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 正文

大连市委副书记陈:一季度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32.9亿元,主要经济指标好于全国,实现了一季度良好开局的简单介绍

今天百科互动给各位分享大连市委副书记陈:一季度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32.9亿元,主要经济指标好于全国,实现了一季度良好开局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本文目录: 1、大连这个城市怎么样啊

今天百科互动给各位分享大连市委副书记陈:一季度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32.9亿元,主要经济指标好于全国,实现了一季度良好开局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

大连这个城市怎么样啊

大连地位很高大连市委副书记陈:一季度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32.9亿元,主要经济指标好于全国,实现了一季度良好开局,东北唯一大连市委副书记陈:一季度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32.9亿元,主要经济指标好于全国,实现了一季度良好开局的非省会城市以外的副省级城市。

大连是一座非常漂亮的城市大连市委副书记陈:一季度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32.9亿元,主要经济指标好于全国,实现了一季度良好开局,这里不脊衡仅绿化很好大连市委副书记陈:一季度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32.9亿元,主要经济指标好于全国,实现了一季度良好开局,而且空气质量也好,绿化好,不过与前些年相比,还是差大连市委副书记陈:一季度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32.9亿元,主要经济指标好于全国,实现了一季度良好开局了些,毕竟大连的一些重工卜灶业的发展,对空气和环境有一定的破坏,型野扮但即使这样也还是得很不错的。

