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 正文

英国反垄断监管机构将调查法国电力对通用电气部分核电业务的收购的简单介绍

本篇文章百科互动给大家谈谈英国反垄断监管机构将调查法国电力对通用电气部分核电业务的收购,以及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 1、苹果、谷歌将遭英国机构反垄断调查

本篇文章百科互动给大家谈谈英国反垄断监管机构将调查法国电力对通用电气部分核电业务的收购,以及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

苹果、谷歌将遭英国机构反垄断调查

苹果、谷歌将遭英国机构反垄断调查

苹果、谷歌将遭英国机构反垄断调查。CMA 还准备对苹果通过其 App Store 应用商店限制云游戏进行调查,对谷歌应用商店的支付政策采取执法行动。苹果、谷歌将遭英国机构反垄断调查。

苹果、谷歌将遭英国机构反垄断调查1

周五,据外媒报道,英国竞争与市场管理局(CMA)计划对苹果与Alphabet旗下Google展开一系列反垄断调查,针对两家公司的浏览器Safari与Chrome、苹果Apple Store,以及Google应用商店支付流程,调查是否有阻碍市场竞争。

CMA首席执行官Andrea Coscelli表示:“在人们如何使用手机方面,苹果和谷歌占主导地位。尽管他们的很多服务和产品都很好,但他们对移动生态系统的强大控制让他们把竞争对手拒之门外,阻碍了英国科技行业的发展,限制了选择。”

CMA指出,去年英国97%的移动网络浏览是在苹果或谷歌的浏览器上面进行的,此外,苹果还限制用户在iPhone上选择其他浏览器。

CMA对移动生态系统进行了一项市场研究,称其担心谷歌和苹果的主导地位会扼杀竞争。移动生态系统是一个宽泛的术语,涵盖设备、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这项研究也为其他针对谷歌和苹果的反垄断调查提供了线索。

CMA表示将会对苹果与Google进一步调查与评估,并可能制定法律要求这两家科技巨头做出改变,相关调查将在7月22日结束。

对此,苹果声明表示,“公司透过生态系统创造用户喜爱的安全可靠体验,也替开发者提供巨大商机,并称会尊重报告内容,但反对部分结论,这些结论低估了我们在创新、隐私和用户性能方面的投资。公司会继续与CMA沟通,解释公司如何在促进竞争与选择方面的努力,同时强调消费者的隐私与安全一直以来都受到保护。”

Google则表示会审查这份报告并与CMA保持沟通,也称公司都有定期审查如何提供开发商最好的支持,过去对CMA提供的回馈都会迅速做出回应。

尽管CMA的数字市场部门作为新的科技部门,还没有获得法定权力,但现在它已有8个针对大型科技公司的案件,包括Facebook的母公司Meta和亚马逊。

近几年,美国科技巨头公司的日子并不好过。为了持续调查美国科技企业反垄断情况,欧盟于2020年12月15日提出了两套针对亚马逊、苹果公司、Alphabet旗下谷歌公司和Facebook(现已更名为Meta)的规则,分别名为“数字市场法案”和“数字服务法案”。

欧盟多个国家在2021年11月18日,达成了一份协议,该协议将针对目前市值至少在800亿欧元的企业实施更严厉的监管,限制他们在数字经济中的反竞争行为,据悉,该份协议里针对的企业包括谷歌、亚马逊、苹果、Facebook和微软等多个美国公司。

美国的科技巨头“出门在外”不容易,但是娘家也没好过多少。美国国会为了要限制科技巨头“滥用优势地位”偏袒自家业务,将通过反垄断法案,即《美国创新与选择在线法案》。此法案剑指美国科技四巨头:苹果、亚马逊、谷歌和Meta。知情人士称,参议院预计将在今年夏天对该法案进行投票,最早可能在6月底。随后,众议院将对参议院通过的版本进行投票。

“四巨头”如临大敌,他们表示,该法案将危及谷歌地图和亚马逊自营品牌倍思等深受欢迎的消费者产品,使这些公司更难保护用户的安全和隐私。

苹果、谷歌将遭英国机构反垄断调查2

据报道,英国反垄断监管机构“竞争与市场管理局”(CMA)今日表示,计划对谷歌和苹果公司在移动浏览器市场的主导地位展开调查。

CMA 称,目前正在对此次调查进行咨询。除此之外,CMA 还准备对苹果通过其 App Store 应用商店限制云游戏进行调查,对谷歌应用商店的支付政策采取执法行动。

上月底,CMA 刚刚对谷歌的广告业务展开了第二项反垄断调查,称谷歌可能扭曲了竞争,非法偏袒自家服务。在此之前,CMA 已经对谷歌和 Facebook 母公司 Meta 达成的一项在线展示广告服务交易展开调查。

事实上,早在一年前,CMA 就对苹果和谷歌对操作系统(iOS 和 Android)、应用商店(App Store 和 Play Store),以及网络浏览器(Safari 和 Chrome)进行过多控制的担忧展开了调查。

CMA 首席执行官(CEO)安德里亚99科塞利(Andrea Coscelli)当时称:“苹果和谷歌对我们如何使用手机进行了牢牢地控制,我们担心这会导致英国数百万人失去选择机会。”

除了英国,当前世界多国政府都在加强对美国科技巨头的监管,并对它们的`市场地位进行了多项调查。去年,CMA 还创建了一个专门的数字市场部门度,以防止谷歌和 Facebook 利用其主导地位排挤小公司,使用户处于不利地位。

苹果、谷歌将遭英国机构反垄断调查3

英国竞争监管机构表示,正计划调查苹果公司和谷歌手机浏览器的市场主导地位,以及这家iPhone制造商对其应用商店云游戏的限制。

英国竞争与市场管理局(CMA)周五表示,它还对Alphabet公司的谷歌应用商店支付行为采取了执法行动。CMA还对谷歌的Play Store展开了调查,调查它如何设定用户如何进行应用内购买的条件。它已经对苹果的做法进行了类似的调查,调查始于2021年3月。

在一份关于移动生态系统的报告发表后,CMA首席执行官安德里亚·科斯切利(Andrea Coscelli)表示:“在人们如何使用手机方面,苹果和谷歌占主导地位。”

报告称,这两家科技巨头在移动生态系统上“有效的双头垄断”,这让它们牢牢控制了移动设备上的操作系统、应用商店和网页浏览器。这两家公司在市场上的“垄断”限制了人们的选择。它指出了他们能够利用自己的生态系统来推广自己的服务,推出其他选择的方式。它特别指出,移动浏览器和云游戏是这些公司利用其主导地位不公平地将竞争对手拒之门外的三种方式。

“尽管他们的很多服务和产品都很好,但他们对移动生态系统的强大控制让他们把竞争对手拒之门外,阻碍了英国科技行业的发展,限制了选择。”该机构表示,去年英国97%的移动网络浏览是由苹果或谷歌的浏览器引擎驱动的,此外,苹果还禁止在iPhone上使用其浏览器以外的其他浏览器。

例如,苹果禁止在其手机上使用其自己的浏览引擎以外的其他浏览器,这使得其他应用程序更难以区别于内置的Safari浏览器。此外,该公司还将云游戏应用程序屏蔽在App Store中,CMA表示,这将阻碍该行业的发展,意味着客户可能会错过这项技术的全部好处。

CMA表示,它担心这严重限制了竞争对手在速度和功能等方面与苹果Safari区别开来的潜力。

苹果在一份声明中表示,通过其生态系统,该公司“创造了用户喜爱的安全可靠的体验,为开发者提供了巨大的商业机会”。

苹果公司一名发言人表示:“我们相信繁荣和竞争的市场,创新才能蓬勃发展。通过苹果生态系统,我们创造了用户喜爱的安全和可信的体验,并为开发者提供了巨大的商业机会。

仅在英国,iOS应用程序经济就提供了数十万个就业岗位,使大大小小的开发者能够接触到世界各地的客户。”“我们不同意报告中得出的一些结论,这些结论低估了我们在创新、隐私和用户性能方面的投资——所有这些都有助于解释为什么用户喜欢iPhone和iPad,并为小型开发者在一个可信的平台上创造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

我们将继续建设性地与竞争与市场管理局(Competition and Markets Authority)合作,解释我们的方法如何促进竞争和选择,同时确保消费者的隐私和安全始终得到保护。”

“我们将继续建设性地与CMA沟通,解释我们的方法如何促进竞争和选择,同时确保消费者的隐私和安全始终受到保护。”

谷歌表示,使用其Android操作系统的智能手机为人们和企业提供了比其他任何移动平台更多的选择,谷歌Play应用商店已经成为数百万应用程序的平台。

谷歌的一位发言人说:“我们会定期审查如何最好地支持开发者,并在过去对CMA的反馈做出快速反应。”,“我们将审查这份报告,并继续与CMA接触。”。

该监管机构表示,它还担心苹果阻止云游戏服务的出现,这种服务允许高质量的游戏被流媒体播放,而不是单独下载。“苹果阻止这个领域的增长,可能会导致移动用户错过云游戏的全部好处。”

“我们都依赖于手机上的浏览器来使用互联网,让它们工作的引擎对我们看到的和做的有很大的影响。现在,这一领域的选择非常有限,并且会产生真正的影响——阻碍创新并减少来自网页应用的竞争。我们需要给创新科技公司一个公平的竞争机会,其中许多是雄心勃勃的初创企业。

“我们一直明确表示,在等待新的数字制度立法期间,我们将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工具。今天的公告——以及目前针对科技行业主要参与者的8起案件,从处理虚假评论到解决在线广告问题——都是行动的证明。”

CMA表示,其拟议的调查将进一步评估其担忧,并可能导致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命令,要求苹果和谷歌的做法做出改变。有关建议的市场调查参考资料的谘询将于7月22日结束。

强大的工业对中国究竟有多重要

以下摘自《完整的工业体系对中国究竟有多重要》

作者:陈经

一、完整的工业体系作用主要体现在对外竞争力和国防军事力量。

在对外贸易竞争中,更完善的工业体系能够减少工业配套生产成本,有利于生产质优价廉的产品,加强国内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优势。由于全球化的影响,很多原材料、半成品、产品等从国外进口比国内生产更有优势,所以保持一个完全100%的工业显的没有必要,反而会加重产品的成本。这就是除中国外其它国家工业体系并不绝对完整的原因。

一个100%的工业体系,其最大价值体现在战争中,能够自主生产一切战争产品而不会被外国卡脖子。在小国和大国的战争中,大国完全可以以少数尖端的产品就消灭小国,但是在大国之间的战争,尖端技术的差距还没大到一方完全无力反抗,所以在这种时候,能否大批量快速的生产中端武器,比慢慢生产少数昂贵的高端武器更有现实意义,例子可参见德国和苏联的坦克大战。

