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 正文

瑞银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汪涛:一季度经济反弹超预期,将中国2023年GDP预期上调至5.7%的简单介绍

今天百科互动给各位分享瑞银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汪涛:一季度经济反弹超预期,将中国2023年GDP预期上调至5.7%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本文目录: 1、我身边的金融学知识2000字论文

今天百科互动给各位分享瑞银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汪涛:一季度经济反弹超预期,将中国2023年GDP预期上调至5.7%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

我身边的金融学知识2000字论文

第一部分:人民币升值的利与弊

汇率的稳定对一国的经济健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目前要求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呼声很高,投机风险加重,处理不当经济极易出现震荡。人民币汇率制度与经济发芹橘颤展不协调是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所以必须对人民币汇率机制进行适当的调整,使其与经济发展相一致。

中国年外汇交易中心数据显示伍首,2011年10月27日至11月4日的人民币对美元的中间价四次创出新高,由6.3477涨到6.3165,而11月3日和4日连续创新高。从汇改以来人民币兑美元升值已超过30%,而今年升值已达到4.85%。在最近一周之内,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四次创出新高,由6.3477涨到6.3165。从汇改以来人民币兑美元升值已超过30%,而今年升值已达到4.85%。国际投行瑞银近日表示,人民币快速升值“不是一个很明智的决定。 ”瑞银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汪涛预计,今年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幅度约为5%至6%,年底将达到6.2左右,2012年将再升值3%至4%。

人民币升值最大的弊端是可能影响出口企业的生存,进而给就业形势带来威胁。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有此担心不无道理。

人民币升值的利与弊:

利:首先,从大环境来看人民币升值,利于偿还外债,我们原来要偿还的对外债务,人民币升值后,可能要少还了。

其次,从个人理财方面来看,人民币更加值钱引出的结论是境外物品价格会更便宜。一旦价格传导到位,很多人会将先前处于等待消费状态的预期消费行为变为现实。

弊:人民币升值,不利于出口,外国人原来较少的钱能买到中国商品,人民币升值后,买相同质量和数量的商品,外国人就要多付出钱才买得到了。人民币升值进口就会大幅度增长,最终会使国内企业竞争力大大受损。

对于我们老百姓自己来说,一旦升值,老百姓必定会对外汇理财产品的投资收益率有更高的期望,可能会在现有预期收益率基础上增加。

第二部分:人民币国际化问题

有经济学家预言,虽然人民币国际化至今顺风顺水,然而近期全球金融市场的波动预示着人民币国际化可能进入转折点。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尤其依赖于资金财富。因此嫌败,一旦实现了人民币国际化,不仅可以减少中国因使用外币引起的财富流失,而且将为中国利用资金开辟一条新的渠道。但人民币国际化是一把“双刃剑”,这就要求仔细分析其中的利弊。 正面影响:

1、 提升中国国际地位,增强中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力。

2、 减少汇价风险,促进中国国际贸易和投资的发展。

3、 进一步促进中国边境贸易的发展。

4、 获得国际铸币税收入。

瑞银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汪涛:一季度经济反弹超预期,将中国2023年GDP预期上调至5.7%的简单介绍  第1张

汪涛:拜登当选美国总统对中国有何影响?

阅读原文”或文末二维码。

汪涛为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瑞银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汪涛:一季度经济反弹超预期,将中国2023年GDP预期上调至5.7%,瑞银亚洲经济研究主管,首席中国经济学家

