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 正文

一季度券商债券承销榜单出炉,中小券商成为领跑多项指标的“黑马”的简单介绍

今天百科互动给各位分享一季度券商债券承销榜单出炉,中小券商成为领跑多项指标的“黑马”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本文目录: 1、券商阵营变阵,“三中一华”地位加强 外资全面布局券商股

今天百科互动给各位分享一季度券商债券承销榜单出炉,中小券商成为领跑多项指标的“黑马”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

券商阵营变阵,“三中一华”地位加强 外资全面布局券商股

红周刊 记者 | 王飞

在资管业务和最为传统的经纪业务方面一季度券商债券承销榜单出炉,中小券商成为领跑多项指标的“黑马”,除中信证券仍稳居第一外,其余“三中一华”成员则普遍位置靠后,前五席位由国泰君安、广发证券和海通证券等占据。

49家上市券商的三季报已披露完全,其经营情况也随即“出炉”,整体来看,上市券商整体业绩实现了同比增长,但同时较去年同期的增速有所下滑。不过,具体到公司层面,呈现三大看点,一是上市券商业绩增速出现了分化,即头部券商的业绩增速较为稳定,而中小型券商的增速弹性更大;二是按券商的四大业务来看,“三中一华”的部分业务排空皮厅名出现了下滑,这意味着头部阵营又添了新成员;三是四季度以来头部券商以及部分高ROE的中小型券商正在被外资抢筹。而一向对券商股关注度较低的QFII,也罕见的以大手笔新进入了部分券商股的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

券商三季度业绩增速放缓

头部券商大多稳增,中小型分化大

据《红周刊》记者测算,49家上市券商今年前三季度合计实现营业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为3905.56亿元和1337.5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7.00%和44.90%。而去年同期,上市券商实现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为3075.21亿元和923.10亿元,分别同比增长44.69%和69.70%。这就是说,在营业收入和净利润逐渐形成规模之后,上市券商的业绩增速已开始放缓。

究其原因,这或与头部券商业绩增速趋于稳定甚至放缓,以及中小型券商业绩出现分化提振券商整体增速水平有限相关。

头部阵营方面,以营业收入和净利润连续多个报告期位列第一的中信证券为例,公司前三季度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28.13%和20.32%,而去年同期分别同比增长20.45%和43.85%。华泰证券也是如此,公司今年前三季度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增速分别下降4.68个百分点和6.54个百分点。

不过,整体而言,“三中一华”(中信证券、中信建投、中金公司、华泰证券)四大头部券商的业绩增速较为稳定。据记者测算,“三中一华”今年前三季度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平均增速分别为38.61%和41.64%,而其去年分别为24.48%和43.24%。

相比头部券商,中小型券商分化明显。据记者梳理,今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斗隐速在100%以上的有国盛金控、红塔证券和东方财富三家,净利润同比增速在100%以上的有华鑫股份、天风证券、越秀金控、东方财富和华林证券五家,营业收入或者净利润同比增速出现下滑的有国投资本等八家(见表1)。可以发现,在这些券商中,除东方财富外,其余均是总市值在1000亿元以下的中小型券商。

而东方财富之所以成为高增长的头部券商,和其业务依托互联网有直接关系。接受记者采访的雪球投资董事长李昌民坦言,“这种互联网券商太赚钱了,它有 科技 属性,而且是垄断的,它的竞争力太强了。”

“三中一华”正变为“四+三”

头部阵营添新成员

在业绩增速开始放缓的同时,上市券商的“马太效应”也越加明显。以“三中一华”营收占比情况为例,据记者测算,今年前三季度上市券商合计实现营业收入3905.56亿元,其中“三中一华”实现营业收入989.90亿元,占比25.35%,相比去年同期23.22%的占比上升2.13个百分点。