从二战结束以来,世界就是白人占统治地位,垄断全球最大数量的资源和利润,中国在这个国际体系中,就是一个异类。共产党有一句话“以斗争求和平,则和平存;以退让求和平,则和平亡”。中国不但先后和美苏两个发生过军事冲突乃至战争,甚至遇到苏美两国制定共同瓜分中国的情况,所以亡国的危险时刻勒在中国的脖子上,一个绝对完整,不求外人的工业体系,就成了中国最现实的选择。

当然,到现在,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对中国的价值还是很大的,对中国的产业升级有重要意义。就算是各种被人诟病的高精尖产品,中国的技术能力很多也是排在全世界前几名。落后与先进,要看跟谁比,更别说中国技术追赶,并购的速度那么快。

为什么完整工业体系对一个国家如此重要。这是因为,如果工业体系对外依赖,那么这个国家的整个经济体系在冲突中,就有可能受到严重的损害。

不要看中国很多东西仍然需要进口(比如芯片),如果真的被切断了供给,中国仍然可以生产低端芯片可供使用,尽管良率比较低、功耗高、速度慢,但是支撑工业体系还是够的。

所以,完整工业体系在国家安全方面的意义非常显著。无论哪个国家想要威胁该国,他们都没有能力通过贸易禁运就打垮该国的经济体系。这使得一个国家在国际冲突中占据了有利地位。

从经济发展的角度讲,由于一国产业比较齐全,外国投资时,很容易就能从本地找到生产厂家,大大降低了产品生产的成本(从外国进口零件不但需要支付运费,往往还要支付关税)。这使得中国即便劳动力成本已经明显高于很多发展中国家,大量的产业还是不得不留在中国(当然,完善的基础设施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因此,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不但对国家安全有好处,还对经济发展有着很大的助益。

二、世界上现在具备完整工业体系的,恐怕只有中国、美国、欧盟,俄罗斯比较勉强。日本算半个,受自然资源限制比较严重。其中美国和欧盟最强,基本上各个领域都能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中国在基础材料、精密仪器、电子等方面水平虽然堪用,但确实较差。俄罗斯退化较严重。

美国很多东西不生产,并不是它不能生产。只是生产无利可图。具体的技术,它仍然是有的。必要时刻,美国依然能够恢复相关的生产能力。

特别是“巴统”的存在,八十年代末开始武器禁运。北航买不到正版的adobe,美国前些日子禁止了英特尔向中国出口XEON处理器。呵呵,自由市场下居然有禁运。(坐观君[ID:china_2049]插播:同学们知道“巴统”是啥吗?我来给你解释一下。巴统是巴黎统筹委员会的简称,正式名字是“输出管制统筹委员会” ,是1949年11月在美国的提议下秘密成立的,因其总部设在巴黎,通常被称为“巴黎统筹委员会”。宗旨是限制成员国向社会主义国家出口战略物资和高技术。列入禁运清单的有军事武器装备、尖端技术产品和稀有物资等三大类上万种产品。1994年4月1日,巴统正式宣告解散。然而,它所制定的禁运物品列表后来被瓦森纳协定所继承,延续至今。)

制造业。据说某五轴出来后,外国的产品价格直接腰斩。而且,国产五轴据说还各种糙。

但这东西差100年,那是别人吃肉你喝西北风。差60年是别人吃肉你喝剩汤。差10年,你还是喝汤,但人家也只能跟着喝汤了。

这东西急不来,就耗着吧。要做好继续亏本几十年的决心。看的不是自己的产品赚多少,而是进口产品价格能不能腰斩再腰斩。

再举通信行业的,来说说交换机吧。15年前,一块板20万。10年前,10万。这是正常的技术进步。但请注意,并不是用到的科技多NB。都是成熟了十几年的技术。但人家技术垄断,就可以5年才减少一半的价格。

不过最坑的是导流板,就一个铁板,用来填补空槽位,引导气流,控制设备温度的。35美金一块。1斤重。还不是不锈钢。。。。多年不降价。你能说这是技术好么?但人家垄断交换机技术,别的牌子人家不认,你敢自己装,人家整台机器不保修了。

10年前国产交换机开始有中高端产品了。BUG超多。但是价格低,所以自一些小城市开始用。用了3年,稳定一些了,故障率是欧美产品的1半了。这个结果一出来,进**换机价格就开始了跳水过程了。

10万的板子,5年后1万,再5年。。。很多欧美厂已经倒闭不见了。。。。

至于那块35美金的铁板?免费送。后来明确说,其实没有铁板也没事,就别配了……

这就是现实。重要的不是自己的产品是否精致。而是自己的能力能不能让老外老老实实降价。

后进者是很悲哀的,只能隐忍着。所谓的双赢。其实是美丽的谎言。

一开始是落后的没能力,人家说一万就一万。后来落后者有一些能力了。人家说我让利5000吧,你的产品别出来抢市场了。。。。嗯,双赢。。。。

以前我们的国家产业水平较低。水泥厂的磨机用减速机,当年国外的减速机卖1000万一台,国内减速机还开发不出来稳定的产品。等到国产化之后,国外的大型减速机已经基本退出国内市场。因为国产可能只要三百万。同样的整个体系的各种设备价格都降下来了。然后才有了国内水泥产业的大发展,然后到了今天水泥价格已经快降成了白菜价。再然后水泥行业大发展才有了中材国际这个全球最大的水泥工程总包商的技术积累,造就了今天中材国际的海外总包业务占了自己百分之八十的业务。再反过来造就了非洲,东南亚水泥行业大发展。你能想象五年前非洲没有几个水泥厂,只有水泥进口商的时代么?所以,听别人说中国是发达国家粉碎机,我听了很爽。欧洲人的生活不是凭空出来了,当中国人不能造东西的时候,他们能把五块钱的东西卖成五十块的时候,有没有想过你一辈子工作,其中百分之八十是交给了欧美国家养着他们可以休闲度假。可以让他们长着一张没被欺负的脸。

还是减速机行业的。看看欧美国家如何以君子之腹度小人之心的。2005年西门子并购了一家公司,对于巨头来说没什么大不了的,12亿欧元的收购案,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但是却深刻影响了世界减速机行业的格局。被收购的公司叫弗兰德,是减速机行业的第一把交椅。被西门子收购后西门子填补了自己在这块的空白。但是对于与西门子在众多领域有广泛竞争的GE来说却是个很可怕的事情。尤其是在风电领域,风电主机的关键部位就是减速机,而之前GE主要是跟弗兰德买,而GE和西门子在这个领域是最直接的对手。这两家一个是美国巨头,一个是德国巨头,弗兰德也是德国公司。就算不合作无间也不至于影响GE和弗兰德的合作吧,故事的结尾应该是大家一起走向幸福的生活才对。只是那是故事。GE最直接的反应是在中国找了一家企业合作,断掉了与弗兰德的合作因为他们怕西门子在关键时候卡自己的脖子,于是培养了一家中国企业,短短几年让这家企业从产值从十几亿变成百亿级别,风电主机出货量全球第一。国际巨头都知道被人卡脖子要不得,我就在想,中国这么多产业被中国人攻陷后发现原来老外赚了这么多钱,这种例子举不胜举的情况下,很多人还是以一种纯真的眼光看待老外,该说傻呢还是天真呢?

三、你以为制造业,是你有钱就能买来的?是你想买就能买来的?

我想说的是,一种仪器,如果国产没有,那么国外产品会以翻一番的价格卖给你。唯有真正有竞争力的国产产品生产出来,他们的价格才会不约而同地大幅下降。

无法工业化就意味着需要在国际市场上高价采购,随时面临技术封锁和禁止出口。无法工业化就意味着国内庞大的采购需求最后仅仅养肥了一批买办,而我国工科学生只有顶尖的一批人能够加入国际高精尖企业拿高薪,其他人只能苦逼兮兮的去加入代工厂。

举大家熟知的行业举例,并进行粗浅的讨论。

1、集成电路行业国产化。

无论精密机床、数控机床等基础工业,还是导弹、雷达、舰艇、航空航天等尖端产业,都需要集成电路作为核心。在上世纪80年代初,8086的芯片都需要进口,那个时候全国才有多少外汇?靠出口纺织品工艺品出口家具之类换回来的外汇,再花高价从国际市场上购买8086/8088这种成本微乎其微的芯片,而且高端芯片动辄遭到“巴统”的封锁,这种酸爽,简直让人忍无可忍。

中科院微电子所、清华微电子所、复旦微电子所等一批微电子所的主要工作,就是应对很多国家对中国微电子行业主流制造技术实施的技术封锁,那一阶段,微电子所的主要工作是开发集成电路的生产工艺。简而言之,当某微电子所做出了0.6um的集成电路生产工艺后,我们就会展示给美帝和巴统一个信息:我国已经掌握这项技术,贵国如果继续封锁0.6um工艺的芯片出口我国,或者卖高价给我国,那么鄙国将用五年时间自行开发并生产,不再进口贵国芯片。于是美帝的行业协会就会游说国会批准开放此项产品的对华出口。

现在中国仍然在进口大量的芯片,但是一方面,中端及以下芯片绝对能够国产,只进口高端芯片。

给大家讲个故事,我们做模拟集成电路和射频电路的时候,如果想借鉴国外某些重要芯片的话怎么办呢?我们会先打磨掉封装,然后拆出芯片;用蚀刻的方式一层层的脱掉芯片上层的覆层,然后照相,人工扒版图,分析出电路,用Spectrum仿真工具进行仿真,Ohyeah!鄙国的学习、理解、消化能力笑傲全球。

就靠这样的野蛮生长的手段,从90年前后开始发展集成电路产业,行业先以掌握先进制造工艺为目标进行尖端研发,获得新型芯片的进口权;然后通过多个渠道寻求世界先进的芯片代工厂落户中国,遂有了台湾人张汝京2000年开始在北京亦庄搞了中芯国际(SMIC),04年开始鼓励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各大高校每年至少培养2000名以上的工程师输送到IC行业。07年时候西安那边的英飞凌、奇梦达等IC企业也发展得红红火火。

不知道09年金融危机时候,有没有哪家公司收购了国际上的IC行业核心技术,但我知道的是到2014年,在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了25年后,北方微电子公司自主研发的12英寸28纳米等离子硅刻蚀机全面通过中芯国际(SMIC)生产线全流程工艺验证,并获得订单。这TMD就是零的突破!

