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 正文

瑞安房地产一季度累计签约物业销售额达15.3亿元,瑞安房地产公司

今天百科互动给各位分享瑞安房地产一季度累计签约物业销售额达15.3亿元的知识,其中也会对瑞安房地产公司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本文目录: 1、再造一个新天地?瑞安投60亿重仓上海

今天百科互动给各位分享瑞安房地产一季度累计签约物业销售额达15.3亿元的知识,其中也会对瑞安房地产公司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

再造一个新天地?瑞安投60亿重仓上海

鲜有动作的瑞安房地产,连续两日买了上海两地块,一宗住宅、一宗商业。

这是瑞安房地产继去年7月联合太平洋保险、永业136亿元揽入新天地旁地块后的一次大手笔补仓,时隔一年零三个月。

10月31日,瑞安房地产附属公司上海蟠龙38.81亿元成功竞得青浦一宗宅地,次日11月1日,全资附属公司星宏发展有限公司18.6亿元成功投得上海普陀区长寿社区鸿寿坊D5-1地块。

在过去的三年时间里,瑞安房地产一直在做轻资产转型,无论是出售项目股权还是引入战略合作伙伴,瑞安房地产自2015年开始实施去杠杆策略,其净资产负债率87%下降到了2018年的40%。

然而,做减法的瑞安房地产却从未离开过上海房地产市场。无论是136亿的新天地项目还是这次的鸿寿坊,都体现出其愿意在内地市场继续押注的希望。

再造一个新天地?

拿下青浦宅地,为瑞安房地产在上海为数不多的住宅项目增加了重要的筹码,不过,瑞安房地产显然更加看重的是鸿寿坊项目。

2015年底,鸿寿坊旧改征收工作再次销拍启动,征收范围东至西康路,南至新会路,西至恒达广场、恒达公寓,北至长寿路。其中,一号地块共征收居住房屋56产,二号地块共征收居住房屋702产。

2018年,普陀区规土局在其官网发布关于长寿社区C060102单元D5街坊的局部规划调整,其中关于普陀区长寿社区从D5-1到D5-5地块都做了重新划分,并明确每宗地块的土地性质和规划。

瑞安房地产本次拿下的长寿社区D5-1地块,用地性质为C8C2(商办商服用地),容积率为4.1,调整后的D5-1地块建筑高度从60M调整为100M,高层建筑沿北侧长寿路沿线布置。

地块还要求新建1处菜场,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新建1处社区文化设施,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新建1处社区 体育 设施,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新建1处1000平方亏冲羡米社区服务设施。

按照规划,保护鸿寿坊划定的3栋需要保护修缮的一般 历史 建筑,不得整体拆除,应制定细化的修缮利用方案。鸿寿坊南侧格局保护范围内空间肌理和弄巷体系应整体保留,并保留具有特色的建筑构件。

这样苛刻的出让条件,让许多开发商都望而却步。

尽管开发难度大,不过在业内人士看来,该地块的成交价格还是十分合理的。该地块起始楼板价29501元/平方米,与距离本次出让地块约800米的已成交地块基本持平。去年9月,上海城投以底价13.41亿竞得普陀区长寿社区C060102单元F1-1地块,起始价28551元/平方米。

拿下地块后,瑞安房地产执行董事罗宝瑜女士表示:“我们很高兴成功竞得鸿寿坊地块。瑞安房地产将凭藉二十多年丰富的城市更新经验,发挥自身优势,运用创新设计理念和技术,结合区域 历史 人文特色,打造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文化社交目的地和国际商业社区。”

瑞安房地产表示,计划于鸿寿坊打造甲级办公楼及“天地”类型零售商业街区。工程将于2020年下半年开始施工,计划于2023年第一季度完成,并预期于同年下半年面世。

无论是对外地人还是本地人来说,新天地都是最代表上海和海派文化的地方。值得我们期待的是,瑞安房地产能否在鸿寿坊再创造出一个“新天地”。

持续押注上海

在持续抛售物业之后,瑞安房地产在内地鲜有新的土地进账。数据显示,其土地储备总建面从2014年1230万平方米开始一路下滑,截至2019年6月土地储备的总建筑面积为 860 万平方米。

其中,上海是重仓之地。自2018年以来,瑞安房地产通过公开市场一共买入三宗土地,全部判告来自于上海。另外,在瑞安房地产2019年中期报告中总结出上半年的五个主要成就,有八成来自于上海。

于 2019 年 3 月 15 日,完成收购 Brookfield 于 China Xintiandi Holding的权益。由瑞安房地产管理的核心+办公楼投资平台SCOV已于 2019 年 6 月 20 日完成收购上海企业天地 5号。

完成上述两项交易后,集团可增加位于上海核心地段的商业物业的实际拥有权。于 2019 年 6 月 30 日,集团应占资产价值总额较去年底增加 24%至人民币 420 亿元。