新一届美国政府的政策选择或有所改变

11月7日,主要美国媒体都预测拜登在本次总统选举中胜出,不过现任总统特朗普并未承认败选。如瑞银美国宏观经济团队此前指出,美国大选结果对美国下阶段财政刺激力度和贸易政策取向有较大影响。我们认为如果拜登当选总统、同时国会仍由两党分别掌控,这将意味着瑞银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汪涛:一季度经济反弹超预期,将中国2023年GDP预期上调至5.7%:1)美国的财政刺激力度可能偏弱,但贸易摩擦升级的风险应有所缓和瑞银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汪涛:一季度经济反弹超预期,将中国2023年GDP预期上调至5.7%;2)短期内美国可能不会调降或取消目前对华加征的关税,但贸易政策的可预见性会有所提高,且美国可能会推行更多边的贸易政策;3)美国对中美关系可能采取更全局性的既有竞争又有合作的战略。我们预计明年中美之间将进行更为积极的沟通交流,但可能不会很快达成新的贸易协议。在未来两个月新一届美国政府上任前,有现任美国政府再出台一些针对中国的措施的风险,而某些措施可能在新一届政府就职后也难以逆转。这种情景一旦发生,可能在短期内扰动市场,并给人民币带来短期贬值压力。

11月7日,主要美国媒体都预测拜登将在本次总统选举中胜出,不过现任总统特朗普并未承认败选。此外,参议院选举结果要等到明年1月初乔治亚州两个席位的决选结束后才会最终确定。拜登政府的国内经济和对华政策会有何不同,对明年中国的经济又有何影响瑞银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汪涛:一季度经济反弹超预期,将中国2023年GDP预期上调至5.7%?未来几个月会有哪些风险瑞银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汪涛:一季度经济反弹超预期,将中国2023年GDP预期上调至5.7%

瑞银美国宏观经济团队在此前的报告中指出,在国会选举和总统选举结果不同组合情景下,美国的财政刺激规模将有很大差别。此外,美国总统对外交政策和贸易政策有较大控制力,这会影响未来中美双边关系和贸易摩擦如何演变(图表1)。相比特朗普连任、国会仍由两党分别掌控这正链举一情形,我们认为拜登当选、国会仍由两党分举碧别掌控将会带来一系列改变,对明年中国经济的影响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美国的财政刺激力度可能偏弱,但中美贸易摩擦升级的风险应有所缓和。 拜登在其过渡方案中表明,他上任后的首要任务是控制疫情和重振美国经济。不过,瑞银美国宏观经济团队预计,如果参议院仍由共和党掌控,那么最终美国财政刺激的规模可能相对较小,因此明年美国GDP增速可能略低、仅为2.9%。但另一方面,明年美国进一步对中国或其他国家/地区产品加征关税的可能性大幅降低,这应能有助于减少企业所面临的不确定性,有利于全球贸易。

对中美关系可能采取一种全局性的竞争与合作战略。 目前美国政界似乎普遍将中国视为主要的战略竞争对手。根据拜登主要政策顾问近期的表态,新一届政府可能会全面地和战略性地处理中美关系。因此,我们认为拜登政府可能会维持偏强硬的对华政策立场,继续限制中国从美国获取先进技术,并致力于促进更多就业流回美国本土。与此同时,在疫情防控、气候变化、防止核扩散等全球性议题上,美国可能更倾向于与中国开展合作。我们预计一段时间之后(在美国修复与盟友关系的同时或之后一段时间),拜登政府会试图重新建立中美间某种正式交流对话机制。

对贸易协议和贸易谈判有何影响? 尽管今年存在唤裂疫情影响、且贸易之外的中美关系有所恶化,但中国依然在执行第一阶段贸易协议。考虑到中国恐怕难以实现协议中确定的自美进口金额目标,我们认为中国可能会倾向于与美国重新开展贸易谈判。同时,美国可能也希望就包括知识产权保护和创造公平竞争环境等结构性问题重启与中国的谈判。因此,我们预计明年中美之间将更为积极地进行沟通交流,但在明年底或者后年之前可能不会达成新的贸易协议。在那之前,我们预计美国不会调降或者取消目前对华加征的关税。