2、轨道交通设备国产化

跟上国际社会发展的脚步非常困难,中国不能长期处于国际产业链的低端,在关键技术和关键设备上更不能长期受制于人。中国无法从国外买来一个现代化。(除非13亿人民加班加点种地纺织搞代加工来支撑5千万上等人的现代化生活)

轨道交通领域就是一个标准例子。记得到2010年,发改委一共批了25+10共35个城市50条地铁线路的建设,每条地铁的成本大约为200亿,其中机电设备(机车、轨道、盾构机、接触网、屏蔽门、自动售检票等等)至少80亿,50条线就是4000亿。只有形成我国轨道交通装备研发制造体系,才能有效降低地铁造价。

如果购买全进口设备,机电设备成本至少要上浮50%,而花了这么多钱,有哪些人得到好处呢?国际产品生产商啊!他们的毛利至少在50%以上,所以产品生产商的工程师才能每周工作5天,每天工作5个小时,一年有一个多月假期,到中国都是商务舱+五星酒店。产品代理商花了5%的商业成本拿走8%左右的利润,增值税17%(地铁建设就是中央和地方政府投资,增值税就是左手倒右手),进口退税,清关报关什么的,代理商做了4000亿的生意,只留下300亿的利润,仅仅直接创造了3000人左右的就业岗位。

如果实现国产化,4000亿的工业销售额额会养活多少人?反正华为2013年有2390亿元销售额,有15万员工(华为的员工工资还很高),为华为做外包或者下包的配套企业也不计其数;4000亿的机电设备采购直接创造40万人以上的工作岗位,我认为是比较保守的。

40万高收入人群的消费又能带动多大的餐饮娱乐家电汽车住房市场?

所以,工业界建立完整工业体系,在关键技术和设备上实现国产化,才是真正共同富裕的方法。否则只有一小撮人富裕起来。

随便讲个AFC(自动售检票系统)国产化的故事。主角是上海华虹。上海轨道交通1、2号线的AFC全部从美国CUBIC公司的产品,于1998年9月完成1号线调试。1999年3月运营。但是全部进口的缺点有造价昂贵、运营费用高、关键技术保密导致系统维护和升级困难、备品备件不足、资深维保人员要从美国飞过来,而且工时费从美国出发时开始计算。于是在3号线招标时候,政府就要求国外供应商提供国产化措施,遂由上海华虹和西班牙INDRA公司联合体中标,在实施中逐步实现应用软件本地化,维修零部件的国产化。

其实这个时候上海华虹的水平还有限,但是架不住政府扶持——政府认为上海华虹初步具备了独立设计和制造的能力,于是在2001年末1号线北延线的AFC招标中,上海华虹用6000万的价格干掉了CUBIC公司,并且实打实的在2004年把活干完了,而且培养了一票人,被高新现代、上海邮通、上海华腾之类的单位再高薪一挖——到2008年时,国内AFC行业就基本没外国公司什么事了。

一条线一个亿的合同额,50条线就被上海华腾、上海华虹、南京熊猫、高新现代、北大方正、浙大网新这些单位给瓜分了大头。

而且这个时候,上海华虹还跟复旦微电子(你看我第一个说的就是微电子嘛!)合作,可以整系统的提供国产化产品,还带动了微电子行业的发展。

这个故事厉害的地方在于,从引进技术到踢开老外,只用了8年不到的时间,而且还培养了一大批从业人员。

3、石油化工领域设备国产化

前面两个例子的规模都不算大,真正大头的在这里呢!

请问:一个百万人口地区的基本生产需要哪些工业?

回答:小煤矿、小钢铁厂、小机械厂、小化肥厂、小水泥厂、小发电厂、小纺织厂、小印刷厂、小食品厂。

其实是1970年国家制订第四个五年计划的时候所提出来的一个方案,具体内容是由中央财政拨出80亿元的专项资金,扶持各省区发展小煤矿、小钢铁厂、小化肥厂、小水泥厂和小机械厂等五类工业项目。

当时进行了第二次大规模成套技术设备的引进,对外实际签订的项目共26个,其中投资在10亿元人民币以上的有辽阳石油化纤总厂(29亿人民币)、武钢的一米七轧机(27.6亿人民币)、大庆化肥厂(日元贷款,汇率调整,投资增加到26.7亿人民币)、上海石油化工总厂(20亿人民币)、天津石油化纤厂(13.5亿人民币)

注意啊,这是1970年的116.5亿,那时的官方汇率是人民币兑美元是2.46哦!47亿美元哦!!!1970年外汇储备花得只剩2000万美元,直到1975年才有5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另外,1979年中国货币供应量为26亿元,GDP为272亿美元(数字均来自网络,请有识之士打脸)

中国那点外汇,拿来引进乙烯化肥装置都不够,还想要买什么电视机?

20世纪70年代引进的13套大型化肥装置一览表:

1、齐鲁第二化肥厂 1974年4月开工,1976年7月建成,投资26303万元;

2、四川化工厂 1974年5月开工,1976年12月建成,投资16012万元;

3、泸州天然气化工厂 1974年4月开工,1977年3月建成,投资20642万元;

4、大庆化肥厂 1974年5月开工,1977年6月建成,投资267447万元;

5、沧州化肥厂 1973年7月开工,1977年12月建成,投资24312万元;

6、辽河化肥厂 1974年6月开工,1977年12月建成,投资34342万元;

7、云南天然气化工厂 1975年1月开工,1977年12月建成,投资18759万元。

8、栖霞山化肥厂 1974年9月开工,1978年10月建成,投资32128万元;

9、安庆化肥厂 1974年3月开工,1978年12月建成,投资40526万元;

10、赤水河天然气化肥厂 1976年1月开工,1978年12月建成,投资17185万元;

11、洞庭氮肥厂 1974年4月开工,1979年7月建成,投资31329万元;

12、湖北化肥厂 1974年10月开工,1979年8月建成,投资29875万元;

13、广州化肥厂 1974年12月开工,1982年10月建成,投资50739万元;

以上13套装置中,除洞氮、安庆、枝江三套装置以石脑油为原料外,其余均以天然气为原料。

以天然气为原料的10套装置主要的技术进口国为美国和荷兰,合成氨装置采用美国凯洛格生产工艺,尿素装置采用荷兰斯塔米卡邦二氧化碳汽提生产工艺。部分企业采用了日本东洋工程公司的合成氨/尿素工艺。

一亩地一年要用10公斤化肥,引进了390万吨化肥生产设备,约能满足2.6亿人的化肥需求。

大家就是靠着当年的引进装备加技术,抽调人力进行攻关,如11万吨乙烯设备攻关,30万吨乙烯设备攻关,大化肥攻关等等,靠着当年那帮善于借鉴、学习、研究的前辈的努力,一口一口的啃下来石油化工装置的生产线,直接或间接地解决了吃饭的问题。

别不当回事,没有这些基础工业体系,光一台低精度的精密车床就能要你300万,高端的还禁运,更别提搞什么螺旋桨、潜艇、大飞机了。到老百姓这里,就一辈子跟绿皮车打交道吧。

第一个,液晶面板行业。

2004年,我在某国企当15inch面板的产品经理。当时我才是研究生毕业刚工作不到两年的愣头青。整个团队花了3个月做设计,一个月做mask定材料,2个月试做,正式投产前我们的预估成本是每片220美金。这时候市场价格260美金。6个月后我们大概有了全球25%的15inch市场份额,这时候市场价是可怕的160美元,我们的成本是180美元,亏的姥姥家都不认识。

咱可以去看看BOE的财报,嗯基本上三年盈利一次呵呵。按市场经济的说法,这种企业应该关门?但是你算一下,大致的关系在2005年,中国面板行业每亏损1块钱,中国的液晶显示器和电视机企业就会成本下降20块钱。这就是国产化的力量。

感谢BOE、tianma、SVA、TCL这些年的努力和付出,没有面板业国家的巨大投入,就没有国产电视机行业的成功。中国政府在液晶面板行业的投入大约是1000亿,而2014年中国液晶电视产量1.4亿台,多少年的投入几个月电视机行业就赚回来了。

第二个例子是新能源。

2010年,我们和所有的气体国际巨头,包括linde,AL,AP,都是世界五百强级别的公司谈一种烷烃类气体的供应。他们的报价很接近,45000一公斤,即使我们知道他们背后的供应商成本在25000以下。然后我们努力培养了福建的一个国内供应商,成本高一些,28000的水平吧,我们用31000的价格买。然后不到一年,这些五百强又来找我们了,说27000卖给你们。那按某些自由市场经济信徒的观点,我们应该抛弃国内厂家,和国外大企业合作?鬼才这么干。我们很清楚等国内这家死了,这些国外大鳄会毫不犹豫的涨价到40000以上的。顺便提一句,和我们谈判的,都是这些国际大公司中国子公司的中国籍买办。

再举一个例子,2013年,我们收购了一家美国公司,这家公司债务缠身,假如中国土豪不出手,绝对死的透透的。即使这样,这笔收购受到了美帝议会的反垄断调查,收购拖延了三个月。而所谓的反垄断,过程中美帝议员真正关心的,并不是垄断,而是我们企业和中国政府的关系,以及由此导致的技术军事应用。

这家公司的生产技术需要使用0.5毫米厚的卷绕式钢板,当我们国产化之后希望在中国生产时,美国和日本的供应商都表示不能对中国出口,因为根据巴统规定,这是战略物资对中国禁运。而在我们和宝钢达成一致由宝钢开始生产这种钢板样品6个月后,美帝果断取消了这种钢板对中国的禁运。

所以为什么要工业化国产化?因为这个世界从过来不是自由市场经济,仍然是典型的丛林法则。任何时候,只有你能造的出来,别人才和你谈自由市场。当你造不出来,面对的或者是高价倾销,或者是彻底禁运。

当然,假如我们的目标不是工业化,仅仅是发展发展服务业,目标是人力和原材料输出国外加高级产品倾销地,那国产化什么的确实没什么必要。

------------------------第四、五章请见附件。

英国反垄断监管机构将调查法国电力对通用电气部分核电业务的收购的简单介绍  第1张

核电的发展历史是怎样的?