赞美大连开发区的文章

开发区管委会张世坤的致辞全文: 25年前的10月15日,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前进的脚步,大连开发区在这里扬帆起航。今天,我们在这里欢聚一堂,共同庆祝大连开发区建区25周年。在此,我谨代表先导区党工委、开发区管委会向出席会议的各级领导,各位老领导、老开发,各位中外企业家和各界人士代表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感谢! 回首往事,25年岁月如歌,25载华章溢彩 大连开发区是全国第一个动工兴建的国家级开发区,从它诞生那一天起,就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肩负着光荣使命的几代开发区人,在中央、省、市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市人民大力支持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用饱满的激情践行党的改革开放政策,不断推进科学发展、创新发展、率先发展拆衫、协调发展、和谐发展,用智慧和汗水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发展奇迹。经过25年开发建设,走过了发达国家近百年才能完成的工业化发展进程,现在开发区已经成为东北地区开放程度最高、产业集聚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成为国家级开发区中最具经济实力、发展潜力和城市化特点的区域之一。 ——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截止今年9月,累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243亿元;完成工业总产值11316亿元,实现出口创汇547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99亿美元,完成税收收入604亿元,多项经济指标占大连市的四分之一以上,年均增速超过40%。开发区总体经济规模已经达到中等城市发展水平,成为助推大连、辽宁经济快速增长的强大动力。 ——现代产业加速集聚肆御悔。已有48个国家和地区在开发区兴办3000余个外资项目,内资企业发展到7000余家,形成了万商云集的良好局面。其中世界500强有48家进区投资,兴办项目76个,平均投资规模达7000多万美元。全区形成了石油化工、先进制造业、电子信息等支柱产业集群,汽车及其零部件、LED、风电、生物医药等产业集群正在形成,同时节能环保、旅游、航空等新兴产业正在加速向开发区集聚。开发区被科技部命名为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产业基地,被信息产业部命名为国家级电子元件产业园,被发改委命名为信息产业国家高技术基地核心区。 ——城市功能显著提升。从1984年的3平方公里起步区发展成为规划面积410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120平方公里、社会总人口65万人的新城区。全区已累计投入306亿元建设基础设施及公共裂正服务设施,工业区、生活区、商务区、度假休闲区功能完备。特别是近几年来,先后修建了东北领先、国内一流的图书馆、大剧院、规划馆、网球馆、市民健身中心、滨海及山地公园,使城区的服务功能得到显著提升。正在建设中的小窑湾国际商务中心区,3—5年后将成为面向东北亚的国际性现代服务业聚集区,辐射东北的生产力服务中心和公共活动中心,是大连未来新市区的中心商务区。 ——改革开放成果惠及百姓。形成了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比较完备的教育体系,开发区被中央教科所确定为全国第四个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三级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得到快速发展,医疗卫生服务领域不断延伸,城市职工及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范围和保障标准处在全省前列。对被征地征海的28000余户、61700余人全部纳入城市医疗与社会保障体系。2008年城镇居民和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1.8万元、1.1万元。失业率控制在3%以下。各种文体设施满足了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2008年奥运圣火在我区成功传递。 ——开放型文化和党建工作独具特色。谋事有创意、干事有激情、成事有影响在这片土地上得到了较好的诠释;尊重劳动、尊老爱幼、崇尚成功、宽容失败等中外文化在这里融汇发展。党员队伍和党的组织不断壮大,造就了一批素质较高、结构合理、适应对外开放需要的干部队伍。坚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促进了党员干部以廉洁的行为从事开放的事业。 ——示范、引领作用得到发挥。开发区在承接东北地区大型国有企业升级改造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为腹地企业走向世界方面创造了巨大商机。 弹指一笑渔村已巨变,潇洒拼搏几代人可歌可泣;放眼千秋新城正腾飞,任重道远后来者气壮山河。在开发区发展的史页上记载着党和国家领导人运筹帷幄、科学决策的历史瞬间,是党的对外开放政策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在小渔村的简易棚里,凝结着老开发们创业之初的辛勤汗水,是他们的努力拼搏为我们筑牢了坚实的发展基础;在现代都市的高楼大厦中,在繁花似锦的园林里,在星罗棋布的厂房中,在满载货物扬帆远航的巨轮上,承载着数十万打工者的创业理想,是一代又一代开发区人用9000多个令人难忘的日日夜夜,成就了大连开发区今天的开放伟业。我们把这种奋斗精神称作“拓荒牛”精神,这种精神应该成为我们为之骄傲的时代精神! 开发区取得今天的发展成就,得益于党和国家对外开放政策的指引;得益于原特区办和商务部、海关总署、开发区协会的有力指导;得益于省委省政府和大连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关怀厚爱;得益于全市人民的大力支持;得益于兄弟市县区和开发区的密切协作;更加得益于全区各界、各行各业开发区人的艰苦奋斗、竭诚奉献。我代表党工委、开发区管委会向上级领导、兄弟县市区领导,向历任老领导、老开发,向支持和关心开发区建设的海内外朋友,向开发区的各位同仁,向为这片土地付出辛勤汗水的全体劳动者,致以崇高的敬意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25年实践回味无穷,25载经验启迪未来 大连开发区25年的沧桑巨变,浓缩的是我国改革开放高歌猛进的光辉历程。25年的生动实践给了我们很多感悟,25年积累的经验值得我们坚持发扬。 实践启迪我们,必须坚持把开发区的发展放入国际国内经济竞争发展的大背景中形成特色鲜明的发展定位。发达国家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开发区的发展定位一定要纳入经济全球化来思考,纳入东北大振兴、辽宁大发展、大连大跨越中来确定。只有牢固树立立足大连、融入辽宁、辐射东北、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全局观念,才能实现又好又快、好中求快发展。 实践启迪我们,必须坚持把不断解放思想作为深化改革开放的先导。无论形势发生什么变化,改革开放的信念不能变,解放思想的法宝不能丢。开发区在更加激烈的竞争中要始终保持领先发展的优势,必须坚持把不断解放思想放在首要位置,以敢想敢试、敢为人先的精神,大胆破解影响发展的突出问题,以思想的大解放促进经济社会大发展、大跨越。 实践启迪我们,必须坚持把率先发展作为各项工作的主线。率先发展是开发区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率先发展才能加快发展进程,提高发展质量。只有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生命线”来抓,才能为率先发展提供经济支撑;只有保持规划的前瞻性,才能为率先发展创造条件;只有坚持经济发展与城市建设“两轮驱动”,才能为率先发展提供坚强保障;只有树立环境是生产力的发展理念,才能率先实现区域综合实力的稳步提升。 实践启迪我们,必须坚持把创新发展作为区域发展的不竭动力。创新要依赖科技,只有不断完善科技发展平台和科技创新体系,才能逐步优化产业结构,形成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创新发展要依靠人才,只有不断创造和完善人才引进、培养、选拔和使用的良性机制,才能形成不拘一格使用人才、有利于各类人才创业发展、脱颖而出的良好氛围。 实践启迪我们,必须坚持把务实发展作为攻坚克难的有力武器。开发区的事业是靠求真务实、奋力拼搏、艰苦创业干出来的。开发区在新的起点上实现跨越式发展,仍然需要求真务实的创业精神、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才能以特别之为立强区之位。 实践启迪我们,必须坚持把和谐发展作为凝心聚力的基石。在开发区的开发建设中,始终注重协调社会各阶层利益,将发展成果惠及职工和群众;始终注重人的自身发展,坚持成大业与出人才并重,培养造就大批外向型人才;始终注重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传承优秀文化、弘扬现代文明;始终注重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开展特色党建活动;始终注重加强平安开发区建设,努力为投资者和人民群众创造安居乐业环境。 新起点不辱新使命,新征程开创新伟业 回首过去,我们要加倍珍惜25年的发展成果和成功经验;展望未来,我们深知使命光荣,更要励精图治,齐心协力在新的起点上续写时代长卷。 我们要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当好大连发展龙头,充分发挥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核中核”的作用。我们要勇挑重担、大胆探索、激情工作,真正做出一翻无愧于前人又能激励后人的开放事业,回首不惊。 一是抓住用好发展机遇,当好经济发展领先区。《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给大连开发区创造了加快发展的重大机遇。我们要继续发扬开发区人勇于开拓、能打硬仗的“拓荒牛”精神,努力抓住机遇,创造性地用好机遇,盯住目标不眨眼,咬定发展不放松,不断把开发区发展大业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我们有决心、有信心,经过三年时间的努力,实现主要经济指标翻一番,占大连的比重达到三分之一以上;努力建设国际开放程度高、竞争力强、效益好、环境佳的国内一流、全球知名开发区。 二是聚焦世界先进生产力,建设现代产业核心区。要围绕大连市建设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物流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的战略目标,按照核心企业—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基地的思路,加速现代产业核心区发展进程,扶强做大特色支柱产业。用三年左右的时间,打造石油化工、先进制造业、电子信息三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做大汽车及其零部件、LED、生物医药等产业集群,加速节能环保、航空产业集聚步伐,推动金石滩旅游度假区创建国家5A级旅游度假休闲盛地。充分利用交通、物流等区位优势和现代产业发展基础,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全面提升服务东北开放和辽宁振兴的质量和水平,在大连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三是拓展城区发展新格局,建设新市区精品标志区。我们要优化布局,提升新市区核心区的整体功能。结合我市战略规划调整和组团式空间发展布局,确立三年城市化的发展目标,实施重大基础设施配套跟进建设,积极推动与大连城市发展重心北移和“一小时经济圈”建设相匹配的城市功能性设施建设。加快小窑湾国际商务中心区、常江湾国际运动中心、登沙河临港产业发展园区、城北工业区四大组团建设进程,主动承接并加速推进连接新老市区的跨海“大通道”建设任务,形成沿海推进、区域联动、多点并举、功能完备、梯次开发的良好格局,全力打造屹立于黄海之滨的大连时代新区。 四是繁荣兴旺社会事业,建设协调发展示范区。按照“国际接轨、大连最好、功能完备、独具特色”的标准,建设全国一流的社会事业支撑体系。构建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和保障救助体系,让生活和工作在开发区的每一个人,都能够切身体验到区域发展的成果,从而为推进开发区的新一轮创业提供坚实保障。 五是融铸区域发展之魂,建设先进文化引领区。文化是民族之魂,也是城市发展的软实力。大连这个百年城市的魅力源自于独具特色的开放型文化。我们要在全区着力凝聚“开放、创新、求实、高效”的开发区精神;大力倡导并努力实践关爱企业、尊重企业家、尊重纳税人的尊商文化;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崇尚成功的创业精神;劳动光荣、尊重劳动、尊重长者、关爱下一代的传统美德;集中民智、聚合民力、成果民享的民生理念;在公务人员当中努力强化廉洁使手中的权力永不贬值;学习使之能跟上时代发展不掉队;激情工作会使之身心健康。通过不断加强特色区域文化的推广,形成坚强有力的思想文化阵线,努力凝结区域发展的内在动力,不断提升区域发展的“软实力”。 六是按照精干、高效的要求,建设体制机制创新区。创新是开发区发展的原动力和灵魂。要坚持管理创新,保持管委会“小政府、大社会、大服务”的体制优势,创新政府管理运行机制,形成发展合力。要坚持科技创新,完善科技创新体系,着力把企业自主创新作为第一驱动力。要创新投融资体制,放大财政资金的功效。要创新人才管理体制,营造有利于人才发展创业的良好环境。要积极探索区际联动发展新模式,完善与金州等周边区域合作开发的思路和举措,为在更大的范围实现跨区域联合发展创出新路。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25年前,开发区以其先行先试和敢想敢为的创业精神,为改革开放做出了贡献,积累了经验。25年后,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我们有更加充分的理由相信,中国改革开放有着无限美好的前景,大连开发区有着无限美好的未来,我们也一定能创造出气壮山河的发展奇迹,书写出生机勃勃的壮丽篇章,铸就永留史册的时代丰碑!