于 2019 年 5 月,完成资产提升计划后,上海新天地广场隆重开业,出租率为 97%。于 2019 年 5 月,武汉壹方北馆试营业,出租率为 92%。

“我们在上海商业资产包的比重是非常大的,也相信在未来不停提升资产值,瑞房在目前已经算是上海其中一个最大的商业开发商和商业房地产商。”

在中期业绩会上,瑞安房地产有限公司财务总监及投资总监孙希灏如此表示。目前瑞房位于上海的有权益或在管的商业资产包总值大约730亿人民币,总楼面面积大约是1800万呎左右。瑞房应占的比例大约为57%,总值大约420亿元左右。其中一部分是已经落成的商业,大概410亿元;另外是在建的工程,大约320亿元左右,总数是730亿元。

孙希灏进一步补充:“希望继续在上海扩大商业物业范围和资产管理范围,因为长远来看,上海市场整体上是一个空间发展比较大的市场。”

对于瑞房未来的发展,孙希灏总结称,预计未来几年会继续转型向商业房地产为主导的方向推进,扩大商业资产的管理范围、物业的规模,特别是在上海的市场。

投得鸿寿坊项目后,瑞安房地产方面表示,在上海公司拥有或管理的办公和零售空间增加至171万平方米,总资产价值(已计算项目的土地成本)为人民币750亿元。

房企前三个月销售额普降三成

近日,上市房企密集发布2020年一季度销售数据。从一季度整体销售业绩看,房企合同销售金额同比降幅普遍在30%左右,部分房企“以价换量”,一季度销售不降反增。

销量普降三成

4月8日晚,新城控股发布3月销售简报。3月份,公司实现合同销售金额约142.58亿元,销售面积约136.68万平方米。前3个月,公司累计实现合同销售金额约309.81亿元,同比下降33.68%,累计实现销售面积约285.82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1.17%。

仅少数房企一季度销售出现增长态势。首开股份4月8日晚披露的销售简报显示,1-3月,公司共实现签约面积42.82万平方米,同比增加2.83%;签约金额125.91亿元,同比增加22.57%。

以中国恒大为代表的少数房企报告期内“以价换量”,一季度业绩出现大幅增长。1-3月,集团物业累计合约销售金额约达1473.7亿元,同比增长23.2%;累计合约销售面积约1658.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约50.4%。3月份,合约销售金额约为620.8亿元,同比增长约13.1%;合约销售面积约694.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5.5%。

针对已发布销售数据的房企情况,某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表示,受疫情影响,商品房销售市场整体惨淡,特别是2月份基本处于停顿状态,3月份大部分城市也只恢复了6成,但房企的一季度数据整体并备坦不算太差,多数房企一季度下滑幅度也只在20%至30%。需要注意的是,当下的网签数据里有一部分是开发商将春节前的合同签约转向网签程序的体现,并非市场真实情况反映。相当部分企业用重新定义成交的办法获得了一些签约,预计后续这些签约有可能面临退房。

从全年销售目标进度看,多数房企一季度销售占比较小。以中国金茂为例,前3个月,公司累计取得签约销售金额共计260.55亿元,签约销售建筑面积约156.66万平方米。而其首席执行官李从瑞此前表示,“金茂的现有土地货值准备非常充足,能够充分满足2020年2000亿元、2021年2500亿元的签约销售额目标的顺利实现。”按此计算,2020年一季度,中国金茂仅完成年度销售目标约13%。

拿地数量锐减

克尔瑞研究中心数据显示,3月份,全国300城经营性土地共成交1513幅,同比减少37.6%;成交建筑面积8664万平方米,同比减少42.4%;成交金额2070亿元,环比减少36.23%。

多数开发商3月份拿地态度趋于谨慎。有的开发商称3月份一宗地也没有拿,其中不乏排名靠前的龙头房企。

以中国海外发展为例,公司近日披露了一季度物业销售和土地收购情况。2020年前3个月,公司累计合约物业销售金额约为597.16亿元,同比下降11.7%;累计已售楼面面积约为330.58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0.6%。3月份,公司共实现合约物业销售为267.74亿元,同比增加7%;相应已售楼面面积约为149.6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1.8%。前3个月,公司共收购土地累计应占楼面面积约48.72万平方米,累计应付的土地出让金约90.29亿元。其中,3月份公司无新增土地。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房企拿地谨慎的态度是从3月份才开始的,1月、2月拿地数量一直处于高位。

对于此现象,多位房企内部人士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房企拿地是前期规划好的动作。很多房企1月、2月拿地处于高位,主要是执行前期拿地计划,从结果看并没有受到疫情影响。而房企3月份的拿地计划,是在疫情期间制定的。由于疫情期间销售出现断崖式下跌,房企现金流和回款情况不知败及预期,因此不少房企缩减了3月份的拿地计划。最后结果就是,虽然疫情有所缓和,但房企拿地情况不及预期。