您好!核电自1951年12月美国实验增殖堆1号(EBR-1)首次利用核能发电,1954年6月苏联第一座核电厂首次向电网送电,到现在已有近50年的历史,大致经过了验证示范、高速发展和滞缓发展三个阶段。

现在处于复苏之前的过渡阶段。

1验证示范阶段

1942年12月美国在芝加哥大学建成世界上第一座核反应堆,证明了实现受控核裂变链式反应的可能性。

但当时正处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核能主要为军用服务。

美国、苏联、英国和法国,配合原子弹的发展,先后建成了一批钚生产堆,随后开发了潜艇推进动力堆。

从50年代初开始,美、苏、英、法等国把核能部分地转向民用,利用已有的军用核技术,开发建造以发电为目的的反应堆,从而进入核电验证示范的阶段。

美国在潜艇动力堆的技术基础上,于1957年12月建成希平港(Shippingport)压水堆核电厂,于1960年7月建成德累斯顿(Dresden-1)沸水堆核电厂,为轻水堆核电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英国于1956年10月建成卡尔德霍尔(Calder Hall A)产钚、发电两用的石墨气冷堆核电厂。

苏联于1954年建成奥布宁斯克(APS-1)压力管式石墨水冷堆核电厂后,于1964年建成新沃罗涅日压水堆核电厂。

加拿大于1962年建成NPD天然铀重水堆核电厂。

这些核电厂显示出比较成熟的技术和低廉的发电成本,为核电的商用推广打下了基础。

2高速发展阶段

60年代末70年代初,各工业发达国家的经济处于上升时期,电力需求以十年翻了一番的速度迅速增长。

各国出于对化石燃料资源供应的担心,寄希望于核电。

美、苏、英、法等国都制订了庞大的核电发展计划。

后起的联邦德国和日本,也挤进了发展核电的行列。

一些发展中国家,如印度、阿根廷、巴西等,则以购买成套设备的方式开始进行核电厂建设。

美国轻水堆核电的经济性得到验证之后,首先形成核电厂建设的第一个 *** , 1967年核电厂订货达到25.6GW;从1969年开始,美国核电总装机容量超过英国,居世界第一位,1973年美国核电总装机容量占世界的2/3。

1973年世界第一位石油危机后,为摆脱对中东石油的依赖,形成了第二个核电厂建设 *** 。

1973、1974两年,共订货66.9GW,核电设备制造能力达到每年25~30GW。

美国还通过出口轻水堆技术和开放分离功市场,使轻水堆成为世界核电厂建设的主导堆型。

在核电大发展的形势下,美、英、法、联邦德国等国还积极开发了快中子增殖堆和高温气冷堆,建成一批实验堆和原型堆。

3滞缓发展阶段

1979年世界发生了第二次石油危机。

在这以后,各国经济发展速度迅速减缓,加上大规模的节能措施和产业结构调整,电力需求增长率大幅度下降。

1980年仅增长1.7%,1982年下降了2.3%。

许多新的核电厂建设项目被停止或推迟,订货合同被取消。

例如1983年以前美国共取消了108台核电机组以及几十台火电机组的合同。

1979年3月美国发生了三里岛核电厂事故, 1986年4月苏联发生了切尔诺贝利核电厂事故,对世界核电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公众接受问题成为核电发展的障碍之一,有一些国家如瑞士、意大利、奥地利等已暂时停止发展核电。

为保证核电的安全性,美国在三里岛事故后所采取的提高安全性的措施,使核电厂建设工期拖长,投资增加,核电厂的经济竞争力下降,特别是投资风险的不确定性阻滞了核电的继续发展。

从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开始,各核工业发达国家积极为核电的复苏而努力,着手制订以更安全、更经济为目标的设计标准规范。

美国率先制订了先进轻水堆的电力公司要求文件(Utility Requirements Document,URD),同时理顺核电厂安全审批程序。

西欧国家制订了欧洲的电力公司要求文件(EUR),日本、韩国也在制订类似的文件(分别为JURD和KURD)。

这些文件的基本思想和原则都是一致的。

各核电设备供应厂商通用电气按URD的要求进行了更安全、更经济轻水堆型的开发研究,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同日本东芝公司、日立公司联合开发了改良型沸水堆ABWR,美国ABB-CE开发了改良型压水堆系统80+,美国西屋公司开发了非能动安全型压水堆AP-600,法国法马通公司和德国西门子公司联合开发了改良型欧洲压水堆EPR等,其中ABWR、系统80+和AP-600已获得美国核监管委员会(USNRC)的最终设计批准书(final design approval,FDA),并有两台ABWR机组在日本建成投产,运行情况良好。

另有四台ABWR机组正分别在日本(两台)和中国台湾(两台)建造。

与此同时,一些发展中国家也继续坚持发展核电。

中国大陆在90年代初建成三台机组,目前在建的有8台。

中国还在帮助巴基斯坦建造300MW的恰希马压水堆核电厂。

此外,印度、巴西、伊朗等国也在建设核电厂。

1998年底在建的36台核电机组中大部分属于发展中国家。

4美国的核电发展

美国原子能委员会在1951年规定,要在优先发展军用生产堆和动力堆的条件下,发展民用发电堆。

1953年5月原子能委员会给国会两院提出报告,美国应在民用核能方面保持世界领先地位。

1954年艾森豪威尔 *** 向国会提出修改原子能法,允许私营企业取得反应堆所有权,但核燃料仍归 *** 掌握,允许私人使用。

在此政策指引下,美国 *** 与私营企业签订合同,建设了第一批实验验证性核电厂。

这个时期的核电发展,由美国 *** 负责研究开发及核岛的建设和运行,私营企业仅负责厂址准备和常规岛建设。

合同期满后,由原子能委员会负责拆除退役,核电厂的风险绝大部分由 *** 承担。

1957年9月颁布的普赖斯-安德生法案又规定,一旦发生核事故,全部赔偿金额限于5.6亿美元,其中由 *** 承担5亿美元,进一步推进了核电的发展。

1962年美国原子能委员会向肯尼迪总统建议:认为核电经济性已优于常规火电,发展核电可为电力供应节约大量资金,并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包括核燃料私有。

该建议在1964年原子能法的再次修改中被采纳。

在核电技术趋于成熟时,为占领核电的国际市场,60年代末美国 *** 批准低富集铀的出口,把美国的轻水堆推向世界。

70年代后期,美国的核电发展转入低潮,1978年以后没有任何核电厂订货。

关于快中子增殖堆的研究发展,1971年6月尼克松总统宣布要在1980年建成快中子商用示范性克林奇河核电厂。

1977年4月卡特总统以防止核扩散为由,提出了限制核电发展的政策,决定停止克林奇河快中子堆核电厂的建设和燃料后处理技术的开发。

5苏联(俄罗斯)的核电发展

苏联在军用石墨水冷型生产堆的基础上,开发建设了一批石墨水冷堆核电厂,最大机组容量达1500MW。

又在军用潜艇动力堆的基础上,开发了具有苏联特点的压水堆核电厂,有440MW(WWER-440)和1000MW(WWER-1000)两个级别的机组,不仅在国内建造,还出口到东欧各国和芬兰。

苏联国家计划委员会于60年代提出了能源发展政策,决定在乌拉尔山以西地区不再建造常规火电厂,只建造核电厂。

同时考虑到天然铀资源的长期持续稳定供应问题,决定大力开发快中子增殖堆核电厂。

苏联成为快中子增殖堆技术最先进的国家之一。

70年代建成的原型快堆BN-350和示范快堆BN-600,至今仍在运行,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苏联在发展核电过程中缺乏国际交流。

特别是切尔诺贝利核电厂,由于缺乏安全意识,基本安全原则和装置设计有缺陷,于1986年酿成灾难性事故,其后果远远超越了国界。

在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之后积极采取措施改进安全性,其中包括建立独立于核工业的国家核安全监管机构,实施质量保证制度,加强同西方国家交流经验,以及争取国际机构和西方国家的支援。

在苏联解体以后,俄罗斯的核工业体制进行了重组,把一些原来在乌克兰等国生产的设备,逐步转到俄罗斯的工厂生产。

随着世界各国向更安全、更经济的新一代堆型发展,俄罗斯也积极进行新堆型的开发,如百万千瓦级WWER-1000机组的改良型V-428型和WWER-640型中型核电机组。

6英国的核电发展

英国在1956年10月建成卡尔德霍尔产钚、发电两用石墨气冷堆核电厂之后,陆续建设了一批石墨气冷堆核电厂,因利用镁合金作包壳,称为镁诺克斯反应堆(MGR)。

英国曾一度是世界上核电总装机容量最大的国家。

70年代美国轻水堆占领国际市场后,英国的石墨气冷堆很难同美国的轻水堆相竞争,为提高机组的经济性,研究开发了改进气冷堆(AGR),但仍不能同美国轻水堆相竞争,终于未能打进国际市场。

英国也重视其他堆型的发展,曾建设了一座高温气冷堆(Dragon),一座实验快堆(DFR)和一座原型快堆(PFR)。

英国核电发展长期处于低潮的主要原因:一是在北海发现了大型油田,能源问题得到缓解,对核电的需求不迫切;二是英国在核能发展上实行国家所有制,主管核能开发的国家原子能局UKAEA和经营核电厂的国家电力局CEGB和SEGB未能及早下决心放弃石墨气冷堆的技术路线。

直到80年代后期才决定引进美国技术,建造压水堆核电厂(Sizewell-B),已比法国晚了20年。

7法国的核电发展

法国早期发展核电的路线大体上同英国类似,采用石墨气冷堆。

所不同的是,当英国进行批量化建设时,法国注意了每建一座都有所改进,因此在技术上比英国进步快。

60年代末,石墨气冷堆难于同美国轻水堆竞争的问题一出现,法国 *** 就十分重视,组织论证,由蓬皮杜总统做出决策,改为发展压水堆,从美国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建立自己的压水堆设备制造工业体系。

法马通公司就是这时由法国同美国西屋公司合资成立的,后来变成为法国的独资公司。

法国此时已解决了富集铀的大量生产问题,因此法国 *** 决定实施标准化、批量化建设方针,制订了一个每年投产七台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机组的庞大的核电发展规划,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法国建造核电厂的比投资是世界上最便宜的,发电成本也低于火电。

由于经济上的优越性,促使核电替代火电取得成功,到1998年核发电量已占全国总发电量的76%。

8加拿大的核电发展

加拿大发展核电起步较早,在50年代即开始了重水慢化、冷却的天然铀动力堆的开发。

1962年,第一座实验堆NPD(22MW)投入运行。

1967年,第一座原型堆道格拉斯角(Douglas Point,208MW)建成投产。

加拿大重水堆的特点是使用天然铀燃料,采用燃料管道承压的独特结构,实行不停堆换料,称作坎杜(CANDU,由Canada,Deuterium和Uranium三字缩成)型。

在原型堆运行成功后,加拿大开展了较大规模商用坎杜堆的建造工作,于1971~1973年先后建成皮克灵(Pickering)核电厂的4台515MW的机组。

在此基础上经过改进,在1976~1979年陆续建成布鲁斯(Bruce)核电厂的4台848MW的机组。

80年代以后,加拿大在本国又先后建造了14台坎杜型机组。

自80年代至90年代初,加拿大原子能公司(AECL)采用计算机控制等先进技术,不断改进、完善设计,使得CANDU-6型成为当前世界上技术比较成熟的核电厂之一。

加拿大的坎杜型重水堆对发展中国家颇具吸引力,因为:①大型设备较少,便于实现国产化,减少对外国的依赖;②使用天然铀燃料,容易取得;③不停堆换料提高了电厂可利用率,使核电厂有良好的经济性。

