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 正文

上海车展上:外国友人数量空前,部分车企管理层包机来华_2022年外国车企进入中国

今天百科互动给各位分享上海车展上:外国友人数量空前,部分车企管理层包机来华的知识,其中也会对2022年外国车企进入中国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本文目录: 1、2023上海车展│力量的天平已经逆转

今天百科互动给各位分享上海车展上:外国友人数量空前,部分车企管理层包机来华的知识,其中也会对2022年外国车企进入中国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

2023上海车展│力量的天平已经逆转

如果要问当前汽车行业上海车展上:外国友人数量空前,部分车企管理层包机来华的关键词是什么上海车展上:外国友人数量空前,部分车企管理层包机来华?“卷”上海车展上:外国友人数量空前,部分车企管理层包机来华,是最好的答案。

拼技术、拼配置、拼价格、拼嘴炮,持续三年的疫情结束后,憋了一身劲的车企品牌一股脑地倾泻出来,让整个行业瞬间炸了锅似的,好不热闹。

这种热闹,在今年上海车展集中体现了出来。

虽然消费端的热情还没有被完全激活,但汽车企业显然都已经摆开了“撸起袖子加油干”的架势。这届车展,也真正 做到了“盛况空前”上海车展上:外国友人数量空前,部分车企管理层包机来华

据悉,上海车展共吸引了1000余家企业参展,展出总面积超36万平方米。在4月18日和19日两天媒体日里,共举办了151场新闻发布会,首个媒体日就接待超过1.2万人,创下了历史新高。

确实,三年疫情极大阻挡了全球汽车行业和人员的正常交流。而这三年里,中国车市虽然也跌宕起伏,但总体表现平稳,尤其是新能源、智能化技术不断进步,让国产车在市场份额、定价权、传播声量、口碑等各方面,都对合资车造成了极大的承压。

力量的天平,已经逆转。

新能源势压燃油车

从三年前开始,新能源车就逐渐取代燃油车,成为每一届车展关注度最高的C位产品,今年上海车展也不例外。 余斗据统计,本届车展超1000家参展企业中,新能源相关品牌占比超80%,上百款展出的新车里,新能源车也占到了近七成。

确实,虽然销量上新能源车仍然低于燃油车,但在声量和增长的速度上,它已经是绝对的主角。来自乘联会的数据显示,从2019年到2022年,国内新能源车市场份额分别是4.9%、5.8%、14.8%和27.6%,今年3月进一步升至34.3%,市场增幅远超传统燃油车。

这其中,中国品牌发挥了最大的力量。3月份,中国品牌新能源车渗透率高达54.7%,而主流合资仅为5.3%。

超高的市场渗透率,也让自主品牌掌握了定价权和话语权。例如,当比亚迪、非凡等纷纷给出极为惊喜的新车价位时,上汽通用也不得不将别克E5的起售价定在比同门油车昂科威还低的20.89万元,同样,丰田bZ3的起售价也比凯美瑞更低,只要16.98万。可见,由自主品牌所祭出的“油电同价”大旗,如今也正在被合资所接受。

另一方面,本次车展现场,无论自主品牌、合资品牌乃至进口车品牌,展台C位虽然清一色是新能源车。但无论是现场的人流量还是新车发布数量,自主都占了上风。

比亚迪宋L、驱逐舰07、吉利银河L7、领克08EM-P、极氪X、哈弗枭龙MAX、魏牌蓝山、坦克400 Hi4-T、埃安Hyper、深蓝S7,乃至欧拉的好猫GT、芭蕾猫等等,人气都胜过大众ID.7、奔驰EQE SUV、雷克萨斯LM500h、本田e:N等等。

广汽埃安总经理古惠南表示,2023年是淘汰年、大拐点,是新能源车企两极分化、存在剪刀差的机遇期。

可以想见,今年的新能源车市会像上海车展的现场一样,热闹纷呈,卷到极致。

“造车派”回怼“资本派”

过去一直被新势力拿捏的“嘴炮”能力,如今也被传统车企的高管们学到位了。车展之前,传统车企与新势力高管间开始了频繁的“隔空互怼”。

这边,比亚迪总裁王传福高调炮轰“自动驾驶那都是扯淡”,那边,华为的余承东就回应“大佬不应该打击创新”;李想宣称理想L9是“500万内最好的SUV”后,魏牌的陈思英就称蓝山“比500万内最好的SUV更好”,坦克品牌CEO刘艳钊更是直接:“蓝山是‘造车派’向‘资本派’全面反攻的排头兵。

更直接的,来自一向低调的沃尔沃。在4月16日上海车展前夜,沃尔沃大中华区销售公司总裁钦培吉,于全新纯电旗舰SUV EX90中国首秀现场,向一众新势力品牌开怼:“新势力会的,我们三年就学会了。我们会的,新势力十年都学不会。”“为什么有的车号称最智能却还是刹不住?”类似言论不仅刷爆了当天的朋友圈,更颠覆了我们对这个北欧豪华品牌的固有印象。

