以及门店快速扩张带来的规模效应,名创优品迅速发展至全国各大城市,一年后开店273家,2015年开店已至1075家。

创业之初多次采访中,叶国富都会强调名创优品就是要让人们以合理的价格买到更高品质的产品。曾在与媒体聊至激动时,其二话不说撩起裤腿指着自己的袜子,骄傲地说,“名创优品,十块钱三双!”

2020年10月15日,名创优品以20美元定价登陆纽交所,发行3040万股ADS(美国存托股),市值高达69.92亿美元。快速出圈的名创优品,被FrostSullivan称作“全球规模最大的自有品牌综合零售商”。

(图源:网络)

而叶国富的野心远大于此。2017年,他曾豪迈地定下“百国千亿万店”战略计划,“名创优品将在2019年进驻100个国家,开设10000家门店,实现年销售收入1000亿。”

截至去年底,名创优品门店突破5000家。而对于未完成的上述计划,叶国富将期限调为2022年。

不过,对于叶国富而言,眼前还有更烫手的事儿。

上市后名创优品交出的第一份年报并不尽人意。据名创优品财报显示,2020年6月30日至2021年6月30日,其总营收为90.72亿元,同比仅增长1.03%。同期,经调整后净利润为4.80亿元,同比-50.55%。

此外,经营亏损进一步扩大,财报显示,2020年6月30日至2021年6月30日期间其经营亏损为14.29亿元,同比去年同期亏损的2.60亿元扩大5.49倍。

到了2021年Q3,名创优品的营收增速也值得注意。据其财报显示,2021年Q1、Q2、Q3,分别取得营收22.29亿元,24.72亿元、26.54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36.51%、59.18%、28.09%。也就是说,相对于Q2的增速,Q3下降了,不仅如此,据名创优品预计,2021年Q4的营收在25-27亿元之间,同比增长8.8%-17.51%,增速进一步下滑。

不太好看的财报数据下,还伴随判州搏着高瓴进场又撤资等传闻。

2021年第三季度高瓴减持了名创优品约540万股。在此期间,名创优品的股价由2021年6月30日的收盘价20.79美元/股,降至2021年9月30日的收盘价15.42美元/股。

同年12月23日,多家媒体爆料称,名创优品正与美银、瑞银合作,商议有关在香港二次上市事项,预期募资数亿美元,对此,名创优品表示不予置评。

不过,从种种的迹象足以见得,名创优品的“性价比”光环正在褪去,“百国千亿万店”的梦想,必须找下一个支撑点了。

放弃性价比,拥抱新零售?

平日里,叶国富常做两件事,一是下店,二是刷小红书。

以往每周他都要 “下店”,可能在周四深夜抵达某个城市,逛两天街,周六晚返粤,“我逛遍了全世界的购物中心!”叶国富所到门店,门额,墙面,掘祥货架,陈列,新的小玩意儿都是不能错过的细节,浏览完毕,还要跟员工“一条一条输出观点”。

他对新消费需求的灵感,除了通过“下店”获取,就是刷小红书。“我几乎每天要刷小红书 1 个小时以上,看到好东西就转给商品中心。”

名创优品的增速放缓,让叶国富变得焦虑。他也意识到,性价比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是有性价比还不行,产品要有独特性,有设计。”

与漫威的合作,让叶国富看到了新的希望。2019 年,名创优品广州漫威黑金店在天河游戏城开业,“每天排队,很恐怖”。很多产品比非 IP 产品价格提高至少 30%,依然大受追捧,销售额比非主题店业绩翻了 2 倍以上。叶国富也从中看到,“兴趣真的是非常有价值。”

(图源:网络)

尝到联名IP的甜头,名创优品加速了布局。正如叶国富所言,“我们过去主要以生活家居为主,现在逐渐增加一些潮的东西。”

2020年10月29日,名创优品携手迪士尼,推出“草莓熊抱”系列联名产品。并将线上线下渠道打通,线下打造12家草莓熊主题门店。线上发起“快把草莓熊带走”活动,建立11个“草莓熊”主题社群,日均互动量达6000+,在小红书,相关笔记超70万。据悉,草莓熊相关产品在预售期全部售罄。

到了2020年12月,名创优品公布了旗下首个独立运营的潮玩品牌“TOP TOY”,定位于“亚洲潮玩集合店”,正式进军潮玩市场。首家门店于2020年12月18日在广州正佳广场开业,面积超400㎡,拥有超4000个SKU,汇集Hello Kitty、漫威、迪士尼、DC、火影忍者等IP及潮玩品牌。

截至2021年9月30日,TOPTOY门店数累计72家,其中梦工厂店9家,集合店63家。据财报显示,2021年Q3单季度TOPTOY实现营收1.09亿元,首次突破亿元,环比增长64%。据了解,TOPTOY“因表现不错,还被纳入上市体系”。

向潮玩进军,联名IP,名创优品似乎找到了年轻人的消费密码,只是,潮玩没那么简单。

名创优品的潮玩筹码

叶国富看似给名创优品撕开了一道新潮玩的口子,但真正要填的东西还很多。

首先,要填成本。

TOP TOY门店数量也在不断增长,而扩充带来的最直接问题,便是运营成本的上升及毛利增速放缓。据财报数据显示,最新一季度营收成本录得15.5亿,其中营销及销售成本同比上升18.9%至3.41亿。

与此同时,名创优品2021年三季度毛利率增速开始放缓,且一直未超过28%,对比2019年巅峰期32%的毛利率,仍有一定差距。

最重要的是,还要填IP。

在名创优品旗下,除Twinkle、Yoyo等自有IP外,更多的,是如草莓熊、漫威等联名IP。据了解,名创优品已与全球超过80个IP版权达成战略合作,包括漫威、迪士尼、火影忍者等。

然而,非独家联名IP,也就意味着,你有,别人也可以有,本身并不具备独特性,也就失去了壁垒。

(图源:网络)

缺少自有IP打造,这样的问题也存在在TOPTOY上。目前TOPTOY以外采与和合作IP的潮玩为主,品牌外采和原创产品的比例约为7:3,更像是知名潮玩产品与IP的集合店。

而即便打造IP,对于名创优品和TOPTOY而言也不是一件轻松事。当下,随着资本的青睐,竞争者剧增,潮玩赛道一派拥挤,其中就包括泡泡玛特、52Toys、十二栋文化、酷乐潮玩等在内的实力强劲的对手。

去年,在泡泡玛特运营的85个IP中,有12个自有IP和22个独家IP。与名创优品联名IP难出圈不同,据泡泡玛特2020年年报显示,非独家IP占销售额从1.59亿元增长到4.44亿元,占营收比重从2019年的9.5%,上升到2020年的17.7%。

如今,TOPTOY的短板或在于,原创比例偏低使其难以构筑出足够高的竞争壁垒,模式能否持续下去仍存疑。

再来看潮玩赛道,表面红红火火,细究其中也会发现,要把潮玩卖给年轻人,也有一定难度。年轻人的喜好多变,加之潮玩本身具备新鲜好玩的特性,这对名创优品的产品能力、设计能力也极具考验。

总而言之,名创优品试图依靠TOPTOY、潮玩来续接“百城千亿万店”梦想,道阻且长。

名创优品建立私域新玩法2

近日,名创优品再传“谋求回港上市”,即使官方对此不予置评,但营收放缓、股价腰斩和频繁的资本操作难免让人浮想联翩。

对于处境尴尬的名创优品来说,一方面,头顶“百国千亿万店”小目标,自身却多项症结环绕;另一方面,创始人叶国富试图跟着年轻人跑,却对新兴潮流品牌的冲击与围剿应接不暇。

回港IPO并非万能解药,名创优品正在经历成长“阵痛期”。

自2016年起,名创优品的战略重点转向海外。作为公司老板,叶国富摇旗呐喊和加油鼓劲自然在情理之中。不过形势比人强,近日腾讯减持了新加坡互联网公司东海集团(Sea limited)的股份至18.7%,相关新闻令不少人多少感到咂舌,这意味着鹅厂主动放弃了自身对于Sea的控制能力,战略收缩意味明显。

有媒体分析,在目前的国际政经形势下,中企出海的黄金时代可能已经过去,很多曾登陆美股上市的公司也开始陆续回流港股。去年12月23日,多家媒体爆料名创优品将在2022年返港上市,并已聘请美银、瑞银负责安排上市事宜。

虽然名创优品官方表示对上市传闻不予置评,但种种迹象表明,消息并非是空穴来风。为何短短数年,名创优品就能坐拥数千家门店?拓展海外市场对于名创优品而言是壮大还是自救?名创优品能实现叶国富曾说过的到2022年“百国千亿万店”的目标吗?

