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 正文

英格兰银行的“鸽子王”警告说,利率太高,经济无法承受,英格兰银行官方网站

本篇文章百科互动给大家谈谈英格兰银行的“鸽子王”警告说,利率太高,经济无法承受,以及英格兰银行官方网站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 1、关于利率的定义

本篇文章百科互动给大家谈谈英格兰银行的“鸽子王”警告说,利率太高,经济无法承受,以及英格兰银行官方网站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

关于利率的定义

利率又称利息率。表示一定时期内利息量与本金的比率,通常用百分比表示,按年计算则称为年利率。其计算公式是:利息率= 利息量 / 本金

利率(Interest Rates),就其表现形式来说,是指一定时期内利息额同借贷资本总额的比率。利率是单位货币在单位时间内的利息水平,表明利息的多少。多年来,经济学家一直在致力于寻找一套能够完全解释利率结构和变化的理论,"古典学派"认为,利率是资本的价格,而资本的供给和需求决定利率的变化;凯恩斯则把利率看作是"使用货币的代价"。马克思认为,利率是剩余价值的一部分,是借贷资本家参与剩余价值分配的一种表现形式。利率通常由国家的中央银行控制,在美国由联邦储备委员会管理。现在,所有国家都把利率作为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工具之一。当经济过热、通货膨胀上升时,便提高利率、收紧信贷;当过热的经济和通货膨胀得到控制时,便会把利率适当地调低。因此,利率是重要的基本经济因素之一。

利率是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金融变量,几乎所有的金融现象、金融资产均与利率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当前,世界各国频繁运用利率杠杆实施宏观调控,利率政策已成为各国中央银行调控货币供求,进销拆而调控经济的主要手段,利率政策在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合理的利率,对发挥社会信用和利率的经济杠杆作用有着重要的意义,而合理利率的计算方法是我们关心的问题。

利息率的高低,决定着一定数量的借贷资本在一定时期内获得利息的多少。影响利息率的因素,主要有资本的边际生产力或资本的供求关系。此外还有承诺交付货币的时间长度以及所承担风险的程度。利息率政策是西方宏观货币政策的主要措施,政府为了干预经济,可通过变动利息率的办法来间接调节通货。在萧条时期,降低利息率,扩大货币供应,刺激经济发展。在膨胀时期,提高利息率,减少货币供应,抑制经济的恶性发展。

几种利率理论

[编辑本段]

从借款人的角度来看,利率是使用资本的单位成本,是借款人使用贷款人的货币资本而向贷款人支付的价格;从贷款人的角度来看,利率是贷款人借出货币资本所获得的报酬率。如果迟做用i表示利率、用I表示利息额、用P表示本金,则利率可用公式表示为:i=I/P

一般来说,利率根据计量的期限标准不同,表示方法有年利率、月利率、日利率。

现代经济中,利率作为资金的价格,不仅受到经济社会中许多因素的制约,而且,利率的变动对整个经济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现代经济学家在研究利率的决定问题时,特别重视各种变量的关系以及整个经济的平衡问题,利率决定理论也经历了古典利率理论、凯恩斯利率理论、可贷资金利率理论、IS—LM利率分析以及当代动态的利率模型的演变、发展过程。

凯恩斯认为储蓄和投资是两个相互依赖的变量,而不是两个独立的变量。在他的理论中,货币供应由中央银行控制,是没有利率弹性的外生变量。此时货币需求就取决于人们心理上的“流动性偏好”。而后产生的可贷资金利率理论是新古典学派的利率理论,是为修正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利率理论而提出的。在某种程度上,可贷资金利率理论实际上可看成古典利率理论和凯恩斯理论的一种综合。

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希克斯等人则认为以上理论没有考虑收入的因素,因而无法确定利率水平,于是于1937年提出了一般均衡理论基础上的IS-LM模型。从亏旦枣而建立了一种在储蓄和投资、货币供应和货币需求这四个因素的相互作用之下的利率与收入同时决定的理论。

根据此模型,利率的决定取决于储蓄供给、投资需要、货币供给、货币需求四个因素,导致储蓄投资、货币供求变动的因素都将影响到利率水平。这种理论的特点是一般均衡分析。该理论在比较严密的理论框架下,把古典理论的商品市场均衡和凯恩斯理论的货币市场均衡有机的统一在一起。

马克思的利率决定理论是从利息的来源和实质的角度,考虑了制度因素在利率决定中的作用的利率理论,其理论核心是利率是由平均利润率决定的。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利息是利润的一部分,是剩余价值的一种转换形式。利息的独立化,对于真正显示资金使用者在再生产过程中所起的能动作用有积极意义。

如何解读该指标:

[编辑本段]

利率水平兑外汇汇率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利率是影响汇率最重要的因素。我们知道,汇率是两个国家的货币之间的相对价格。和其他商品的定价机制一样,它由外汇市场上的供求关系所决定。外汇是一种金融资产,人们持有它,是因为它能带来资本的收盗。人们在选择是持有本国货币,还是持有某一种外国借币时,首先也是考虑持有哪一种货币能够给他带来较大的收益.而各国货币的收益率首先是由其金融市场的利率来衡量的。某种货币的利率上升,则持有该种货币的利息收益增加,吸引投资者买人该种货币,因此,对该货币有利好(行情看好)支持;如果利率下降,持有该种货币的收益便会减少,该种货币的吸引力也就减弱了。因此,可以说"利率升,货币强;利率跌,货币弱"。

从经济学意义上讲,在外汇市场均衡时,持有任何两种货币所带来的收益应该相等,这就是:Ri=Rj(利率平价条件)。这里,R代表收益率,i和j代表不同国家的货币。如果持有两种货币所带来的收益不等,则会产生套汇:买进A种外汇,而卖出B种外汇。这种套汇,不存在任何风险。因而一旦两种货币的收益率不等时,套汇机制就会促使两种货币的收益率相等,也就是说,不同国家货币的利率内在地存在着一种均等化倾向和趋势,这是利率指标对外汇汇率走向影响的关键方面,也是我们解读和把握利率指标的关键。例如,1987年8月后,随着美元下跌,人们争相购买英镑这一高息货币,致使在很短的时间内英镑汇率由1.65美元升至1.90美元,升幅近20%。为了限制英镑升势,在1988年5-6月间英国连续几次调低利率,由年利10%降至7.5%,伴随每次减息,英镑都会下跌。但是由于英镑贬值过快、通货膨胀压力增加,随后英格兰银行被迫多次调高利率,便英镑汇率又开始逐渐回升。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国际资本流动规模巨大,大大超过国际贸易额,表明金融全球化的极大发展。利率差异对汇率变动的影响比过去更为重要了。当一个国家紧缩信贷时,利率会上升,征国际市场上形成利率差异,将引起短期资金在国际间移动,资本一般总是从利率低的国家流向利率高的国家。这样,如果一国的利率水平高于其他国家,就会吸引大量的资本流入,本国资金流出减少,导致国际市场上抢购这种货币;同时资本账户收支得到改善,本国货币汇价得到提高。反之,如果一国松动信贷时,利率下降,如果利率水平低于其他国家,则会造成资本大量流出,外国资本流人减少,资本账户收支恶化,同时外汇交易市场上就会抛售这种货币,引起汇率下跌。

在一般情况下,美国利率下跌,美元的走势就疲软;美国利率上升,美元走势偏好。从美国国库券(特别是长期国库券)的价格变化动向,可以探寻出美国利率的动向,因而可以对预测美元走势有所帮助。如果投资者认为美国通货膨胀受到了控制,那么在现有国库券利息收益的吸引下,尤其是短期国库券,便会受到投资者青睐,债券价格上扬。反之,如果投资者认为通货膨胀将会加剧或恶化,那么利率就可能上升以抑制通货膨胀,债券的价格便会下跌。20世纪80年代前半期,美国在存在着大量的贸易逆差和巨额的财政赤字的情况下,美元依然坚挺,就是美国实行高利率政策,促使大量资本从日本和西欧流人美国的结果。美元的走势,受利率因素的影响很大。

利率的种类

[编辑本段]