我们预计明年中国GDP增速可能反弹至7.5%。 如我们此前报告所述(图表3),在拜登当选、两党分别掌控参众两院的情况下,美国经济反弹可能稍弱、而全球贸易环境可能小幅改善,两相抵消,对明年中国GDP增速的影响有限。随着中国经济活动的进一步回暖,再加上全球经济复苏支撑出口,我们预计明年国内消费有望大幅反弹。今年大部分减税降费政策可能会在年底到期,明年基建投资可能小幅放缓。央行可能不会调整政策利率,但会更加注重防控金融风险,整体信贷增速可能放缓。

短期内中美关系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在明年1月20日新一届美国政府正式就职之前,特朗普和现任政府仍然可以、且有可能出台进一步针对中国的措施。这些措施非常难以预测,并很可能对市场造成较大冲击。我们认为可能的措施包括:迫使某只或几只中概股在美国退市,将更多中国企业列入实体清单或对更多产品实施出口管制,在地缘政治方面挑起事端,收紧签证政策、阻碍人员往来和双边交流等。某些措施可能让新一届政府从国内政治考虑难以逆转,因此可能给中美双边关系带来长期的影响。

进而导致短期内人民币汇率贬值。 如果现任美国政府在未来两个月内出台进一步针对中国的制裁措施,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短期内可能走弱。不过,我们认为待新一届政府就职、外部不确定性降低,2021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有望再次升值,这部分也来自美元可能走弱。虽然我们预计明年中国经常性账户顺差可能会收窄,但境内外利差可能依然可观,加上中国进一步扩大金融市场的对外开放,这都应有助于吸引境外证券投资流入。鉴于央行对人民币升值容忍度有所提升,我们预计明年底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为6.5左右,汇率的波动范围可能更大,突破6.5可能会时有发生。

合作、版权请联系华老师:13641705556

汪涛:8月经济活动反弹超预期,未来有望继续回暖

汪涛为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瑞银亚洲经济研究主管,首席中国经济学家

8 月经济活动反弹超预期

随着南方洪灾的影响逐渐消退、全球需求回暖、国内经济活动正常化,以及信贷增速继续反弹,8月经济活动继续回暖,多数主要经济指标表现强于市场预期。具体来看,虽然近期部分房地产政策有所收紧,但房地产销售和投资依然稳健,低基数推动制造业投资反弹,加之出口表现超预期,8月工业生产同比增速改善,而 社会 消费品零售同比增速也自疫情以来首次转正。另一方面,虽然财政和专项债资金支持较强,但8月基建投资小幅放缓。餐饮销售同比跌幅收窄,但依然同比下跌7%。房地产新开工同比增速也有所走弱,可能表明未来建设活动或将放缓。

经济有望进一步回暖,但环比增速放缓

朝前看,如果疫情继续得到控制,我们预计年内经济有望继续回暖。年内出口可能会保持温和正增长,基建投资保持稳健, 社会 消费品零售也有望继续反弹。近期房地产活动强劲、出口反弹幅度超预期,意味着我们的房地产和GDP增速预测可能面临一定上行风险。不过,近期房地产相关政策有所收紧,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房地产活动的反弹幅度,而随着其他经济体逐步复产,中国出口所面临的竞争也可能加剧。整体而言,我们维持三四季度实际GDP同比增长5.5-6%、全年增长2.5%的预测不变。

政策保持宽松基调,但短期内不会进一步加码

鉴于8月经济活动和新增信贷超预期,我们认为政府进一步加码政策宽松的意愿可能继续降低。不过,鉴于疫情和中美关系的不确定性犹存,我们认为宏观政策也不笑毁会很快收紧。财政政策应会更注重资金的快速下达和使用。货币政策方面,我们现在预计年内央行不会再次降准或者下调MLF利率,不过LPR利率仍有可能进一步小幅下调。我们预计9-10月整体信贷增速还可能会进一步小幅上行,到年末可能会小幅放缓。随着国内经济活动进一步复苏、外需逐渐改善,政府可能会在四季度重新评估其政策组合。中国经济增长强于预期、货币宽松的势头基本结束,这些因素应能支撑未来几个则族月的人民币汇率,不过我们认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可能很难大幅强于6.8。

