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 正文

杜源户外2022年业绩下滑,海外收入占比83%,研发支出3600万,杜源访谈

今天百科互动给各位分享杜源户外2022年业绩下滑,海外收入占比83%,研发支出3600万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杜源访谈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本文目录: 1、工程机械上市企业2021年年报:多数实现盈利 部分增速明显

今天百科互动给各位分享杜源户外2022年业绩下滑,海外收入占比83%,研发支出3600万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杜源访谈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

工程机械上市企业2021年年报:多数实现盈利 部分增速明显

【中国路面机械网 独家整理】 2022年3月底,工程机械各大企业陆续发布2021年度业绩报告。在我们收集到的行业业绩中,大部分企业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部分企业预亏。

三一重工:2021年营业收入增至1061亿

4月22日晚,三一岩正重工披露2021年年报。报告期内,公司产品竞争力持续增强,主导产品市场份额持续提升,实现营业收入1061.13亿元,同比增长6.82%,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0.33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19.04亿元,全年经营运行保持高水平。

三一国际:实现营业收入约101.9亿元 ,同比增长约38.4%

3月29日盘后,三一重装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公布了2021年度业绩。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101.9亿元,同比增长约38.4%;净利润约13.1亿元,同比增长约24.5%。

徐工机械: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843.28亿元,同比增长14.01%

4月18日晚,徐工机械披露了2021年年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43.28亿元,同比增长14.01%;实现归母净利润56.15亿元,同比增长50.57%。

中联重科:2021年年度实现营业收入671.31亿元,同比增长3.11%

3月30日,中联重科发布2021年年度报告。报告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71.31亿元,同比增长3.11%。报告期内,高空作业机械、土方机械、新型建筑材料及农业机械和智慧农业等新兴板块占公司收入比例已超过20%,同比提升近6个百分点,贡献度逐渐增大。2021年中联重科工程机械持续稳固和提升,全年工程机械产品销售收入635.23亿元,同比增长3.49%。其中,混凝土机械、工程起重机械、建筑起重机械三大产品竞争力持续增强,市场地位稳固。

柳工股份:2021年实现营收287亿元,同比增长10.48%

3月31日,柳工发布年度业绩报告称,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287.01亿元,同比增加10.4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9.95亿元,同比减少30.9%。、

山河智能:2021年年报拟于4月30日披露

山推闹亩股份:2021年净利2.09亿,同比增长107.91%

3月29日,山推股份发布2021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159,943,043.64元,同比增长29.0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9,474,938.40元,同比增长107.91%。报告期内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26,511,421.72元,截至2021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4,384,491,019.24元。

厦工股份:2021年预计亏损7800万-1.1亿

1月29日,厦工股份发布2021年年度业绩预告:预计公司2021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800万元到-11,000万元。

铁建重工: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95.17亿元,同比增长25.05%

报告期内,铁建重工实现营业收入95.17亿元,同比增长25.05%;实现净利润17.35亿元,同比增长10.74%。同时,铁建重工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98元(含税),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5.23亿元(含税),占公司2021年合并报表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30.12%。2021年铁建重工研发投入高达6.78亿元,占营收比例达到7.12%;研发人员数量1413人,占总人数的28.6%。

中国龙工:2021年销售收入136.91亿元,同比增长6.29%

中国龙工发布2021年业绩,收益约人民币136.91亿元(单位下同),同比增长6.29%;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12.75亿元,同比减少约粗弯悔34.9%;每股盈利0.3元,拟派末期股息每股0.22港元。

安徽合力:2021年主营收入154.17亿元,同比上升20.47%

3月11日,安徽合力发布2021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主营收入154.17亿元,同比上升20.47%;归母净利润6.34亿元,同比下降13.4%。

达刚控股:2021年预计净利6850万-9650万,同比增长6%-50%

1月29日,达刚控股发布2021年度业绩预告,预计业绩同向上升。报告期内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850万元-9,65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43%-49.94%。

森远股份:2021年预计亏损亏损1.2亿-1.8亿同比由盈转亏

森远股份发布2021年度业绩预告,预计业绩由盈转亏。报告期内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2000万元–18000万元,较上年同期由盈转亏。

潍柴动力2021年报:营收超2000亿元,净利润92.5亿元

近日,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宣布公司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报告期内)按中国会计准则编制经审计之全年业绩。2021年,潍柴动力克服大宗商品涨价等不利影响,毛利率水平稳中有升,周转效率高位运行,彰显强劲经营韧性。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2035.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2.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0.3%。基本每股收益为1.1元人民币。潍柴动力高度重视股东回报,全年共派发股息每10股3.7元。

云内动力:2021年实现净利润7492.97万元

2022年3月30日,云内动力发布2021年年度报告全文。报告显示,2021年,云内动力实现营收 80.30亿元,同比下降19.77%; 净利润7492.97万元,同比下降67.2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203.38万元,同比下降68.15%;基本每股收益为0.04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ROE为1.31%。

恒立液压:2021年报实现收入93.09亿元,同比增长18.51%

3月7日,恒立液压发布2021年业绩快报,2021年,实现收入93.09亿元,同比增长18.51%,归母净利润26.94亿元,同比增长19.51%;单看Q4,恒立液压实现收入21.26亿元,同比下滑16%,归母净利润7.08亿元,同比下滑9.5%。

宇通重工:2021年实现营收37.57亿元 同比增长7.82%

2022年3月31日宇通重工披露年报,报告期内,宇通重工2021年实现营业总收入37.57亿,同比增长7.82%;实现归母净利润3.93亿,同比增长33.55%,产生经营活动现金流量 0.84 亿元;每股收益为0.75元。其中,重工有限实现扣除非经营性损益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 2.39 亿元。

中集车辆:营业收入276.5亿元,同比增长4.3%

中集车辆年报显示,中集车辆2021年经营稳健,实现营业收入276.5亿元,同比增长4.3%;实现净利润9.9亿元;总资产与净资产分别达到217.8亿元及123.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9%与18.5%;每股收益0.48元。公司在全球销售各类车辆超20.0万辆,同比上升3.0%;全球半挂车业务四大市场均获得稳健增长,该业务营收提升至152.8亿元,同比增长12.5%;海外市场业务反弹迅速,北美市场与欧洲市场营收分别增长14.9%以及27.6%,跨洋经营优势凸显,全球的领先地位进一步提升。

全柴动力:2021年度净利润约1.52亿元,同比下降11.78%

全柴动力3月26日发布年度业绩报告称,2021年营业收入约55.08亿元,同比增加23.6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约1.52亿元,同比减少11.78%;基本每股收益盈利0.39元,同比减少17.02%。分配方案为:拟每10股派现金红利1.05元(含税)、不送红股、不转增。