首次!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对全年经济增速不设具体目标

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今天(5月22日)上午开幕,李克强总理做政府工作报告,报告首次对全年经济增速不设具体目标。

李克强总理提到:我们没有提出全年经济增速具体目标,主要因为全球疫情和经贸形势不确定性很大,我国发展面临一些难以预料的影响因素。

这样做,有利于引导各方面集中精力抓好 “六稳”、“六保”,“六保”是今年 “六稳”工作的着力点。守住 “六保”底线,就能稳住经济基本盘;以保促稳、稳中求进,就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夯实基础。

要看到,无论是保住就业民生、实现脱贫目标,还是防范化解风险,都要有经济增长支撑,稳定经济运行事关全局。要用改革开放办法,稳就业、保民生、促消费,拉动市场、稳定增长,走出一条有效应对冲击、实现良性循环的新路子。

据了解,在2015年及以前的年份,政府工作报告对经济发展一般设置具体数字作为预期目标,政府工作报告从2016年开始设置弹性目标,2016年GDP增长预期目标定位在6.5%-7%,2017年、2018年均设置在6.5%左右,2019年的GDP预期增长指标设定在6%-6.5%。

如何看待今年报告对经济目标的表述?

2019年,面对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上升的复杂局面,我国GDP总量达到99.1万亿元,比上年增长6.1%,符合6%-6.5%的预期目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70892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达到10276美元,突破1万美元大关,实现了新的跨越。

今年一季度,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众志成城、顽强拼搏,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经济社会运行逐步趋于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复工复产正在逐步接近或达到正常水平。

当前,全球疫情和世界经济形势仍然严峻复杂,我国发展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对于今年下一阶段的工作,4月17日、5月15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和盯搜政府工作报告都强调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报告中,也将“六稳”“六保”置于突出位置。

“六稳”和“六保”是什么关系?“稳”和“保”有什么区别?“稳”是有幅度,有弹性的;“保”则强调底线,是偏刚性的。经济工作中有一个表述“稳中求进”,保、稳、进三者的关系是:首先要保住,保住才能稳住,稳住了就为今后的“进”打下了基础。

此前,国务院会议也解密“六稳”和“六保”的关系。5月13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越是不确定性增加,“保”的意义就越大。“六保”针对的都是当前突出矛盾和风险隐患,必须把“六保”作为“六稳”工作的着力点和支撑,保住了就业、基本民生和市场主体,就有收入,就会拉动消费、扩大市场需求。守住“保”这一底线,稳住经济基本盘,就能为渡过难关赢得时间、创造条件,实现稳中求进。

多地政府工作报告未设具体经济指标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因新冠疫情延误召开两会的多个地方,近日召开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没有设置具体的经济指标。

在5月9日召开的四川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四川慧则亩省长尹力代表省人民政府作工作报告。报告未设置具体增长指标。

报告提出:考虑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和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根据多年来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与全国走势基本一致的情况,我们提出:今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速比全国高2个百分点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4.5%左右,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完成国家下达的任务。

5月14日召开的成都市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成都市市长罗强所做政府工作报告,也未设具体经济指标。报告提出,考虑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和不确定因素较多,“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速继续保持高于全省态势、继续保持副省级城市第一方阵位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口径增速与经济增长趋势基本一致,就业局势保持总体稳定,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进一步降低”。

5月14日召开的大连市人大十六届三次会议上,大连市代市长陈绍旺所前森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没有提出具体经济指标。报告提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与全国同步,确保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

多知道一点

特殊时期两会:政府工作报告40年来篇幅最短 时间跨度最长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是改革开放以来篇幅最短,时间跨度最长的。

此前各年度的政府工作报告,字数一般都在15000字以上。以李克强担任国务院总理以来所作的各次政府工作报告为例,2019年的报告20225字、2018年的报告20561字、2017年的报告19275字、2016年的报告20039字、2015的报告18181字、2014年的报告17006字。

而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字数约10556字,系改革开放以来篇幅最短的报告。篇幅虽短,全是干货、实货,相关工作人员告诉新京报记者,报告起草过程中最大限度体现务实、体现实干。

改革开放后,全国两会的会期逐渐固定,每年3月3日召开政协会,3月5日召开人代会。人代会开幕后的第一项议程,就是国务院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中会对过去一年的工作作出总结。

今年的全国两会推迟两月召开,2020年已接近过完了一半,因此,今年的报告,不仅回顾了2019年的工作,还报告了今年以来抗击疫情、经济运行等工作,相当于报告了去年以来的社会经济情况,时间跨度超过以往。

与时间跨度相呼应的是,今年报告的起草时间也远超过往年。往年的报告起草组,成立时间基本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起草组同步,春节前后报告初稿基本形成。但是今年,由于报告的时间跨度超过以往,加入了今年以来抗击疫情、经济运行等情况,所以今年的报告起草时间也长于往年。

新京报记者 沙雪良 王姝

大连的简介

早在6000年前大连市委副书记陈:一季度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32.9亿元,主要经济指标好于全国,实现了一季度良好开局,我们的祖先就开发大连市委副书记陈:一季度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32.9亿元,主要经济指标好于全国,实现了一季度良好开局了大连地区。秦汉时期,大连地区属辽东郡辖区。唐朝初期,大连地区属安东都护府积纤芹利州的辖区。辽代时大连地区属东京通辽阳府的辖区。大连地区在魏晋时称三山,唐朝时称三山浦,明清时称三山海口、青泥洼口。十九世纪八十年代,清朝于今大连湾北岸建海港栈桥、筑炮台、设水雷营,一时成为小镇。沙俄侵占后,曾用毁侍毕青泥洼。1899年始称大连市。第一、二次鸦片战争期谈宴间,英军对大连地区进行了侵扰。作为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的主要战场,大连在近代史上曾遭受两次大的战争劫,沦为俄、日殖民地近半个世纪,其中日本的殖民统治达40年。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大连从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中获得解放,结束了殖民统治。同年9月,大连市职工总会筹委会组成。10月,中共中央东北局派韩光同志到大连任市委书记,组成了中共大连市委员会,并成立了大连市政府。1946年7月,改为旅大地委。1949年至1956年基本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大连市委副书记陈:一季度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32.9亿元,主要经济指标好于全国,实现了一季度良好开局;1957年至1966年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大连市委副书记陈:一季度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32.9亿元,主要经济指标好于全国,实现了一季度良好开局;1966年至1976年经历了“文化大革命”;1976年之后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1984年,国务院批准大连为沿海开放城市;1985年,大连市被国务院确定为计划单列市,享有省级经济管理权限。