房地产活动表现超预期,给全年房地产预测带来一定上行风险。 虽然近期部分出现过热迹象城市的房地产政策已碰盯备有所收紧,但8月房地产销售同比增速仍由此前的9.5%进一步反弹至13.7%,而低基数也推动30个大中城市房地产日均销售同比增速回升至14%。8月新开工同比增速由11.3%放缓至2.4%,可能表明未来建设活动或有所减速。虽然近期房地产开放商的融资条件有所收紧,但其影响尚未显现,8月房地产投资仍保持了11.8%的强劲增长。此外,受高基数拖累,8月土地交易量同比下跌7.6%。整体而言,瑞银建设活动指数从7月的3.5%小幅下行至2.5%(3个月移动平均)。鉴于过去几个月房地产投资较为强劲,我们全年房地产投资增长3-5%的预测可能面临一定上行风险。

房地产投资强劲、制造业投资反弹,拉动整体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从 7 月的 6.1% 进一步加快至 7.6% 。 即便年初至今财政和专项债资金支持较强,8月基建投资同比增速从7月的7.7%微降至7.1%,不及我们的预期,部分由于去年同期基数略高。其中,受高基数拖累,交通运输投资同比增速从11.7%下滑至6.4%,而公共事业投资,以及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同比增速则有所走强。官方窄口径基建投资(剔除公共事业投资)同比增速也从7.9%放缓至4%。另一方面,由于近期企业利润修复、去年同期基数较低,8月制造业投资从此前的同比下跌3.1%转为同比增长5%。此外,采矿业投资同比增速在低基数支持下反弹至3.5%,而教育、医疗、文体 娱乐 等部分服务业投资同比增速较此前的高位有所回落。

8 月 社会 消费品零售转为同比正增长 0.5% (此前为同比下跌 1.1% ),但餐饮销售仍同比下跌 7% 。 整体 社会 消费零售同比增速在2月以来首次转正,小幅强于市场预期。其中,商品销售同比增速从0.2%升至1.5%,而餐饮销售仍同比下跌7%(此前为同比下跌11%)。在主要产品中(限额以上单位零售),部分受益于去年同期基数较低, 汽车 销售保持稳健、同比增长11.8%(7月为12.3%)。房地产相关产品销售表现不一,其中家具和建筑材料销售有所走弱,但家电销售由此前的同比下跌2.2%转为同比增长4.3%。此外,服装(由同比下跌2.5%转为同比增长4.2%)、日用品(同比增速由6.9%升至11.4%)、化妆品(同比增速由9.2%升至19%)、通讯器材销售(同比增速由11.3%升至25.1%)均大幅走强。8月线上商品销售同比增速从24.2%放缓至17.2%,占整体 社会 消费品零售的比重小幅下滑至22.7%。

8 月出口同比增速再次超预期反弹至 9.5% (此前为 7.2% )。 整体出口较为稳健(4-8月同比增长3.5%)主要得益于防护和医疗用品,以及电子产品出口较为强劲。同时,中美贸易摩擦拖累去年同期基数较低、中国最早走出疫情影响也支撑了出口活动。8月防疫物资出口保持稳健(纺织品出口同比增长47%、医疗器械出口同比增长39%),电子产品出口较为强劲,而外需好转带动服装和鞋靴等出口也有所改善。另一方面,在二季度的强劲增长之后,大宗商品进口有所回落,整体进口同比进一步下跌2.1%(此前为下跌1.4%)。根据最新的US Census数据测算,年初至今(1-7月)中国自美进口的第一阶段协议涉及商品金额为400亿美元,仅达到全年目标的28%。不过,我们认为尽管近期中美关系恶化,但中美双方都倾向于维持第一阶段贸易协议不变,不过11月大选前相关不确定性可能会进一步上升(参见《为何中国出口如此强劲?》)。