各种利率是按不同的划分法和角度来分类的,以此更清楚的表明不同种类利率的特征。按计算利率的期限单位可划分为:年利率、月利率与日利率;按利率的决定方式可划分为:官方利率、公定利率与市场利率;按借贷期内利率是否浮动可划分为:固定利率与浮动利率;按利率的地位可划分为:基准利率与一般利率;按信用行为的期限长短可划分为:长期利率和短期利率;按利率的真实水平可划分为: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按借贷主体不同划分为:中央银行利率,包括再贴现、再贷款利率等;商业银行利率,包括存款利率、贷款利率、贴现率等;非银行利率,包括债券利率、企业利率、金融利率等;按是否具备优惠性质可划分为:一般利率和优惠利率。

利率的各种分类之间是相互交叉的。例如, 3年期的居民储蓄存款利率为4.95%,这一利率既是年利率,又是固定利率、差别利率、长期利率与名义利率。各种利率之间以及内部都有相应的联系,彼此间保持相对结构,共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从而形成一国的利率体系。

利率决定理论

[编辑本段]

马克思的利率决定论是建立在对利息的来源和本质准确把握的基础上。马克思揭示,利息是贷出资本的资本家从借入资本的资本家那里分割出来的一部分剩余价值,而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利息的这种质的规定性决定了它的量的规定性(利息的这种质的规定决定了它的量的规定),利息量的多少取决于利润总额,利息率取决平均利润率。马克思进一步指出,在平均利润率与零之间,利息率的高低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利润率;二是总利润在贷款人和借款人之间进行分配的比例。这一比例的确定主要取决于借贷双方的供求关系及其竞争,一般来说,供大于求时利率下降;供不应求时利率上升。此外,法律、习惯等也有较大作用。马克思的理论对于说明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的利率决定问题具有指导意义。

西方的利率决定论大都着眼于供求对比关系的分析,认为利率是种价格。其分歧在于什么样的供求关系决定利率。如马歇尔的实际利率论就强调非货币的实际因素——生产率和节约在利率决定中的作用。生产率由边际投资倾向表示,节约用边际储蓄倾向表示。投资量是利率的减函数,储蓄是利率的减函数,利率的变化则取决于投资量和储蓄量的均衡点;凯恩斯的货币供求论认为决定利率是货币因素而非实际因素。货币供应是由中央银行决定的外生变量,货币需求取决于人们的流动性偏好,当人们的流动性偏好增强则倾向于增加货币持有数量,因此利率是由流动性偏好所决定的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共同决定的;可贷资金论综合了前两种利率决定论,认为利率是由可贷资金的供求决定的,供给包括总储蓄和银行新增的货币量,需求包括总投资和新增的货币需求量,利率的决定取决于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共同均衡。

如何分析决定与影响我国利率的主要因素?

决定和影响我国现阶段利率的主要因素

[编辑本段]

(1)利润率的平均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利息仍作为平均利润的一部分,因而利息率也是由平均利润率决定的。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现状与改革实践,这种制约作用可以概括为:利率的总水平要适应大多数企业的负担能力。也就是说,利率总水平不能太高,太高了大多数企业承受不了;相反,利率总水平也不能太低,太低了不能发挥利率的杠杆作用。

(2)资金的供求状况。在平均利润率既定时,利息率的变动则取决于平均利润分割为利息与企业利润的比例。而这个比例是由借贷资本的供求双方通过竞争确定的。一般地,当借贷资本供不应求时,借贷双方的竞争结果将促进利率上升;相反,当借贷资本供过于求时,竞争的结果必然导致利率下降。在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作为金融市场上的商品的“价格”——利率,与其他商品的价格一样受供求规律的制约,因而资金的供求状况对利率水平的高低仍然有决定性作用。

(3)物价变动的幅度。由于价格具有刚性,变动的趋势一般是上涨,因而怎样使自己持有的货币不贬值,或遭受贬值后如何取得补偿,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这种关心使得从事经营货币资金的银行必须使吸收存款的名义利率适应物价上涨的幅度,否则难以吸收存款;同时也必须使贷款的名义利率适应物价上涨的幅度,否则难以获得投资收益。所以,名义利率水平与物价水平具有同步发展的趋势,物价变动的幅度制约着名义利率水平的高低。

(4)国际经济的环境。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与其他国家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在这种情况下,利率也不可避免地受国际经济因素的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国际间资金的流动,通过改变我国的资金供给量影响我国的利率水平;②我国的利率水平还要受国际间商品竞争的影响;③我国的利率水平,还受国家的外汇储备量的多少和利用外资政策的影响。

(5)政策性因素。自1949年建国以来,我国的利率基本上属于管制利率类型,利率由国务院统一制定,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管理,在利率水平的制定与执行中,要受到政策性因素的影响。例如,建国后至十年动乱期间,我国长期实行低利率政策,以稳定物价、稳定市场。1978年以来,对一些部门、企业实行差别利率,体现出政策性的引导或政策性的限制。可见,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利率不是完全随着信贷资金的供求状况自由波动,它还取决于国家调节经济的需要,并受国家的控制和调节。

利 率

项 目 月利率(‰) 年利率(%)

活 期 0.60 0.72

定 期

整存整取

三个月 1.425 1.80

半年 1.725 2.25

一年 1.875 2.52

二年 2.25 3.06

三年 2.7 3.69

五年 3 4.14

零存整取

整存零取

存本取息

一年 1.425 1.80

三年 1.725 2.25

五年 1.875 2.52

单位协定存款 1.2 1.44

定活两便 按一年期以内定期整存整取

同档次利率打六折执行 同前

影响银行利率的因素

[编辑本段]

利率指一定时期内利息与本金的比率,是决定利息多少的因素与衡量标准。利率作为资金的价格,决定和影响的因素很多、很复杂,利率水平最终是由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所决定的。首先,利率分别受到产业的平均利润水平、货币的供给与需求状况、经济发展的状况的决定因素的影响,其次,又受到物价水平、利率管制、国际经济状况和货币政策的影响。

根据马克思的利率理论,利息是利润的一部分,是剩余价值的转换形态,所以利息首先要受平均利润的制约。一般来说,平均利润率是利息的最高限。

利率作为资本的价格,与普通商品一样,货币的供求状况决定和影响其价格的高低。

一国经济发展的状况,决定了企业利润水平的高低和人们收入的多少,决定和影响了储蓄供给与投资需求,也影响了货币的需求和供给。

实际利率是随价格水平预期变化而调整的,目前国际上通用的实际利率计算公式

实际利率=(1+名义利率)/(1+物价变动率)-1

由于利率变动对经济有很大的影响,各国都通过法律、法规、政策的形式,对利率实施不同程度的管理。国家往往根据其经济政策来干预利率水平,同时又通过调节利率来影响经济。

总之,决定利率及影响利率变动的因素很多很复杂,其中,最终起决定作用的是一国经济活动的状况。因此,要分析一国利率现状及变动,必须结合该国国情,充分考虑到该国的具体情况,区分不同的特点分别对待。

中央银行在制定存款利率水平时,主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物价变动率。在制定存款利率时,考虑物价变动因素,是为了保障存款人不致因物价上涨而使存款的实际货币金额减少。

证券收益率。确定存款利率时要考虑证券收益率,因为人们对闲置的货币资本的支配方式有多种选择,可以保留在手边;可以存到银行;可以购买国券或企业股票、债券。

综合之,可得出理想状态为:

物价上涨率<银行存款利率<有价证券收益率

银行合理利率的计算模型及其分析

[编辑本段]

国内生产总值名义值=国内生产总值实际值V*物价总指数P

根据数据,首先构造国内生产总值实际值V与固定资本K及劳动L之间的生产函数关系:

V=AKaL1-a

上式中V为国内生产总值,K为全社会固定资本存量,L为全社会从业人员,A,a为参数。在不考虑技术进步时,可以认为a,A为正常数。应当指出,一个效用函数在某一特定时刻只有一种,而且很难用数学式子来完全准确的表达出来。以上的效用函数仅是一个效用函数的近似表达式,还需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这样便得到公式:

V=3.380527635*K*1.128590175*L-0.128590175

由上式算出的与实际的有一定的偏差,误差率保持在0.01567~0.109912之间,属于正常范围。

银行利率的计算与租金的计算有着直接的联系,因此我们首先需要求出租金的计算公式,所谓资本的租金是指如果一个人拥有K亿元的资本,并将它租给生产者使用,生产者应给她R*K的租金。