[地理概况]

大连市地处欧亚大陆东岸,中国东北辽东半岛最南端,位于东经120度58分至123度31、北纬38度43分至40度10分之间,东濒黄海,西临渤海,南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北依辽阔的东北平原。是东北、华北、华东以及世界各地的海上门户,是重要的港口、贸易、工业、旅游城市。

全市总面积12574平方公里,其中老市区面积2415平方公里。区内山地丘陵多,平原低地少,整个地形为北高南低,北宽南窄;地势由中央轴部向东南和西北两侧的黄、渤海倾斜,面向黄海一侧长而缓。长白山系千山山脉余脉纵贯本区,绝大部分为山地及久经剥蚀而成的低缓丘陵,平原低地仅零星分布在河流入海处及一些山间谷地;岩溶地形所处可见,喀斯特地貌和海蚀地貌比较发育。

[气候资源]

大连市位于北半球的暖温带地区,具有海洋性特点的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0.5摄氏度,年降水量550--950毫米,全年日照总时数为2500--2800小时。

[水利资源]

大连地区主要有黄海流域和渤海流域两大水系。注入黄海的较大河流有碧流河、英那河、庄河、赞子河、大沙河、登沙河、清水河、马栏河等;注入渤海的主要河流有复州河、李官村河、三十里堡河等。其中,最大的河流为碧流河,是市区跨流域引水的水源河流。另外,还有200多条小河。大连地区淡水资源总量为每年37.86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34.2为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为8.84亿立方米,两者重复水资源量5.8亿立方米。

[行政区划]

现辖3个县级市(瓦房店市、普兰店市、庄河市)、1个县(长海县)和6个区(中山区、西岗区、沙河口区、甘井子区、旅顺口区、金州区)。另外,还有4个国家级对外开放先导区(开发区、保税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金石滩国家旅游度假区)。

[经济总量]

2006年,综合经济实力持续增强。

初步核算,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569.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6.5%,为1996年以来的最快增幅。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08.6亿元,增长10.9%;第二产业增加值1229亿元,增长20.3%;第三产业增加值1132亿元,增长13.6%。三次产业构成比例为8.1∶47.8∶44.1,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5.6%、57%和37.4%。按常住平均人口计算,全市人均生产总值42579元,按年末汇率折算5453美元。

[财政税收]

2006年,经济效益水平显著提高。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96.1亿元,比上年增长29.5%,为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的最快增幅。其中,市本级89.9亿元,增长25.9%;区市县级106.2亿元,增长32.8%。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266.5亿元,比上年增长28.3%。其中,基本建设、社会保障及抚恤社救、科技三项费和教育支出分别增长11.3%、61.3%、23.5%和23.1%。国税局组织各项税收162.04亿元,增长18.1%;地税局组织各项税收148.26亿元,增长23.2%。海关代征税收168.93亿元(大连海关数),增长8.2%。

[价格指数]

2006年,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平稳,工业品价格涨幅回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指数为101.4,与上年持平。其中,消费品价格指数和服务项目价格指数分别为101.0和102.3。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指数为102.67,比上年回落1.53个百分点。原材料、燃料及动力购进价格同比指数为108.32,比上年回落7.7个百分点。

2006年,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继续扩大。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469.5亿元,比上年增长32.3%。其中,城镇投资1203.6亿元,增长31.6%;农村投资265.8亿元,增长35.9%。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建设项目投资866.4亿元,增长33.4%;房地产开发投资337.2亿元, 增长27.1%。

[投资结构]

2006年,按产业划分,第一产业投资55.81亿元,增长4.4%;第二产业投资576.63亿元,增长44.8%;第三产业投资837.04亿元, 增长27.1%,其中航运业118.2亿元,增长22.5%。三次产业投资比例由上年的4.8∶35.9∶59.3调整为3.8∶39.2∶57.0。

按所有制类型划分,国有经济投资402.35亿元,增长 34.8%;非国有经济投资1067.14亿元, 增长31.4%。国有与非国有经济投资比例由上年的26.9∶73.1调整为27.4∶72.6。

[城市建设项目]

2006年,全市完成城建重点项目131项,实现投资额261.3亿元,比上年增长30.3%。椒金山隧道、西部通道和胜利桥、北岗桥、菜市桥改扩建工程竣工通车。完成西北路等10条中心城区交通干道的拓宽改造,快轨金州线、201路有轨电车改扩建工程、市区至开发区应急路建设快速推进。煤气新厂二期储柜、制气装置已经完工。香海热电厂二期1号机组投入运营。凌水河污水处理厂竣工投产,马栏河等3座污水处理厂建设进展顺利。梭鱼湾、砬夏河综合整治工程全面完成。中心城区生活垃圾应急处置工程投入使用,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厂建设加快。完成煤气管网改造21.3公里,新建煤气主干线22.7公里;分别完成供水管网、排水管网改造75公里和30公里;改造城市二次加压泵站182处;改造城市居民室内旧管网5万户;解决城市居民用水困难8.7万户;新增供热面积410万平方米。

2006年,农业生产喜获丰收。全年完成农林牧渔及服务业现价总产值390.5亿元,比上年增长13.9%(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1%)。其中,农业产值92.3亿元,林业产值3.6亿元,牧业产值108.2亿元,渔业产值148.7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37.7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7.2%、-10.7%、22.2% 、5.7%和22.4%。水产、畜牧、蔬菜、水果和花卉五大优势产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及服务业总产值的比重达81.4%。

[农牧产品产量]

2006年,农牧产品产量全面增长。完成粮食总产量152.2万吨,单产5446.6公斤/公顷,分别比上年增长12.3%和11.4%;水果总产量106.7万吨,蔬菜总产量254.6万吨,分别增长8.8%和5.8%;肉、蛋、奶总产量分别为65.3万吨、23.4万吨和12万吨,分别增长27%、5.3%和17.5%。粮食、蔬菜、水果、肉类、禽蛋和奶类总产量均创历史最好水平。