和新势力相比,传统车企高管在行业浸淫日久,基于深刻的认识和敬畏心理而普遍低调、谨谈扰慎,轻易不会对同行或者新技术大放厥词。然而近些年来,当马斯克、李想、何小鹏、余承东等人的言论越来越占据舆论C位时,一向理性的“造车派”终于也坐不住了。从前些年开始,“造车派”与“资本派”之间的“嘴仗”就此起彼伏,今年上海车展达到了一个小高峰。而未来,它必定会像海浪一样,一浪高过一浪。

平心而论,虽然新势力凭借敢讲敢言、标新立异的风格一度取得较好的销量和关注度,但当传统的“造车派”醒过神来,飞奔的含毁旦速度将会让新势力们望尘莫及。

这一点,从比亚迪、埃安、吉利等传统车企的新能源车销量增速就可见一斑。而在上海车展现场,这些传统车企的新能源新车所引来的人流量和话题度,也丝毫不输给蔚来、理想、小鹏们,甚至还有所超越。

从新技术的“接收者”变身“输出者”

虽然从一开始,上海车展就被冠以“国际”二字,但从来没有哪一届比这次更加“国际化”,洋面孔随处可见,让人仿佛置身于某个海外的车展现场。而这些外国人之所以蜂拥而至,无非是因为中国汽车市场已经翻天覆地。

近年来,中国车企在电气化、数字化、智慧座舱、智能驾驶等新技术领域突飞猛进,其带来的巨大变化,正不断被跨国车企巨头所接纳、重视。

4月10日,梅赛德斯-奔驰董事会主席康林松(Ola Källenius)落地北京首都机场,第一时间就发布了自拍并配文“OK回到中国太OK了”;4月13日,奥迪CEO马库斯·杜斯曼(Markus Duesmann)现身新落成的北京奥迪中国楼;4月17日,宝马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高乐不仅在“创想未来之夜”高喊“家在中国”,更表示宝马集团近半个董事会都来到了现场。

德系豪强们集体押注中国市场,这并不新鲜,但BBA一把手同时现身,却也并不多见。这次上海车展上:外国友人数量空前,部分车企管理层包机来华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在中国为中国”战略,亲赴现场,了解中国智能电动车的发展情况。

在7.1号馆,笔者亲见比亚迪展台的人气显著压倒了它对面的宝马,虽然后者所占面积更大,但丝毫不影响人们向比亚迪展位蜂拥集中,尤其外国友人一批接着一批,因为,那里有当下中国市场最热销的几款产品。

而在旁边的MINI展台上,虽然也带来了最新电动化产品,但如果不是因为那一盒冰淇淋,它这几天内估计都很难吸引更多的关注。

这是一个隐喻。在过去,外资品牌是依靠实打实的先进技术和产品力吸引大家关注,而如今,这个天平正在颠倒过来。

过去中国是跨国车企倾销产品、赚取利润的重要市场,如今,这里已经是新能源与新技术的核心战场与试验田,新能源车销量份额占据全球60%,在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前十企业集团中占据3席,动力电池装机量前十企业中占据6席。对于这样一个战略高地,跨国车企必须重新去认识并深入学习研究。

据悉,过去三年里,宝马在华研发团队人数增长了3倍,奔驰系列产品的数字化转型直接由中国研发团队主导。

很显然,连续十多年全球第一大汽车消费市场以及连续八年新能源汽车产销第一的身份,让中国汽车成长茁壮了起来,也让中国市场从过去的新技术“接收者”变成了“输出者”。在这里,那些能够及时反应的跨国车企将可能继续赢得青睐,而那些仍未作出改变的企业必将被逐渐抛弃。

事实上,中国汽车的强大不仅反映在国内,在海外也同样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力。2022年,中国汽车海外出口超过300万辆,超越德国、仅次于日本,拿下了全球出口第二的位置。这是一次标志性的事件,凭借领先的新能源技术与全球最完整的产业链优势,中国汽车已经逐步建立起和跨国品牌短兵相接的能力和勇气,战略反攻开始了。

未来一段时间里,中国品牌进入全球市场,跨国品牌深入践行中国化,将成为主要的趋势。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极车志TopCar,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上海车展上:外国友人数量空前,部分车企管理层包机来华 2022年外国车企进入中国  第1张

油改电的雅阁实用性变差了!未上市面临的问题不少

上海车展正如火如荼,国产车电动化的势头如日中天!不管是新车、新技术还是关注度,都完全处于绝对领先,而且更有意思的是,外国友人来参观的频率和次数最为频繁。让其它合资车型突然黯淡无光,这是十多年车展报道,自主品牌头一回这么扬眉吐气!

这其中,国产汽车品牌率先电气化,享受到政策红利是带来转变的关键。从最开始简单粗暴的油改电,到现在研发出各自独有的纯电平台,比传统合资车型领先一大截。车展上,广汽本田也带来了全新的第十一代雅阁,虽说是品牌中的重磅产品,但在车展上似乎已经没收获到应有的关注度。相反,新雅阁推出的插电版本带来的非议到不少!