由于折旧率为δ,资本折旧为δ*K,那么资本收益或回报为R*K-δ*K。在定义资本收益率或回报率为:

资本收益率或回报率r=资本收益或回报/资本,即:

r=(R*K-δ*K)/K=R-δ(3)

但由于资本回报中有相当一部分要交纳各种税收,所以将钱存入银行所得的利率i<r,

设资本回报r*K中要征收一定的税作为公共投资,征收的各种税费占国民生产总值合理比例为£,即征税总额为£*V,在这里我们要考虑到误差的存在,设误差系数为b,在征完税费之后为资本应得回报r*K-£*V*b。他与资本K之比可以理解为银行利率i的合理位置,因此有如下式子:

i=r*K-£*V/K=r-£*V/K*b

注意到r=R-δ,因此上式可以记为:

i=R-δ-£*V/K*b

在单部门模型中,折旧率设为:δ=0.1,b是误差系数。从上式看出,利率的大小与K/L、£、b有关。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 编辑词条

贡献者(共10名):

渡边惠子、lcng、qq503382220、 wenshzh、xztlsy、无糖coffee、hengji168、沉闷散人、 高楼居士、chizhenwei

本词条在以下词条中被提及:

封闭经济、康德拉季耶夫周期理论、国际短期资本、国际游资、广场协议、贴现、次级住房抵押贷款、机会成本、欧洲中央银行、联邦公开市场操作委员会、贴现率、现值、联邦基金利率、欧洲日元债券、债券、衍生金融资产、复利计算公式、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票面利率、补偿性余额、量子基金、汇率、游资、美国次贷危机、国债收益率、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亚洲金融风暴、固定利率房贷、公司债券利率、戈登·布朗 更多

“利率”在汉英词典中的解释(来源:百度词典):

1.interest rate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共14条):查看评论

返回页首

英格兰银行的“鸽子王”警告说,利率太高,经济无法承受,英格兰银行官方网站  第1张

金融危机如何演变成经济危机?

经济危机(Economic Crisis)指英格兰银行的“鸽子王”警告说,利率太高,经济无法承受的是一个或多个国民经济或整个世界经济在一段比较长的时间内不断收缩(负的经济增长率)。具体指经济系统没有产生足够的消费价值。也就是生产能力过剩的危机。他包括被动型危机与主动型危机两种类型。所谓被动型经济危机是指由金融危机进而演化为经济危机高含的情况。主动型危机是指宏观经济管理当局为了达到某种目的采取的政策行为的结果。金融危机又称金融风暴英格兰银行的“鸽子王”警告说,利率太高,经济无法承受,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英格兰银行的“鸽子王”警告说,利率太高,经济无法承受: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戚游笑、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如果这次美国爆发经济危机英格兰银行的“鸽子王”警告说,利率太高,经济无法承受,则完全属于前一种情况。

这里磨弊有详细介绍英格兰银行的“鸽子王”警告说,利率太高,经济无法承受

决定和影响利率水平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决定和影响利率水平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决定和影响利率水平的主要因素有:

1、货币供求。

2、通货膨胀。

3、中央银行的再贴现率。

4、国家经济政策。

5、国际市场利率水平。

简介:

利率水平是指一定时期全社会利率的平均总水平英格兰银行的“鸽子王”警告说,利率太高,经济无法承受,反映一定时期全社会资金的供求状况。利率就其表现形式来说,是指一定时期内利息额同借贷资本总额的比率。

关于利率的决定,也有着多种理论,其中马克思的利率决定论认为利息量的多少取决于利润总额,利息率取决于平均润率。西方的利率决定理论著眼于利率变动取决于供求对比关系,主要有三种利率决定理论。

利率变化的影响因素主要有经济因素、政策因素和制度因素。

(一)经济因素包括经济周期、通货膨胀、税收等对利率的影响。

(二)政策因素指一国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汇率政策等经济政策的实施对利率影响。

(三)制度因素主要指利率管制下的利率状况。

我国利率的决定与影响因素主要有利润滑桐的平均水平,资金的供求状况,物价变动的幅度,国际经济环境与政策性因素等。

(一)利润的平均水平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利息也是由平均利润率决定的。

(二)资金的供求状况指借贷资本供不应求时,借贷双方的竞争使利率上升;供过于求时,利率下降。

(三)物价变动的幅度制约著名义利率水平的高低。

(四)国际经济的环境指国际间资金流动、商品竞争、外汇储备量及外资政策都会对利率产生影响。

(五)政策性因素指利率取决于国家调节经济的需要,是实现经济目标的工具。

影响利率水平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影响利率水平的因素很多,包括:

①平均利润率。它一定是高于利率的,只有当平均利润率大于利率的时候才会借贷。

②借贷资金的供求关系。 这是影响利率的非常广泛的因素。当社会上资金多的时候,企业需求少,贷款就少,存款多,利润低,利率就低;反过来,银行没有钱,但是企业大量贷款,这时候利率就高英格兰银行的“鸽子王”警告说,利率太高,经济无法承受了。

③国家经济政策影响。 国家要采取两个政策,一个含碰是放松银根,一个是紧缩银根。 当经济繁荣时期为了防止过热而紧缩银根,提高利率;当经济萧条的时候放松银根,下调利率。

④国际利率水平。利率就是货币的价格,国际资金的流动受到利率的影响,资金会流向利率相对较高的国家。假设美国是10%,中国是2%,钱会流向美国,这时候中国要吸引外资会提高利率水平,我们要提高到12%,钱就会流向中国。

决定和影响利率水平的因素有哪些?

(1)平均利润率。理论上贷款利率不应超过社会平均利润率

(2)银行成本。要保持合理的利差,银行才有利润可赚。

(3)通货膨胀预期。在预期通货膨胀率上升期间,利率水平有很强的上升趋势;而当预期通货膨胀率下降时,利率水平也将下降。

(4)中央银行政策。中央银行运用某些政策工具通过银行影响可供贷款。当中央银行想要 *** 经济时,将采取措施以鼓励银行增加可供贷款数量时,利率下降。中央银行要限制经济活动时,将采取迫使银行收回贷款的措施,利率上升。

(5)商业周期。利率的波动表现出很强的周期性,在商业周期扩张阶段上升而在经济紧缩阶段下降。

(6)借贷资金供求状况。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市场利息率一般是在借贷资金市场上由资金的供求双方协商确定。供大于求,利率低;反之,利率高。

(7) *** 预算赤字。如果其他因素不变, *** 预算赤字增加则利率上升。

(8)国际利率水平。通过两条渠道实现:一是国际信贷渠道;二是国际贸易渠道。

决定和影响利率水平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1)利润率的平均水平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利息仍作为平均利润的一部分,因而利息率也是由平均利润率决定的。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现状与改革实践,这种制约作用可以概括为:利率的总水平要适应大多数企业的负担能力。也就是说,利率总水平不能太高,太高了大多数企业承受不了;相反,利率总水平也不能太低,太低了不能发挥利率的杠杆作用。

(2)资金的供求状况

在平均利润率既定时,利谈让谈息率的变动则取决于平均利润分割为利息与企业利润的比例。而这个比例是由借贷资本的供求双方通过竞争确定的。一般地,当借贷资本供不应求时,借贷双方的竞争结果将促进利率上升;相反,当借贷资本供过于求时,竞争的结果必然导致利率下降。在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作为金融市场上的商品的“价格”--利率,与其他商品的价格一样受供求规律的制约,因而资金的供求状况对利率水平的高低仍然有决定性作用。

(3)物价变动的幅度

由于价格具有刚性,变动的趋势一般是上涨,因而怎样使自己持有的货币不贬值,或遭受贬值后如何取得补偿,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这种关心使得从事经营货币资金的银行必须使吸收存款的名义利率适应物价上涨的幅度,否则难以吸收存款;同时也必须使贷款的名义利率适应物价上涨的幅度,否则难以获得投资收益。所以,名义利率水平与物价水平具有同步发展的趋势,物价变动的幅度制约著.名义利率水平的高低。

(4)国际经济的环境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与其他国家的经济联络日益密切。在这种情况下,利率也不可避免地受国际经济因素的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国际间资金的流动,通过改变我国的资金供给量影响我国的利率水平;②我国的利率水平还要受国际间商品竞争的影响;③我国的利率水平,还受国家的外汇储备量的多少和利用外资政策的影响。

