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 正文

龙应台:大陆一枪未发,岛屿已经分裂(龙应台对大陆的态度)

本篇文章百科互动给大家谈谈龙应台:大陆一枪未发,岛屿已经分裂,以及龙应台对大陆的态度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 1、发现澳洲第一人库克

本篇文章百科互动给大家谈谈龙应台:大陆一枪未发,岛屿已经分裂,以及龙应台对大陆的态度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

发现澳洲第一人库克

在人类漫长的地理大发现中,詹姆斯·库克是继麦哲伦之后贡献最大的一位探险家,他在太平洋共做了三次远航,进行了广泛的调查,使人们了解了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的真相,在世界地图上又增添了8000多公里的海岸线,极大地冲击了当时人们普遍认为的“南半球是个陆块”的谬想。此外,他还发现了社会群岛、夏威夷群岛等。库克的航行伴随着伟大的发现,也伴随着传奇、神秘、激动、惊险、磨难与死亡……

库克的首次环球航行

1768年,英国皇家学会预测第二年将出现一次罕见的天文现象——金星通过太阳的表面(金星凌日)。英国国王乔治三世接受皇家学会的提案,答应组成探险队,目的地是太平洋上的塔希提岛。当然“观测金星运行情况只不过是为了进行这次航行的一种口实,这次航行的真正目的和具体目标是要发现南部大陆,然后把这块新大陆归并于不列颠帝国”。

这支探险队的队长最终选为春顷库克。库克这时已成长为一名年富力强的船长——具有丰富的航海经验,熟练地掌握航海技术,对天文观测颇有研究,并且还是一个水文地理学家和模缓地形测量学家。而他那头脑冷静、善于观察、勤于分析的个性也预示了他将作为一名伟大的发现者载于史册。

1768年8月26日,英国普列茅斯港被灿烂的阳光照耀着,港口泛着金色的扒码陆波光,一艘并不起眼的帆船静静停泊在港湾,等待着即将到来的伟大远征。船上载着可维持18个月的粮食和94名船员,并且配备了双门大炮!航船在隆隆炮声中缓缓驶出泰晤士河的河口向南开去,然后经过了佛得角群岛。1768年10月25日,库克第一次穿过了赤道线,经由里约热内卢向南进发。

1769年1月14日,正值南半球仲夏季节,库克在火地岛东南端角遇到了一场强风暴的猛烈袭击。他们不得不在狂风暴雨中躲藏到附近一个不大的海湾避难。库克和他的同伴登上海岸。在这里,他们第一次遇见了火地岛人,当时的火地岛居民完全没有受到欧洲文明的影响,库克一行对岛民外貌特征、生活习惯和举止行为等方面做了详细论述,甚至画出了图形,收集了大量实物。这些记述对未来的人种学等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风暴终于停息了,库克驶出避难的港湾,绕过合恩角,驶入太平洋。4月13日,航船在塔希提岛停泊。6月3日,金星凌日,科学家和海军官兵相互配合,顺利完成了观测任务。

7月13日,库克在一位优秀的向导兼翻译的指引下,探访了大溪地岛附近4个小岛,库克给这个群岛命名为“社会群岛”,并宣称这一带的岛屿都属于英国国王。

库克继续向西航行,不意进入澳大利亚东岸一大片珊瑚礁地带。这是有名的暗礁区,人称“大堡礁”。这是一段如履薄冰的航程,虽然库克小心翼翼,却仍遇上了麻烦。随着一声巨响,船的龙骨碰到了凸起的礁石,好在船体并未破损,但在此后的几周里,船只能缓缓的移动。然而更不幸的是,由于海水退潮,船又搁浅了,船员们惊慌失措,库克却很镇定地指挥着:把大炮和压舱石扔到海里去,减轻船的重量。

6门大炮、压舱的铁块、石头都扔到海里去了,可船仍没有丝毫浮起的迹象,无奈,只有等着涨潮了。潮水终于上涨了!可船又向右舷倾斜,船舱也开始进水。库克赶紧命令船员用抽水机抽水,这时一个船员大声惊呼起来:“上帝!航底有个破洞,水已经越来越多了!不好啦!水已经漫过了抽水机!”

千钧一发之际,库克决定:“全力起锚!”船体终于缓缓浮了起来,船员们齐声欢呼。这时一名船员跑来对库克说:“报告船长,可能是起锚用力过猛,锚索钩起了一块珊瑚石,正好把那个破洞堵住了。”

“奇迹,真是奇迹!上帝拯救了我们!”

船终于起航了,通过了托列斯海峡,并且和164年前由托列斯开辟的航线接通了!

而这次航行还有一项重要成果是在这年年底到达新西兰海岸后,环绕当地两个岛屿一周,在航海图上正确画下了大约3840公里的海岸线。这次航行,他完成了一次呈8字形的长距离航行,总航程达4000多公里。而且这次航行还充分证明了库克不愧是一名天才的航海家! 二度出海,10名船员被吃长达近三年的第一次航海探险给库克带来了巨大的荣誉。可是在南极洲的南端西方的某个地方是否有大陆地存在?南部大陆可能不可能位于荷兰和新西兰以南的海域?带着这些疑问,库克的航海探险队又出发了,这次与他同行的另一艘航船由菲尔诺指挥。

两艘航船乘风破浪向南驶去,1773年1月17日,库克的航船在东经39°35′附近的海面上穿过了南极圈,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越过南极圈的航行。

在航行中,巨大风浪的袭击使两艘航船几度走散。在朝向新西兰的航行途中又一次分散,此后就没有会合过,库克只好孤船直奔南极冰区。为了将自己的计划告知菲尔诺,库克写了一封信,装入瓶中。菲尔诺后来到会合地点后在一棵树上看到刻着这样几个字:“请看下边。”他们在树下挖到了瓶子,从而得知了库克的去向。

菲尔诺启航的准备工作即将完成时,他派一名见习水手领了几个人上岸购买新鲜蔬菜。可左等右等,不见他们返回船上。第二天,菲尔诺派助手又带领10个人上岸去寻找昨天出去的人的下落。船员们在岛上寻找了很久,终于在很远的岸边的一只小独木舟上发现了线索:这些人的鞋袜衣服堆在一边,旁边则堆着一些被砍成了块的胳膊、腿,甚至还有露着内脏的胸脯和肠子!助手们被眼前这副残忍而触目惊心的景象吓呆了!有的船员则流着眼泪忍不住呕吐起来!大家半天才回过神来,一齐跌跌撞撞跑回船上对菲尔诺说:“上帝啊!我们简直无法相信,我们在岸边发现了20多个用细绳编织的篮子,篮子上有盖子,里面装着烤熟的肉和蕨菜根,这正是昨天出去的人的肉!土着们把我们的10个人杀死后当饭吃了。”“我们翻开篮子里的东西,在底层找到了几只鞋和一只手,手背上刻着‘T·X’,这正是托马斯·希拉的手。”“我们返回时看到附近土着人住的房子上冒着浓烟。我们没有找到他们昨天出去时乘的小船,只找到被折断后插在地上的几根船桨。”

菲尔诺听着船员七嘴八舌的陈述,越来越吃惊,这时另一个回来的船员又说:“我们船员的头、心脏和四肢在地上扔得到处都是。噢!太可怕了!不远处还有一群狗大声叫着用爪子在地上刨着那些鲜血淋漓的尸体残骸!”

菲尔诺和其他船员听得毛骨悚然,只想尽快离开这可怕之地。据菲尔诺推测这场惨剧由吵架引起,后来库克再次来到这个海港时,证明这推测是正确的。而且首先挑起冲突的正是英国人自己。这些人在一大群毛利人面前公开殴打一个毛利人,认为他偷了他们几块糖和几条鱼,于是发生了争吵,英国船员在争吵中首先对毛利人开枪射击,当场打死了两个毛利人,愤怒的毛利人在船员还没来得及装好子弹再次射击时,一齐扑上来,把他们全部打死了!

库克之死 库克的第二次环球航行又有许多新发现,而他在南极充满艰险的航行使他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他不相信会有人冒着生命危险能在南极完成比他更多的发现!他自负地说:“我比以前的任何航海家向南考察得都要远,并一直到达人类可能到达的最后的界限……因为再不能向南行进一英寸了,于是我决定向北返航。”

当然,库克对南极充满艰险的航程深有体会,但这艰险从来未阻挡人类探索的脚步,人们对南极的后来的发现就是明证。

航行至此,库克如果朝着合恩角前进,然后返回英国很容易,但库克在部属们热烈的支持下,决定转向北寻找更多的岛屿,可接下来的几天,库克却由于胆汁分泌异常而引起腹痛,而且一度陷入昏迷,船上的医生经过抢救和细心照料,库克才转危为安,又经过一段时期的调养,他才渐渐好转。到了7月,船驶到基洛斯和布杰威尔曾经发现的群岛。在这里,库克又发现许多新的岛屿,他把他们命名为新赫布里的群岛。库克把这些岛屿的位置全部标示在航海图中,还仔细描述了各岛土着的差异,如他认为“马雷克拉岛的美拉尼西亚人是我们以往所见过的土着中最丑陋的人种。艾罗曼加岛的土着,其相貌较为好看,但是对探险队员们怀有敌意……”

12月17日,库克发现了南美西端的迪沙峙岬,通过了在火地岛洋面的一个小海岛。他们在当地和土着一起度过了一个快乐的圣诞节,船员们吃着鹅肉、喝着当地土产的酒,和土着一起跳起了舞。

圣诞节后,船只绕过合恩角,进入南大西洋——至此,长久以来有关南大陆的神话传说完全被解开了。库克在日记中说:“我详细调查过这一片高纬度的地带,却发现这儿除了冰层和浓雾之外,没有其他的东西存在!”