看到实车的朋友们应该知道,插电混动版雅阁和燃油版基本一致,从这可以发现插混雅阁是油改电的产物。即利用燃油车型的平台,在车身机构不变的情况下燃油车的发动机、油箱等,替换为电机和电池。所以,往往油改电略带贬义,是相对落后于妥协的产物,这就必然导致产品在实用性上大打折扣。因此,不难理解,插混版的全新雅阁,其实用性变差了。

在百度搜索对话框中打出油改电,热搜的油改电的弊端、油改电有什么不好都是大家最位关心的问题。可见十一悔锋扰代的新雅阁推出插混版本并不是明智之举,或者可以说时机不对。因为早在10多年前,国产品牌在拥抱电动化时,各大车企就已经纷纷推出油改电的车型了,那时大部分是为了享受政策补贴等红利而快速实现产品入市的手段之一。而且有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就是油改电的产品,基本市场竞争力很弱,几乎没有热销的。现在2023年了,各大车企都有自己电动化的平台,比如比亚迪的DM平台、吉利的e-cma以及哈弗的柠檬混动等,推出的电动化产品明显会更合理和具有竞争力。这对雅阁插混版本而言,虽未上市但已是前景非常黯淡。

看完大趋势,我们在回过头来看油改电雅阁的产品力就会变得更加简单。油改电碧旦的难免带来空间上的压缩,所以插混版的新雅阁后备箱就成为争议最大的地方之一。改变不了车身机构,又得塞下电池、电机,所以就有了这样高低起伏的后备箱,实用性大打折扣。相比燃油版575L的后备箱容积,插混版只有430L足足少了145L,更别说燃油版可以放倒之后的差距了。

另外车身重量方面,插混版比全新雅阁燃油版最多重了301KG。也就是说,开雅阁插混就拿自家汽油版比,你就是空车都已经多了3个200斤的大胖子坐在里面的大负荷。另外后备箱也小了四分之一,就是你原本可以装下4个行李箱,现在已经因为油改电等问题,已经装了一个在里面永不分离了。所以基本就是即便你是广本雅阁的死忠粉,挑选雅阁插混时,不得不面对的是车重更,实用空间更小的问题。

除此之外,油改电车型一般受限于原先的车身结构,往往电池不大,纯电续航里程偏短。雅阁插混当然也面临这样的问题。我们从插混版雅阁参数上发现,其电池容量为17.7kWh,纯电续航里程为82km,而比它早推出一年的比亚迪汉DM-i纯电续航里程都有101km, 电池容量为18.3kWh。另外雅阁插混新车只有慢充,不具备快充实力,这些都让其实用性大大降低。

合资品牌受限于新能源车型缺乏或不具备市场竞争力,在国内地位下滑严重。今年1季度,广汽本田销量已经同比下降38.3%,在前5车型中下滑最严重。而且去年和今年都接连推出多款新车致在、型格以及全新缤智等都不能改变颓势,如今即将要来的全新第十一代雅阁按理说应该是寄予厚望,但是在新能源这个市场中,插混版本估计面临的压力很大,产品实用性降低,如果到时价格又在20万元以上缺乏足够诚意的话,那基本就是极有可能成为很难打开市基游场的一款失败产品。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爱豆车,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26位车企老总亲笔回应:喧嚣落幕,如何决胜“淘汰赛”?

如果说,2023年是中国乃至全球汽车行业的变革之年;那么,2023年的上海车展,则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一届车展。

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这是一届品牌、新纳兄车和面积都创了新记录的车展。本届车展共展出整车1300辆,其中全球首发新车就有111台,亚洲首发新车49台,展出总面积超过36万平方米。随着市场“淘汰赛”拉开帷幕,以后的车展恐怕再也不可能有如此多品牌同台竞技了;

其次,恰逢价格战硝烟弥漫,未来市场到底会走向何方,大家都在寻找答案;

第三,以智能座舱、智能驾驶等为代表的技术变革正在重塑这个行业;

第四,因疫情3年中断的中外汽车国际交流,在这次车展上彻底释放,这种融合创新,将迸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对于未来的格局重塑产生未知的影响。

而在热闹和喧嚣的背后,新能源车的盈利问题依然是大家心头的“痛”;“价格战”还没有偃旗息鼓的架势,汽车市场的“淘汰赛”已经正式拉开序幕。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华山论剑V”和“汽车女记者”邀请各个汽车企业的老总一起来回答两个问题——“这次车展让您感触最深的点是什么呢?您对接下来汽车市场的走势有什么判断?”

