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 正文

包含过去的“五小龙”结束了!失去了明星基金经理的光环,宝盈基金已经没有八年前的规模了的词条

今天百科互动给各位分享过去的“五小龙”结束了!失去了明星基金经理的光环,宝盈基金已经没有八年前的规模了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本文目录: 1、宝盈基金是公募吗

今天百科互动给各位分享过去的“五小龙”结束了!失去了明星基金经理的光环,宝盈基金已经没有八年前的规模了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

宝盈基金是公募吗

得益于重仓顺周期股,宝盈基金旗下“优势产业”在A股风格大切换中,暂居当前“半年度”权益类冠军基金神衫耐。然而,如此光环加持,老牌公募宝盈基金仍面临投研人才流失频繁、基金规模下降明显、迷你基金遍地、盈利能力遭受质疑等困境。

2021年行将过半,权益类基金“半年度冠军”争夺赛引人关注。

choice数据显示,截止6月24日,宝盈基金旗下“优势产业”凭借48.14%的阶段涨幅暂时领先所有权益类基金,暂居当前“半年度”权益类冠军基金。

而若以“优势产业”当前的领先业绩论及宝盈基金,似乎有些管中窥豹。更何况,在市场震荡不减分毫的2021年上半年,权益类基金收益率冠军几乎每日一变。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6月初,原宝盈明星基金经理李进离任,正式加入景顺长城,宝盈基金游春再失良将。

成就过“基金一姐”王茹远和“四小龙”的塌桥宝盈基金,近年来旗下明星基金经理频繁流失,高光不再,新任基金经理难挑大梁。基金经理作为基金的核心力量,却“供给”乏力,必将传导到基金的规模和收益上。

天天基金网数据显示,宝盈基金2020年末规模672.42亿元,而2021年一季度规模567.08亿元。环比下滑15.67%。同时,曾以权益管理出名的宝盈基金,2021年一季度末的权益类基金规模缩水超百亿元。此外,宝盈迷你基金遍地的情况也不容乐观。

1

难掩“没落”的宝盈基金

暂居的权益类基金“半年度冠军”的“宝盈优势产业”,成立于2015年8月,当前的基金经理包括肖肖和陈金伟。

比照两人所管理的其他产品持仓情况,陈金伟执掌的其他产品与“宝盈优势产业”目前的持仓一致,而肖肖偏好于配置大市值的白酒和互联网等。由此可推测,该基金主要由陈金伟主要管理

公募一姐王茹远“奔私”

公募一哥王亚伟“奔私”两年,公募一姐终于也要“奔私”了。记者从知情人士处获悉,上月刚刚宣布离职的“公募一姐”王茹远,已经在11月3日注册成立了自己的私募基金(PE)公司。此前,一篇题为《王茹远这么说》的文章在网上流传,据说是王茹远的离职宣言。文中感慨“这几年公募做不过私募、私募做不过游资,因为公募以前拥有的平台优势和信息优势已经没有了。”

人物简介

王茹远,硕士研究生,2007年12月至2011年7月就职于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担任首席分析师。2011年7月加入宝盈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担任核心研究员。后任宝盈核心优势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和宝盈策略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

公募一姐王茹远离职

王茹远何许人也?原宝盈策略和宝盈核心优势的基金经理,业绩惊人,不仅长期位于同类基金第一梯队,还在2013年以56.39%的净值增长率拿下了混合型基金业绩排名第一,宝盈核心优势和宝盈策略在其管理下,规模均迅速增长,截至三季度末已分别达到41.69亿元和36.28亿元。“公募一姐”之名当之无愧。

10月17日,宝盈基金公司发布了两则基金经理变更公告,曾被业界冠以“公募一姐”的明星基金经理王茹远因个人原因提出辞职,正式卸任基金经理职务并离职,其管理的宝盈策略和宝盈核心优势两只基金将分别由彭敢和张小仁接任。

公开资料显示,宝团大闷盈核心优势在王茹远的接管下“起死回生”。2013年以前,这只基金曾经连续三年亏损,三年中排名均在同类基金排名后三分之一的位置。而王茹远的接管让这只基金打了一个漂亮的逆袭战。天天基金网数据显示,王茹远在2012年度下半年开始管理宝盈核心优势,在她管理这只基金的完整年度2013年度中,该基金一转颓势,由长期亏损转变成盈利56.37%,一举夺下2013年度混合型基金收益冠军,得到了份额持有人的肯定。