目前,名创优品在国内共有 850 个加盟商,其模式简单概括为加盟商出钱,但不参与日常经营;店面的人员管理和日常运营,都由公司总部牢牢把控。

一方面,类加盟模式让加盟商帮助名创优品快速占领市场,提高市场份额,在供应商面前也拥有更多话语权,扩大规模效应。但对于加盟商而言,名创优品的毛利率不足以支撑公司运营,因此风险由总部转移、分摊至自身。

另一方面,名创优品的快速扩张严重依赖加盟商,加盟商层次不齐导致在与经销商利益相关(比如说分红)等问题意见多元,而总部的流程化管理难免遇到推行阻力。

本质上,名创优品是一家B2B企业,不断加快扩张规模才能保证销售额越滚越大,总部也能赚得越多。

C端,质不优、价不廉;低不成,高不就。

从成立至今,名创优品的绝招就是“极致性价比”。直到目前,名创优品门店当中95%以上的产品价格仍然维持在50元以内,也因此号称“最牛十元店”。

如今的名创优品虽然光环依旧,但是一些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这也成为名创优品可能存在的风险点:

一是疫情影响下名创优品也没能独善其身。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对于整个零售产业都是重创,对于名创优品这样的新零售企业来说,虽然企业的发光点很多,但是归根结底还是零售产业,既然是零售产业也就没有办法回避自身的问题,这就是疫情对于零售的冲击,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名创优品2020年的业绩其实是不及预期的,而且再加上2021年全世界受到疫情的影响还在继续,不时还有新的毒株出现,名创优品也自然会随着市场的波动出现起起伏伏的现象,虽然这个现象更多是宏观经济原因,但是名创优品的市场波动也的确是市场上的问题。

面对着资本市场的不待见,回香港是个选择,不过在回香港之前,名创优品可能还是需要给资本市场更多的新的故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香港资本市场信服。

名创优品建立私域新玩法3

“欢迎光临名创优品,随意挑选,随意看。”自2013年成立以来,名创优品通过主打多品类、高颜值、高性价比的生活好物集合店,快速发展,于2020年10月在美国纽交所挂牌上市,全球门店超过4000家。

如今,名创优品上市一年多,股价坐上“过山车”,从2021年2月34.8美元/股的高点跌至2021年年底9.25美元/股的低点,市值蒸发近75亿美元,近500亿元。

股价下滑背后,名创优品亏损待解。2021财年,名创优品实现营业收入90.72亿元,同比增长1个百分点;营业利润为4.01亿元,同比下滑47.72%;全年亏损14.29亿元,与2020财年亏损2.6亿元相比,亏损幅度扩大。

作为规模最大的日用百货集合店,名创优品股价为何不好看?号称“低毛利、不赚快钱、永续发展”的名创优品究竟赚不赚钱?

股价“变脸”

从哎呀呀到名创优品,湖北老板叶国富向外界展示了“小产品也有大生意”。如今,随着名创优品上市一年多股价持续下滑,叶国富的生意经似乎不太好讲。

2020年10月15日,名创优品在美国纽交所挂牌上市,当日股价报收20.64美元/股,随后其股价持续走高,于2021年2月上涨至34.8美元/股的历史高点,市值一度突破100亿美元。

然而好景不长,自此之后名创优品股价持续下跌,截至2022年1月10日,其股价报收9.99美元/股,较高点跌去71.29%,总市值31亿美元,较高点蒸发约75亿美元。

股价大跌、市值缩水的名创优品也引起了市场关注:作为全球规模较大的生活好物集合店,为何名创优品不被资本市场青睐?

根据财报,截至2021年9月,名创优品在全球拥有超过4800家MINISO零售门店,其中中国超过3000家,海外超过1800家。随着门店规模不断扩大,名创优品的营业收入和营业利润并没有同步增长。

2019-2021财年,名创优品的营业收入分别为93.95亿元、89.79亿元、90.72亿元,营业利润分别为10.17亿元、7.67亿元、4.01亿元,均呈现下滑趋势。

对此名创优品在财报中表示:“受疫情影响,来自海外业务的收入减少,中国的销售增长放缓。”

据了解,截至2021年6月底,名创优品海外市场有205家门店未恢复营业,而恢复营业的店铺大多数处于半开门状态或减少了营业时间,导致国际市场的收入从2019财年的30.31亿元逐年降至2021财年的17.8亿元。

而名创优品国内市场的营业收入也在2020财年下降5%至60.44亿元,2021财年,名创优品中国市场的营业收入为72.91亿元。

中国商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委员赖阳对中国新闻周刊分析,名创优品的产品更加突出设计文创的特点,给人有趣且价格不贵的'体验,但在实际发展中存在实体门店不宜过多、需要更加突出文创的附加值等问题。

“实体门店的运营成本较高,过密的门店,使得每个门店的商圈半径缩小,最佳门店选址地也越来越少,导致新开门店的选址都不是特别理想,很难有好的收益。”赖阳表示,应适当控制开店数量,同时加强文创设计,提升设计和文创的溢价,保障产品的收益。

名创优品自成立以来就通过合作伙伴模式实现“轻资产”运营,快速扩张,但仍面临盈利问题。

亏损14亿?

“在中国,能看懂名创优品模式的人,不超过10%。”叶国富曾表示。那么,名创优品模式是什么?

财报显示,截至2021财年,名创优品拥有900多家国内外供应商,通过有计划的集中采购、以量制价、买断制、30天以内快速回款合作模式,建立稳定的供应商资源。

而在终端市场,名创优品又通过合作伙伴模式,快速“跑马圈地”。

在这种模式下,传统的加盟商角色变成了投资人,出钱和资源,负责门店选址、店铺租金、装修费、人工、电费等日常运营费用,以及缴纳特许商标使用金5万元/年和60万元的货品保证金;而门店布局和装修、室内设计、员工培训、定价、产品管理和库存等实际经营则由名创优品负责。

和君咨询资深连锁经营专家文志宏对中国新闻周刊分析,名创优品这种合作伙伴模式,优点在于公司对门店的掌控能力较强,同时又不需要去承担门店扩张的投入,能保持比较快的扩张速度;但另一方面,对名创优品运营管理能力、供应链能力的要求较高,且由于是双方利益分成,如果门店的经营情况不好,可能会是双输的结果。

名创优品公开资料显示,名创优品对合作伙伴的利润分配政策为:每天营业额的38%为投资商的收入,食品是33%。

“依托优质的供应链网络及高效商品运营体系,以高性价比产品为核心,轻资产类直营模式扩渠道,实现规模经济和持续扩张。”国元证券研报显示。

然而规模效应下,名创优品的净利润却大幅下滑。

根据名创优品财报,2021财年亏损14.29亿元,相较2019-2020财年分别亏损2.94亿元、2.6亿元,亏损幅度进一步扩大。

对此名创优品财报显示,2021财年亏损14.29亿元主要是由于报告期内应赎回及其他优先权利的实收资本或具有其他优先权利的可赎回股份的公允价值变动等等,剔除掉相关指标,2021财年名创优品的净利润为4.8亿元。

“会计准则要求应该做抵减项,但实际经营并没有那个损失。”业内分析人士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

即便如此,与2020财年9.71亿元的净利润相比,2021财年名创优品的净利润仍然下降了50.57%,同期其毛利率也从30.4%下滑至26.8%。

名创优品2021财年增收不增利的原因是什么?中国新闻周刊曾就此相关问题致函名创优品,截至发稿,对方尚未回复。

值得一提的是,2021财年,为了提高品牌知名度,扩大销量,名创优品曾先后聘请王一博、张子枫、陈飞宇为其全球品牌代言人。受此影响,2021财年名创优品的营销和广告费用为2.15亿元,同比增长近70%。

低价策略能走多远?