1773年8月,库克的第二次航行在3年多后返回英国,这次航行使他名声大噪并被晋升为一级船长。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次航行中,船上没有船员死于坏血病——而在以往许多探险活动,尤其是航海与探险中,坏血病是一直困扰着探险者和航海者的麻烦。谜底在于库克在船上让船员们食用新鲜的肉类和腌蔬菜,并且运用能预防坏血病的药物(野生的芹菜)及酸橙汁作为食物疗法。另外,更主要的原因是库克重视船上的卫生状况,库克的经验对后来的探险者、航海者都具有重要意义,库克也因此荣获皇家学会所颁发的勋章并被选为皇家学会的会员。

没过多久,1776年7月,库克又出发了,第三次航行被库克认为是“航海发现的时刻”。他在赤道线以外的海区发现了9个珊瑚岛屿,并命名为圣诞节群岛,而且还发现了第一次航行中未发现的岛屿——夏威夷群岛。

在夏威夷群岛,库克一登陆,就大约有1500艘独木舟把他们团团围住了,当地的土着把库克看成是一位能带来收获和幸福的神,并以迎接酋长的仪式来欢迎他们。他们走到岸边,就有无数人向他叩拜,然后跟在他身后爬行。祭司们还庄重地把库克领进神庙,把他介绍给其他偶像神。库克按照当地礼节亲吻偶像神,同意当地土着给他身上涂满芬芳的香油,戴上用鲜花编织而成的帽子。库克心安理得地接受这种服侍,并要求土着提供更多的贡品和物资来养活他的船员。可不久,库克发现当地土着的态度不再那么友好和热情了。库克决定出发,可是在海上他们遇到了暴风雨的袭击,船的前樯被吹断,他们不得不返回该岛,这时岛上酋长的态度比较冷淡了,而船员和土着的关系也逐渐恶化。

一天晚上,船上的救生艇被偷。第二天早晨,库克在10位海军陆战队队员的护卫下来到岸上并和当地土着发生了冲突。在冲突中,一个英国士兵用船桨向一个酋长的头部猛击了一下,成群的夏威夷土着立刻围了上来,有的人手中还带着武器。双方正陷于僵局时,突然又传来有一个酋长被杀的消息。土着们愤怒之极,许多人开始向英国人投石头,英国人只好用枪托和刺刀抵抗,准备退到岸边。就在这时,库克做了一个导致他丧失生命的错误举动——他首先开枪打死了一名土着。接着,一个英国军官用枪托打死了第二个人。岸边小船上的英国人也开始向土着开枪射击。混乱中,库克向船员大声发令,突然他被绊倒在地,土着们的枪立刻刺了过来。最后只有几名船员逃回船上,当地土着打死了30人,而库克被刺得稀烂的尸体则被砍成数块,分送给岛上酋长们食用。

几天后,代理指挥从当地土着手中取回了库克的头、几节手关节和几块遗骨。

这位伟大的航海家,和他的前辈麦哲伦一样,在毫无意义的冲突中惨死。

整理:zhl201702

历史题:怎样从政治,军事,地理 上证明台湾自古是我国的一部分?

地理上 台湾位于中国大陆东南沿海的大陆架上,地处东经119°18′03〃至124°34′30〃,北纬20°45′25〃至25°56′30〃之间。台湾东临太平洋,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相望,最窄处仅为130公里。其实最早台湾跟大陆是连着的,后来地质作用才形成的岛屿

政治上,军事上 台湾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230年。当时三国吴王孙权派1万官兵到达“夷洲”(台湾),吴人沈莹的《临海水土志》留下了世界上对台湾最早的记述。隋唐时期(公元589—618年)称台湾为“流求”。隋王朝曾三次出师台湾。据史籍记载,610年(隋大业六年)汉族人民开始移居澎湖地区。察巧到宋元时期(公元960—1368年),汉族人民在澎湖地区已有相当数量。汉人开拓澎湖以后,开始向台湾发展,带去了当时先进的生产技术,公元12世纪中叶,宋朝将澎湖划归福建泉州晋江县管辖,并派兵戌守。元朝也曾派兵前往台湾。元、明两朝政府在澎湖设巡检司,负责巡逻、查缉罪犯,并兼办盐课。明朝后期开拓的规模越来越大。在战乱和灾荒的年代,明朝政府的福建当局和郑芝龙集团曾经有组织地移民台湾。

16世纪,西班牙、荷兰等西方殖民势力迅速发展,开始把触角伸向东方。17世纪初,荷兰殖民者乘明末农民起义和东北满族势力日益强大,明政府处境艰难之时,侵入台湾。不久,西班牙人侵占了台湾北部和东部的一些地区,后于1642年被荷兰人赶走,台湾沦为荷兰的殖民地。荷兰殖民者实行强制统治,把土地据为已有,强迫人民缴纳各种租税,掠夺台湾的米、糖,把其收购到的中国生丝、糖和瓷器经台湾转口运往各国,牟取高额利润。荷兰殖民者的统治,激起了台湾人民的反抗。1652年9月,农民领袖郭怀一领导了一次较大规模的武装起义。这次武装起义虽然被镇压下去,但它表明荷兰的殖民统治已经出现危机。

1644年,清军入关,在北京建立清朝政权。1661年4月,郑成功以南明王朝招讨大将军的名义,率2.5万将士及数百艘战舰,由金门进军台湾。郑成功在进军台湾时,向荷兰殖民者表示,台湾“一向属于中国”,台湾和澎湖这两个“岛屿的居民都是中国人,他们自古以来占有和耕种这一土地”,荷兰“自应把它归还原主。”经过激烈战斗和围困,1662年2月,郑成功迫使荷兰总督揆一签字投降。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了中国领土台湾,成为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受到广大人民的敬仰。

1684年,清政府设置分巡台厦兵备道及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至1811年,台湾人口已达190万,其中多数是来自福建、广东的移民。移民大量开垦荒地,使台湾成为一个新兴的农业区域,并向大陆提供大量稻米和蔗糖,由大陆输入的日用消费品和建筑材料等,使台湾的经济得到相当程度的发展。这个时期,台湾与福建、广东的来往十分密切,中华文化更加全面地传入台湾。

由于西方列强向中国边疆侵逼,中国出现了边疆危机。1884—1885年中法战争期间,法军进攻台湾,遭刘铭传率军重创,到1885年6月《中法新约》签定,法军被迫撤出台湾。

中法战争以后,清政府为了加强海防,于1885年将台湾划为单一行省,台湾成为中国第20个行省。首任台湾省巡抚刘铭传积极推行自强新政,清理田赋,增加财政收入,购买轮船,架设电报线,设立邮电总局,建造铁路;购买军舰,增设炮台,设立机器局自造武器;成立煤务局,安装新式采煤机器;设立兴市公司,建街造路;创立西学堂、电报学堂,培养建设人才。刘铭传把众多新式事业集中于一省,使台湾成为当时中国的先进省份之一。

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战争,翌年清政府战败,于4月17日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把台湾割让给日本。消息传出后,举国同愤,反对割台;台湾全省“哭声震天”,鸣锣罢市。协理台湾败陆键军务的清军将领刘永福等率军民反抗日本的侵占,坚持了5个多月的战斗,历经大小百余仗,使日本侵略者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但终遭失败。从此,台湾沦为日本的殖民地达50年之久。

台湾人民从未屈服日本的殖民统治,在日据初期,以农民为主体的抗日武装进行了长达20年的斗争。后来,文化协会、民众党、共产党等还组织领导了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民族抵抗运动。

1937年7月日本制造“七七事变“,中国人民开始了全民族的抗日战争。在抗日战争时期,不少台湾同胞回到祖国参加抗战,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台湾的光复作出了贡献。1941年12月太平洋悉告战争爆发后,12月9日,中国政府发出《中国对日宣战布告》,明确昭告中外:“所有一切条约、协定、合同,有涉及中日之间关系者,一律废止。”

1945年8月,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败,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经过8年英勇的抗日战争,终于收复了台湾。台湾同胞欢天喜地,庆祝回归祖国。10月25日,同盟国中国战区台湾省受降仪式于台北举行,受降主官代表中国政府宣告:自即日起,台湾及澎湖列岛已正式重入中国版图,所有一切土地、人民、政事皆已置于中国主权之下。至此,台湾、澎湖重归中国主权管辖之下。

70年代西沙保卫战是怎么一回事?

1973年8月底,南越当局非法侵占中国南沙、西沙群岛龙应台:大陆一枪未发,岛屿已经分裂的6个岛屿。9月又悍然宣布将中国南沙群岛中的南威、太平等10多个岛屿划归其福绥省管辖。1974年1月11日以后,我外交部多次声明和警告,南越并未收敛其侵略行径,反而出动海空军入侵我西沙群岛中的永东群岛。我忍无可忍,进行了英勇的自卫还击,给予来犯之敌以应有的惩罚。

新华社1974年1月19日讯:南越西贡当局悍然出动部队侵犯我国西沙群岛我渔民、舰艇被迫进行自卫还击。一月十五日以来,南越西贡当局,竟然动军舰、飞机侵犯我西沙群岛领海、领空,强占我岛屿,向我正在生产的渔民和执行正常巡罗任务的海军舰艇开枪开炮,悍然侵犯我樱绝友国领土主权,对我国人民进行猖狂挑衅。一月十五日下午一时许,南越西贡当局派军舰对我在甘泉岛附近生产的四O二号渔轮进行骚扰破坏,并向竖有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的该岛炮击,无理要我渔轮离开我海域。

一月十七日上午八时许,西贡当局军队侵占我金银岛;下午三时又强占我甘泉岛公然取下我国国旗。一月十八日下午,西贡脊槐当局的舰艇两艘蛮横无理地冲撞我四O二号和四O七号渔轮,在羚羊礁北侧,将我四O七号渔轮加强台撞毁。此后,西贡当局不顾我方多次警告,变本加厉地继续挑衅。一月十九日上午七时许,西贡当局的军队又企图强占我琛航岛。我岛上渔民义正辞严向他们进行说理斗争,要他们离开我国领土。但是,他们竟然向我开枪射击,当场打死打伤我渔民多名,我渔民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进行了英勇还击,打退了他们的进攻。十时二十分,西贡当局的舰艇向我琛航岛开炮。十时三十分,西贡当局的飞机四架轰炸扫射我琛航岛。与此同时,西贡当局的舰艇也向我巡逻舰艇炮击,我艇被迫进行了自卫还击。

长期以来,南越西贡当局对我南海诸岛怀有领土野心,非法占据我南沙、西沙群岛中的一些岛屿。去年九月,西贡当局悍然宣布,将中国南沙群岛中的南威、太平等十多个岛屿,并入它的版图。今年一月十一日,我外交部发言人发表声明,严厉谴责西贡当局对我国领土主权的肆意侵犯,并重申我国对南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和东沙群岛享有无可争辩的领土主权。但是,西贡当局不顾我国政府的多次警告,竟然出动武装部队进一步侵犯我国领土,挑起武装冲突。西贡当局这种肆无忌惮的挑衅行为,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慨。我国人民决心保卫自己的领土主权。如果西贡当局一意孤行,不立即停止对我国领土的侵犯行径,必将自食其果。

叶剑英、邓小平部署保卫、收复西沙三岛军事行动

1973年8月底,南越当局在非法侵占了中国南沙、西沙群岛的6个岛屿之后,于1973年9月,又公然宣布,已将中国南沙群岛中的南威、太平等10多个岛屿,划归其福缓省管辖。此后不久,南越海军在西沙海域更是有恃无恐地制造事端,他们不但撞毁在这一带捕鱼作业的中国南海渔业公司的渔轮,甚至还把中国渔民抓到岗港,进行严刑逼供,强迫他们承认西沙群岛是南越的领土。