这次,我们一共邀请到28位车企老总来回答这两个相对感性而不乏尖锐的行业话题,其中不乏有长安汽车党委书记、董事长朱华荣;吉利控股集团总裁、极氪智能科技CEO安聪慧;北汽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张夕勇;广汽集团总经理冯兴亚等集团领导,也有包括中国品牌、合资品牌、豪华品牌和新势力企业在内的各个品牌负责人。他们从不同维度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更加全面、理性、客观和深刻的汽车行业和未来趋势。

这篇文章超过1.5万字,选择放在今天发,一是致敬勤劳、踔力奋发的汽车人;二是忙碌的汽车人,估计也只有在“小长假”才有时间好好品读这样的长文。感谢参与互动的车企领导们,希望大家都能从中得到有价值的启发和收获。(除朱华荣董事长外,其他领导按姓氏拼音顺序排序)

朱华荣

长安汽车党委书记、董事长

1、同质化竞争十分严重,要生存下去,必须找到差异化竞争策略、路径,加快智电硬核技术研发,构建智电新汽车时代下的企业核心竞争力,将成为现阶段最紧急重要的事情;

2、2023-2025年,甚至更短,是新能源汽车抢位最后窗口期,同时,在“智电·新汽车”进入市场、技术双深水时期,谁能推出更多符合用户需求、更具竞争力的技术和产品,将引领下一轮汽车竞赛,并有机会快速成长为全球化品牌。

3、产品趋势:“智电·新汽车”将进入市场投放爆发期,短期产品同质化加剧,生存战、地位战双向绞杀,市场价格战将持续;预计在21~2年逐渐回归相对稳态,竞争格局初步明朗化,品牌和企业逐步聚焦,预计25年前后全球TOP10品牌会有更多中国品牌进入;

4、消费趋势:中国市场对“智电·新汽车”的需求将成为主流,在经济复苏、增换购潮、政策支持等多元要素加持下,需求将快速回到上升通道,迎来新一轮增长。抛开其它因素,海外市场也将成为中国品牌增长贡献的重要一极;

5、技术趋势:围绕“智电·新汽车”未来五年将迎来技术大爆发,传统汽车将演变为“智慧低碳的出行空间”,传统车企也将逐步完成向科技公司的转型,资源整合与技术高地的抢夺,将成为未来五年行业重心与常态。

安聪慧

吉利控股集团总裁、极氪智能科技CEO

1. 经过3年疫情,中国新能源汽车卷出了全球瞩目的新高度。上海车展上我们看到了三个现象:

a.新能源车浓度最高,在1500多台展车当中,新能源车超过了三分之二。

b.国际化程度最高,传统车企巨头高管包机来上海车展集体围观中国新能源产品。

c.中国品牌的集体向上发展,逐步掌握产品定义权,实现了从跟随到引领的历史跨越。

这说明中国品牌也在重新定义新豪华。比如我们的旗舰产品极氪009平均订单价格超过了52.7万元,还有一些品牌的豪华车型更是突破了百万。

2. 存量市场竞争持续加剧,今年一季度的“价格战”让大多数车企身陷其中,我们的汽车行业迎来了洗牌阶段,淘汰会快速发生。在这样的市场中,极氪选择用品类创新的方式构建标准、赢得市场和用户。

3. 中国市场是全球最卷的市场,没有之一,但在全球市场中,尤其是高端豪华纯电市场,还处于相对蓝海。随着全球洞禅袭的汽车袭拿行业巨头都在加快新能源的转型步伐,留给我们的新能源优势窗口期时间也非常短暂。

我认为,中国品牌要尽快高质量的“走出去”,敢于引领、敢于竞争,提升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的国际形象。内卷的极致是外卷,极氪在上海车展发布了欧洲战略,这是极氪全球化战略的第一步,我们希望用中国的豪华产品,直面全球的豪华品牌。

段建军

北京梅赛德斯-奔驰销售服务有限公司

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1、本届上海车展的主题是“拥抱汽车行业新时代”,而电动化转型无疑是当下汽车行业变革中最大的确定性。

2、中国新能源汽车已经连续 8 年成为全球销量冠军。随着市场成熟度逐渐加强,消费者从早期试用者 已经过渡进入到早期主流消费人群。主流消费人群对于安全、舒适,特别是对豪华的期待,正在逐步回归主流认知。

3、尽管目前 30 万元以上的新能源汽车细分市场尚未成熟构建,但我们和很多行业伙伴一样,对中国高端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前景充满信心。

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品牌进入和布局高端新能源汽车市场。另一方面,我们坚信未来市场秩序也会逐步从价格导向,向“价值”导向回归。会有越来越多的厂家加入卷产品卷服务,而不是卷价格。

4、此次上海车展,我们带来了奔驰划时代的电动顶级豪华阵容:迈巴赫品牌迎来电动首秀(全新梅赛 德斯-迈巴赫 EQS 纯电 SUV),G 级车也将驭电而行(EQG 概念车),AMG 更是继续星驰电掣(全新 梅赛德斯-AMG 纯电 EQE 53 4MATIC+)。自此,奔驰全品牌跨入全面电动时代,开启高端豪华电动出行的全新篇章。2023 年,我们共带来 6 款全新新能源车型,年底将在华新能源产品矩 阵拓展至17 款,提供当下市场最丰富的豪华新能源产品选择。