[林业]

2006年,完成植树造林面积50.2万亩,农村植树1.01亿株,造林平均成活率达到90%以上。其中,荒山造林35万亩,海防林基干林带5.21万亩,道路绿化860公里,河流绿化430公里。新建绿化村121个。全市林木绿化率达到42.99%。

[渔业]

2006年,完成地方水产品总产量216.1万吨,比上年下降1.8%。其中,海水养殖产品产量129.5万吨,下降2.9%。优质高效海珍品生产快速发展。其中,海参、杂色蛤和虾夷扇贝产量分别为2万吨、24.5万吨和16.2万吨,分别增长24.9%、21%和25.1%。新增海参、滩涂贝类、赤贝(魁蚶)和虾夷扇贝增养殖面积分别为0.6万公顷、0.8万公顷、1.2万公顷和0.67万公顷,新增陆地工厂化养殖面积 6万平方米。

[农业建设]

2006年,引进农业新品种、新技术289项,推广新技术90项,重点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等十大农业增产增效技术。新增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56家,投资总额19.8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1%和66.4%。新增8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总数达到49家;新增5个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基地,总数达到43家。新发展国家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15个,总数达到205个;绿色食品39个,总数达到208个;有机食品15个,总数达到43个。新建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2个、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1个、市级农业标准化生产综合示范区10个。旅顺口区、金州区被评为首批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县。

2006年,工业经济持续增长。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1058.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0.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即全部国有及国有控股和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及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下同)完成增加值851.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7.6%,加快6.4个百分点。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重工业652.5亿元,增长27.6%,加快7.4个百分点;轻工业199.3亿元,增长27.6%,加快2.7个百分点。实现销售产值3415.1亿元,比上年增长27.9%。

[工业基地建设]

2006年,全年完成工业投资535.9亿元,比上年增长38.5%。“四个基地”实现工业增加值56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6.3%。其中,石化工业216.9亿元,增长22.5%;现代装备制造业228.5亿元,增长27.9%;船舶制造业50.9亿元,增长36.1%;电子信息产品工业69.7亿元,增长25.7%。

2006年,重大项目建设取得突破。重工·起重风电设备、瓦轴集团重大精密轴承基地、中远船务30万吨级浮船坞、一汽大柴道依茨发动机、大众一汽30万台发动机等一批大项目竣工投产;机床集团数控系统及功能部件产业化等项目进度加快;船舶重工高新平台建设、鞍钢新轧——蒂森克虏伯二期、福佳大化对二甲苯、逸盛大化对苯二甲酸等项目开工建设。产业集群加快形成,大连湾临港装备制造业基地初具规模。大化、大钢、大水泥搬迁改造进展顺利。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发展,重点支持燃料电池、中水回用等10大工业循环经济示范项目,推广了水源热泵、风力发电等10大节能节水技术和产品。

[工业经济效益]

2006年,全年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50.63,比上年提高13点。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303.2亿元,比上年增长21.9%;利税总额122.3亿元,增长15.9%;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总额39.8亿元,下降4.5%。如剔除油价影响,实现利税149.9亿元,增长29.2%;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96.3亿元,增长33.6%。

[利用外资]

2006年,利用外资成倍增长。全年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22.4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24.1%,其中,第二产业13.18亿美元,第三产业9.16亿美元,所占比重分别为58.7%和40.8%。引进外资的质量和水平进一步提升。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引进外资金额分别占实际使用外资总额的50.1%和29%,分别增长174.4%和209.5%。新批准外商投资企业853家,其中投资额超1000万美元的大项目141个。德国大众汽车等20家世界500强企业在连实际投资2.8亿美元,增长82.9%。

[对外贸易]

2006年,对外贸易持续快速增长。据海关统计,大连地区内企业(含省公司)完成进出口总额317.9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4.3%。其中,进口145.38亿美元,增长23.1%;出口172.58亿美元,增长25.4%。完成自营进出口总额293.2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4.66%。其中,进口136.69亿美元,增长23.27%;出口156.55亿美元,增长25.9%。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分别占自营出口总额的45.3 %和22.9%。

[对外合作]

2006年,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势头良好。全年签订对外承包和劳务合作合同900项;合同金额3.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6.7%;实现营业额2.8亿美元,增长12%。外派劳务人员2.9万人次,增长9.4%。新批对外投资项目17项,总投资额8000万美元,其中中方投资额占99.5%。

[消费品市场]

2006年,城乡消费市场协调发展。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39.3亿元,比上年增长14.7%,加快1.2个百分点。其中,城市零售额783.9亿元,增长14.7%;农村零售额55.4亿元,增长13.9%。按行业划分,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695.9亿元,增长15.4%;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133.9亿元,增长11.7%;其他行业零售额9.5亿元,增长2%。按商品类别划分,吃品零售额390.4亿元,增长16%;穿品零售额157.8亿元,增长14.3%;用品零售额271.6亿元,增长11.8%。

[居民消费]

2006年,消费结构升级加快。全年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商品零售额245.7亿元,比上年增长24.2%。其中,汽车类增长35.9%,家用电器类增长14.8%,家具类增长14.4%,通讯器材类增长24.1%,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14.4%,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12.7%,金银珠宝类增长15.8%。

[商贸设施建设]

2006年,新建超万平方米大型商业网点33个。新建星海新天地、规划老虎滩渔人码头等两条特色商业街。青泥洼商业街荣获“中国著名商业街”称号,友谊商城、麦凯乐总店、大商新玛特被商务部评定为全国“金鼎级百货店”。深化“千村百镇”工程,新建改建农家店848个。新建放心食品专柜、专区108个,新增优质农副产品专柜、专区51个,新推出绿色市场试点单位和市场准入定点市场10家。

[旅游]

2006年,全年共接待国内游客215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3.2%;接待海外游客70万人次,增长16.7%。实现旅游总收入260亿元,增长23.3%。其中,国内旅游收入222.9亿元,增长25.2%;旅游创汇4.65亿美元,增长16.3%。截至年末,全市拥有旅游宾馆(饭店)190家,增加12家,其中星级宾馆(饭店)159家,增加4家;旅行社373家,增加11家,其中国际旅行社27家。本市创建“中国最佳旅游城市”取得成功。

[会展]