1974年1月11日,中国外交部发表声明,重申“南沙、西沙、中沙和东沙群岛都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对这些岛屿具有无可争辩的主权。多次声明,多次警告,南越当局并未因此而收敛入侵行径。1974年1月15日至18日,南越海军的驱逐舰“陈庆瑜”号、“陈平重”号、“李常杰”号和护航舰“怒涛”号共4艘军舰窜入西沙永乐群岛海域,它们在对中国南海渔业公司的402号、407号渔轮施行堵截围追等挑衅后,又向挂有中国国旗的甘泉岛开炮射击,打死打伤中国渔民和民兵多人。1月17日上午,南越军队在西沙永乐群岛的金银岛登陆,下午又派兵强占了甘泉岛。中国国旗被登岛的南越士兵扯下,守岛民兵的说理斗争不起作用……!有关南越军队疯狂进行军事挑衅的报告呈送到了中南海。

国务院总理周恩来立即与军委副主席叶剑英研究对策,在报经毛泽东主席同意后,决定采取加强巡逻和相应的军事措施,保卫西沙,保卫中国领土不受侵犯。宏大决心下定,叶剑英很快打到刚刚恢复工作不久的邓小平和其他军委领导人,着手部署打击入侵敌舰,收复被其侵占的珊瑚、甘泉、金银三岛的军事行动。

1974年1月17日,中央军委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南海舰队立即派出舰艇,驶往西沙永乐群岛海域进行巡逻,同时命令海南军区派出民兵,随海军舰艇进驻西沙永乐群岛的晋卿、琛航、广金三岛。

根据中央军委的命令,广州军区指示南海舰队派出广州基地扫雷舰10大队的396、389号舰和榆林基地猎潜艇73大队的271、274号艇,务于17日至18日进至西沙永乐群岛附近海域执行巡逻任务;海南军区派出4个武装民兵排,分别进驻晋卿、琛航、广金三岛;南海舰队广州基地派出猎潜艇第74大队的281、282艇,驶抵永兴岛附近实施机动。海上编队指挥员由榆林基地副司令员魏鸣森担任,海上指挥所设在猎潜艇第73大队的271号艇上。为配合海军行动,广州军区命令南海舰队航空兵22团派出两架战斗机,飞抵永乐群岛上空进行侦察巡逻,并要求广州军区空军派出部分兵力随时给予支援。应该说,从中国的军事部门的部署上来看,中国政府直到此刻仍保持了极大的克制力。中国使用有限的军事力量,其根本出发点,还是在于守卫自己的疆土不受侵犯,而不是消灭来犯者。稍有军事常识的人都知道,派民兵上岛并不是为了真正的打仗。

中国海军271编队和所载的1个民兵排驶抵西沙永乐群岛海域时,正值气焰器张的南越驱逐舰“李常杰”号和“陈庆瑜”号两舰在甘泉岛附近拦截中国渔轮。对此我271、274两艘猎潜艇立即向对方发出警告,迫使其最后转向离去。1月18日上午,连续几天游弋于甘泉岛附近海域的南越海军“陈庆瑜”号和“陈平重”号,再次驶近中国407号渔轮,利用嗽叭筒高声喊叫,强令中国渔轮离开。

面对机枪、大炮的威胁,407号渔轮船长杨贵毫无惧色,面对面地对喊叫南越军官说:“这是中国的领海,龙应台:大陆一枪未发,岛屿已经分裂你们必须马上离开!”

“不走,就叫龙应台:大陆一枪未发,岛屿已经分裂你们船沉人亡!”这名南越军官却回报以恶狠狠地恫吓。在威胁不奏效的情况下,“陈庆瑜”号恼羞成怒,竟开足马力一头撞过来,将407渔轮的驾驶台撞毁,在这严重关头,快速赶来的我271编队再次向其发出警告,这才迫使其离开。

1月18日深夜,风高浪急。决心与保卫西沙的中国海军一较高低的南越海军,增派护航舰“怒涛”号赶到永乐群岛海域,与先期入侵的“陈庆瑜”、“李常杰”、“陈平重”3艘驱逐舰会合。1月19日清晨,与中国海军对峙了整天的南越海军,决心以军舰的优势,一举吃掉在装备上处于劣势的中国海军巡逻舰艇,进而强占永乐群岛。“李常杰”与“怒涛”号率先拉开了海战态势。两舰从广金岛以北海面接近中国海军编队;而“陈庆瑜”号和“陈平重”号两舰则从羚羊礁以南外海向琛航、广金两岛靠近。从装备上看,南越海军的这3艘驱逐舰和1艘护航舰,大的为1770吨,小的也有650吨,总吨位为6000多吨,舰上共装有127毫米以下口径火包50门。而中国海军舰艇编队的4艘舰艇,最大的才570吨,比对方最小的还少80吨,而小的只的300吨,总吨位加起来只不过1760吨,还不足对方最大的一艘舰只的吨位,此外,我方4艘舰艇仅装备有85毫米口径火炮16门,其中大部分还是双管小口径火炮,装备实力悬殊极大。此刻,舰大炮大的南越海军处于有利的外线阵位,而我方则处于被动的内线阵位。南越海军的企图十分明显。针对这一敌情,广州军区根据中央军委的指示,要求海上指挥所和各舰艇编队随时保持高度的戒备,在与南越海军进行说理斗争的同时,如果其敢于发动突然攻击,则应立即给予自卫反击。

按照广州军区的部署,海军南海舰队下达指示,命令396编队进到广金岛东南海面,负责监视“陈庆瑜”号和“陈平重”号两舰。各舰艇编队根据命令,迅速驶到指定海域。南越军舰见状,似乎并未把这些小吨位的中国海军舰艇放在眼里,尽管中国海军舰艇已几次发出警告,但他们仍然不相信中国人敢动真格儿的。于是,仿佛象要考验一下中国海军官兵的胆量一般,“李常杰”号昂着炮首,大摇大摆地向中国海军编队冲来。这是一场比钢铁但更比意志的考验。与“李常杰”号面对面斗争的是中国南海舰队扫雷舰10大队的396号和389号扫雷舰队。扫雷舰对驱逐舰,这在南越海军眼里,似乎构不成多大的威胁。因此,“李常杰”号也不敢如此猖狂地横冲直撞过来。396号与389号两舰此刻并不畏惧吨位4倍于自己的对手,依然毫不减速地迎了上去同时再次发出警告,令其马上离开中国海域。“李常杰”号仗恃着自己的钢板厚实,非但不转变航向,相反却用舰首猛撞向我396号舰,使396号舰的指挥台柱、左舷栏杆及扫雷器均遭到损坏。肇事之后,“李常杰”号竟直径从两艘中国军舰中间穿过,驶向琛航、广金两岛继尔放下4只橡皮艇,在中国军舰的眼皮子底下送40余名南越官兵登陆。其中登上广金岛的南越士兵首先向中国民兵开枪进攻,挑起了蓄谋已久的流血冲突。驻守广金岛的中国民兵虽然是第一次与南越正规军交手,但当他们奋起还击时,即毙敌1人,伤敌3人,使入侵者在遭到当头一棒之后,只得被迫撤退。登岛行动受挫后,南越海军决定改变战术,试图在海战中讨回便宜。4艘越海军舰只在占据了有利的外线阵位之后,突然向中国海军编队的4艘舰艇开炮轰击。中国海军舰艇在其密集的炮火下,接连中弹,造成少数人员伤亡。忍无可忍,无路可退。中国海军编队当即给予还击。根据敌我双方的装备情况和战场态势,编队指挥所果断命令采用近战手段与敌厮杀。接到命令后,中国海军这两个舰艇编队开始高速接近目标。猎潜艇73大队的271、274艇分别攻击“陈庆瑜”号和“陈平重”号两艘驱逐舰;而396、389号则分别攻击“李常杰”号和“怒涛”号两舰。南越海军头目见状,立即命令拉大距离,以发挥自己远程火炮的威力。然而,中国海军虽说船小火力弱,一俟处于近战阵位,则令对手很难不挨打。两舰距离不断缩小——!中国海军舰艇居然已与南越海军舰艇船舷相接,令其饱尝了一番射速极快的小口径火炮的弹雨。经过13分钟的激烈战斗,南越海军的阵脚完全被打乱了。“陈庆瑜”号为南越海军的指挥舰,尽管它几次试图以炮火上的优势重新夺回战场主动权,但我271艇和274艇则认准目标不放松,集中火力攻击它的主炮,并在战斗中击中其加强台和指挥通讯设施,造成该舰的通讯中断,指挥失灵。“陈庆瑜”号见势不妙,拖着滚滚浓烟急忙逃跑。我274号艇为不失有利战机,紧紧追击。这时,敌“陈平重”号为解指挥舰之围,从右侧方对我274艇进行拦截。在这千钧一发之际,274艇的电舵突然发生故障,此时如不加以控制,无疑将要冲到“陈庆瑜”号和“陈平重”号两舰中间,陷入腹背受敌的被动局面。274艇艇长李福祥一面镇定地命令转换人力舵操纵方向,同时指挥主机班由全速前进改为全速倒车,终于重新占据有利阵位。然而,274艇虽然在近战中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自己的优势,但打近战所要冒的风险也相当大。一发炮弹落在艇指挥台上爆炸,也使艇上通讯线路受损,指挥中断。好在指挥员们临危不乱,沉着地用口令和手势顽强指挥作战,打得“陈庆瑜”号多处中弹,甚至甲板上的几个南越士兵和舰挂军旗也被炮火扫进了大海。就整个海战形势而言,中国海军尽管还算不上“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但毛泽东一贯主张的这个战术思想原则,则得到了灵活的运用。我271艇和274艇集中火力打敌指挥舰“陈庆瑜”号,而396舰和389舰亦是贴近“李常杰”号进行集中近射,使其受伤。

南越海军的“怒涛”号为给“李常杰”号解围,趁机向389号、396号实施偷袭。两艘中国扫雷舰立即调转炮火,一齐向“怒涛”号急射,一连串的炮弹落到它的舱面上,由于弹药舱被打中,“怒涛”号顷刻间爆炸起火。为了不使受到重创的“怒涛”号逃脱,389舰继续紧迫不舍,对它进行猛烈的炮击。值得一提的是,389舰是中国海军50年代的老舰,接到命令时,刚从工厂维修回来,甚至还来不及试航、试炮,便连夜开赴西沙参加海战。经过一番殊死激战,虽然南越海“怒涛”号受伤而逃,但389舰实际上也是带伤追击的。389舰当时的指挥台已被敌炮火打坏,人员伤亡很大。但全舰官捕同仇敌忾,视死如归,坚守战斗岗位,英勇作战。当海水从弹洞涌入弹药舱时,已身负重伤的战士郭玉东,脱下衣服扑向弹洞,保住了战斗所需的弹药。后来,他在腰部及两膝都受了重伤之际,仍然坚持为战友们运送炮弹,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为了抢修被炸坏的发电机,副机舱内的5名战士,在硝烟弥漫、严重缺氧的情况下坚持战斗,最后全部英勇牺牲……!就这样,389舰以压倒一切的大无畏气概,直向“怒涛”号逼驶而去。距离越来越近——!“怒涛”号虽然受伤,但自觉舰大能支,倒也有几分庆幸。可是舰上的士兵一见389舰的拼命架架势,却不得不心虚的纷纷卧倒在甲板上。389舰在离“怒涛”号只有十几米之际,水兵们端起机枪、冲锋枪对准其舰上的各战位即是一阵横扫,同时又投上去一连患的手榴弹。好一场恶仗,好一番“海上拼刺刀”!