频现大额融资

销售不及预期,不少房企为了偿还前期债务及补充流动资金,近期融资数量依然高企。克而瑞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一季度,95家典型房企境内外债券发行融资总额2746.96亿元,达到2019年全年的36%。

单笔在百亿元级别的融资频现。4月7日,深交所披露显示,广州富力地产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公司债券项目状态更新为“已反馈”。债券类别为小公募,债券规模不超过100亿元(含100亿元),采用分期发行的方式,其中首期发行规模不超过50亿元(含50亿元)。富力地产表示,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拟全部用于偿还公司已发行公司债券的到期及回售部分。

张大伟指出,随着房企的销售放缓,资金压力加大,房企最近纷纷增加搭滚颤一切融资手段,尽量大额度融资。海外资本市场的动荡,基本封死了内地房地产企业海外融资的可能性,预计对于部分房企非常重要的海外融资将在未来一段时间接近归零,少数融资也可能面临高价的可能性。不过,最近境内融资明显放开,4月首周房企公开发行的内地融资超过200亿元,且呈现利率降低、数量增加的趋势。

瑞安房地产一季度累计签约物业销售额达15.3亿元,瑞安房地产公司  第1张

2021年房地产行业现状与未来会有怎么样的变化?

“十四五”规划出台,明确提出“房住不炒”,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房地产业也在经历新旧唤渣闷时代的更迭。

“十四五”规划出台,明确提出“ 房住不炒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 房地产业 也在经历新旧时代的更迭。2021年,我国经济继续向好,但 房地产金融 监管不放松,在此背景下,房地产行业现状与未来又有怎样变化?

1.行业环境:资金面保持合理充裕, 调控政策 以稳为主

宏观经济方面, 展望2021年,国际环境不确定、不稳定性因素仍较多,国内经济稳步复苏,但经济结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值得关注,就业形势虽有好转,但整体仍面临较大压力。未来中央仍将多举措畅通国内大循环,充分释放国内需求潜力,为“双循环”新格局的形成奠定坚实基础,同时,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降低社会融资实际成本,中央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注重在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控通胀之间把握综合平衡,为经济恢复发展提供更有利的资金环境,M2增速有望保持在高位区间。房地产金融长效管理机制继续加快建立,房地产金融监管将持续强化,防止 房地产市场 过度金融化,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

政策方面,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发布,提出“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租购并举、 因城施策 ,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整体 楼市调控 基调与近几年保持一致,未来五年,中国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整体仍将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房住不炒”、因城施策保障市场平稳运行,“三稳”目标下,短期内限购、限贷、限售等政策难现明显放松,限价或有 改善 空间。另外,《建议》中提出要“促进住房消费健康发展”,合理的住房消费依然是被鼓励和支持的对象,调控政策或将在相关方面进行补充和优化。“推动金融、房地产同实体经济均衡发展”,亦预示着房地产与金融将更多地注重协调发展,在促进实体经济上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2. 市场趋势:房地产市场发展节奏趋缓,商品房销量平稳回落

总体预测:销售面积小幅调整,新开工维持高位,开发投资额保持中高速增长态势

根据“中国房地产中长期发展动态模型”,结合国内外经济研究机构对2021年经济环境的预测,参照近期宏观政策走向及重要会议精神,对2021年房地产市场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1: 宏观经和弯济快速恢复,抹平疫情影响(GDP增长9.0%);

假设2: 城镇化稳步推进(城镇化率提升1个百分点至62.6%);

假设3: 货币政策灵活适度(M2增长9.5%~10%),精准导向,房地产行业金融监管整体收紧;

假设4: 坚持“房住不炒”调控导向,因城施策,长效调控机制加快推进。

在满足假设条件、不发生超预期事件的前提下,根据“中国房地产业中长期发展动态模型”测算,2021年房地产市场将呈现 “销售面积小幅调整,销售 均价 平稳上涨,新开工维持高位,投资中高速增长” 的特点。

需求端, 房地产行业 信贷 环境收紧,或将推动需求释放更趋理性,预计2021年全年 商品房销售面积 下降2.3%~3.8%;鉴于销售均价在产品结构及一 二线城市 销售较好等因素影响下仍将保持结构性上涨(3.9%~5.4%),2021年 商品房销售额 仍有望实现新突破。 供应端, “三道红线”试行背景下,房企资金压力及销售去化压力进一步显现,新开工积极性难有明显提升,整体新开工规模或将延续调整态势,但2020年土地成交面积的增加将支撑新开工规模维持高位,预计2021年新开工降幅将在0.1%~1.6%之间;投资方面,预计2021年在建项目施工进度将加快推进,带动建安投资支撑开发投资额继续增长,但考虑到 土地购置费 增速存在较大调整压力,全年开发投资额增速或回落至中高位水平,据模型测算在5.4%~6.9%之间。