截至10月20日,宝盈核心优势混合A今年以来实现39.65%的收益,仍坚守在混合型基金收益冠军的位子。宝盈核心优势混合C也以38.13%的收益在240只同类基金中排在第3位。而王茹远管理的股票型基金宝盈策略增长同样战绩优秀,今年以来上涨37.75%,在611只同类基金中排在第10位。

王茹远下一站去哪儿?记者从知情人士处获悉,她已经在11月3日注册成立了自己的私募基金(PE)公司,新公司名称为“上海宏流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该公司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显示,法定塌弯代表人为王茹远,注册资金为1000万元,公司类型为有限责任公司(国内合资),经营范围为:投资咨询;商务信息咨询;企业管理咨询;金融信息咨询等。

同昔日的公募一哥王亚伟离职奔私相比,一姐的动作可谓神速。10月17日宣布离职,仅仅17天后就注册成立新公司。资料显示,2012年5月初离职的王亚伟,当年9月28日注册成立新公司深圳千合资本,并在当年12月底发行私募产品“外贸信托昀沣证券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

投资圈某资深人士表示,从现在回过头看,王亚伟发行产品时点选择绝佳。尽管王亚伟的产品2013年业绩表现让市场略显失望,但从2012年底起步的结构性牛市行情,总体还是让其产品表现优异,据了解,其产品最新净值已经超过1.8元,“从王茹远成立私募基金(PE)的速度看,表明她非常看好当下的市场,估计会很快发行自己的私募产品。”

据接近王茹远的某业内人士表示,王茹远认为市场前段时间持续上涨,当前投资要更加谨慎一些,尤其是每年四季度都是资金兑现阶段,这会导致市场震荡加大,在这种情况下,也同样意味着存在入市布局的良好时机,“考虑到四季度末市场将转向高送转以及业绩行情,在此时买入具有高转送的优质品种将会在下一阶段获得优势。”

王茹远私募公司名称曝光

离职宣言感慨公募限制过多

优秀的基金经理去欲已决,王茹远奔私似乎已并不让人意外。日前一篇以《王茹远这么说》为题的文章在坊间流传,据说即是王茹远的离职宣言。

文中王茹远不仅回忆了在宝盈的奋斗岁月,感谢“宝盈每个人默默的付出,燃烧仿备了自己,把光芒都给了我”,还“祝愿大家都能享受到这样十年一遇的大行情”。

不过,在深情告白之外,公募一姐也提出了自己的担忧。“传统的调研方式、内部报告、答辩、入池、买卖约束等都不能适应新的变化,大家看到的结果可能是越是流程严谨的大基金,投资业绩越赶不上趟。

这几年公募做不过私募、私募做不过游资,因为公募以前拥有的平台优势和信息优势已经没有了,而繁文缛节的流程成了提升投资业绩的桎梏。”王茹远如是说,而公募基金对投资的桎梏又岂止这些。

四方面限制

公募基金难留人心

好买基金研究中心认为,虽然不时出现业绩优秀、具有特色的产品,但公募权益类基金的规模,长期没有明显的变化,公募基金优秀人才奔私的消息也不绝于耳,这体现出公募基金无论对投资者还是优秀人才的吸引力都在下降。公募基金现在在投资限制、业绩考核、利益统一、产品创新等方面都存在不少限制。

投资限制方面,公募基金的限制还较多,尽管近年来基金通过大量发行灵活配置型基金来尽可能规避底仓等限制,但内部层层制约、繁琐的流程等,还是令许多基金感到备受限制,这点不仅“公募一姐”王茹远运行提醒,前“公募一哥”王亚伟在离职时也有所提及,可见他们对公募基金限制感触之深。

在业绩考核方面,公募基金长期使用相对排名考核,并不利于激发基金经理获取绝对收益、控制下行风险意识。在利益统一方面,基金经理的利益、基金公司的利益、基民的利益如何统一,是个老大难问题,如何统一,现在还没有很好的方法。产品创新方面,公募基金已经落后于私募,如市场中性产品早已在私募中全面开花,公募才在去年底姗姗来迟地发行了第一只市场中性产品。

不过,不少公募基金也在运行有益的尝试,如中欧基金的股权激励,长盛基金的绝对收益考核试点,天弘、嘉实的产品创新等等。

奔私的基金大佬们,你们过得好吗?