南越军舰从未见过这种阵势,但在慌乱还击中,却有一发炮弹打在389舰的两部主机之间,舱内顿时爆炸起火,并迅速四处蔓延。舰上官兵一面坚持战斗,一面组织人力奋力灭火。在烈火中,共有6名战士牺牲,不少人被烧伤。幸好及时扑灭火势,保住了舰艇。389舰受了重伤,舰体发生倾斜,航行速度也慢了下来。一直在外围观望的南越“李常杰”舰认为时机已到,便立即掉转船头向389舰袭来。这时,389舰上的炮弹已经打光了,舰长肖德万见状,当即命令装好深水炸弹,准备敌舰靠近时给以沉重的回击。在低速下发射深水炸弹,很可能会炸伤自己,可在这场你死我活的大海战中,除此之外,已别无选择。装好深水炸弹的389舰向“李常杰”号冲去正准备发射时,却遇我396舰赶来支援。“李常杰”号害怕再遭痛击,急忙逃往外海。见“李常杰”号逃跑,“陈庆瑜”号和“陈平重”号也无心恋战,分别掉头朝西北及东南方向落荒而去。“怒涛”号由于伤势严重,远远地被甩在了后面,这时,中国海军舰艇编队指挥所当即命令在琛航岛以东海域待命的南海舰队猎潜艇第74大队281艇和282艇出击,决不让“怒涛”号逃掉。281艇从有利位置全速接近“怒涛”号,仍然以“贴身”战术靠近敌舰,10条炮管一齐猛轰,致使其再次中弹起火,并于14时52分,爆炸沉没在羚羊礁以南海域。

“1.19”海战结束后,南越当局极力掩饰自己的失败,并在“怒涛”号被击沉后的当天,制造了系列的骇人“新闻”,说在这场海战中,中国海军派出了实力强大的“科马尔级驱逐舰”,同时在交战中还使用了“冥河式导弹”,妄图以此蒙骗世界舆论,为自己的失败寻找借口。海战结束后,中国军队乘胜发起登陆作战,从南越军队手中夺回被占三岛。

海战这一回合结束后,1974年1月19日,广州军区遵照中央军委的命令,要求参战部队和民兵立即发起收复永乐群岛中的珊瑚、甘泉、金银三岛的登陆作战。其时的战斗部署如下:由榆林要塞派出守备10团的3个连队、1个两栖侦察队和部分加强分队与民兵,总共500余人,分乘海军舰艇及南海渔业公司的渔轮出发,首先集中兵力攻打位于珊瑚、金银两岛之间没有坚固工事的甘泉岛,打下该岛后,再向工事坚固、兵力较多的珊瑚岛进攻,最后攻击金银岛。在进攻的同时,组织海上力量打击南越军队增援永乐群岛的海军舰只。西沙永乐群岛中的这3座岛屿,是1956年被南越军队占领的。登陆夺回这3座岛屿,意义重大,在参战部队各级指挥员心里,只有一个信念: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1974年1月20日早晨,中国人民解放军参战部队分乘海军舰艇和渔轮向三岛开进。到达预定位置后,登陆部队换乘橡皮舟和小舢板,在海军舰艇炮火的掩护下,经4连、5连和两栖侦察队按3个梯队在甘泉岛东南滩头登陆。面对勇猛顽强的中国军队的攻击,侵占该岛的南越军队见难以抵抗,不得不放弃滩头阵地后撤至甘泉岛的中部地区。打头阵的4连在占领滩头阵地扣,不给敌人半点喘息,仅用10多分钟就迫使被围的南越军队官兵全部缴枪当了俘虏。拿下甘泉岛后,5连和两栖侦察队及部分民兵,不顾疲劳,发扬我军边疆作战的一贯战斗作风,又分乘4艘护卫艇和1艘扫雷舰进到珊瑚岛南侧礁盘海面,再换乘橡皮舟,分3个梯队,从该岛的西南、东南及南面向入侵的南越军队同时发动进攻。5连第一梯队指战员在向珊瑚岛出击途中,不幸橡皮舟被敌人子弹打穿,人和武装都翻到海里,为不贻误战机,他们毫不犹豫地在水中踏浪前进,保证按时抢占了滩头阵地。入侵该岛的30余名南越官兵只得往岛中央逃循。战斗打响后,担任第二梯队的两栖侦察队的指战员们,为了配合5连行动,在离岸700多米的地方,纷纷跳入海中,向岸边游去登陆后,与5连汇合并肩战斗,使四散逃跑的南越士兵大多举手投降。但是,也有少数顽敌钻入岛中央的碉堡内开枪抵抗,对此,中国军队给予了猛烈的还击,并用越语向其喊话,最后迫使这些南越官兵打出白旗走出碉堡缴枪投降。在打扫战场和搜捕歼敌的过程中,我登岛部队又在树林中抓获了珊瑚岛南越军队最高指挥官范文鸿少校。

1974年1月20日下午,南越当局得悉甘泉、珊瑚两岛被中国军队夺回的消息后,立即派出“麒麟”号军舰搭载了1个营的兵力,往援珊瑚岛。中国南海舰队和广州军区空军为了保证收复3岛战斗的顺利进行,也立即派出了军舰和作战飞机展开迎击态势。南越当局经过海战的较量,害怕“麒麟”号舰此番增援有去无回,只得在该舰仅距西沙永乐群岛40多海里的海域时,下令返航。甘泉、珊瑚两岛收复后,一连向金银岛发起了进攻。登岛后,发现侵占该岛的敌军早已随南越海军舰只逃跑,于是,收复金银岛的主攻部队未发一枪一弹,便顺利完成了作战任务。

西沙海战与登陆战结束后,南越当局竟欲再较高下,无奈中国沿海三军严阵已待,最后不得不发出“应当避免下一步与中国作战”的哀叹……

在中国军民誓死保卫西沙群岛的壮烈海战中,处于劣势装备的中国海军,共击沉南越海军护航舰一艘,击伤驱逐舰3艘,毙伤其“怒涛”号舰长及以下官兵100余人;在收复甘泉岛和珊瑚岛及金银岛3岛登陆作战中,中国部队和民兵俘虏南越军队范文鸿少校以下官兵48人,美国驻南越岘港领事馆联络官科什也当了中国军民的阶下囚。当然,在保卫西沙群岛的战斗中,中国军民也付出了一定的代价。中国海军274号艇政委冯松柏等18名官兵英勇牺牲,67名参战人员受伤,我389舰被击伤。

西沙之战结束后,南越当局为捞回挨打的面子,曾一度频繁调动飞机和军舰,准备报复。南越海军除派出2艘驱逐舰由头顿和芽庄开往岘港集结外,还派出6艘军舰从岘港出发向西沙群岛方向机动,同时命令这一地区的海、空军处于紧急戒备状态,再次向中国发出战争叫器。

对此,中国政府授权中国外交部于1月20日再次发表声明,警告南越当局必须立即停止对中国的一切军事挑衅和侵略活动。同时,中央军委命令中国驻守南海海疆的陆、海、空三军部队和官兵,时刻保持高度戒备、随时准备歼灭入侵之敌。鉴于中国三军的紧急备战,完全进入了临战状态,南越当局自再打只能碰得头破血流,于是不得不于1月21日作出了“应当避免下一步与中国作战”的决定,缩回头去。

1974年2月27日,中国外交部发表声明,向全世界宣布,中国政府决定将在西沙群岛自卫反击战中俘获的范文鸿等48名南越官兵和1名美国联络官,全部遣返。

龙应台:大陆一枪未发,岛屿已经分裂(龙应台对大陆的态度)  第1张

《岛》:消失的岛屿,向死而生的人

应该有很多人跟我一样,看完一本书之后,心头总会积郁万千思绪,不管是喜还是悲,都想找个人来聊聊这本书,好让心中拥堵着的情绪找到释放的隘口。哪怕只有几句话,哪怕这个人根本不知道你在说什么,只要听听就好了。

一个偶然的机会看到了《岛》这本书,看这本书之前,我对小说描写岛的最大印象就是基督山伯爵里埋藏着无与伦比财富的基督山岛,所以,《岛》这本书突然就激起了我的好奇心,想看看这个岛是物产富饶,人们和谐安详的生活着还是那里寸草不生,主人公因为意外上演一次荒岛求生?

但结果2个都不是。英国作家维多利亚·希斯洛普笔下的《岛》,位于希腊爱情海的克里特岛海岸以北,与希腊上任何一个岛别无二致,但它又与众不同,因为上天赋予它某种使命,它叫 斯皮纳龙格岛 。

一座在世人看来与监狱没什么区别,但对岛上的很多人来说,却是个世外桃源般的安详之地。这个岛在1903年至1957年一度成为二战期间安置雅典麻风病人的隔离区。

故事由一个名叫阿里克西斯的女孩,从英国一路风尘仆仆独自赶到斯皮纳龙格岛开始。这个年轻貌美的姑娘,因为在爱情里始终处于劣势地位而逐渐迷失自我,最后不知是否应该臣服于这种不平等爱情,就这样与男朋友步入婚姻殿堂而感到困惑。

她希望母亲索菲亚能提供一些很好的建议,因为母亲在感情方面处理的非常好,二十岁就嫁给了父亲,而这一生都得到父亲的宠爱。于是,她想通过了解母亲的过去,来帮助自己。

但遗憾的是,母亲爱他们,爱这个家,却对自己的来历始终三缄其口,这个秘密成为了她和儿女们之间的一道屏障。 在阿里克西斯看来,母亲索菲亚不仅掩埋了自己的根,还把上面的泥土踩得严严实实。

这次的契机,让阿里克西斯更加迫切的想要打开母亲关闭多年的心扉,她想了解那扇门背后到底隐藏了多少不为人知的故事,哪怕只有一点也好。几经思索,还是向母亲开口,希望能去母亲长大的地方看看。

在女儿的热切期盼下,母亲索菲亚终于松了口。 无论那些岁月曾经是美好还察虚乱是肮脏不堪,她都决定让女儿去看看 。索菲亚给了女儿一封信,让她到了特里克岛的布拉卡村,寻找一个叫佛提妮的女人,表示佛提妮会告诉女儿关于往事岁月的一切。