(5)政策性因素

自1949年建国以来,我国的利率基本上属于管制利率型别,利率由国务院统一制定,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管理,在利率水平的制定与执行中,要受到政策性因素的影响。例如,建国后至十年动乱期间,我国长期实行低利率政策,以稳定物价、稳定市场。1978年以来,对一些部门、企业实行差别利率,体现出政策性的引导或政策性的限制。可见,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利率不是完全随着信贷资金的供求状况自由波动,它还取决于国家调节经济的需要,并受国家的控制和调节。

影响利率水平的因素有

一、西方经济学的利率决定理论1.古典学派的利率决定理论古典学派的利率决定理论认为:利率由投资需求与储蓄意愿的均衡所决定。投资是对资金的需求,随利率上升而减少;储蓄是对资金的供给,随利率上升而增加,利率就是资金需求和供给相等时的价格。一般情况下,利率越高,储蓄量越多,储蓄是利率的递增函式;另一方面,利率越低,投资越大,投资是利率的递减函式。储蓄和投资都是利率的函式,而利率的变化则取决于投资与储蓄的均衡。2.凯恩斯的利率决定理论凯恩斯完全抛弃了实际因素对利率水平的影响。他认为,储蓄与投资虽然有着密切联络,但不能把它们看作是决定利率水平的两个独立的变数。因为储蓄主要取决于收入,而收入一般取决于投资。储蓄量是消费者消费行为的综合结果,它等于社会的总收入减去总消费支出,而投资量是企业投资行为的综合结果,它等于由本期生产活动而引起的资本品的增值,也等于总收入减去总消费。因此,无论什么时候,投资总是等于储蓄,利率显然不能由储蓄和投资的均衡来决定。凯恩斯认为,人们在得到货币收入后,通常必须做出两种选择:一是消费和储蓄之间的选择,称为“时间偏好的选择”;二是储蓄形式的选择,称为“流动性偏好的选择”。对于第一种选择,凯恩斯认为,消费是收入的递减函式,储蓄是收入的递增函式。也就是说,当收入增加时消费和储蓄也随之增加,但消费不如收入增加的多。收入越多,消费所占的比例越小,而储蓄所占的比例越大;相反,收入越少,消费所占的比例越大,而储蓄所占的比例越小。对于第二种选择,凯恩斯认为人们不同程度地具有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为此,当人们考虑、选择持有财富的形式时,大多倾向于选择货币,乐于多持有货币。这可以理解为,对具有完全流动性的资产有一定的偏好,即流动性偏好,又称灵活性偏好,表现为对货币的流动性偏好。流动性偏好的高低,是由保持货币所得到的效用与放弃货币所得到的利益两者之间的权衡所决定的。在利率高的时候,流动性偏好降低,在利率低的时候,流动性偏好上升。所以,利息不是“等待”的报酬,而是在一定时期内放弃流动性偏好的报酬。3.可贷资金利率理论可贷资金利率理论的首倡者为英国剑桥学派的经济学家罗柏森。他认为凯恩斯的分析是不正确的,他混淆了“事前的”和“事后的”以及“实际储蓄”和“自愿储蓄”之间的区别。罗柏森指出,一定时期的“实际投资”总等于“实际储蓄”这是自明之理。因为它们都是“事后的”概念,自然都是相等的。但储蓄和投资相等并不意味着“实际储蓄”和“自愿储蓄”之间的相等。“实际储蓄”是已经发生了的储蓄,是一个“事后的”概念,而“自愿储蓄”则是一定时期内人们愿意进行的储蓄,即“意愿储蓄”,是一个“事前的”概念,因而“实际储蓄”和“自愿储蓄”存在着质的差别,在量上也未必相等。

简要叙述影响债券利率水平的主要因素

主要有以下几点:1.债券发行价格。一般来说,发行价高于票面价,则票面利率高于市场实际利率。2.期限。一般来说,期限越长,利率越高。3.市场利率。一般来说,市场利率越高,票面利率相对较高。4.发行主体信用等级。发行主体信用等级越高,资信状况越好,票面利率可适当降低;反之亦反之。5.巨集观经济形势。若巨集观经济状况良好,债券发行比较顺利,利率可适当低一些,若巨集观经济形势如当下,则发行债券比较困难,则利率需较高。暂时想这么多,再想起来再给你补上。

1.简述利率水平的决定和影响因素。

利率市场化是指将利率的决定权交给市场,由市场自主决定利率的过程。包括利率决定、利率传导、利率结构和利率管理的市场化。即由市场决定利率的大小、结构、波动幅度,央行不对利率实行管制,只根据国民经济执行的实际情况和需要,通过制定和调整再贴现率、再贷款率以及公开市场业务来调节市场利率,最终形成以中央银行利率为基础、以货币市场利率为中介、以市场供求决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水平的市场利率体系和形成机制。

迄今为止,几乎所有的工业化国家和大部分的发展中国家都实现了利率市场化,并使许多国家从中获益。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自1996年正式启动利率市场化程序开始,经过十余年的努力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具体表现在:一是基本实现了货币市场利率品种的市场化,包括银行同业拆借利率、债券回购利率、票据市场转贴现利率、国债与政策性金融债的发行利率和二级市场利率等。二是放开了对外币利率的管理,外币利率实现了市场化,同时中外资金融机构在外币利率政策上也实现了同等公平待遇。三是贷款利率实现下限管理,上限基本完全放开。商业银行可以根据贷款风险自主实行差别化定价策略,进而获得风险补偿。四是部分大额长期存款利率由双方协商确定,并建立了人民币存款利率下浮制度。五是中央银行利率体系建设逐步深化,利率调控机制逐步完善,利率调控能力逐步增强。总之,从制度方面看,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近中期目标已经基本实现。

我国现行利率体系有了一定的市场化成分,但执行的仍是利率管制下的双轨利率体系。基准利率还是官定利率,不是市场均衡利率。存贷款利率与货币市场利率相隔离、货币市场利率与资本市场利率间不协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期限结构失衡、利率传导和风险溢价机制不畅。同时,央行各种利率之间的关系也存在冲突,央行利率和商业银行利率之间甚至倒挂。利率管制的弊端愈显突出:一是使利率作为货币政策工具存在严重缺陷。二是调控时效性和效果不尽如人意。三是利率管制遮蔽了银行自主定价空间、动力和意识,限制了银行对自身产品的风险定价和保障机制的形成。四是优惠利率有时被滥用,与国家政策意图大相径庭。

二、利率市场化改革路径与策略选择

改革孕育著机遇,也隐藏着风险。利率市场化是把双刃剑,其"杀伤力"不可低估:过度竞争、利率失调会导致银行破产;市场化后频繁而剧烈的利率变动,将使银行经营绩效的结果更具不确定性;可能会导致信贷市场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形成潜在信用风险;可能恶化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造成落后地区资金资源的再度流失。

要避免利率市场化这柄双刃剑的负面效应,利率市场化改革必需经过分步走、逐步展开的渐进有序过程。根据国际成功的利率市场化改革经验,应按照利率弹性的原则,分期分批地放开管制。对利率弹性各异的各种产品区别对待,先放开利率弹性较低的产品,等到时机成熟再放开利率弹性较高的产品,按照先货币市场,后信贷市场;先长期利率,后短期利率;先贷款利率,后存款利率的次序,循序渐进地分步骤进行。在此,笔者提出如下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政策建议:

(一)利率市场化改革应从货币市场利率上寻找突破口,关键是找到一个相对有效的货币市场基准利率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过去一直难以走出历史性跨越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中央银行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基准利率形成体系,以及缺乏有效执行货币政策传导、调控的有效工具。实施利率市场化,最关键的工作就是先确定能使大家普遍认同的货币市场基准利率。无论是存款还是贷款利率市场化都离不开基准利率的形成,市场上其他利率均应根据基准利率进行调整。所以,选择并培育适合我国间接调控机制下的基准利率,并使之成为市场化利率、基础性利率、传导性利率是当务之急。实际上,同业拆借市场利率最能及时体现资金供求状况,对整个货币市场的利率结构具有导向性,因而建立发达的同业拆借市场也就成为利率市场化的基础工程。