2012 年原“公募一哥” 王亚伟离职创办私募公司,掀起公奔私小高潮,而去年以来,随着股市行情走好,奔私的公募大佬越来越多。中国基金报记者采访了多位原先的公募大佬,了解他们奔私后的现况。

王亚伟:三年超低调 稳妥成传奇

原华夏基金副总经理,离职后创办千合资本

作为曾经的“公募一哥”,王亚伟头顶太多光环,本人却很低调。自从他奔私后,投资者只绝让能从上市公司股东名单中寻找王亚伟投资的蛛丝马迹,剩下的便只是“传说”了。

如今,王亚伟奔私即将三年,业内有人说,“王亚伟奔私后,完全是个谜了。”

奔私近三年 业绩成“谜”

从公开信息看,王亚伟现在管理的私募产品有两只——外贸信托昀沣证券投资信托计划和千石资本千纸鹤1号资管计划,但这两只产品的收益情况,外界无从知晓。

根据昀沣私募基金(PE)此前披露的一组数据,昀沣自2012年12月13日至2014年9月19日,在近两年时间内,净值增长45%,规模超过35亿元。有业内人士推算,昀沣成立两年来,在2014年底的累计净值收益率将轻松超过80%。

不过,与其它已披露业绩的私募产品相比,这一成绩不算突出,2014年,创势翔1号以300.80%的年收益收获业绩冠军,即使是第五名泽熙1号的收益也达到137.44%。

对此,业内人士见仁见智。有券商人士告诉记者,王亚伟的投资决策经验丰富,市场是影响决策的第一要素,其次是投资组合,因此,王亚伟的投资策略需要强大的投研团队支持,离开公募的强大投研团队,其选股水平或受到影响。

但也有业内人士认为,王亚伟的投资理念仍然是“王道”,“国外的私募运作也不是追求短期的高额收益,而是追求长期的稳妥增长,很多私募未来可能会死掉,但王亚伟的私募不会。”

深受彼得·林奇影响

虽然难以直接了解到王亚伟“奔私”后的投资理念变化,但仍可从其执掌的私募基金(PE)的投资风格管中窥豹。

相关数据显示,2014年底,外贸信托昀沣信托计划成为明家科技第七大流通股东,持有100.01万股,占总股本比例为1.33%,较去年三季度增持57.13万股。

此外,2014年第三季度,昀沣出现在华润万东、三聚环保、北京城乡、同方股份、新华联、同方国芯、金亚科技、中能电气、银之杰、明家科技、雪浪环境和杭钢股份等12家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股东之列,受益于三季度A股行情持续上涨,加之12只个股中多家企业进入或已完成重组,三季度上述12家公司涨幅均值达52.86%。

在转身私募后,王亚伟偏爱重组股、重视事件驱动的投资风格变化不大,其投资的路径仍旧是寻找市场上关注度低的公司,低位重仓买入,然后等上市公司发布重组并购等消息,带动股价走高,进而获得高额收益。

前华夏基金董事长、总经理范勇宏在《基金长青》一书中,评价王亚伟的操作理念受彼得?林奇影响很深,形成灵活多变的投资策略和“牛市领先、熊市抗跌”的业绩特征。

王亚伟的前同事也这样评价他,“长期稳妥的投资理念,全世竖罩界能做到的也就巴菲特,90%能做到都不能算高手,而王亚伟正在逐步形成这种风格。”

王茹远:大浪潮来临 践行者上路

原宝盈基金基金经理,离职后创办宏流投资

3月10日下午,记者拨通王茹远电话的时候,她正在前往机场的路上,电话中的她依然柔声细语。

离开公募基金之后,王茹远并没有停下脚步。2014年10月,王茹远成立了上海宏流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出任私募基金(PE)的董事长,并组建了一支精简的投资团队。记者还获悉,短期内王茹远并没有发行新产品的计划,但上海宏流投资最近正拟发行一只FOF产品,暂定由旗下其他基金经理管理。