若将券商营业收入分为经纪、投行、资管和自营四大业务来看,这种现象更加明显。如“三中一华”今年前三季度的四大业务收入合计占上市券商整体握扮的30.03%,相比去年同期的26.27%占比上升3.76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记者注意到,在部分业务上,“三中一华”的头部地位正在加强。以市场关注最多的投行业务为例,据记者统计,今年前三季度,包括未上市的券商在内的所有券商合计股权承销规模达8.33万亿元,承销收入达214.6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1.60%和168.56%,而“三中一华”在其中的占比分别由36.88%和34.84%提升至37.48%和37.24%。

而且,“三中一华”在投行业务占比提升的同时,其排位也有了明显提升。如在去年三季度,“三中一华”的投行业务收入虽然均跻身在所有上市券商的前六席位,但海通证券和国泰君安分别占据了第二和第五的位置。而在今年三季度,中信建投、中金公司和华泰证券分别位列第二、第四和第五,海通证券和国泰君安则分别位列第三和第六。其中,华泰证券和中金公司的投行业务收入增速分列第一和第二。

另外,在收入占比最大的自营业务方面也是如此。统计数据显示,在去年三季度,“三中一华”的自营业务收入在所有上市券商中排位分别是第一、第十二、第六和第三,而到了今年三季度分别排在第一、第七、第二和第三。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资管和经纪业务方面,除中信证券仍稳居第一外,其余“三中一华”成员则普遍位置靠后,前五席位由国泰君安、广发证券和海通证券等占据。而结合投行和自营两大业务来看,海通证券、国泰君安和广发证券已然进入了第一梯队(见表2)。

头部券商和高ROE中小型券商

均捕获外资“芳心”

或是由于业绩增速稳定,头部券商普遍受到外资青睐。据记者统计,截至11月4日,在49家上市券商中有44家被“聪明钱”北上资金持有。其中,除中金公司(今年11月2日上市,新股)外,目前市值达1000亿元以上的11家头部券商均获外资持有。

统计数据还显示,在四季度以来,共有23家券商获得了北上资金不同程度的增持,其中11家头部券商中有9家上榜,“三中一华”的中信建投、华泰证券和中信证券更是占据了增持榜前三席位(见表3)。而且,在前三季度四大收入合计前十的券商中,也有8家券商被增持,占比80%。

当然,北上资金四季度以来增持的券商也不乏中小型券商,如兴业证券、财通证券和越秀金控等,而这些券商以及上述头部券商普遍具备高ROE的属性。

据Wind显示,券商Ⅱ(申万)今年三季度的净资产收益率(ROE,算术平均)为6.17%。而在23家被北上资金增持的券商中,ROE达到6.17%及其以上的券商共有15家,占比接近七成。其中越秀金控、中信建投和东方财富的ROE较高,分别为21.93%、14.60%和14.26%。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三季度期间,同为外资的QFII新进入了东方财富的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并且其持有东方财富的股份数量占公司流通股的比例直接达到了0.69%。而据QFII过去的持股 历史 来看,虽然金融股是其最为看重的板块,但其对非银金融板块中的券商股关注较少,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其仅重仓持有中信建投、华林证券和红塔证券三只券商股,并且持有其股份数量占公司流通股的比例分别为0.42%、0.35%和0.12%。另外,QFII还新进入了中银证券的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但持有比例相对较低。

(本文所涉个股,仅做举例,不做买卖推荐)

【红刊招聘季 正式启动!】

金九银十,你是否在寻求一份干货满满的优质offer一季度券商债券承销榜单出炉,中小券商成为领跑多项指标的“黑马”?是否在寻求一个能展示个人能力的舞台?

一季度券商债券承销榜单出炉,中小券商成为领跑多项指标的“黑马”的简单介绍  第1张

华英证券债券承销成绩怎么样?