3. 关注点:聚焦核心城市和城市群,把握区域分化带来的结构性机遇

2021年,房地产市场发展节奏将放缓,整体销量存小幅调整压力,在 新型城镇化 持续推进背景下,人口及土地等关键资源将加速向城市群和中心城市聚集,聚焦城市群和中心城市,可化享受城镇化带来的红利。但梁斗值得注意的是,在区域发展进程、市场 周期 、外界环境变化、供需支撑度不同等因素影响下,重点区域房地产市场发展行情存在一定分化,应注意把握区域分化带来的结构性机会。

粤港澳大湾区市场存增长空间,成渝整体或有周期调整压力,长三角、京津冀、长江中游城市群市场规模有望实现稳中向增

综合对五大城市群房地产市场现状、调控政策、发展规划前景与供需两端支撑所做的分析,及对2021年宏观环境的预判,我们对2021年五大城市群市场趋势做出如下判断。

粤港澳大湾区 区域 顶层 设计已落地,中央支持政策多,产业发展成熟,人口吸引力强,房地产市场需求旺盛,加之前几年区域整体市场持续低幅调整,市场需求存在部分压制,在区域协调发展利好持续显现的背景下,市场回升动力强。供应端,2020年区域内土地供应大幅度增长,新开工较为积极,将有效改善需求整体供应状况。预计受供需两端均向好影响, 2021年粤港澳大湾区房地产市场规模存增长空间 ,鉴于目前地价、房价上涨仍存较大动力,预计调控有进一步升级可能,在此背景下,预计2021年 房价涨幅将有所回落。

长三角城市群 区域规划、经济产业基础、人口吸引力与粤港澳大湾区存在较大相似度,房地产市场需求也较为旺盛,但鉴于2020年需求积极释放,短期继续提升空间相对有限。当前长三角地区交易市场及 土地市场 热度在调控政策影响下,均显现高位回落态势,预计2021年市场将保持严格调控。结合供应端取得明显改善的状况来看,预计2021年 长三角城市群房地产市场规模将有小幅增长,整体呈现量增价稳格局。

京津冀城市群 受一体化推进节奏及短期规划利好有限影响,难以给房地产市场带来额外的需求增量,且人口流入规模相对较少,但考虑到近几年区域市场持续调整,整体销量较过去高位存在一定差距,在政策稳定、供应充足的环境下,需求将稳步释放,预计 2021年京津冀整体市场规模维稳 ,但内部行情将有所分化。北京政策稳定,需求旺盛,供应充足,预计市场销量将继续增长;天津市场情绪相对冷清,短期难有明显改善;环京地区,受益于区域交通一体化利好的兑现,加之调控负面效应已逐步消解,需求有望低位回升。

成渝城市群 有区域规划即将落地,短期政策利好对房地产市场需求的支撑较高,但鉴于近几年市场需求持续高位释放,规划利好的落地或在短期内可支撑需求规模维持高位,但区域整体市场仍存周期调整压力, 2021年成渝城市群市场规模稳中或有小幅调整,城市内部行情将有所分化 。其中成都2020年需求高位释放,随着调控收紧,2021年市场规模存调整压力;重庆前两年市场周期自发调节,需求存在压制,预计2021在规划利好支撑下,市场有望逐步趋稳;成渝城市群短期处于双核聚焦阶段,其他三 四线城市 需求相对有限,加之棚改缺位,2021年城市群内三四线城市市场或面临调整压力。

长江中游城市群 房地产市场在疫情中受到较大冲击,且新开工规模在活动管制影响下有所缩减,市场规模较往年平均水平有明显下降。2021年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在针对性政策支持下,预计长江中游城市群宏观经济面将有普遍性恢复,房地产市场信心也将得到提振,需求将逐步释放,预计 2021年长江中游城市群市场规模将有所增长,但因经济全面恢复尚需时间,需求上行幅度将相对平缓。

以上是中指研究院对于2021年房地产行业现状与未来的展望,希望可以对即将 购房 的你有所帮助。

温州瑞安市?