阿里克西斯遇见了已进古稀之年却依然美丽温存的佛提妮后,那装着母亲的过去、固若金汤的保险柜,就这样要被全部倾倒出来。

“ 斯皮纳龙格岛上的故事要从最开始讲起,可其实并没有一个真正的开始” 。佛提妮对阿里克西斯说:“因为你母亲的故事就是你外婆的故事,是你曾外婆的故事,也是你姨外婆的故事。

她们的生活纠缠在一起,我们希腊人谈到命运时,就是这个意思。所谓宿命主要由我们的先辈,而非是星宿决定的。当我们谈到古代历史,我们常常说命中注定,可是我们并不是指不可控制的事情。

阿里克西斯的曾外婆叫尹莲妮,是布拉卡村的一名老师。她热爱自己的家庭,也爱学校里的每一个孩子,哪怕看到任何一个孩子意外摔倒,她总是能第一时间冲过去扶他起来。在这样的环境下,感染病毒的几率比常人高出太多。所以很不幸,伊莲妮知道自己感染了麻风病。

在那个年代,社会对麻风病的恐惧抵触不亚于黑死病,已经到了谈之色变的地步。人们都想尽一切办法隐藏自己的症状,因为一旦医生确诊得了麻风病,他们就会被政府立即送走。经过排查,伊莲妮与学校里另一个9岁男孩迪米特里一起被遣送到斯皮纳龙格岛, 这是一座被人们称为“活死人之地”的岛。

随着伊莲妮的离开,佩特基斯家族曾经坚若磐石的家也开始支离破碎。那时,大女儿安娜十二岁,二女儿玛丽娅才十一岁。

安娜本来情绪就多变,母亲的离开,让她变得更是喜怒无常,越发狂躁任性;二女儿玛丽娅则是个性格娴静,内敛而善良的孩子,母亲的离开使她悲痛不已,但她依然坚强的帮着父亲一起支撑着风雨飘摇的家。

伊莲妮带走的还有丈夫的灵魂,伊莲妮的丈夫吉奥吉斯是个渔夫,平时也靠着给斯皮纳龙格岛运送货物来赚取额外的家用。也因着这份工作能有一个时常与妻子见面的机会,听她诉说着在另一个世界里的生活。

但自从伊莲妮染上麻风病之后,两人曾经肌肤相亲的爱人就彻底成了触不到的恋人。都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生与死,但对他们而言,却是我站在你面前,而你誉粗我却不能相拥;是一个丈夫,站在河的对岸,看着自己的妻子,就这样慢慢枯萎,却没法做任何的改变。

失去败档她,他也将要枯萎。这种感觉一遍遍的捶打着他的灵魂,让他不止一次起了不如一起死去的念头。 但生活就是低身蜷伏在木划艇里,对吉奥吉斯这样的渔夫来说,这就是宿命,他无法抵抗命运。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因为身上有着同样被魔鬼亲吻过的印记,所以,这些麻风病人汇聚在一起,这座小小的岛,形成了一个小型的社会。

小岛也有它的规则和秩序,这里的人们都有选举权,他们会通过表决推选出能与政府协调的岛主。

你无法想象,这里居然有商店,有街道,有意大利风格的别墅和花园,还有医院、图书馆和电影院;这里还有专属于他们的报纸——《斯皮纳龙格星报》,报纸上会刊登每周电影预告,药房营业时间,遗失启事,寻物启事,甚至还有结婚启事和讣告。

孩子们还正常在学校里上课,即使他们中有很多人可能都活不过21岁,但伊莲妮到来后依然坚持她的教学。对了,这群活死人居然还修建了蓄水池,还发明了电。

也许是因为他们都知道自己的生命短暂可见,所以在有生之年,尽己所能把生活变得更加美好成了他们共同的目标。

对很多人来说,斯皮纳龙格也是美好的家。 和伊莲妮一起被送来的孩子迪米特里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在过去,他是家中的长子,在贫穷而又多子的农民家中,生活的担子早早就压在他的身上。

但到了斯皮纳龙格后,他觉得这是上帝为他打开了伊甸园的大门,这里有属于他的独立房间,有充足丰富的美食能让他餐足,还有学校和朋友以及作为他的“母亲”伊莲妮专属的爱。

因为染上了麻风病,他们就是那个“不洁净“之人,处处遭受排挤,卑微的如同蝼蚁。但在斯皮纳龙格岛,他们活的自在,眼泪不需要理由。

这些“不洁净”之人被抛弃在世界之外,可以说很不幸运,但同时也多么幸运。

当德国纳粹将目光投向克里特小镇时,村庄被毁灭,老弱病残被活活烧死在床上,男人被迫交出武器后被射杀在血泊中,随处可见战争践踏的残垣败迹。而仅是一条海峡相隔的斯皮纳龙格岛,却丝毫不受影响,只因为人们把麻风病看的比战争还可怕。

谁说命运没有眷顾麻风病人,他们因此逃过这场浩劫,能继续安然的生活在这片世外桃源之上。

在伊莲妮去了斯皮纳龙格岛上不久,来了一位叫克里提斯的年轻医生,他大胆而又自信的对送他上岛的吉奥吉斯说:“终有一天,这个岛上的人们也都会痊愈”。

医生如此自信的宣言,让吉奥吉斯做起了白日梦,他对妻子伊莲妮能重回家庭的希望之火在心中点燃。也许,吉奥吉斯是被堕入人间的恶童击中,所以他刚升起的希望之火毫无预兆地被狠狠浇灭。

医生克里提斯还没有研制出能治愈麻风病的药方时,战争的爆发,阻断了他研究的进展。

终于,伊莲妮等不及新药的治疗就对命运妥协了,她接受了死神的召唤,也永远留在了斯皮纳龙格公墓水泥板下。而那个曾经能撑起整个家的伟岸身躯,也在妻子去世之后,如大厦坍圮,只剩一副身形有些佝偻的躯壳。

这就是这个家族第一代女人的故事。

但生活始终要继续,他的女儿们还在等他。大女儿安娜因接受不了母亲死去的事实,从此越发叛逆暴躁,恣意妄为;二女儿玛丽娅虽然也哀恸不已,但考虑到父亲才是最难过的那个人,从此更加努力操持家务,为父亲分担。

战争结束后,克里特逐渐恢复了往日的光彩。此时安娜和玛丽娅都已成年,越发美丽迷人。

尤其是安娜,风情万种、闪耀迷人的她,已经跟村里的很多男孩子偷偷幽会过。她渴望爱情,一心想要逃出布拉卡这个鬼地方,然后嫁入豪门之家,过上富足的生活。

终于,这个愿望很快就实现了,在一次庆祝晚会上,安娜凭借着美丽的容貌,能蛊惑人心的眼神成功吸引了镇上最富有的地主之子——安德烈斯。两个人圆舞之后,安德烈斯很快就上门提亲。

安娜如此顺利就离开了落魄的家族,嫁给了她的虚荣心,挤进了上流社会的窄门。

反观善良温和的玛丽娅,因为照顾父亲,忙于家务,根本没有考虑到自己终身大事,就这样平淡的度过了几年时光。儿时的玩伴也都已嫁作他人妇,只剩下玛丽娅一人。

虽然她孝敬父亲的举动让人敬佩,但却因为过了适婚年纪还未出阁而被人瞧不起。放眼村庄,已没几个可以选择的未婚青年,玛丽娅对此也充满着焦虑,如果离开村庄嫁到远方,那将意味着不能照顾父亲。

就在她在婚姻与尽孝之间较量的时候,姐姐安娜一个无意的举动,将英俊幽默的马诺里推到了她的身边,马诺里英俊的外表,风趣幽默的性格很快虏获了玛丽娅的芳心,且他经常出没在布拉卡村庄,深得父亲的欢心。

然而就在两人订婚后,上帝却跟玛丽娅开了个玩笑。 那是塔纳托斯之剑刺中了她,剑上沾染着麻风病菌 。因为感染了麻风病,他们的婚姻不能如期举行,这对玛丽娅来说,是多么沉痛的打击,而对于父亲吉奥吉斯,更是又走上了一场生离死别的路途。

染上麻风病后,玛丽娅也终于看清了未婚夫马诺里的为人。她一直被他的魅力迷惑,却不知他是个游走在万花丛中的登徒浪子,是一个可以把道德轻易抛弃的不折不扣的背叛者。

让她彻底清醒, 不是每个坏人都长一脸屠夫像,有时候,他们可能隐藏在衣冠楚楚,英俊幽默的皮囊之下。

搬到斯皮纳龙格岛上后,玛丽娅开始明白,外面的人都害怕进来,觉得这里就是一个监狱,自己就是那个判了死缓的囚犯,执行时间全看上天安排。

但真正进来了才知道,斯皮纳龙格其实相比外面的世界,简直是个世外桃源。或许生命比常人短暂,但正因如此,每个人都更用力的过好每一天,尽自己最大的力量让生命过的更好。在这里,也让她对母亲的生活有了更多的了解。

患上麻风病后,她已死,但来到斯皮纳龙格岛后,她又活了,向死而生。

玛丽娅到这里不久后,那个曾自信的宣称要让这个岛上没有一个麻风病人的克里提斯医生又来了。时隔14年,他曾经年轻的脸庞上已刻上了岁月的痕迹,头发也有些斑白,但岁月流给他的还有关于治疗麻风病的更多的进展。

他已是不惑之年,却仍孑然一身。

但有时候,你觉得所有忍耐的孤独,独自跨过漫长的岁月,可能就是为了在这一时刻跟那个人相遇。

克里提斯在码头看着那个长发飘起,眺望远处大海的窈窕背影缓缓转身时,他确认,那是一张比维纳斯的面孔还要完美的脸,那双凝视着他的杏眼里充满着希望的星光。他的生活除了工作,看书和睡觉,从此有了点别的东西: 一个女人美丽的容颜。

而对玛丽娅而言,这个男人不仅是他的救星,也因这个男子的到来,让她开始觉得自己又成了一个女人,而不是一个在岩石上等待死神的病人。

没有什么能比超越疾病,战胜死亡的爱情更令人动容的。

在最开始,我们都觉得命运不公。热心助人、温婉善良的玛丽娅要遭受如此残酷的暴击,而性格乖张自私自利的安娜不仅漂亮健康,还嫁入了豪门之家,过上了锦衣玉食的生活。

但其实幸福与否,从来都跟财富、与疾病无关。

安娜虽然挤进了豪门,在上流社会中自由行走,但日渐膨胀的欲望,让她毫无羞愧之心开始了婚外情,最后奸情败露被丈夫枪杀,留下了可怜的女儿索菲亚。连她都不知道女儿到底是她与谁所生的。