华英证券债券承销成绩非常不错一季度券商债券承销榜单出炉,中小券商成为领跑多项指标的“黑马”,就拿今年一季度券商债券承销榜单出炉,中小券商成为领跑多项指标的“黑马”的第一季度来说一季度券商债券承销榜单出炉,中小券商成为领跑多项指标的“黑马”,华英证券一季度合计完成债券野迅承销项目31单一季度券商债券承销榜单出炉,中小券商成为领跑多项指标的“黑马”,均较去年同期同比有所增长。华英证券一季度券商债券承销榜单出炉,中小券商成为领跑多项指标的“黑马”的债券品种也在不断丰富创新,多个“首单”项目成功发行,其中“迅脊塌23渭南绿色亩圆债”是2023年中西部地区首单绿色企业债券。“23兴阳专项债”是华英证券第一单农村产业发展专项债,发行规模达7.9亿元。

国元证券在中证协投行评为第一为什么股价还是垃圾股一样低坑了多少中小股东呀

作为一家大本营在安徽一季度券商债券承销榜单出炉,中小券商成为领跑多项指标的“黑马”的券商一季度券商债券承销榜单出炉,中小券商成为领跑多项指标的“黑马”,国元证券可以说是近水楼台。尤其是近几年,创投力量汩汩汇入安徽。然而,国元证券不仅没能借助东风跻身一线梯队,反而越发消沉,业绩仍未达到2015年峰值。

国元证券虽身处有着“最牛风投城市”之称的合肥,却依旧在一众券商处于半透明状态。

9月14日,环球老虎财经发现,国元证券持股43%的安徽安元投资基金有限公司变更一季度券商债券承销榜单出炉,中小券商成为领跑多项指标的“黑马”了负责人,前者的总裁沈和付成了新的掌门人。

据悉,该投资公司在国元证券颇为重视,半年报显示,对后者的净利润贡献超过10%。此外,对该券商净利贡献超过10%的还有3家。企查查显示,上述4家投资公司投资的项目多处于安徽。

其押注安徽也不难理解。近几年,安徽可谓是创投市场中最靓的崽,因此作为大本营在合肥皖系券商,国元证券可谓是近水楼台。

不过即便身处合肥,国元证券仍旧在中小券商队列“挣扎”。

投行业务依赖皖系企业

“投行+保荐”一直是主流券商的特色模式。

9月14日,环球老虎财经发现,根据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国元证券持股43%的安徽安元投资基金有限公司变更了董事长以及法人,目前安徽安元投资基金的法人以及董事长均是国元证券总裁沈和付,而在此前上述投资公司的负责人为国元证券董事长。

沈和付是国元证券20年的老将,早在2001年,沈和付便加入国元证券,2014年开始担任副总裁一职。2019年底,在集团内部的调整下,沈和付辞去国元证券副总裁职务,并于2020年1月起担任国元投资党委书记、董事长。

外调两年后,沈和付在2022年2月回归国元证券,并由原先的副总裁直升总裁。此次沈和付履新安徽安元投资基金董事长,或与其此唯蔽虚前在国元投资的任职经历有关。

值得注意的是,在初始担任国元证券副总裁的2014年,沈和付开始“跨界”分管投行及债券业务。随后,沈和付分管这两项业务近6年。

分管投行业务期间,沈和付带领投行团队为国元证券共完成18单A股IPO项目,市场份额占比为1.34%一季度券商债券承销榜单出炉,中小券商成为领跑多项指标的“黑马”;作为主承销商完成36单增发项目,市场份额占比为1.56%;作为财务顾问完成19单增发项目,市场份额占比为1.62%。

此番履新基金公司董事长,再加上其投行的背景,国元证券似乎意在“保荐+直投”,壮大投行业务。

此外,与国元证券相关的投资公司不止这一家。根据2022年半年报,对其净利润影响在10%以上的投资公司除了上述基金公司之外,还有3家,分别为国元股权投资有限公司、国元创新投资有限公司以及安徽省股权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企查查显示,4家投资公司投资项目合计超过60个,其中有43家是皖系企业,同时完成IPO的企业有11家,而这11家企业中,由国元证券保荐的有7家,其中最为知名的是有着“游戏界茅台”之称的三七互娱。

而国元证券“直投+保荐”的模式也是当前券商行业较为主流的投行模式。从整体来看,据 Wind 数据显示,目前 A 股市场共有 75 家企业由国元证券保荐上市,从地区分布上来看,上述75家中,安徽省企业有 49 家,占比为 65%。