上柴股份: 2021年营收244.02亿元,同比增长11.09%

3月18日,上海柴油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柴股份”)发布2021年年度报告。公告显示,上柴股份实现2021年度营业收入为244.02亿元,同比增长11.0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93亿元,同比增长87.48%;基本每股收益为0.561元/股。

华铁应急2021年净利润4.98亿元,同比增长54.31%

华铁应急发布2021年年度报告,公司2021年度营业收入26.07亿元,同比增长71.0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98亿元,同比增长54.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4.64亿元,同比增长76.09%;基本每股收益0.57元。

国外品牌企业情况

威克诺森集团发布2021财年报告及2022年展望

在2021财年,威克诺森集团的业务发展从2020年由COVID-19大流行引发的低迷状态中恢复过来,回到了增长的轨道上。2021年,集团报告的销售额为18.662亿欧元,相对于前一年增长了15.5%(2020年:16.155亿欧元)。

【中国路面机械网 独家整理文章,装载请注明出处】

杜源户外2022年业绩下滑,海外收入占比83%,研发支出3600万,杜源访谈  第1张

户外用品:露营运动市场发展迅猛,具备品牌力的产品公司优先受益

获取本报告PDF版请见文末

户外运动是文体与休闲活动的分支杜源户外2022年业绩下滑,海外收入占比83%,研发支出3600万,是人们消遣、节日度假以及外出 旅游 的主要选择之一,也是一种生活方式。户外运动在发达国家的发展 历史 较为悠久,文化底蕴较为深厚。欧美的户外运动市场规模处于领先地位。

中国户外运动市场经历杜源户外2022年业绩下滑,海外收入占比83%,研发支出3600万了近20年的发展,凭借迅速发展的 社会 经济以及庞大的人口规模,也逐步成长为全球主要户外运动用品市场之一。

伴随疫情反复和居家时间延长,消费者对户外活动的需求愈发强烈。

2020年人们为缓解新冠疫情及居家防疫所产生的孤独感和焦虑情绪,参与露营和旅行人数与频次增长明显。

根据美国户外基金会的数据,在过去3年里,美国参加户外活动的人数每年呈3%以上的平稳增长。但2020年该6岁及以上的美国人中参加一次户外 娱乐 活动的人数激增至1.60亿,渗透率达52.9%,2020年是近年来渗透率提升最快的一年。

户外活动参与人数的激增直接导致杜源户外2022年业绩下滑,海外收入占比83%,研发支出3600万了户外用品需求的爆发增长,杜源户外2022年业绩下滑,海外收入占比83%,研发支出3600万我国户外用品出口行业景气度高企。

1.1 疫情催化美国户外运动参与渗透率跃升

2020年全球范围内新冠疫情肆虐,海内外多数国家和地区被迫限制外出与封锁,居家隔离和办公渐成常态。随着疫情反复和居家时间延长,人们对户外活动的需求愈发强烈,户外活动能有效满足人们所必需的社交、生理和 情感 需求。

根据美国户外基金会(Outdoor Foundation)的调查报告显示,2020年6岁及以上的美国人中参加一次户外 娱乐 活动的人数为1.60亿,占比达到53%,受疫情影响,参与户外活动的人数比 2019年增加710万人。这也是记录以来最高的参与率。

从具体的户外活动项目来看,最受欢迎的前五大运动分别是跑步、徒步旅行、钓鱼、自行车和露营。

其中跑步、慢跑和小跑活动参与人数最多,达到6380万人,占比约为21.0%; 汽车 、后院、背包和房车露营等对户外用品需求较多的项目参与人数为4790万人,占比为15.8%。

根据美国户外基金会的调查发现,在过去3年里,美国参加户外活动的人数每年增长3%以上,其中有孩子的家庭户外活动参与率为60%,没有孩子的家庭户外活动参与率仅为46%。

2020年美国户外活动参与人数中,从性别来看,女性占比46%,男性占比54%;从年龄分布来看,18-44岁人数合计占比为43%,接近半数;从受教育程度早卖腊来看,高中及以上学历的人数合计占比达到78%。

从收入水平来看,年收入超过10万美元的人数占比最高,达到32%。

另外,约30%的参与者表示,杜源户外2022年业绩下滑,海外收入占比83%,研发支出3600万他们在2020年的户外活动比前一年更加活跃。

1.2 户外用品出口企业订单快速增长,帐篷类产品尤为突出

2020年全球受疫情影响,供需陷入“双困”局面。2020年下半年开始,国内供需格局逐渐走出疫情阴影,经济在世界范围内率先恢复,复工复产速度领先全球。

到2021年,全球疫情逐渐可配宴控,人们户外活动的需求和机会显著增加,对户外用品的需求也随之提升。但海外供给恢复速度滞后陆滑于需求修复,供需存在错配,增量需求主要通过进口来满足。中国作为世界制造业的中心之一,疫情管控效果好,供应链优势明显,户外用品的出口量快速增长。

我们重点跟踪了雨蓬及帐篷用品、雨伞及遮阳伞、箱包、保温杯及其他真空用品的月度出口情况。

从海关总署的出口数据中可以看出,2021年上半年天蓬、帐篷类产品累计出口147.47亿元,同比增长48.2%;雨伞、阳伞类上半年累计出口87.02亿元,同比增长18.5%;保温杯累计出口金额为61.32亿元,同比增长33.6%;箱包类上半年累计出口772.5亿元,同比增长22.9%。

1.3 国内:国家鼓励发展的产业方向,户外运动市场潜力巨大

欧美等发达国家户外运动用品电商市场规模庞大且增长较快。发达国家的户外运动发展 历史 悠久,户外用品行业拥有庞大的用户群体和市场基础。

据 Statistas 数据,2019年欧洲/美国户外运动用品电商市场规模分别为155/178亿美元,且自2020-2014年,将分别以6.16%/3.26%的复合增长率增长,在高规模基数上保持较快增长。

在中国,户外运动正逐渐成为提升人民生活品质的重要方式,尤其是年轻群体,野外探险运动以及户外露营活动深受喜爱。全国泛户外运动参与者已达1.4-1.7亿。

根据 COCA 数据,我国2019年户外用品行业零售额为250.2亿元,同比增长0.2%;我国2019年户外用品行业出货额达到141.6亿元,同比增长0.3%。与美国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户外运动行业在规模、品牌力、用户培育方面仍存在一定差距。