“名创优品为什么能这么快地走向全世界?我觉得是因为两个坚持:一是坚持做好产品和好设计;二是坚持做低毛利,不赚快钱。”叶国富曾表示。

截至2021财年,名创优品95%以上的产品在中国的零售价低于50元。名创优品通过低价策略获得消费者喜爱,积累了超过3300万会员,但近年来频繁出现的产品质量问题、抄袭等事件,触及消费者底线。

近日,上海消保委通过比较试验50件保暖袜发现,有不少样品宣称使用石墨烯、远红外等特定纤维原料的方法达到保暖目的,但个别样品的保温率不理想,其中就包括标称商标为MINISO的110D天鹅绒发热连裤袜(自然肤),保温率仅21%,远低于测试样品近40%的平均保温率。

2019-2020年,名创优品多次因口罩质量不合格、指甲油致癌物超标、儿童用餐具被检出三聚氰an迁移量项目不合格等问题,被广州市市场监管局、上海市市场监管局等监管机构点名。

截至2022年1月12日,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有关名创优品产品质量堪忧、虚假宣传、欺骗消费者等投诉近900条。

与此同时,名创优品频频陷入“侵害外观设计专利权”纠纷。企查查数据显示,名创优品及相关企业被起诉的裁判文书超20件,涉及侵害外观设计专利权的纠纷约占37%。

中国新闻周刊注意到,名创优品售价25元的“MINISO棉花糖控油四色散粉”与国际知名美妆品牌纪梵希(Givenchy)的“明星四宫格散粉”从外观到颜色相似度较高。

图片来源:天猫纪梵希旗舰店截图、名创优品小程序 左图1、2为MINISO棉花糖控油四色散粉,右图为纪梵希明星四宫格散粉

在文志宏看来,“名创优品采取超值低价的策略,代工生产,上游生产商的利润空间可能也非常小,容易出现产品品质问题。核心问题在于名创优品有没有一套非常严格的体系来确保产品质量。”

此外,文志宏指出,名创优品这种新兴的零售业态,在美国和日本也有类似的“十元店”或折扣店,且发展得较为成熟,因此名创优品在国内国外都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

竞争加剧、路在何方?

根据FrostSullivan(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2019年全球品牌零售市场的总GMV(商品交易总额)规模为520亿美元,预计从2020年到2024年将继续以11.6%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

在此情形下,涌现出HAYDON黑洞、HARMAY话梅、番茄口袋、九木杂物社等大批美妆、潮流集合店,不断挑战名创优品的业务面。

天眼查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全国潮玩注册企业5480家。企查查数据显示,我国现存集合店相关企业近7600家,仅2021年新增注册企业达1471家,同比增长18%。

行业市场规模较大,但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名创优品如何应对市场竞争?应该怎样发展?

赖阳表示,对于名创优品,应该控制开店的规模,更多以形象店、体验店来展示品牌形象,逐渐探索线上销售;布局一些超小店铺,卖一些必需品或销售情况最好的商品,提升门店坪效。

艾媒咨询CEO兼首席分析师张毅认为,当前国内潮玩用户仍集中于一二线城市,向下渗透率不高,整体市场占有率也较为分散,存在进一步开拓的空白市场。

而在此方面,海外成熟市场的日用杂货品牌已有相关经验。

作为美国最大平价日用杂货零售商龙头,达乐(Dollar General)通过社区杂货店定位,主打小包装、优质平价商品,门店面积小,深入拓展下沉城市和低线城镇,与Walmart等大型连锁超市错位竞争,快速拓店并形成规模效应。

国元证券研报显示,2021财年,Dollar General拥有17000多家门店,实现营业收入337.5亿美元,净利润26.5亿美元,在美国的市场占有率约42.3%,排名第一。

相比之下,名创优品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FrostSullivan报告显示,2019年,名创优品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为10.9%,排名第一,全球市场占有率为5.2%。

赖阳认为,名创优品还应在保障产品品质上下功夫,避免在品质上出现争议,同时加大研发设计,提高产品的溢价能力;产品也需要不断创新,“如果还停留在前些年对消费者有吸引力的产品结构上,没有进一步突破,消费者也会审美疲劳。”

名创优品财报显示,其核心SKU超过8800个,每隔7天推出大约100个新的SKU。

为了提升竞争力,名创优品开始涉足潮玩领域,于2020年12月推出了潮玩品牌TOPTOY。截至2021年9月,TOPTOY合计有72家门店,拥有包括盲盒、积木、美漫手办、日漫手办、娃娃模型等8个品类。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潮玩市场规模达到295亿元,预计2023年中国潮玩市场规模将达到575亿元。TOPTOY能否成为名创优品的业绩增长点?

2021年11月,拥有精品集合店KKV和KK馆、美妆集合店THE COLORIST调色师、潮玩集合店X11四大零售品牌的KK集团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随着KK集团向资本市场发起冲击,国内品牌零售行业将有哪些变化,有待时间检验。

关于POPMART:第一季度整体营收同比增长0% 5%,内地营收同比下降5% 10%的信息  第1张

“最牛十元店”如今怎样了

“最牛十元店”如今怎样了

“最牛十元店”如今怎样了,截至去年底,名创优品门店突破5000家。上市后名创优品交出的第一份年报并不尽人意。此外,经营亏损进一步扩大,“最牛十元店”如今怎样了。

“最牛十元店”如今怎样了1

“欢迎光临名创优品,随意挑选,随意看。”自2013年成立以来,名创优品通过主打多品类、高颜值、高性价比的生活好物集合店,快速发展,于2020年10月在美国纽交所挂牌上市,全球门店超过4000家。

如今,名创优品上市一年多,股价坐上“过山车”,从2021年2月34.8美元/股的高点跌至2021年年底9.25美元/股的低点,市值蒸发近75亿美元,近500亿元。

股价下滑背后,名创优品亏损待解。2021财年,名创优品实现营业收入90.72亿元,同比增长1个百分点;营业利润为4.01亿元,同比下滑47.72%;全年亏损14.29亿元,与2020财年亏损2.6亿元相比,亏损幅度扩大。

作为规模最大的日用百货集合店,名创优品股价为何不好看?号称“低毛利、不赚快钱、永续发展”的名创优品究竟赚不赚钱?

股价“变脸”

从哎呀呀到名创优品,湖北老板叶国富向外界展示了“小产品也有大生意”。如今,随着名创优品上市一年多股价持续下滑,叶国富的生意经似乎不太好讲。

2020年10月15日,名创优品在美国纽交所挂牌上市,当日股价报收20.64美元/股,随后其股价持续走高,于2021年2月上涨至34.8美元/股的历史高点,市值一度突破100亿美元。

然而好景不长,自此之后名创优品股价持续下跌,截至2022年1月10日,其股价报收9.99美元/股,较高点跌去71.29%,总市值31亿美元,较高点蒸发约75亿美元。

股价大跌、市值缩水的名创优品也引起了市场关注:作为全球规模较大的生活好物集合店,为何名创优品不被资本市场青睐?

根据财报,截至2021年9月,名创优品在全球拥有超过4800家MINISO零售门店,其中中国超过3000家,海外超过1800家。随着门店规模不断扩大,名创优品的营业收入和营业利润并没有同步增长。

2019-2021财年,名创优品的营业收入分别为93.95亿元、89.79亿元、90.72亿元,营业利润分别为10.17亿元、7.67亿元、4.01亿元,均呈现下滑趋势。

对此名创优品在财报中表示:“受疫情影响,来自海外业务的收入减少,中国的销售增长放缓。”

据了解,截至2021年6月底,名创优品海外市场有205家门店未恢复营业,而恢复营业的店铺大多数处于半开门状态或减少了营业时间,导致国际市场的收入从2019财年的30.31亿元逐年降至2021财年的17.8亿元。

而名创优品国内市场的营业收入也在2020财年下降5%至60.44亿洞中肆元,2021财年,名创优品中国市场的营业收入为72.91亿元。

中国商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委员赖阳对中国新闻周刊分析,名创优品的产品更加突出设计文创的特点,给人有趣且价格不贵的体验,但在实际发展中存在实体门店不宜过多、需要更加突出文创的附加值等问题。

“实体门店的运营成本较高,过密的门店,使得每个门店的商圈半径缩小,最佳门店选址地也越来越少,导致新开门店的选址都不是特别理想,很难有好的收益。”赖阳表示,应适当控制开店数量,同时加强文创设计,提升设计和文创的溢价,保障产品的收益。

名创优品自成立以来就通过合作伙伴模式实现“轻资产”运营,快速扩张纳轿,但仍面临盈利问题。

亏损14亿?

“在中国,能看懂名创优品模式的人,不超过10%。”叶国富曾表示。那么,名创优品模式是什么?