2006年,全年举办展会119个,其中2万平方米以上的展览项目13个,占总项目数的10.9%;展览面积87.8万平方米;参展企业18525家,其中来自70个国家的海外企业1326家;参观人数475万人次。成功举办首届中国(大连)国际服装纺织品博览会(原大连国际服装博览会,现晋升为国家级展会)。成功申办2007年“世界经济论坛成长峰会——全球成长型企业年会(即中国夏季达沃斯)”。

[建筑业]

2006年,资质以上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546.6亿元,比上年增长20.4%。按施工产值计算的全员劳动生产率为13.3万元/人,增长20.7%。

[房地产开发]

2006年,房地产开发施工面积2196.1万平方米, 比上年增长39.9%;竣工面积537.8万平方米,增长37.7%。完成商品房销售额284.5亿元,增长27.9%,其中住宅销售额242.7亿元,增长23.6%。商品房销售面积628.8万平方米,增长9%,其中住宅销售面积570.2万平方米,增长6.8%。

[环境质量]

2006年,环境质量总体状况良好。空气中四项污染物均值全部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空气污染指数(API)Ⅱ级以上(良好)天数338天,其中Ⅰ级(优)天数74天。近岸海域水质总体保持稳定,市区南部沿海、大窑湾、小窑湾、营城子湾水质各项监测指标年均值符合国家二类海水水质标准。饮用水源水质保持良好,符合国家地表水Ⅲ类水质标准。城市交通噪声符合国家规定标准。

[建设项目管理]

2006年,完成大连市“城市发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全年审批建设项目5938个,验收竣工项目3435个;环保投资5.2亿元,占审批建设项目总投资3%。

[环境污染防治]

2006年,对146个环境污染项目进行治理,完成污染治理133项,关、停、并、转、迁污染企业27家,削减二氧化硫662吨、烟尘1433吨、COD 2091吨。发放排污许可证265家,对25家企业强制进行清洁生产审核,11家企业通过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建成翰洋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中心。全面推进“打击环境违法行为环保专项行动”,重点开展了饮用水源地整治等14项专项行动,检查企业5629家,查处违法企业386家,限期治理企业80家,停业治理企业50家。完成环境安全风险源排查523家,限期整改39家。完成危险废物转移7965次、7.6万吨。完成83家企业833枚放射源现场检查,办理转让放射源349枚。机动车尾气年检车辆10万余台、路检车辆6万余台。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

2006年,完成千山心城等10个区域拆炉并网工程,拆除锅炉206台、烟囱168根,并网供热面积280万平方米;共削减烟尘344.4吨、二氧化硫322吨、氮氧化物268.8吨。关闭鞍钢石灰石矿水泥分厂和31个非煤矿山。完成大化南渣场整治工程。通过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复查验收。瓦房店市被国家环保总局批准命名为县级环境保护模范城市。

[环境信访]

2006年,受理环境信访6098件,处理率100%,群众满意率达到90%以上。

[自然生态保护]

2006年,建成长海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庄河市桂云花等3个乡镇获得“大连市生态示范乡镇”称号。

[城市园林绿化]

2006年,完成城市植树78万株,新增公共绿地150万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0.6平方米,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2.8%。

[交通运输业]

2006年,交通运输业加快发展。运输企业完成客货换算周转量2562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29.6%,加快11.6个百分点。实现货物周转量2503.2亿吨公里,增长30.2%。实现旅客周转量123.3亿人公里,增长11.8%。

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突破2亿吨,比上年增长17.3%,其中外贸吞吐量0.7亿吨,增长9.9%。集装箱吞吐量321.2万标箱,增长19.5%。旅客吞吐量616.1万人次,与上年基本持平。周水子国际机场完成旅客吞吐量635.1万人次,增长17.5%;货邮吞吐量14.51万吨,增长12.4%。

[航运中心建设]

2006年,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大窑湾保税港区申办成功。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全年实施建设项目48项,完成投资72亿元,新增生产泊位23个、年吞吐能力5000万吨。我国最大的汽车物流码头——大连汽车码头建成投产。大连湾通用杂货泊位完工,航道改扩建工程竣工通航。大窑湾二、三期6个泊位建设和北岸开发进展顺利。长兴岛公共港区3个通用泊位建设步伐加快。金窑铁路复线竣工通车,烟大铁路轮渡试运营,长兴岛铁路和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建设项目启动,土羊高速公路、大窑湾疏港高速公路、沈大与丹大高速公路连接线、大庄高速公路西段等主体工程基本完工。大连机场航线总数达到119条,其中国内航线76条,国际和特别行政区航线43条;与15个国家、90个国内外城市通航,其中国际、特别行政区通航城市36个。

[社会治安]

2005年,公安机关打防控一体化建设全面加强,刑事发案率稳中有降,共发案29513起,比上年下降1.39%。破案12835起,查处治安案件23947起,逮捕4812人,劳动教养2098人,移送起诉6146人。交通事故得到了有效控制。全市治安重点地区全部得到根本治理。

[预防保健]

2006年,市内四区建立5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实现城区人口全覆盖。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得到巩固。建设农村无害化厕所7000座;完成农村饮水工程122项,保证了13万农民的饮水安全,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62.63%。新创建省级卫生乡镇1个、省级卫生村3个。瓦房店市通过国家卫生城市的检查验收。全市免疫规划疫苗的接种率保持在95%以上,实现了消除碘缺乏病目标。

[医学科研]

2006年,全市组织科技成果鉴定54项,其中21项科技成果获得省科技进步奖。组织完成卫生新技术评审工作,其中186项准入应用于临床。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2006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进展顺利。截至年末,全市211.7万农民参加了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87%,建立了基本覆盖全市农村居民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群众体育]

2006年,完成全市各区市县的国民体质网络建设。市体育总会及所辖40个单项体育协会,参加国际交流活动9次、省级以上赛事24次、市级以上赛事129次。开展国际徒步大会、国际马拉松赛、全民健身周、万人太极拳展演等系列群众体育活动300余项,其中第四届国际徒步大会参加人数达到27万人,创造了世界徒步史上参加人数之最,本市成功当选为中国大陆唯一的“国际徒步城市”。首次表彰全市“百名全民健身优秀社会体育指导员”,新增社会体育指导员800名。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开展为全市100个自然村建设100个标准篮球场工作。本市被评为全国“推广健身气功十佳城市”。 。

[竞技体育]

2006年,竞技体育水平不断提高。大连籍运动员在第十五届多哈亚运会上获得8枚金牌。加强了6所“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重点基地”和126所“青少年传统体育运动学校”的建设。首次表彰全市“百名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优秀教练员”。

[承办赛事]