内外需的好转推动 8 月工业生产同比增速加快至 5.6% (此前为 4.8% ),小幅超出市场预期。 工业生产同比增速的反弹主要来自于采矿业和公共事业,二者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均反弹了4个百分点以上。具体来看,电力和热力行业、非金属采矿业、钢铁和化工行业增加值均有所提速。手机产量同比增速也有所反弹,对应强劲的手机出口。另一方面, 汽车 (同比增速由21.6%降至14.8%)、通讯器材(由11.8%降至8.7%)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则有所放缓,但依然较为稳健。

整体信贷增速进一步上行。 8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28亿,其中新增居民贷款(8420亿,同比多增1880亿)和企业中长期贷款(7250亿,同比多增2970亿)均较为强劲。8月新增 社会 融资规模3.58万亿,大幅强于市场预期、同比多增1.38万亿。政府债券发行走强推动8月新增社融同比大幅多增;社融口径的新增人民币贷款强劲,未贴现承兑汇票反弹,两者也是新增社融超预期的重要原因。8月政府债券新发行量(净发行1.38万亿,同比多增8740亿)大幅反弹,其中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再次提速、8月净发行6000亿元以上,这也有望在未来几个月继续支持基建融资。我们估算8月整体信贷(社融剔除股票融资)同比增速再次上行0.4个百分点至13.4%(官方 社会 融资规模余额同比增速也提高了0.4个百分点至13.3%),我们估算的信贷脉冲也进一步反弹至GDP的7.8%左右(参见《8月新增信贷超预期,进一步宽松可能性降低》)。

8 月 CPI 同比增速微降、 PPI 同比跌幅收窄,均符合预期。 由于去年同期基数较高,猪价同比增速从86%大幅回落至53%,这也抵消了高温及降雨天气导致的蔬菜价格走强(同比增速由7.9%升至11.7%)。因此,食品价格同比增速从13.2%降至11.2%,拉动CPI同比增速小幅下行0.3个百分点至2.4%,尽管非食品价格同比增速小幅升至0.1%。另一方面,受益于建设活动较为稳健、大宗商品价格回升,以及去年同期基数较低,8月PPI同比跌幅从2.4%收窄至2%,其中上游投资品价格同比跌幅继续从3.5%收窄至3%,而下游消费品价格也小幅回落0.1个百分点至0.6%。

经济增长和政策展望

整体经济继续回暖 ... 假设疫情继续得到控制,我们预计年内整体经济有望继续回暖。随着全球经济逐步好转,年内出口应能保持温和正增长,财政融资支持会继续支撑基建投资,同时在9月南方地区洪灾影响消退之后, 社会 消费品零售有望在8月实现0.5%的同比正增长后进一步改善。

…不过环比增速可能大幅放缓。 4月以来经济活动的强劲反弹主要得益于国内生产、建设和消费活动的正常化。随着经济活动基本恢复常态,经济活动的环比反弹势头会不可避免地大幅放缓。即便如此,我们依然预计三四季度实际GDP同比增速可以达到5.5-6%。近期部分出现过热迹象城市的房地产政策边际收紧,开发商融资条件也更为严格,这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未来房地产活动,但年初至今房地产投资的稳健增长意味着我们全年3-5%的预测面临一定上行风险。另一方面,我们预计外需的持续改善应会继续支撑出口,不过随着其他经济体逐步复产,中国所面临的竞争也可能加剧。整体而言,我们预计中国出口在今年余下几个月中保持中低个位数的同比增长。此外,我们预计年内余下几个月消费也应能实现低个位数的同比增长。

