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 正文

联想控股发布联鸿新科2022年净利润8.66亿元(联鸿新科上市时间)

今天百科互动给各位分享联想控股发布联鸿新科2022年净利润8.66亿元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联鸿新科上市时间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本文目录: 1、联泓新材将上会,与联想控股一年发生资金往来高达133亿

今天百科互动给各位分享联想控股发布联鸿新科2022年净利润8.66亿元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联鸿新科上市时间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

联泓新材将上会,与联想控股一年发生资金往来高达133亿

近日,证监会官网显示,联泓新材料 科技 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联泓新材”)中小板IPO将于17日上会,接受发审委的审核,上市保荐机构及主承销商为中金公司。

此次申请上市,公司拟募集资金16.1亿元,将用于“10万吨/年副产碳四碳五综合利用及烯烃分离系统配套技术改造项目”、“EVA 装置管式尾技术升级改造项目”、“6.5万吨/年特种精细化学品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之中。

IPO日报注意到,联泓新材虽然近年来收入有所增长,但净利润却并未同步增长,而是不断波动。

归属“联想系”

截至招股书签署日,公司的控股股东为联泓集团,本次发行前持有公司60.44%的股份,公司无实际控制人。至于无实控人的原因,公司表示因联想控股的股权分布相对均衡,无单一股东持有或控制联想控股 50%以上的股份,因此联想控股不存在实际控制人,故而联泓新材不存在实际控制人。

另一边,港交所上市公司联想控股(全称“联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持有联泓集团100%的股权,系前者的间接控股股东。

不仅有联想的加持,公司第二大股东也颇有分量。2017年,公司引入战略投资者国科控股(全称“中国科学院控股有限公司”)。本次发行之前,国科控股持有公司29.5%股份,且系中国科学院的全资子公司。

实际上,早在2018年,联泓新材便启动了上市的进程。

根据公告,联想控股于2018年10月召开董事会会议,同意分拆联泓新材到中国境内证券交易所独立上市;同月,港交所向联想控股发出书面通知,同意联想控股实施分拆上市,同时表示,若联想控股获得前述批准后发生重大变化,其保留撤回和修改前述批准的权利。

与此同时,联泓新材自身也进行了紧锣密鼓地改造:2018年9月,公司完成了股份制改造,随后便向山东证监局递交了上市辅导材料;2019年5月,公司辅导完成并正式递交了上市的申报稿。

若此次联泓新材闯关IPO成功,“联想系”将再添一家上市公司。

净利波动较大

据介绍,联泓新材是一家从事先进高分子材料及特种化学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产品为聚丙烯专用料、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环氧乙烷及环氧乙烷衍生物,被广泛应用于塑料、日化、纺织、建筑、路桥、 汽车 、皮革、光伏、线缆、涂料等领域。

根据上会稿,2016年-2018年及2019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0.17亿元、46.59亿元、57.95亿元、25.84亿元,对应净利润分别为1.88亿元、5519.72万元、2.29亿元、2.38亿元。

从财务数据中可以看出,2017年,在收入增长的情况下,联泓新材的净利润却同比大幅下滑了70%;到了2018年,其净利润又大幅上升。对于净利出现的波动,公司表示主要是因为生产所用主要原材料甲醇价格在2016年至2018年呈持续增长趋势,加之2017年四季度公司进行了为期34天的停车检修及技改,生产周期缩短,导致产量减少。

IPO日报在翻阅财务数据中还发现,2017年公司营业外支出大幅上升1354.89%,主要原因是当期四季度DMTO装置中烟气水封罐 V1305等四台设备无法满足生产要求,需要报废处置,由此产生了固定资产报废损失934.87万元,这也直接对当期公司净利润产生了影响。

此外,证监会给出的反馈意见中还指出,公司2016年、2017年原始报表、申报报表差异调整较多,并要求其说明原始报表与申报报表的差异产生原因、计算过程、差错更正时间,相关调整是否符合《企业会计准则》规定。而对于前述差异,IPO日报翻阅了申报稿后却并未发现公司有披露相关会计差错的更正说明。

那么,为何公司未在申报稿中提及财务数据差异的情况,这是否又属于信披问题?对此,IPO日报向联泓新材发去了采访函,但截至发稿暂未收到回复。

存资金拆借情形

报告期内,联泓新材还存在接受联想控股关联担保和资金拆入的行为,与联泓集团、郭庄矿业(联泓集团旗下公司)之间存在互相拆借资金的行为。

公司为何会频繁与关联方发生资金拆借?