所以在70年代初即向巴基斯坦和印度出口,随后陆续又向韩国、阿根廷、罗马尼亚出口7台机组。

中国秦山三期核电厂两台728MW的机组也采用CANDU-6型,将于2003年投产。

9日本的核电发展

同美、苏、英、法相比,日本在发展核电方面是个后起的国家。

由于日本能源资源缺乏,工业发展较快,能源的持续稳定供应是日本 *** 最关注的问题之一。

日本 *** 认为由于核燃料便于储备,核电可视作“半国产的能源”,有助于减少石油的进口,对实现能源多样化、克服脆弱的能源供应结构有重要作用。

因此日本 *** 一贯积极推进发展核电,70年代石油危机之后也并未因世界核电发展进入低潮而动摇。

日本第一座商用核电厂(166MW的东海村)是从英国进口的石墨气冷堆核电厂(1966年投产,1998年关闭)。

后来改为采用美国的轻水堆。

有四家电力公司采用压水堆,五家电力公司采用沸水堆。

由日本的设备制造厂商三菱公司同美国西屋公司合作掌握了压水堆核电技术,东芝公司和日立公司同美国通用电气公用合作掌握了沸水堆核电技术。

在新一代更安全更经济的堆型开发上,日本在同美国合作中发挥更大作用。

标准化的1350MW先进压水堆APWR于1990年完成设计工作。

标准化的先进沸水堆ABWR在柏崎·刈羽核电厂6号、7号机组中被采用,于1991年订货,1997~1998年建成投产,是世界上最早建成的满足电力公司要求文件的新一代堆型。

为解决核燃料的长期稳定供应问题,日本 *** 还积极支持快中子增殖堆技术的开发,先后建成常阳(Joyo)快中子实验堆和文殊(Monju)快中子原型堆。

为研究钚的再循环利用,建成了一座普贤(Fugen)先进转化堆ATR。

10中国的核电发展

中国为了打破超级大国的核垄断,保卫世界和平,从50年代后期即着手发展核武器,并很快掌握了原子弹、氢弹和核潜艇技术。

中国掌握的石墨水冷生产堆和潜艇压水动力堆技术为中国核电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80年代初期,中国 *** 制订了发展核电的技术路线和技术政策,决定发展压水堆核电厂。

采用“以我为主,中外合作”的方针,引进外国先进技术,逐步实现设计自主化和设备国产化。

自主设计建造的秦山核电厂300MW压水堆核电机组,于1991年底并网发电,1994年4月投入商业运行。

同香港合资,从外国进口成套设备建造的广东大亚湾核电厂,两台930MW压水堆机组,分别于1994年2月1日和5月4日投入商业运行。

目前正在建设4座核电厂8台机组。

秦山二期核电厂两台600MW压水堆机组按自主设计、自主管理方式建设。

岭澳核电厂两台1000MW压水堆机组按大亚湾核电厂方式建设,改为完全由中方自主管理,请外商当顾问,提高了设备国产化的比例。

秦山三期核电厂两台700MW坎杜型重水堆机组由加拿大原子能公司按交钥匙方式总承包建设。

田湾核电厂两台WWER-1000(V-428型)压水堆机组从俄罗斯进口成套设备。

以上各机组计划于2003年至2005年建成。

中国台湾现有三座核电厂6台机组,其中4台是沸水堆,2台是压水堆,总装机容量为4884MW,都是引进美国技术建造的。

正在建设的第四座核电厂,两台机组都采用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同日本东芝、日立公司联合开发的先进沸水堆(ABWR),装机容量为1300MW。

谢谢阅读!

《美国陷阱》信不得,通用收购阿尔斯通不是抓一个副总裁就可以了

作者兰台

首先要声明,我之所以做通用收购阿尔斯通的考据,不是要为谁说话,只是从常识判断,涉及几百亿的跨国公司并购案,绝不是抓一个副总裁就能完成的。

阴谋论只会腐败我们的心智,让我们对这个世界的理解简单化。

事实上通用收购阿尔斯通主要业务,是一件异常复杂的并购案,绝不是通用与阿尔斯通两家公司谈判就能完成的收购案,法国政府、欧盟最高反垄断机构乃至我们国家都可以否决这一笔收购。

如果真如阿尔斯通副总裁皮耶鲁齐所说,美国通过抓他让阿尔斯通妥协,那真的是远远不够,美国还要让法国政府妥协,要让阿尔斯通工会妥协,要让欧盟最高反垄断机构以及与阿尔斯通有业务往来的十几个国家都妥协才行。

这显然不是只抓一个皮耶鲁齐就能完成的。

通用收购阿尔斯通主要业务要阿尔斯通工会批准—→法国政府批准—→欧盟最高反垄断机构批准—→与阿尔斯通公司有业务往来的十几个国家(包括日本)政府批准后才能完成。

美国仅仅靠抓皮耶鲁齐是不可能让法国政府、欧盟以及全世界十几个国家都妥协的。

阿尔斯通工会强烈反西门子提出的合并方案,法国政府也担心欧盟最高反垄断机构会否决阿尔斯通与西门子的合并案;2017年阿尔斯通高铁部门与西门子高铁部门合并案就被欧盟最高反垄断机构否决了。

正文:

阿尔斯通之所以想出售电力与电网业务是因为阿尔斯通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一直处在濒临亏损的状态,阿尔斯通大股东,占股29%的法国布依格(Bouygues)集团本身的电信业务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也处于不景气状态,比如2012年布依格电信公司利润就同比下降37%。

阿尔斯通集团本身从2008年金融危机开始,一直就处于靠售卖旗下产业来避免亏损的状态,2008年当年阿尔斯通股价就下跌了30%。

因为阿尔斯通大股东法国布依格(Bouygues)集团陷入亏损以及阿尔斯通集团本身业务的低迷,使得以阿尔斯通集团CEO柏珂龙和大股东布依格(Bouygues)集团都有意出售阿尔斯通。

也就是说不存在阿尔斯通被迫出售主要业务这回事。

而阿尔斯通在当时买家很有限,只有通用(GE)和西门子两家公司。

阿尔斯通集团CEO柏珂龙一开始接触的就是通用(GE),为什么柏珂龙首先接触通用,我们今天不得而知,但是他不接触西门子的理由倒是很清楚:

根据《经济参考报》2014年援引法新社的报道,当法国政府引入西门子作为另一家收购方时,阿尔斯通工会就发表声明,担心西门子与阿尔斯通合并会引发裁员风潮。

事实上西门子2004年就提出收购阿尔斯通,但是遭到了后来法国总统萨科齐的反对而作罢。

但是,法国政府引入西门子对于通用收购阿尔斯通也并不是没有好处,通用因为阿尔斯通的入场,把收购价给从94亿欧元提升到了123.5亿欧元。

最为关键的是法国经济部长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握有对通用收购阿尔斯通主要业务并购案的一票否决权。

而当时法国经济部长是谁呢?

今天的法国总统马克龙,他并没有行使这一票否决权。

但是,通用语阿尔斯通并购案,在两家公司获得批准以及法国政府批准只是万里长征走完第一步,这场并购案还需要欧盟最高反垄断机构批准。

2015年9月8日,欧洲最高反垄断机构批准了通用(GE)收购阿尔斯通(Alstom,ALO)旗下能源部门的交易。此前通用电气同意售出资产,监管机构认为这些资产可以在欧洲创造出新的强大竞争对手。

欧盟表示,转售交易“将使买方复制阿尔斯通公司在市场中的原来角色,由此维持有效的竞争。”

事实上,西门子之所以被否决就是因为阿尔斯通和法国政府都担心西门子与阿尔斯通因为业务重叠太多,合并案会被欧盟最高反垄断机构否决。

事实证明担心不是偶然的。

2017年,阿尔斯通高铁部门准备与西门子高铁部门合并,结果该合并案就被欧盟最高反垄断机构否决了,否决理由就是阿尔斯通与西门子分别是欧洲高铁业务的第二与第一,如果两家公司合并会造成事实上的垄断。

可以想象,欧盟最高反垄断机构完全可以以同样理由否决2014年西门子与阿尔斯通的合并案。

最后一点,通用为了并购阿尔斯通,多付出了接近30亿欧元,相比美国处罚阿尔斯通的7.7亿美元来说,通用多支付的30亿欧元难道不是更多吗?

并且,通用(GE)在2015年时承诺3年内不裁员,最后证明通用公司也做到了,通用第一次裁员发生在2018年年底,此时已经过了通用的承诺期。

更为关键的是通用收购阿尔斯通主要业务后并没有带来想象中的业绩提升,相反,通用更像是陷入了阿尔斯通泥潭。

综上所述,美国利用长臂法案抓捕皮耶鲁齐以及给阿尔斯通集团开出巨额罚单当然是霸道表现,但是,美国抓捕皮耶鲁齐绝对与通用收购阿尔斯通没有关系。

因为如果美国有关方面想通过抓捕皮耶鲁齐帮助通用收购阿尔斯通的话,显然抓捕一个皮耶鲁齐是远远不够的,美国还要逼法国政府不行使“一票否决“、要逼欧盟最高反垄断机构批准合并,要全世界十几个国家都同意这个并购案。

如果美国真能做到这一切,为什么不干脆让法国把阿尔斯通白送给通用呢?何必还要多花30亿欧元呢?

我个人观点,皮耶鲁齐的《美国陷阱》本质上就是法国版的《货币战争》。

参考资料:

《通用电气并购阿尔斯通电力事业部案例分析》,《天津 财经 大学》 2015年硕士毕业论文

《GE收购阿尔斯通,为什么志在必得?》,人民网2014年5月21日刊

《欧盟批准GE收购阿尔斯通能源业务部门》,新华社

《法政府插手阿尔斯通并购案 暗示更倾向西门子》,《经济参考报》

《路透社:法国阿尔斯通工会反对西门子并购阿尔斯通》,新华网

《阿尔斯通与西门子合并铁路工业板块遭法国四大工会联合反对》,新华网

《西门子阿尔斯通并购案遭否,欧盟和法德到底在争什么?》,人民网

欧盟通过反垄断新法,严打科技巨头垄断行为

欧盟通过反垄断新法英国反垄断监管机构将调查法国电力对通用电气部分核电业务的收购,严打科技巨头垄断行为

欧盟通过反垄断新法,严打科技巨头垄断行为,欧盟从 2023 年开始加强对大型科技公司英国反垄断监管机构将调查法国电力对通用电气部分核电业务的收购的监管,各家大型科技企业或多或少都曾被调查。欧盟通过反垄断新法,严打科技巨头垄断行为。

欧盟通过反垄断新法,严打科技巨头垄断行为1

经过几个月的谈判和程序上的障碍,欧盟已经通过了一对里程碑式的法案,旨在控制大科技的权力。《数字市场法》和《数字服务法》旨在促进更公平的竞争,改善隐私保护,以及禁止使用一些更恶劣形式的定向广告和误导性做法。

例如,《数字服务法》重点关注Facebook、亚马逊和谷歌等在线平台。他们的任务是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内容审核,并防止在其平台上销售非法或不安全的商品。用户也将能够了解算法如何以及为什么向他们推荐某项内容,并质疑任何以算法作出的审核决定。