具体表现在户外运动普及率及户外运动用品的人均消费金额较低。目前,中国人均户外用品消费金额不足欧美市场的1/4。

中国户外用品市场刚刚走过导入期,开始迈入成长期。

从市场竞争格局来看,我国户外用品行业集中度提升是大势。根据纺织工业协会数据,我国户外用品行业集中度CR10由2012年的48%提升至2018年的57%。

随着人们消费水平和户外活动需求的进一步提升,长期来看利好拥有品牌力、渠道、产能等优势的户外用品行业龙头市占率上升。

长期来看中国户外用品市场规模随经济发展而腾飞且前景明朗。

户外用品市场规模与 社会 经济的发展水平、人口规模和户外运动普及程度等因素密切相关。

据 COCA 数据,2002-2019年,我国户外用品市场零售总额和出货总额的复合增长率分别达 29.23%和28.87%,随国内经济发展而腾飞,未来受国内经济水平进一步提升、消费升级、 健康 中国战略下群众户外运动习惯养成,国内户外用品市场规模向好的前景较为明朗。

随着户外运动普及率、人均支配收入水平不断提升,我国户外运动参与人群将持续扩大,户外运动市场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0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22万元,相比2015年的2.20 万元上涨1.02万元,CAGR为7.94%。

旅游 是我国主要户外活动之一,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9年我国 旅游 人数相比2010年的21.03亿人上升至60.06亿人,CAGR达到12.4%。2020年受疫情影响居家隔离时间延长导致 旅游 人数下滑至28.79亿人。

随着疫情常态化和需求复苏,预计我国 旅游 人数也将得到迅速提升。此外,户外运动也是国家鼓励发展的产业之一。

2021年6月11日,商务部等17部门发布的关于加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促进农村消费的意见中,就指出要鼓励客栈酒店提供文旅服务,配合全国乡村 旅游 重点村镇、全国优选乡村民宿名录和森林景区建设,发展乡村民宿、自驾车旅居车营地、木屋营地、帐篷营地等,完善生活服务配套设施,提升服务水平。在国家的发力支持下,我国户外运动有望在未来10年得到更快的发展,潜力巨大。

户外运动用品激烈市场竞争将使品牌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国内户外运动用品行业将由导入期蓝海重“量”市场转为成长期红海重“质”市场,原有户外运动品牌的持续研发、众多 体育 品牌的户外运动产品线延伸及低端市场容量缩小,将进一步加剧市场竞争,市场份额将向具有强新材料研发、自动化制造和渠道能力的企业集中。

海外的户外运动需求增长带动了国内相应产品出口量的提升,我国头部的专业户外运动装备及产品企业业绩2020年以来表现亮眼,行业公司有哈尔斯、牧高笛、浙江自然、华生 科技 等相关户外休闲 体育 运动场景产品供应商。

2.1 哈尔斯:下游验证景气度,内部战略运营新气象

哈尔斯成立于1996年,公司始终专注于日用不锈钢真空保温器皿的研发、设计、生产与销售,历经20余年发展,已成为国内最具影响力的专业不锈钢真空保温器皿制造商之一,产品远销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

公司是国内杯壶行业的首家上市公司。主要产品包括保温杯、保温瓶、保温壶、保温饭盒、焖烧壶、真空保温电热水壶等不锈钢真空保温器皿以及铝瓶、玻璃杯,PP、PC、Tritan等材质的塑料杯。

公司集产品研发设计、生产、销售为一体,采用经销为主、直销为辅的销售模式实现自主品牌的销售,并通过OEM及ODM的业务模式与国际、国内的知名品牌商进行合作,从而进一步拓展市场。

公司通过研发积累和持续的技术改造形成了较强的产品制造的核心能力,具备行业先进的优势。

2021H1公司业绩表现亮眼,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10.73亿元,同比增长99.73%;实现归母净利润0.57亿元,同比增长281.39%。

公司实现国外销售收入9.15亿元,同比增长108.09%,占营业收入的85.26%;实现国内销售收入1.39亿元,同比增长58.77%,占营业收入的12.94%。

2021年上半年,公司OEM业务实现销售收入7.73亿元,同比增长120.23%;OBM业务实现销售收入1.95亿元,同比增长53.54%;ODM业务实现销售收入0.86亿元,同比增长75.51%。

股权激励深度绑定中高层及核心骨干人员,彰显发展信心。

2020年11月公司完成向中高层和核心骨干人员共116人授予限制性股票共907.5万股,占公司股本总额的2.21%,授予价格2.90元/股,激励目标为2021/2022/2023年归母净利润相比2019年的增速分别不低于145%/220%/316%,对应归母净利润大致分别为1.35/1.76/2.29亿元。

股权激励有效绑定各方利益,使各方共同发力公司长远发展,彰显各方对公司的发展信心。

下游第一大客户相关业绩高增长带来景气度确认。

YETI作为哈尔斯核心客户,疫情影响之下,营收仍由2019年的5.26亿美元逆势增长至2020 年的6.29亿美元,同比+10.92%,同期扣非归母净利润由0.51亿美元提升至1.56亿美元,同比+204.25%,主要系国外疫情后期户外运动需求强势反弹,批发销售渠道受阻情况下,公司发力高毛利的自营零售DTC渠道获得良好效益。

同比20年H1,2021年H1,TETI营收/扣非归母净利分别+43.64%/105.14%,保持高增态势,有效验证了上游哈尔斯订单高增预期。

市场持续看好下游大客户主营业务,股价持续新高。

YETI作为户外运动用品公司,户外水杯是核心业务之一,2019和2020年,YETI的户外水杯营收占比约为58%。

自疫情发生以来,海外用户户外活动需求的持续增长拉动户外用品的销售量上升,YETI的户外水杯产品营收也在这一轮户外运动潮中有亮眼表现。

市场持续看好YETI的户外运动业务,股价已由疫情发生初2020年3月23日的低点15.28美元持续创新高至2021年8月6日的105.62美元,涨幅达591.23%。哈尔斯作为其户外水杯的上游主要供应商也将持续受益。

管理层战略规划清晰。

据公司2021年中报,公司确定2021-2023年战略发展框架,将持续推进精益生产、渠道策略、品牌业务崛起、业务精准发力,力争在3-4年时间实现收入在2020年基础上翻一番,推进公司业绩有影响力、有质量、可持续的增长,逐步实现企业中长期战略目标百亿、百强、百年。