财报显示,截至2021财年,名创优品拥有900多家国内外供应商,通过有计划的集中采购、以量制价、买断制、30天以内快速回款合作模式,建立稳定的供应商资源。

而在终端市场,名创优品又通过合作伙伴模式,快速“跑马圈培派地”。

在这种模式下,传统的加盟商角色变成了投资人,出钱和资源,负责门店选址、店铺租金、装修费、人工、电费等日常运营费用,以及缴纳特许商标使用金5万元/年和60万元的货品保证金;而门店布局和装修、室内设计、员工培训、定价、产品管理和库存等实际经营则由名创优品负责。

和君咨询资深连锁经营专家文志宏对中国新闻周刊分析,名创优品这种合作伙伴模式,优点在于公司对门店的掌控能力较强,同时又不需要去承担门店扩张的投入,能保持比较快的扩张速度;但另一方面,对名创优品运营管理能力、供应链能力的要求较高,且由于是双方利益分成,如果门店的经营情况不好,可能会是双输的结果。

名创优品公开资料显示,名创优品对合作伙伴的利润分配政策为:每天营业额的38%为投资商的收入,食品是33%。

“依托优质的供应链网络及高效商品运营体系,以高性价比产品为核心,轻资产类直营模式扩渠道,实现规模经济和持续扩张。”国元证券研报显示。

然而规模效应下,名创优品的净利润却大幅下滑。

根据名创优品财报,2021财年亏损14.29亿元,相较2019-2020财年分别亏损2.94亿元、2.6亿元,亏损幅度进一步扩大。

对此名创优品财报显示,2021财年亏损14.29亿元主要是由于报告期内应赎回及其他优先权利的实收资本或具有其他优先权利的可赎回股份的公允价值变动等等,剔除掉相关指标,2021财年名创优品的净利润为4.8亿元。

“会计准则要求应该做抵减项,但实际经营并没有那个损失。”业内分析人士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

即便如此,与2020财年9.71亿元的净利润相比,2021财年名创优品的净利润仍然下降了50.57%,同期其毛利率也从30.4%下滑至26.8%。

名创优品2021财年增收不增利的原因是什么?中国新闻周刊曾就此相关问题致函名创优品,截至发稿,对方尚未回复。

值得一提的是,2021财年,为了提高品牌知名度,扩大销量,名创优品曾先后聘请王一博、张子枫、陈飞宇为其全球品牌代言人。受此影响,2021财年名创优品的'营销和广告费用为2.15亿元,同比增长近70%。

低价策略能走多远?

“名创优品为什么能这么快地走向全世界?我觉得是因为两个坚持:一是坚持做好产品和好设计;二是坚持做低毛利,不赚快钱。”叶国富曾表示。

截至2021财年,名创优品95%以上的产品在中国的零售价低于50元。名创优品通过低价策略获得消费者喜爱,积累了超过3300万会员,但近年来频繁出现的产品质量问题、抄袭等事件,触及消费者底线。

近日,上海消保委通过比较试验50件保暖袜发现,有不少样品宣称使用石墨烯、远红外等特定纤维原料的方法达到保暖目的,但个别样品的保温率不理想,其中就包括标称商标为MINISO的110D天鹅绒发热连裤袜(自然肤),保温率仅21%,远低于测试样品近40%的平均保温率。

2019-2020年,名创优品多次因口罩质量不合格、指甲油致癌物超标、儿童用餐具被检出三聚氰an迁移量项目不合格等问题,被广州市市场监管局、上海市市场监管局等监管机构点名。

截至2022年1月12日,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有关名创优品产品质量堪忧、虚假宣传、欺骗消费者等投诉近900条。

与此同时,名创优品频频陷入“侵害外观设计专利权”纠纷。企查查数据显示,名创优品及相关企业被起诉的裁判文书超20件,涉及侵害外观设计专利权的纠纷约占37%。

中国新闻周刊注意到,名创优品售价25元的“MINISO棉花糖控油四色散粉”与国际知名美妆品牌纪梵希(Givenchy)的“明星四宫格散粉”从外观到颜色相似度较高。

图片来源:天猫纪梵希旗舰店截图、名创优品小程序 左图1、2为MINISO棉花糖控油四色散粉,右图为纪梵希明星四宫格散粉

在文志宏看来,“名创优品采取超值低价的策略,代工生产,上游生产商的利润空间可能也非常小,容易出现产品品质问题。核心问题在于名创优品有没有一套非常严格的体系来确保产品质量。”

此外,文志宏指出,名创优品这种新兴的零售业态,在美国和日本也有类似的“十元店”或折扣店,且发展得较为成熟,因此名创优品在国内国外都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

竞争加剧、路在何方?

根据FrostSullivan(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2019年全球品牌零售市场的总GMV(商品交易总额)规模为520亿美元,预计从2020年到2024年将继续以11.6%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

在此情形下,涌现出HAYDON黑洞、HARMAY话梅、番茄口袋、九木杂物社等大批美妆、潮流集合店,不断挑战名创优品的业务面。

天眼查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全国潮玩注册企业5480家。企查查数据显示,我国现存集合店相关企业近7600家,仅2021年新增注册企业达1471家,同比增长18%。

行业市场规模较大,但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名创优品如何应对市场竞争?应该怎样发展?

赖阳表示,对于名创优品,应该控制开店的规模,更多以形象店、体验店来展示品牌形象,逐渐探索线上销售;布局一些超小店铺,卖一些必需品或销售情况最好的商品,提升门店坪效。

艾媒咨询CEO兼首席分析师张毅认为,当前国内潮玩用户仍集中于一二线城市,向下渗透率不高,整体市场占有率也较为分散,存在进一步开拓的空白市场。

而在此方面,海外成熟市场的日用杂货品牌已有相关经验。

作为美国最大平价日用杂货零售商龙头,达乐(Dollar General)通过社区杂货店定位,主打小包装、优质平价商品,门店面积小,深入拓展下沉城市和低线城镇,与Walmart等大型连锁超市错位竞争,快速拓店并形成规模效应。

国元证券研报显示,2021财年,Dollar General拥有17000多家门店,实现营业收入337.5亿美元,净利润26.5亿美元,在美国的市场占有率约42.3%,排名第一。

相比之下,名创优品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FrostSullivan报告显示,2019年,名创优品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为10.9%,排名第一,全球市场占有率为5.2%。

赖阳认为,名创优品还应在保障产品品质上下功夫,避免在品质上出现争议,同时加大研发设计,提高产品的溢价能力;产品也需要不断创新,“如果还停留在前些年对消费者有吸引力的产品结构上,没有进一步突破,消费者也会审美疲劳。”

名创优品财报显示,其核心SKU超过8800个,每隔7天推出大约100个新的SKU。

为了提升竞争力,名创优品开始涉足潮玩领域,于2020年12月推出了潮玩品牌TOPTOY。截至2021年9月,TOPTOY合计有72家门店,拥有包括盲盒、积木、美漫手办、日漫手办、娃娃模型等8个品类。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潮玩市场规模达到295亿元,预计2023年中国潮玩市场规模将达到575亿元。TOPTOY能否成为名创优品的业绩增长点?

2021年11月,拥有精品集合店KKV和KK馆、美妆集合店THE COLORIST调色师、潮玩集合店X11四大零售品牌的KK集团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随着KK集团向资本市场发起冲击,国内品牌零售行业将有哪些变化,有待时间检验。

“最牛十元店”如今怎样了2

壮年的叶国富,脱下了以往的西装领带皮鞋,一一换成了T恤慢跑裤运动鞋。

他要给自己“改头换面”。“我们做的是年轻人的消费,一定要了解每个时代年轻人喜欢什么东西,年轻人喜欢什么东西我们就跟着走。”

不是叶国富害怕变老,是名创优品不能脱离年轻人。

“性价比”不再是优势,叶国富得找新故事

2004年,叶国富瞄准低价女性饰品市场,开创“哎呀呀”连锁饰品店,在2010年便发展至近3000家门店,年销售额超10亿元。但几年后的电商崛起让“哎呀呀”逐渐没落,叶国富的第一次创业以失败告终。

2011年开始叶国富频繁在美国、日本、韩国等零售业较为发达的国家考察学习。有一次,他惊讶地发现在日本有许多200日元店,那时200日元相当于12元人民币,重点是,这些店里的产品大部分是“中国制造”。这给了叶国富很大的启发。

两年后,叶国富回到国内创办了以“日本设计+中国制造”为搭配的名创优品。当年11月,名创优品第一家店坐落于广州中华广场。凭借性价比优势以及门店快速扩张带来的规模效应,名创优品迅速发展至全国各大城市,一年后开店273家,2015年开店已至1075家。

创业之初多次采访中,叶国富都会强调名创优品就是要让人们以合理的价格买到更高品质的产品。曾在与媒体聊至激动时,其二话不说撩起裤腿指着自己的袜子,骄傲地说,“名创优品,十块钱三双!”