参考资料:

瑞安位于浙江省东南沿海,是浙江重要的现代工贸城市、历史文化名城和温州大都市区南翼中心城市。全市陆域面积 1271平方公里,海域面积3037平方公里,共辖6街道12镇19乡,总人口112.5万。瑞安历史悠久,三国吴赤乌二年(公元239年)开始置县,至今已有1760多年历史,有着“理学名邦”、“东南小邹鲁”之美称,二十五史正式立传的瑞安人就有模雀22人,“永嘉学派”代表人物陈傅良、“南戏鼻祖”高则诚、清代朴学大师孙诒让等就是瑞安历史文化名人的杰出代表。瑞安名胜古迹众多,境内已发现史前遗址和各类文物史迹600处,其中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保单位2个、省级重点文保单位8个。2003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192.5亿元,财政总收入19.49 亿元,综合经济实力名列全国百强县(市)第36位,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居全国第24位。

瑞 安 经 济

2004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落实中央宏观调控政策,努力克服要素资源制约,实现了经友衡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全年宏观经济持续快速增长,运行质量明显提高;经济结构调整加快,经济活力有所增强;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取得新发展;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

一、综 合

经济总量持续较快增长。据初步核算,全年实现生产总值227.7亿元,比上年增长14.1%,增幅达到了1998年以来的最高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2亿元,比上年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 130.3亿元,增长14.8%;第三产业增加值87.2亿元,增长14.2%。全市人均生产总值20179元,比上年增长13.5%。

经济结构加快调整。国民经济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4.8:56.8:38.4调整为4.5:57.2:38.3,财政收入占生产总值比重由上年10.1%提高到10.3%,外贸依存度由上年的11.7%提高到13.9%,出口依存度由16.6%提高到21.3%,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占全部工业的比重突破50%,达到53.3%。

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问题是:农业生产的基础还不牢固,激励机制尚需完善;工业产业结构水平较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动力不足,土地、电力等资源性瓶颈制约更加突出;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制约经济发展后劲;区域发展和产业发展不平衡,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拉大。

二、农 业

农业生产恢复增长。我市全面落实中央、省委两个l号文件精神,加大农业扶持力度,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中心,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和安全,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7.7亿元,比上年增长4.6%,其中农业产值7.8亿元,增长7.4%;林业产值0.2亿元,增长3.3%;牧业产值1.7亿元,下降6.0%;渔业产值7.8亿元,增长3.5%。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均恢复增长。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0.1万亩,比上年增加4.3万亩,增长12.0%,扭转了我市连续6年粮食种植面积下降的趋势。经济作物播种面积25.8万亩,比上年下降1.9%。粮经比例为60.9:39.1。全年粮食产量15.7万吨,比上年增长14.4%。

农业产业化经营稳步推进。农产品推广成效显著,通过举办旅游节、高楼杨梅节,提高了我市杨梅的知名度;在省农博会、温州农博会等展示展销会上签订农产品销售合同9350万元,农产品获奖25个。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增速较快。全市50家农业加工企业,全年实现产值9.8亿元,同比增长15%。品牌战略实施成效显著。鹿木乡马蹄笋基地被评为"浙江省效益林业十大精品基地",杨梅产业项目被列入省特色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项目。

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上新台阶。"清明早"牌茶叶通过有机食品认证,成为我市首个拥有"有机食品"标志使用权的农产品;"厨工"牌陈醋、"大三元"牌香脆鳗片和虾皮等8个产品通过了绿色认证,至年末"绿色食品"累计达9只;无公害农产品新增11个,累计达30个;无公害农产品产地新增13个(其中畜禽2个)、面积4.8万亩,累计个数达27个、面积好码做13.2万亩。

林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年造林面积0.4万亩,发展经济林0.4万亩;封山育林2.5万亩,累计达32万亩;平原植树20万株。森林覆盖率为41.5%。

畜牧业和渔业生产总体稳定。畜牧业生产略有下降,全市肉类总产量10793吨,比上年下降8.0%。全年水产品总量115781吨,比上年增长2.1%。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我市不断完善工业发展政策,加大对主导行业的引导、扶持力度,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448.0亿元,比上年增长20.8%,增幅比上年提高4.5个百分点,实现工业增加值118.3亿元,增长16.1%。工业经济的主导作用更加突出,工业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贡献率达到56.5%,拉动GDP增长8.3个百分点。

工业经济规模不断扩大。据初步统计,全市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以下简称规模以上工业)数量继续攀升,达到756家,完成工业总产值238.6亿元,比上年增长27.7%,高于全部工业增幅6.9个百分点。重工业产值135.0亿元,比上年增长27.8%,高出轻工业2.1个百分点,轻重工比达到43.4:56.6。产值超亿元的企业41家,比上年增加12家,实现产值96.1亿元,增长32.2%,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40.3%。

三大主导行业引领其他行业发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三大主导行业完成总产值138.4亿元,比上年增长30.7%,增幅高出规模以上工业3个百分点,其中高分子合成材料及其制品行业43.5亿元,增长36.0%,汽摩配行业44.7亿元,增长29.5%,机械电子行业50.3亿元,增长27.4%。