(二)金融市场的规模化和金融产品的多样化是利率市场化的根本前提

金融市场若没有一定的规模,金融产品就会缺乏流动性,利率的市场化也就无从谈起;金融市场若没有丰富的产品,就会限制投资者的投资选择,通过利率调节投资方向的功能就无法强化。所以说,没有一个发达健全的金融市场就不可能存在一个价格形成的市场机制,利率市场化也就不可能真正地实现。我国的金融市场虽经二十几年的发展,但目前仍处于初级阶段。其现状是:间接融资巨大,直接融资不多;重视股票市场,忽略债券市场;国债数量庞大,企业债发行较少;长期债券较多,短期债券缺乏;传统业务居多,中间业务有限。金融市场除产品单一、市场规模小之外,还存在金融市场各子市场发育不平衡、相互分割、功能不全、效率不高等现象,这些都会影响利率市场化的最后实现。所以,我们应从基础的金融产品开发创新入手,适当增加金融产品的品种和规模。大力发展和规范股票市场,加速发展包括公司债券、金融债券、市政债券和证券化债券在内的债券市场,增加可交易金融工具,理顺利率的风险结构,形成合理的收益曲线。通过促进股票市场、债券市场的发展,扩大市场化利率覆盖范围,通过与银行信贷竞争促使银行借贷利率市场化。同时消除资金在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间自由流动的制度壁垒,强化两个市场的沟通与联络,使央行能够通过货币政策工具影响短期利率,进而迅速影响长期利率和整个利率体系,从而提高利率传导效应和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

(三)培育经济主体行为的市场化,提高对利率的敏感度,是利率市场化的先决条件

利率要成为资源配置的有效杠杆,必须使经济主体--企业在借贷资金时对利率有一定的敏感性。而在我国,占据大部分金融资源的国有企业,尚未成为真正独立的市场经营主体,预算上的软约束使得在资金的成本与可得性上作权衡时,首先考虑的是可得性,而不是成本大小,它们对利率水平变化的反应缺乏灵敏性。如果企业对于利率的变动不敏感,利率市场化就不可能迅速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程序上的迟缓,已经成为利率市场化的现实障碍。因此,利率市场化改革必须与国有企业改革尤其是产权制度改革结合起来、同步进行,以打造好利率市场化的微观主体基础。

不仅如此,当前国有商业银行的治理结构也不完善,还习惯于被动接受央行管制的法定利率,他们无须对市场化的利率做出敏锐的反应,在利率风险增大时可以"惜贷",可以"倒逼"中央银行。已出台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措施并没有在国有商业银行中引起较大震撼,国有商业银行尚未做好应对利率市场化风险的充分准备。所以,积极推进国有商业银行转换经营机制,矫正其在管制利率下形成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也就变得迫切而必要。

(四)建立完善的利率定价机制,是商业银行向利率市场化迈进的重要一环和关键一步

引入利率市场化的竞争之后,银行业之间的竞争将由原来的规模竞争转向效益竞争,转向风险定价和产品创新的竞争。衡量商业银行竞争力的关键性指标,并不在于银行的资产规模等,而主要在于净利差水平、资产回报率、资本回报率等。风险定价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决定竞争能力的强弱。可以说,利率市场化就是金融产品的价格竞争;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也就是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真正商业化经营的过程。

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存款定价应根据货币市场利率、当地竞争状况和自身不同时期需求确定。贷款定价要考虑资金和服务成本、拟获取利润、产品价格优势、客户结构特征及需求、资本和劳动力价格等因素,综合考虑客户的信用风险、综合收益、筹资成本和运营成本分摊,建立综合的测算体系,确定灵活合理的价位。

(五)鼓励金融创新,开发金融衍生业务,丰富和完善市场利率风险的分散和处置出口,对防范和管理可能进一步暴露和滋生的金融风险具有特别意义

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风险的下移,商业银行承担起利率的市场化风险。因此,在放宽利率管制的同时,利率市场化改革客观上需要为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提高分散风险、处置风险的出口;否则利率管制的放宽容易使得利率的市场化风险失范。因此,迫切需要市场提供不影响资产负债结构而达到调整利率风险头寸目的的创新工具,推出具有价格发现和风险避险功用的金融产品。目前人民银行实施的人民币互换利率交易试点工作,就是为规避和对冲利率风险提供的一个有效工具。从近期来看,应审慎适时地试办远期利率协议、利率期货、利率期权和利率上下限等业务,为商业银行等微观金融主体提供规避利率风险的手段,以发挥其在化解和分散基础金融资产风险上无可替代的作用。

(六)加强金融监管,是利率市场化顺利推进的必要保证

金融监管当局首先要实行监管重点的转变。从传统的合规性监管切实转向风险性监管上来,分析评价商业银行自身的控险能力、化险能力、排险能力,对商业银行内控制度的健全性、系统的安全性等作出综合评价,指明风险隐患,纠改管理漏洞。其次,更新监管方式、监管手段。建立风险预警模型和风险监管分析系统,对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坏账准备,各项存贷款的利率、期限及其结构进行系统分析、动态监测。第三,加强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监管。一方面鼓励商业银行进行金融创新;另一方面加强对中间业务品种的研究与规范,以提升监管水平,确保金融安全。

简述影响债券票面利率水平的主要因素

一般利率是指在不享受任何优惠条件下的利率。优惠利率是指对某些部门、行业、个人所制定的利率优惠政策。

根据银行业务要求不同,分为存款利率、贷款利率

存款利率是指在金融机构存款所获得的利息与本金的比率。贷款利率是指从金融机构贷款所支付的利息与本金的比率。

根据与市场利率供求关系,分为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

根据利率之间的变动关系,分为基准利率和套算利率

基准利率是在多种利率并存的条件下起决定作用的利率,我国是中国人民银行对商业银行贷款的利率

零存整取是我们普通居民较普遍采用的方法,以零存整取利率的计算为例。

零存整取的余额是逐日递增的,因而我们不能简单地采用整存整取的计算利息的方式,只能用单利年金方式计算,公式如下:

SN =A(1+R)+A(1+2R)+…+A(1+NR)

=NA+1/2 N(N+1)AR

其中,A表示每期存入的本金,SN是N期后的本利和,SN又可称为单利年金终值。上式中,NA是所储蓄的本金的总额,1/2 N(N十1)AR 是所获得的利息的总数额。

通常,零存整取是每月存入一次,且存入金额每次都相同,因此,为了方便起见,我们将存期可化为常数如下:

如果存期是1年,那么 D=1/2 N(N十1)=1/2×12×(12+1)=78

同样,如果存期为2年,则常数由上式可算出D=300,如果存期为3年,则常数为D=666。

这样算来,就有:1/2 N(N十1)AR=DAR,即零存整取利息。

例如:你每月存入1000元。存期为1年,存入月利率为1.425‰(2004年10月29日起执行的现行一年期零存整取月利率),则期满年利息为:1000×78×1.425‰=111.15(元)

又如储户逾期支取,那么,到期时的余额在过期天数的利息按活期的利率来计算利息。

零存整取有另外一种计算利息的方法,这就是定额计息法。

所谓定额计息法,就是用积数法计算出每元的利息化为定额息,再以每元的定额息乘以到期结存余额,就得到利息额。

每元定额息 =1/2 N(N+1)NAR÷NA=1/2(N十1)R

如果,现行一年期的零存整取的月息为1.425‰。那么,我们可以计算出每元的定额息为:1/2×(12+1)×1.425‰=0.0092625

你每月存入1000元,此到期余额为:1000×12=12000(元)

则利息为:12000×0.0092625=111.15(元)

扣去20%的利息税22.23元,你实可得利息88.92元.(注:2008年10月9日以后产生的利息已不用交利息税)

年利率17.9%是多少

如果按一万元来算的话:10000元的年利息为17.9%。 计算方法: 年利率为17.9%; 年息 =本金x利率x1 =10000x17.9%x1 =1790x1 =年息17.8%,是这样算出来的,其他金额也可以这样计算。

拓展资料:

影响利率的因素

1.利率水平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利率仍然是平均利润的一部分,因此利率也由平均利润率决定。根据中国经济发展和改革实践的现状,这种制约作用可以概括为:利率的总体水平应与大多数企业的承受能力相适应。