2020年10月15日,名创优品以20美元定价登陆纽交所,发行3040万股ADS(美国存托股),市值高达69.92亿美元。快速出圈的名创优品,被FrostSullivan称作“全球规模最大的自有品牌综合零售商”。

(图源:网络)

而叶国富的野心远大于此。2017年,他曾豪迈地定下“百国千亿万店”战略计划,“名创优品将在2019年进驻100个国家,开设10000家门店,实现年销售收入1000亿。”

截至去年底,名创优品门店突破5000家。而对于未完成的上述计划,叶国富将期限调为2022年。

不过,对于叶国富而言,眼前还有更烫手的事儿。

上市后名创优品交出的第一份年报并不尽人意。据名创优品财报显示,2020年6月30日至2021年6月30日,其总营收为90.72亿元,同比仅增长1.03%。同期,经调整后净利润为4.80亿元,同比-50.55%。

此外,经营亏损进一步扩大,财报显示,2020年6月30日至2021年6月30日期间其经营亏损为14.29亿元,同比去年同期亏损的2.60亿元扩大5.49倍。

到了2021年Q3,名创优品的营收增速也值得注意。据其财报显示,2021年Q1、Q2、Q3,分别取得营收22.29亿元,24.72亿元、26.54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36.51%、59.18%、28.09%。也就是说,相对于Q2的增速,Q3下降了,不仅如此,据名创优品预计,2021年Q4的营收在25-27亿元之间,同比增长8.8%-17.51%,增速进一步下滑。

不太好看的财报数据下,还伴随着高瓴进场又撤资等传闻。

2021年第三季度高瓴减持了名创优品约540万股。在此期间,名创优品的股价由2021年6月30日的收盘价20.79美元/股,降至2021年9月30日的收盘价15.42美元/股。

同年12月23日,多家媒体爆料称,名创优品正与美银、瑞银合作,商议有关在香港二次上市事项,预期募资数亿美元,对此,名创优品表示不予置评。

不过,从种种的迹象足以见得,名创优品的“性价比”光环正在褪去,“百国千亿万店”的梦想,必须找下一个支撑点了。

放弃性价比,拥抱新零售?

平日里,叶国富常做两件事,一是下店,二是刷小红书。

以往每周他都要 “下店”,可能在周四深夜抵达某个城市,逛两天街,周六晚返粤,“我逛遍了全世界的购物中心!”叶国富所到门店,门额,墙面,货架,陈列,新的小玩意儿都是不能错过的细节,浏览完毕,还要跟员工“一条一条输出观点”。

他对新消费需求的灵感,除了通过“下店”获取,就是刷小红书。“我几乎每天要刷小红书 1 个小时以上,看到好东西就转给商品中心。”

名创优品的增速放缓,让叶国富变得焦虑。他也意识到,性价比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是有性价比还不行,产品要有独特性,有设计。”

与漫威的合作,让叶国富看到了新的希望。2019 年,名创优品广州漫威黑金店在天河游戏城开业,“每天排队,很恐怖”。很多产品比非 IP 产品价格提高至少 30%,依然大受追捧,销售额比非主题店业绩翻了 2 倍以上。叶国富也从中看到,“兴趣真的是非常有价值。”

(图源:网络)

尝到联名IP的甜头,名创优品加速了布局。正如叶国富所言,“我们过去主要以生活家居为主,现在逐渐增加一些潮的东西。”

2020年10月29日,名创优品携手迪士尼,推出“草莓熊抱”系列联名产品。并将线上线下渠道打通,线下打造12家草莓熊主题门店。线上发起“快把草莓熊带走”活动,建立11个“草莓熊”主题社群,日均互动量达6000+,在小红书,相关笔记超70万。据悉,草莓熊相关产品在预售期全部售罄。

到了2020年12月,名创优品公布了旗下首个独立运营的潮玩品牌“TOP TOY”,定位于“亚洲潮玩集合店”,正式进军潮玩市场。首家门店于2020年12月18日在广州正佳广场开业,面积超400㎡,拥有超4000个SKU,汇集Hello Kitty、漫威、迪士尼、DC、火影忍者等IP及潮玩品牌。

截至2021年9月30日,TOPTOY门店数累计72家,其中梦工厂店9家,集合店63家。据财报显示,2021年Q3单季度TOPTOY实现营收1.09亿元,首次突破亿元,环比增长64%。据了解,TOPTOY“因表现不错,还被纳入上市体系”。

向潮玩进军,联名IP,名创优品似乎找到了年轻人的消费密码,只是,潮玩没那么简单。

名创优品的潮玩筹码

叶国富看似给名创优品撕开了一道新潮玩的口子,但真正要填的东西还很多。

首先,要填成本。

TOP TOY门店数量也在不断增长,而扩充带来的最直接问题,便是运营成本的上升及毛利增速放缓。据财报数据显示,最新一季度营收成本录得15.5亿,其中营销及销售成本同比上升18.9%至3.41亿。

与此同时,名创优品2021年三季度毛利率增速开始放缓,且一直未超过28%,对比2019年巅峰期32%的毛利率,仍有一定差距。

最重要的是,还要填IP。

在名创优品旗下,除Twinkle、Yoyo等自有IP外,更多的,是如草莓熊、漫威等联名IP。据了解,名创优品已与全球超过80个IP版权达成战略合作,包括漫威、迪士尼、火影忍者等。

然而,非独家联名IP,也就意味着,你有,别人也可以有,本身并不具备独特性,也就失去了壁垒。

(图源:网络)

缺少自有IP打造,这样的问题也存在在TOPTOY上。目前TOPTOY以外采与和合作IP的潮玩为主,品牌外采和原创产品的比例约为7:3,更像是知名潮玩产品与IP的集合店。

而即便打造IP,对于名创优品和TOPTOY而言也不是一件轻松事。当下,随着资本的青睐,竞争者剧增,潮玩赛道一派拥挤,其中就包括泡泡玛特、52Toys、十二栋文化、酷乐潮玩等在内的实力强劲的对手。

去年,在泡泡玛特运营的85个IP中,有12个自有IP和22个独家IP。与名创优品联名IP难出圈不同,据泡泡玛特2020年年报显示,非独家IP占销售额从1.59亿元增长到4.44亿元,占营收比重从2019年的9.5%,上升到2020年的17.7%。

如今,TOPTOY的短板或在于,原创比例偏低使其难以构筑出足够高的竞争壁垒,模式能否持续下去仍存疑。

再来看潮玩赛道,表面红红火火,细究其中也会发现,要把潮玩卖给年轻人,也有一定难度。年轻人的喜好多变,加之潮玩本身具备新鲜好玩的特性,这对名创优品的产品能力、设计能力也极具考验。

总而言之,名创优品试图依靠TOPTOY、潮玩来续接“百城千亿万店”梦想,道阻且长。

“最牛十元店”如今怎样了3

近日,名创优品再传“谋求回港上市”,即使官方对此不予置评,但营收放缓、股价腰斩和频繁的资本操作难免让人浮想联翩。

对于处境尴尬的名创优品来说,一方面,头顶“百国千亿万店”小目标,自身却多项症结环绕;另一方面,创始人叶国富试图跟着年轻人跑,却对新兴潮流品牌的冲击与围剿应接不暇。

回港IPO并非万能解药,名创优品正在经历成长“阵痛期”。

自2016年起,名创优品的战略重点转向海外。作为公司老板,叶国富摇旗呐喊和加油鼓劲自然在情理之中。不过形势比人强,近日腾讯减持了新加坡互联网公司东海集团(Sea limited)的股份至18.7%,相关新闻令不少人多少感到咂舌,这意味着鹅厂主动放弃了自身对于Sea的控制能力,战略收缩意味明显。

有媒体分析,在目前的国际政经形势下,中企出海的黄金时代可能已经过去,很多曾登陆美股上市的公司也开始陆续回流港股。去年12月23日,多家媒体爆料名创优品将在2022年返港上市,并已聘请美银、瑞银负责安排上市事宜。

虽然名创优品官方表示对上市传闻不予置评,但种种迹象表明,消息并非是空穴来风。为何短短数年,名创优品就能坐拥数千家门店?拓展海外市场对于名创优品而言是壮大还是自救?名创优品能实现叶国富曾说过的到2022年“百国千亿万店”的目标吗?

目前,名创优品在国内共有 850 个加盟商,其模式简单概括为加盟商出钱,但不参与日常经营;店面的人员管理和日常运营,都由公司总部牢牢把控。

一方面,类加盟模式让加盟商帮助名创优品快速占领市场,提高市场份额,在供应商面前也拥有更多话语权,扩大规模效应。但对于加盟商而言,名创优品的毛利率不足以支撑公司运营,因此风险由总部转移、分摊至自身。

另一方面,名创优品的快速扩张严重依赖加盟商,加盟商层次不齐导致在与经销商利益相关(比如说分红)等问题意见多元,而总部的流程化管理难免遇到推行阻力。

本质上,名创优品是一家B2B企业,不断加快扩张规模才能保证销售额越滚越大,总部也能赚得越多。

C端,质不优、价不廉;低不成,高不就。

从成立至今,名创优品的绝招就是“极致性价比”。直到目前,名创优品门店当中95%以上的产品价格仍然维持在50元以内,也因此号称“最牛十元店”。

如今的名创优品虽然光环依旧,但是一些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这也成为名创优品可能存在的风险点:

一是疫情影响下名创优品也没能独善其身。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对于整个零售产业都是重创,对于名创优品这样的新零售企业来说,虽然企业的发光点很多,但是归根结底还是零售产业,既然是零售产业也就没有办法回避自身的问题,这就是疫情对于零售的冲击,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名创优品2020年的业绩其实是不及预期的,而且再加上2021年全世界受到疫情的影响还在继续,不时还有新的毒株出现,名创优品也自然会随着市场的波动出现起起伏伏的现象,虽然这个现象更多是宏观经济原因,但是名创优品的市场波动也的确是市场上的问题。

面对着资本市场的不待见,回香港是个选择,不过在回香港之前,名创优品可能还是需要给资本市场更多的新的故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香港资本市场信服。

如何看待泡泡玛特产品如此受欢迎?