2.2 牧高笛:内外销共振,品牌力崛起

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露营帐篷、户外服饰及其他户外用品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的企业,主要产品包括帐篷、睡袋、自充垫等户外装备,以及冲锋衣、羽绒服、登山鞋、运动背包等户外服装、鞋及配饰。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品牌运营业务(自有品牌牧高笛 MOBI GARDEN)与露营帐篷OEM/ODM 业务两大板块。

品牌业务以国内市场为主。其中,主品牌大牧从2003年的“冷山”帐篷开始,始终秉持“露营专业主义”理念,核心主打产品的户外露营装备系列,满足各场景下的专业装备和服装需求;子品牌小牧是延续大牧的专业户外基因的高性能出行服饰品牌。

OEM/ODM业务为全球客户提供高品质帐篷产品的开发设计和生产制造服务,产品远销欧洲、澳大利亚、新西兰、亚洲和美国等国际市场。

疫情以来,人们为缓解居家防疫所产生的孤独感和焦躁情绪,参与户外露营的人数与频次增长,进而带动户外露营用品需求的增长。

公司2020年以来收入强势反弹,2020年全年实现营收6.43亿元,同比增长21.41%;实现归母净利润0.46亿元,同比增长12.72%。2021年H1公司继续维持业绩高增,2021年上半年实现营收5.38亿元,同比增长43.80%;实现归母净利润0.53亿元,同比增长41.82%。

按季度来看,公司2021Q1/Q2分别实现营收2.1/3.2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5.71%/58.45%。

公司自有品牌大牧/小牧主要在国内市场销售,2021年上半年国内露营及周边市场需求增长带动公司自主品牌业务收入同比增长86.53%。

其中,大牧事业部通过加强政企团购以及与各行业头部品牌联动(Line friends IP联名、乡伴文旅及美帆营地深度合作、理想和小鹏等新锐 汽车 品牌跨界合作),建立了综合性精致露营头部品牌的地位,抓住了精致露营市场爆发红利;小牧事业部则通过老店坪效提升,亏损门店关闭,精准市场推广与渠道下沉,2021H1实现直营店渠道收入1222.46万元,同比增长45.73%。

2.3 浙江自然:掌握关键技术,研发实力带来高ROE

浙江自然是国内最早从事户外充气床垫产品研发、生产及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之一,主要产品有充气床垫、户外箱包、头枕坐垫等户外运动用品。

在长期的经营过程中,公司掌握了多项关键工艺和技术,形成了多项核心竞争优势:垂直一体化优势、研发优势、优质客户的发展优势、产品质量及管理优势等。

公司已经同全球200多个品牌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客户覆盖户外运动、大型商超等类型,产品涵盖高中低所有档次。

公司通过发挥研发优势,产品广泛应用于户外运动的诸多场景,逐步成长为全球户外运动用品领域的重要参与者。

今年上半年得益于国内外疫情防控形势的巩固,国内外消费市场快速复苏。同时加上TPU复合面料的产线扩增带来产能释放,聚氨酯软泡自动化产线建成,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2021H1公司实现营收4.95亿元,同比增长44.72%;实现归母净利润1.37亿元,同比增长44.73%。

公司经受住了美元贬值、原料成本和物流成本上升的考验,具有较强的风险管理和成本控制的能力。

公司垂直一体化产业链优势、研发优势以及优质客户结构带来高盈利能力,公司21年中报净利率达27.4%,2018-2020年净利率分别为16.17%/20.16%/20.25%.

2.4 华生 科技 :户外运动高增长驱动拉丝气垫高成长

华生 科技 是一家主要从事塑胶复合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先后在国内率先成功研发PET灯箱广告材料、蓬盖材料和拉丝气垫材料,填补国内市场空白,作为塑胶复合材料供应商方面具有领先优势。

公司产品主要可以分为两 大类:拉丝气垫材料和充气游艇材料等气密材料,主要应用于划水板、充气游艇等 运动休闲领域;另一类是篷盖材料和灯箱广告材料等柔性材料,主要应用在交通物流、平面广告等领域。

公司采取循环采购的采购方式、自主生产模式为主、外协生产为辅的生产模式、直接向下游客户销售的销售模式。

在多年研究经验的基础上,公司坚持自主研发和产学研相结合,专注塑胶复合材料、尤其是气密材料方面的技术研究工作,掌握同行业内先进核心的技术研发优势。

得益于公司在气密材料、柔性材料等塑胶复合材料的研发技术优势,产品质量稳定、品质优良,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

2021H1公司实现了3.34亿元的营收收入,同比增长153.19%;归母净利润达到1.02亿元,同比增长164.71%。其中气密材料实现营收为2.92亿元,占比87.3%;柔性材料实现营收0.40 亿元,占比11.80%。

2.5 浙江永强:花园(户外)休闲家具类高增长延续

公司主要从事户外休闲家具及用品的设计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主要有户外休闲家具、遮阳伞、帐篷等三大系列,用于家庭庭院和露台、户外休闲场所(餐馆、酒吧、海滩、公园)及酒店等场所,公司拥有自营进出口权,产品主要销往美国、德国、澳大利亚、香港等发达国家和地区。

经过多年的市场开发与经验积累,公司已经在北美以及欧洲等发达国家建立了完善的销售网络,并在美国设立了售后服务体系,为公司在北美市场的长期稳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目前公司已经建立覆盖国际上主要大型超市的庞大客户群,并树立了良好的市场形象与影响力。在稳固发展现有广大客户的同时,逐步开发区域性销售渠道客户,并积极尝试自主开发运营跨境电商业务。

2020年以来,受疫情影响海外市场的家庭花园休闲用品需求大幅增加。

2020年公司实现营收49.55亿元,同比增长5.75%;实现归母净利润5.30亿元,同比增长6.04%。

2021年上半年公司围绕年度经营计划,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及新冠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密切跟踪形势变化,及时调整营销策略,积极开发新客户,积极 探索 不同营销模式,拓展电商销售渠道,取得较好效果。

2021H1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42.06亿元,同比上升42.86%;21H1公司受人民币汇率波动、原材料价格上涨以及用工成本上升的等因素影响,公司归母净利润实现4.58亿元,同比下滑 24.57%。

受疫情影响,海外花园(户外)休闲用品需求增长,根据目前已接订单及意向订单统计,公司预计21Q3-22Q2的订单量同比或将增加30%以上。

疫情影响扩大、汇率大幅波动、原材料大幅涨价。

——————————————————

请您关注,了解每日最新的行业分析报告!

报告属于原作者,我们不做任何投资建议!