品牌经营得到较快发展。2004年获得"中国男装名城"、"中国胶鞋名城"称号,至此我市已拥有5个国家级生产基地称号。获国家免检产品1个,累计达3个;获浙江省名牌产品6个,累计达到17个;获温州市名牌产品18个,累计达到51个。全年新获省著名商标3个,累计达16个;温州市知名商标9个,累计达22个。华峰集团、荣光集团等企业跻身全国民营企业500强。

企业资本经营取得突破。华峰氨纶公司完成上市辅导期,并通过国家证监会股票发行审核。瑞立集团通过收购境外企业,创建瑞立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并成功在美国纳斯达克证券交易市场上市,实现温州民企上市零的突破。

工业经济效益有所改善。对规模以上工业7项经济效益指标综合考评得分为137.6分,比上年提高0.3分。在考核指标中,成本费用利润率为5.44%,全员劳动生产率为4.6万元/人,均比上年有所好转。效益考核企业全年实现产品销售收入228.2亿元,比上年增长26.6%,利税总额20.8亿元,增长21.3%,其中利润总额12.0亿元,增长28.8%,呈现产销利同步增长的良好势头。

建筑业稳步发展。全年建筑业完成增加值12.0亿元,比上年增长2.8%。全市拥有四级以上资质的建筑企业52家,实现总产值16.1 亿元,比上年增长17.2%;实现利润4365万元,下降13.7%。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89.8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92.3万平方米。

四、国内贸易、对外经济和旅游

消费市场稳步增长。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3.8亿元,比上年增长10.8%。批发零售业零售额56.5亿元,增长9.1%;餐饮业零售额7.3亿元,增长26.4%。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全年实现商品零售总额15.8亿元,比上年增长14.1%,其中汽车类、石油及制品类等增长较快。汽车类商品零售额9.54亿元,增长11.7%。

商品交易市场成交活跃。年末有各类市场77个,其中消费品市场50个,生产资料市场26个,生产要素市场1个。商品交易市场全年实现成交额104.9亿元,比上年增长56.1%。各类市场中成交额超亿元市场9个,年成交额93.9亿元,其中超十亿元市场2个,年成交额71.1亿元。

利用外资进展顺利。在行业结构上,外资开始涉足城市基础设施、服务行业等项目;在利用外资方式上,瑞立集团在美国"买壳上市",开辟了我市间接利用外资的新渠道;在投资规模上,合同外资平均投资规模达454万美元,比上年有了较大幅度增加。全年新批外商投资企业23家,新签合同外资金额10454.5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51.8%,实际使用外资3694万美元,增长113.5%。

对外贸易快速增长。我市已与13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关系。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7.9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2.3%,其中出口5.87亿美元,增长51.8%,进口2.05亿美元,增长54.5%。机电产品出口增长快速,出口额比上年增长79.4%,占总出口额的27.8%。市场开拓有新进展,对出口总额占全市90%以上的欧、亚、美三大主体市场出口分别增长38.7%、67.7%和46.3%,对非洲等新兴市场出口也成绩斐然,增长率为76.4%。全年新增出口企业97家,完成出口额9514万美元,占出口总额的16.2%,成为带动我市外贸发展的新动力。

外经合作稳步推进。全市共新批境外投资项目24个,同比增长118.2%,完成年度计划266.7%。境外机构带动国内商品出口9990.9万美元,同比增长11.5%。

旅游产业进入发展新阶段。全年接待国内旅游者135.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46.5%;实现旅游收入15.3亿元,增长46.7%。全年接待海外旅游者1.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47.6%;旅游外汇收入209.6万美元,增长41.7%。2004年,我市在社会经济各方面条件不断完善的基础上,积极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通过了国家验收。

五、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势头趋缓。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54.8亿元,比上年增长5.7%,增幅比上年下降14.3个百分点。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城镇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8.8亿元,比上年下降5.6%;农村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6.0亿元,增长12.8%。国有单位投资10.1亿元,比上年下降1.9%;非国有单位投资44.7亿元,增长7.6%。城乡私人投资8.4亿元,下降2.4%。

投资结构变化显著。基础设施投资继续保持较大力度,基础设施完成投资14.7亿元,比上年增长9.2%。工业性投资力度明显加大,工业性项目完成投资额17.0亿元,增长39.2%,增幅比上年增加26.9个百分点,支撑着投资总额增长的势头;房地产投资14.4亿元,下降16.1%。限额以上项目投资22.9亿元,比上年增长25.2%。

重点工程项目建设进展顺利。2004年全市共安排重点建设工程25个,完成投资9.65亿元。瑞安广场、市行政学校、凤山水厂一期、110KV上望、焦坑(扩建)变电所、粮食中心库等一批重点工程相继竣工,56省道瑞安段全线贯通,飞云江三桥及接线、东新路、文化艺术中心等工程进展顺利,污水处理、城市防洪三期、瑞枫公路、塘下大道、温福铁路瑞安段等工程相继开工建设。