5、纵然电动化转型是未来最大的确定性,但当下,中国客户对豪华燃油车的需求依然稳定。故而今年,我们将秉持“油电双行”的 产品策略,为中国客户带来了多款实力雄厚的全新燃油车产品。其中车展上市的全新长轴距 GLC SUV,作为豪华中型细分市场中唯一的后驱平台长轴距车型,在前代车型相比“更高、更长、更豪华”。这是我们对客户需求的倾情回应, 更是奔驰与中国客户的双向奔赴。这款车是上海车展当之无愧的人气王,也收到了客户和经销商的积极反馈。

6、在行业转型的浪潮中,我们不会丢掉初心,而会拥抱百家争鸣;我们不会尊己卑人,而会更加敬畏谦逊;我们更不会随波逐流,因为我们相信时间会是最好的证明。

董修惠

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一汽丰田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

今年上海车展,是汽车转型期的一次关键车展。大家都在卷,也意味着有一些品牌再没有机会出现在下一次。进入快,出局也快,是当下汽车业的一大特点。

某种程度上,跨国汽车公司正第二次,或者说“重新”进入中国。要想继续保持领先,整个价值链都有必要导入进来,All in China。

作为全球主流量产品牌,丰田去年在华销量达到200万辆水平,份额也同比提升。这是国际大的市场竞争格局的一个缩影,也说明了丰田品牌的强者地位。

燃油车和电动车绝不是替代关系,而是竞争关系。最近三年来,新能源高速发展,去年全年渗透率达到25.6%,今年预计能够超过700万台,达到28%至30%左右的渗透率。方向清晰后,道路也就明确。摆在一汽丰田面前的,是如何同时经营好两条赛道:第一条赛道,也就是传统车赛道,预计到2030年,中国燃油车市场仍将维持在1000万辆以上。我们不会预判最终会剩下谁,但不管剩下谁,一定会有丰田。

第二条赛道,也就是新能源赛道。目前中国电动车市场竞争的激烈与残酷超出所有跨国公司的想象,绝大多数合资电动车在华都遭遇水土不服。但前不久上市的bZ3很可能打破此前困境。一方面,这是一款纯正的丰田车。bZ3从开发之初就秉承“以人为本”核心理念,为了满足本土消费者需求,丰田派出100多位工程师参与研发,让bZ3呈现出更多新价值、新体验,也更懂中国用户;另一方面,这还是一台“超值”的丰田车。结合限时优惠,15万起售的丰田品牌纯电动车,这在以往不可想象。

在未来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一汽丰田会在两条赛道上双向作战:传统车继续巩固优势,新能源车勇于突破创新,通过不断强化产品线,建立自己更丰富的体系性优势。

邓承浩

深蓝汽车CEO

喧嚣的背后,是行业的焦虑。国外品牌很焦虑,疫情三年中国电动化为什么进展这么快。自主品牌同样很焦虑,这么多品牌,自己凭什么脱颖而出,俘获消费者的心。冷静下来,一流的产品、技术和服务,才是取胜关键。

面对汽车行业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燃油电动之争、自主合资之争,竞争加剧,攻守易型。未来几年注定是中国汽车产业极不平凡的阶段,优胜劣汰加速。只有具备强大体系能力和资源优势的企业,才更有机会冲出重围、成功转型。

深蓝汽车将坚定产品为王,2025年前陆续推出不少于六款经典产品;技术为要,在半固态电芯、氢燃料电池、原力电动、诸葛智能等领域加大投入;客户为尊,与用户共创共成长。

同时,深蓝汽车将充分利用长安汽车强大的造车体系和资源优势,积极汲取行业电动化转型最佳实践,坚决走出国有汽车企业电动化转型的新范式。

邓智涛

长安马自达汽车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

可以看到“两个现象”值得思考:

现象一:新势力和传统势力不再有分界了,传统势力正在上演后来者居上。从本届车展明显看出,传统势力新能源产品的投放速度在明显加快,相反新势力的产品投放速度有放缓的迹象。以“蔚小理”为代表新势力,新车型及产品数量都显得越来越少,而以长安、吉利、广汽等为代表的传统势力在新能源产品上集体爆发,在PHEV和BEV产品上投放的产品越来越多。正在呈现“后发先至、后者居上”的发展态势。

现象二:新能源的舞台有多大,竞争就有多激烈。首先是新能源的竞争赛。新能源市场看似在增长,但挤进来的品牌和产品也是空前的多,一时间有点“僧多粥少”。这直接导致了先行者,对后来者的抑制,就是价格战。大家看到了一些新能源产品开始纷纷降价。从市场规律看,新能源赛道过热,新品牌和产品挤进来的越来越多,产品投放速度和规模超过了市场增长速度,必然导致供大于求。这样,对于盈利比较差的新势力会产生比较大的影响。