报告原名:《 全球户外休闲运动需求高增长,相关产业链内外销高景气 》

作者、分析师: 华安证券 马远方 虞晓文

获取更多PDF版报告请登录【远瞻智库官网】或点击链接:「链接」

防晒伞起家的蕉下冲刺港股IPO

防晒伞起家杜源户外2022年业绩下滑,海外收入占比83%,研发支出3600万的蕉下冲刺港股IPO

防晒伞起家杜源户外2022年业绩下滑,海外收入占比83%,研发支出3600万的蕉下冲刺港股IPO杜源户外2022年业绩下滑,海外收入占比83%,研发支出3600万,蕉下控股有限公司(下称“蕉下”)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拟主板挂牌上市,冲刺“户外防晒第一股”。防晒伞起家的蕉下冲刺港股IPO。

防晒伞起家的蕉下冲刺港股IPO1

蕉下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蕉下”)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在官方介绍中,蕉下是这样形容自己的:“从2012年第一把小黑伞诞生起,蕉下就开始杜源户外2022年业绩下滑,海外收入占比83%,研发支出3600万了探索户外之旅。”10年后,蕉下身披“中国城市户外第一股”光环,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

据招股书,以2021年总零售额及在线零售额计,蕉下均为中国第一大防晒服饰品牌,分别拥有5%及12.9%的市场份额,成为“她经济”风口起飞的又一代表。

明星“带火”小黑伞,外界争议热度不减

据招股书,2013年,蕉下在杭州展开业务并推出首款防晒产品双层小黑伞,瞄准年轻女性户外产品市场,并开始经营天猫旗舰店,2016年于上海开出首家品牌直营门店。梳理蕉下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营销在其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在初期阶段,明星和关键意见领袖(KOL)带货占据了重要地位。

彼时,随着粉丝经济时代到来,微博等社交媒体平台成为明星分享生活的主要阵地。一时间,“明星同款”成为不少消费者的搜索关键词,蕉下也“借势起飞”。

据百度指数查询,自2013年开始,banana umbrella(即蕉下)的搜索指数开始逐步增长,直至2014年7月迎来一波爆发——这一时间段,演员杨幂发布了一条“banana小黑伞”的相关微博,评论中不少网友纷纷表示“种草”同款。在转发中,多个营销号贴出了伞的购买链接。

banana umbrella在快速走俏之际也引发了外界质疑。据浙江在线台州频道2014年7月的报道,因“号称香港品牌,发货地却在杭州”,有网友质疑banana umbrella为“假洋牌”,产品宣传所使用的“宇航服用L.R.C涂层”等措辞也被指有过度营销之嫌。该报道还指出,banana umbrella旗舰店中销量最好的碳纤维三折折叠伞最近一个月成交5467件,累计售出了33090件。

值得关注的是,蕉下的产品质量问题直至今日仍被频频曝光。有消费者码宴竖向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反映,自己花129元购买的双层遮阳伞,仅使用两周不到并且不是天天使用,伞就被大风吹断了。当该名消费者拍下照片发给售后时,却被售后质疑是不是被人为掰断的。此外,在黑猫投诉等平台上,关于蕉下的产品质量投诉也不在少数。

不过,相关质疑并未阻碍banana umbrella继续蹿红。2015年4月,banana umbrella正式启用中文名“蕉下”,并发布新系列。新名字“蕉下”在网络上的曝光量逐步代替了原本的banana umbrella。同时,越来越多的明星陆续加入蕉下的带货“大军”,包括唐嫣、王子文、陈伟霆、陈乔恩、迪丽热巴等。

“无处不在”的蕉下

在“粉丝经济”之后,随着近年来各社交媒体平台以及兴趣电商的快速发展,蕉下进一步扩大了营销布局。目前,蕉下主要通过第三方社交媒体、内容平台、KOL和名人代言,利用在线曝光触及新消费者,并构建了覆盖天猫、抖音、微信、微博、小红书等成熟及新兴在线平台的营销矩阵。

2021年,蕉下已与超过600名拥有不同粉丝群、受欢迎程度各异的KOL合作,其中超过199个KOL拥有超百万关注者,带来45亿浏览量。

经千瓜数据查询“蕉下”品牌,在小红书商业投放月榜上,今年3月的珠宝配饰分类中,商业笔记最多、合作达人最多的第二名均为蕉下。目前在小红书平台上,蕉下共有4万余篇笔记。近30天内,迟大小红书的蕉下品牌相关笔记数达1117篇,笔记预估祥岁阅读总数为573.67万,分别同比下滑8.96%和48.8%。

但其中商业笔记数同比增长62.5%,达26篇。抖音的蕉下品牌相关视频数量达1394个,同比增长8.57%,微博相关博文1.72万条。而在去年3月,蕉下对小红书进行了集中的笔记投放,3月笔记数量为2月的五倍,互动量是2月的3倍有余。

直播电商时代来临之际,蕉下还与李佳琦等头部主播达成合作。据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3月,蕉下相关产品出现在李佳琦直播间至少13次。此外,蕉下还亮相过罗永浩、张馨予等人的直播间。

与此同时,蕉下的野心不止于防晒。在招股书中,蕉下强调:“防晒只是我们探索城市户外生活方式的起点,我们已成功将业务拓展至更广阔的鞋服市场。”然而,相较于过去的防晒市场,户外赛道将面临更激烈的竞争和早已深入布局的各大户外品牌。蕉下如何实现从防晒到户外的跨越,仍是问题。

品牌形象依赖营销推广,去年广告及营销开支近6亿

营销推动下,蕉下总收入由2019年的3.85亿元增至2021年的24.07亿元。2019年-2021年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年内亏损分别为2320.7万元、7.7万元和54.73亿元,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1968万元、3941.2万元及1.36亿元。

主要销售渠道之一天猫旗舰店的期内付费客户总数由2019年的100万人增至2020年的300万人,并进一步增至2021年的750万人,同比翻番。2019年-2021年,蕉下天猫旗舰店的复购率分别为18.2%、32.9%及46.5%。线上店铺收入由2019年的1.95亿元增至2021年的16.43亿元。

然而,高速增长也伴随着高涨的销售成本。2021年,蕉下分销及销售开支由2019年的1.25亿元,大幅增长近8倍至11.04亿元,占总收入的45.87%。其中,2021年蕉下的广告及营销开支达5.86亿元,占总收入的24.4%。

蕉下方面坦言,公司力图通过在线及线下渠道的内容营销来推广品牌形象,能否推广和强化品牌形象取决于品牌适应媒体环境的能力及客户接收信息的偏好,其中便包括越来越依赖社交媒体和在线广告推广活动。然而,随着公司规模不断增长、产品供应不断扩大以及地理覆盖范围持续扩张,保持产品的高质量和高吸引力可能会更加困难。