也就是说,安徽地区的企业为国元证券的投行业务出了不少力。

身处“最牛风投城市”,却被遗忘在“角落”

跟“三中一华”等巨头相比,国元证券仅能称之为中小券商,即便有“最牛风投城市”合肥做后盾,国元证券近几年的发展仍不如意。

近两年,安徽可谓是刷足了存在感,逐渐逆袭为中部城市的顶流,省会城市合肥更是被冠以“最牛风投城市”的美名。

而安徽的大爆发要追溯到2006年,彼时国务院出台《关于促进中部崛起的若干并基意见》,内容显示确定促进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这6个中部城市指燃的崛起。当时的安徽平平无奇,GDP仅排第四,发展情况不如湖北、湖南、河南。

十年后,国务院发布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其中安徽的8个城市被划入;2019年,随着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的发布,安徽正式被纳入长三角,这就意味着,与江浙沪有了同样的发展机会。

在上述文件发布的期间,安徽的经济实力突飞猛进,人均GDP从不足1万到现在的6万元,中小企业的发展更是呈现出方兴未艾的态势。

与此同时,这片土地上创投的身影越来越活跃。数据显示,2021年,国内创投主要城市的融资事件达到1.14万例,其中合肥就有248例,这一数字较2020年相比增长100%,是Top15城市中融资增速最快的城市。同时,去年合肥签约重点项目超1400个,再创新高。其中,50亿元以上项目16个,同比增长77.8%。

而国元证券正身处在这样一个创投土壤极为肥沃的地区,本应借着东风扶摇直上,然而纵览其近10年的发展,却仍是偏于一隅。

从财务数据来看,2015年至2022年上半年,国元证券营收分别为57.73亿元、33.76亿元、35.11亿元、25.38亿元、31.99亿元、45.29亿元、61.10亿元、24.46亿元;同期应对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7.84亿元、14.05亿元、12.04亿元、6.70亿元、9.14亿元、13.70亿元、19.09亿元。

显然,借着2015年的牛市,国元证券狠狠的刷了一波存在感,而从2016年至2018年,国元证券盈利能力下滑,虽然从2019年开始净利润逐步上升,却再也没能回到其巅峰时期。

据中证协披露的2021年证券公司业绩排名,国元证券总资产、净资产分别排名第23名、第22名,投行业务为其优势业务,行业排名第21名。

值得一提的是,中信证券成立时间仅比国元证券早两年,前者早已成为业内标杆般的存在。

据悉,中信证券成立之初并不同于其一季度券商债券承销榜单出炉,中小券商成为领跑多项指标的“黑马”他券商涉猎自营和委托理财业务,而是专注于投行。具体来看,2003年,中信证券承销的长江电力公开发行上市,中信以此在当年的股票融资额排名市场第一。随后,中信频繁参与大投行项目,其作为主承销商或联合主承销商参与了中国银行、中国国航、保利房产、江山化工、工商银行5单IPO项目,还担任中国人寿、广深铁路、平安保险、中国铝业、中信银行等的A股主承销发行,可谓是硕果累累。

此外,背靠中信集团的中信证券一直在北京运营,背景硬再加上处于上市公司多的地方,经济发达,让中信证券的发展如虎添翼。

而”三中一华“中的另外几家券商,比如中金公司、中信建投以及华泰证券亦是抓住了投行业务大爆发的契机,再加上背景硬以及身处北上广一线城市,本土上市企业多,又有政策的加持,其发展在一众券商中脱颖而出。

当下,券商投行格局已定,“三中一华”占据了绝对的头部位置,中小券商要想突围,并不容易,即便是有“背靠”合肥,国元仍心有余力不足。

“落寞”内因

若背景、地域等因素导致国元证券未获得先发优势而发展平庸,那么自身的经营则是其沦为中小券商的重要内因。

2018年,作为国元证券的水逆之年,公司2018年年内累计涉及“16丹东港”、“17盛运01”、“16千里01”等共计9只违约债。公司期末单项金额重大并单项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账款坏账计提达2821万元,其中未兑付债券账面金额达1.24亿元。