政策保持宽松基调,但短期内不会进一步加码。 我们认为宏观政策仍会保持宽松基调,但鉴于整体经济活动持续回暖、最近出口和新增信贷超预期,短期内政策宽松应不会进一步加码。财政政策应会更注重资金的快速下达和使用,以支持新基建和重大项目融资。货币政策方面,我们现在预计年内央行不会再次降准或者下调MLF利率,不过LPR利率仍有可能进一步小幅下调。另一方面,鉴于疫情和中美关系的不确定性犹存,我们认为央行并不会很快开始收紧货币政策。考虑到未来的政府债券计划发行规模较大,我们预计9-10月整体信贷增速还可能会进一步上行(至瑞银预测的13.8%),到年末可能会小幅放缓。中国经济增长强于预期、国内货币宽松势头基本结束,这些因素应能支撑未来几个月的人民币汇率,不过我们认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可能很难大幅强于6.8。

合作、版权请联系华老师:13641705556

高层官员接连发声,楼市要防止政策合成谬误伤害经济

高层对房地产表态出现明显变化。就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结束第二天瑞银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汪涛:一季度经济反弹超预期,将中国2023年GDP预期上调至5.7%,12月11日召开的“2021-2022中国经济年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兼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解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时表示,房地产是支柱产业,住房更是居民的消费。

“房地产业规模大、链条长、牵涉面广,在国民经济中,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地方财政收入、金融机构贷款总额中都占有相当高的份额,对于经济金融稳定和风险防范具有重要的系统性影响。”同在这次年会上,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韩文秀的这番话被业内认为是对房地产支柱地位的注解。

两位正部级官员同时表态相当罕见。上一次类似提法还是在2017年1月,宁吉喆提出,“建筑业以及房地产中的实体经济部分,还是我们国家的重要支柱产业,是满足群众住房需求的主要载体。”

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要扩大内需,“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至关重要。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要“稳字当头”,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房地产就必须实现良性循环,这与“房住不炒”主基调并不矛盾。

楼市下滑正拖累经济

2000年以后,我国房地产业进入快速繁荣时期,并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房地产业增加值为7.45万亿元,较2019年增加7%。2020年房地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为7.34%,相比于2011年增长瑞银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汪涛:一季度经济反弹超预期,将中国2023年GDP预期上调至5.7%了1.65个百分点。从更广义角度来看,2020年房地产业与建筑业合计增基配宏加值约14.8万亿元,占国民经济总量比重为14.5%,成为仅次于工业、制造业的第三大产业。

房地产投资与消费都对经济增长起到引领作用。2020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9%,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7%。2020年,我国人均居住消费支出5215元,增长3.2%,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24.6%。

土地出让金更是成为地方财政收的一个重要来源。2020年全国卖地收入超过8万亿元,卖大同比增长15.9%,占全国财政收入的46%,占地方财政收入的84.03%。14个大城市卖地金额超千亿元。

瑞银亚洲经济研究主管、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汪涛估算,房地产行业通过直接和间接渠道合计拉动中国GDP增长25%左右(包括多轮传导效应),即如果房地产活动整体下跌10%,那么对GDP增速的直接和间接拖累合计可达2.5个百分点左右。

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判断,房地产作为居民家庭最大类资产,约占居民部门总资产的60%左右瑞银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汪涛:一季度经济反弹超预期,将中国2023年GDP预期上调至5.7%;与房地产直接相关贷款约占银行贷款余额30%左右。房地产同时作为资产,要占到银行总资产的30%左搏册右。此外,地方政府的土地出让金收益加上与房地产相关税费,则要超过地方财政总收入的30%。因此,房地产对中国经济增长的直接及间接贡献也在30%左右。

反观2021年,房地产投资增速持续收窄,房地产需求疲软,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速年内持续下降,再加上土地市场大幅降温,流拍频现,房地产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果在减弱,甚至开始造成拖累。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测算,10月单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5.4%,此前三个月增速分别为1.37%、0.26%、-3.47%,这几乎是一条直线下滑的曲线。新开工面积同比下降33%;房地产销售额环比下降21.32%,同比下降22.65%;房地产销售面积环比下降21.25%,同比下降21.65%,均接近历史最低水平。6月份,70个大中城市中,还只有12个城市新房价格环比下跌,11月份则有52个城市新房价格下跌。