玛丽娅不幸沾染了麻风病,但却逃过了马诺里布下的情网,也因此收获了一份矢志不渝的爱情。

玛丽娅病愈后,与克里提斯结为连理。父亲吉奥吉斯经过岁月的诸多磨难后,终于第一次感受到哀伤已成过去。他是幸运的,至少在有生之年,还有一丝希望,至少看到这个家族里,还有一个人真正获得了幸福。

这是这个家族第二代女人们的故事。

玛丽娅与克里提斯结婚后,没有生孩子,他们收养了安娜的女儿索菲亚,将她小心翼翼的保护起来。

但索菲亚继承了她亲生母亲安娜任性反叛的性格,为了反抗养父母,她终日与法国、德国的男孩们在街上闲逛,也一心向往着远方。就是这样的一个举动,造成了往后岁月永久的遗憾。

在她远行的前一夜,养父母把关于她身世的所有秘密对她和盘托出。当索菲亚得知她的生母早已不在人间,她的生父身份不明时,内心突发了大地震,震碎了她心中对养父母,对周围人所有的信任,也从此,分裂出一条无法跨越的鸿沟,将她18岁前的往事抛之脑后。

她觉得这段岁月不堪回首,如果不能抹去只能逃离,于是,她远度英国,就没再回到那个称之为故乡的地方, 也同时将世界上最爱她的两个人隔绝在生命之外 。

就像开头阿里克西斯说的那样,母亲索菲亚不仅掩埋了自己的根,还把上面的泥土踩的严严实实。 好在最后她给往事松了细微的缝隙,才让这个家族第三代女人的故事得以重现人间 。

在女儿的帮助下,她寻回了自己的根,长久以来备受良心谴责的她也终于得到了救赎。

故事的最后,又回到了开始,那个叫阿里克西斯的女孩,她在布拉卡,听着这位老媪佛提妮用沧桑而忧伤的口吻娓娓讲述这段苦涩的往事。

玛丽娅和克里提斯的爱那么强烈,经过了疾病与健康,顺境与逆境,到死才让他们彼此分离,这种爱让阿里克西斯觉得很震撼,也让她看到了爱情最本真的面貌。

旅行结束后,阿里克西斯勇敢的告别了这场长达3年的所谓爱情,重新找回了自我。

这就是这个家族的第四代女人的故事。

故事宣告尾声,不禁让人开始思考: 那座被隔绝在外的小岛究竟被赋予的怎样的意义呢?

它似乎是所有悲剧的开始,但战争爆发时,却成为了庇佑人们的天堂;那些麻风病人在外面的世界遭受了世人的虐待,而后社会又毫不犹豫的抛弃了他们,但来到这座岛上后,他们又重获自由和新生,对他们而言,岛是个遗世独立的世外桃源。

那么麻风病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存在呢?究竟是人身体上的疾病可怕,还是心灵上的疾病更无药可救?

像安娜这样健康生活在外面世界的人,因为不能预见死亡,少了对生命的敬畏,所以人性扭曲滋生出更多的贪婪,因败坏道德家庭最终走向了死亡的悲剧;

而对于孤岛之上的玛丽娅来说,死亡变得触手可及,所以生命也因感知死亡而变得更加珍贵。

沿着岁月的车辙,回望海峡对面的小岛,如今它真的已成为了一座荒凉孤寂的岛,但人们永远不会忘记,它是悲剧的开始,同时更是 命运的救赎之地 ,那里氤氲着 希望和重生 的气息······

鲁迅漂流记精彩片段,抵御困难的一段,急急急急急急?

听从坏主意,人就会倒霉。我们的船在南美洲北岸一个无名岛上触了礁,所有的水手及乘客全都淹死了,上帝保佑,只有我一个人被高高的海浪卷到了岸上,保住了一条命。当时我所有的只是一把刀、一只烟斗和一个盒子里装的一点儿烟草。待到我的体力恢复,可以走路了时,我就沿着海岸走去。使我大为高兴的是,我发现了淡水。喝了水后,又拿一小撮烟草放在嘴里解饿。我就在一棵树上栖身,舒舒服服地睡了一觉振作了精神,海上风平浪静。但最叫我高兴的是我看见了那艘船,待到潮水退下,看到它竟离海岸很近,我发现可以很方便地游到船上去。船上只剩下一只狗和两只猫,再没有别的生物。不过船上有大量的生活必需品,这样,我就干了起来。为了把那些东西运到这个岛的一个水湾里,我专门制造了一只木筏,还把岛上有淡水而且比较平坦的一块高地作了我的住所。面包、大米、大麦和小麦、干酪和羊肉干、糖、面粉、木板、圆木、绳子——所有这些,再加上几支滑膛枪、两支手枪、几支鸟枪、一把锤子,还有——那是最没有用的——三十六镑英币。所有这些东西我都一天又一天——在两次退潮之间一一从船上运到了岸上。到了第十三天夜里,我的搬运工作做完了,我躺下来时,虽然像平常一样害怕,但我心里对上帝也满怀感恩之情,因为我知道,我已为以后对付这个荒岛作好了准备而心里感到踏实了。 岛上有不少野果树,但这是我过了好久才发现的,我把它晒成葡萄干。岛上还有到处乱跑的山羊,但是,要不是我从船上取来了枪支弹药,它们对我又有何好处呢?因此,我有理由感谢仁慈的上帝,让船搁在海岸边,直至使我搬来了对我有用的一切东西。 要耐梁想确保我能在这个岛上生存下来,还有许多事情要做。我尽可能地相继办了几件我非办不可的事。但是我的努力并非总是交上好运道。我在第一次播下大麦和稻子的种子时,这些宝贵的存货就浪费了一半,原因是播种得不是时候。我辛辛苦苦花了几个月工夫,挖了几个地窖以备贮存淡水。花了四十二天时间,才把一棵大树砍劈成我的第一块长木板。我起劲地干了好几个星期,想制造一个捣小麦的石臼,最后却只好挖空了一大块木头。我足足花了五个月工夫,砍倒一棵大铁树,又劈又削,让它成了一只很像样的独木舟,以备用来逃离这个小岛,可结果却因为怎么也没法子使它下到海里去而不得不把它丢弃了。不过,每一桩失败的事,都教给了我以前不知道的一些知识。 至于自然环境,岛上有狂风暴雨,还有地震。我那时也对一切都适应了。我种植并收获了我的大麦和小麦;我采来野葡萄,把它们晒成了很有营养的葡萄干;我饲养温驯的山羊,然后杀了吃,又熏又念蠢腌的。由于食物这样多种多样,供应还算不差。如此过了十二个年头,其间,岛上除了我本人之外,我从来没见到过一个人迹。这样一直到了那重大的一天,我在沙滩上偶然发现了一个人的光脚印。 我当时好像挨了一个晴天霹雳。我侧耳倾听,回头四顾,可是什么也没听见,什么也没看见。我跑到海岸上,还下海去查看,可是总共就只有那么一个脚印!我惊吓到了极点,像一个被人跟踪追捕的人似地逃回到我的住处。一连三天三夜,我都不敢外出。 这是人怕人的最好说明!经过十二年的痛苦和苦干,十二年跟自然环境相抗争,竟然会因一个人的一只脚印而恐怖不安!但事情就是这样。经过观察,我了解到这是那块大陆上的那些野人吃人的一种习惯。他们把打仗时抓来的俘虏带到这个岛上我很少去的那个地方,杀死后大吃一顿。有一天早晨,我从望远镜里看见三十个野蛮人正在围着篝火跳舞。他们已煮食了一个俘虏,还有两个正准备放到火上去烤,这时我提着两支上了子弹的滑膛枪和那柄仔亩陪大刀往下朝他们跑了去,及时救下了他们来不及吃掉的一个俘虏。我把我救下的这个人起名为"星期五",以纪念他是在星期五这一天获救的,他讲话的声音成了我在这个岛上二十五年来第一次听到的人声。他年轻,聪明,是一个较高级的部族的野蛮人,后来在我留在岛上的那段时间,他始终是我的个可靠的伙伴。在我教了他几句英语后,星期五跟我讲了那大陆上的事。我决定离开我的岛了。我们制造了一只船,这次不是在离海岸很远的地方造。正当我们差不多已准备驾船启航时,又有二十一个野蛮人乘着三只独木船,带了三个俘虏到这个岛上来开宴会了。其中一个俘虏是个白人,这可把我气坏了。我把两支鸟枪、四支滑膛枪、两支手枪都装上双倍弹药,给了星期五一把小斧头,还给他喝了好多甘蔗酒,我自己带上了大刀,我们冲下山去,把他们全杀死了,只逃走了四个野蛮人。 俘虏中有一个是星期五的父亲。那个白人是西班牙人,是我前几年看见的那艘在我的岛上触礁的船上的一个幸存者,当时我还从那艘船上取来了一千二百多枚金币,但对这些钱我毫不看重,因为它们并不比沙滩上的那些沙子更有价值。 我给了那个西班牙人和星期五的父亲枪支和食物,叫他们乘着我新造的船去把那艘西班牙船上遇难的水手们带到我的岛上来。正在等待他们回来时,有一艘英国船因水手闹事而在我的岛附近抛了锚。我帮那位船长夺回了他的船,跟他一起回到了英国。我们走时带走了两个也想回英国去的老实的水手,而让闹事闹得最凶的一些水手留在了岛上。后来,那些西班牙人回来了,都在岛上居留了下来。开始时他们双方争吵不和,但定居后,终于建立起了一个兴旺的殖民地,过了几年,我有幸又到那个岛上去过一次。 我离开那个岛时,已在岛上呆了二十八年两个月零十九天(此处作者计算有误,根据鲁宾逊的来岛时间,应为27年)。我总以为我一到英国就会高兴不尽,没想到我在那里却成了一个异乡人。我的父母都已去世,真太令人遗憾了,要不我现在可以孝敬地奉养他们,因为我除了从那艘西班牙船上取来的一千二百个金币之外,还有两万英镑等待着我到一个诚实的朋友那儿去领取,这位朋友是一位葡萄牙船长,在我去干那项倒霉的差事之前,我委托他经营我在巴西的庄园。正是为了去干那差事,使我在岛上住了二十八年。我见他如此诚实,十分高兴,我决定每年付给他一百葡萄牙金币,并在他死后每年付给他儿子五十葡萄牙金币,作为他们终生的津贴。

这个太平洋中心的岛屿群,欧洲人第一次抵达时发生了什么

克里斯蒂娜·汤普森

【编者按】马克萨斯群岛位于法属波利尼西亚的一部分,是距离法属波利尼西亚的首府帕皮提最远的群岛,也是距任何大陆最远的岛屿群之一。画家高更病逝于群岛中的希瓦瓦岛上。赫尔曼·梅尔维尔的小说《泰皮》也以群岛中的努库希瓦岛为背景。早在公元前150年,马克萨斯群岛就有人居住,民族学观察和语言亲属关系表明,这些最早的原住民来自萨摩亚和汤加。