联泓新材在上会稿中表示,报告期内与联想控股、联泓集团、郭庄矿业的资金拆借均发生在 2016年和2017年上半年,以公司向关联方拆入资金为主,公司向关联方拆入资金主要用于日常生产经营和短期资金周转。

除了上述资金拆借外,发行人及子公司联泓销售与联想控股存在资金往来共18笔,累计发生金额136.5亿元。其中2016年有17笔,累计发生金额133.5亿元;2017年1-6月有1笔,发生金额3亿元。

具体来看,联泓新材及联泓销售在联想控股将相关资金转入公司后又汇回联想控股,留存于联想控股的资金账户中。对此,公司解释称,该等资金往来不属于企业间资金拆借,系联想控股资金的统收统支安排;公司及联泓销售未使用该等资金,未支付利息或收取费用,不存在占用公司资金的情形、利益输送或利润调节的情况。

联想控股发布联鸿新科2022年净利润8.66亿元(联鸿新科上市时间)  第1张

联想控股有几个股东?

联想集团十大股东分别如下:

1.中国科学院控股有限公司,持股比例30.56%

2.北京联持志远管理咨询中心,持股比例20.37%

3.柳传志持股比例18%

4.中国泛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持股比例16.98%

5.北京联恒永信投资中心,持股比例7.55%

6.朱立南,持股比例2.04%

7.宁旻,持股比例1.53%

8.黄少康,持股比例1.27%

9.陈绍鹏,持股比例0.85%

10.唐旭东,持股比例0.85%

【拓展资料】

联想控股现主要股东:

1.国科控股:国科控股历属中科院,是联想控股第一大股东

2.联持志远和联恒永信,两者是联控的员工持股平台,源于2001年成立的联控员工持股会,股东为联想控股600多位老员工。

3.泛海控股,2009年国科控股公开挂牌转让联想控股股权引入战略投资者泛海控股

4.王玉锁,2019年1月联想控股引入战略投资者中国天然气大王新奥能源实控人王玉锁,联恒永信向新奥国际出售5409万股,每股价格21.56港元,总对价11.66亿港元

5.柳传志等高管持股,2011年12月泛海控股将9.6%联控股权转让给柳传志5名自然人。

未来联控股权变化分析:

国科控股:国科控股是联控第一大股东,也是联想控股三大投资平台所发基金的主要出资人,还是联想控股一手创建的联泓新科第二大股东,联想控股亦参与投资国科控股发起的母基金,投资助力中科院系最新研发成果转化,两者在投资方面合作较为密切。从2009年国科控股对其转让联想控股29%股权说明看,国科控股并不谋求对联想控股的控股权,仅是作为长期支持联控发展的第一大股东。

联持志远和联恒永信:联持志远和联恒永信的股东为数百位联想控股的老员工,持股数在数十万-数千万。联想1984年创建至今已有37年,联想控股的老员工相当部份早已退休,或离职,甚至离世,部份人因生活需要有很强的将所持联控股权变现需求,长期由联持志远和联恒永信集中管理数百位联控老员工的股权并不太合适。未来这两大员工持股平台预计会将联控员工持股进行分批拆分转让变现。考虑流动性和联控股价过低问题,转让变现将主要通过溢价引入战略投资者的方式完成。

泛海控股,泛海控股因债务压力,应有较强的转让联控股权变现的需要,同样是港股的流动性和联控股价过低问题,泛海控股这么大股权想短期内完成变现只能通过溢价引入战略投资者的方式。

高管降薪7成,联想控股棋局谋变

年报显示,联想控股高管薪酬降幅达到7成左右。不止是薪酬体系的变化,联想控股正在试图用自己的方式,与国家宏观发展的蓝图靠得更近。

一度陷入舆论旋涡中的联想控股,交出了一份还算漂亮的年报。

4月28日刚刚新鲜出炉的联想控股2021年年报显示,2021财年,联想控股销售收入4898.72亿元,同比增长17%,相较上一年度实现8%的增长率,归母净利润人民币57.55亿元,同比增长了49%。

此次高管薪酬调整,某种意义上或许正是联想控股“创新求变”的一部分。实际上,如果认真研究联想控股这份年报,会发现其中的“新意思”绝不仅仅体现在薪酬体系的变化,这家公司试图用自己的方式,与国家宏观发展的蓝图靠得更近。

此前,外界对于联想高管薪酬水平过高的质疑,曾引发公众热议,让联想控股一度成为舆论焦点。

《 财经 天下》周刊仔细梳理联想控股的年报发现,2021年,联想控股董事长、执行董事宁旻薪酬为1650.9万元,相比2020年薪酬降幅近70%;执行董事兼CEO李蓬薪酬为1343.5万元,相比2020年薪酬降幅超71%。

(联想控股年报中2021年度管理层薪酬)

(联想控股年报中管理层薪酬变化)

年报内容显示,宁旻与李蓬从联想控股获得的薪酬包括基本薪酬、酌情花红、中长期激励奖励、退休金计划供款及其他福利。而在年报信息中,宁旻和李蓬均主动放弃了2021年底的酌情花红及中长期激励奖励。相比2020年,两人的薪酬减少金额分别为3813.1万元和3338.1万元。