其次是传统车的竞争赛。传统车急剧下降,引发的是淘汰赛,是一种“多米诺骨牌”方式的竞争。豪华品牌压着中端品牌、中端品牌压着低端品牌。在合资品牌里基本是这样:BBA压着两田、两田又压着现代起亚。如此一来,让以性价比为导向的合资品牌没有价格优势,而以性价比为导向的自主品牌还有一定价格优势。

所以,以性价比为导向的合资品牌会成为“夹心饼干”。面对越来越艰难的竞争,价格内卷、技术内卷实属必然。

在这种“双内卷”的环境下,会加快促进中国汽车消费市场的成熟,也会促进消费意识的觉醒。这种意识的觉醒,让市场开始进入以文化消费、兴趣消费为特征的新发展阶段。

以前,以汽车文化、兴趣为需求的小众用户圈层,会慢慢成为大众圈层。像马自达这种有着明确“人马一体”“魂动设计”文化底蕴的品牌,迎来消费多元性的机会,也是从小众走向大众的机会。

所以,马自达CX-50行也,从物理属性层面主张为用户带去“六好SUV”的高价值,更从文化、兴趣层面传递“山系”生活的情感价值。

董长征

丰田中国高级执行副总经理

没有出乎我意料的点。上海车展,给我们提供了学习友商的机会。希望在政策上给予新能源车、混动车(节能减排)公平客观的竞争环境,共同为双碳目标而努力。

冯兴亚

广汽集团总经理

今年汽车行业,迎来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整个汽车产业的生态都在重构。随着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购电动车,我们要思考的是,如何根据用户需求的变化,在战略、路线和产品设计上,做出更符合消费需求的产品。

电动化趋势的发展,确实造成了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快速提升,合资品牌的份额在下降。这里面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汽车市场电动化的发展和中国智能网联化的进步。

智能化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本国消费属性的问题。如果没有对这个国家深入地了解,智能化慢慢就会脱离这个群体。这两个原因造成自主品牌份额上升,合资品牌在下降。同时,自主品牌经过这么多年的积累,无论是品质还是技术都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所以,这个市场份额的变化不是偶然,是有一定的必然性。/str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华山论剑,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汽象观察 | 坚持还是妥协,读懂上海车展,品牌分化加剧

最近, 上海车展,引发了业内的广泛关注与讨论。且听汽象自媒体联合会的大咖们,对此作何分析。

“车透社” 罗裕烂举困(汽象自媒体联合会2023轮值主席):

不该迷失,更不该傻乐

2023上海国际车展的喧嚣过后,值得思考的,其实有很多。

先是大佬嘴仗,后是MINI冰淇淋、宾利女销售,不该上台面的事,结果吸引了很多流量和关注。

短视频时代,改变了传播速度,但也很容易会迷失,失去眼界和深度。

回到车展本身,最明显的变化,当属中国品牌开始挺起胸膛了,比亚迪、吉利、奇瑞、长城、长安等都重磅动作连连,赚足了眼球。仰望、理想、蔚来等展台,也成为了最具人气的展台。

而以往高人气的BBA、超豪车们,明显被抢了风头。至于很多合资的展台,更是人气不足。

这在往届上海车展,是不可想象的事情,如今都成为了现实。

大型国际车展,少不了高手间的切磋。

相信很多来上海参展的跨国车企大佬们,此行也一定收获满满,但同时也把目标和假想敌,锁定在了中国新能源市场和中国对手上。

还有一幕,也让车透君挺有触动。比亚迪掌门人王传福专门去了飞凡展台,在飞凡F7的车子里面,坐了挺久,很仔细地看了工艺和设计。

没错,飞凡F7也是众多智能电动车里面,让车透君感到印象很深刻的一辆车。

车子好不好,其实靠的不是嘴仗,靠的也不是营销噱头,归根结底,靠的是产品本身。

中国新能源品牌,不应被短暂的狂热而冲昏了头脑,此时此刻更需要的是学习和研究,走对方向。

毕竟,最大的对手特斯拉,甚至都没参展。

中国造电动车的,绝大多数都在亏钱,还傻乐什么呢?!

“钟叔驾道” 徐钟:

上海车展,“反差”是关键词

首先是人气的反差,区别于以往合资品牌展台被围得水泄不通,如今这个局面得以反转。这背后,恰好是自主品牌与合资品牌在销量层面的此消彼长。新能源车的飞速发展,让自主品牌的认可度大大增加。

更深层次的原因,就是新技术和新产品的持续输出。自主品牌展台,普遍有新能源技术和产品发布,智能座舱的体验也更加吸引消费者。而不少合资品牌,只有整车展示,智能化程度一般,没啥好体验、好玩的,自然是难以聚集人气,这就是体验的反差。

最后,像奇瑞等自主品牌展台,本届上海车展吸引了大批国外观众前往参观。也侧面证明,自主品牌的国际影响力在不断增强,有利于其出海之路越走越宽。另外,在新能源车市场,自主品牌不仅仅是销量层面的领先,技术和产品力层面也得到了国外友人的认可,这就是认知的反差。