1595年,西班牙航海探险家阿尔瓦罗·德·门达尼亚·德·内拉首次发现该岛,并以当时的秘鲁总督卡涅特侯爵的称号(Marqués de Cañete)命名。他们与岛民最初的接触有好奇和友善,也充满了不信任和掠夺,本文经出版社授权摘录了《海洋的子民》一书中相关章节。

马克萨斯群岛

如果暂不考虑麦哲伦看到的那两个在当时都是无人居住的小环礁,那么第一个被欧洲人发现的波利尼西亚岛屿,便属于马克萨斯群岛。

这组位于赤道以南、秘鲁以西约四千海里的岛屿,地处波利尼西亚三角的东部边缘,独自存在于一片相对空旷的海域。 在西面和南面握顷的几百海里之内,还可以找到邻岛,但如果从马克萨斯群岛向北或向东沿一百八十度弧线航行,数千海里范围内根本无法遇到任何陆地。

波尼西亚的岛屿形形色色, 马克萨斯群岛是所谓“高岛” (High Islands)。 对外行来说,这意味着这些岛屿多山,在某些情况下,甚至会从海平面升起数千英尺。但对地质学家来说,这意味着这些岛屿由火山喷发形成 。

马克萨斯群岛原住民 历史 照片

在一个板块俯冲到另一个板块之下的地方,便会隆起一些弧状高岛。 但是中太平洋的高岛被认为是由 “热点”(Hot Spots)形成的,而这些热点,正是直接从地幔中升起的熔融岩柱。

这些岛屿通常呈链状分布,沿着西北—东南轴聚集,最古老的出现在西北端,最年轻的位列东南端,这一模式可以用太平洋板块朝西北方向的运动来解释。这种理论认为,千百万年来,岛屿形成,并随着其所在地壳的漂移不断运动,而在其身后,新的岛屿在海洋中不断崛起、上升。

典型的例子是夏威夷群岛:拥有活火山的夏威夷大岛位于岛链的东南端,这些岛屿一路往西北方向延伸,逐渐降低、下沉,最终形成一系列海底山脉。与此同时,在大岛的东南部,一座新的火山正在形成,它将在未来十万年的某个时候露出海面。

高岛的景色,有着阴阳之分。 这些火山岛几乎完全由玄武岩构成,并以相当壮观的方式遭受侵蚀,露出巨大的石条、石壁与石峰。 在迎风面,山峦从过往的空气中吸收水分,变得郁郁葱葱。而在背风面的雨影区,山峦则贫瘠干涸。也许最大的反差出现在黑暗、厚重的山脉与明亮、开阔的大海之间。摆脱了山峰阴影的覆盖,高地上杂乱的树木和藤蔓让位于一幅令人神清气爽的风景,绿草茵茵,椰子树青翠欲滴,木麻黄树的枝叶沙沙作响。尖利的山脊逐渐平坦,幻化为海岸平原。山上的瀑布形成了缓慢而平静的河流。

在潮位线上,岩石和池塘鳞次栉比,其间点缀浅色的新月形沙滩。大海一直延伸到远方,波浪无休止地扑打在礁石上,形成一排排白色碎沫,而礁石静默不动,将宛如绿松石般明亮的潟湖与颜色略显黯淡的广阔深海区隔开来。

从某些方面来说, 马克萨斯群岛是典型的高岛敏逗,有高耸的岩石基座、奇形怪状的尖顶、深受侵蚀的裂缝和肥沃的山谷。

但在其他方面,这里与 旅游 手册中描绘的波利尼西亚群岛完全不同。 由于位于“洪堡冷流”的行经路线,这一洋流将冷水带向南美海岸,导致马克萨斯群岛从未出现任何珊瑚礁生态系统。

这里没有潟湖,极少存在幽静的海湾,只有一些海滩。火山岛的嶙峋粗糙一直延伸到海岸,靠海的一侧基本呈现出阴冷的垂直形态。

马克萨斯群岛还缺乏沿海平原地貌,而这正是火山岛上最容易和最自然的生存场所。任何去过夏威夷群岛的人都知道,对于一座火山岛来说,标准的旅行方法,自然是绕着海岸环岛旅行。很容易看出这一部分岛上地形有多么重要———可以让人们活动和交流,为花园、种植园和住房提供空间。 然而,在马克萨斯群岛,这一切都无从谈起;唯一可居住的土地,位于从岛中心向外辐射的山段拿陆谷之中,这些山谷被群山的臂弯环绕并分隔开来。

作家罗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左二)在马克萨斯群岛

对许多欧洲人来说,马克萨斯群岛似乎有着难以言喻的浪漫。这里的山峰笼罩在薄雾中,叠嶂被绿茵掩映,岛屿侧翼出人意料地从海上升起,蕴含一种令人沉思的原始之美。1888年,作家罗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Robert Louis Stevenson)造访此地,发现这里山川宏伟,令人望而生畏。

巨大的暗色山脊和高耸的峭壁,“在一天中的任何时候,” 他写道,“都给人带来全新的美学感受,同也让观者的内心隐约升腾起莫名的恐惧。”

不难想象,第一批波利尼西亚人到达这里时,可能也有类似的复杂印象。在太平洋上发现任何一个火山岛,都可谓是一个胜利:这意味着陆地、淡水、安全和食物来源。 但是,马克萨斯的考古遗址显示,从人类定居之初,这里就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鱼钩,这也许表明,由于认识到从珊瑚较多的岛屿引进的捕鱼技术在马克萨斯群岛水深浪急的沿岸海域根本没有用武之地,最初的先民可能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和创新。 尽管如此,带到岛上的动物(也许除了狗)还是顺利地开枝散叶,面包果树也逐渐繁茂起来,人们得以在此繁衍生息——第一批欧洲人到达时,马克萨斯群岛的居民“密密麻麻”,他们成群结队地出来迎接这群不期而遇的陌生人。

面包果树

1595 年,西班牙人阿尔瓦拉·德·门达尼亚在带队前往所罗门群岛的途中意外发现了马克萨斯群岛。虽然可以说门达尼亚“发现”了马克萨斯群岛,但严格来讲,这并非事实。 声称欧洲探险家在太平洋上——尤其是在波利尼西亚——发现了任何东西的说法,显然是有问题的。正如为后来支持法王路易十五主张马克萨斯群岛主权的法国人所言,很难想象有人能去攫取一座已经被当地居住者占领的岛屿。 相较于占领,发现更是如此:一块已经有人居住的土地在什么意义上可以被发现?但是,在十八世纪法国人或十六世纪西班牙人的语境中,“发现”一词的含义并不是“人类 历史 上首次被发现” ,而更像是“ 首次让该地区以外的人了解” 。

阿尔瓦拉·德·门达尼亚·德·内拉,西班牙航海家。

这是门达尼亚第二次横渡太平洋。约三十年前,他曾率领另一支探险队寻找未知的南方大陆,成功到达所罗门群岛,然后在混乱中匆忙返回秘鲁。尽管历尽艰辛:飓风来袭,坏血病蔓延,水手抗命,食物和水一度短缺——每天只定量供给“半品脱水,一半的食物32是被碾碎的蟑螂”——但门达尼亚决心再试一次。 二十六年来,他一直缠着西班牙王室,竭力争取支持,1595年,王室终于应允。

两相比较,第二次远征比第一次更加命运多舛。从一开始,航行就显得混乱无序,充满暴力和纠纷。门达尼亚背负狂热的宗教使命,希望能够让愚昧无知的异教徒皈依上帝;他的妻子,一位不招人待见的泼妇,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平添是非;而门达尼亚手下的许多兵士自私自利、野蛮残忍。

这位指挥官和他的任何下属,似乎都不知道他们的目的地到底有多远,尽管至少对门达尼亚而言,他曾经去过那里。事实上,这支探险队从未抵达目的地。他们将殖民地建 立在“圣克鲁斯岛”,这简直是一场灾难,充斥着抢劫、谋杀、伏击,甚至几起斩首。

门达尼亚病入膏肓,精神崩溃,“陷入了一种宗教式的麻木状态”。 他高烧不退,死时的惨状极具电影《阿基尔,上帝的愤怒》(Aguirre, the Wrath of God)的既视感。 之后,探险队解散,幸存者驶向菲律宾。

我们从门达尼亚的领航员佩德罗·费尔南德斯·德·基罗斯那里得知了上述故事,而且据他记录,探险者们从南美洲海岸出发仅仅五周后就看到了第一块陆地。

门达尼亚相信这就是他所寻找的岛屿,于是命令船员们跪下,高唱《赞美颂》 (Te Deum laudamus)以感谢上帝,让这次航行如此迅速,如此顺利。当然,这是荒谬的错觉——所罗门群岛距此尚余四千海里,至少还需五个星期的航程。但这确实说明了这些早期的欧洲航海者对太平洋的大小是何等缺乏认识,从而非常容易被误导。 最后,门达尼亚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经过一番反思后得出结论:这实际上是一个全新的地方。

岛上居民将这里称为法图伊瓦岛(Fatu Hiva),位于马克萨斯群岛的最南端。当西班牙人逼近时,一支约有七十艘独木舟组成的船队从岸边驶出。基罗斯指出,这些船只都安装了舷外托架。这是他精心描述的一种新颖的木质结构:附着在船体两侧,“ 压” 在水面上,以防止独木舟倾覆。对许多欧洲人来说,这可谓前所未见的新事物。 其实,舷外托架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两千年的东南亚诸岛,而且是确保身长舷窄且吃水相对较浅的船只( 即独木舟) 在外海安全航行的关键创新。

安装了舷外托架的船体,可以防止倾覆。

马克萨斯岛民

每艘马克萨斯独木舟载有三至十人不等,还有更多的岛民紧紧抓住船舷,以浮在水面上随船前行———据基罗斯粗略估计,大概有四百人。 他写道,他们“以极快的速度愤怒地”划着他们的独木舟,指着陆地,发出听起来像“阿泰洛特”(Atalot)的嘶喊声。

人类学家罗伯特·萨戈斯(Robert C. Suggs)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在马克萨斯群岛进行过实地调查,他认为当地人是在告诉门达尼亚,让他将船驶近海岸,这就像是一队航海者对另一队航海者提供的“ 些许友好建议”。 或者这是一种策略,以便让这些外来者前往一个可以更有效地被岛民加以控制的区域。