管理层降薪并非一个独立动作,在高管降薪的同时,2021年联想控股员工则迎来了涨薪。据《 财经 天下》周刊从联想控股内部了解到,去年刚刚完成的这一轮涨薪,基本覆盖到了全体中基层员工。据联想控股内部人士透露,涨薪的目的是激发员工迸发更大的创造力,令大家拥有更多获得感。

联想控股在年报中明确表示,未来还将不断完善公司治理,提高企业管治水平。同时,也将一如既往地优化组织建设,重新审视和调整考核及激励机制,提升团队资质以及管理和业务能力,特别是在 科技 创新领域,亟需进一步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对于这次薪酬体系整体的调整,业内人士称其效果尚待观察,“但通过薪酬结构的调整,增加员工满足感和获得感,这对于整体士气的提升,无疑将起到积极作用”。

薪酬体系的变化只是年报传递出的信息之一,而公司业务板块的重新梳理和战略方向的明确,则是这份年报中体现出的更为重要的变化。

从 历史 上看,联想控股的业务模型里其实一直不乏产业和 科技 的基因。新一代管理层接掌公司之后,在继续夯实企业基本盘的同时,也在通过不断的总结、反思,创新求变。联想控股明确了“产业运营、 科技 创新”的未来战略方向,以及资源配置将向产业和 科技 创新领域聚集。

在新的年报中,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将之前“战略投资”加“财务投资”的业务构成,调整成“产业运营”和“产业孵化与投资”两大板块,这也是近两年新的管理层致力于推动变革的行动落地。“这两个板块能够更好地呈现我们的战略发展思路”,对于调整背后的逻辑,联想控股这样解释道。

“产业运营”板块主体是联想集团、联泓新科、佳沃集团和卢森堡国际银行四家公司。这一板块2021年收入和利润均创下 历史 新高,并为联想控股贡献了99%的收入、81%的资产和79%的归母净利润。年报中表示,联想控股相继打造出了这些具有行业领先地位的公司,并通过不断提升其产业地位、经营管理水平等手段,实现了这些企业的跨越式发展,这些企业也成为了联想控股的重要支柱,为股东创造了长期稳健收益的同时,也带动了其上下游产业链的良性发展,贡献于中国的实体经济。

另一板块“产业孵化与投资”在2021年贡献了15.40亿元的净利润,旗下联想之星和君联资本全年新投资 科技 类项目超过百个,涵盖前沿技术、生物医药、先进制造、TMT等领域,并成功推动21家被投企业登陆资本市场。同时,联想控股也通过市场化与公益手段相结合的方式,并充分利用自身经验与能力,赋能并支持中国的“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截至2021年末,联想控股被投企业中共有39家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名单。

在新的国际博弈中, 科技 实力在其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国家对于 科技 型企业的重视程度,早已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作为一家起源于中科院的企业,联想控股不可能不敏锐地察觉到这一点, 科技 创新已经成为串起整个联想控股投资链条的重要线索。

联想控股年报展示其在 科技 领域的作为,可能超出了许多人的想象。2021年联想控股进一步加大了在 科技 创新领域的投入。据了解,联想控股在“2021民营企业研发投入500家榜单”中位居第十;去年还成立了创新发展中心,系统性研究中国及全球 科技 创新趋势和产业布局方向,同时积极推动联想控股旗下各业务的 科技 化数字化转型升级。

联想集团确认并提出了未来三年研发投入和研发人员翻番的目标,即研发投入达到人民币200亿元/年,研发人员增至2.4万人;联泓新科计划投资百亿元进军新能源材料和生物可降解材料领域,数个重大项目已相继备案开工建设,2021年联泓新科新申请专利41项,完成20个新产品和新工艺的实验室研发、18个新产品的生产工艺配方、16个新产品的产业化;富瀚微继续加大在芯片研发领域的投入,研发支出较上年增长超过100%,现有SoC芯片产品已在22nm工艺节点上实现量产,并开始向12nm节点进军。

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延宕反复的新冠疫情使全球经济增速明显放缓,而中国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成果正逐步显现,中国经济也正在步入追求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这些也都要求国内企业特别是头部企业,不断创新求变,更加积极的融入国家宏观发展的蓝图,同时也要承担起更多新时代所赋予的使命。

在年报中,联想控股董事长宁旻称,“我们将继续强化 科技 引领,加大在 科技 创新领域的投入,持续提升对专精特新企业的扶植力度,扎实做好各支柱企业的产业运营工作,更加积极的履行企业 社会 责任。”

这其实也是解读联想控股2021年报当中诸多变化的根本逻辑。

撰文 / 陈畅

编辑 / 孙月

关于联想控股发布联鸿新科2022年净利润8.66亿元和联鸿新科上市时间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海报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s://baikehd.com/news/30918.html

相关推荐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