钻研投资 观点未变

来自宏流的信息显示,公司现在投研团队有5人,包括投资决策1人、交易策略执行1人、投资助理兼研究2人、信息采集与专题研究1人,另外,中后台、市场部员工共有8人。

除了出席少数机构投资者的交流会以外,更多时候王茹远都在深圳办公室钻研投资。

宏余宏闹流投资成立半年有余,王茹远已经发行了4只产品,——千石资本大浪潮0号,大浪潮2015,鹏华资产品质生活1期、安信成长3号。

“大浪潮”三个字是由王茹远亲自选定的。她曾对公司员工解释道:“如果你认可中国股票市场在未来5到10年会有一波大浪潮,那么,在下一个浪潮来临前就应该提前做好布局,等待波澜壮阔行情的到来。”

王茹远的同事告诉记者,自公司成立以来至今,她的市场观点没有变过。

她在2014年11月18日公布的《致投资人的一封信》中写道:“战略新兴产业是A股过去5年的主线,也是未来的方向。2015年弹性最大的投资机会集中在互联网、产业并购、优质价值成长、国企改革、军工和信息安全、券商和保险。”

王茹远认为,中国经济转型阵痛体现在股市上,经历了从2008年至今长达6年的指数低迷。新一届政府对经济转型的决心、反腐力度、老百姓资产转移等因素叠加,有望演绎出一波波澜壮阔的由估值到资金推动的泡沫行情,这波行情自2014年7月开始已经全面启动,未来依旧会保持强势。而在这封信发布前后,A股市场正迎来一波由券商带动的快速上涨行情。

制度灵活 做实践派

“私募基金(PE)相比公募基金有更灵活的制度,能更好地激发人才的创造性和投资管理能力。有些基金经理天生适合公募基金,有些基金经理天生不愿受到太多的制度约束。”王茹远的同事告诉记者,按照监管层规定,私募基金(PE)的投资门槛为100万元,而自发上门认购王茹远的持有人也不在少数。

一位公募基金经理对记者说:“很多私募基金(PE)经理并不是在做投资,而是在搞关系,做资金掮客,真正钻研投资的并不多。”而一位在3月初刚刚与王茹远做过投资交流的人士对记者说,王茹远是一个实践派,能将想法和思路落实到投资上。

吕猛:做价值确定性投资

原大成基金专户投资经理,离职后创办润凡投资

2014年6月,吕猛从大成基金低调离职,同年10月,便创办私募公司润凡投资,如今公司资产管理规模已超过21亿元。

这位昔日的大成基金研究主管和专户投资经理,2011年底因在重庆啤酒黑天鹅事件上栽了跟头,而为人熟知,此后便淡出公众视野。

近日,吕猛接受中国基金报独家专访,首次道出重啤事件对他个人投资理念的深刻影响。

首谈重啤 研究方法都变了

对吕猛而言,重庆啤酒始终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2009年初,吕猛因看好重庆啤酒乙肝疫苗研究大力推荐,公司旗下多只基金买入该股,重啤股价也自彼时步入上涨通道,短短3年时间从不到20元一路最高上涨至82元。但疫苗临床试验结果失败,导致重啤股价大跌。

“这个对我来说是好事。我花了整整一年时间调研这家公司,倾注了全部精力,自认为研究透彻,所以持股信心很足,但最后的结果出人意料。”重啤的暴跌,让吕猛承受了极大的压力,“虽然我自认在这只股票上已做足了功课,但我知道肯定是自己哪里错了,经过面壁思过,最后发现,是我们对价值的理解错了。这个问题很本源,目标错了,工作做得再细,路也是歪的。”

现在,吕猛认为,一家企业的价值在于它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很基础,表现在能不能招到更多的工人,产生更多的收入,以及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这直接影响了企业定价”,而重啤即使新药临床研究成功,距离真正上市依然需要几年时间,收入和利润并不能迅速增长,“现在我把当时对重庆啤酒的投资定性为风险投资”。

对价值有了重新认识后,吕猛的研究方法也随之改变。吕猛说,要清楚了解不同行业企业的生命周期,紧密跟踪龙头企业,等其投入期结束产出期开始时,风险因素已经消失,就是买入时点,相应地,影响公司定价的因素发生扭转时,就是卖出时点。