也就是说,利率的总体水平不应该太高,这对大多数企业来说太高了;相反,利率的总体水平不能太低,不能太低地发挥利率的杠杆作用。

2.资本供求

当平均利润率固定时,利率的变化取决于平均利润分成利息和企业利润的比例。这一比例是由贷款资金的供求通过竞争决定的。

一般来说,当贷款资金供应不足时,借款人与借款人之间的竞争结果会促进利率的上升;相反,当贷款资金供过于求时,竞争的结果必然导致利率的下降。在中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金融市场上商品的“价格”——利率和其他商品的价格一样受供求规律的制约,资金的供求仍然对利率水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3.价格变动

因为价格是刚性的,所以变化的趋势通常是向上的。因此,如何使自己的货币不贬值,或者贬值后如何获得补偿,是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

这种担忧使得从事货币资金运作的银行不得不将存款名义利率调整到物价上涨的幅度,否则难以吸收存款;同时,贷款的名义利率必须适应价格上涨的幅度,否则很难获得投资收益。因此,名义李咐袜利率水平与物价水平有同步发展的趋势,物价变动幅度制约着名义利率水平。

4.国际经济

改革开放后,中国与其他国家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在这种情况下简烂,利率不可避免地受到国际经济因素的哪激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 国际资本流动通过改变中国的资本供给来影响中国的利率水平;

② 中国的利率水平也受到国际商品竞争的影响,;

③ 中国的利率水平还受到国家外汇储备和利用外资政策的影响。

利率或将继续上升,英格兰银行基于哪些因素对英国经济进行了悲观的预测?

利率或将继续上升,英格兰银行基于高额的通胀水平、复杂的国际环境、日益紧张的能源危机、以及经济逐渐陷入到衰燃颤型退等因素对英国经济进行了悲观的预测。

8月4日,英国央行英格兰银行宣布了加息计划,这次加息增加了50个基点,创下了1995年至今27年以来的最大幅度加息,这也是英国从去年12月份以来连续6次进行加息,之所以英国政府会如此悲观,是由于英国目前所面临的高额通胀水平,众所周知,美国也同样面临着高额通胀,为此也进行了大幅度的加息,这就对于那些依赖美元的国家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而英国是受到影响最为直接的国家之一,除了自己队友不断的加息,转移国内的通胀外,俄乌局势的不断变化,加剧了欧洲的能源危机以及全球的粮食危机,在这种复杂的国际背景下,英国国内的物价也在飞涨,通胀水平高企,才不得不进行加息,试图缓解国内的通胀。

英国国内的CPI水平在六月份达到了9.6%,创下了近40年以来的新高,种种迹象表明,如果英国放任这种情况发展下去,很可能会陷入到经济衰退的情况,英国政府担心通胀将会持续很长时间,并在未来的几个月继续使用加息策略。同时由于俄乌冲突造成的能源危机,英国国内的能源价格暴涨,如果这种情况持续到冬天,能源危机洞早将会加剧,很多居民可能会出现烧不起燃气的情况,对经济将是毁灭性的打击,基于这些因素,英国央行对英国经济进行了悲观的预测皮猜。

利率或将继续上升,你知道英格兰银行基于哪些因素对英国经济进行了悲观的预测吗?欢迎留言讨论。

最全常用经济指标及解释

经济指标:

a、国内生产总值

(1)国内生产总值的含义

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常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它不但可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表现,更可以反映一国的国力与财富。一般来说,国内生产总值共有四个不同的组成部分,其中包括消费、私人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额。用公式表示为:

GDP:C+I+C+X 式中:C为消费、I为私人投资、C为政府支出、X为净出口额。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究竟处于增长抑或衰退阶段,从这个数字的变化便可以观察到。一般而言,GDP公布的形式不外乎两种,以总额和百分比率为计算单位。当GDP的增长数字处于正数时,即显示该地区经济处于扩张阶段;反之,如果处于负数,即表示该地区的经济进入衰退时期了。由于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定时间内所生产的商品与劳务的总量乘以"货币价格"或"市价"而得到的数字,即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等于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与通货膨胀率之和。因此,总产量即使没有增加,仅价格水平上升,名义国内生产总值仍然是会上升的,在价格上涨的情况下,国内生产总值的上升只是一种假象。然而,有实质性影响的却是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变化率,所以使用国内生产总值这个指标时,还必须通过GDP缩减指数,对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做出调整,从而精确地反映产出的实际变动。因此,一个季度GDP缩减指数的增加,便足以表明当季的通货膨胀状况。如果GDP缩减指数大幅度的增加,便会对经济产生负面影响,同时也是货币供给紧缩、利率上升、进而外汇汇率上升的先兆。

(2)国内生产总值的解读

一国的GDP大幅增长,反映出该国经济发展蓬勃,国民收入增加,消费能力也随之增强。在这种情况下,该国中央银行将有可能提高利率,紧缩货币供应,国家经济表现良好及利率的上升会增轿首逗加该国货币的吸引力。反过来说,如果一国的GDP出现负增长,显示芹行该国经济处于衰退状态,消费能力减低。时,该国中央银行将可能减息以刺激经济再度增长,利率下降加上经济表现不振,该国货币的吸引力也就随之而减低了。因此,一般来说,高经济增长率会推动本国货币汇率的上涨,而低经济增长率则会造成该国货币汇率下跌。例如,1995-1999年,美国GDP的年平均增长率为4.1%,而欧元区11国中除爱尔兰较高外(9.0%),法、德、意等主要国家的GDP增长率仅为2.2%、1.5%和1.2%,闭卖大大低于美国的水平。这促使欧元自1999年1月1日启动以来,对美元汇率一路下滑,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贬值了30%。但实际上,经济增长率差异对汇率变动产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一是一国经济增长率高,意味着收入增加,国内需求水平提高,将增加该国的进口,从而导致经常项目逆差,这样,会使本国货币汇率下跌。

二是如果该国经济是以出口导向的,经济增长是为了生产更多的出口产品,则出口的增长会弥补进口的增加,减缓本国货币汇率下跌的压力。

三是一国经济增长率高,意味着劳动生产率提高很快,成本降低改善本国产品的竞争地位而有利于增加出口,抑制进口,并且经济增长率高使得该国货币在外汇市场上被看好,因而该国货币汇率会有上升的趋势。

在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由商务部负责分析统计,惯例是每季估计及统计一次。每次在发表初步预估数据(The Preliminary Estimates)后,还会有两次的修订公布(The First Revision The Final Revision),主要发表时间在每个月的第三个星期。国内生产总值通常用来跟去年同期作比较,如有增加,就代表经济较快,有利其货币升值;如减少,则表示经济放缓,其货币便有贬值的压力。以美国来说,国内生产总值能有3%的增长,便是理想水平,表明经济发展是健康的,高于此水平表示有通货压力;低于1.5%的增长,就显示经济放缓和有步人衰退的迹象。

b、利率

(1)利率的含义

利率,就其表现形式来说,是指一定时期内利息额同借贷资本总额的比率。多年来,经济学家一直在致力于寻找一套能够完全解释利率结构和变化的理论,"古典学派"认为,利率是资本的价格,而资本的供给和需求决定利率的变化;凯恩斯则把利率看作是"使用货币的代价"。马克思认为,利率是剩余价值的一部分,是借贷资本家参与剩余价值分配的一种表现形式。利率通常由国家的中央银行控制,在美国由联邦储备委员会管理。现在,所有国家都把利率作为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工具之一。当经济过热、通货膨胀上升时,便提高利率、收紧信贷;当过热的经济和通货膨胀得到控制时,便会把利率适当地调低。因此,利率是重要的基本经济因素之一。

(2)利率的解读

利率水平兑外汇汇率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利率是影响汇率最重要的因素。我们知道,汇率是两个国家的货币之间的相对价格。和其他商品的定价机制一样,它由外汇市场上的供求关系所决定。外汇是一种金融资产,人们持有它,是因为它能带来资本的收盗。人们在选择是持有本国货币,还是持有某一种外国借币时,首先也是考虑持有哪一种货币能够给他带来较大的收益.而各国货币的收益率首先是由其金融市场的利率来衡量的。某种货币的利率上升,则持有该种货币的利息收益增加,吸引投资者买人该种货币,因此,对该货币有利好支持;如果利率下降,持有该种货币的收益便会减少,该种货币的吸引力也就减弱了。因此,可以说"利率升,货币强;利率跌,货币弱"。