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表示,近期通过长效机制对房地产去泡沫的压力测试下,开发商、供应链、银行、居民、地方政府等对房地产的信心、信赖度都在下降。信心下降,就意味着需求收缩,供给端自然受到冲击。市场信心继续走弱,反过来进一步恶化开发商资金。由此,造成了房地产全链条下行。

这种下行趋势如果持续下去,对明年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中国社会科学院近期发布的《经济蓝皮书瑞银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汪涛:一季度经济反弹超预期,将中国2023年GDP预期上调至5.7%:2022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预计,2021年中国经济增长8%,2022年预计增长5.3%左右。

“房地产相关产业链条较长,在国民经济中具有系统重要性,特别是对于依赖较高的地区,房地产市场一旦过度放缓可能触发更为复杂的风险传导链条。”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谢伏瞻在发布会上表示。

发挥支柱产业作用

在2022年这个特殊年份,“稳增长”的意义更加强烈。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稳”成为出现频率最高的字眼。会议指出,明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各地区各部门要担负起稳定宏观经济的责任,各方面要积极推出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政策,政策发力适当靠前。

需求收缩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房地产市场进入长周期下行阶段,且短期内仍在降温,开发投资明年甚至可能出现负增长。

韩文秀表示,经济社会发展是一个相互关联的复杂系统,要防止出现合成谬误,不把分兵把关变成只顾自己不及其余,避免局部合理政策叠加后造成负面效应。要防止分解谬误,避免把整体任务简单一分了之,更不能层层加码,导致基层难以承受。制定和实施政策都要坚持系统观念和实践标准,遵循经济规律,以实践效果来检验政策的成败优劣。

在业内看来,这显然包含了对减碳和房地产调控经验教训的总结,政策纠偏成为接下来政策层面要做的事。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房地产放在了明年7项经济稳定政策的“第三项”——结构政策要着力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其中提到两个循环,一是国内大循环,重在突破供给约束堵点,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二是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即在“房住不炒”前提下,加快发展长租房市场,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会议还强调完善公共服务政策制度体系,在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领域精准提供基本公共服务。

这种变化背后蕴含着政策着力点的微调,即2022年政策基调有望由调结构转向稳增长,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将成为重要抓手之一。同时,对租赁住房的支持、对刚性需求的支持,将不是短期政策,而是中远期政策方向。

要推动房地产业“软着陆”和良性循环,谢伏瞻建议,一是按照市场化、法制化原则处置化解个别房企的风险事件,压实企业主体责任。二是审慎管理房地产市场,做好稳房价和稳预期工作。三是疏堵结合,合理增加人口净流入城市保障性住房建设,调整信贷供给,通过长效机制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通过发展和利用保障房、长租房、商品房,完善金融、土地、税收等政策措施,有利于满足居民更高质量、更多样化的合理居住需求。”中国社科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表示。

实现房地产良性循环,才能更好发挥支柱产业作用,这正成为楼市调控的下一发力点。

十四五战略规划都包含什么内容?

1、构筑产业体系新支柱

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应用,增强要素保障能力,培育壮大产业发展新动能。

2、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统筹推进传统基础设施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系统完备、高效实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3、构建现代能源体系

推进能源革命,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提高能源供给保障能力。加快发展非化石能源,坚持集中式和分布式并举,大力提升风电、光伏发电规模,加快发展东中部分布式能源,有序发展海上风电,加快西南水电基地建设。

指导思想

1、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梁局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2、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布局衫渣蠢;

3、协调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或陪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

关于瑞银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汪涛:一季度经济反弹超预期,将中国2023年GDP预期上调至5.7%和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海报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s://baikehd.com/news/35578.html

相关推荐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