2006年,共举办、承办市级以上比赛46项、188次。

2011春电大本科行管《公民文化》《区域经济学》《开放教育学习指南》《闽台区域文化》纸制形成性考核答案

第一次

一:名词解释

1、区域经济:是一个系统的概念,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外部的国际影响、政府行炎、区际互动三方面和区域内部影响经济发展的诸要素。

2、经济区域:是人的经济活动所造成的、围绕经济中心而客观存在的、具有特定地域构成要素并且不可无限分割的经济社会综合体。

3、新区域经济观:知识经济的显现,给区域经济的发展注入许多新概念、新特点和新观念。同时,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也催生了许多不同特点、不同规模和不同地区性质的区域经济组织。因此,21世纪的或敬码区域经济学应有新的区域经济观。

4、国际区域经济:当代世界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国际一体化。在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日益加强。作为生产力高度发展的产物,区域经济一体化以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形式在世界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5、欧洲联盟:最早是由法国联办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六国于1957年3月签订《罗马条约》,并于1958年元旦成立的,最早称为欧洲共同体。

6、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地理上邻近的国家或地区,为了维护共同的经济利益和加强经济联系与合作相互间通过契约和协定,在区域内步消除成员国间的贸易壁垒,进而协调成员国间的社会经济政策,形成一个跨越国界的商品,资本,人员和劳务等自由流通的统一的经济区域的过程.

7、亚太经济合作组衫哪织: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成立于1989年,成立之初是由12个亚太国家和地区组成的一个非正式论坛组织,后来发展为一支推动全球自由贸易的重要力量。

二、问答

1、从五个层次上阐述新区域经济观?:

答:(1)突破了传统区域经济学的理论观念;(2)新的区域经济学不仅扩大了它的研究范围和层次,而且丰富和修正了区域经济学的一系列理论和方法;(3)科技园区和工业园区是人类进入21世纪所选择的最佳区域经济模式,它为人类科学技术的发明、发现和创造迅速转化为生产力提供了极好的区域经济环境,所以人们把科技园区和工业园区的创立视作人类20世纪末的伟大创举。(4)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迅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经济特区的设立。(5)把特区经济作为一个重要方面,将它作为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系统地介绍经济特区的发展历程和今后的发展趋势,全面研究设立经济特区的目的、条件以及经济特区的类型、模式及其运作机制。

2、经济区域与区域经济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答:经济区域要与区域经济相区别.

经济区域是指人的经济活动所造就的,围绕经济中心而客观存在,具有特定地域构成要素并且不可无限分割的经济社会综合体.

区域经济是一个系统的概念,它不仅包括量的方面,也包括质的方面,即经济社会结构,经济生活质量,经济社会效益等.具体包括国民生产总值,居民人均实际收入,居民生活环境,经济社会结构,社会事业和社会保障,文化等方面的发展与提高.

二者的联系体现在:经济区域是人们经济活动的产物,经济区域内部及区域之间的经济活动,构成了区域经济的内容.

3、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类型及其特点是什么?

答: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特点有:

(1).具有较大影响力,在世界经济中占有相当份额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不多.

(2).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覆盖面趋于重叠,规模较大的组织与规模较小的组织齐头并进,而且是大组织中包括小组织的越来越多.

(3).发达国家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数目虽不多,但建立的时间往往比较早,发展得比较成熟

4、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商品贸易规则有哪些稿慎?

1国民待遇2市场准人3取消关税4对进口和出口的限制5退税6海关手续费

5、阐述APEC制度创新的动力?

答:APEC即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的制度创新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

(1).APEC原则框架创新.(2).APEC协商机制创新.(3).APEC推进方式创新.(4).APEC运作机制创新.(5).APEC活动内容创新. (6).APEC自由化体系创新

第二次

一:名词解释

1、经济特区:指一个国家或地区通过法令划出一定范围,在对外贸易经济活动中采取较其他地区更开放、更灵活、享有更优惠政策的地区。

2、城市经济:现代城市,是区域经济的核心,又是国名经济和区域经济活动的空间依托,是区域经济组织的节点和载体,对区域经济的研究必然涉及对城市经济的研究。

3、科技工业园区:科技工业区具有人才.科技.知识优势,随着国家“211工程”和“国家知识创新系统工程”试点的实施,特别是国家创新系统建设的启动,国家的战略资源与创新资源有一次在中关村聚集,为科技工业园区的建设与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总部经济:区域经济研究的范畴,它是城市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大突破和战略转移,也是国际经济一体化和知识经济的产物。

5、经济效应:不同资源优势的区域通过价值链不同功能的再分工进行合作,实现共同发展,达到共赢结果。

6、区域经济发展梯度:指在地图上表现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别,以及由低水平地区向高水平地区过渡的空间变化历程。

7、回程效应:是在极化效应作用的同时,作为扩展效应的对立物而起作用的。

二、问答

1、经济特区的基本类型有哪些?

答:经济特区的具体类型有以下七类:

1、贸易型的经济特区;2、工业型的经济特区;3、工贸结合型的经济特区;4、科技型的经济特区;5、金融型的经济特区;6、旅游型的经济特区;7、综合型的经济特区。

2、国内综合经济区划的基本原则?

答:(1)国民经济需要和区域条件相结合的原则;

(2)专业化分工与综合发展相结合的原则;

(3)经济中心和吸引范围相结合的原则;

(4)经济区域与行政区域相协调的原则;

(5)经济区域与民族聚居区相协调的原则;

(6)经济现状与发展远景相结合的原则;

(7)国内劳动地域分工与国际分工相结合的原则.

3、如何用经济学理论解释总部经济现象?

答:1、总部经济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范畴。2、企业作为一个组织形态具有替代市场实现交易和配置资源的功能。3、现代大型公司是一个宠大、开放的体系。4、现代大型公司内部组织层次结构有多种形态。5、“替代函数模型:的建立;6、企业在发展中对于战略资源的需求上升。

4、阐述区域经济梯度转移理论的主要论点?