最后,公司将不再能够使用敏感的个人数据进行广告定位,向儿童出售广告,或使用黑暗模式--欺骗性的页面设计,可以操纵你对某事说 "是",即使你更愿意说 "不",例如加入一项服务或阻止你离开你不再想使用的服务。

这些义务是按滑动比例运作的,因此最大的平台将承担最大的义务。每月拥有4500万或更多用户的平台将接受独立审计,以确保它们能够防止假新闻和非法内容。这些平台还必须向(经批准的)研究人员开放其算法和数据,使他们能够研究系统可能造成的影响和潜在危害。

同时,《数字市场法》更侧重于防止像谷歌、微软和苹果这样的平台主导者滥用其规模。这包括与小型竞争对手的服务提供更好的互操作性,确保文件可以在系统之间发送。

应用商店也有一个很大的例外,开发者现在有权与他们的客户联系交易,而不需要通过有关的平台持有者。平台持有者将不能再给自己的系统以优惠待遇,例如谷歌在推广自己的购物服务时就比竞争对手的服务好。

欧盟对这两项法案给予了充分的支持,如果监管机构发现违规行为,可以对其进行最高达前一年全球总营业额10%的处罚。然而,如果官员发现 "重复违规",这一数字将上升到全球营业额的20%。这是一个巨大的数字,即使是苹果公司也无法承受经常性的损失。尽管与GDPR的规定一样,欧盟仍有问题需要回答,即它准备在监督大型科技公司的机构背后投入多少努力、时间和金钱。

既然已经通过,《数字服务法》将于2024年1月1日生效(除非有一些程序性问题拖延),而《数字市场法》将在不久之后生效,主要平台(被称为 "守门人")将有六个月的时间在新规则适用于他们之前把自己的事情做好。

欧盟通过反垄断新法,严打科技巨头垄断行为2

欧洲议会正式通过了欧盟委员会于2020年12月提出的《数字市场法案》(以下简称“DMA”)和《数字服务法案》(以下简称“DSA”),将其整合在一个“数字服务一揽子法案”(Digital Services Package)中,试图藉此解决所谓“看门人”大型科技公司的问题。

鉴于苹果公司在欧盟的年度营业额规模,加之该公司旗下拥有并运营着吸引力大量活跃用户的平台,苹果公司几乎肯定会被归类为“看门人”,因此将受到DMA法案规则的约束。根据这项法案,“看门人”大型科技公司必须:

- 允许用户从第三方应用商店安装应用,并直接从互联网侧载;

- 允许开发者在应用中提供第三方支付系统,并在“看门人”的平台之外推广优惠;

- 允许开发者将其应用和数字服务直接与那些属于“看门人”的应用和数字服务进行整合,包括允许发信息、语音呼叫和视频呼叫服务可与第三方服务互操作等;

- 允许开发者获取任何硬件功能,例如“近场通信技术、安全元件和处理器、身份验证机制,以及用于控制这些技术的软件”等;

- 确保所有应用都是可卸载的,并允许用户在与订阅类似的条件下,取消订阅核心平台服务;

- 允许用户选择将默认语音助理服务更改为第三方选择;

- 与开发者和竞争对手共享数据和指标,包括营销和广告表现数据等;

- 设立一个独立的“合规职能”小组,由一名独立的高级经理来监督其遵守欧盟法律的情况,并向其赋予足够的权力、资源和管理权限;

- 向欧盟委员会通报合并和收购交易。

与此同时,DMA法案还试图确保“看门人”科技公司不能再做以下事情:

- 不能预装某些软件应用,并要求用户使用任何重要的默认软件服务,如Web浏览器;

- 不能要求应用开发者使用某些服务或框架(包括浏览器引擎、支付系统和身份提供商等)才能在应用商店中上架自己的产品;

- 不能对自己的产品、应用或服务给予优惠待遇或排名高于其他开发者开发的产品、应用或服务;

- 不能将通过一项服务收集的私人数据重复用于另一项服务;

- 不能为企业用户创造不公平的条件。

另外,同样已获欧洲议会批准的DSA法案则要求,“看门人”平台必须采取更多措施来监管互联网上的非法内容。

根据DMA法案的规定,违规公司将面临最高相当于全球总营业额10%的罚款;如果反复违规权,则将面临最高相当于全球总营业额10%的罚款,外加最高相当于全球总营业额5%的定期罚款。

此外,如果“看门人”公司存在“系统性 侵权行为”,那么欧盟委员会将可对其实施额外的制裁,例如迫使其出售一家企业或部分业务(包括单位、资产、知识产权或品牌),或禁止“看门人”公司收购任何在数字领域提供服务的公司等。

到目前为止,苹果公司一直都在强烈抵制各国政府对其操作系统和服务作出改变的尝试。举例来说,苹果公司宁可选择在荷兰连续几个月支付每周550万美元的罚款,也不愿服从该国消费者和市场管理局(ACM)的命令,允许在荷兰约会应用中使用第三方支付系统。

欧盟反垄断专员玛格丽特·维斯塔格(Margrethe Vestager)已经成立了一个DMA特别工作组,预计将有大约80名官员加入其中,但有些议员呼吁成立一个规模更大的.特别工作组,以对抗大型科技公司的力量。

现在,“数字服务一揽子法案”只需获得欧洲理事会的通过,就可在秋季生效。

在欧盟之外,苹果公司的生态系统也正在日益到世界各国政府越来越严格的审查,包括美国、英国、日本、韩国和更多国家的政府等。

很明显,全球监管机构都很有兴趣探索有关应用侧载和互操作性的要求,预计世界各国政府将在这个问题上进一步合作。有专家预计,苹果公司与全球监管机构之间将展开一场“残酷的战斗”。

欧盟通过反垄断新法,严打科技巨头垄断行为3

随着欧盟从 2023 年开始加强对大型科技公司的监管,各家大型科技企业或多或少都曾被调查。

一份新的报告显示,由于开放媒体联盟 (AOM) 的视频许可政策,欧盟反垄断监管机构希望调查苹果、谷歌、亚马逊、微软、腾讯、Netflix、Hulu 等多个大型科技公司。

AOM(Alliance for Open Media)成立于 2015 年 9 月 1 日,目标是开发免费、免专利的影像编码格式,来替代需要专利授权的影像编码 H.264 和 HEVC。

据公开资料,开放媒体联盟是一个发展开放影像编码的非营利组织,目标是开发免专利的影像编码格式,作为 VP9 影像编码的继任者,取代需要专利的 HEVC 影像编码,创立成员有 Amazon、Apple、Cisco、Facebook、Google、Intel、微软、Mozilla、Netflix,该联盟的目标是在 BSD 2 授权条款下发展一个新的影像编码格式,会从Daala、Thor和VP10中取用元素。

据路透社报道,欧盟监管机构对于该联盟并不满意,因为欧盟想了解这些公司是否存在违反视频许可政策的行为,以及这是否以及如何影响那些没加入该联盟的公司。

今年早些时候,欧盟反垄断监管机构向一些公司发送了一份调查问卷,称他们正在调查“AOM 及其欧洲成员涉嫌与 AV1 许可证条款相关的反竞争行为”。

“委员会有消息称,AOM 及其成员可能会对 AV1 技术创建时不属于 AOM 的创新者实施许可条款 (强制性免版税交叉许可),但他们的专利被认为是 (其) 技术规范的关键,”该文件指出。

"欧盟委员会证实,正在对 AOM 的许可政策进行初步调查," 欧盟执委会发言人对路透表示。这名发言人表示:“欧盟委员会进行初步调查的事实并不预示调查结果是否存在侵权行为。”他没有提供进一步的细节。

到目前为止,苹果、谷歌、Netflix、博通、思科和腾讯在报道发布时没有回应路透社,Meta 和亚马逊拒绝置评。

数字财富投资分布式存储数据中心建设是真的吗?

科技周报英国反垄断监管机构将调查法国电力对通用电气部分核电业务的收购,为你精选过去一周(12.05~12.11)最值得关注的「科技」新闻

整理|周峰

编辑|白瑞

政策市场

工信部发布《汽车雷达无线电管理暂行规定》

为推动汽车智能化技术应用和产业发展英国反垄断监管机构将调查法国电力对通用电气部分核电业务的收购,加强汽车雷达无线电管理,维护空中电波秩序,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关于印发汽车雷达无线电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工信部无〔2021〕181号,下称《通知》)。《通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频率划分规定》等法规规章,并参考国际电信联盟《无线电规则》等相关规定,充分考虑了汽车雷达与其他无线电业务之间的频率兼容共存,兼顾产业现状和技术发展趋势,从规范管理、促进发展的角度出发,明确了汽车雷达使用频率、主要应用场景、射频技术要求、管理方式以及设置使用和干扰协调要求,以促进频率资源高效利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四部门:坚决避免数据中心盲目无序发展

12月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等四部门发布《贯彻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推动数据中心和5G等新型基础设施绿色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数据中心和5G基本形成绿色集约的一体化运行格局。(证券时报)

欧盟反垄断机构暂停对英伟达收购ARM案调查

12月9日,《论坛报》《马赛新闻》报道,欧盟反垄断监管机构近期暂停了对英伟达收购ARM案的调查,并表示正在从各方搜集更多信息。(人民网)

英国:将于2033年前逐步淘汰2G和3G移动网络

路透社12月7日消息,英国政府周三表示,英国将在2033年前逐步淘汰2G和3G移动网络,为5G和最终的6G服务做准备,后者将为无人驾驶汽车、无人机和虚拟现实等技术提供动力。(界面新闻)

Gartner: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机销量同比下降6.8%

根据Gartner的数据,2021年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机销量同比下降了 6.8%。组件短缺扰乱了生产计划,导致库存减少和产品供应延迟,最终影响了销量。(财经网)

TrendForce:全球半导体代工主要市场Q3环比增长11.8%

市场研究公司TrendForce最近表示,占全球半导体代工市场97%的前10家公司的销售额在2021年第三季度环比增长11.8%至272.7亿美元。三星电子的代工销售额也较第二季度增长11.0%至48.1亿美元,继续位居第二。然而,这家韩国半导体巨头的市场份额从2020年的17.3%下降到17.1%。另一方面,台积电扩大市场份额,拉大与三星电子的差距。台积电第三季度销售额环比增长11.9%至148.84亿美元,占比53.1%。这一数字比第二季度的52.9%增加了0.2个百分点。(TechWeb)

IDC:中国物联网市场规模有望在2025年超3000亿美元

IDC近日发布《2021年V2全球物联网支出指南》。DC预测,2021年全球物联网支出将达到7542.8亿美元,并有望在2025年达到1.2万亿美元,五年(2021-2025)复合增长率(CAGR)11.4%。其中,中国市场规模将在2025年超过3000亿美元,全球占比约26.1%。(新浪财经)