“创造潮流,传递美好”,这是盲盒一哥泡泡玛特POPMART:第一季度整体营收同比增长0%-5%,内地营收同比下降5%-10%的品牌口号。

然而谁又能想到,主力用户画像接近78%集中在18-35岁人群,且女性占比为75%的泡泡玛特,前几天竟因为一则招聘广告站在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泡泡玛特在面试时,要求女性填写近期是否有生育计划”“应聘者如实填写,如有虚报,公司立即解雇并不会有任何的经济补偿”如此涉嫌歧视女性的条款,一经在社交平台曝光,就立刻引起热议。

尽管泡泡玛特随后对此事进行了道歉,称上述情况是个别分公司未按总公司要求调整所为,但依然没能消弭负面舆论带来的影响。

然而批评声还言犹在耳,这边泡泡玛特却又因为一款全新的联名手办再次烂铅引发争议。

原来,相较于几十元或者几百元的价格,这次泡泡玛特的新手办竟然达到了千元级别,最贵的甚至逼近5000元大关!

按照官方给出的说法,这是旨在打造国内“年轻人的第一件收藏品”,将盲盒玩具过渡到艺术藏品级别。

不过,这番言论却并没有得到网友们的认同,有关“智商税”的指责依然甚嚣尘上,甚至又再次激发了对泡泡玛特品控糟糕、售后不佳等等的吐槽。

面对衫燃一系列争议,这个创造潮流的新物种,如今似乎也陷入了被“潮流反噬”的尴尬境地。

01

IP+盲盒,泡泡玛特开启暴走模式

“我们开创了一个品类、一个行业,打造了一个关于潮流玩具的生态体系,让一代年轻人了解到什么是潮玩,并在这个时代留下了关于潮流玩具的文化印记。”这是去年12月份泡泡玛特在香港上市时创始人王宁敲钟时的一段发言。

聚光灯下,这个85后和POPMART:第一季度整体营收同比增长0%-5%,内地营收同比下降5%-10%他缔造出的庞大盲盒帝国泡泡玛特,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

在此之前,盲盒原本是个小圈子的生意,很多个人设计师或品牌服务的人群其实一直都非常特定、小众。在2016年之前,泡泡玛特也是个默默无闻的零售玩具店。

那么,短短几年,泡泡玛特是如何“飞上枝头边凤凰”的呢?

其实泡泡玛特公司在2010年10月成立之后的三年,虽然主要经营也是潮流玩具,但却连续亏损了三年。

真正的改变发生在2016年,这一年泡泡玛特成功推出了首个“Molly Zodiac”盲盒系列。

4秒200套被抢购一空,泡泡玛特为Molly带来了二次新生,Molly也让泡泡玛特这一品牌和盲盒这一形式,龙卷风一般席卷开来。

抖音up主每天花一两千块开盲盒,二手交易市场上隐藏款盲盒甚至被卖出了高于原价几十倍的价格。凭借经典IP+盲盒的双剑组合,泡泡玛特也因而被推进了发展的快车道。

反馈到盈利层面,2017年至2019年,泡泡玛特的净利润分别为156万元、9952万元、4.51亿元,赚钱速度堪比印钞机。

在吃到了市场红利给予的大蛋糕之后,泡泡玛特也加大了IP的开发,截止至2020 年6 月30 日,其运营的IP 数量就达到了93 个,并与超过350 名艺术家保持紧密联系。

正是抓住潮玩盲盒市场红利,泡泡玛特成了目前中国最大的潮流玩具品牌,营收增速甚至一度超过了200%。天猫白皮书的数据还显示,盲盒市场规模30亿,泡泡玛特就占了半壁江山。

恰如雷军所说,站在风口上猪都会飞,品牌成功的关键在于顺势而为。泡泡玛特的飞跃,也恰恰是踩中了潮玩盲盒市场爆发的红利期。

02

智商税?年轻人玩盲盒究竟玩的是什么

年轻人对盲盒究竟有多疯狂?

中国盲盒行业研究报告指出,95后最“烧钱”的爱好中,盲盒手办排在第一位。

此前天猫发布的《95后玩家剁手力榜单》也显示,每年有20万硬核玩家,一年在盲盒上花费超过2万块。有些疯狂的消费者,一年甚至要花上百万。

看到这些数据,不禁要问,小小的盒子凭什么那么大魔力让年轻人掏空钱包?

其实盲盒爆火背后,是潮玩圈层经济效应的拉动,每一个圈层背后都有独特的圈层消费文化作为支撑。

尤其是盲盒内本身的潮玩IP,除了欣赏价值之外,还有情感价值和社交价值等,这与潮玩圈层年轻群体的诉求恰恰不谋而合。

另外,盲盒的爆火与其或历虚背后令人成瘾的赌性也不无关系。因为与一般玩具相比,盲盒最大的刺激就在于其“盲”,在没打开之前,消费者并不清楚里面到底是什么。

泡泡玛特的盲盒,更是分了普通款和隐藏款。以Molly为例,普通款有12个不同的常规造型,一箱12盒,抽中率为1/144;隐藏款只有1个造型,抽中率为1/720。

要想集齐一套,要么不停地购买,要么就要以高价在其他平台收购。在闲鱼上,就能看到不少溢价数倍甚至几十上百倍转卖隐藏款的情况。

但即使选择不停的购买,也并非就能得偿所愿。比如,2020年12月,就有多个网友表示买到的泡泡玛特盲盒,是被拆封过的“二次销售”。

虽然泡泡玛特官方后来承认并致歉了此事,但却把这背后的乱象问题抛出水面。实际上,这也只是盲盒问题的一角,溢价炒作之风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不仅如此,随着泡泡玛特销量暴增以后,品控、售后也能明显感受到在下滑。对这些问题的吐槽,更是充斥在微博等社交平台。

让喜欢盲盒的年轻人感到不乐观的而且,还有泡泡玛特的涨价问题。尽管泡泡玛特声称涨价是由于成本上涨,但更多的观点却认为,其目的是为了提振公司业绩。

凡此种种,虽然泡泡玛特依然爆火,然而其引起的争议也是越来越多,越来越大。

03

盲盒营销泛滥失控

下一批“韭菜”在哪

对新鲜感的追逐让盲盒在年轻人中大行其道,由此也让泡泡玛特开启的这种营销模式,泛滥于各大消费领域。

什么萌宠盲盒,机票盲盒,美妆盲盒,甚至市面上还出现了考古盲盒,带动了各行各业对盲盒的大比拼,仿佛让人感觉进入了万物皆可盲盒的时代!

不过,在一些人对盲盒陷入疯狂迷恋的同时,另一部分人却表现出了相反的态度。

21网调实验室此前发起过一次投票调查,当时有超过6成的网友选择“没有(买过盲盒),一看就是智商税”。

原因也主要集中在三点POPMART:第一季度整体营收同比增长0%-5%,内地营收同比下降5%-10%:一是部分盲盒被爆炒溢价高,存在泡沫之嫌;二是盲盒不外乎是商家套路,诱导消费或拉新;三是带有赌博性质,不确定性容易被“割韭菜”。

前不久,售卖萌宠等的 “宠物盲盒”更是激起大众对于盲盒未来发展的思考。

值得注意的还有,当盲盒经济在市场大肆横行之时,开启盲盒营销的泡泡玛特,头上的光环似乎却没之前那么耀眼了。

一个明显的变化就是,虽然泡泡玛特依然保持了高速增长,但其营收增速却出现了严重下滑。

最新年报显示,2020年,泡泡玛特营收25.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9.3%。而过去三年泡泡玛特的营收增长却都在200%以上。

与此同时,泡泡玛特会员总数虽然也在大幅增长,但相应的每位会员给公司的贡献却少了。也就是说,会员人数多了好几倍,贡献的销售额却没怎么增长。

面对这样的尴尬,所以前不久泡泡玛特就迎来了一波涨价。而除了涨价之外,还进行了一个更大的尝试——挖掘更大的客单价。

果然,前不久泡泡玛特就发布了一款千元级别的新手办,最贵的甚至逼近5000元大关,把目标人群直接瞄准了 “不差钱”的高端潮玩家。

4999元一个盲盒,这样的价格对于工薪族的年轻人来说,的确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然而,从泡泡玛特 “将盲盒玩具过渡到艺术藏品级别”的官方表态来看,这种价格级别的产品或许并不会只有一款,未来甚至万元级别的盲盒说不定也会出现。

不过,面对价格不断走高的盲盒,也有一部分人认为这是一种营销炒作催生的泡沫,并不具备可持续性,当热度过去之时就是泡沫破碎之日。

究竟4999元甚至万元级别的盲盒,是会成为潜力巨大的新市场,还是会沦为“智商税”的存在,不妨拭目以待。

但是话说回来,作为普通消费者,4999元甚至万元级别的盲盒,POPMART:第一季度整体营收同比增长0%-5%,内地营收同比下降5%-10%你会购买吗?