从经济学意义上讲,在外汇市场均衡时,持有任何两种货币所带来的收益应该相等,这就是:Ri=Rj(利率平价条件)。这里,R代表收益率,i和j代表不同国家的货币。如果持有两种货币所带来的收益不等,则会产生套汇:买进A种外汇,而卖出B种外汇。这种套汇,不存在任何风险。因而一旦两种货币的收益率不等时,套汇机制就会促使两种货币的收益率相等,也就是说,不同国家货币的利率内在地存在着一种均等化倾向和趋势,这是利率指标对外汇汇率走向影响的关键方面,也是我们解读和把握利率指标的关键。例如,1987年8月后,随着美元下跌,人们争相购买英镑这一高息货币,致使在很短的时间内英镑汇率由1.65美元升至1.90美元,升幅近20%。为了限制英镑升势,在1988年5-6月间英国连续几次调低利率,由年利10%降至7.5%,伴随每次减息,英镑都会下跌。但是由于英镑贬值过快、通货膨胀压力增加,随后英格兰银行被迫多次调高利率,便英镑汇率又开始逐渐回升。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国际资本流动规模巨大,大大超过国际贸易额,表明金融全球化的极大发展。利率差异对汇率变动的影响比过去更为重要了。当一个国家紧缩信贷时,利率会上升,征国际市场上形成利率差异,将引起短期资金在国际间移动,资本一般总是从利率低的国家流向利率高的国家。这样,如果一国的利率水平高于其他国家,就会吸引大量的资本流人,本国资金流出减少,导致国际市场上抢购这种货币;同时资本账户收支得到改善,本国货币汇价得到提高。反之,如果一国松动信贷时,利率下降,如果利率水平低于其他国家,则会造成资本大量流出,外国资本流人减少,资本账户收支恶化,同时外汇交易市场上就会抛售这种货币,引起汇率下跌。

在一般情况下,美国利率下跌,美元的走势就疲软;美国利率上升,美元走势偏好。从美国国库券(特别是长期国库券)的价格变化动向,可以探寻出美国利率的动向,因而可以对预测美元走势有所帮助。如果投资者认为美国通货膨胀受到了控制,那么在现有国库券利息收益的吸引下,尤其是短期国库券,便会受到投资者青睐,债券价格上扬。反之,如果投资者认为通货膨胀将会加剧或恶化,那么利率就可能上升以抑制通货膨胀,债券的价格便会下跌。20世纪80年代前半期,美国在存在着大量的贸易逆差和巨额的财政赤字的情况下,美元依然坚挺,就是美国实行高利率政策,促使大量资本从日本和西欧流人美国的结果。美元的走势,受利率因素的影响很大。

c、通货膨胀

20世纪70年代后,随着浮动汇率取代了固定汇率,通货膨胀对汇率变动的影响变得更为重要了。通货膨胀意味着国内物价水平的上涨,当一个经济中的大多数商品和劳务的价格连续在一段时间内普遍上涨时,就称这个经济经历着通货膨胀。

由于物价是一国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通货膨胀也就意味着该国货币代表的价值量下降。在国内外商品市场相互紧密联系的情况下,一般地,通货膨胀和国内物价上涨,会引起出口商品的减少和进口商品的增加,从而对外汇市场上的供求关系发生影响,导致该国汇率波动。同时,一国货币对内价值的下降必定影响其对外价值,削弱该国货币在国际市场上的信用地位,人们会因通货膨胀而预期该国货币的汇率将趋于疲软,把手中持有该国货币转化为其他货币,从而导致汇价下跌。按照一价定律和购买力平价理论,当一国的通货膨胀率高于另一国的通货膨胀率时,则该国货币实际所代表的价值相对另一国货币在减少,该国货币汇率就会下降。反之,则会上升。例如,20世纪90年代之前,日元和原西德马克汇率十分坚挺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这两个国家的通货膨胀率一直很低。而英国和意大利的通货膨胀率经常高于其他西方国家的平均水平,故这两国货币的汇率一下处于跌势。具体说来,衡量通货膨胀率的变化主要有生产物价指数、消费物价指数和零售物价指数三个指标,下面我们将分别讨论。

(1)生产者价格指数(PPI)的含义及解读

生产者价格指数(Producer Price Index),是衡量制造商和农场主向商店出售商品的价格指数。它主要反映生产资料的价格变化状况,用于衡量各种商品在不同生产阶段的成本价格变化情况。一般是统计部门通过向各大生产商搜集各种产品的报价资料,再加权换算成百进位形式以方便比较。例如,我国有1980年不变价、1990年不变价,美国是以1967年的指数当作100进行比较的。该指标由劳工部每月公布一次,对未来(一般在3个月后)的价格水平的上升或下降影响很大,也是预示今后市场总体价格的趋势。 '

因此,生产者价格指数是一个通货膨胀的先行指数,当生产原料及半制成品价格上升,数个月后,便会反映到消费产品的价格上,进而引起整体物价水平的上升,导致通胀加剧。相反,当该指数下降,即生产资料价格在生产过程中有下降的趋势,也会彭响到整体价格水平下降,减弱通胀的压力。但是,该数据由于未能包括一些商业折扣,故无法完全反映真正的物价上升速度,以致有时出现夸大的效果。另外,由于农产品是随季节变化的,而且能源价格也会周期性变动,对该价格指标影响很大,所以使用该指标时须加整理或剔除食品和能源价格后才宜作分析。

在外汇交易市场上,交易员都十分关注该指标。如果生产物价指数较预期为高,则有通货膨胀的可能,央行可能会实行紧缩货币政策,对该国货币有利好影响。如果生产物价指数下跌,则会带来相反效果的影响。

(2)消费者价格指数(CPI) 的含义及解读

消费者价格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是对一个固定的消费品篮子价格的衡量,主要反映消费者支付商品和劳务的价格变化情况,也是一种度量通货膨胀水平的工具,以百分比变化为表达形式。在美国构成该指标的主要商品共分七大类,其中包括:食品、酒和饮品住宅;衣着;交通;医药健康;娱乐;其他商品及服务。在美国,消费物价指数由劳工统计局每月公布,有两种不同的消费物价指数。一是工人和职员的消费物价指数,简称CPW。二是城市消费者的消费物价指数,简称CPIU。

CPI物价指数指标十分重要,而且具有启示性,必须慎重把握,因为有时公布了该指标上升,货币汇率向好,有时则相反。因为消费物价指数水平表明消费者的购买能力,也反映经济的景气状况,如果该指数下跌,反映经济衰退,必然对货币汇率走势不利。但如果消费物价指数上升,汇率是否一定有利好呢?不一定,须看消费物价指数"升幅"如何。倘若该指数升幅温和,则表示经济稳定向上,当然对该国货币有利,但如果该指数升幅过大却有不良影响,因为物价指数与购买能力成反比,物价越贵,货币的购买能力越低,必然对该国货币不利。如果考虑对利率的影响,则该指标对外汇汇率的影响作用更加复杂。当一国的消费物价指数上升时,表明该国的通货膨胀率上升,亦即是货币的购买力减弱,按照购买力平价理论,该国的货币应走弱。相反,当一国的消费物价指数下降时,表明该国的通货膨胀率下降,亦即是货币的购买力上升,按照购买力平价理论,该国的货币应走强。但是由于各个国家均以控制通货膨胀为首要任务,通货膨胀上升同时亦带来利率上升的机会,因此,反而利好该货币。假如通货膨胀率受到控制而下跌,利率亦同时趋于回落,反而会利淡该地区的货币了。降低通货膨胀率的政策会导致"龙舌兰酒效应",这是拉美国家常见的现象。

d、失业率

(1)失业率的含义

失业率(Unemployment Rate)是指一定时期全部就业人口中有工作意愿而仍未有工作的劳动力数字。通过该指标可以判断一定时期内全部劳动人口的就业情况。一直以来,失业率数字被视为一个反映整体经济状况的指标,而它又是每个月最先发表的经济数据,所以外汇交易员与研究者们喜欢利用失业率指标,来对工业生产、个人收人甚至新房屋兴建等其他相关的指标进行预测。在外汇交易的基本分析中,失业率指标被称为所有经济指标的"皇冠上的明珠",它是市场上最为敏感的月度经济指标。