这套新的投资理论框架在过去几年已被验证有效。重啤事件后,吕猛担任专户投资经理,期间曾投资美盈森、德尔家居等,均在短短两三年时间股价上涨数倍。

“这就是在普通行业里挖到的金子,有些公司处于相对古老传统的行业,也没有炫丽的故事,但依然能实现惊人的收益。”也正因如此,吕猛并没有追随近两年市场流行的车联网、物联网、国企改革等热点,“这些公司现在都处于投入期,财务数据还未体现出增长,依然存在极大风险。”

投资趋难 未来目标海外市场

2007年,在牛市挣钱效应推动下,私募基金(PE)曾迎来一次大发展,行业规模迅速扩展,而从去年以来,加入私募业的高手越来越多,扩张势头迅猛。

吕猛认为,如今的私募业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这一波私募发展浪潮将会远超上一波,原因有两点:一是需求迅速放大,二是投资难度加大。

“去年以来利率下行,使得大量刚性兑付信托产品收益率下降,大资金的出路越来越少,这种大环境下,委托理财可获大发展;另一方面,现在上市公司都会讲故事,但随着上市公司数量越来越多,大家对故事的敏感性会降低,再加上资金越来越多,股票投资的难度加大,这给委托理财带来机会。”吕猛称。

私募行业现在正处新的起点,而私募公司想要抓住机会,需要更高的技术含量,吕猛认为,未来热点行业会越来越少,趋势性机会也越来越少,如何识别真正的龙头,对于基金经理是很大的考验,为此做好准备的私募公司将会迎来跨越发展。他预计,未来私募行业集中度会比以前更高,换句话说,过去10年私募公司规模最大能做到200亿元,而未来10年会出现上千亿元的私募公司。

对于润凡投资的未来,吕猛希望循序渐进,慢慢扩大规模,在资本金比较充分时,会考虑收购一些公司,解决客户稳定性不足的问题,未来更大的目标,是进军海外市场。

王卫东:2015年A股将震荡向上 最看好互联网能源服务

原新华基金副总经理兼投资总监,离职后创办新华汇嘉

他是当年的高考文科状元、做过宣传部官员、下海办过塑料厂、办过职业教育、去海南炒过股票,后来进了新华基金,曾创造一年115%的收益神话,2009年管理的新华优选成长曾与王亚伟演绎“二王PK”。他就是王卫东,原新华基金副总经理兼投资总监。如今,年近50岁的王卫东投身私募,创办了新华汇嘉。

“我之所以出来做私募,除了因为看好中国股市的前景,主要还是想实现自己的投资理想。”王卫东平实的话语里,透露的是这位浸淫资本市场20年的投资老人的坚毅,他既有对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和主要矛盾转换的宏阔认识,又有对股市热点炒作的清醒,更有对长远投资的逻辑把握。

王卫东说,2013年、2014年的A股市场,是摘果子的好时机,但2015年,投资者摘果子就需要爬梯子了,而且爬梯子时要注意梯子是否安全。

2015年A股主要是结构性机会

面对市场上充斥的大牛市论,王卫东保持着一贯的清醒,他认为,大牛市必须具备至少两大基础:一是企业盈利持续增长,二是货币政策保持宽松。现在货币政策毫无疑问是宽松的,但不少企业的盈利实际上是下滑的,从宏观经济数据来看,中国经济还没有到底,但从发电量等微观经济指标来看,中国经济今年应该到了最差的时候。

王卫东认为,在中国经济过去30多年的高速发展中,老百姓需求非常旺盛,但供给严重不足,但现在是需求不足,供给严重过剩。以住房的供求关系来看,随着中国人口红利的消失,下一代人面临的问题可能不是买房而是卖房,也就是说,中国经济的主要矛盾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与此相适应,居民消费也在由吃住等基础物质消费向品牌消费转型,比如休闲娱乐、大健康,但这些消费的增长比较缓慢,不能靠过去简单粗暴的方式来刺激需求。

“落后产能的淘汰也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如果产能淘汰太快,就会影响金融系统的安全和就业。”王卫东说,尽管企业盈利增速已经出现向上的迹象,但利润总量的增速仍然是下降的,因此今年A股市场缺乏企业盈利增长的基础,但这并不意味着对A股市场悲观,结构性机会仍将层出不穷,政府财政赤字会增加,通过发债增加财政投资,货币政策也会进一步宽松,这对市场情绪会起到很好的稳定作用;同时,调整经济结构已经取得明显成效,服务业产出已经超过第二产业,新兴产业的PMI指数较为乐观,落后产能的淘汰也有一定成效,A股市场的结构性机会将更多体现在细分行业。