六、交通、邮电和电力

交通建设成效显著。2004年,我市交通建设力度继续加大,有10项交通重点工程项目列入省级计划,获得交通补助资金7500万元,是历史上列入省级项目最多、获得资金补助最多的一年。干线畅通工程顺利推进。围绕我市"五纵二横一绕"公路主网络建设,全年投入重点工程投资4.8亿元。乡村康庄工程全面铺开。全年开工的通村公路建设总里程186.6公里,完成投资7400万元。至年末市域内等级公路达535.3公里,每平方公里拥有公路42.1公里。交通运输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全年货运量763.31万吨,货物周转量34752.77万吨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4.8%、2.6%;客运量、旅客周转量分别为2995.03万人、73114.77万人公里,分别增长5.8%、8.5%;飞云江港口货物吞吐量256.31万吨,比上年增长3.5%。年末机动车拥有量13.4万辆,其中汽车5.6万辆。

邮电业务进一步发展。全年邮电业务总量9.98亿元,比上年增长13.5%。其中电信业务总量9.49亿元,增长14.5%;邮政业务总量4876.5万元,增长9.8%。年内新增固定电话用户10.1万户,移动电话用户15.7万户,互联网用户1.9万户。至年末全市拥有固定电话用户52.3万户,移动电话用户68.6万户,互联网用户12.0万户。全市每百人拥有固定电话46部,移动电话61部,互联网普及率达到39.5%。邮政业务保持稳定发展。全年函件总量307.0万件,包裹总量11.3万件,汇票业务38.9万笔,特快专递22.3万件,报纸订阅累计2018.8万份,杂志累计53.9万份,集邮业务31.8万枚。

电力供需矛盾突出。全市电力系统最高负荷48.6万千瓦,比上年增长7.1%,用电高峰期电力负荷最大缺口达25万千瓦。由于供电紧缺,全年全社会用电量27.5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8.5%,增幅比上年下降5.1个百分点,其中工业用电量21.56亿千瓦时,增长17.0%;城乡居民生活用电4.2亿千瓦时,与上年基本持平。

七、财政和金融保险

财政形势稳定。全市完成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23.4亿元(按上年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22.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1.8亿元,同比增长26.5%。考虑2004年实施的出口退税新机制及其他财政体制改革因素,全市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为19.1亿元(新口径),与上年同口径相比增长17.8%,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0.7亿元,增长21.8%。全年地方一般预算支出12.87亿元,与上年相比增长23.7%,完成预算的112.6%,其中教育事业费支出3.77亿元,增长24.3%。科技、社会福利、社会保障、医疗卫生、重点项目建设等重点支出明显增加。

金融运行健康平稳。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达到221.7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0.3亿元,增长10.1 %,其中居民储蓄存款128.9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1.0亿元,增长9.4%;企业存款61.39亿元,比上年末增加6.6亿元,增长12.0%。年末金融机构贷款余额达到170.04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3.5亿元,增长16.0%。年末金融机构存贷款比达76.7%,比上年末提高3.9个百分点。信贷结构不断优化。基础建设、工业、个人消费等贷款保持较快增长,与上年末相比增幅分别为22.9%、25.7%、和30.5%。金融机构全年现金累计收入2347.4亿元,累计支出2311.2亿元,现金净回笼36.2亿元,比上年增加8.1亿元。

保险业继续发展。至年末,全市共有各类保险公司12家,全年保费收入45831万元,比上年增长1.6%,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7151万元,增长18.6%;人身险保费收入28680万元,下降6.4%。全年支付各类保险赔款及给付12771万元,比上年增长41.1%,其中财产险10749万元,增长58.6%;人身险2022万元,下降11.1%。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整体水平有了新的提高。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全市拥有各级各类全日制学校221所,在校学生168697人,占总人口14.91%。小学入学率为99.99%;初中入学率为98.54%;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段比例达到88.69%,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全国高校统考报名录取率80.34%。中等职业教育和民办教育也得到大力发展。全年新创温州市级教育强镇2个,温州市级以上教育强镇累计达14个,其中省级12个。教育条件继续改善。每个学生平均占有校舍建筑面积,小学达4.83平方米,初中8.24平方米,普高15.23平方米;校均学生人数,小学达到687人/所,独立初中达到1149人/所,一贯制学校初中部达265人/所。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小学、初中、普高、职高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达98.8%、97.1%、94.9%、72.8%,中级及以上职称比例分别为49.34%、47.06%、48.43%、38.28%。