各种“反差”的形成,也意味着自主品牌的崛起,比我们想象中的要快得多。

“车哆哩” 王智良:

竞技提速 智能与电动的搏弈依然是主赛道

纵观上海车展,哆哩君发现,汽车行业已经越来越卷。而自动驾驶、智能化、电动化的新科技频频刷新我们的认知。汽车驾驶美好的未来就是要走向更加安全和便捷,这极大地推动着整个汽车行业的大发展和屡次升级。那些不断革新、不断提升自我的车企会是激烈市场竞争大潮下的胜利者。

科技创新是汽车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我们看到了许多智能化在新车上的广泛应用,比如智爱座舱、堪比智能手机般的功能及智能操控等等。这些科技的出现,不仅让枯燥的驾驶变得更加有趣,也让一浪接一浪的科技去推动着社会进步和汽车文明向更高层次发展。

此次车展让哆哩君最大的感受就是品牌的力量愈发强大。除了传统车企奔驰、大众、本田、通用、宝马等,国产自主品牌比亚迪、长城、吉利、奇瑞已经强势崛起,其秉承着自身独特的发展理念和造车风格,同时还能执著于核心技术的创新并提升品牌价值,赢得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认可和尊重。实际上,车企的品牌建设不仅要在产品质量方面狠下功夫,还要在建设品牌的良性循环和市场传播上坚持不懈。

不可否认,上海车展上的“新能源”竞争如火如荼,未来竞争的主赛道肯定是车企在平台和体系方面的强强较量。

综上,上海车展更像是那些积极向上的车企的“斗兽场”。我们看到,所有置身车展的车企不仅大大优化了产品迭代的时间周期,还要能满足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更关键的是,车展上越来越多的车企愿意为新能源的美好未来去“加电”,通过更多的本土化设计来进入下一轮更激烈的搏弈。

“大侠上车” 任辉:

新航海时代,谁最慌?

2023年的上海车展,值得被历史记住。

在馆内蒸腾的高温与缺货的冰激淋之间,有告别旧时答伏代的不舍,与迎接新时代的迫切。

当中国汽车产业的国际化饥念进入“新航海时代”,欧美日韩等国家的产品和技术如何继续在中国汽车市场上起舞?国人的汽车品牌认知和汽车消费观将如何变迁?

当车展不再有豪车馆、合资馆、自主馆的区隔,当车模都变成了邻家阿妹一般的颜值,当用户开始走进展馆代言讲解,我们所在的这个汽车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大变革。

当老外组团包机观摩自主品牌的智电产品,那么,静下心来,扪心自问,我们的产品真的足够好了吗?

曾经最有家庭旅行氛围的别克、雪佛兰,舞台成了高冷的存在,连打卡的UP主都看不到;大众不再“大众”、BBA居然开始抢娱乐、社会新闻的版面,在劳斯莱斯旁边的路特斯似乎订单更多,欧拉、坦克的舞台要挤塌了但好像更多人只是看个热闹,一汽更重要的是抢占展馆核心广告位,上汽仍然高傲觉得还可以自我救赎,日韩法系车冷冷戚戚清清惨惨,车主们没来维权的蔚小理们每一步都诚慌诚恐,比亚迪奇瑞吉利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三年疫情之间,这个世界已经变了,新规则、新玩法、新霸主,每一个汽车品牌的内核也发生了不可逆转的变化。

上海车展之后,中国汽车市场更强劲的内卷将继续发生,而更让落后者们慌张的,是如何为海外的崭新天地剪彩。

要想活下去,那就抓紧思考:定位、转型、生存、发展。

这是史上车市最强震感的一年,这是史上最强变革的一届车展。

“鬼斗车” 王魁军:

没有新款新能源车或相关技术都不好意思参展

随着2022年新能源车市场渗透率快速提升至27%,几乎一夜之间所有消费者都对此前“槽点”多多的新能源车趋之若鹜,好毫不夸张的说,从去年年中至今,咨询鬼哥买车的亲戚朋友至少80%以上的人都是准备选购新能源车,不要忘了,鬼哥所在的城市可是处在极寒地区附近的大长春呀,冬天最冷的时候可达零下30多度,再牛的纯电车瞬间都会损失一半的续航。可就是这样,还是有越来越多的人准备选购新能源车,即使自己压根儿没有充电桩。为了满足当下消费者的诉求,各大品牌纷纷把自己最新款的新能源车摆在展台显著位置。有圈里人笑称:2023上海车展已然成为一场新能源车展,而印象里就在疫情前的三年,各地搞的新能源车展除海口还算规模宏大,其他地区搞的新能源车展往往只能以落寞收场。鬼哥想说的是作为国际A类车展,上海车展所展出的往往是三至五年后才可能出现的市场趋势,就现在来看,尽管技术和规模都在逐渐向好,但消费者在购买的时候,一定不要盲目趋同,尤其是处于北方极寒地区的消费者,否则真的买回来一个“电动爹”,后悔都来不及。

“三个司机” 刘志向:

危机到来,85%国产新能源品牌战死?