王卫东表示,现在A股市场部分互联网股票的估值出现了泡沫,注册制改革很可能刺破这些泡沫,所以2015年A股市场将会呈现出机会与风险并存的格局,整体上股指会震荡上行,投资应重在自下而上精选个股。

最看好互联网能源服务

对于时下如火如荼的互联网股票行情,王卫东认为,很多在2000年的科网股行情里大肆炒作的互联网公司如今都不存在了,所以投资者还是要最关注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切忌头脑过热,以为互联网包打天下,移动医疗再热,医生的医术始终是最核心的,餐饮店再搞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如果做的东西不好吃,消费者也不会买账,而一些传统产业中的品牌企业,一旦解决了产能过剩难题,盈利能力会大大提升,价格也会上涨,这其中的投资机会,优秀的投资人不会错过。

在阶段性投资机会上,王卫东看好资源品,大宗商品价格2007年金融危机后持续下跌,面临中期上升的机会,此外,随着货币政策进一步宽松,传统行业集中的低估值品种也面临投资机会。

以更长远眼光来看,王卫东最看好的是互联网能源服务。他认为,电力改革真正启动以后,电力交易市场的活跃度会大大提高,大量可再生能源能真正得到利用,自由竞争的电力市场,加上环保风暴和全社会节能减耗意识的提高,将带来光伏、风电等新能源长达10年以上的黄金投资期,同时,能源产业与互联网的结合会诞生无数互联网能源服务细分行业,这是下一个投资蓝海。

“真正有核心竞争力的传统企业,一旦运行了互联网化改造,盈利前景不可小觑,而且也是未来经济发展的主力。”王卫东表示,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代表了未来经济发展的趋势和方向,也会在A股市场产生无数投资机会,但现在互联网概念出现了局部风险。综合来看,王卫东的投资风格既不是过于保守的纯粹价值投资,也不是玩概念的投机,而是以价值为主,适当地结合成长。

于鑫:用后半生做好自己的产品

原东方基金总经理助理 离职后创办真鑫资产公司

今年年初,在东方基金工作了近10年的于鑫选择投身私募浪潮。如今,他创办的真鑫资产公司已经完成注册,但他还在静默期。他对中国基金报记者说,这段时间非常宝贵,可以思考、可以放松、可以感受生活。

于鑫希望能够发行符合自己投资特点的产品,与认同自己投资理念的投资者共同成长,他说,要用后半生时间管理好产品,几只就好。

产品小而精 存续期限长

于鑫对未来信心满满,因为资产管理行业已经形成创业服务一条龙,随处都可以“借到东风”。

于鑫认为,私募基金(PE)的制度较公募也许更有优势,在政策上,私募基金(PE)备案制正式出台后,行业认可度逐步提高,在销售、登记清算、信息披露、资产托管等方面都有成熟机构供应服务;在研究领域,券商也可以供应优质服务。于鑫说,所有这些为专注的投资管理人供应了快速发展的良机,不过,客户服务方面必须亲力亲为,一方面这是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另一方面,与客户的沟通也是一种学习。

于鑫还说:“这是我最后一个职业,不想再换,也不会再换了。”

于鑫希望找到认可自己投资理念的投资者成为自己的客户,共同成长,因此,产品不求大、不求多,只求精,而且管理期限一定会“很长、很长、很长”。他说,如果客户认同自己的投资理念,可以有效降低沟通成本,产品规模会更稳定,更有助于实现价值投资、长期投资,现在计划至少管理20年,也就是到自己60多岁,如果可能,再多管理10年。

部分A股鸡蛋比鸡贵

于鑫的投资理念很简单,他解释说,再好的东西都有价格,没有什么东西值得你以任何价格买入,以合理或者低估的价格买入优质公司,长期持有,等待收益兑现,这就是价值投资的核心,“用今天的钱去买明天贴现过来更多的钱,这就是我对投资的理解。”在实际投资中,于鑫钟爱低估值、有确定性成长的公司,通过长期投资获取满意回报。同时,他不喜爱高估值股票,排斥“故事会”和非理性泡沫,“这样的股票,对多数二级市场投资者而言是在毁灭财富,也是在毁坏资本市场。”