IDC:三季度全球可穿戴设备出货同比增长9.9%至1.38亿

市场调研机构IDC发布的报告显示,2021年第三季度全球可穿戴设备出货量为1.384亿台,同比增长9.9%。其中,耳戴式产品出货量同比增长26.5%,占可穿戴设备总出货量的64.7%。其次是腕戴式产品,占据可穿戴设备市场的34.7%。(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

Gartner:预计2023年移动应用隐私追踪退出率将从85%下降到60%

研究机构Gartner于12月2日发表了一份预告,预测了未来移动应用程序追踪用户数据提供个性化广告的情况。在苹果的带领下,App收集用户偏好数据的难度越来越大,因为苹果要求应用主动提示用户是否同意收集个性化的使用数据。2021年有大约85%的用户选择拒绝提供数据,预计2023年这一指标将降低至60%,意味着更多的用户同意App收集一定的偏好数据,来提供个性化广告或推荐。(电子工程世界)

大公司大事件

2021年世界品牌500强发布,44个中国品牌入选

由世界品牌实验室(World Brand Lab)独家编制的2021年度(第十八届)《世界品牌500强》排行榜于12月7日在美国纽约揭晓。2020年的亚军谷歌(Google)击败亚马逊(Amazon)荣登榜首;亚马逊因受疫情影响业绩不及预期,退居第二;2021财年净利润大增的微软(Microsoft)继续保持第三。中国品牌入选数为44个,比2020年多1个,在所有国家中位列第四。在上榜的44个中国品牌中,前五位分别为国家电网(排名23)、腾讯(排名35)、海尔(排名37)、中国工商银行(排名40)、华为(排名56)。(扬子晚报)

2021全球最具创新企业公布:华为超三星拿下第一

日前Capital on Tap发布了2021年最具创新技术公司排行榜。TOP25中上榜的中国公司有7家,其中排名最高的是华为,拿下总榜第一,之后还有京东方(第三位)、腾讯、百度、台积电、小米和平安。此次排名按照的是2021年专利申请数来考察,其中华为的数量达到了9739件,几乎是第三名京东方的两倍。(快科技)

商汤科技港股IPO前,被美列入投资黑名单

当地时间周五(12月10日),美国财政部海外资产控制办公室(OFAC)OFAC还将商汤集团有限公司列入“非SDN中国军事综合体企业”(NS-CMIC,涉军企业)清单。按美国相关政策,一旦被列入该名单,则美国投资者将不能在市场上同商汤科技进行交易,此举可能使商汤科技本月的香港首次公开募股(IPO)计划复杂化。根据商汤科技IPO招股书,美国的银湖资本和高通公司参与了对商汤科技的投资。截至北京时间11日凌晨,银湖资本和高通都未对有关报道予以置评。

12月11日上午,商汤科技通过官微发布声明称,"对于这一决定与相关指控表示强烈反对。我们认为该决定与相关指控毫无根据,反映了对我公司根本性的误解。科技发展不应该受到地缘政治的影响。"

12月7日,商汤科技启动香港首次公开招股。上市文件显示,商汤科技本次上市共发行15亿股,其中90%为国际配售。市场消息显示,国际配售部分仅半日已获得超额认购,本次招股,基石认购占比六成。基石投资者分别是中国诚通发起设立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基金、国盛海外香港、上海人工智能产业股权投资基金、上汽香港、广发基金、Pleiad基金、WT、Focustar及Hel Ved。按照计划,商汤科技将于12月17日上午挂牌上市,代码为“0020.HK”。(综合自环球时报、证券时报、北京商报)

联想控股:国有资产未流失,历次中央巡视未提异议

12月10日上午,联想控股在内网发布声明表示,2009年的股权转让,严格按照国有资产产权交易相关要求进行了审计、资产评估和备案。声明称,本次股权转让,实现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历次中央巡视和国家审计署审计均未对此提出过任何异议。早前,司马南公开质疑联想2009年将29%股权转让给泛海集团,“涉嫌国有资产流失”,引发轩然大波。(每日经济新闻)

阿里巴巴升级“多元化治理”,加码内需与全球化战略

12月6日,阿里巴巴董事会主席兼CEO张勇发出内部信,宣布公司升级“多元化治理”体系,任命戴珊和蒋凡分别负责新设立的“中国数字商业”和“海外数字商业”两大板块。在内部信中,张勇表示,进行多元化治理体系升级,是为了在各个业务领域用更清晰的战略蓝图、更敏捷的组织面向未来,真正创造长期价值。(每日经济新闻)

工业富联拟收购鸿海精密全资子公司相关资产,耗资2.88亿

12月8日晚间,富士康(下称“工业富联”)于上交所发布关于购买资产暨关联交易的公告。公告称,工业富联拟通过全资子公司富联科技(兰考)有限公司以自有资金收购鸿海精密的全资子公司兰考裕富精密科技有限公司持有的机器设备(CNC精雕机、抛光机、清洗机等)相关资产,交易价格约为2.88亿元。(AI财经社)

小米15亿成立新公司:涉芯片业务

企查查显示,上海玄戒技术有限公司于日前成立,注册资本15亿人民币,曾学忠担任其执行董事、总经理、法定代表人;刘德任监事。该公司由X-RingLimited全资控股。该公司经营范围包括电子科技、通信科技、信息科技、半导体科技领域内的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转让;信息技术咨询服务;信息系统集成服务;集成电路芯片设计及服务;集成电路芯片及产品销售;集成电路设计;软件开发;通讯设备销售;电子产品销售;半导体分立器件销售;半导体器件专用设备销售等。(C114)

三星电子高层换血,合并消费电子和移动业务部门

12月7日,三星电子通过官方网站宣布,电子影像显示业务负责人韩钟熙(Jong-Hee Han)任副董事长兼CEO,领导由消费电子和移动业务合并新成立的SET部门。任命Kyehyun Kyung为CEO,负责设备解决方案(DS)部门。此前三星电子共有三位CEO,包括金基南、金玄石和高东真,分别负责半导体、消费电子和移动业务。三星电子表示,新任命是“为了公司未来增长的下一阶段并加强其业务竞争力”。(澎湃新闻)

Meta AI团队并入AR/VR部门,Workplace业务主管离职

据外媒The Information援引知情人士消息,Facebook母公司Meta已将其AI团队合并入负责开发AR/VR产品的Reality Labs部门。该消息得到Meta确认。另据报道,Meta负责职场业务的副总裁朱利安·考德纽安(Julien Codorniou)周二宣布,他将离开Meta,加入伦敦风险投资公司Felix Capital。考德纽安自Meta Workplace业务2016年推出以来,一直担任该部门的领导职位,他之前已在该公司任职5年,并担任平台合作团队总监。(新浪科技)

英特尔自动驾驶子公司Mobileye将上市,估值超500亿美元

据外媒披露,英特尔旗下自动驾驶公司Mobileye筹备2022年年中在美国上市,预计估值超过500亿美元。Mobileye创建于1999年,是以色列一家知名的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厂商,其提供的算法和计算机芯片能够根据图像(由汽车上的摄像头拍摄)来预测潜在的碰撞事故。(界面新闻)

同程艺龙成立酒店科技平台

12月9日,同程艺龙宣布成立艺龙酒店科技平台。该平台是集酒店管理、信息技术和采购贸易为一体的住宿产业综合平台,拟通过技术、酒店营销与运营、供应链、资本等赋能体系,目前艺龙酒店科技平台已有多家酒管公司入驻。(环球网)

松下大幅缩减电视业务,多数制造将外包至TCL

据日经新闻报道,松下最近与全球第三大电视机制造商TCL签署了一项协议,根据协议,从明年开始,TCL将为东南亚和印度等市场生产松下的大部分廉价电视机。两家公司还希望在面板采购和开发方面展开合作,这在生产成本中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同时,松下将在2020财年前结束在日本、越南和印度的生产,并将在今年关闭巴西的工厂,在明年3月底前关闭捷克共和国的工厂,只剩下马来西亚和中国台湾的两家工厂。该公司将继续为日本国内市场生产OLED等高利润产品。(财经网)

全球排名系统Alexa Rank网站将于2022年5月1日关闭

Amazon旗下的全球网站流量排名系统Alexa Internet周三(12/8)宣布,将在2022年的5月1日结束长达25年的经营,且即日起就不再接受新的订阅。但不管是Amazon或Alexa Internet都未披露关闭该服务的原因。(钛媒体)

紫光集团破产重组方案确定

紫光股份有限公司12月11日发布公告,确认紫光集团重组方案,战略投资者为智路资本和建广资产组成的联合体。目前紫光集团总资产约为3000亿元人民币,确认债权近1426亿,重组完成后旗下7个主体的资产将纳入到智路建广联合体的体系中。官方表示,在法院的监督指导下,通过建立遴选机制开展多轮重整投资方案遴选工作,紫光集团确定北京智路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和北京建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作为牵头方组成的联合体,为紫光集团等七家企业实质合并重整战略投资者,依法与战略投资者推进重整投资协议签署及重整计划草案制定等相关工作。(IT之家)

柔宇科技被爆资金紧张、拖欠员工薪酬

据财新报道,柔宇科技承诺11月30日为员工补发10月工资,但当日公司并未补发薪资。由于未如期发薪,11月30日下午,刘自鸿召开全员大会,向全员沟通公司资金状况,称公司融资正在进行中,预计12月有资金进入,将在12月底或者次年一月发放薪资,但仍有不确定性。(财新)

英特尔CEO下周将会见台积电高管

知情人士称,美国芯片制造商英特尔公司CEO帕特·基辛格(Pat Gelsinger)将于下周与台积电管理层的会面。英特尔既需要台积电的先进制造服务,也打算与台积电在芯片代工领域展开竞争。此前他曾公开游说美国政府,要求只能把划拨给美国芯片行业的资金提供给本国公司。基辛格辩称,台积电和三星电子等海外制造商不应该通过《芯片法案》获得资金,该法案目前正在接受华盛顿的政治审批。同时,台积电和三星都宣布了在美国建厂的计划(cnBeta)

小米诉争Mi商标获法院支持

12月7日消息,天眼查App显示,12月6日,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与国家知识产权局其他一审行政判决书公开。文书显示,此前,国家知识产权局对诉争商标(45082362号“Mi”商标)的注册申请予以驳回。原告小米公司称,引证商标(12599801号)已撤销,且诉争商标是原告在先商标的延续注册。请求法院依法撤销被诉决定,判令被告重新作出决定。法院认为,鉴于引证商标连续三年不使用被撤销在全部商品上的注册,诉争商标注册的权利障碍已发生变化,据此撤销国家知识产权局作出的商标驳回复审决定,并由其重新作出决定。(凤凰科技)