世界500强排名2020第一名?

2020排名还未公布,2019年世界500强排名第一POPMART:第一季度整体营收同比增长0%-5%,内地营收同比下降5%-10%的是沃尔玛(WALMART)。

2019年世界500强排行榜一共有25家新上榜和重新上榜公司,其中新上榜POPMART:第一季度整体营收同比增长0%-5%,内地营收同比下降5%-10%的中国公司有13家,占总数POPMART:第一季度整体营收同比增长0%-5%,内地营收同比下降5%-10%的一半以上。

这10家首次上榜的中国公司分别是POPMART:第一季度整体营收同比增长0%-5%,内地营收同比下降5%-10%:国家开发银行、中贺御局国中车集团、青山控股集团、金川集团、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安徽海螺集团、华夏保险公司、铜陵有色金属集团、山西焦煤集团、小米集团。

扩展资料

在排名位次的变化上,2019年上升最快的是中国的碧桂园,跃升176位。值得一提的是,排名跃升最快的前十家公司中有六家都来自中国大陆,

POPMART:第一季度整体营收同比增长0%-5%,内地营收同比下降5%-10%了碧桂园,其余五家是:阿里巴巴(上升118位)、阳光龙净集团(上升96位)、腾讯(上升94位)、苏宁易购集团(上升94位)、中国恒大(上升92位禅让)。此外,值得拆慧一提的是中国公司的整体体量提升:在持续上榜的公司中,有77家中国公司排位比2018年上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2019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

美妆、汉服、潮牌集合店,泡泡玛特急着抓牢Z世代

面对瞬息万变的消费市场和喜新厌旧的年轻消费者,泡泡玛特需要更多新故事。

作者 | Molly

编辑 | 紫苏

来源 | 观潮新消费(ID:TideSight)

“时间的碎片化、消费者的部落化、价值观的多元化,让每一个小品类,都可以诞生出伟大公司。”

在近日举行的2021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第二十一届年会上,泡泡玛特创始人王宁分享了新时代机遇下的消费者洞察。

过去短短几年时间,泡泡玛特不仅重新定义了盲盒这个品类,将其从小众潮玩圈层带到大众面前,去年底泡泡玛特的上市更是将盲盒产业的发展推向了高潮。

泡泡玛特带火了盲盒,但王宁并不接受泡泡玛特被定义为一家盲盒公司。在他眼中,盲盒对于泡泡玛特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产品形式,但除了盲盒公司,泡泡玛特还有多重身份。

6月初,泡泡玛特与国货彩妆品牌橘朵跨界联名,发布了PUCKY飞行系列联名彩妆,包括高光修容盘、眼线笔、眼影盘、定妆蜜粉以及唇泥等多款彩妆产品。

而更早,从年初开始,泡泡玛特就在彩妆领域跨界动作不断。据不完全统计,泡泡玛特目前联名合作的美妆品牌有Fresh、科颜氏、IPSA、丝芙兰、欧莱雅小美盒、MakeUpForEver、小奥汀和橘朵等。

上市以来,泡泡玛特股价异动,其“文化”也受到了诸多质疑。加上竞争对手增多,自身核心IP销售量逐年下降等,泡泡玛特正在面对“内忧外患”的困境,跨界美妆更像是泡泡玛特的自救,以寻找新的价值增长点。

王宁也意识到,泡泡玛特开始在美妆、饮品、快消等多个领域进行尝试,不过相比B站、元气森林等的纵深拓展来说逊色太多。联名只是其中一部分,面对瞬息万变的消费市场和喜新厌旧的年轻消费者,泡泡玛特需要更多新故事。

在泡泡玛特的用户画像中,新锐白领、Z世代、精致妈妈是核心消费群体。越了解年轻客群的兴趣爱好,越容易找到泡泡玛特新的生命力。

观潮新消费(ID:TideSight)根据公开数据不完全统计,成立至今,在消费领域,泡泡玛特参与了4个项目,聚焦潮流文化领域。其中只有十三余的A轮融资是由正心谷资本、B站和泡泡玛特共同出资完成,其他三笔投资均属于其独投项目。

可以看到,泡泡玛特对外投资大都为早期战略投资,投资金额大多都在千万级别。不难看出,泡泡玛特在选择项目时非常谨慎。

除了投资木木美术馆更多是为了自身业务需求外,猫星系、Solestage、十三余都是潮流文化领域中较有潜力的品类,泡泡玛特正在构建自己的潮流文化帝国。

比较有意思的是泡泡玛特和B站等联手投资了汉服品牌十三余。作为汉服品牌中跑得较快的十三余,泡泡玛特看重的是其在国风文化领域积累的良好口碑和庞大的粉丝基础。潮玩、汉服同为Z世代着迷的小众圈层,二者的叠加将助力氏乎泡泡玛特快速获取更多的粉丝群体。

今年6月份,泡泡玛特CEO王宁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提到:他认为相比于玩具,盲盒没有太多可玩性,更像是一种带有艺术属性的摆件。

或许是因为潮玩艺术品属性的定位,同时也是出于自身业务的需要,2020年8月,泡泡玛特独投了木木美术馆。

公开资料显示,木木美术馆由收藏家林瀚和雷宛萤(晚晚)夫妇于2014年创立,是一间独立的非营利美术馆。从一个馆体,变成一个社区;从影响一群观众,到真实改变城市形态和人们的生活,或如安迪·沃霍尔所言,艺术商耐链业是商业的下一个阶段。

女孩们喜欢买盲盒,男孩们喜欢买球鞋,这些特定的收集癖好也是相通的。

2021年4月,泡泡玛特出资数千万投资美国潮牌集合店Solestage,入股后,泡泡玛特将全面参与其中昌核孙国业务,帮助其在国内拓店,并将在其门店发售泡泡玛特旗下IP的潮流玩具和盲盒。

有分析认为,这次投资可能与泡泡玛特拓展海外业务相关。Solestage或许将成为泡泡玛特进入高端潮玩市场非常有力的破圈工具。

在泡泡玛特的受众群体中75%为女性消费者,在受众群体方面,以男性消费者为主的Solestage刚好可以与泡泡玛特互补,助力后者拓展更多男性消费者。

相比专注汉服文化的十三余,三坑服饰集合店“猫星系”覆盖的Z世代人群范围更广。

今年5月,泡泡玛特投资的泛二次元零售品牌猫星系目前已在全国开设了16家门店,其店内除了自有品牌桃乐丝之夜、DorisNight、Neverland 星芙颂之外,既有国产品牌御茶家、胡桃木JK等,也有日本Juliette-et-Justine、Innocent World等品牌,这些品牌在Z世代当中都具有超高的人气。

除了直接参与投资外,近日,泡泡玛特还入股了两只专注消费的基金。

今年3月,泡泡玛特与多家私募基金合资成立了一支私募基金“华润国调(厦门)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次月,华润国调就出手投资了伯爵旅拍。

而更早的时候,王宁还出资参与过黑蚁资本、金慧丰投资、蜂巧资本基金,这些机构都和泡泡玛特有过交集。

当小众变得流行,可以看到,泡泡玛特正在试探性的在年轻人的潮流文化中进行布局。试图以潮流服饰、潮玩、彩妆等为载体,与多元的圈层文化一同发力,抓住更多的Z世代。

王宁曾强调,“泡泡玛特要做的,用户在这买的不是刚需,是文化。”可没有故事的泡泡玛特又组成的是什么文化?年轻人的兴趣消失更替的速度比来的更快。

今年2月17日,泡泡玛特股价创下 历史 高点107.6港元,此后股价持续走低。3月23日,创出新低的53.1港元,市值也从1508.5亿港元缩水至760亿港元,蒸发约748亿港元。