于鑫认为,A股市场部分领域已经出现鸡蛋比鸡贵的情况,如果有少数几家公司80倍市盈率还可以理解,但是上千家公司的市盈率都超过80倍就值得警惕了,如果真有这么多高成长的公司,我国的GDP增速就不会不断走低,转型也不会如此迫切了。

“可以肯定,那些高估值公司,绝大多数不值现在这个钱,几百只股票市盈率在70倍以上就表明泡沫已经形成,何时破灭只是时间问题。”于鑫说,其实互联网为传统行业带来的机会更值得关注。

于鑫表示,传统行业的龙头公司借助互联网把企业做大的机会比新企业成功的概率更大,其在资源保障、品牌、人员素质、资金实力等方面都非常强大,风险控制经验也更为丰富,可以迅速吸收新技术做大做强,成长更为确定。

范迪钊:昔日“老男孩” 今日私募人

原国泰基金权益投资总监 离职后创办兆天投资

“要做成一件事情要花很多精力,很多事情并不是天经地义的。”虽然自公募基金离职的时间不长,范迪钊已经感受到创业的不易,他于今年2月创立上海兆天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据其透露,现在公司还在筹备产品。

寻找投资的本质

自2013年初至2014年初大盘下跌约10%,而国泰基金多只主动管理型偏股基金表现优异,幕后功臣是5位自嘲为“老男孩”的基金经理,范迪钊就是其中一位。不过,范迪钊并非不得志的老男孩,他在证券市场从业超过15年,离职前曾同时管理着社保基金和3只公募基金。

“在公募工作久了就会有疲倦感,尤其是长期业绩还不错,自己始终处于‘舒适’的状态,继续前进的动力不足,就产生了危机感。而且公募基金追求相对排名,我觉得这或许不是投资的本质。”提起创立兆天投资的初衷,范迪钊如此表示。

范迪钊称,去年,一家大型券商欲与国泰基金合作发行由范迪钊管理的定制基金,“在预热路演时,券商客户经理的工作热情和专业精神深深感染了我,他们的期望越大,我的心理压力就越大,因为当时我已经有了离职的想法。”他称,在对未来没有任何计划和准备的情况下,他向领导坦陈了自己可能会有其他想法。

范迪钊在国泰工作10年,卸任基金经理时自然十分留恋和不舍,“国泰平台很好,我所有的A股投资经验都是在这里积累的,同时也留恋公募基金的氛围,可以很单纯地从事投资。”

重视起步 兼重结果和过程

万事开头难,范迪钊对此有深刻体会。

“私募是竞争更为激烈的红海,没有进入壁垒,但最终要靠业绩说话。市场可能只给一次机会,如果第一只产品一年业绩没有做好,未来可能就再也没有机会发产品,也就无法再证明自己的投资能力,这是很残酷的。”范迪钊认为,私募的过程和结果同样重要,如果客户中途退出,再优秀的投资理念都是空谈。

范迪钊认为,在产品成立之后,如何把业绩做好才是最大的挑战,“虽然我对市场充满敬畏,但我对自己的投资能力还是有信心的。”

私募基金(PE)追求绝对收益,范迪钊明白其中的挑战,“调整仓位非常重要,踏错风险要远大于踏空风险,因此未来怎样把自下而上的个股选择与自上而下的仓位控制相结合,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范迪钊看好未来的资本市场,“不必纠结于具体经济形势或者企业盈利增速,从去年下半年起,高回报的固定收益类产品越来越少,沉淀其中的大量资产有重新配置的需求,这并不会随企业基本面变化而变化,由此来看,未来几年股市不会太差。”

范迪钊认为,单纯的周期性行业机会不大,未来一定是互联网的天下,但金融、商业、家电、汽车等传统领域如果与互联网相结合,或将有很大弹性。

包含过去的“五小龙”结束了!失去了明星基金经理的光环,宝盈基金已经没有八年前的规模了的词条  第1张

关于过去的“五小龙”结束了!失去了明星基金经理的光环,宝盈基金已经没有八年前的规模了和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海报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s://baikehd.com/news/37797.html

相关推荐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