本次上海车展与往届任何一次都不同,已成为全球汽车行业标准和发展战略转变的战场。国际大牌开始下战书,我们真的准备好了吗?

作为汽车制造业的核心腹地,欧洲派遣了大批行业专家来到上海,队伍相当庞大,他们对自主品牌新能源车开始“皮尺”式的考察。来自日韩的工程师也组团在各个自主品牌展台长时间研究、拍摄、记录,并且带着详细的考察规划逐一落实。尽管之前这些国际大厂在新能源汽车发展方面动作迟缓,但接下来到了宣战的时刻。

其实大厂的反击已经开始,只不过声势还没有那么大。比如上汽通用以奥特能为架构量产的别克E5,在安全性、可靠性和实用性等方面超过了大部分自主品牌。虽然以此架构出品的凯迪拉克纯电车没有多少声响,但大厂在基础架构和可靠性保障方面展现了雄厚的技术功底。毕竟,新能源车安全问题逐渐引起消费者的关注,渐渐冲淡了对智能化应用等层面的热情。

大众集团发布了新一代新能源概念车ID.NEXT,从外表看不出来它究竟有多少概念,而我们有理由相信,德国人在下定决心投入技术力量做产品的时候,一定会给市场带来巨大的震动。同样还有日韩品牌,虽然丰田电动车一败涂地,但他们开始发动bZ3进入网约车市场,接下来的电动化必然会加大投入。而韩系品牌拥有实力强大的LG化学,在动力电池方面属于世界领先水平,也拥有三星等强大的电子产业链,韩系电动车目前跟随欧美的造车理念,并没有过度包装和堆料,所以暂时在国内市场无法打开局面,但接下来会怎么样呢?

接下来的几年,特斯拉的降价不可避免。目前造车新势力还无法看到正向现金流的希望。比亚迪等自主品牌处于低利润甚至负利润的艰难爬升期。如果国际大厂下决心烧钱,并且以中国消费者的标准兑现他们的技术,这无疑是一场血雨腥风。会不会如行业内悲观的判断一样,85%的国产新能源品牌面临“战死”,下一届上海车展,也许就有答案了。

“阿贵看车” 凌玉贵:

上海车展真的会成为历史性的一届车展吗?

备受关注的上海车展终于上演了,除了冰淇淋事件备受关注外,自主品牌的热度也备受关注,在展台的人气上已大大超过了合资品牌,成为了最吸引眼球的展台,当然也吸引了无数国外友人与合资品牌外籍高层的关注。与此同时,备受关注的自然是新能源汽车的热度,类似像奥迪等展台甚至都没展出油车,仿佛在告诉大家本届车展将成为油车的绝唱一般,汽车行业新能源化已经势不可挡。从销量上看,绝唱还有点过早,但油车的关注度真的是太低,好多个传统车企展台已经是门前冷落车马稀了,那叫一个冷清。好在冰淇淋事件拯救了它们,让它们不再尴尬。

阿贵哥在逛完车展后,除了腿疼外,就是真心地为自主品牌的崛起与超人气暗自叫好,但没有像某大V一样感动得哭了。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这一届车展注定会成为历史,且不说冰淇淋事件带来的流量,也不说自主品牌的超人气,就各品牌的全面新能源就注定让本届车展将载入史册。

也许若干年后,你会发现一个传统的汽车时代变了,传统豪强正在变弱;同时一个新的汽车时代正在崛起,一些新贵正在变强……

“Nice好车” 李云凯(汽象自媒体联合会2023轮值秘书长):

智能化将是新战场,主角仍是中国品牌

2023上海国际车展最惹人关注的就是新能源车型占据主流地位。1000多款参展车型中,超过一半都是新能源车型。几年前,大家都在提电动化是趋势,现在趋势已成大势。跟上这个趋势的主要是中国汽车品牌。除了特斯拉和大众,其他外资品牌都没抓住这波发展红利,深层次原因几乎都是低估了中国市场电动化速度之快。

同样的事情可能再次出现在智能化上。

随着续航里程基本满足消费者的日常使用需求,加上配套环境日趋完善,国内消费者对电动化指标的关注度正在下降,而是越来越重视智能化。

智能化的竞争将集中智能座舱、自动驾驶辅助、智慧网联等核心竞争领域。与之相关的功能设置,将深度考验车企对中国用户使用场景和出行需求的了解程度。对此,中国品牌无疑更有优势。

问界、a class="bef3-ebfa-79db-dbc2 baikekeyl" href="" title="小鹏" data-key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车哆哩,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关于上海车展上:外国友人数量空前,部分车企管理层包机来华和2022年外国车企进入中国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海报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s://baikehd.com/news/36383.html

相关推荐

感谢您的支持