此外,蕉下已就各种销售及营销工作产生大量成本。品牌的成功部分取决于营销活动,如营销活动不能以具成本效益及高效的方式吸引客户,蕉下的业务、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及前景可能会受到重大不利影响。在此背景下,如何继续高效获得并巩固客户成为问题。

与此同时,蕉下在逐步拥抱线下。截至2021年年末,蕉下线下零售门店数由截至2019年年末的39家增至66家。蕉下还与国内连锁商超、便利店、百货商店建立合作。

2021年,蕉下通过零售门店及其他产生的收入达6.5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45.2%。在营销方面,线下零售门店则为消费者提供户外产品知识教育和选购建议,通过直观的购物体验强化品牌形象,并进一步反哺在线营销。

全渠道销售及分销网络的建设也成为蕉下本次上市融资的主要目的之一。据招股书,蕉下拟进一步拓宽新兴内容电商平台(如抖音及快手)上的销售渠道,尤其是直播销售;国内线下销售渠道及海外销售渠道也将得到进一步扩张。

品牌推广同样是主要目标。蕉下方面表示,将通过主题活动、视频或微电影、邀请品牌及产品代言人以及赞助户外活动等方式,提高品牌知名度及认知度。

防晒伞起家的蕉下冲刺港股IPO2

两个85后创立的防晒服饰品牌蕉下冲刺“户外防晒第一股”。

近日,蕉下控股有限公司(下称“蕉下”)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拟主板挂牌上市,中金公司和摩根士丹利担任联席保荐人,华兴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

招股书显示,2019年至2021年,蕉下营收分别为3.85亿元、7.94亿元和24.07亿元,去年伞具、配饰及服装贡献了超75%的收入;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1968万元、3941万元及1.4亿元。

伞类去年营收5亿,服装营收占比三成

2013年,两个85后马龙和林泽联合创立了蕉下品牌。

招股书显示,马龙自2011年8月起开始筹划成立蕉下集团,林泽则从2012年8月与马龙共同打造蕉下。蕉下在招聘网站介绍称,马龙2012年从香港理工大学辍学创业,先后创建唯物倍佳(WaveBetter)和蕉下(BananaUmbrella)两大品牌。

招股书显示,根据灼识咨询,以2021年总零售额及在线零售额计,蕉下均为中国第一大防晒服饰品牌,市场份额分别为5%及12.9%。

蕉下一词取自“芭蕉叶下”,意为品牌肇始于满足年轻女性消费者对户外防晒的需求。2013年成立之初,蕉下就推出其明星产品“小黑伞”,瞄准年轻女性户外产品市场。直到2020年,伞具品类收入仍然占据了蕉下营收的半壁江山,2019年伞具营收占总收入比例达86.9%。

三年间,伞具的毛利率提升了9.4个百分点至59.5%。2021年,单是伞具品类就为蕉下带来约5亿元收入。

事实上,蕉下的伞具售价较其他品牌高出数倍。在天猫口袋伞热销榜单中,蕉下的“花花伞”排名第一,售价约204元,排行第三的左都产品售价69元,而位列第四的天堂伞产品售价不到50元。

蕉下产品收入情况。来源:蕉下招股书

但蕉下正试图摆脱对“小黑伞”的依赖。

2017年以来,蕉下将产品进一步扩展至防晒服、保暖服装等。服装品类的营收在2021年首次超过伞具,达到7.11亿元,收入占总营收比例达29.5%。帽子和其他配饰的营收也逐渐赶上伞具收入。2021年,帽子品类营收约4.5亿元;其他配饰营收达6.12亿元,占总营收的25.4%。

值得注意的是,帽子、墨镜等其他配饰的毛利率比伞具还高出不少。帽子品类的毛利率在三年间增长了12%,高达67.3%;墨镜、口罩、披肩等其他配饰的毛利率达61%。

蕉下天猫官方旗舰店中,最畅销的防晒衣经典款售价209元,防晒帽“贝壳帽”售价179元,热销口罩售价 79元。

此外,蕉下的非防晒类产品也在高速增长。2019年-2021年,蕉下非防晒类产品收入分别为280万元、7650万元和4.96亿元,其中2021年较上年增长五倍以上。

代工成本超四成,研发支出占比3%

与其他新消费企业类似,蕉下也难以回避“重营销轻研发”的质疑。

占蕉下总营收超四成的销售成本,主要是销货成本,即蕉下的合约制造商购买并加工其购买的原材料。2019年-2021年,销售成本分别为1.92亿元、3.38亿元和9.86亿元。

分销及销售开支则吃掉蕉下45.9%的营收。其中,广告及营销开支占大头,2019年-2021年,广告及营销开支分别为3691万元、1.19亿元及5.86亿元。2021年广告营销开支5.86亿已经超过了当年伞具5亿的营收规模。此外,2021年,蕉下交给电商平台的服务费达2.27亿元,意味着“坑位费”占比9.4%,但来自电商平台营收占比为12.6%。

相较之下,蕉下过去三年研发投入占比已经下滑至3%。2019年-2021年,蕉下的研发支出分别为1985万元、3589万元及7163万元,分别占总营收的5.2%、4.5%和3.0%。

蕉下综合损益表(部分)。来源:蕉下招股书

居高不下的代工和分销及销售费用,与蕉下的业务模式相关。

招股书中介绍,蕉下采用OEM模式,即代工厂按照企业的设计和指示生产产品。在渠道上,蕉下依靠内容营销来引起目标客户注意,并提高精选单品的销量,主要依赖线上自营渠道销售,2021年自营渠道收入占比达83.6%。

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2021年,蕉下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年内亏损分别为2320万元、7.7万元、54.73亿元,主要是由于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公允价值变动。

招股书解释,蕉下将可转换优先股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由于公司的估值增加,导致该项数额增加。但在公司上市后,这部分负债将自动转为普通股。按照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经调整净利润,蕉下2019年-2021年则分别录得1968万元、3941万元及1.36亿元。

蕉下年内净利润(亏损)情况。来源:蕉下招股书

对于募资用途,蕉下在招股书称将资金用于加强研发能力;提高品牌知名度,包括促销、广告活动及营销活动和营销人员招聘;强化全渠道销售及分销网络;改善供应链管理;加强运营数字化;收并购户外鞋服等标的等。