与此同时,据泡泡玛特3月公布的2020年的财报显示,其年营收25.13亿元,同比增长49.3%;经调整净利润达到5.9亿元,净利润率为23.5%。

营收和利润在增长,但整体增速却在迅速下滑。泡泡玛特2018年和2019年的营收分别为5.15亿元和16.83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25.5%和227.2%。2020年未达50%的增速,不及前两年增速的四分之一。

争议不断的泡泡玛特股价跌落神坛,增速放缓的背后还隐藏着一系列的隐患。

截止2020年6月30日,泡泡玛特现运营的93个IP中,包括12个自有IP、25个独家IP以及56个非独家IP。自有IP在数量上处于劣势。

2018年至2020年,泡泡玛特自有IP总收益分别为2.16亿元、6.27亿元、9.8亿元,分别增长了190.7%、56.3%,增速呈放缓趋势。与之相反,2020年非独家IP收入同比上涨178.1%。

目前Molly依然是销量占比最多的IP,2018年至2020年,明星IP Molly分别贡献了41.6%、27.1%、14.2%的收益,同比下降14.5%、12.9%,与之对应的是Dimoo、BOBOCOCO等其他自有IP的收益占比逐年递增。

泡泡玛特也曾在招股书中表示过,Molly对其销售业绩来说至关重要,若Molly受损或未能保持目前对消费者的吸引力,则无法保证可以开发、物色可与之相比的IP为替代品。

此外,独家IP授权协议可能存在授权到期无法维持的风险,或将影响收益的稳定性。如果到期双方同意续签,则将面临授权成本上涨的问题。

另外据财报显示,2020年来自第三方的独家IP以及非独家IP贡献了61%的收益,不过其所有权并不属于泡泡玛特,这也意味着在其主要的收入构成中,泡泡玛特的可控范围正在变小。

过度依赖设计师也为IP老化埋下隐患。据一名泡泡玛特前员工表示:“据我了解,泡泡玛特对头部IP产品的设计话语权有限,就算公司发现了某种潮流趋势,也很难说服头部设计师加入到自己作品里。”

Molly不会持续火热,泡泡玛特还需要打造更多的爆款。从周期来看,艺术家设计生产新的IP大约需要8个月,且耗时耗金的产品也有随机性。

虽然手握93个IP,但泡泡玛特也面临着授权到期的风险;潮玩属于流行文化,这便意味着其总会“过时”。

IP构成比例也许关乎泡泡玛特未来的走向,但对于盲盒爱好者们来说终端购买的感受最直观。

今年4月份,泡泡玛特推出的多款新产品盲盒由原本的59元涨到69元,引起了众多消费者的不满。泡泡玛特对此回应称:此次涨价是为了提高产品的工艺质量,同时维持毛利率,所以才不得已涨价的。

但从消费者的反馈来看,泡泡玛特只有一半是真话:涨价是真的,但质量变差了也是真的。有网友吐槽:“在泡泡玛特的新产品中,工艺瑕疵品的比例竟然占到了70%。”

5月7日,黑猫投诉平台上相关泡泡玛特的投诉达3746条,投诉集中围绕在发货延迟不退款、货品有瑕疵返厂后无备品不退款等问题。

再次回归到泡泡玛特公司本身,泡泡玛特目前还存在子公司发展不及预期的问题。

据天眼查数据显示,目前泡泡玛特还控股2家公司:葩趣(北京葩趣 科技 有限公司)和南京金鹰泡泡玛特(南京金鹰泡泡玛特商贸有限公司)。

泡泡玛特自孵化的潮流玩具社群电商平台“葩趣”诞生于2016年,消费者可以在平台上完成一手购买和二手交易,还可以分享故事,结识伙伴,跟潮流艺术家交流。泡泡玛特希望葩趣能成为满足Z世代社交需求的潮玩聚集地,但葩趣的收益并不乐观。

翻看整个社区,虽然设置了“艺术家”、“改娃”等栏目来增加用户粘性与互动,确实有很多玩家在上面发布各种潮玩,但点赞评论寥寥无几,玩家互动性、活跃度并不高。

社区活跃度不高,直接导致通过社区销售的产品收入不佳。

据招股书披露,葩趣在2020年之前没有开展任何实际业务,在此之前并无任何收益。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的六个月,葩趣产生的收益约为人民币42.2万元,仅占公司总收益的0.05%。

不仅如此,泡泡玛特2020年最新财报中并没有披露其相关数据,这可以从侧面佐证上市时被看好的葩趣目前确实表现一般,其粉丝社群流量变现能力还有待提高。

另一边,泡泡玛特还与早期投资者金鹰商贸公司(金鹰国际商贸集团)对簿公堂。目前该案件还尚未有定论,泡泡玛特表示此次案件并不会对公司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王宁曾多次表示:“我觉得五年后,我们有可能是国内最像迪士尼的公司。”

不过从去年开始,王宁改口称:“泡泡玛特内部已不再强调争做中国的迪士尼,而是要立志成为中国的泡泡玛特。”

“‘做中国的迪士尼’这个愿景已经从某种程度上实现了,更准确的描述不是成为‘中国的迪士尼’,而是成为‘世界的泡泡玛特’,这是我们对这家公司未来的期许。”红杉资本中国基金投资合伙人苏凯曾表示。

如今,王宁绝口不提迪士尼,是不想做还是根本做不成?

泡泡玛特与迪士尼的相同点是都以IP为核心,但不同的是,迪士尼是先有的内容和故事来丰富IP,进而输出衍生品,而泡泡玛特则是先有IP和衍生品,故事和内容由消费者自己填写。

迪士尼通过自孵化以及近十几年来的频繁收购,得到了无数的优秀IP,比如米奇、唐老鸭、迪士尼公主、漫威英雄等。

这些IP背后都有漫画、动画、影视等内容体系做支撑,形象丰满。在众多IP积累的基础之上,迪士尼再对其进行商业化开发,包括周边、影视、 游戏 、主题公园等。

相比之下,泡泡玛特的自有IP没有内容,而是直接商业化,其IP运营方式与迪士尼相比完全不同。跨界联名还好,但泡泡玛特要想深度开发IP没有内容支撑,并不易。

此外,泡泡玛特也在用自己的方式孵化和运营IP,比如今年其参与投资了追光动画的最新电影《新封神:哪吒重生》, 泡泡玛特的乐园项目(北京第一个Popmart land)也已经在筹备中。

虽然泡泡玛特打开了潮玩市场,但整个行业实在是太分散。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显示,按零售估值计,2019年中国潮玩零售市场前五大运营商占比分别为8.5%、7.7%、3.3%、1.7%和1.6%,泡泡玛特位居第一,并未甩开第二名很远。

加上在泡泡玛特教育市场后,各行都在推出盲盒业务,竞争对手也在不断壮大。名创优品紧随其后做了一个TOP TOY,酷乐潮玩、杂物社也先后推出了与泡泡玛特产品类似的盲盒潮玩等等。

以TOP TOY为例,其出身于国民度较高的零售集合店,营销效果事半功倍。此外,主打性价比,相较于泡泡玛特有价格优势。数据显示,去年TOP TOY广州正佳店三天业绩破75万元,今年不到五个月时间开出二十三家门店。

相比国内市场,海外较成熟的潮玩市场竞争也愈演愈烈。

目前,泡泡玛特的海外业务已经遍布包括中国港澳台地区、日韩、东南亚、澳洲、北美和欧洲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线上已开拓了日本、韩国、法国以及海外官方店铺,线下业已成功进入韩国、新加坡等。

日韩成熟的市场非常利于泡泡玛特出海,泡泡玛特也在尝试通过与当地艺术家合作的方式提升海外市场对中国潮玩的接受度。

财报数据显示,泡泡玛特中国大陆以外的批发及其他收入从2019年的人民币 2690万元增加到2020年的人民币7420万元,主要是由于公司对海外市场的扩张。

不过海外市场收入占比较少,更不要说泡泡玛特还面临着日韩本土潮玩文化的冲击。尤其是日本手办产品 历史 悠久且文化属性强,注重人偶背后的故事乃至价值观,相比之下,泡泡玛特内容空洞的IP缺少竞争力。

在泡泡玛特2020年的业绩交流会上,王宁曾表示,“希望以后大家提起泡泡玛特,不只想到潮玩,我们的乐园业务、内容业务、 游戏 业务也会在未来逐渐展开。”

泡泡玛特引领了盲盒行业,但潮玩市场也在慢慢改变。泡泡玛特需要超越潮流玩具,去讲更具增长潜力和长期主义的故事。

POPMART:第一季度整体营收同比增长0%-5%,内地营收同比下降5%-10%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POPMART:第一季度整体营收同比增长0%-5%,内地营收同比下降5%-10%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海报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s://baikehd.com/news/36036.html

相关推荐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