踩雷之下,国元证券需计提资产减值损失弥补。根据老虎财经梳理,2017年至2022年上半年,国元证券资产减值损失分别为1.3亿元、1.61亿元、3.69亿元、4.87亿元、1.28亿元。根据国元证券2022年半年报,公司还与亚星公司、朱兰等存在股权质押纠纷,涉及金额近4亿元。

除了“踩雷”外,国元证券在保荐项目上同样不尽如人意。

去年12月,有媒体报道称,2020年国元证券共保荐A股上市公司9家,其中有5家公司在当年出现业绩下滑;近三年,国元证券共保荐12家公司进行A股IPO上市,有7家在当年出现业绩下滑。

其中,华业香料、国盾量子、通源环境这三家公司目前在二级市场仍未有大券商深度研报覆盖。华业香料还曾在上市过程中让国元证券的保荐人接过罚单。

另据上海证券报称,近10年来,在国元证券保荐的IPO项目中,甚至还有一些上市后连续三年业绩滑坡的案例,如2016年上市的黄山胶囊、2014年上市的应流股份、2012年上市的明星电缆等。

而在各项业务“失控”下,国元证券的管理层也出现动荡。2020年以来,国元证券董事长、总裁、副总裁、会计师等,均有变动。

券商并购大整合时代来了?中小券商将借并购突围,这只是开始

前几天一季度券商债券承销榜单出炉,中小券商成为领跑多项指标的“黑马”,国联证券和国金证券双双官宣,至此,上市仅50天一季度券商债券承销榜单出炉,中小券商成为领跑多项指标的“黑马”的国联证券将吞并国金证券。本次合并在证券行业掀起了轩然大波。看了市场很多种解读,说什么打造航母级券商,其实还是过度解读了,我认为更多一季度券商债券承销榜单出炉,中小券商成为领跑多项指标的“黑马”的还是小券商们的一种求生存的方式而已。

2019年国联和国金的总利润18.2亿,这个数值还不到中信证券的1/7,停盘前两者总市值加起来也不过千亿,相对于券商一哥都还有很大的距离,航母级券商差的就更远了。不过话说回来虽然当前国联证券估值明显高于同行业水平,但是合并复盘后估值还是有望提高的,毕竟重组过后会发挥两者之间的优势,特别是投行业务。

基于当前市场情绪的判带圆断,复盘后可能涨幅40%左右,这个时候估值在1300亿左右,但还是低券商一个中信一个等级。因此合并虽然大利好,但是成为航母级券商还是遥不可及的。所以真正的航母级还得看中信两兄弟,那两个家伙合并过后市值直接就有8000亿了,再加上市场会多给予估值,市值破万指日可待。个人觉得这才不失为“航母”两字。

所以究其根本还是近些年来金融行业马太效应的逐步增强、竞争格局的演变更迭以及监毁行启管政策的变化更新,证券行业的兼并整合正面临着 历史 性机遇。而本次券商的合并恰好是在监管鼓励券业做大做强的背景之下的主动合作,对于券业来说,是个天大的利好,特别是中小型券商。对于小券商来说,求生存是其第一需要。上一轮牛市之后,市场的赚钱效应早就大不如前,全民炒股的局面不曾出纤如现,靠经纪业务求生存的小券商面临着生存困难的问题。

加上又要直面大券商带来的竞争压力,小券商的生存并不容易。而重组并购可以互相弥补在业务上的短板,为自己加宽护城河。并购之路刚好弥补了行业竞争格局所带来的危机。从大局上来看,我国证券的行业正在经历从政策化并购到市场化并购的转型。

当前真正对航母级券商的预测,几乎每次都被澄清,至少在目前看来,传闻也只是传闻而已。

但如果单纯的把近期合并的传闻看作是被迫求存,也不尽然。

近年来随着市场的发展,券商牌照放宽,各种大小券商像雨后春笋出现,但也带来了不合规操作等各种乱象,在整治过程中出现过多次大合并。合规性是证券公司业务发展的重中之重,近期的国联的合规总监戴洁春具有证监会17年从业经验。