基罗斯写道,岛上居民几乎没有显露出紧张的神色,他们划着小船径直来到西班牙人船边,献上椰子、芭蕉、用树叶卷着的某种食物(可能是发酵的面包果糊),还有装满水的大竹节。 “他们笑容满面地看着那些船、那些人,还有那些从船上厨房里溜出来看热闹的女人。”其中一个岛民被说服登船,门达尼亚给他穿上衬衫,戴上帽子,这让其他人非常高兴,他们笑着向朋友喊叫。 之后,又有大约四十多位岛民爬上船,开始在船上“ 大摇大摆地走来走去,抓住身边的一切,他们中的许多人试着抚摸船上兵士的胳膊,用手指触碰他们身上的若干部位,端详他们的胡子和面庞”。 他们似乎被欧洲人的衣服弄糊涂了,直到一些士兵放下长袜,卷起袖子,露出肌肤,然后,基罗斯写道,他们“ 安静下来,非常高兴” 。

马克萨斯群岛岛民的文身

门达尼亚和手下的一些军官向岛民分赠衬衫、帽子和小饰物,马克萨斯人将它们挂在脖子上拿走。 他们继续歌唱,大声呼喊,随着胆子越来越大,喧闹愈发过分。 这反过来又惹恼了西班牙人,他们开始示意岛民离开,但显然后者并不打算就这样告别。 相反,他们变本加厉,拿起在甲板上看到的任何东西,甚至用竹刀从作为船员伙食的熏肉上切下薄片。 最后,门达尼亚下令鸣枪。 岛民们闻声一齐跳进海里,只有一位年轻人除外,不知道是因为恐惧,或者出于固执,他仍然紧紧抓住船舷,拒绝放手,直到有一个西班牙人用剑砍了他。

这场相遇的基调瞬间改变了。一位留着长胡子的老人站在独木舟里大声嘶吼,往船只的方向投去凶狠的目光。其他岛民则吹响螺号,同时不停用木桨在独木舟的两侧拍打。有些人拿起长矛,向西班牙人挥舞,或在弹弓里套上石头,向船上弹掷。

西班牙人则把他们的火绳枪对准了岛民,但由于火药受潮,一度无法击发。基罗斯写道:“当地人如何在喧嚣和叫喊声中不断逼近,绝对算是值得一看的景象。” 最终,西班牙士兵成功开火,击中了十几位岛民,包括那位老人———他被击中额头,当场死亡。 目睹惨状,岛民立即转身逃回岸边。过了一会儿,一只载着三个人的独木舟回到西班牙人船边。 其中一人伸出一根绿色的树枝,向西班牙人发表了长篇大论;在基罗斯看来,这个人似乎在求和。西班牙人没有回应,过了一会儿,这些岛民离开了,留下了一些椰子。

马克萨斯人和门达尼亚的邂逅充满了困惑与误解,基罗斯写道,许多“邪恶的事情”发生了,但“如果有人能让我们相互理解的话,此事也许本来可以避免”。在这一点上,欧洲人和波利尼西亚人之间的许多早期接触如出一辙:发生的一切对一方来说都是有意义的,但对另一方来说,很多事情则是难以理解且令人厌恶的,甚至会招来杀身之祸。 例如,有一次,四名“非常大胆”的马克萨斯人带着船上的一条狗逃跑了。还有一次,一名西班牙士兵向几只独木舟开火,杀死了一名带着小孩的男子。 在岸上,门达尼亚下令举行天主教弥撒,岛上居民模仿陌生人跪下祈祷。两个马克萨斯人被教导如何画十字架,并念念有词(“耶稣,玛丽亚”)。欧洲人还播种玉米希望能够有所收获。门达尼亚的妻子多尼娜·伊莎贝尔(Doña Isabel)试图从 一个头发特别漂亮的土著女人头上剪下几绺头发,但因为遭到这位女士的强烈反对,被迫停止———对于岛民来说,头发是绝对禁忌,被 认为可用来行巫作蛊,因此不允许被触摸。

三名岛民遭枪杀后,尸体被吊起来示众,借此让马克萨斯人“ 意识到西班牙人能做些什么”。 门达尼亚设想建立一个殖民地,决定留下三十名男性兵士以及其中一些人的妻子。 但士兵们坚决拒绝这项任务。 他们明白,这可能会让自己付出生命的代价,因为当西班牙人最终离开的时候,他们已经杀了二百多人,据基罗斯说,很多人都死得莫名其妙。

基罗斯为门达尼亚手下的残忍和肆无忌惮感到痛苦。 然而,在岛民身上,他发现了许多值得钦佩的东西。 事实上,正是通过基罗斯的眼睛,我们第一次看到了这个民族,他们将成为许多欧洲人心目中人类美丽顶峰的缩影。 后来一位来访者形容马克萨斯人“精美绝伦”,是他见过的“最美的人”。 就连库克船长,一个从不夸大其词的人,都称他们“跟这片大洋抑或这个地球上任何一个民族同样优秀” 。

基罗斯写道,岛上的居民举止优雅,身材匀称,腿型健美,手指修长,眼明齿亮。 岛民的皮肤透亮,“几乎是白色的”,男人的长发蓬松,“就像女人一样”。 第一次碰到欧洲人时,这些岛民大多赤身裸体,因为他们正在游泳,面部和身体上都用基罗斯误认为是蓝色颜料的东西加以装饰。 当然,这就是文身,在波利尼西亚,这种做法相当常见——英语中的“文身” 一词来源于波利尼西亚语 “tatau”———而在马克萨斯人身上则臻于完美,每一寸肌肤,包括眼睑、舌头、手掌,甚至鼻孔的内侧,都可能被刻上精美的花纹。基罗斯发现,马克萨斯岛上的女人,有着迷人的眼睛、纤细的腰肢和漂亮的手指,甚至比以美貌著称的利马女士更加可爱。在他笔下,这里的男性岛民高大魁梧,英俊健壮。 有些人身材之高大,让西班牙人相形见绌;还有一些人居然能把腿抬到耳朵附近,给来访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面包果

从民族志的角度来说———请记住,这是对波利尼西亚 社会 最早的记录———基罗斯所描述的内容,虽然不多,但很有趣。 他写道,马克萨斯人豢养猪和鸡,即所谓“卡斯蒂利亚家禽”,种植芭蕉、椰子、 葫芦、坚果,以及欧洲人从未见过的植物( 他们将其描述为如男孩头部大小的绿色水果)。 这就是面包果,两个世纪后,威廉·布莱 (William Bligh)指挥的“邦蒂号”(Bounty)船员在托富阿岛哗变时,这艘船上运载的面包果也由此成为太平洋上的一个传说( 布莱当时试图把面包果秧苗带到西印度群岛,好让英国殖民者可以获得一种更为经济的方式来喂养非洲奴隶)。

岛民居住在敷设整齐石头平台的大型公共房屋里,崇拜西班牙人所说的“神谕”———一面装饰有木制雕像的围墙,当地人向其供奉食物。他们的工具大多以石头或贝壳为材质,主要武器是梭镖以及抛石器。岛民最重要的交通工具是独木舟。 他们制造的独木舟有各种尺寸:小的装有舷外托架,可设三至十桨,大的“制作精良,长度惊人”,可以容纳三十人或更多。基罗斯写道:”他们告诉我们,如果有需要,就会乘坐这些大独木舟前往其他陆地。”

马克萨斯岛民制作的大独木舟

然而,这些陆地究竟是哪里,仍然是个谜。 一次,非常奇怪,马克萨斯人在一艘西班牙船上看到一个黑人,就朝南方打了个手势,表示“在那个方向有像他一样的人,他们去那里打过仗,对方还拿着弓箭”。 这种说法着实令人费解,但在误传误信较为普遍的那 个年代却不罕见。虽然这番话可以被理解为描述的是生活在遥远 西部岛屿上的人,但在波利尼西亚,弓从未被用作武器。马克萨斯群岛以南的地方,只有土阿莫土群岛,当然更远的地方还有复活节 岛,所有这些岛上的居民,在文化上和身体上都与马克萨斯人非常相似。他们很可能被视为敌人,但绝对不是弓箭手,也不是黑人。

然而,虽然我们不清楚基罗斯指的是哪个岛屿,但我们确实得知,在马克萨斯人的概念中,这个世界还有“其他陆地”。后来,欧洲到访者听说了“当地人认为理所应当存在,而我们却完全不知道的岛屿”。 还有报告说,在旱季,“当地人会驾乘独木舟出海寻找其他岛屿”,这或许有助于解释为什么当库克于1775年到达马克萨斯群岛时,岛上居民想知道他是否来自“ 某个粮食供应不足的国家” 。

门达尼亚在马克萨斯群岛逗留了大约两个星期,在此期间,他发现并命名了群岛最南端的四个岛屿(第二个岛屿的北部,当时未被发现)。

他用自己的方式给四个岛屿分别起名为圣马格达莱纳 (Santa Magdalena)、圣佩德罗(San Pedro)、拉多米尼加(La Dominica)和圣克里斯蒂娜(Santa Cristina)。 这些名字现在早已被遗忘,取而代之的是波利尼西亚原住民习惯的名字:法图伊瓦、莫奥 塔尼(Motane)、希瓦阿(Hiva Oa)和塔瓦塔(Tahuata)。

为了纪念他的赞助人,时任秘鲁总督门多萨侯爵(Marques de Mendoza),门达尼亚将整个群岛作为一个整体命名。自1595年以后,马克萨斯群岛从未被冠以其他称谓。 当然,除岛民之外———他们将所居住的岛屿统称为“特费努阿”(Te Fenua),意为“土地”;而将他们自己,特费努阿的居民,称为“特埃纳塔”(Te Enata),简单地说就是“人民”。

门达尼亚的船队终于拔锚启航后,马克萨斯群岛又一次在欧洲世界消失了近二百年。 马克萨斯群岛地图似乎从一开始就未被严谨地绘制,而且其所处位置的信息被一门心思想要在发现南方大陆的竞争中先发制人的西班牙人进一步封锁。

如果说西班牙人得出了什么结论,那就是数量众多、充满活力、长相俊美的马克萨斯人,他们饲养的猪和鸡,以及他们制造的大独木舟,证明了南部大陆的存在。 基罗斯总结,如果没有“航海技术和载重船只”,这些岛民不可能进行远距离的跨海航行。 这意味着,在附近的某个地方,一定有“其他岛屿连成岛链,或是存在一片大陆,否则,若非上帝显灵,居住在这些岛屿上的人根本无处可去”。 因此,波利尼西亚和欧洲第一次接触颇具讽刺意味:这强化了一种想象中的大陆真实存在的虚幻信念,同时掩盖了马克萨斯群岛本身更为有趣的现实。

《海洋的子民》;[美]克里斯蒂娜·汤普森著,李立丰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校对:施鋆

龙应台:大陆一枪未发,岛屿已经分裂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龙应台对大陆的态度、龙应台:大陆一枪未发,岛屿已经分裂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海报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s://baikehd.com/news/36870.html

相关推荐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