(2)失业率的解读

一般情况下,失业率下降,代表整体经济健康发展,利于货币升值;失业率上升,便代表经济发展放缓衰退,不利于货币升值。若将失业率配以同期的通胀指标来分析,则可知当时经济发展是否过热,会否构成加息的压力,或是否需要通过减息以刺激经济的发展。美国劳工统计局每月均对全美国家庭抽样调查,如果该月美国公布的失业率数字较上月下降,表示雇佣情况增加,整体经济情况较佳,有利美元上升。如果失业率数字大,显示美国经济可能出现衰退,对美元有不利影响。1997年和1998年,美国的失业率分别为4.9%和4.5%,1999年失业率又有所下降,达到30年来的最低点。这显示美国经济状况良好,有力地支持了美元对其他主要货币的强势。

另外,失业率数字的反面是就业数字(The Employment Data),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非农业就业数据。非农业就业数字为失业数字中的一个项目,该项目主要统计从事农业生产以外的职位变化情形,它能反映出制造行业和服务行业的发展及其增长,数字减少便代表企业减低生产,经济步入萧条。当社会经济较快时,消费自然随之而增加,消费性以及服务性行业的职位也就增多。当非农业就业数字大幅增加时,理论上对汇率应当有利;反之则相反。因此,该数据是观察社会经济和金融发展程度和状况的一项重要指标。

e、贸易平衡

(1)贸易平衡的含义

外贸平衡数字(Trade Balance Figure)反映了国与国之间的商品贸易状况,是判断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重要指标,也是外汇交易基本分析的重要指标之一。如果一个国家的进口总额大于出口,于是便会出现“贸易逆差”的情形;如果出口大于进口,便称之为“贸易顺差”;如果出口等于进口,就称之为“贸易平衡”。美国贸易数字每月公布一次,每月末公布上月的数字。我国至少每季也要公布进出口数字。

(2)贸易平衡的解读

如果一个国家经常出现贸易逆差现象,国民收入便会流 出国 外,使国家经济表现转弱。政府若要改善这种状况,就必须要把国家的货币贬值,因为币值下降,即变相把出口商品价格降低,可以提高出口产品的竞争能力。因此,当该国外贸赤字扩大时,就会利淡该国货币,令该国货币下跌;反之,当出现外贸盈余时,则是利好该种货币的。因此,国际贸易状况是影响外汇汇率十分重要的因素。日美之间的贸易摩擦充分说明这一点。美国对日本的贸易连年出现逆差,致使美国贸易收支的恶化。为了限制日本对美贸易的顺差,美国政府对日施加压力,迫使日元升值。而日本政府则千方百计防止日元升值过快,以保持较有利的贸易状况。

由一国对外贸易状况而对汇率造成的影响出发,可以看出国际收支状况直接影响一国汇率的变动。如果一国国际收支出现顺差,对该国的货币需求就会增加,流人该国的外汇就会增加,从而导致该国货币汇率上升。相反,如果一国国际收支出现逆差,对该国货币需求就会减少,流人该国的外汇就会减少,从而导致该国货币汇率下降,该国货币贬值。具体说来,在国际收支诸项目中对汇率变动影响最大的除了上面的贸易项目外,还有资本项目。贸易收支的顺差或逆差直接影响着货币汇率的上升或下降。例如,美元汇率下跌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美国的贸易逆差愈益严重。相反,日本由于巨额的贸易顺差,国际收支情况较好,日元的外汇汇率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同样,资本项目的顺差或逆差直接影响着货币汇率的涨跌,当一国资本项目有大量逆差,国际收支的其他项目又不足以弥补时,该国国际收支会出现逆差,从而引起本国货币对外汇率下跌。反之,则会引起本国货币汇率的上升。

f、外汇储备状况与外债水平

外汇储备状况是外汇交易基本分析的一个重要因素,其重要功能就是维持外汇市场的稳定。一国的货币稳定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特定市场条件下其外汇储备所能保证的外汇流动性。从国际 经验 看,即使一国的货币符合所有理论所设定汇率稳定的条件,但是,如果这一货币遭受到投机力量的冲击,且在短期内不能满足外汇市场上突然扩大的外汇流动,这一货币也只好贬值。从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看,在浓厚的投机氛围下,缺乏耐心的国民和谨慎的外国投资者常常丧失对货币的信心,成为推动外汇市场剧烈波动的致命力量。在这一力量的推动下,政府维护汇率的努力实际远在储备降为零之前就已经被迫放弃。

外债的结构和水平也是外汇交易基本分析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一个国家对外有负债,必然要影响外汇市场;如果外债的管理失当,其外汇储备的抵御力将要被削弱,对货币的稳定性会带来冲击。许多国家如阿根廷、巴西等的外债数额超过其储备额,其初始的想法是外债会保持流动。但是,在特定的市场条件下,如果该国通过国际市场大规模融资的努力失败,失去了原来的融资 渠道 (这也正是东南亚货币危机和阿根廷金融危机中所出现过的),就只能通过动用外汇储备来满足流动性,维持市场信心,:外汇储备的稳定能力就会受到挑战。从国际经验看,在外债管理失当导致汇率波动时,受冲击货币的汇率常常被低估。低估的程度主要取决于经济制度和社会秩序的稳定性。而若一国的短期外债居多,那将直接冲击外汇储备。而如果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救援”,货币大幅贬值在除了承受基金组织贷款的商业条件外,还要承受额外的调整负担。

g、预算赤字(Budget Deficit)

这个数据由财政部每月公布,主要描述政府预算执行情况,说明政府的总收入与总支出状况:若入不敷出即为预算赤字;若收大于支即为预算盈余;收支相等即为预算平衡。外汇交易员可以通过这一数据了解政府的实际预算执行状况,同时可籍此预测短期内财政部是否需要发行债券或国库券以弥补赤字,因为短期利率会受到债券的发行与否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外汇交易市场对政府预算赤字持怀疑态度,当赤字增加时,市场会预期该货币走低,当赤字减少时,会利好该货币。

h、零售销售(Retail Sale)

零售销售(Retail Sale),其实是零售销售数额的统计汇总,包括所有主要从事零售业务的商店以现金或信用形式销售的商品价值总额。服务业所发生的费用不包括在零售销售中。

零售数据对于判定一国的经济现状和前景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因为零售销售直接反映出消费者支出的增减变化。在西方发达国家,消费者支出通常占到国民经济的一半以上,像美国、英国等国,这一比例可以占到三分之二。

在美国,商务部统计局每个月进行一次全国性零售业抽样调查,其调查对象为各种型态和规模的零售商(均为商务部登记有案的公司)。因为零售业涉及范围太广,因而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进行调查,以取得较具代表性的数据资料。耐用消费品方面的零售商包括汽车零售商、超级市场、药品和酒类经销商等。由于服务业的数据很难搜集、计算,所以将其排除在外,但服务业亦属于消费支出中重要的一环,其消费增减可以从个人消费支出(包括商品零售和服务)这一数据中得出结果。

在西方国家,汽车销售构成了零售销售中最大的份额,一般能够占到25%,因而在公布零售销售的同时,还会公布一个剔除汽车销售的零售数据。此外,由于食品和能源销售受季节影响较大,有时也将食品和能源剔除,再发布一个核心零售销售。

一国零售销售的提升,代表该国消费支出的增加,经济情况好转,利率可能会被调高,对该国货币有利,反之如果零售销售下降,则代表景气趋缓或不佳,利率可能调降,对该国货币偏向利空。

在美国,通常在每月11-14日公布前一个月的零售销售数据。

i、消费者信心指数(Consumer Confidence Index)

20世纪40年代,美国密西根大学的调查研究中心为了研究消费需求对经济周期的影响,首先编制了消费者信心指数,随后欧洲一些国家也先后开始建立和编制消费者信心指数。

大企业联合会(The ConferenceBoard)的消费者信心指数与美国密西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不同,前者将1985 年的水准定为100,由纽约民间组织大企业联合会每月抽样向5000 户口家庭调查而得,调查内容包括消费者对经济景气、就业市场以及个人收入的展望等。

公布时间为每月最后一个周二发布当月数据。解读:重要性为中等。该数据在与其他诸如密歇根大学消费信心等指数合并观察时,将有助于了解消费者目前及未来的心态。

关于英格兰银行的“鸽子王”警告说,利率太高,经济无法承受和英格兰银行官方网站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海报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s://baikehd.com/news/36310.html

相关推荐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