除了合规性还有没有重组合并的必要性呢?首先看看券商整体情况,现在我们有多少家券商呢?目前全国共有120家证券公司,因为证券公司不是国企,所以这里面最大的问题就是多而不强,里面最强的中信证券拿到国际市场上也是力不从心。但是我们的市场现在已经是世界第二的位置了啊,同时今年证监会放开了外资持股比例的限制。要知道,外国的一些券商比如嘉信是不收取手续费的,行业竞争再度加大。这点才是打造券商航母的原因。想想看,这么大个市场券商一个都拿不出手,这岂不让外人笑话?

总的来说这次两家券商合并正式顺应了这个潮流,而不像是之前那些合并,是被合并的公司出了问题,当时的合并是为了解决问题。现在的合并真的是想做大做强,而重大做强的前提是要生存下去,当前已经有人开头了,相信在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小券商走上并购这条捷径。同时合并还给券商合并带来故事性,我们的市场最喜欢讲故事,比如蚂蚁合并东方财富,中信证券合并中信建投等等,传闻会越来越多,券商板块热度也会持续升高。

总的来说,本次并购是大势所趋,为大金融题材做出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不出意外在将来金融市场的发展中,会有越来越多的小券商一起合并为明星券商,让市场市场越来越稳定,完善一季度券商债券承销榜单出炉,中小券商成为领跑多项指标的“黑马”

十大券商排名2021

中国排名前十位的券商是:中信证券、中信建手数亩投、国泰君安、中金公司、华泰证券、海通证券、招商证券、光大证券、平安证券、东方证券。

拓展资料:

中信证券2021年总承销金额6913亿元,股权承销金额1006亿元,市场份额16.0%,债券承销金额5907亿元,市场份额12.7%。

中信建投2021年总承销金额6011亿元,股权承销金额610亿元,市场份额9.7%,债券承销金额5401亿元,市场份额11.6%。

国泰君安2021年总承销金额4067亿元,股权承销金额468亿元,市场份额7.4%,债券承销金额3599亿元,市场份额7.7%。

中金公司2021年总承销金额3896亿元,股权承销金额786亿元,市场份额12.5%,债券承销金额3110亿元,市场份额6.7%。

华泰证券2021年总承销金额4175亿元,股权承销金额624亿元,市场份额9.9%,债券承销金额3551亿元,市场份额7.6%。

海通证券2021年总承销金额2508亿元,股权承销金额268亿元,市场份额4.3%,债券承销金额2240亿元,市场份额4.8%。

招商证券2021年总承销金额1902亿元,股权承销金额153亿元,市场份额2.4%,债券承销金额1748亿元,市场份额3.8%。

光大证券2021年总承销金额1882亿元,股权承销金额121亿元,市场份额1.9%,债券承销金额1761亿元,市场份额3.8%。

平安证券2021年总承销金额1773亿元,股权承销金额105亿元,市场份额1.7%,债券承销金额1668亿元,市场份毕森额3.6%。

东方证券2021年总毕橘承销金额1393亿元,股权承销金额171亿元,市场份额2.7%,债券承销金额1222亿元,市场份额2.6%。

前十大券商合计2021年总承销金额34518亿元,股权承销总金额4312亿元,债券承销总金额30206亿元。

139家证券公司2021年上半年度实现营业收入2324.14亿元,各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代理买卖证券业务净收入(含交易单元席位租赁)580.40亿元、投资银行业务净收入298.35亿元(其中证券承销与保荐业务净收入267.81亿元,财务顾问业务净收入30.54亿元)、投资咨询业务净收入24.01亿元、资产管理业务净收入144.68亿元、利息净收入308.54亿元、证券投资收益(含公允价值变动)697.88亿元;2021年上半年度实现净利润902.79亿元,125家证券公司实现盈利。

关于一季度券商债券承销榜单出炉,中小券商成为领跑多项指标的“黑马”和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海报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s://baikehd.com/news/38087.html

相关推荐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