微软逼迫Office客户改为按年订阅,否则涨价20%

2022年,微软将推出所谓的“Office新商务体验”产品计划,这是对企业通过微软经销商伙伴购买软件的程序进行了优化提升。目前,微软尚未宣布公开未来软件产品价格变动,但是一些微软合作伙伴已经获得通知,如果Office企业用户按照月度付费,则将面临20%的涨价,除非切换成年度付费会员。(新浪科技)

台积电11月营收超340亿元,同比增长18.7%

12月10日,台积电公布2021年11月营收报告。11月合并营收约为新台币1482亿元(人民币约340亿元),环比增加10.2%,同比增加18.7%。该月营收为历年同期新高,以及单月营收的史上第3高。(AI财经社)

新产品新技术

华为鸿蒙HarmonyOS系统明年登陆欧洲

近日,华为中东欧、北欧以及加拿大消费者业务总裁Derek Yu在罗马尼亚交流时接受采访,期间表示华为鸿蒙Harmony OS系统将在明年登陆欧洲市场。目前,鸿蒙Harmony OS系统的主战场是中国市场,海外市场的大部分华为手机使用的依然是EMUI。华为早前公布的消息,目前已经有135款华为设备升级为鸿蒙Harmony OS正式版,有6款设备正在内测招募中,而已经升级的华为设备数量已经超过了1.5亿。(快科技)

支付宝公布车辆违规自动识别专利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近日公布“车辆交通违规自动识别方法、装置及设备”专利,申请日期为2021年8月。摘要显示,该专利利用车辆行车记录仪记录前方及两侧车辆行驶视频,识别出违规片段后,自动向车辆对应的用户终端发送提示信息,提醒用户及时举报。该专利可提升车辆违规举报效率,进而提升驾驶员素质,确保车辆行驶安全。(界面新闻)

小米安全车辆识别专利获授权,可降低儿童被拐概率

近日,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获得“车辆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专利授权。专利摘要显示,该方法包括:判断用户乘坐的目标车辆信息是否为安全车辆;若判断为非安全车辆,向预设的目标终端发送报警信息。本方案能够及时向父母提醒儿童当前所处危险环境,需要采取安全措施,使父母能够第一时间做出反应,提高营救概率,降低儿童被拐数量。(财经网)

百度获AR背景音频处理方法专利授权

12月7日,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获得了"AR背景音频处理方法、装置、AR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专利授权。专利摘要显示,本发明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目标音频特征,进而获取增强现实AR背景互动音频,向AR用户播放所述AR背景互动音频。本发明不受限于场地,具有较高的灵活性,且AR背景互动音频具有与周围环境声音相同的目标音频特征,使AR用户视听统一,提高了用户的AR体验。(财经网)

Stellantis集团开通无线充电测试公路

近日,世界第四大汽车集团Stellantis公司宣布将在意大利与合作伙伴一起建造一条无线感应式充电高速公路,这条长1.05公里的无线充电公路位于连接意大利米兰和布雷西亚的A35高速公路旁,从外表看起来就像一条普通的高速公路,但它在柏油路面内装有电线。车辆可以通过一个特殊的接收器收集这些电力。(界面新闻)

小米明年下半年量产新型电池,容量提升10%

12月10日下午,小米手机宣布新一代电池技术,首次实现动力电池级高硅补锂技术应用于手机,负极硅含量提升3倍,结合全面升级的封装技术,在同等体积下将电池容量提升10%。新型电池将于明年下半年量产,可能会在小米MIX 5、小米12至尊版或小米13上首发应用。(财联社)

OPPO将推出首款自研芯片,或为6纳米NPU,台积电代工

据媒体报道,OPPO 或将在下周公布其首款自研芯片,这款芯片的定位是独立 NPU。据内部人士透露,这颗自研芯片是基于6nm先进制程EUV工艺制造,由台积电代工。芯片早在今年6月就完成流片,但一直没有公布。(品玩)

优必选悟空机器人落地韩国,覆盖首尔300家幼托中心

韩国首尔市政府宣布了科创教育试点项目,在当地幼托中心引进优必选智能教育机器人悟空,落实人工智能幼儿教育。本次项目为期五个月,自今年8月开始,于12月结束,主要面向3-5岁儿童,共将覆盖首尔市300家幼托中心。项目采用报名制,当地有使用意向的幼托中心通过线上报名即有机会免费获得机器人为期一个月的使用权及操作使用指引。(芥末堆)

国行AppleWatch已支持心电图检测功能

苹果12月8日面向开发者发布了iOS 15.2和iPadOS 15.2更新的RC候选预览版本,另外苹果还发布了watchOS 8.3 RC版更新。同时升级iPhone 和 Apple Watch软件更新后,国行Apple Watch已可支持心电图检测功能。(品玩)

Facebook推出社交VR应用Horizon Worlds

Facebook周四推出名为Horizon Worlds的免费社交VR应用,面向美国、加拿大18岁及以上年龄的用户开放,可通过佩戴Quest 2VR设备接入。在Horizon Worlds应用内,戴上头盔的用户可以与朋友或者陌生人会面、玩游戏,还可以创建属于他们的世界。用户以高度定制的化身出现,但化身没有腿,用户移动现实世界中的手指和手掌就可以在VR世界化为手势,当用户讲话时,化身的嘴也会翕动。(新浪科技)

一周投融资

本周全球科技领域融资事件共107起,其中国内41起,国外66起。据睿兽分析不完全统计,本周国内科技领域融资金额总计超22亿元人民币,海外融资金额总计超59亿美元。

以下为本周全球值得关注的融资信息:

XSKY星辰天合获得4亿元F轮融资

星辰天合(北京)数据科技有限公司(XSKY星辰天合)近日宣布完成4亿元人民币F轮融资。本轮融资由腾讯投资、源码资本、云晖资本参与。在继今年9月宣布完成E轮股权融资之后,已实现2021年内累计融资超10亿元人民币。

自成立以来,星辰天合公司注重科技创新,致力于以中国技术力量影响开放平台生态系统,创建自主可控的底层设施,以主流的、先进的技术和产品为客户创造价值,提供企业级分布式软件定义存储产品。携手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伙伴,构建完善的 SDS 生态系统,通过高度的产品化,解决用户混合云时代数据的管理、存放、 读取、保护、流动等数据基础设施的关键问题,帮助客户实现数据中心架构革新。

长芯盛智连完成3亿元B轮融资

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长芯盛智连(武汉)科技有限公司完成3亿元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云锋基金领投,美团龙珠、晨壹投资等知名基金跟投。2021年至今,长芯盛智连累计获得近6亿元融资,据悉,融资资金将主要投入元宇宙硬件平台、8K高清影音、下一代精准医疗等领域的有源光缆自主芯片研发、产线自动化等项目。

Nebula Brands获得超5000万美元B轮融资

Nebula Brands于近日宣布获超5000万美元B轮融资,本轮投资由L Catterton领投,老股东经纬创投、阿尔法公社加码跟投。Nebula Brands联合创始人王彦植介绍,本轮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持续收购亚马逊平台上的中国品牌。Nebula Brands成立于2019年,致力于通过“资本收购+品牌运营” 模式,帮助更多中国消费者品牌在亚马逊平台上获得成长,打造品牌化。

模具工业互联网平台模德宝获得超2亿元融资

模具工业互联网平台模德宝12月7日宣布完成超2亿元融资,由国内著名互联网战略投资人领投,产业方跟投,光源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融资完成后,模德宝将进一步推进产品研发,拓展市场渠道。模德宝成立于2012年,是香港科技大学李泽湘教授创办的松山湖国际机器人研究院(Xbot Park)孵化项目之一。聚焦模具及精密制造生态,通过全生命周期管理、生产协同和打造柔性制造智慧工厂,模德宝不仅帮助订单驱动的中小模具企业提高其在价值链中的地位;还通过建立多地研发、协同共享的分布式制造,为工业用户提供极具品质、成本和交付竞争力的模具产品及精密零部件。

望圆科技完成近2亿元A轮融资

近日,天津望圆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望圆科技)完成近2亿元A轮融资,毅达资本和中信建投资本联合领投。望圆科技成立于2005年,主要从事智能泳池机器人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是国内少数拥有地上泳池、地下泳池、私人及公共泳池全系列清洁机器人产品的高科技企业。公司产品广泛出口至欧洲、北美及澳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

智臾科技获1亿元B轮融资

12月9日,智臾科技宣布完成1亿元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方广资本领投,国泰财富基金与凯泰资本跟投,A轮投资机构朗玛峰创投超额跟投,云岫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智臾科技成立于2016年,其产品为新一代数据库DolphinDB,集高性能时序数据库(time-series database)与全面的分析功能为一体,可用于海量结构化数据的存储、查询、分析、实时计算,实现PB级数据查询毫秒级响应以及复杂分析任务秒级响应,助力企业实时商业决策。DolphinDB由智臾科技自主研发,拥有全部知识产权,不依赖任何第三方系统。DolphinDB的付费客户遍及中国大陆及港台地区、欧洲、美国、澳大利亚等地,客户领域包括金融、能源、智能制造、电信、化工、水务、营销分析、智慧城市等。在国际权威的数据库排行网站DB-Engines的排名中,DolphinDB位列国产时序数据库第一名。

开发运营平台Cloudbees获1.5亿美元融资

开发运营平台Cloudbees在第六轮融资中募集1.5亿美元,公司估值达到10亿美元。CloudBees是一个基于开源软件Jenkins的开发运营平台,同时它还会为Jenkins提供训练和验证服务,并推出可以提供托管服务的交付平台,为开发者提供各类云接口、测试服务等。

Incode获2.2亿美元B轮融资

面向全球企业的下一代身份验证和认证平台Incode今天宣布,公司已在B轮融资中筹集2.2亿美元,从而使公司的估值达到12.5亿美元,在距离A轮融资不到七个月的时间里一跃成为独角兽企业。最新一轮投资由知名投资者General Atlantic和软银领投,顶级金融机构摩根大通、Capital One Ventures和Coinbase Ventures跟投。此外,参与这轮融资的还包括SVCI (Silicon Valley CISO Investments)和dLocal的创始人,SVCI由50多位科技领域知名首席信息安全官(CISO)组成,致力于汇集力量和资金以投资下一代网络安全创新。DN Capital、3L Capital、Framework Ventures、Dila Capital等现有投资人也已跟投。

Incode是一家企业身份验证和认证平台,该公司为银行,支付和零售行业提供安全的生物识别产品。其旗舰套件Incode Omni是端到端的全渠道身份平台,可跨多个渠道无缝访问以吸引并吸引下一代消费者。在过去12个月内,Incode的营收增长了六倍。

关于英国反垄断监管机构将调查法国电力对通用电气部分核电业务的收购和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海报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s://baikehd.com/news/30994.html

相关推荐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