招股书披露,IPO完成前,创始人兼CEO马龙持股29.07%,其配偶王盈盈持股3.61%;联合创始人兼总裁林泽持股27.91%,其配偶黄程程持股4.35%。蕉下创始人及其配偶合计持有公司64.94%的股权。蕉下还获得红杉资本、蜂巧资本投资,二者分别持有19.37%和6.96%的股权。

防晒伞起家的蕉下冲刺港股IPO3

夏天到来之前,被称为年轻人防晒“收割机”的蕉下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说明书。

公开资料显示,蕉下是由香港减字控股集团创建于2021年的防晒伞品牌,自2013年推出第一款防晒产品双层小黑伞以来,其产品覆盖服装、伞具、帽子、其他配饰、鞋履等防晒与非防晒品类。

2019年至2021年,蕉下分别实现营收3.85亿元(未标识,均为人民币)、7.94亿元以及24.07亿元,对应的经调整后的年内净利润分别为0.196亿元、0.394亿元以及1.36亿元。

服饰营收成第一大收入来源

近年来,国内的消费者尤其是女性,越来越注重日常防晒、追求抗衰和皮肤美白。蕉下正是切中消费者这一痛点,依靠防晒双层小黑伞出圈,并不断推出各种硬物理防晒设备。

从产品品类上看,蕉下的营收主要来自于服饰、伞具、帽子、其他配饰和其他产品。不过,蕉下主打的防晒伞具品类营收占比一路下滑,从2019年的86.9%降至2021年的20.8%。

而2019年营收占比仅为0.8%的服饰产品,在2021年贡献出超7.12亿元的营收,成为蕉下第一大营收来源,占同期总营收的比为29.5%。

其他配饰(包括墨镜、口罩、披肩、袖套及手套等)的营收占比从2019年的.5.3%升为2021年的25.4%,成为第二支柱品类。

招股书还显示,天猫旗舰店是蕉下的主要销售渠道之一。蕉下期内付费客户总数由2019年的100万人,增至2020年的300万人,2021年进一步增长到750万人,同比增长150%,复购率达46.5%。

目前,蕉下天猫旗舰店显示,热销第一的防晒帽月销为9万+,售价在179元至298元之间,销量靠前的防晒服、全脸防晒口罩等月销售量均超过8万+。

销售渠道方面,2021年,蕉下自营渠道收入为20.12亿元,占总营收的比为83.6%。其中,线上店铺及向电商平台销售收入分别占比达68.3%、12.6%。分销渠道方面,截至2021年末,蕉下共拥有872家分销商,通过分销商产生的营收占比为16.4%。

此外,蕉下还积极扩大线下零售门店及其它线下零售网络,其已从2019年15个城市的39家门店,扩大至2021年覆盖23个城市的66家门店。

重金营销,去年研发占比仅为3%

销售业绩亮眼背后的蕉下,与其产品层面转型做高毛利品类、重金营销等不无关系。

招股书显示,自2017年以后,蕉下产品品类从伞具延伸至袖套、帽子等非伞具高毛利的防晒产品,而这些产品的毛利率均高于60%。

2021年,蕉下的帽子、其他配饰(包括魔镜、口罩、披肩、袖套及手套)的毛利率分别为67.3%及61%。与此同时,2019年至2021年,蕉下的毛利润分别为1.9亿元、4.6亿元和14.2亿元,对应的毛利率分别为50.0%、57.4%和59.1%。

蕉下业绩迅速增长的另一个原因,离不开销售成本以及广告费用的逐年攀升。2021年,蕉下已与超过600名拥有不同粉丝群、受欢迎程度各异的KOL(关键意见领袖)合作推广其产品,并为线上以及零售门店带来流量。

此外,抖音、快手、淘宝三大直播平台的多名头部主播均与蕉下有合作,其中以李佳琦合作次数最多,且销量最高。

反映到蕉下的成本中,2019年至2021年,蕉下的销售成本分别为1.92亿元、3.38亿元以及9.86亿元。2021年,蕉下销售成本同比增长191.7%,占总营收的比为40.96%。

同期,蕉下的分销及销售开支分别为1.24亿元、3.23亿元以及11.04亿元,占同期总营收的比为32.4%、40.7以及45.9%。其中,2021年,蕉下广告及营销费用约5.9亿元,占同期总营收的四分之一。

连年持续增长的高额销售成本及营销开支,不可避免的压缩着蕉下的研发开支。2019年至2021年,蕉下的研发开支分别约为1990万元,3590万元及7160万元,分别占总营收的比为5.3%、4.6%、3.0%。

双汇、煌上煌、金字火腿等12家肉制品企业2020上半年业绩

据数说商业统计, 12家肉制品上市企业2020上半年营收总额为871.55亿元,较上年同期的637.85亿元,增加233.70亿元,同比增长36.64%;净利润总额65.66亿元,较上年同期的39.84亿元,增加25.82亿元,同比增长64.81%。

▲肉制品上市企业2020上半年业绩 制表:数说商业

从单个企业来看, 双汇发展、上海梅林、龙大肉食、中粮肉食、雨润食品、华统股份、得利斯、煌上煌、金字火腿等9家企业营收净利双增;凤祥股份和康大食品增收不增利;普甜食品营收净利双降。

双汇发展

上半年实现营业总收入363.73亿元,同比上升42.99%;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41亿元,同比上升26.7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8.23亿元,同比增长25.82%。

分产品来看, 生鲜品冻品为公司第一大收入来源,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达到58.96%,收入占比也从上年同期的59.17%提升至65.77%。

高温肉制品和低温肉制品收入占比分别为25.48%和13.03%,较上年同期均有不同程度下滑,上半年收入同比分别增长25.11%和6.24%。

分地区来看, 长江以北地区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40.72%,收入辩橡占比从上年同期的74.47%降低至73.28%。长江以南地区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47.19%,收入占比从上年同期的36.87%提升至37.95%。

报告期内,屠宰生猪327.4万头,同比下降61.83%;鲜冻肉及肉制品携辩旁外销量(含禽类产品外销)149.6万吨,同比下降3.79%;

其中,一季度屠宰生猪166.5万头,同比下降64.78%;鲜冻肉及肉制品外销量(含禽类产品外销)68.3万吨,同比下降10.74%;二季度屠宰生猪160.9万头,同比下降58.22%;鲜冻肉及肉制品外销量(含禽类产品外销)81.3万吨,同比上升3.03%。

2020年,公司将争取实现销量收入正增长。此外将通过新建项目、续建项目、技术改造项目、单台设备投资、股权投资等方面的积极推进,升级工业自动化,完善产业链,预计全年完成投资并支出项目建设资金约23亿元。