答:区域经济学者把生命循环论引用到区域经济学中,创造了区域经济梯度转移论。他们的主要论点有:

第一,区域经济的盛衰主要取决于它的产业结构优劣。而产业结构的优劣又取决于地区经济部门,特别是主导专业化部门在工业生命循环中所处的阶段。

第二,创新活动,包括新产业部门、新产品、新技术、新的生产管理与组织方法等大都发源于高梯度地区,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生命循环阶段的变化,按顺序逐步由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转移。

第三,梯度转移主要是通过多层次城市系统扩展开来。创新在空间上的扩展主要有局部范围的与大范围的两种形式。

第三次

一:名词解释

1、辐射理论:是指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程度相对较高地区与经济发展较落后的地区之间进行资本、人才,技术,市场等要素的流动和转移,以及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生活习惯等方面的传播,以现代化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生活习惯替代与现代化相悖的旧习惯势力,从而进一步提高经济资源配置的效率。

2、点辐射:一般以大中城市为中心向周边地区推开,如同平静的水面上投入一块石头,产生的波浪由中心向外扩散,逐步扩散到较远的地区即为点辐射。

3、线辐射:一般以铁路干线、公路干线、大江大河以及大湖沿边航道和濒临沿海的陆地带为辐射的带状源,向两翼地区或上下游地区推开。

4、面辐射:点辐射和线辐射大大加快了辐射区域的经济发展速度和现代化进程。其结果,就会形成以中心城市或辐射干线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程度相对较高的区域

5、区域产业结构:是区域经济能否健康发展的重要影响要素之一,产业结构分析和评价是其合理化的基础。

6、二重结构:有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从量上讲的,指在产业结构中,一方面存在着少数处于垄断地位的大型企业,一方面存在着数量和比重很大的中小企业;二是从质上讲的,指在产业结构中,一方面是少数占垄断地位的现代化大型企业,一方面是带有前资本主义特征或自然经济特征的中小企业

7、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要能力的发展。

二、问答:

1、举例说明我国经济发展中线辐射的例子?

答:线辐射一般以铁路干线、公路干线、大江大河以及大湖沿边航道和濒临沿海的陆地带为辐射的带状源,向两翼地区或上下游地区推开。长江下游的城市如上海、南京、苏州、无锡等的经济发展速度和现代化进程就比上游的城市如重庆、宜昌等的经济发展速度和现代化进程为快。沿海的路地带是指与海洋相接触的海岸线形成的幅射线,如丹东、大连、营口、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上海、福州、厦门、深圳、珠海、香港、澳门、北海等城市构成了中国的海岸线辐射区域这些地区辐射的特点不同于铁路干线,公路干线、大江大河以及大湖沿边地区的辐射。

2、简述梯度推进理论的缺陷?

答:梯度推进理论对中国目前的地区状况虽有一定的解释力,但存在严重的缺陷,不能作为中国制度经济发展战略和现代化建设的理论依据。进一步分析如下:

(1)按照梯度推进理论把中国划分成东部发达地区、中部欠发达地区和西部落后地区,是比较粗略的一种划分方法。

(2)按照梯度推进理论划分方法,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忽略了地区之间经济和文化交流的双向性。

(3)梯度推理理论忽略了同一地区之内的经济互补性。

(4)从长期来看,如果西部落后地区等到东部发达地区带动中部欠发达地区发展后再得到推动力,那么,必然延误西部落后地区和中部欠发达地区的发展,中国的地区差距将在很长时期内进一步扩大,这会对整个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现代花进程产生严重的不利影响。

(5)从理论上来看,梯度推进理论忽略了地区之间经济发展和现代化进程中的互动性。

3、发达地区产业结构导向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1)利用新技术改造现有传统产业;(2)建设和发展高技术产业;(3)大力发展第三产业;(4)抓好区域农村产业结构的总体改造.

4、在可持续发展中如何才能够自觉地对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四大系统的协调关系进行有效的调节和管理?

答:1、在我国,随着经济体制的转换,企业将成为投资主体的主要组成部分。2、影响环境的因素是错综复杂的。3、要做到“边发展,边治理”,首先要解决一系列核算问题,以及与核算有关的检测机制与价格机制的建立。总之,应根据现实具体情况,区别不通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促使社会、经济。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

第四次

一:名词解释

1、区域差异:区位理论发展了确定各种经济活动应在何处进行的原则。经济活动的区位是事先确定的,而是服从于经济选择。

2、地域分工:是指分离出来的部门在一定地域上的组合。

3、区域开放度:用外贸依存度、外资总投资比重来度量。

4、区域经济发展:是一个综合性范畴,不可能用一个或几个指标就能全面反映。从横向上看,它是指一个地区一定时期内经济各方面的综合发展状况;从纵向上看,它表现为该地区经济发展的潜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

5、区域经济开发:结合本国经济发展的要求及各地区的特点,分别制定了相应的区域经济开发战略和地区发展规划。

二、问答:

1、绝对优势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有何不同?

答:绝对优势理论把区域仅仅视为商品生产的区位,忽视了它作为一个综合主体具有整体利益的作用.因而,区域的竞争被认为实质上是商品的竞争,必然受竞争法则的支配.

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区域是一个具有整体利益的综合体,区域的竞争是在收支平衡前提下的竞争,因而受相对竞争法则的支配.比较优势理论的影响比绝对优势理论更广,更深远,一直持续至今,在区域分工和贸易理论中仍然占统治地位.

2、试述区域经济发展指标体系的建立原则?

答:(1)根据研究的目的选择指标;(2)应考虑不同的指标有不同的作用和应用条件;(3)要考虑产出又要考虑投入;(4)目的性和可行性原则.

3、日本东京的区域经济再开发对我国特大城市的发展有哪些参考价值?

答:1959年日本制定了《关于东京首都圈建成区控制发展工业法》,严格限制在东京市区新建和扩建工厂,并鼓励搞能耗及重污染工业企业向周围郊区搬迁。其疏散市区工业的具体办法是,建立“工业团地”,即根据规划建造工业用地,建设现代化的生产和生活设施,吸引工业群来此布局。2、大量迁出公害严重的企业,使东京的环境污染、工业密度及工业结构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为城市改造奠定了基础。3、东京进行城市改造的另一点是加强城市的立体化建设,解决用地紧张问题。主要战略是向空中、地下和海上发展。4、东京在实施城市改造过程中,在周围嘎展起一批中小城市,这些城市具体明确的功能,与东京联系十分方便,发展十分迅速。5、东京城市改造主要是解决工业过度集中、人口密集、交通拥挤、用地紧张和环境恶化等问题。

大连市委副书记陈:一季度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32.9亿元,主要经济指标好于全国,实现了一季度良好开局的简单介绍  第1张

大连市委副书记陈:一季度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32.9亿元,主要经济指标好于全国,实现了一季度良好开局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大连市委副书记陈:一季度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32.9亿元,主要经济指标好于全国,实现了一季度良好开局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海报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s://baikehd.com/news/36304.html

相关推荐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