科技进步取得新进展。全社会科技经费投入41178.2万元,科技投入占生产总值的比例为1.8%。各级财政科学事业费支出1554万元,比上年增长18.6%,科技三项经费投入2438万元,增长37.0%。全年列入国家级火炬计划5项,星火计划1项,重点新产品计划6项,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2项;列入省级各类项目56项、温州市级项目13项。全年获省科技进步奖3项,温州市科技进步奖9项。积极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年内新增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4家,温州市级6家,至年末,共有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21家。全年专利授权486项,至年末累计2642项。一批科技项目获得国家和省贴息贷款或创新基金资助,全年获资助经费773万元,比上年增长45.4%。科技合作交流加强。全年技术成交额1.3亿元,占温州市的24%。年末,隶属人事部门管理的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3288人,比上年增加623人;其中中级以上职称人员5770人,增加834人。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健康发展。群众文艺创作百花齐放,全年共创作各类文艺作品139件,其中获国家级奖项2个,省级奖11个。文化产业继续稳步发展。至年末,我市共有文化经营单位1223家,比上年增长13.7%,总投资额达3.2亿元,增长18%。公共图书馆藏书18.7万册(件),年总流通量10.9万人次。城乡群众文化生活条件不断完善,年内新?quot;东海文化明珠"乡镇1个,累计达10个;"金海岸文化网"工程新增1个,累计达4个。全市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8.7%,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5.7%,有线电视用户19万户。

公共卫生事业稳步发展。年末全市有各类卫生机构605家,其中医院5家,卫生院58家,村卫生室345家,其它医疗机构185家,城市和农村卫生网络逐步完善。年末有各类卫生技术人3636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799人,执业护士935人。全市医疗机构病床 1750张,平均每万人拥有病床15.5张、医师15.9人。至年末全市农村改厕普及率达88.5%。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全年体育人口达48.6万人,占总人口的43%;中小学全面开展体育达标活动,达标率为98.3%;公共健身点新增40个,累计达160个。全年举办全民健身活动47次,参加活动17万人次。瑞籍运动员在省、市运动会的19个项目上共获金牌92枚、银牌71枚、铜牌67枚。

十、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

城市建设不断加强。全年新增城市道路面积44.2万平方米,累计260.8万平方米;新增公共绿地面积2.2万平方米,累计122.3万平方米。城市公共交通、供排水设施继续改善。市区公共交通营运线路12条,年载客量3326.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5.1%。年末供水管道270公里,年供水量4119万吨,增长16.7%;排水管道199.4公里,液化石油气用户5.9万户,均比上年有所增加。

环境保护力度加大。围绕生态市建设目标,加强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大气环境和城市噪声环境质量水平保持稳定,环境空气Ⅰ、Ⅱ级优良天数占全年总天数的比重为91.3%,城市道路交通噪声全年平均值68.8分贝,符合交通干线噪声标准。工业污水排放达标率90.9%,工业烟尘排放达标率97.5%,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93.3%。全市已有8家单位通过ISO14001环境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继续保持低增长。年末全市总人口113.1万人,总户数30.5万户。男女性别比为106.6:100。人口自然增长率为8.4‰,计划生育率达90.6%,已婚育龄妇女综合避孕率90.1%,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率86%。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继续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206元,比上年增长15.9%,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35.5%。教育文化娱乐�瘛⒔煌ㄐ畔⒌确�裥韵�阎С鼋�徊嚼┐螅�用袢司��裥韵�阎С?858元,比上年增长16.3%。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766元,比上年增长12.3%,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45.1%。城乡居民年末人均储蓄余额达11397元,比上年增长8.8%。居住条件不断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33.1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40.6平方米,分别比上年增加0.6平方米和1.5平方米。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2022人,登记失业率3.6%,比上年下降0.4个百分点。

社会保障事业深入发展。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5.57万人,比上年增加2.42万人。农村居民基本养老保险2.18万人,其中被征地农民1.18万人。参加工伤保险8.88万人,基本医疗保险7.41万人,生育保险5.72万人,失业保险3.01万人,五大社会保险参保覆盖面不断扩大。全年共收取社会保险基金5.08亿元,支出3.49亿元,年末结余1.59亿元。历年累计结余9.98亿元,与上年相比增长19.2%。

社会福利工作不断加强。年末有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机构96个,其中民办53个;福利生产企业51个,年末职工4537人,其中残疾职工1889人。城乡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4280人,发放保障资金1188.9万元,其中城镇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数994人,发放保障资金93.9万元;农村低保对象13286人,发放保障资金1095万元,临时救济1365人次。民政部门接受社会各界捐赠款767万元,慈善团体募款1369.5万元,支出救助金554万元。老年服务中心(活动站)718个,老年人协会956个,老年学校在校人数14160。全年办理结婚登记13937对。

关于瑞安房地产一季度累计签约物业销售额达15.3亿元和瑞安房地产公司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海报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s://baikehd.com/news/33344.html

相关推荐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