上海梅林

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29.67亿元,同比增长0.7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48亿元,同比增长10.4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23亿元,同比增长12.33%。

分产品来看, 牛羊肉为公司主要收入来源,上半年实现收入71.83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1.67%;罐头上半年实现收入8.80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6.26%。

猪肉产业链增长最快,上半年实现收入31.20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23.80%;综合食品上半年收入同比下滑达到12.79%。

分渠道来看, 直营渠道上半年实现收入24.51亿元,较上年同比下滑2.17%;分销渠道上半年实现收入94.00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8.19%

分地区来看, 中国地区上半年实现收入77.91亿元,较上年同比下滑3.75%;海外地区上半年实现收入51.76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8.41%。

截止报告期末,经销商数量为2988个,其中中国地区1953个,海外地区1035个。报告期内新增经销商数量100个,其中中国灶兆地区新增87个,海外地区新增13个。同时减少经销商数量92个,其中中国地区减少63个,海外地区减少29个。

2020年公司全年经营计划为:争取实现营业总收入232亿元。

龙大肉食

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16亿元,同比增长90.2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4亿元,同比增长218.2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01亿元,同比增长222.16%。

分产品来看, 冷鲜肉为公司第一大收入来源,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高达98.55%,收入占比从上年同期的59.51%提升至62.11%。

冷冻肉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37.82%,但是收入占比出现下滑,从上年同期的10.26%降低至7.43%。商品猪和高低温肉制品及中式卤肉制品尽管收入占比较低,但是上半年收入同比实现大幅增长。

分地区来看, 华东其他地区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高达146.92%,成为公司第一大市场,收入占比也从上年同期的33.44%提升至43.40%。

山东省内尽管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也达到50.89%,但是收入占比明显下滑,从上年同期的40.25%降低至31.92%。

华中地区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达到76.97%,但收入占比降低至10%以下。华南地区和东北地区上半年收入均成倍数增长。

2020年,公司生猪出栏量计划达到40-60万头;生猪屠宰量计划达到600-800万头;熟食业务将形成12-14亿元收入规模。

华统股份

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0.19亿元,同比增长19.1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520.61万元,同比增长1.1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4589.54万元,同比下降16.94%。

分产品来看, 生鲜猪肉为公司主要收入来源,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24.82%,这也是唯一增长的产品,收入占比从上年同期的92.21%提升至96.64%。

生鲜禽肉、饲料、火腿等上半年收入同比下滑均在两位数以上,其中生鲜禽肉和火腿下滑分别达到77.36%和52.56%。

分产品来看, 省内地区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12.11%,收入占比则从上年同期的88.63%降低至83.42%;省外地区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高达73.69%,收入占比从上年同期的11.37%提升至15.58%。

得利斯

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7.87亿元,同比增长60.3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966.63万元,同比增长322.4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700.3万元,同比增长367.64%。

分产品来看, 冷却肉及冷冻肉为公司主要收入来源,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高达77.69%,收入占比从上年同期的64.58%提升至71.55%。低温肉制品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29.41%,收入占比从上年同期的16.86%下降至13.61%。

分产品来看, 山东省内地区为公司第一大市场,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34.33%,收入占比从上年同期的54.60%下降至45.73%。华北地区增长最快,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高达658.37%,收入占比从上年同期的5.52%提升至26.11%,成为第二大市场。

煌上煌

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3.65亿元,同比增长16.7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8亿元,同比增长12.2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48亿元,同比增长10.83%。

分产品来看, 鲜货产品为公司第一大收入来源,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14.63%,收入占比则有小幅下滑,从上年同期的70.29%降低至69.00%。

米制品业务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23.40%,收入占比从上年同期的24.41%提升至25.80%。包装产品增长最快,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高达62.96%。屠宰加工则下滑达到34.87%。

截止2020年6月底,肉制品加工业拥有4152家专卖店,其中直营门店294家、加盟店3,858家,销售网络覆盖了全国26个省或直辖市、220个地级市。

报告期内,新开门店617家,关闭门店171家(受疫情影响部分老店关闭),净增门店446家。其中直营店销售额占比为12.73%,加盟店销售额占比达87.27%。

公司2020年计划新开门店1200家,其中上半年新开门店617家,完成上半年预算149.39%;其中,一季度计划161家,实际开店165家,达成预算103%;二季度计划252家,实际开店452家,达成预算179%。

三季度计划开店418家、四季度计划开店369家,主要来源于省外新拓展市场,包括山东、云贵、川渝、广西、浙江、上海、北京等省区市场。

线上渠道方面,上半年通过网上旗舰店、口碑、外卖等第三方销售平台实现线上交易额(GMV)21,769.74万元,线上销售占比为15.42%(其中纯电商业务不含税收入12,091.15万元,占总销售额比例为8.86%)。

2020年,预计实现营业收入26亿元,同比增长不低于23%;预计实现净利润2.78亿元,同比增长不低于27%。

此外,组织架构上,将新增吉黑、云贵、川渝、山东、湖北5大省区,由去年14大省区,裂变为今年的19大省区。由中心垂直管理省区,实行组织扁平化。同时还计划将营销中心迁移至沿海经济发达地区。

金字火腿

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14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49.68%(其中网络销售收入为9,272.56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12.7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402.12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3.2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6311.19万元,同比增长67.66%。

分产品来看, 新增业务品牌肉成为公司第一大收入来源,收入占比达到51.03%。火腿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1.18%,收入占比则大幅下降,从上年同期的58.44%降低至23.68%。

特色肉制品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高达123.90%,收入占比从上年同期的22.58%降低至20.25%。火腿制品和冷链服务上半年收入同比分别下滑26.46%和25.34%。

分行业来看, 火腿肉制品行业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高达183.19%,收入占比从上年同期的84.67%提升至96.03%。冷链行业上半年收入同比下滑达到25.34%,收入占比从上年同期的10.36%降低至3.10%。

分地区来看, 国内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高达150.35%,收入占比从上年同期的99.47%提升至99.73%。国外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24.72%。

今年将全力开发新产品,将新品作为突破口。继续推广新推出的金字腊肠、淡咸肉、酱肉、火腿肉香肠、植物肉等产品;定期研发并推出新产品,形成更为丰富的产品线。同时,大力拓展进口品牌肉及预制调理肉制品业务;持续培育肉掌门肉类交易平台及植物肉业务。

杜源户外2022年业绩下滑,海外收入占比83%,研发支出3600万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杜源访谈、杜源户外2022年业绩下滑,海外收入占比83%,研发支出3600万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海报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s://baikehd.com/news/36829.html

相关推荐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